旅游学概论试讲教案

旅游学概论试讲教案
旅游学概论试讲教案

试讲人:

试讲科目:旅游学试讲日期:

《旅游学概论》课程教案首页

教学方法设计

组织教学1min)

复习旧课:旅游的产生(4min)

讲授新课: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30min)

一、旅游的内涵

二、个人需要与旅游动机

三、旅游活动三要素

四、旅游活动的性质

五、旅游活动的特点

巩固总结4min)

布置作业(2min)

1.什么是旅游,怎样理解旅游的定义?

2.今年10月新《旅游法》出台,明文规定:“不得安排购物,取消自费项目”对团费的影响?

3.十一假期,你计划选择去何地旅游,请详述旅游时间及线路安排。

教学反思:

机动时间(2min)

板书设计:

一、旅游的内涵

旅游,是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的环境,到某个地方去以及在

某个地方停留,但连续不超过1年的活动。

二、个人需要与旅游动机

三、旅游活动三要素

1.主体

2.客体

3.介质

四、旅游活动的性质

1.社会现象

2.文化现象

3.经济活动

4.政治色彩

五、旅游活动的特点

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

教学组织:请学习委员清点学生人数

复习旧课

旅游的产生:生产力发展——社会大分工——商品交换——商业旅行

现代旅游业的开端: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利用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了一次从英国中部地区的莱斯特前往洛赫伯勒的团体旅游。参加这次旅游活动的人数达570人之多,往返全程24英里,目的是参加在该地举行的一次禁酒大会。(第一家旅行社:1845年,托马斯·库克旅行社)

讲授新课

一、旅游的内涵(教材41-42页)

旅游,是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的环境,到某个地方去以及在某个地方停留,但连续不超过1年的活动。

二、个人需要与旅游动机

旅游是一种高层次消费方式,因为现代社会中的旅游不同于古代文人的游山玩水或徐霞客式的旅行和科学考察。它是人类社会中一种不断发展的生活方式。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将需求分为五种,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

1.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样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也有种种例外情况。

2.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

3.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可以满足;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

4.马斯洛和其他的行为心理学家都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在不发达国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高级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在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

旅游活动是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活动,处于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的第四和第五层次。

三、旅游活动三要素

就旅游活动的体系构成而言,其构成要素分为:

1.主体——旅游者

2.客体——旅游活动的对象即旅游资源

3.介体——旅游业

四、旅游活动的性质

1.社会现象

旅游活动最基本的特征就表现为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之间的人员交往。2.文化现象

旅游者外出旅游会不可避免接触到东道社会的文化;同时也会影响东道社会

的文化和居民。

3.经济活动

旅游者在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与旅游企业产生的需求与供给关系,使旅游活动染上了经济活动的色彩。

4.政治色彩

旅游活动素称“民间外交”,可以增进国际间相互了解,缓和紧张局势,有

助于推进世界和平。

五、旅游活动的特点

课堂练习

1.下列哪项为旅游活动()

A.三峡移民

B.海外华侨回大陆定居

C.学者外地参加学术会议

D.农民异地打工

2.旅游活动的主体是()

A.旅游资源

B. 旅游者

C.导游

D.旅游业经营者

巩固总结

1、旅游的内涵;

2、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分析旅游动机;

3、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

布置作业

1、什么是旅游,怎样理解旅游的定义?

2、今年10月新《旅游法》出台,明文规定:“不得安排购物,取消自费项目”对团费的影响?

3、十一假期,你计划选择去何地旅游,请详述旅游时间及线路安排。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3.绿色千岛湖(教案)

3.《绿色千岛湖》教案 教材简析 本文介绍绿色千岛湖的形成与美景,揭示一个道理,与大自然保持和谐就会创造绿色奇迹。教学围绕这一主题展开。 教学目标 了解千岛湖的美景与它的形成,明白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都喝过“农夫山泉”吗?你知道“农夫山泉”牌的水取自哪里吗?(“农夫山泉”水全部取自国家一级水体千岛湖)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绿色千岛湖看看吧!(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课文同学们都预习了,你知道为什么叫“千岛湖”吗?(有1078个岛屿) 你读书真细心。 2.那为什么又称它为“绿色千岛湖”?(板书:水绿岛翠山青) 3.水、岛、山都是绿的,当然要叫绿色千岛湖。那如果说水绿、岛绿、山绿,你觉得怎么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中国的语言真丰富) 4.这个句子读起来也是很有韵味的,齐读句子:“那里水绿、岛翠、山青,因此人们都叫它绿色千岛湖。” 5.现在,你一定想快点了解千岛湖吧!来打开书,先来看看作者

在欣赏了千岛湖之后,是怎样评价它的?(指导学生找到文章最后一句话,全文的中心句画下来:千岛湖是一首人与大自然合写的诗,是一个人工创造的绿色奇迹。) 6.(课件出示中心句)在作者眼中,千岛湖是——(引读)是——(引导学生读完)诗,大家都读过,诗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7.作者把千岛湖比作一首诗,说明千岛湖——很美! 8.什么是奇迹?奇迹,你见过吗? 9.作者为什么这样评价千岛湖呢?让我们从文章中找答案。先浏览课文,看看哪几段重点介绍了千岛湖的美?哪几段介绍千岛湖是个奇迹?(1-7、8-10) 三、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的读一读1-7自然段,一手扶书,一手握笔,边读边找看看从哪些词句中能体会出千岛湖像诗一样美?(学生自学) 2.集体交流: 第1自然段: 学生读第1自然段的第3句话,谈自己的理解。(教师引导:那里有山、有岛屿、有森林,自然美景尽在其中;显示大自然中所有美的东西都集中在这里。我们从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体会了西湖的美,千岛湖竟然比西湖还要美!)还从哪里能看出千岛湖像诗一样美? 桂花岛:(不仅眼前看到的景色让人赏心悦目,鼻子里还闻着花

