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PPT精品文档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讲导言课件

• 11、罗志田:《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 学”的思想论争》,三联书店2003年版
• 12、汪荣祖:《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焘与道咸同光 时代》,岳麓书社2000年版
• 13、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岳麓书社2004年版
• 如何理解? • “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除障碍,创
造必要的前提”。
• 后一个任务是什么? • 根本目的。 • 实现现代化。(放在世界历史发展的大
背景下来认识)
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线
• 一代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 斗、艰苦探索的历史 ;
• 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的新民主 主义革命斗争,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 ;
• 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封建主义和 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贯 穿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 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第四,中国社会主要任务的变化。 • 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谋求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 注意:两大主要任务的关系
本次授课到此结束
•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 政治结构 :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体制
• 巩固了封建统治,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在 中华文明数千年绵延不绝的政治保障,但在很大 程度上也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 经济结构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 社会结构 :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宗法等级
制度
• 文化思想体系 :儒家思想 • 对外关系 :闭关锁国
应断西遗 知柱来址 挨颓恶今 打垣盗存 因铭狂处 衰耻掳处 落辱掠残 ,,,, 国励东凄 富精土零 兵图明更 强治珠著 社换毁几 稷新恨分 安天添寒 。。。。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一章 PPT

近代中国有强弱分明的多种经济成分: 近代中国有强弱分明的多种经济成分:
● 自然经济解体 ● 封建制度的根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在社会经济 封建制度的根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பைடு நூலகம்
生活中,占着明显的优势 生活中,
● 在微弱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外国资本、 在微弱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外国资本、
官僚资本占很大比重。抗战前, 官僚资本占很大比重。抗战前,产业资本 中,外国资本占70-80%;抗战后,官僚 外国资本占70 80%;抗战后, 70资本取代外国资本,处于垄断地位。民族 资本取代外国资本,处于垄断地位。 资本只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黄金时代获 得显著发展,所占比重从1913年的11% 1913年的11%提 得显著发展,所占比重从1913年的11%提 高到18% 一直到1949年都是这个水平。 高到18%,一直到1949年都是这个水平。 18%, 1949年都是这个水平
圆明园12生肖毁于1860 圆明园12生肖毁于1860年 12生肖毁于1860年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紫禁城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紫禁城
巷战后的市区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的德 国士兵沃尔特· 国士兵沃尔特·库尔兹及所 拍的照片。 拍的照片。
被沙俄逮捕的义和团民
海关助理汉卫礼及下属,右立者为中文教师, 海关助理汉卫礼及下属,右立者为中文教师, 前排是该教师的两个妻子和使女。 前排是该教师的两个妻子和使女。
办公时的赫德:刊于1890 办公时的赫德:刊于1890 年英国杂志。1863-1911年担 年英国杂志。1863-1911年担 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 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
宁波海关关长梅瑞尔及其妻女仆人。 宁波海关关长梅瑞尔及其妻女仆人。
天主教孤儿院。该照片摄于九江附近,约在1891 1891年 天主教孤儿院。该照片摄于九江附近,约在1891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讲

第一章
中国近代历史是怎么开始的? ——两个历史落差的转换与中 国近代历史的开始
第一章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近代 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性质及其主要矛盾和主要特征,加深 对近代中国社会基本国情和进行反帝反 封建斗争的认识。 (二)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争取民族 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 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 系。
几个基本线索
1.―两个过程论”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一文中提出的著名论断:“帝国主义 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 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 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
2.“三次革命高潮说”
胡绳在《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 中,以阶级斗争的表现作为划分时期的 标志,提出把近代史划分为太平天国革 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三大革 命运动高潮,三次革命高潮构成中国近 代历史演进的基本线索。20世纪80年代 中期以来出版的教科书和中国近代通史 著作,基本是按照这个理论框架编写的。
宇宙的年龄是150亿---200亿年 地球距今约46 亿—50亿年
一个民族 有一些关注 天空的人, 他们才有希 望; 一个民族 只是关心脚 下的事情, 那是没有未 来的。 ——黑格尔
太阳距今约50 亿年 太阳所在的系称银河系,它包含1000亿颗以上的 恒星——1999《辞海》
人 类 历 史 中 的 三 次 革 命 性 转 变
《资治通鉴》: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成的一部编年体 史学巨著。
《资治通鉴》书影
司马光小楷《天圣帖》
《天工开物》:明末科学家宋应星写成, 被外国人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章ppt

