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熟语(包括成语)
高考长考四字成语

高考长考四字成语1.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
//处心积虑:处心,存心。
积虑,积久考虑。
早已千方百计地谋算。
多含贬义。
2.惨无人道:惨,残酷狠毒。
残暴得灭绝人性。
//惨绝人寰:人寰,人世。
世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的。
形容惨到极点。
3.当仁不让:当仁,指遭遇仁义之事。
《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
”后泛指碰到必须搞的事,积极主动回去搞,不屈服。
//义不容辞:指顾全道义而不辞让。
4、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
亦作“了若指掌”。
5、浮光掠影:浮光,水面上的镜片。
多彩,一闪而过的影子。
比喻观测潘序伦印象不浅。
//走马观花:骑著在马上看花。
形容懊恼、开心的心情。
也比喻粗略地观测一下事物。
1、安步当车:从容地步行,就当乘车一般。
2、安土重迁:眷恋故土,不敢轻而易举搬迁。
3、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4、百无聊赖:指生活中思想感情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感觉什么都没有意思。
5、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6、鞭辟入里:鞭辟:鞭策,兴奋。
里:内部。
指学习要切实。
形容言论或文章说理透彻、深刻。
7、别无长物:除一身之外再没多余的东西。
原指生活节俭。
现形容贫穷。
8、不耻下问: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9、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
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10、不负众望:没有忘大家的希望,褒义。
11、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
12、不刊之论:不可改易的言论。
13、不可理喻:无法用道理并使之明白,形容态度高傲或愚昧无知。
14、不求闻达:不崇尚名誉和地位。
15、不以为然:不以为是正确的。
16、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
17、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看人。
形容憎恶或又害怕又怨恨。
18、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
19、朝秦暮楚:比喻反复无常,也形容漂泊不定。
20、出言无状:骂人没礼貌。
21、粗枝大叶:本形容简略或归纳,后形容草率不认真细致。
22、大而无当:当:底。
大得没有边际,表示大而不合用。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语言文字运用《常考成语(熟语)汇编》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语言文字运用《常考成语(熟语)汇编》1.峥嵘岁月:指不平凡的年月。
2.风华正茂:风采和才华正当旺盛时期。
形容年轻有为,才华横溢。
3.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
4.忸怩不安:指因不好意思而心里慌乱。
5.图穷匕见:借指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露出来了。
6.长歌当哭: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抒发胸中的悲愤。
7.并行不悖:指同时进行而互不违背。
8.波澜壮阔:形容声势雄壮浩大(多用于诗文、群众运动等)。
9.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殒,死亡。
恤,顾惜。
10.摇头摆尾:形容得意或轻狂的样子。
11.叱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12.迥乎不同:形容相差很大,完全不同。
13.生杀予夺:指当权者掌握对人民的生命、财产任意处置的权力。
14.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也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
15.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16.拔地而起:形容山峰、建筑物等陡然矗立在地面上。
17.不同凡响:形容事物(多指文艺作品)不平凡。
18.一鼓作气:指趁劲头大的时候抓紧做,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19.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劳。
夙,早。
兴,起来。
20.对酒当歌:原意是讲人生短暂,应有所作为。
后也指及时行乐。
21.周公吐哺:周公在吃饭时曾多次吐出食物停止进餐,迫不及待地接待贤士。
形容求贤心切,后用作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范。
22.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23.厝火积薪: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的危险。
24.情随事迁:思想感情随着情况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25.游目骋怀:指放眼四望,舒展胸怀。
26.逝者如斯:时间就像这奔腾的河水一样,不停地流逝。
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27.明月清风:形容清雅怡人的夜色。
也形容远离世俗的悠闲生活。
28.气壮山河:形容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
29.富丽堂皇:形容场面、建筑或陈设等宏伟华丽、气势盛大。
熟语

此外如“巧夺天工”只能用于人工建造,不 能用于自然景观;“相敬如宾”只能用于夫 妻;“涣然冰释”只指两人消除猜疑嫌隙等 均属这种类型。
五、不明差异
某些成语意义比较接近,有些题目就是要求 我们辨析其意义或用法上的差异。如果不能 明辨其差异,自然就难以选出正确答案。 ① 放在桌上的邮票不胫而走,急得小王满头 大汗。 ② 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 面而来,令人__。(目不暇接/应接不暇) (1996年全国高考题) ③ 日寇在华犯下的耸人听闻的罪行,激起全 球华人的强烈愤慨。