教师资格证面试10分钟试讲方式与技巧

教师资格证面试10分钟试讲式与技巧 1.合理安排时间 试讲时间只有短短的10分钟,我们要抓住重点,主次分清。10分钟试讲其实就是把大概45分钟的课程浓缩化,所以你要在这10分钟把重要的知识点讲清,不要追求完美,因为10分钟做到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所以记得取其精华就可以了。 2.引人入胜的导入 良好的导入会给考官老师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也可以增加你整个课程的吸引力,所以做好这一步至关重要,让我们具体看一下有哪些可以使用的导入法: (1)故事导入法 讲一个可以联系课程容或者和课程相关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引入课程容。 (2)生活实例导入法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想想生活当中有哪些地体现了我们这堂课中的容,把课堂教学中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帮助学生理解。 (3)人物导入法 在文科教学中体现的比较多,教师可以通过对人物背景,历史事件的介绍,让学生对作者创作背景有一个简单的认识了解。 (4)实验导入法 可以做一个实验,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演示过程中,通过动手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学生学生对知识的认知。 (5)表演导入法

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他们的表演互动,对本堂课的产生浓厚的兴趣。 3.加入互动环节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怎样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一定要设计互动环节,而且至少应该有两处。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充分的表现自己。 注意: 1.试讲过于僵硬,表演痕迹重 这样就会让考官认为你是在背一个稿子,应付考试,而没有真正将自己当作一名老师给学生讲课。针对这样的问题,考生可在平时练习的时候拉上三五好友或者家人充当学生,感受一下真正给学生上课是什么状态,跟学生互动应如表现。进而再去练习无生试讲,就会改善僵硬的状况。 2.声音过大或过小,语调平缓 声音太大,显得很刻意。而声音太小又让人觉得很没精神,更重要的是,过小的声音会让考官产生顾虑,坐在后排的学生能否听的见?而语调过于平缓不易引起听者的注意,更凸显不出重点。因此,适中的声音和抑扬顿挫的语调是试讲必须要做到的。在平时,可用手机对自己的试讲录音,并且反复的听一听,在哪些地需要加强。 3.背对考官讲话

舞蹈艺术概论教案

舞蹈艺术概论教案 舞蹈艺术概论教案 舞蹈艺术概论教案一、教学目的: 1、通过舞蹈基本知识的讲授和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基础理论,常用术语,并能在舞蹈学习实践中应用。 2、舞蹈基训部分,即对学员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如:发展学员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 二、授课地点:舞蹈教室三、内容安排: (一)身体基本能力训练: 1、脚——绷脚、勾脚、半勾脚(1)绷脚:动作做法:脚背绷紧,脚尖用力下压,脚底形成弓型,初学者可以通过外力施压来训练。 (2)勾脚:动作做法:脚背收紧,脚尖向上勾起,脚跟用力前伸。 (3)半勾脚:动作做法:在绷脚的基础上,脚尖勾起,脚背保持原样。

(4)环绕脚:动作做法:(八拍完成)准备姿态,绷脚尖,双腿并拢,直腿坐地,双手体侧扶地。做法①(由里向外环绕):1-2双脚勾起;3-4脚跟不动,脚尖分开;5-6双脚在分开的基础上绷直;7-8双脚尖并拢,还原到准备姿态。做法②(由外向里环绕):1-2双脚尖绷直分开,脚跟靠紧;3-4双脚尖分开勾起;5-6在勾脚的形态上双脚并拢;7-8双脚绷直还原到准备姿态。 ※训练要求: 勾脚要求力量到脚跟。绷脚要求力量到脚尖,并尽力向远处伸展。半勾脚应注意力量到前脚掌,大脚背用力绷直。 2、腿——压腿、抬腿、踢腿(1)坐压前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绷脚并腿,上身垂直坐地,立腰、挺胸抬头,双手体侧扶地。做法:上身垂直下压贴近腿部,双手经体侧至头顶扶脚尖。 上身抬起后,还原到准备姿态。 (2)坐压旁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坐地右腿体侧伸直,左腿体侧屈腿,右手扶地,左手托掌。做法:上身向右腿下压,左手扶右腿。压左腿时动作相反。 (3)坐压后腿:动作做法:准备姿态,双跪坐,双手扶大腿。做法:压右后腿时,右腿向正后方伸直,双手体侧

