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医院师带徒经验集--邹燕勤师带徒总结(孔薇上交省中)

合集下载

医院中医师带徒工作总结

医院中医师带徒工作总结

医院中医师带徒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中医师,我有幸能够在医院中开展中医工作,并且有机会带领徒弟。

这段时间的工作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带徒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也让我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带徒能力。

首先,带徒工作需要有耐心和爱心。

作为师傅,我们要耐心地教导徒弟,耐心
地解答他们的问题,耐心地指导他们的临床实践。

同时,我们也要用爱心对待徒弟,关心他们的成长和进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其次,带徒工作需要有严谨的医德医风。

作为中医师,我们要以身作则,做到
医德高尚,医风正派。

在带徒过程中,我们要传授正确的医德观念和医疗理念,引导徒弟走正道,树立正确的医疗态度。

另外,带徒工作需要有系统的教学计划和方法。

我们要根据徒弟的实际情况,
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安排有序的教学活动。

同时,我们也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讲解、示范、实践等教学手段,使徒弟能够全面地掌握中医的理论和实践技能。

最后,带徒工作需要有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我们要及时对徒弟的学习和实践进
行评价和反馈,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只有及时纠正错误,及时指导,徒弟才能够不断进步。

总的来说,带徒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带徒能力,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以培养更多的优秀中医人才,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希望我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带徒能力,为培养更多的中医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医师带徒学习心得

中医师带徒学习心得

中医师带徒学习心得作为一名中医师,我有幸能够担任师傅,带领徒弟学习中医知识和技术。

这些年来,我总结了一些关于带徒学习的心得,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与大家分享。

首先,作为师傅,我认为传授正统中医理论是最基础和重要的任务。

正统中医理论是中医学习的基石,没有牢固的理论基础,就无法深入地理解和应用中医知识。

因此,在带徒过程中,我会注重教授徒弟中医经典的阅读和理解,如《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同时也会介绍相关的经典注释和现代研究的成果,让徒弟有一个全面的学习渠道。

其次,实践是学习中医不可或缺的环节。

我会鼓励徒弟积极参与实践,亲自观察、诊断和治疗患者。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感受到中医的独特魅力和疗效。

在实践中,我会引导徒弟学会细心观察患者的脉搏、舌苔、面色等,进行全面的辨证,然后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实践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和问题,这时候我会耐心指导徒弟思考和解决,帮助他们逐渐形成自己的诊疗思路和方法。

另外,我也会教授徒弟一些与中医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比如,中医药学、针灸、推拿等。

这些知识和技能可以让徒弟在日常工作中更加全面地应用中医理论,提高诊断和治疗的效果。

当然,这些知识和技能都需要徒弟不断实践和研究才能够掌握和运用得更熟练。

此外,师徒之间的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认为师傅要善于和徒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困惑,及时进行指导和解答。

同时,我也鼓励徒弟积极提出问题和意见,互相学习和交流,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师徒关系,促进共同进步。

最后,作为师傅,我始终要以身作则,成为徒弟的榜样。

无论是从医德、专业素养还是治疗水平上,我始终要求自己做到最好,给徒弟树立正面的榜样。

我相信,只有带领徒弟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中医师。

总之,带徒学习是中医师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中医传承和发展的关键环节。

通过自己多年的经验和实践,我深切体会到带徒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

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带领更多的徒弟学好中医,为中医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医师带徒学习心得

中医师带徒学习心得

中医师带徒学习心得中医医学是我多年来的热爱和追求,作为一名中医师,我拥有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学习心得。

这里我将分享我作为一名带徒者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其他中医师带徒有所启发。

首先,作为师傅,我认为扎实的理论基础是中医学习的根本。

中医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理论的扎实性对于提高临床能力至关重要。

因此,我在带徒过程中注重培养徒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我鼓励他们广泛阅读中医经典著作,深入研究中医理论的基本原则。