①题中,“不胫而走”指消息迅速传播开来, 应换用“不翼而飞”,二者适用对象不同。 ②题中,两成语都有眼睛看不过来的意思, 但“应接不暇”更强调在动态的进行过程中, 与题干更贴切。 ③题中“耸人听闻”指故意夸大事实以让闻 者惊骇,应换用“骇人听闻”,指事实本身 让闻者震惊。
六、不明谦敬
有些成语带有谦虚意味,只能用于自己; 有些成语带有敬重意味,只能用于他人。 如果不明白成语的谦敬色彩,运用起来就 容易让人啼笑皆非。 ① 你身为师傅的入室弟子,却干出这种 丢人的事,真是忝列门墙。 ② 有什么困难尽管告诉我,我一定鼎力 相助。 ③ 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 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 会使居室蓬荜生辉。(2001年全国高考题)
2.(2005年高考 山东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 句是 ( ) A.他们到底扶持起了多少畜牧企业没有人记得清,只记得他们所 到之处,大量畜牧企业脱颖而出。 B.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 拉朽的创造力,更需要不殚超越的勇气。 C.她扮演的众多角色尽管各不相同,但都有一种共同的东西,那 就是舍我其谁的傲气和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豪气。 D.这次来美国参加国际会议,要积极参加活动,既能向各国的同 行学习,又能走马观花的感受美国的生活。
高考常考易错成语熟语积累

高考常考易错成语熟语积累一、比喻事物真、假,人好、坏混杂。
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
鱼龙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不指物。
泥沙俱下:不同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泥沙俱下只用于人。
良莠不齐:好人和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侧重于人的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只能指人。
二、形容书法或文章。
天马行空:诗文书法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信笔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可用于自谦之词。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信手拈来:。
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
与司空见惯类似,后不加宾语。
率尔成章:形容写文章粗陋草率。
淋漓尽致:文章谈话详尽透彻,也只暴露得很彻底。
连篇累牍:文词冗长,叙述篇幅得多。
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短小精悍: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能干,也形容文章篇幅不长而有力。
行云流水: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也形容才思充沛。
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悲惨动人,常误用为文章写得不好。
三、形容建筑物或器物或技艺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技艺精巧。
巧夺天工:形容技艺巧妙高超,只用于人工制造。
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物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漂亮。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结构奇巧,也形容人聪明伶俐。
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好了要求更好。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社会地位,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四、用于夫妻,情人,男女之间相敬如宾:只能用于夫妻之间相互敬重。
破镜重圆:指夫妻分散或破裂后重新团圆。
琴瑟之好:比喻夫妇感情好。
青梅竹马:男女幼时亲密无间。
碧海青天:形容女子对爱情坚贞。
五、一般用于坏事长此以往:一般用于坏事,并且指以后要发生的。
无独有偶:不止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常用于坏事。
在劫难逃:旧时指注定要遭受某种灾祸,现指坏事情一定要发生。
趋之若鹜: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高考复习关于熟语

7、修饰失当,语义不通
(1)前后矛盾 如:一位莘莘学子 一位浓妆淡抹,穿着入时的女子 大家见仁见智,达成共识 两种工艺各有千秋、半斤八两 (2)前后重复 如: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来词时,追求时髦,哗 众取宠,令人费解。这些叫人看不懂的名称,只能让人贻笑大 方。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 类似的:忍俊不禁的笑了、难言之隐的苦衷、一场南柯一梦、 显得相形见绌、好像如芒在背、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目前的 当务之急(或当务之急的问题)、接踵而至的闯进来、津津乐 道的说、海内外闻名遐迩、责无旁贷的责任等。
2、对象误用,张冠李戴
(1)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骨者、秉 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2)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巧夺天工”之精巧的人工 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类似的:豆蔻年华、抛砖引玉、破镜重 圆、美轮美奂、炙手可热、登堂入室、 济济一堂、雨后春笋等