精品教案《桃花心木》获奖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是否属于 否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学科语文学段:高年段年级六年级 小学语文 相关 领域 教材书名: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科书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年12月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 实施者 指导者 课件制作者 其他参与者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该关注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课文教材要“告诉”我们的知识结论。对学生的发展而言,更具价值的是学习过程的展开以及这些过程展开中学生的经验唤起、情感参与,学生的方法运用、体验感悟,学生的智慧生成、精神启迪等。本课力图体现这一观点,引导学生有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由感知种树人的种树之道,悟出做人之理。 2、阶段目标要求提出阅读时要“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感受语言的优美”、“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等。而这一切目标的实施都需要以“品读语言”为核心,这也是本课想体现的指导思想。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桃花心木》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文章先写“我”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即种树人的种树方法与众不同。后来通过与种树人的交流才明白,种树人是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种树人的言行使“我”深受感动,并从中感悟到人的成长其实也是如此: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就能练就独立自主的心。全文借种树喻做人,清新平淡之中饱含深远的意味。《桃花心木》所在单元是让学生从平凡小事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学生情况: 小学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对于语文的基本技能有了一定的掌握,因此阅读能力的训练显得很重要。另外这个时候的阅读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独特阅读体验的保护,做好向中学语文学习的衔接工作。 对于这样文质兼美的散文,学生理解内容上不是问题,但是,领悟文章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有些孩子还是感到吃力的。 教学方式:本课教学采取以教师的讲授引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为主的教学方式进行设计。 教学手段:教师采取了新课程背景下的讲授式教学,其中加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与讨论将个人感受与理解引向深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与主动性。 技术准备:演示文稿

绿色千岛湖

《绿色千岛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千岛湖的“诗”意。 2、了解千岛湖形成的原因,理解新安江水电站这项综合工程的作用、水上森林的创新。 3、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创造的绿色奇迹。 【教学重难点】 1、多样式地读中体会千岛湖的“诗”意及形成的原因。 2、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创造的绿色奇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为什么叫“千岛湖”?(有1078个岛屿)这是一篇介绍千岛湖的说明文,你能说说这儿运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吗?(列数字) 二、初识了解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出示要求: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 请同学们简简单单地介绍千岛湖大概。 三、细读感悟

1、默读、画中心句:打开书,先来看看作者在欣赏了千岛湖之后,是怎样评价它的?指导学生找到文章最后一句话,全文的中心句画下来。 ▲出示中心句: 千岛湖是一首人与大自然合写的诗,是一个人工创造的绿色奇迹。 2.读中心句:作者把千岛湖比作一首诗,说明千岛湖——很美!如诗般的美丽!称千岛湖是个人工的奇迹。是作者对千岛湖的评价。如果你是作者,发出感叹时会是一种怎样的感觉,进入角色读一读这句话。 3.设疑:作者为什么这样评价千岛湖,说她是一首诗、一个奇迹呢?让我们从文章中找答案。先浏览课文,看看哪几段重点介绍了千岛湖的诗般的美(1—7),哪几段是介绍千岛湖是人工创造的奇迹(8—10)(板书:美奇迹) 四、精读体悟:走进千岛湖 (一)品悟景美:赏游、享受千岛湖 1.范读 ▲出示句子:千岛湖浩瀚赛太湖,秀丽比西湖。湖边群山环绕,湖面岛屿湖岸上全是茂密的森林,奇山、异石、溶洞、瀑布、人文古迹错落其间。那里水绿、岛翠、山青,因此人们都叫它绿色千岛湖。

雨巷十分钟试讲教案

雨巷十分钟试讲教案 戴望舒的《雨巷》试讲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的雨巷十分钟试讲教案,欢迎参考阅读! 一、导入 有人说爱情是心与心的碰撞,有人说爱情是黑暗中闪闪发光的宝石,也有人说爱情使人欢乐有人说爱情使人痛苦,是啊,因为爱情,孟姜女哭倒长城,卓文君奔向司马相如;因为爱情,林黛玉含恨焚诗稿,祝英台忍悲赴黄泉。泰戈尔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而你不知道我爱你。 有那么一个地方,有那么两个人,有那么两把油纸伞,发生了一个那样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雨巷》,走进那个故事。《雨巷》板书 二、知识积累 好,现在请同学们翻开书,作者是谁?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有名诗人。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想朦胧,含蓄。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 三、信息筛选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今天,就让我们做一回古人,一起来朗读《雨巷》,现在咱们集体朗读一下这首诗,请大家在读得过程中注意体会作者字里行间的感情。

1.读完这首诗,你体会到作者的一种基本的感情是什么?明确:低沉幽怨。可以是忧伤、凄清、彷徨、痛苦。 2.怎样才能读出这些忧伤的感情呢?明确:语速应该缓慢,语调应该低沉。 3.教师范读四、创设情境 多么美的一首诗啊,难怪当时《小说月报》叶圣陶先生说此诗“开创了中国新诗的新纪元”呢。 1.那么是个事通过什么来营造了伤感愁绪呢?明确:意象 2.诗歌中出现哪几个意象,应该怎样理解和欣赏呢? 明确:(一)雨巷。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因沉潮湿,两边是寂寞的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这一意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怀着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徘徊不前,让人不禁发问“我”期待什么? (二)丁香。丁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丁香常见的有白色,紫色两种,外形单薄细弱,往往用来代表孤高,漂亮和忧愁。诗人将这种美赋予“丁香一样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丁香可以象征诗人心中的理想,这种理想是高洁,漂亮的。但这种理想即如丁香花姑娘,一样即逝,不可把握,给人暂时的安慰,留下的却是永久的怀念和无限的惆怅。 3.“我”为什么会这样哀怨?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低调的情感呢? 明确:《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1927年3月,他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派当局逮捕拘留过,“四