我带徒过程中经常和他们一起讨论临床案例,帮助他们理解并运用中医理论。

通过扎实的理论基础,徒弟们能够更好地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提高临床疗效。

其次,我注重培养徒弟的临床实践能力。

在实践中,一名中医师的临床经验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在带徒过程中,我鼓励徒弟多参与临床实践,亲自诊治病人,积累临床经验。

我帮助他们总结病历、分析病情,帮助他们熟悉各种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杂症的治疗方法。

同时,我教导他们如何进行中医辨证论治,如何运用经方和方剂进行治疗。

通过反复实践和指导,徒弟们的临床实践能力逐渐提高。

此外,我还注重培养徒弟的综合素质。

中医师是一种负责任、细致入微的职业,徒弟们在师傅的带领下,要注重培养综合素质,包括沟通能力、观察力、分析能力以及与病人的关系等等。

我鼓励徒弟们认真对待每一个病人,倾听他们的需求,真诚对待每一个人,给予他们充分的关心与关注。

我还鼓励他们学会如何与其他医疗团队成员进行合作和协调,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同时,我带徒的过程中,也不断提醒徒弟们要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态度。

中医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师,终生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我鼓励徒弟们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如中医学术研讨会、继续教育培训班等等。

在带徒过程中,我会分享我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学习心得,帮助徒弟们更好地规划和管理自己的学习。

最后,我认为作为中医师带徒者,要注重培养徒弟们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中医学是一门涉及人身健康的学科,我们对待每一个病人都要认真负责,尊重他们的隐私和权益。

中医师带徒年度工作总结

中医师带徒年度工作总结

中医师带徒年度工作总结一、工作概述在这过去的一年中,我作为一名中医师带徒,致力于推广中医的理念和技术,培养和传承中医人才。

通过多年的努力和实践,我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也碰到了一些挑战。

二、工作成果1. 培养医徒今年,我带领了一批有志于中医事业的学员,在他们的实践中,我借助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指导他们学习和应用中医理论。

通过与他们的沟通交流,我发现许多学员对中医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实践中取得一些初步的成果。

2. 推广中医我积极参与各种社区和学校的健康讲座,向大众普及中医知识,讲解中医的理论和应用。

我讲解了中医的基本原理,如阴阳五行、气血化生等,并提供了一些常见病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通过这些讲座,我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信任中医,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3. 开设诊所为了提供更便捷的医疗服务,在我所在的社区,我开设了一家中医诊所。

在这里,我接诊了许多病人,为他们提供中医诊断和治疗服务。

通过与病人的沟通,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他们对中医的需求和信任。

同时,通过这家诊所,我还与其他中医师交流经验,共同提高。

三、工作挑战虽然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我也面临了一些挑战。

首先,中医在现代医疗中的地位还不够重要,许多人对中医持怀疑态度。

此外,由于中医的理论和技术比较复杂,学员们在学习中遇到了一些困难。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用专业的知识和经验证明中医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同时,我也改进了教学方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践操作,帮助学员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在未来的一年中,我将继续致力于中医事业的推广和发展。

我计划在更多的社区和学校开展健康讲座,向更多的人普及中医知识。

同时,我还将加强培养医徒的工作,传承和发展中医的智慧。

此外,我计划扩大诊所的规模,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将继续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我将参加更多的培训班和学术交流会,与其他中医师分享经验和心得。

中医师带徒年度工作总结

中医师带徒年度工作总结

中医师带徒年度工作总结
回顾过去的一年,作为一名中医师带徒,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在这一
年的工作中,我不仅传承了中医药的精髓,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中医学徒。

在这篇年度工作总结中,我将分享我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同时也反思和展望未来的工作。

首先,我在这一年中积极参与了临床工作,并且借助临床案例向我的徒弟传授
中医知识和技能。

我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通过临床教学,帮助我的徒弟们更好地理解中医理论,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诊疗水平。

在这一过程中,我也不断反思自己的临床经验,不断探索中医治疗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其次,我在教学方面也付出了很多努力。

