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模拟试卷四及标准答案
04级自动控制原理试卷参考答案

04级自动化、电气专业《自动控制原理》试卷参考答案一、(15分)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如图一所示。
试用结构图等效化简法或梅逊公式法系统的传递函数) () (sRsC。
图一解:解法一:所以:2321212132141)()(HGGHGHGGGGGGsRsC++++=解法二:图中有2条前向通路,3个回路。
,113211=∆=GGGP,42GP=32121LLL+++=∆,,,23231221211HGGLHGLHGGL-=-=-=3211LLL+++=∆所以:2321212132141)()(HGGHGHGGGGGGsRsC++++=二、(15分)某典型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如图二所示。
(1)(12分)试确定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2)(3分)如果要求该系统不出现超调量,阻尼比最小应该是多大?图二解(1)(12分)依题,系统闭环传递函数形式应为2222.)(nnnssKsωζωω++=ΦΦ由阶跃响应曲线有:21)(lim )()(lim (00==⋅Φ=Φ=∞Φ→→K s s s s R s s c s s )⎪⎪⎩⎪⎪⎨⎧=-===-=--o oo o n p e t 25225.221212ξξπσζωπ 联立求解得 ⎩⎨⎧==717.1404.0n ωζ,所以有95.239.19.5717.1717.1404.02717.12)(2222++=+⨯⨯+⨯=Φs s s s s (2)(3分)如果要求该系统不出现超调量,阻尼比最小应该是1,即1=ζ。
三、(10分)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结构图如图三所示,试求系统的静态位置误差系数、静态速度误差系数和静态加速度误差系数。
解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1()12(10)(2++=s s s s G图三∞==→)(lim 0s sG K s v 10)(lim 20==→s G s K s a四、(15分) 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 (1)(10分)试概略绘出系统根轨迹。
《自动控制原理》模拟试卷四及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模拟试卷四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即: _____ 、快速性和 _____________2、 控制系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称为传递函数。
一阶系统传函标 准形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 ,二阶系统传函标准形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在经典控制理论中,可采用 _____________ 、根轨迹法或 _____________ 等方法判断线性 控制系统稳定性。
4、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取决于系统 _________ 和 ,与外作用及初始条件无关。
5、 线性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纵坐标取值为 _______________ ,横坐标为 __________ 。
6、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中, Z = P - R ,其中P 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 是 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R 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在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图中, t s 定义为 _________________ 。
匚%是 _________________ 8、 PI 控制规律的时域表达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P I D 控制规律的传递函数表达 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则其开环幅频特性为s (T 1s 1)(T 2S 1)性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关于线性系统稳态误差,正确的说法是:()A 、 一型系统在跟踪斜坡输入信号时无误差C 增大系统开环增益 K 可以减小稳态误差;D 增加积分环节可以消除稳态误差,而且不会影响系统稳定性。
自动控制原理四套经典试题及答案剖析

、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反馈控制又称偏差控制,其控制作用是通过___ 与反馈量的差值进行的。
2、复合控制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按____ 的前馈复合控制和按_____ 的前馈复合控制。
3、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G i(s)与G2(S)的环节,以并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为G(S),则G(s)为 ___ (用G I(S)与G2(S)表示)。
4、典型二阶系统极点分布如图1所示,则无阻尼自然频率____________ ,阻尼比二______ ,该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_____ ,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___ 。