绿色千岛湖教案公开课

《绿色千岛湖》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都喝过“农夫山泉”吗?你知道“农夫山泉”的水取自哪里吗?(“农夫山泉”水全部取自千岛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绿色千岛湖.(齐读课题) 通过预习,你对千岛湖有什么了解? 了解的真不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二、细读课文:抓住中心句切入 1、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翻到107页,先来看看作者在欣赏了千岛湖之后,是怎样评价它的? 出示中心句:千岛湖是一首人与大自然合写的诗,是一个人工创造的绿色奇迹。 2.齐读这句话,作者把千岛湖比作一首诗,说明千岛湖——很美!千岛湖如诗般美丽!又是一个人工创造的奇迹。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来评价千岛湖呢?让我们从文章中找答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哪几个自然段重点介绍了千岛湖如诗般的美(1—7),哪几个自然段介绍千岛湖是人工创造的奇迹(8—10)(板书:美奇) 三、精读体悟:走进千岛湖 (一)品悟景美:赏游、享受千岛湖 1、让我们先走进课文来感受千岛湖如诗的美吧!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7自然段,想一想从文中哪些句子你能体会到千岛湖的美?画出有关句子反复读一读。

出示句子:千岛湖浩瀚赛太湖,秀丽比西湖。湖边群山环绕,湖面岛屿湖岸上全是茂密的森林,奇山、异石、溶洞、瀑布、人文古迹错落其间。那里水绿、岛翠、山青,因此人们都叫它绿色千岛湖。 (1)悟:千岛湖美在哪?(大、秀、绿) (2)品:作者从千岛湖的大、秀、绿写出了千岛湖的美。谁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它的美呢?指名读。 2、你还从哪些句子体会到千岛湖的美呢,我们继续交流。 3、作者还介绍了哪些岛屿和景观?让我们走进千岛湖各个岛近距离去领略一下。 (1)选择你喜欢的岛屿说一说:,最吸引你的魅力是什么? 桂花岛: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 猴岛:活泼调皮 五龙岛:安逸舒适 清心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无比温馨。 (2)自己带着对这些岛屿喜爱的感情,美美地读一读,读出你的喜爱,读出它的魅力。 (3)师:这里的岛屿,有的因动物知名,有的因花树著称,各有特色.环绕在这些岛屿周围的湖水中有一个共同的景观——“鱼跃千岛湖”。谁来读第7自然段?师:捕鱼的场面真壮观!全体同学读才有气势,来!一起读!(太壮观了!) 4.这里不仅景色优美,而且还有这些跳跃的欢乐的生命,也使千岛湖显得生机勃勃!岛上的动物与人相处的怎样?和谐就是美,美就是和谐!千岛湖真是一首优美的诗。 (二)感悟奇迹:理解“绿色”千岛湖

艺术概论教案

《艺术概论》教案 绪论 [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为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专业,为艺术创作者从理论上认识艺术的本质,特性及有关规律,从宏观上把握美的特点和规律,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理想,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美学观分析和解决艺术实践当中所遇到的问题,激发对艺术学习的历史责任感,使学生们的艺术创作更有自觉性、更有思想性、更有创新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艺术概论》的学习目的;《艺术概论》的研究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课件演示1、钢琴协奏曲《黄河》片断;2、《中国民乐》片断;3、毕加索油画《格尔尼卡》;4、《中国故宫》片断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理解并掌握艺术的社会本质、历史本质、认识本质、审美本质。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艺术的形象性、艺术反映世界的真实性、情感在艺术中的作用和地位;艺术生产、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建立[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课件演示1、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片断;2、《中国杂技》片断;3、舞蹈《千手观音》;4、《中国皮影戏》片断5、《中国陶瓷》片断 [教学时数] 6学时 [课外作业布置]论艺术的本质,举例说明1200字以上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本质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反映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从生产关系到思想关系的人类的全面的社会生活,创造美的精神产品,满足人类精神上的审美需要。 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 一、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教案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教案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3 桃花心木》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单元9个生字,掌握“枯萎”“汲水”“依赖”“一旦”“一番”“锻炼”“优雅”“勃勃生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训练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到作者借种树喻育人,懂得人应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能养成依赖心理。 (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受到人生之美在于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在于学会自立、自强。 二、学法引导 (-)教师教法 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悟出课文是借种树喻育人,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二)疑点 1.种树人给树苗浇水的时间为何没有规律浇水量为何不一定 2.为什么说:“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三)解决办法 教师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所蕴含的道理。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自读自悟、合作解疑、联系实际谈感想等形式进行深人的探究,指导学生通过编演课本剧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板书:3桃花心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绿色千岛湖》教案、反思

《绿色千岛湖》教案 一、导课 同学们都喝过“农夫山泉”吗?你知道“农夫山泉”牌的水取自哪里吗?(“农夫山泉”水全部取自国家一级水体千岛湖)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绿色千岛湖看看吧!(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重点词语 2、多音字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课文同学们都预习了,你知道为什么叫“千岛湖”吗?(有1078个岛屿) 2.那为什么又称它为“绿色千岛湖”?(板书:水绿岛翠山青) 3、水、岛、山都是绿的,当然要叫绿色千岛湖。同样是说明绿色,作者用了三个不同的字“绿、翠、青”来说明千岛湖到处是绿色。如果把它们改成“水绿、岛绿、山绿”,你觉得行吗?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这个句子读起来也是很有韵味的,齐读句子:“那里水绿、岛翠、山青,因此人们都叫它绿色千岛湖。”(这个句子要怎么样朗读啊?要读出对千岛湖的赞叹之情。) 5、课文最后一自然段:作者如何评价? 千岛湖是一首人与大自然合写的诗,是一个人工创造的绿色奇迹。