我不仅传授中医知识,还注重培养徒
弟的综合素质和医德医风。

我鼓励他们多读书多实践,注重观察和思考,培养扎实的医学基础和临床技能。

我也带领我的徒弟们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和比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在工作总结中,我也要反思和提出未来的工作展望。

首先,我要继续深入临床
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水平,为我的徒弟们树立榜样。

其次,我要加强教学管理,建立更加科学的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我也要注重团队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医学徒,为中医事业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作为一名中医师带徒,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为中医事
业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也希望我的徒弟们能够在中医事业中有所建树,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医师带徒工作总结_教师师带徒工作总结师傅

中医师带徒工作总结_教师师带徒工作总结师傅

中医师带徒工作总结_教师师带徒工作总结师傅在我带徒工作的这段时间里,通过与徒工的互动和交流,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师带徒工作的重要性和价值。

以下是我对这段经历的总结和反思:带徒工作是一个相互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在带徒的过程中,我不仅要教授徒工一些中医理论和技能,同时也从徒工身上学到很多新知识和技巧。

在和徒工交流的过程中,我常常会不断地思考和总结,激发自己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通过和徒工的互动,我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才能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并更好地指导徒工的学习和成长。

带徒工作是锻炼自己领导能力和教学能力的重要机会。

在带徒的过程中,我需要制定教学计划和安排课程,培养徒工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也要对徒工进行考核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这些工作要求我具备较强的沟通、组织和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和资源,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带徒工作也是一个培养徒工职业素养和改善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与徒工的交流和实践,我逐渐认识到徒工的特点和需求,并能够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通过帮助徒工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技术水平,我既能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也能提高自己的辅导能力和教学效果。

在我带徒的过程中,我不断思考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探索出了一套适合徒工学习和成长的体系和方法论。

中医师带徒工作是一项非常有意义和有挑战性的工作。

通过这段经历,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和领导能力,也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中医理论和技术水平。

我也深刻认识到中医师带徒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通过带徒工作,我们才能有机会变得更好,并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承给后辈,推动中医事业的发展。

我将继续努力,不断进步,为中医事业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江苏省中医院师带徒经验集--邹燕勤师带徒总结(孔薇上交省中)

江苏省中医院师带徒经验集--邹燕勤师带徒总结(孔薇上交省中)

邹燕勤教授治肾特色与精华江苏省中医院全国中医肾病医疗中心孔薇二O O O年五月邹燕勤教授治肾特色与精华目录邹燕勤教授简历第一部分医论部分一、论肾之生理特点1、肾气化以主水2、肾藏精微,宜固不宜泄3、与脾共主升清降浊二、论慢性肾病的病理特点1、慢性肾病,责之肾虚2、脾胃虚弱,湿邪留连3、久病入络,瘀血内结三、论慢性肾病的辨治特点三、论慢性肾病的辨治特点1、维护肾气,治病求本2、调理脾胃,巩固后天3、活血通络,调畅气血4、辨证辨病,灵活结合四、慢性肾炎的辨治特色与方法(一)慢性肾炎辨治特色1、气阴不足多见,慎用温补2、注重诱因,善治其标3、湿瘀阻络,病情缠绵(二)慢性肾炎的常用治法1、扶正为主类2、祛邪为主类五、慢性肾功能衰竭辨治特色及方法(一)慢性肾衰辨治特色1、用药途径多样,综合治疗2、注重诱发因素,善治其标3、长于轻药重投,以防伤正4、辨别原发疾患,病证结合(二)辨治原则1、维护肾元,治病求本2、调理脾胃,升清降浊3、泄浊和络,贯穿始终(三)慢性肾衰辨治方法1、本虚证2、标实证六、糖尿病肾病辨治特点及方法(一)病因病机认识1、肾虚是病发之本,并渐至脾肾俱虚2、痰瘀阻络是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病理变化3、病变后期常见肾元衰竭,水湿、溺毒内蕴(二)辨证治疗方法1、阴虚内热证2、气阴两虚证3、脾肾气虚证4、脾肾阳虚证5、阴阳衰竭(三)临证应用要点1、注重配合饮食治疗2、辨证结合辨病治疗3、大黄的运用4、早期防治甚为重要第二部分医话部分一、治肾五变法介绍1、清利咽喉法2、补肾固精法3、清利保肝法4、活血利水法5、醒脾和中法二、从脾胃治疗慢性肾衰七法1、健脾益气法2、辛开苦降法3、芳香化浊法4、清胃和中法5、温中降逆法6、通腑和中法7、健脾渗湿法三、最擅长应用五味中药介绍1、生黄芪2、大黄3、冬虫夏草4、菟丝子5、车前子(草)四、最擅长应用五首治肾方剂介绍1、防己黄芪汤2、独活寄生汤3、保肾片(自拟方)4、健肾片(自拟方)5、补气清利汤(自拟方)第三部分医案部分一、阴虚水湿水肿案(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二、气虚湿热水肿案(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三、湿郁阻络之水肿(慢性肾炎、柯兴氏征)四、肾虚湿浊肾劳案(慢性肾衰竭、慢性肾炎)五、气阴两虚肾劳案(慢性肾衰竭、肾囊肿)六、阴虚阳亢肾劳案(慢性肾衰竭、多囊肾)七、肾虚湿热腰痛案(尿路感染、肾盂积水)八、肾虚血瘀腰痛案(左肾错构瘤)邹燕勤教授简历1933年4月26日(阴历四月初二),邹燕勤教授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太湖镇(前无锡县东绛镇)一位著名中医之家。