“差强人意”中“差”是“稍微”的意思,整个成语是 “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文不加点”中关键语素“点” 不是“标点”的意思,而是“删改”的意思。 类似的:“万人空巷”“三人成虎”“不足为训”“不以 为然”“求全责备”“不刊之论”“间不容发”“粗茶淡 饭”“惨淡经营”“罪不容诛”“意兴阑珊”“吊民伐 罪”“不名一文”“噤若寒蝉”“大方之家”“细大不捐” 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 ?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 ;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 ;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 ;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 ;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 ;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 ;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19、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中看到了某种忧患。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 20、每一个成就和长进,都蕴含着曾经受过的寂寞、洒过的汗水、流过的眼泪。许多时候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能看到希望。 1、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亲和力。 2、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就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就笑出成长的性格! 3、在你内心深处,还有无穷的潜力,有一天当你回首看时,你就会知道这绝对是真的。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 5、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6、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7、不要轻易用过去来衡量生活的幸与不幸!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可以绽放美丽的,只要你珍惜。 8、千万别迷恋网络游戏,要玩就玩好人生这场大游戏。 9、过错是暂时的遗憾,而错过则是永远的遗憾! 10、人生是个圆,有的人走了一辈子也没有走出命运画出的圆圈,其实,圆上的每一个点都有一条腾飞的切线。 11、没有压力的生活就会空虚;没有压力的青春就会枯萎;没有压力的生命就会黯淡。 12、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 ——邹韬奋 13、你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见明天,但可以珍惜今天。 14、我们总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 15、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16、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夜深人静,问问自己,将来的打算,并朝着那个方向去实现。而不是无所事事和做一些无谓的事。 17、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18、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 鲁迅 19、所谓天才,那就是假话,勤奋的工作才是实在的。——爱迪生 20、做一个决定,并不难,难的是付诸行动,并且坚持到底。 21、不要因为自己还年轻,用健康去换去金钱,等到老了,才明白金钱却换不来健康。 22、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烦恼都是自己内心制造的。 23、命运负责每个人身上都有惰性和消极情绪,成功的人都是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克服自己的惰性,并像太阳一样照亮身边的人,激励身边的人。 2、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3、你今天必须做别人不愿做的事,好让你明天可以拥有别人不能拥有的东西。 4、不要觉得全心全意去做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是一种浪费,小事做的得心应手了,大事自然水到渠成。 5、别着急要结果,先问自己够不够格,付出要配得上结果,工夫到位了,结果自然就出来了。 6、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7、别人对你好,你要争气,图日后有能力有所报答,别人对你不好,你更要争气望有朝一日,能够扬眉吐气。 8、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时间来定夺。 9、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10、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洗牌,但是玩牌的是我们自己!
语文高考高频成语

语文高考高频成语
1. 揠苗助长:比喻急于求成,因急躁而适得其反。
2. 挥金如土:形容花钱极为大方或浪费金钱如流水。
3. 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情,反而弄巧成拙。
4. 不务正业:指不专心从事本职工作,而去做与之无关的事情。
5. 板上钉钉:比喻事情已经完全确定或者非常稳定了。
6. 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7. 不可救药:形容情况极端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8. 百发百中:形容射击准确无误,没有失误。
9. 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不满足于眼前的利益。
10. 大言不惭:形容说话夸大而毫不害臊。
11. 杀鸡取卵:比喻为了一时的利益,损害长远利益。
12. 守株待兔:比喻 passively 等待运气或机会,不主动行动。
13. 豆蔻年华:形容少女年纪轻小而美丽。
14. 顶天立地:形容人的身材高大魁梧,或者形容人的气势威武。
15. 孤掌难鸣:比喻一个人很难做成某件事情,需要有其他人