“诗”给我们的感觉是-----美,千岛湖是美的,又是奇的,大家看看课文哪些段落写了千岛湖的美?哪些写了千岛湖的奇? 四、细读体会 1、学习1-7自然段 (1).自由读1-7段,边读边画出哪些词句能体会出千岛湖的美。 (2)学生自由发言。 (3)这里不仅景色优美,而且还有这些跳跃的欢乐的生命,也使千岛湖显得生机勃勃! (4)、岛上的动物与人相处的怎样?(板书:和谐)和谐就是美,美就是和谐!梅花鹿和人们合影留念,人与动物真是和谐相处啊! (5)这里的岛屿,有的因动物知名,有的因花树著称,各有特色,可是环绕在这些岛屿周围的湖水中确有一个共同的景观——“鱼跃千岛湖”。谁来读一读第7自然段。 (6)指名朗读。 (7)这里的鱼不仅数量——多,而且品种——多,真是物产丰富,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是——富庶。(板书:富庶) 2、学习8-10段 (1)这么美的千岛湖在作者眼中是一首诗,而且还是一个奇迹,为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8-10自然段,看看千岛湖奇在哪?边读边画下相关的句子。 (2)学生反馈 (3)教师总结:人工湖、新安江水电站、水上森林

小学语文教师面试招聘暨赛课十分钟试讲稿教学设计参考(新部编版四年级上10《爬山虎的脚》

基于模板下的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试讲(十分钟左右) 重点课文教学设计参考 说明:此文档结合最新部编教材,依据新课程标准,基于本人发布的试讲 通用模板,按照模板下的“教学五环节”流程,对中高年级的精读课文进行细 致解读,提出合理化的试讲教学指导建议,有理论可依,有模板可循,有建议 可直接为我所用,对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参加试讲教学活动有很好的指导价值和 借鉴意义,同时还特别适合于报考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和小学语文教师编的学 员学习使用。 具体模板可在百度文库搜索以下文件名: 1.小学语文试讲通用模板精编超越梦想版(适用于教师考编逆袭和一线教师赛课) 2.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教师考编)模拟课堂(试讲)通用模板(绝对实用) 3.小学语文教师考编试讲不同文体通用模板(精编版内部使用)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精读课文“五环节”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四、研读品读,体会表达 五、总结迁移,尝试运用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10 《爬山虎的脚》试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均"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曲",会写“虎"等13个字,会写“爬山虎"等16个词语。 2.找出课文中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感受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 3.能说出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感受体会作者连续的观察。 4.学写观察记录。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试讲环节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同学们见过爬山虎?你们看见的爬山虎是什么样的?你们仔细观察过爬山虎的脚吗?知道爬山虎的脚在哪儿吗?叶圣陶爷爷就是一位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爬山虎的脚》(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出示课件,检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掌握,落实识字目标。】 1.自学反馈 (1)识字。本课要求认识4个生字。重点指导多音字“曲",读一声。 (2)写字。本课要求会写13个字。其中,“操、均、隙、柄、瞧"左窄右宽。 可重点指导下面其中的一个字: 隙:边的第一笔横折弯钩要写得窄一些,第三笔是短竖,可以与第十画的竖钩对比记忆。 瞧:左边的“目" 要写得瘦长,右边“隹" 的第三横压着横中线。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绿色千岛湖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绿色千岛湖教案教学反 思优秀教案 教学设计学科名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O.家园的呼唤绿色千岛湖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共18人,男生6人,女生12人,本班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比较高,有四分之一学生很喜欢语文学习,大部分学生喜欢或比较喜欢语文学习,只有几位学生不太喜欢语文学习。我班学生总体学习基础扎实,但两极分化距离较大。学生发言积极,但若知识有一定难度,学生发言则很少。学生整体感悟不深,浮于比较表面的东西学生能较容易地体会到,而对于较深层次的内容学生很难感悟出来。整体朗读水平一般,对情感的把握不够到位。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探究教学的过程中,要抓好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与习得。要加强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指导,通过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培养使学生的阅读整体水平得以提升。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将“听”、“说”整合起来,从听中学读、读中学写。教材介绍:本文介绍绿色千岛湖的形成与美景,揭示一个道理,与大自然保持和谐就会创造绿色奇迹。教学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教学目标:初步了解千岛湖的形成,理解综合工程及水上森林的作用,了解人们为千岛湖的绿,所做出的努力。感受千岛湖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体会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人们保护自然,遏制水土流