中医师带徒年度工作总结

中医师带徒年度工作总结

一、前言时光荏苒,转眼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总结时刻。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有幸担任中医师带徒导师,肩负起培养新一代中医人才的重任。

在此,我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和改进的方向。

二、工作概述1. 带徒人数及背景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共带徒3名,他们分别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背景。

在带徒过程中,我注重了解每位徒弟的个人情况和兴趣爱好,以便为他们量身定制合适的培养计划。

2. 带徒目标(1)提高徒弟的中医理论水平,使其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2)培养徒弟的医德医风,使其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3)提升徒弟的临床实践能力,使其具备独立处理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

三、具体工作内容1. 理论教学(1)定期组织徒弟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如《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使其掌握中医基本理论;(2)结合临床案例,讲解中医诊断、辨证施治等技能,提高徒弟的临床思维能力;(3)针对徒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讲解,确保其全面掌握中医理论。

2. 临床实践(1)带领徒弟参与门诊、病房等临床工作,使其熟悉中医诊疗流程;(2)要求徒弟跟随我参与会诊、手术等重大手术,锻炼其临床操作技能;(3)针对徒弟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和解答,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医德医风教育(1)强调医德医风的重要性,使徒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2)以自身为例,向徒弟传授医德医风方面的经验和教训;(3)鼓励徒弟参加各类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

4. 传帮带活动(1)定期组织徒弟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如学术讲座、学术沙龙等,拓宽其学术视野;(2)邀请知名中医专家为徒弟授课,提高其学术水平;(3)鼓励徒弟参加各类医学竞赛,锻炼其综合素质。