的合作和支持。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成语、熟语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2023高三语文成语熟语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能够辨析成语错用的主要类型。
2、掌握辨析成语的几个主要方法。
考点说明1、正确理解词语(包括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正确使用。
2、能力层级为D级(应用)。
复习重点1、理解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2、辨析容易混淆的成语一、题型设误类型纵观成语题的题型特点,审视其命题规律,我们发现,该类题的设误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曲解词语,望文生义高考中有一些大家不常见的成语,命题者设题时常常利用我们不理解成语的含义,在设题时望文生义,故意曲解词义。
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万人空巷"是指很多人都出来了,挤在一起;此处望文生义,用于在家看电视节目不恰当。
很多的时候,成语字面的意思与它本来的意思是大不相同的。
如果按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就会出错,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火中取栗”、“炙手可热”、“首当其冲”、“指手画脚”等。
2、张冠李戴,用错对象有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有特定的“方向性”,命题者常常故意偷梁换柱,张冠李戴,把使用的对象、特定的“方向性”有意弄错。
如果不了解它特定的适用对象,特定的“方向性”,就会出现毛病。
巴勒斯坦的斯瓦特被誉为“东方的瑞士”,但9.11事件以后,来这里旅游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
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这里指旅游的人,用错对象。
高考考过的成语还有:“洗心革面”、“车水马龙”等。
其他类似的还有“穿云裂石”“六马仰秣”是指歌声的;“举案齐眉”“破镜重圆”“相敬如宾”是指夫妻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是指男女儿童的;“浩如烟海”是“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
“不同凡响”“别出机杼”是指文艺作品的。
“崭露头角”多指青少年,“功高不赏”一般用于对别人的评价。
3、混淆情感,褒贬不分。
成语的感彩可谓褒贬分明,如“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仅一字之差,感彩却截然不同,因此,我们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的使用贬义成语。
人教版语文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资料、复习补习资料:第15讲 总复习: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

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考点透视考点明确《考试大纲》(课标版)对本考点的考查要求是: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E级(表达应用)。
这部分主要讲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和熟语),一是要能正确理解词语(包括成语和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要能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地使用词语(包括成语和熟语)。
高考强调的是在动态语境中考查熟语的使用,因此既要考虑成语的基本义,又要结合上下文考虑它的感情色彩、范围大小、词义轻重和搭配等。
命题趋势高考熟语(包括成语)考查的题型一般是判断句子中加点熟语运用的正确与否。
正确使用熟语意味着能准确理解熟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并能恰当运用。
试题往往将正误选项杂陈,这就需要具备结合特定语境辨析熟语的能力。
词语的正确使用不仅同词语的知识(如词义、词类等)有关,同时还与句子的正误,修辞、语言的规范和清晰连贯、语言得体等内容有密切关系,因而,熟语的考查也常常同病句、修辞、语言的规范清晰、语言得体等内容的考查结合在一起。
知识讲解成语的语法结构并列关系披坚执锐:穿着铁甲,拿着武器。
形容全副武装。
防微杜渐: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
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失之东偶,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
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
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承接关系见异思迁:迁,变动。
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
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先斩后奏:原指臣子先把人处决了,然后再报告帝王。
现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再向上级报告。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焉,哪儿;附,依附。
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目的关系削足适履:适,适应;履,鞋。
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
比喻不合理地迁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
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辨析使用熟语“十看”
1.看词义,忌望文生义 高考中有一些不常见的成语,这时切忌一知半解或望 文生义,很多的时候,字面的意思与它本来的意思是 大不相同的。如果按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就会出错。例 如:成都五牛队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 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 球队望.其.项.背.。