失,使岛更绿水更清。从而突破文章主题“绿色”及单元主题“家园的呼唤”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千岛湖的美景与它的形成,明白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突破方法: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感受千岛湖的自然美,通过对日趋恶化的环境问题的认识来珍惜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教学时数: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课: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名胜古迹比比皆是,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随黄传惕一起去绿色千岛湖看看吧!(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1.课文同学们都预习了,你知道为什么叫“千岛湖”吗?(有1078个岛屿) 你读书真细心。 2.那为什么又称它为“绿色千岛湖”?(板书:水绿岛翠山青) 3.水、岛、山都是绿的,当然要叫绿色千岛湖。那如果说水绿、岛绿、山绿,你觉得怎么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中国的语言真丰富) 4.这个句子读起来也是很有韵味的,齐读句子:“那里水绿、岛翠、山青,因此人们都叫它绿色千岛湖。” 5.现在,你一定想快点了解千岛湖吧!来打开书,先来看看作者在欣赏了千岛湖之后,是怎样评价它的?(指导学生找到文章最后一句话,全文的中心句画下来:千岛湖是一首人与大自然合写的诗,是一个人工创造的绿色奇迹。)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桃花心木》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桃花心木》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 5 个生字,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受到生活与成长的启迪,丰富和提升精神世界。 4.初步领悟“借种树喻育人”的表达手法。教学重难点: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教学准备: 一、借题激疑,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2. 交流相关资料文字、图片,了解桃花心木:课前大家已经查找了资料,谁来说说对桃花心木的了解和认识? 3.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有关图片和文字,补充介绍。 4.提问:你能用文中的词语来形容桃花心木吗树形优美、高大笔直、优雅自在、生机勃勃……长成的桃花心木有多高,书上写到了吗与屋顶一般高 5.提问,引入课文: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问题? 6.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梳理引导,引入课文学习。(学生可能回答:如此高大笔直、优雅自在、充满勃勃生机的桃花心木,是怎样由一棵仅及膝盖的小树苗渐渐长成的呢其中需要经历怎样的一个过程又给我们哪些启示呢课文围绕桃花心木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初读感知,概括事件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桃花心木写了什么事? 2.交流 (1)学生以自愿报名的方式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检查指导生字新词的朗读。(2)大屏幕出示文中重点词语和生字,学生认读,及时正音,适时理解“莫名其妙、无缘无故、勃勃生机”等词语的意思。 (3)交流问题,教师小结板书:种树导入课文精读:一种树——桃花心木,一个平凡但却古怪的种树人,蕴含着怎样的的道理呢? 三、研读重点语句,深入体会哲理 (一)探究种树人的奇怪: 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种树人的哪些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请大家默读课文 1—11 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 2.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交流自读情况,教师引导归纳出种树人种种奇怪之处。 4. 启发学生设身处地提问:种树人奇怪的举动使大家心中满是疑惑,如果老师就是这位种树人,就在你面前,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呢? 5.师生互动后教师引导朗读作者的问题段:作者和你们一样,也有一箩筐的问题想问种树人,请大家看大屏幕。“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课件出示句子: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这么容易枯萎吧?”) 6.指导提问:怎么读就读出作者心中深深的疑问呢?请大家自己尝试朗读。

绿教案

《绿》双主体互动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朱自清的这篇散文抒情性很强。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诵读等形式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通过对文中重点语句的分析,把握文章语言的特点是。教学中,不要忽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抓住文章的亮点引导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本课的学习。 《绿》不同于一般的游记散文,它的重点不在于记述游踪和见到的种种景物,而是通篇文章紧紧围绕梅雨潭的“绿”展开。作者热情地写了梅雨潭的绿,仔细品味,很容易触摸到作者思想跳动的脉搏,看到一颗热爱自然、热爱生命之心,体会到作者对新生活的希望和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本文篇幅短小,层次鲜明,整体把握较为容易。在语言方面,十分生动准确,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掌握圈点批注等读书动笔的基本方法,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 2. 品味课文的语言风格,反复揣摩句子的深刻含义。 3. 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感情。 4. 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中所蕴含的哲理。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课文强烈的感情。 2. 对含义丰富的一些句子反复揣摩,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意思。 3. 指导学生通过圈点批注等方法理解课文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反复诵读,感受并理解课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掌握圈点批注等读书动笔的基本方法,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 重点、难点及活动突破 ◆重点 1. 掌握圈点批注等读书动笔的基本方法,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 2. 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1. 学习借鉴文章多角度地细致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 2.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 ◆活动突破 1. 对含义丰富的一些句子反复揣摩,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意思。 2. 指导学生通过圈点批注等方法理解课文内涵。 活动时间 1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幼儿园10分钟试讲教案

幼儿园10分钟试讲教案 精品文档 幼儿园10分钟试讲教案 因北京市各区县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口试内容不一,且无统一试讲要求,所以只能就试讲程序、备课与实践部分的注意事项来给各位考生做些许提示。 大多数区县评委要求考生能够就一个学科教学活动进行试讲,即可能是科学活动、数学活动、体育活动、音乐活动、美术活动或语言活动。多数区县可以允许教师自选其一,而不具体限定哪一种活动,哪一个年龄班。在试讲时,多数区县要求考生能够虚拟一个幼儿园教室的场景,进行试讲,而且会根据你的试讲进行评价或提出问题。请考生尽量在进行活动时出示教案、教具,因为这里其实有对你个人手工及绘画作品等方面的评量。 备课是讲课的起始环节,是取得满意教学效果的先决条件,试讲是在备课的基础上,落实教育计划,实施教育行为的重要步骤。各位在幼儿园教育试讲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试讲层次:首先要简介自己——向评委明确所选活动的名称与类型——进行试讲——试讲后,以平和、积极的方式反思自己的活动实施——灵活地反应评委的问题 二、心态和形象:坦然,轻松,平静,亲切微笑,身体稍前倾;着装不要太保守或太露,清爽。 三、备课:备课要周到详尽,但落笔教案要精练,提 1 / 17 精品文档