民族意识的觉醒在19世纪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睁眼看世界”与“师夷长技以制夷”
(1),开始突破传统的华夷观念。 ‚夫蛮狄羌夷之名,专指残虐性情之民,未知王化者言 之。故曰:先王之待夷狄,如禽兽然,以不治治之。非谓本 国而外,凡有教化之国,皆谓之夷狄也。且天下之门有三矣: 有禽门焉,有人门焉,有圣门焉。由于情欲者,入于禽门者 也,由于礼仪者,入于人门者也,由于独知者,入自圣门者 也。诚知夫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象,下察地理, 旁彻物情,贯串古今者。是瀛寰之奇士,域外只良友,尚可 称之为夷狄乎?‛ ——魏源:《海国图志》 (2),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的主张。 其中,长技不仅包括战舰、火器,而且包括养兵练兵之法, 颇为难得。
中国民众的反抗与“官—民—洋人”的三 角关系。
洋人 怕
官
怕
怕 民众
中国军民反抗的伟大 成果——粉碎瓜分中 国的图谋
晚清的两次边疆危机 瓜分危机的显现 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 中国图谋的破产
扩展: 东亚地域安全结构与中国的安全困境
中国尚能保持领土基本完整的再分析(上次课已讲,
主义强开通 商口岸?
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南京条约》:首次规定协定关税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1843年,7月22日):“值百抽 五”。 1858年《天津条约》:商船可在各口岸自由转口,再交 2.5%就可通行内地。
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1865年开始出现入超,除1872—1876年这5年中国有 小额出超之外,一直入超。1865年到1868年中国每年入超 750万海关两,1890年至1894年,每年入超增加到3400万 余海关两。 自1895年马关条约明文承认外资在中国自由设厂后, 1895年至1913年在中国新设工厂130多家。
(完整版)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件第一章

(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在历次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中,爱国官兵都表现了 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鸦片战争中部分阵亡将领一览
关天培(1781——1841年), 字滋圃,江苏山阳(今江苏 淮安)人
中日甲午战争一幕
威海卫海战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洗劫北京
八国联军进入紫禁城
(二)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 其原因何在?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是一 个重要原因。而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华民族进行的 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在义和团运动期间,中 国人民以其不畏强暴、敢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 气概,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者,使它们不敢为所 欲为地瓜分中国。
爱员 国谢 即瓒 爱泰 家绘 ,制 国, 民原 知有 醒题
1898
时局图
【门户开放政策】
【租界、租借地和势力范围】
1898年,美国正在进行与西班牙
租界是指帝国主义国家强迫半殖民地
争夺菲律宾的战争,未能参与对中国 国家在其口岸或城市划出的作为外侨
海湾港口和“势力范围”的争夺。 “居留和经商” 的一定区域,成为“国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中国不可能 在独立的基础上与外国发生经济往来。帝国主义列 强同中国发生经济联系是为了控制中国的经济,为 自身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
在近代中国,帝国主义通过各种形式的资本 输出,逐渐垄断了中国的工业,控制了中国的金 融、交通运输等重要行业,是使中国在经济上丧 失了独立性,成了西方大国的经济附庸。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导言PPT课件