成语最能体现熟语的两个特点,即结构的稳固性和意义的 整体性。我们学习或运用成语时一定要注意追本溯源,把 握成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整体意义,切忌望文生义。如“文 不加点”“如履薄冰”“七月流火”“石破天惊”等,常 因望文生义而误用。 当然,成语也并非永远固定不变,有的意义、色彩可能发 生变化,如“明哲保身”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 带来危险的事,现指因怕犯错误或有损自己利益而对原则 性问题不置可否的处世态度。
历经严寒考验的北方大地,告别了千里冰封的季节,焕 发出勃勃生机。 B.当我们深刻反思整个三鹿奶粉事件时,有必要好好思 考,三鹿集团究竟鹿.死.谁.手.,它是为谁而亡,这也许正是 现在我们反思三鹿奶粉事件的最大意义之所在。
C.钱钟书先生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奇才,被誉为“学术 泰斗”,他知识渊博,学养丰富,治学严谨,其文 章达到了不.赞.一.词.的地步。
歇后语的艺术效果主要有两方面:形象生动和风趣幽默。这 主要体现在“引子”部分。“引子”部分的以下三个特点都 有助于形成这种艺术效果:①取材广泛,人物、鬼神、动物、 植物、食品、器物、民俗等,无所不包。如“小葱拌豆腐— —一清二白”。②想象新奇,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塑造出 种种人们意想不到的形象。如“老虎戴佛珠——假充善 人”(拟人),“三张纸画张脸——好大的面子”(夸张)等。
D.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情况下,我们中国的出口企 业一定要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切不可目.无.全.牛.,只 看到出口欧美这一条路,而应试图打开国内市场。
[解析] C项“不赞一词”,形容文章写得很好,不能增添一 句话。此处合适。其他各项,命题者故意曲解成语词义,以 便考查考生的识辨运用能力。A项“江河日下”,比喻情况 一天天坏下去,属于望文生义;B项“鹿死谁手”,原比喻 不知政权会落在谁的手里。现在也泛指在竞赛中不知谁会取 得最后的胜利;D项“目无全牛”,形容技艺达到了非常纯 熟的地步,犯了曲解词义的错误。 [答案] C
2.谚语 谚语是口头俗语,一般是完整的句子。谚语也叫“俚 语”“俗语”“直言”,是在群众中间广泛流传的固 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口耳相 传和凝聚着前人的智慧与经验是它的两个基本特点, 它一般都能揭示一个客观规律或反映一个领域内的事 理,使人从中受到启示。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 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等。
2.看谦敬,忌词语错位 由于熟语约定俗成,某些熟语的使用有一定的场合, 有的还需要区别尊卑、长幼、主客、男女等,这就要 求我们在使用时,注意场合,做到自谦敬人,得体合 度。如果分辨不清,就会导致谦敬错位。如:“我的 邀请,的确出于一片至诚,您老就恭.敬.不.如.从.命.吧!” 一句中的“恭敬不如从命”是谦辞,只能用于说话者 表示自谦,不能用于对方。
谚语与成语的区别:成语大部分是书面语,谚语多是 口头俗语;成语一般做句子成分,谚语是完整句子; 成语形式比较固定,谚语较为灵活,容许有改变。如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喻世明 言》),也可说成“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 心”(《金瓶梅》)。
3.惯用语 惯用语是指具有特定含义、形式短小、口语性很强的固 定短语。首先,惯用语一般不使用字面意义,而是通过 比喻或引申概括出一个新的意义。如“打预防针”,字 面义指注射预防疾病的针剂,比喻预先进行提醒、教育, 使人有所警惕,以防发生不利的事情。其次,惯用语的 口语色彩和感情色彩都十分浓厚。如“拍马屁” “穿小鞋”等。
熟语(包括成语)
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等。 1.成语
成语是一种固定短语,音节多以四字为主,大部分是古 代流传下来的。有的来自古代寓言,如“揠苗助长” “望洋兴叹”;有的来自历史故事,如“人为刀俎,我 为鱼肉”;有的来自古代诗文,如“扑朔迷离”“秋毫 无犯”;等等。当然,也有很多来自现代人的生活与著 作悬念性。拿去歇后语后半部分,“引子”能引 发人们许多联想,待答案揭示,又恍然大悟。如“老 鼠钻风箱——两头受气”,光看其前半部分会使人们 想到老鼠“给人带来麻烦”“令人讨厌”等语言,但 看到后半部分,自然会露出会心的笑容。
5.格言 格言是具有哲理的言简意赅的语句,大部分是出自古今 中外的名人名言,高考一般不直接考查,主要是通过写 作体现。如“知识就是力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 人落后”等。格言和谚语的区别:第一,来源不同。谚 语来自人民群众;格言是名言记录,大都可见于文献记 载。第二,意义色彩不同。谚语通俗,口语色彩鲜明; 格言书面语色彩浓厚,有些必须加以解释才能理解其意 义。第三,格言比谚语的哲理性和教育意义更深刻,大 都意味深长,令人警醒。
“望其项背”的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 赶得上或比得上,多以否定形式应用。这里误解了词义,导致 使用不当。易望文生义的成语还有:“万人空巷”“炙手可 热”“首当其冲”“久假不归”“明日黄花”“细大不 捐”“石破天惊”“危言危行”“文不加点”等。
[典例]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春暖花开,冰雪消融,江.河.日.下.,涓涓细流滋润万物,
惯用语以三字格为主,也有多字的,如“解铃还须系铃 人”“远水救不了近火”等。 惯用语与成语的区别:惯用语口语色彩浓,成语书面色彩 浓;惯用语含义单纯,成语含义丰富;动宾结构的惯用语, 其间可以依据表达的需要插入定语或补语,如 “敲边鼓——敲了一阵子边鼓”,而成语一般不能随意插 进别的成分。
4.歇后语 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 性质的口头用语,其表意重点在后半部分。如“外甥 打灯笼——照舅(旧)”,前半部分“外甥打灯笼”只 是引子,称为“头”,后半部分,谐音双关,点明整 个歇后语的含义,称为“尾”。歇后语常用的修辞手 法是双关。如“老虎驾车——谁赶(敢)”,用“谁赶” 对“老虎驾车”作字面上的解释,实际上它的真正含 义是指某件事情没有人“敢”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