5、若某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g(t) =10eW t • 5eg t,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G(s)为_ 。
6根轨迹起始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终止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设某最小相位系统的相频特性为-900 -tg'(T「),贝U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8、PI控制器的输入一输出关系的时域表达式是________ ,其相应的传递函数为________ ,由于积分环节的引入,可以改善系统的_______ 性能。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贝U ()A、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B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C、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D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
2、下列哪种措施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没有效果()。
A、增加开环极点; B 、在积分环节外加单位负反馈;C、增加开环零点; D 、引入串联超前校正装置。
3、系统特征方程为D(S^S32S23S '^0,则系统()A、稳定; B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单调指数上升;C、临界稳定; D 、右半平面闭环极点数Z=2。
4、系统在r (t )二t 2作用下的稳态误差e ss 二::,说明( )B 、系统不稳疋; D 、闭环传递函数中有一个积分环节 5、对于以下情况应绘制0°根轨迹的是(A 、型别 v ::: 2 ; C 、输入幅值过大;6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相角裕度对应时域性能指标()A、超调二%B、稳态误差e ssC、调整时间t s三、(8分)试建立如图3所示电路的动态微分方程,并求传递函数。
自动控制原理模拟题与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模拟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 在经典控制中,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开环控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B. 闭环控制对扰动具有较好的抑制能力C. 开环控制是一种无延迟控制方式D. 闭环控制可以忽略系统的非线性和时变性答案:B2. 对于一个一阶惯性环节,其传递函数为G(s) = K / (Ts + 1),下列哪个参数可以影响系统的响应速度?A. KB. TC. TsD. 1答案:B3. PID控制器的传递函数为Gc(s) = Kp + Ki/s + Kds,其中Kp、Ki、Kd分别表示比例、积分和微分增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比例增益Kp决定超调量B. 积分增益Ki可以消除稳态误差C. 微分增益Kd可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D. PID控制器只适用于线性系统答案:A二、填空题1. 在控制系统中,传递函数的分子部分表示_______,分母部分表示_______。
答案:输出;输入2. 智能调节器是一种_______控制器,通过模糊化处理将非精确的输入转化为精确的输出。
答案:模糊3. 传感器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_______,用于将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
答案:输入装置三、计算题1. 一个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 = K / (s + 1),计算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的时间常数T和最终值稳定误差Ku。
答案:时间常数T = 1秒最终值稳定误差Ku = 12. 一个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s) = 10 / (s + 5)(s + 10),使用PID控制器进行控制,已知Kp = 1,Ki = 0.5,Kd = 0.2。
计算该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答案:闭环传递函数为Gc(s) = (Kp + Ki/s + Kds)G(s)= (1 + 0.5/s + 0.2s) * (10 / (s + 5)(s + 10))四、简答题1. 什么是系统的稳态误差?如何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答:稳态误差是指系统在输入信号恒定时,输出与期望值之间的偏差。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及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动控制系统中,开环系统与闭环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
A. 是否有反馈B. 控制器的类型C. 系统是否稳定D. 系统的响应速度答案:A2. 在控制系统中,若系统输出与期望输出之间存在偏差,则该系统()。