2021/3/10
14
• 与自由为敌和与我们国家为敌的人都不 应置疑:传统和意愿将使美国继续参与
国际事务,平衡力量格局,加强自由的
势力。我们将维护我们的盟友和我们的
利益。我们将展示自己的目标,但不狂
妄自大。我们将坚决有力地对待攻击和
恶意。我们将向所有国家宣传赋予我们 国家生命的价值观。
2021/3/10
神 培养创新人才》 2006、6
2021/3/10
35
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高 素质是大学期间学习的主要
目的。
2021/3/10
36
• 素质教育,就是一种更加注重人 才的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 人才的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也 就是说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 的教育理念。
• 大学是人格养成之所,是人文精 神的摇篮,是理性和良知的支撑。
——《大学教育应着力造就学生的健全人格》
(《瞭望》2003、10)
2021/3/10
44
教育的四大支柱:
• 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学会共处
• Learning to know
学会认知
• Learning to do
学会做事
• Learning to be
学会生存
—— 《学习:财富蕴涵其中》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 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提交的报告 )
2021/3/10
37
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
素质教育中的三个如何:
如何加强人文教育? 如何加强做人的教育? 如何使社会经济的发展同道德水平的 提高协调一致?
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切入点: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2021/3/10
38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第一章)[精品文档]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第一章)[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03594816b4daa58da0114ab6.png)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历史主线公元5世纪(战国)~鸦片战争 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国内阶级矛盾严重西方:欧美等主要国家先后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并开始工业革命,生产力迅速发展1840年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开端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1、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1) 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生产结构: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基本生产结构,特点: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族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作用:曾有利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但排斥新的生产方式,束缚生产力发展。
2) 在政治上,实行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具体表现: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强皇权,维护统治。
作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统一,同时,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3) 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封建社会以儒家思想为正统,并与道教、佛教及其他思想相融合,共同为统治阶级服务。
4) 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核心:宗族家长制、君权、父权、夫权占主导地位。
结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矛盾的特性:一方面,它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和稳定。
另一方面,随着封建社会日益由盛转衰, 阶级矛盾日益显现,造成自身不可克服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周期性危机,无可挽救。
2、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危机清朝后期,由盛转衰,主要表现:政治上:中央集权强化,官僚职能扩大,官吏贪污成风。
经济上:人口大增长,官吏地主兼并土地,无地少地农民增多,流民不断增加。
荷捐杂税加重,农民生活困苦。
思想文化上: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
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驰,军纪荡然,不堪一击。
对外关系上:闭关锁国,外贸限制,直至鸦片走私,收支平衡被破坏,导致民众事实上必须缴纳更多地租、赋税。
二、鸦片战争前的世界1、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88年 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1776年 美国经过独立战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789年 法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产阶级统治,欧洲主要国家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后,利用政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中国近代史纲要 课件 第一章