四、工作成果1. 徒弟在中医理论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对中医基本理论有了全面、系统的掌握;2. 徒弟在临床实践方面有了较大提高,具备独立处理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3. 徒弟在医德医风方面得到了良好熏陶,树立了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4. 徒弟在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发表学术论文2篇,参与科研项目1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邹燕勤教授治肾特色与精华江苏省中医院全国中医肾病医疗中心孔薇二O O O年五月邹燕勤教授治肾特色与精华目录邹燕勤教授简历第一部分医论部分一、论肾之生理特点1、肾气化以主水2、肾藏精微,宜固不宜泄3、与脾共主升清降浊二、论慢性肾病的病理特点1、慢性肾病,责之肾虚2、脾胃虚弱,湿邪留连3、久病入络,瘀血内结三、论慢性肾病的辨治特点三、论慢性肾病的辨治特点1、维护肾气,治病求本2、调理脾胃,巩固后天3、活血通络,调畅气血4、辨证辨病,灵活结合四、慢性肾炎的辨治特色与方法(一)慢性肾炎辨治特色1、气阴不足多见,慎用温补2、注重诱因,善治其标3、湿瘀阻络,病情缠绵(二)慢性肾炎的常用治法1、扶正为主类2、祛邪为主类五、慢性肾功能衰竭辨治特色及方法(一)慢性肾衰辨治特色1、用药途径多样,综合治疗2、注重诱发因素,善治其标3、长于轻药重投,以防伤正4、辨别原发疾患,病证结合(二)辨治原则1、维护肾元,治病求本2、调理脾胃,升清降浊3、泄浊和络,贯穿始终(三)慢性肾衰辨治方法1、本虚证2、标实证六、糖尿病肾病辨治特点及方法(一)病因病机认识1、肾虚是病发之本,并渐至脾肾俱虚2、痰瘀阻络是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病理变化3、病变后期常见肾元衰竭,水湿、溺毒内蕴(二)辨证治疗方法1、阴虚内热证2、气阴两虚证3、脾肾气虚证4、脾肾阳虚证5、阴阳衰竭(三)临证应用要点1、注重配合饮食治疗2、辨证结合辨病治疗3、大黄的运用4、早期防治甚为重要第二部分医话部分一、治肾五变法介绍1、清利咽喉法2、补肾固精法3、清利保肝法4、活血利水法5、醒脾和中法二、从脾胃治疗慢性肾衰七法1、健脾益气法2、辛开苦降法3、芳香化浊法4、清胃和中法5、温中降逆法6、通腑和中法7、健脾渗湿法三、最擅长应用五味中药介绍1、生黄芪2、大黄3、冬虫夏草4、菟丝子5、车前子(草)四、最擅长应用五首治肾方剂介绍1、防己黄芪汤2、独活寄生汤3、保肾片(自拟方)4、健肾片(自拟方)5、补气清利汤(自拟方)第三部分医案部分一、阴虚水湿水肿案(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二、气虚湿热水肿案(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三、湿郁阻络之水肿(慢性肾炎、柯兴氏征)四、肾虚湿浊肾劳案(慢性肾衰竭、慢性肾炎)五、气阴两虚肾劳案(慢性肾衰竭、肾囊肿)六、阴虚阳亢肾劳案(慢性肾衰竭、多囊肾)七、肾虚湿热腰痛案(尿路感染、肾盂积水)八、肾虚血瘀腰痛案(左肾错构瘤)邹燕勤教授简历1933年4月26日(阴历四月初二),邹燕勤教授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太湖镇(前无锡县东绛镇)一位著名中医之家。

其父邹云翔先生早年并未行医,因他自小勤奋聪慧,具有厚实的文学功底,并经著名经学大师唐文治先生的授教,奋研文史,20年代未至30年代初,在上海《申报》、《时事新报》、《新闻日报》等报刊发表数10篇论文,先后任小学、中学教师、校长。

值邹燕勤教授出生前夕,因邹云翔先生思想进步,与当时政局见解不同,学校董事长害怕出事而停办该地中学。

加之邹云翔先生的母亲不幸染疾,失治而逝,遂使邹云翔先生发愤改教学医,深信“不为良相,宁为良医”的人生道理。

后经无锡教育界老前辈秦执中先生介绍,师从孟河名医费伯雄先生的高足刘莲荪先生,学成后遂悬壶乡里,医治百姓。

邹燕勤教授的幼年就是在父亲学医、行医的过程中渡过,耳闻目染不少其父诊病的情景及救治的患者,也许就是这最初的启蒙教育,为她今后从事中医事业奠定了基础。

抗战胜利后,邹云翔先生在南京大行宫存心泰药房行医,邹家遂举家从无锡迁来南京,邹燕勤教授在南京十中读完了中学。

课后假期,在邹老先生行医之余,总免不了要教导孩子读书学习,《古文观止》是常读之书,重要节段尚须认真背诵,邹老先生治学严谨,对孩子的教育也不例外,培养了邹燕勤教授良好的古文功底。