A. 是闭环系统B. 是开环系统C. 没有反馈D. 是线性系统答案:B3. 下列哪个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条件?()A. 所有闭环极点都位于复平面的左半部分B. 所有开环极点都位于复平面的左半部分C. 所有闭环极点都位于复平面的右半部分D. 所有开环极点都位于复平面的右半部分答案:A4. PID控制器中的“P”代表()。
A. 比例B. 积分C. 微分D. 前馈答案:A5. 在控制系统中,超调量通常用来衡量()。
A. 系统的稳定性B. 系统的快速性C. 系统的准确性D. 系统的鲁棒性答案:C6. 一个系统如果其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闭环传递函数为T(s),则闭环传递函数T(s)是()。
A. G(s)H(s)B. G(s)H(s)/[1+G(s)H(s)]C. 1/[1+G(s)H(s)]D. 1/G(s)H(s)答案:B7. 根轨迹法是一种用于()的方法。
A. 系统稳定性分析B. 系统性能分析C. 系统设计D. 系统故障诊断答案:B8. 一个系统如果其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闭环传递函数为T(s),则T(s)的零点是()。
A. G(s)的零点B. H(s)的零点C. G(s)和H(s)的零点D. G(s)和H(s)的极点答案:A9. 一个系统如果其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闭环传递函数为T(s),则T(s)的极点是()。
A. G(s)的零点B. H(s)的零点C. 1+G(s)H(s)的零点D. G(s)和H(s)的极点答案:C10. 一个系统如果其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闭环传递函数为T(s),则系统的稳态误差与()有关。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试卷及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A. 控制器B. 被控对象C. 执行机构D. 操作人员答案:D2.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下列哪项属于反馈环节?A. 控制器B. 执行机构C. 被控对象D. 反馈元件答案:D3. 下列哪种控制方式属于闭环控制?A. 比例控制B. 积分控制C. 微分控制答案:D4. 下列哪种控制方式属于开环控制?A. 比例控制B. 积分控制C. 微分控制D. 比例-积分控制答案:A5.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下列哪种控制规律不会产生稳态误差?A. 比例控制B. 积分控制C. 微分控制D.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答案:B6. 下列哪种控制方式适用于一阶惯性环节?A. 比例控制B. 积分控制C. 微分控制答案:A7.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下列哪种环节不会产生相位滞后?A. 比例环节B. 积分环节C. 微分环节D. 比例-积分环节答案:A8. 下列哪种控制方式可以使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快速性?A. 比例控制B. 积分控制C. 微分控制D.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答案:D9.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下列哪种环节可以使系统具有较好的阻尼效果?A. 比例环节B. 积分环节C. 微分环节D. 比例-积分环节答案:C10. 下列哪种控制方式可以使系统具有较好的跟踪性能?A. 比例控制B. 积分控制C. 微分控制D.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控制器、被控对象、执行机构、________。
答案:反馈元件2.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反馈环节的作用是________。
答案: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3. 闭环控制系统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稳定性好、快速性好、准确性高4. 开环控制系统的缺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动控制原理试卷及答案20套

D.抛物线响应函数 答 ( )
3、(本小题 3 分) 如图所示是某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下面关于性能指标正确的是――
h (t )
1 .3
1.02
1
0
t
2
B.
4
C.
6
8
10
12
14
A.
t r 6s
t s 4s
t p 14s
D.
% 30%
答
( ) 4、(本小题 5 分)
W (s)
答案参见我的新浪博客:/s/blog_3fb788630100muda.html
第 7 页 共 42 页
QQ753326843
考研直通车
6.已知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如图 7-38 所示。为使系统不产生自振,是利用 描述函数法确定继电特性参数 a,b 的数值。 (15 分)
答案参见我的新浪博客:/s/blog_3fb788630100muda.html 第 1 页 共 42 页
QQ753326843
考研直通车
r _
e
2 0 1
u
1 s2
c
六、采样控制系统如图所示,已知 K 10, T 0.2s : 1.求出系统的开环脉冲传递函数。 1 2 2.当输入为 r (t ) 1(t ) t * 1(t ) 2 t * 1(t ) 时,求稳态误差 e ss 。
第 5 页 共 42 页
QQ753326843
3.当输入为
1 2 2
考研直通车
r (t ) 1(t ) t * 1(t ) t * 1(t ) 时,求稳态误差 e ss 。
R(s)
E (s)
1 e sT s