(三)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勒索赔款 : 《南京条约》,中国赔款2100万元。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向英国、法国各赔 款800万两白银。 《马关条约》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是清政府 年收入的3倍。三国干涉还辽,索取“赎 金”3000万两白银。 《辛丑条约》赔款4亿5千万两白银,年息4厘, 39年还清,本息共计9亿8千万两白银。
一、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毛泽东:“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腐败, 二是经济技术落后。” (一) 社会制度的腐败
1、吏治的腐败 2、军队的腐败
(二)经济技术的落后
西方国家正处于资本主义发展时期,一方面是其 社会生产力水平较高,经济科技比较先进,武器 装备也比较精良;另一方面,其制度本身就决定 了它向外侵略扩张,不可遏制。 而清王朝处于封建制度的衰败时期,政治昏暗, 各种矛盾加剧,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禁 锢,使得社会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落后,财政 拮据,军备废弛,武器低劣,封建统治自身已陷 入严重危机,连其本阶级的有识之士都感到面临 “末世”。
划分势力范围:
《猛回头》· 陈天华
瓜分豆逼人来, 同种沉沦剧可哀。 太息神州今去矣, 劝君猛醒莫徘徊!
设立租界:
1845年,英国租得上海外滩附近837亩土 地,设立上海英租界。以后直至1911年, 英、法、美、德、日、俄、意、比、奥 等国,先后在上海、天津、汉口、广州、 福州、重庆等16个城市,设立了30多个 租界。 租界里的一切都由外国殖民者管理,中国 的法律在这里不发生效力,俨然是“国 中之国”。租界成了“冒险家的乐园” 和外国侵略中国的据点。
(二)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 划分势力范围 签订不平等条约: 主要有: 南京条约、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 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强迫清政府承诺禁止中国人反对外国资本主义: 《辛丑条约》规定中国人不得参加和成立反对 帝国主义的组织。
“日军很快向全城各方推进,凡他们撞见的 人都给射倒了。几乎每条街上,人们开始 被满地的尸体弄得寸步难行,…日军把无 数的难民赶到湖(旅顺海军工厂附近的池塘) 中,从四面向他们开枪,并用刺刀把那些 力图挣扎逃出湖面的难民赶回湖水中去。 湖面上飘浮着死尸,湖水被血染红了。”
——英国海员詹姆斯·艾伦《龙旗下——甲午 战争亲历记》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年6月,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 联军由天津向北京进犯,但清政府的战和不定及对义 和团的出卖,最终天津、北京陷落,清政府被迫与11 国签订了《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辛丑条约
• 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以海 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担保; • 将东交民巷划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把守,中国人 则不准居住;
• 大沽炮台及北京到大沽沿路的所有炮台一律拆除;准许各 国在北京及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12个战略要地驻军;
• 要惩办在义和团运动中和帝国主义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 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任何反帝组织,违者处死; • 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以办理今 后的对外事宜。
2、 屠杀中国人民
1894年,日本制造旅顺大屠杀惨案
中日甲午战争
1894年,日本借口朝鲜东学党起义,举兵入朝, 并不宣而战,挑起了侵略中国的战争—“甲午战 争”。清政府接连战败,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 约》,这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 条约:
中国承认朝鲜完全“独立自主”;中国割让辽东半 岛、台湾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 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 州为通商口岸,日本船只可以沿内河驶入上述各口 岸;日本可在中国通商口岸任意设立工厂,产品运 销内地只按进口货纳税,并准在内地设栈寄存。
二、政治控制
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望厦条约》:领事裁判权
把持中国海关(赫德)
“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 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 职的中国官吏”。——前美国驻清公使田贝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 直接动用陆海军镇压太平天国:“洋枪 队”——华尔 • 1870年天津教案中,帝国主义进行军 事恫吓
Hale Waihona Puke (3)甲午战争赔款2亿两白银
威海卫日军守备费 150万两
赎辽费3000万两
︽ 马 关 条 约 ︾
2.315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三年的财政收入)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5亿两白银,
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达近10亿两。 ︽ 辛 丑 条 约 ︾
• “我贪婪地欣赏着这一幕奇怪的、却又是令人难忘的 情景:这一大群各种肤色、各种式样的人,这一帮 地球上各式人种的代表,他们全都闹哄哄地蜂拥而 上,扑向这一堆无价之宝。他们用各种语言呼喊着, 争先恐后,相互扭打,跌跌撞撞,摔倒又爬起,赌 咒着,辱骂着,叫喊着,各自都带走了自己的战利 品。”——英法联军翻译官日记 • 对于英法联军的抢掠行径,法国专使葛罗则称: “联军占领行宫之举,乃其分内所有之事,两军交 战,克其地则享有之,亦战时公法所许也。”
中英会议藏印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拉萨条约 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 随后提“二十一条”
1931开始
日本
侵华战争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在1830年以前,当 中国人在对外贸易上经常是出超的时候,白银是不断地 从印度、不列颠和美国向中国输出的。可是从1833年 起,特别是1840年以来,由中国向印度输出的白银是 这样多,以致天朝帝国的银元有枯竭的危险。” •美国人蒙哥马利· 马丁在《论中国的政治、商业和社会》 中说:“同鸦片贸易比较起来,奴隶贸易是仁慈的,我 们没有摧残非洲人的肉体,因为我们的直接利益要求保 持他们的生命,我们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没有腐蚀他 们的思想,没有扼杀他们的灵魂。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 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世界以后,还折磨他们 的肉体。”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一、军事侵略
1、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
2、屠杀中国人民 3、破坏中国领土主权
4、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时间
1840-1842 1856-1860 1871年 1874年 1883-1885
国家
英国 英、法 俄国 日本 法国
事件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侵占伊犁 侵犯台湾南部 中法战争
3、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设立租界、强占港湾
划分势力范围
常年驻兵
这些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
割我领土
• • • • 葡萄牙——澳门 英国——香港、九龙 沙俄——150万公里2 日本——台湾、澎湖列岛
悍然驻兵
• 列强驻军北京等地12处 • 日本关东军入驻东北85万人
第二次鸦片战争
战争爆发:为了扩大第一次鸦片战争的侵略权益, 1854年,英国提出了全面修改《南京条约》的要求, 遭到清政府拒绝。
战争经过: 1856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 口马神甫事件,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 月,英法联军进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迫使清政府 签订了《北京条约》。
诈租强占
1845年英诈租上海外滩837亩 列强在我16城市设租界30多处
4、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1)鸦片战争
广州赎城费600万元 上海赎城费50万元
勒 索 赔 款
2800万元(银元)
《南京条约》 赔款2100万元银元
扬州 赎城费50万元
(2)第二次鸦片战争:1600万两白银 法国赔款800万元
英国赔款800万元
不平等条约
南京、黄埔、望厦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伊犁条约 中日北京条约 中法新约
1888-1889
1894-1895 1900-1901 1903-1904 1904-1905 1914
英国
日本 英美法俄日德意奥 英国 日、俄 日德
第一次侵藏战争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二次侵藏战争 东北战争 山东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