1957年,邹燕勤从南京师范学院生物系毕业后留校任教。

但为继承其父的学术思想,培养名老中医学术接班人,于1962年初调任南京中医学院中药系药用植物学教研室助教,1962年秋,在组织的安排下,进入南京中医学院学习中医,踏上了继承其父中医学术思想的艰辛路途。

邹云翔先生医术精湛,经验丰富,精于内、妇、儿科,尤对肾病、老年病见解独特。

为全国第一批中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一级教授,历任江苏省一至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三四届代表,南京中医学院副院长,江苏省中医院院长,全国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

并且,因其医术高明而长期担任中央保健委员会医师,担负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的保健工作,多次去北京为中央领导咨询保健,诊疗疾病。

邹燕勤教授在跟父学习中勤观察、细琢磨,在帮助邹老先生整理资料、医案、经验等过程中,经父亲言传身教,独具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深得邹老先生真传,医术渐精,特别在中医药治疗肾系疾病,以及老年病调理方面造诣较深。

邹燕勤教授时常说,父亲的教诲和生物及中医二个大学的学习,是她日后事业的基础,并对她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邹老先生治疗肾病注重辨证论治,治肾不拘泥于肾及维护肾气,运行气血的学术思想,对邹燕勤教授治肾学术思想的形成及遣方用药规律影响颇深。

邹燕勤教授从事中医肾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40年,在中医药治疗肾系疾病方面,特别是在慢性肾小球肾炎和肾功能衰竭的中医药治疗上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入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她与同道在对邹老先生诊疗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出版了《邹云翔医案选》,系统总结了邹云翔先生对多种肾病及常见疑难杂病的诊治体会。

她与同道共同研制的《邹云翔中医肾系疾病诊疗和教学经验应用软件》,是我国最早研制出的名老中医诊疗软件,该系统涉及13个病种,在对邹老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对疾病辨证治疗过程进行模拟和仿真,该研究1984年获全国微机应用成果一等奖,1986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计算机应用成果一等奖,转让20多家医院。

并经专家论证,国家中管局批准可向国外转让。

由她主持研究的卫生部课题《慢性肾功能衰竭辨证论治临床规律和原理研究》,则是在总结邹云翔先生治疗慢性肾衰经验的基础上,对慢性肾衰的病机演变规律及中医药治疗机理的深入研究及阐述。

提出了该病是“肾元衰竭,水毒潴留”的本虚标实证,维护肾元是根本治则,并创立了侧重温补肾阳的保肾甲丸,偏重调理肾阴的保肾乙丸,从临床及动物实验多种角度论述其维护肾元的治疗机理。

该课题1991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首届国际中医药工程学术会议金陵杯金奖。

根据新药研究及临床应用的需要,为将保肾丸成功剂改成为保肾片,并开发成为中药新药,由其负责的《保肾片治疗慢性肾衰的新药研究》课题,于1996年正式列为江苏省科委"95攻关”项目,进行了新药的药剂学、药理学、毒理学等研究,其成果已经专家鉴定,转让药厂,获利100万元。

她主持了卫生部及江苏省科研项目4项,参加研究4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项2项,四等奖2项,已完成的课题经专家鉴定均达国内先进水平,部分达国际先进水平,至今以第1作者发表论文26篇,编写专业著作5部,参篇著作3部,其代表作有《肾炎的中医辨证治疗》(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0;6 (2):17),《论治疗肾炎水肿的常用大法》(中华内科杂志;1979,18 (5):382);《邹云翔学术思想研究选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现代中医肾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在继承及宏扬中医学家邹云翔先生治肾学术思想及推动中医肾病事业的发展方面作出了贡献。