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习题答案共24页文档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习 题答案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控制原理》模拟试卷四及答案————————————————————————————————作者:————————————————————————————————日期:《自动控制原理》模拟试卷四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20分)1、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 、快速性和 。
2、控制系统的 称为传递函数。
一阶系统传函标准形式是 ,二阶系统传函标准形式是 。
3、在经典控制理论中,可采用 、根轨迹法或 等方法判断线性控制系统稳定性。
4、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取决于系统 和 , 与外作用及初始条件无关。
5、线性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纵坐标取值为 ,横坐标为 。
6、奈奎斯特稳定判据中,Z = P - R ,其中P 是指 ,Z 是指 ,R 指 。
7、在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图中,s t 定义为 。
%σ是 。
8、PI 控制规律的时域表达式是 。
P I D 控制规律的传递函数表达式是 。
9、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2(1)(1)Ks T s T s ++,则其开环幅频特性为 ,相频特性为 。
二、判断选择题(每题2分,共 16分)1、关于线性系统稳态误差,正确的说法是:( )A 、 一型系统在跟踪斜坡输入信号时无误差 ;B 、 稳态误差计算的通用公式是20()lim 1()()ss s s R s e G s H s →=+;C 、 增大系统开环增益K 可以减小稳态误差;D 、 增加积分环节可以消除稳态误差,而且不会影响系统稳定性。
2、适合应用传递函数描述的系统是 ( )。
A 、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定常系统;B 、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时变系统;C 、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常系统;D 、非线性系统。
3、若某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5(1)s s +,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 )。
A 、(1)0s s +=B 、 (1)50s s ++=C 、(1)10s s ++=D 、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4、非单位负反馈系统,其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G(S),反馈通道传递函数为H(S),当输入信号为R(S),则从输入端定义的误差E(S)为 ( )A 、 ()()()E S R S G S =⋅B 、()()()()E S R S G S H S =⋅⋅C 、()()()()E S R S G S H S =⋅-D 、()()()()E S R S G S H S =- 5、已知下列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应画零度根轨迹的是 ( )。
A 、 *(2)(1)K s s s -+B 、*(1)(5K s s s -+)C 、*2(31)K s s s +-D 、*(1)(2)K s s s --6、闭环系统的动态性能主要取决于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A 、低频段B 、开环增益C 、高频段D 、中频段 7、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210(21)()(6100)s G s s s s +=++,当输入信号是2()22r t t t =++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 )A 、 0 ;B 、 ∞ ;C 、 10 ;D 、 20 8、关于系统零极点位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A 、 如果闭环极点全部位于S 左半平面,则系统一定是稳定的。
稳定性与闭环零点位置无关;B 、 如果闭环系统无零点,且闭环极点均为负实数极点,则时间响应一定是衰减振荡的;C 、 超调量仅取决于闭环复数主导极点的衰减率,与其它零极点位置无关;D 、 如果系统有开环极点处于S 右半平面,则系统不稳定。
三、(16分)已知系统的结构如图1 所示,其中(0.51)()(1)(21)k s G s s s s +=++,输入信号为单位斜坡函数,求系统的稳态误差(8分)。
分析能否通过调节增益 k ,使稳态误差小于 0.2 (8分)。
四、(16分)设负反馈系统如图2 ,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10()(2)G s s s =+,若采用测速负反馈()1s H s k s =+,试画出以s k 为参变量的根轨迹(10分),并讨论s k 大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6分)。
一G(R(C(图 R(C(五、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1)()(),,,(1)k s G s H s k T s Ts ττ-=+均大于0 ,试用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判断系统稳定性。