纲式。可参考部分教案,但请修改,并尽可能有逻辑的表述,勿落人口实被视为抄袭。 教案格式 四、教态随气氛而变化,与幼儿持平等的朋友态度,需要亲切有加。 五、语速要适中,吐字清晰准确,重点部分要加重语气。 六、严禁填鸭式满堂灌。要启发、互动、商讨、鼓励,尽量采用一些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边玩边学,让幼儿的注意力一直跟随你。 活动设计范例: 小班故事学习活动:《小老虎的牙齿》 活动分析: 设计本次活动,主要是根据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利用故事、表演的形式来吸引幼儿。一方面,主要是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另一方面,主要是针对本班幼儿在动脑和动口方面较为被动的特点,想通过有趣、形象的故事情节,激发他们爱想、爱说、敢想、敢说的欲望。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启发幼儿想出各种保护牙齿的方法。 2 / 17 精品文档 2、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心中的想法,激发他们对故事的兴趣。 3、让幼儿通过生动的歌表演,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

艺术概论教案

《艺术概论》教案 一、教学性质、目的与任务 “艺术概论”是一门陈述艺术文化的本质、价值、范畴、艺术作品、艺术欣赏、艺术批评等基础性知识和原理性的必修理论形态课程。它可以帮助学习者认知艺术文化与艺术基本原理。引导学生体会艺术与人生的密切关系,提升艺术文化修养、实现意义化生存梦想。奠定专业学习与艺术创造的艺术学理论基础,观察和分析艺术领域的各种现象,研究艺术的发展规律,探究自我的艺术意识与艺术观念。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要求 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了解并熟悉16门主要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力与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养,从美学与文化学角度了解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 三、教学内容: 绪论 课件演示1、钢琴协奏曲《黄河》片断;2、《中国民乐》片断; 3、毕加索油画《格尔尼卡》; 4、《中国故宫》片断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课件演示1、梁祝小提琴协奏曲;2、《中国杂技》片断;3、舞蹈《千手观音》;4、《中国皮影戏》片断5、《中国陶瓷》片断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本质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反映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从生产关系到思想关系的人类的全面的社会生活,创造美的精神产品,满足人类精神上的审美需要。 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 一、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 (一)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艺术这种社会事物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二)几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们的共性 上层建筑包括两个部分: 1、政治、法律等制度及相应的机构、措施。 2、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主要指:政治观点、法律观点、道德观念,以及哲学、宗教、艺术、各种不同的情感、幻想等等。 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共同性:政治、法律、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它们又都相互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社会主义文学艺术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所制约、所决定的,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为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前进服务。这是“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真实含义。 (三)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艺术、文学、宗教、哲学等等在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中,是“更高的”、“悬浮于空中的”“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特殊的意识形态。而政治、法律及道德属于艺术等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中间环节”。 (四)艺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它同“中间环节”的关系 作为更高的、更远离经济基础的特殊意识形态的艺术,同经济基础的联系不是直接的,而要通过政治、法律、道德等“中间环节”,它同“中间环节”的关系是直接的、密切的。 1、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政治对于艺术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平行的关系。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它们一方面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

《桃花心木》全国获奖教案

《桃花心木》获奖教学设计 第一教时 一、揭示课题,介绍桃花心木 1、提示课题,齐读课题。 2、学生交流对桃花心木的了解后,教师展示材料,介绍桃花心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⑴同桌互相轮读课文,互相正音,教师随机抽测。 ⑵交流学生字情况并进行识字教学。 ⑶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不懂的地方相互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记下来,全班共同解决。 2、整体感知: 重点引导说说写件什么事,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作者想表达什么见解。相机让学生找出写怎样给树苗浇水的段落,写为什么这样浇水的原因的段落,写作者感想的段落。 3、提出不明白的地方,要特别注意指出不明白的句子。 4、教师梳理问题,小结,相机板书:种树→育人。 说明:这个环节,主要是根据蒯福棣老师提出的当前阅读教学的一个最基本的模式来安排的。蒯福棣老师指出,“老师教课时一定要改变过去那种逐段分析,面面俱到的做法。而且要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难点,进行讨论交流,教师适当的点拨。”“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各种不同的情况。有的问题跟全局关系不是太大,是比较肢解局部的,那就可以随时解决;有的问题很有探讨的价值,而且需要深入钻研课文以后来共同研究,那就可以作为重点探究的问题。这在于教师事先对教材认真钻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分析以后,事先心里有数课堂上就便于因势利导。” 三、研读课文,体会用心