邹燕勤教授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江苏省中医院全国中医肾病中心学术带头人,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她曾作为江苏省中医院全国中医肾病中心的学科负责人、学术带头人,为江苏省中医院创建全国中医肾病中心,并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可的全国中医肾病中心及重点学科的荣誉称号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她从医、从教40余年,治学严谨,培育众多人才,作为硕士生导师,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2人,其中有海外及台湾研究生各1人,协助其父带教博士研究生3人,她将自己宝贵的临床经验无私的传授给弟子,她的一些学生现已成为肾病专业的骨干力量。

邹燕勤教授除了在医、教、研方面的突出成就外,她对患者不分身份高低,细心、耐心、精心的诊治态度给病家及其学生均留下深刻印象,她谦虚好学,从不自傲,平易近人,乐善好施,当有患者因看病急需购药缺钱之时,她帮助垫付;对有些经济窘迫病人,她不仅不收挂号费,甚至贴钱购买处方。

她时常因不忍看到远道而来病人挂不到号的失望而延长诊病时间,自己忍受饥饿甚至诊病到下午1时余,她崇高的医德及精湛的医术深得中医同仁的推崇及敬仰。

她曾对自己的治学格言总结为:虚心求教,勤奋进取,才能获得真知;善于总结,掌握规律,才能精益求精。

这也是她鞭策自己,取得成功的座佑铭。

第一部分医论部分邹燕勤教授作为著名中医肾病、老年病专家邹云翔先生的传人,对中医药治疗肾系疾病及老年病调理方面研究颇深。

邹云翔先生治疗肾病注重辨证论治,维护肾气,运行气血等学术思想,对邹燕勤教授治肾学术思想的形成及遣方用药具有深远影响。

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将传统的中医与现代医学相互结合,融会贯通,形成独特的治肾学术思想。

一、论肾之生理特点1、肾气化以主水《素问·逆调论》说:“肾者水脏,主津液”。

肾主水指肾脏具有蒸腾气化,主宰和调节水液代谢平衡的功能,而膀胱则贮存及排泄尿液,即经谓“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水入于胃,由脾而上升于肺,肺气肃降,水则下流归于肾。

《内经》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人体通过三焦的气化功能维持着水液的代谢,使清者上升,浊者下降,而肾则为气化功能的主宰。

肾系疾病中,由于水液的气化,排泄功能失职导致的“水肿”、“癃闭”、“淋证”等病很为常见。

肾气的充足与否,与水液的代谢密切相关。

自《内经》始,把肾阴肾阳统称为“肾气”,至张仲景肾气丸,乃是平补肾阴肾阳以壮肾气,正如明代吴昆所云:“肾中水火俱亏者,此方主之”。

金元时期则过份强调肾阴、肾阳及命门学说,并认为肾为水火之宅,张介宾说:“肾中自有水火,水虚本不能滋养,火虚尤不能化生有善”。

多年来,受“水为阴邪,非温不化”观点的影响,对水肿等证常引用温阳化气,利水消肿之法。

而随着现代疾病演变及药物影响等因素,偏气虚、阴虚者尤为多见,故温化肾气之法渐为少用。

邹燕勤教授在临证中甚为重视“肾气”,认为肾气不足,气化失司乃肾炎、肾衰的常见病机,创立治疗慢性肾衰的“保肾片”,以平补阴阳,调摄肾气,补中寓泻以治疗肾衰;“健肾片”以健脾益肾,培补肾气,兼以化湿立意,用于慢性肾炎脾肾气虚证,主张对慢性肾病的治疗应注重以“保肾气”为根本原则。

2、肾藏精微,宜固不宜泄肾为先天之本,肾主藏精,主骨生髓。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

肾所藏之精,按其来源有“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的区别,“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故《灵枢·本神》篇有“生之来谓之精”之说,后天“脏腑之精”乃水谷精微化生而来,藏之于肾,并不断充养先天之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