(16分) [第五题、第六题可任选其一]六、已知最小相位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如图3所示。
试求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16分)七、设控制系统如图4,要求校正后系统在输入信号是单位斜坡时的稳态误差不大于0.05,相角裕度不小于40o ,幅值裕度不小于 10 dB ,试设计串联校正网络。
( 16分)《自动控制原理》模拟试卷三答案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1、稳定性(或:稳,平稳性);准确性(或:稳态精度,精度)2、输出拉氏变换与输入拉氏变换在零初始条件下的比值;1()1G s Ts =+ ; 图一(1)Ks s +R(C(L(1ω12ω--4-4ω图 d222()2nn nG s s s ωζωω=++ (或:221()21G s T s T s ζ=++) 3、劳斯判据(或:时域分析法); 奈奎斯特判据(或:频域分析法)4、结构; 参数5、20lg ()A ω(或:()L ω);lg ω(或:ω按对数分度)6、开环传函中具有正实部的极点的个数,(或:右半S 平面的开环极点个数);闭环传函中具有正实部的极点的个数(或:右半S 平面的闭环极点个数,不稳定的根的个数);奈氏曲线逆时针方向包围 (-1, j0 )整圈数。
7、系统响应到达并保持在终值5%2%±±或误差内所需的最短时间(或:调整时间,调节时间);响应的最大偏移量()p h t 与终值()h ∞的差与()h ∞的比的百分数。
(或:()()100%()p h t h h -∞⨯∞,超调)8、0()()()tp p iK m t K e t e t dt T =+⎰(或:0()()tp i K e t K e t dt +⎰) ;1()(1)C p i G s K s T s τ=++ (或:i p d K K K s s++) 9、2212()()1()1KA T T ωωωω=+⋅+; 01112()90()()tg T tg T ϕωωω--=---二、判断选择题(每题2分,共 16分)1、C2、A3、B4、D5、A6、D7、D8、A 三、(16分)解:Ⅰ型系统在跟踪单位斜坡输入信号时,稳态误差为 1ss ve K =(2分) 而静态速度误差系数 0(0.51)lim ()()lim (1)(21)v s s K s K s G s H s s K s s s →→+=⋅=⋅=++ (2分)稳态误差为 11ss v e K K==。
(4分) 要使0.2ss e < 必须 150.2K >=,即K 要大于5。
(6分) 但其上限要符合系统稳定性要求。
可由劳斯判据决定其上限。
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是32()(1)(21)0.523(10.5)0D s s s s Ks K s s K s K =++++=++++= (1分) 构造劳斯表如下321210.5330.5030s K s K K ss K+-为使首列大于0, 必须 06K <<。
综合稳态误差和稳定性要求,当56K <<时能保证稳态误差小于0.2。
(1分) 四、(16分)解:系统的开环传函 10()()(1)(2)s G s H s k s s s =++,其闭环特征多项式为()D s2()210100s D s s s k s =+++=,(1分)以不含s k 的各项和除方程两边,得2101210s k s s s =-++ ,令 *10s k K =,得到等效开环传函为 *21210K s s =-++ (2分) 参数根轨迹,起点:1,213p j =-±,终点:有限零点 10z =,无穷零点 -∞ (2分) 实轴上根轨迹分布: [-∞,0] (2分)实轴上根轨迹的分离点: 令 22100d s s ds s ⎛⎫++= ⎪⎝⎭,得21,2100,10 3.16s s -==±=±合理的分离点是 110 3.16s =-=-,(2分)该分离点对应的根轨迹增益为2*1102104.33s s s K s =-++==,对应的速度反馈时间常数 *10.43310s K k ==(1分) 根轨迹有一根与负实轴重合的渐近线。
由于开环传函两个极点1,213p j =-±,一个有限零点10z =且零点不在两极点之间,故根轨迹为以零点10z =为圆心,以该圆心到分离点距离为半径的圆周。
根轨迹与虚轴无交点,均处于s 左半平面。
系统绝对稳定。
根轨迹如图1所示。
(4分) 讨论s k 大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如下:(1)、当 00.433s k <<时,系统为欠阻尼状态。
根轨迹处在第二、三象限,闭环极点为共轭的复数极点。
系统阻尼比ζ随着s k 由零逐渐增大而增加。
动态响应为阻尼振荡过程,s k 增加将使振荡频率d ω减小(21d n ωωζ=-),但响应速度加快,调节时间缩短(3.5sntζω=)。
(1分)(2)、当0.433 4.33)sk==*时(此时K,为临界阻尼状态,动态过程不再有振荡和超调。
(1分)(3)、当*0.433( 4.33)sk K>>或,为过阻尼状态。
系统响应为单调变化过程。
(1分)图1四题系统参数根轨迹五、(16分)解:由题已知:(1)()(),,,0(1)K sG s H s K Ts Tsττ-=>+,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为222[()(1)]()()(1)K T j TG j H jTτωτωωωωω-+--=+(2分)开环频率特性极坐标图起点:00,(0),(0)90Aωϕ+++==∞=-;(1分)终点:0,()0,()270Aωϕ→∞∞=∞=-;(1分)与实轴的交点:令虚频特性为零,即210Tτω-=得1x Tωτ=(2分)实部()()x xG j H j Kωωτ=-(2分)开环极坐标图如图2所示。
(4分)由于开环传函无右半平面的极点,则0P=当1Kτ<时,极坐标图不包围(-1,j0)点,系统稳定。
(1分)当1Kτ=时,极坐标图穿过临界点(-1,j0)点,系统临界稳定。
(1分)ω+=--1当 1K τ>时,极坐标图顺时针方向包围 (-1,j0)点一圈。
2()2(01)2N N N +-=-=-=-按奈氏判据,Z =P -N =2。
系统不稳定。
(2分) 闭环有两个右平面的极点。
六、(16分)解:从开环波特图可知,系统具有比例环节、两个积分环节、一个一阶微分环节和一个惯性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