1、提出研读问题: 围绕“不确定”这个词来体会作者是怎样明白种树人那样浇水的用心,又是怎样从种树这件事懂得育人的道理的。 说明:《课程标准》第3学段(5~6)的阶段目标指出,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本课中“不确定”是一个具有独特作用的关键词语。课文表达的意思是:老天下雨是“不确定”的,所以种树浇水也要“不确定”,才能让树苗学会独立自立,才不会养成依赖的心,才能经得起自然的考验;不只是树,人也一样,生活也是“不确定”的,所以也要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去培养人,才能让人学会独立自主,才不会养成依赖的心,才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可以说,“不确定”这个词在文中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抓住这个词语进行研读,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体会种树人的用心和育人的道理。因此,本课总体结构上说,是以“不确定”这个词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并借此串连起事理和哲理的。在本文中起这样作用的语句还有“不只是树,人也一样”,另外,作者的认识变化过程(如“奇怪”等一连串体现作者认识变化的词句),也可以作为学习的线索。 2、感悟种树人的用心: ⑴联系种树人的话,感悟“不确定”的意思。 ⑵联系第三、四自然段,感悟种树人浇水的“不确定”。 ⑶发表见解,感悟种树人的用心: 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从如下四个方面对“浇水方法有没有道理”发表见解,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会发表见解的方法: ①联系种树人的话,从反面(如果不这样浇水有什么坏处?)来说。 ②联系种树人的话,从正面(这样浇水有什么好处?)来说。 ③联系最后两个自然段,从事实(后来,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苗长得怎么样呢?)来说。 ④联系生活经验,从自己种树种花的经验来说。

绿色千岛湖教案

教材介绍: 本文介绍绿色千岛湖的形成与美景,揭示一个道理,与大自然保持和谐就会创造绿色奇迹。教学围绕这一主题展开。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千岛湖的形成,理解综合工程及水上森林的作用,了解人们为千岛湖的绿,所做出的努力。 感受千岛湖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体会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人们保护自然,遏制水土流失,使岛更绿水更清。从而突破文章主题“绿色”及单元主题“家园的呼唤”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千岛湖的美景与它的形成,明白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突破方法: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感受千岛湖的自然美,通过对日趋恶化的环境问题的认识来珍惜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都喝过“农夫山泉”吗你知道“农夫山泉”牌的水取自哪里吗(“农夫山泉”水全部取自国家一级水体千岛湖)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绿色千岛湖看看吧!(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课文同学们都预习了,你知道为什么叫“千岛湖”吗(有1078个岛屿) 你读书真细心。 2.那为什么又称它为“绿色千岛湖”(板书:水绿岛翠山青) 3.水、岛、山都是绿的,当然要叫绿色千岛湖。那如果说水绿、岛绿、山绿,你觉得怎么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中国的语言真丰富) 4.这个句子读起来也是很有韵味的,齐读句子:“那里水绿、岛翠、山青,因此人们都叫它绿色千岛湖。” 5.现在,你一定想快点了解千岛湖吧!来打开书,先来看看作者在欣赏了千岛湖之后,是怎样评价它的(指导学生找到文章最后一句话,全文的中心句画下来:千岛湖是一首人与大自然合写的诗,是一个人工创造的绿色奇迹。) 6.(课件出示中心句)在作者眼中,千岛湖是——(引读)是——(引导学生读完)诗,大家都读过,诗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7.作者把千岛湖比作一首诗,说明千岛湖——很美! 8.什么是奇迹奇迹,你见过吗? 9.作者为什么这样评价千岛湖呢让我们从文章中找答案。先浏览课文,看看哪几段重点介绍了千岛湖的美哪几段介绍千岛湖是个奇迹(1-7、8-10) 三、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的读一读1-7自然段,一手扶书,一手握笔,边读边找看看从哪些词句中能体会出千岛湖像诗一样美(学生自学) 2.集体交流: 第1自然段: 学生读第1自然段的第3句话,谈自己的理解。(教师引导:那里有山、有岛屿、有森林,自然美景尽在其中;显示大自然中所有美的东西都集中在这里。我们从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体会了西湖的美,千岛湖竟然比西湖还要美!)还从哪里能看出千岛湖像诗一样美? 桂花岛:(不仅眼前看到的景色让人赏心悦目,鼻子里还闻着花香,真让人——心旷神怡,美!

教师招聘面试十分钟片段教学试讲

教师招聘面试十分钟片 段教学试讲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一.情境导入(30S以内,快速导入) 创设生活情境。给出难题,任务驱动。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板书课题) 二.新授 1.第一个知识点(布置完学生自学再板书)(2M) 请打开文档,参照书本X页,做~~~~,时间2分钟。(学生自主学习) 时间到,谁来演示一下操作步骤。好,你来。(学生教学生) 这位同学很善于思考,完成的非常棒。(给予表扬) 接一下让我们看看完成效果,请仔细观察,你有什么新发现(发现新问题,引入第二个知识点) 是的,(简单阐述问题),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以四人为一组,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时间3分钟。开始!(小组合作学习)2.第二个知识点(布置完学生合作再板书)(3M) 时间到!完成的小组举手。好!这一组派一位同学上来演示一下修改的方法。其他组仔细观察(生回答对,提出表扬,不对,也给予表扬老师再来指出不对之处)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方法。(学生合作学习结合老师讲解)

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完成了,可是又有困难了。 三.学生活动:(知识强化,学生合作做任务)(4M) 创设生活情境。四人为一组,5分钟时间,赶紧动手吧,看哪一组完成的又好又快。 时间到!完成的小组举手。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的作品。(查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大家觉得这一组做得怎么样呀给一点改进的意见(互评) (根据学生完成具体情况,进行评价)同学们很认真,作品做得很漂亮。(师评) 四.总结(15S以内,快速总结) 通过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帮明明解决了两个大难题,也学会了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也多加思考,努力做出更漂亮的 ~~~~~。下课!同学们再见!(总结,迁移到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