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编译原理期末试卷4套+复习资料

四川大学编译原理期末试卷4套+复习资料
四川大学编译原理期末试卷4套+复习资料

(2012-2013学年第2学期)

一.简答题

1.符号表的作用是什么?为了达到对其插入删除等操作的复杂度为O(1),需将其组织成什么数据结构。

2.分析树和语法书的区别。

3.什么是正规集。

4.什么叫句子,什么叫句型。

5.二义文法一定不是LL(1)

二.给定文法 S→A

A→A+A|B++ B→y

1.画出句子y+++y++的分析树

2.给出句子y+++y++的最右推导

三.给定正则表达式(a|b)*abb

1.使用thompson构造法构造等价的NFA。

2.用子集法对(1)得到的NFA进行确定化和最小化,得到等价的最小DFA。

3.使用双层多分支语句实现(2)得到的DFA。写出伪代码。

四.给定文法

statement→if-stmt|other|e

if-stmt→if(exp)statement else-part

else-part→else statement|e

exp→0|1

写出递归下降子程序的伪代码。

五.给定文法

S→[SX]|a

X→e|+SY|Yb

Y→e|-SXc

1.对文法中的每一个非终结符构造First集和Follow集。

2.构造LL(1)分析表

3.基于分析表,使用LL(1)对句子[a+a-ac]进行自顶向下的语法分析,给出每一步的动作及分析栈和输入串的变化情况。

六.给定文法

E→E+T|T

T→T*F|F

F→(E)|id

1.构造LR(0)项目的DFA:

2.构造SLR(1)的分析表

3.利用2得到的分析表对id+id*id进行自顶向下的语法分析。

七.

1.给出构造Follow集合的算法描述

2.给出SLR(1)算法的描述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1. 简答题 (12分)

(1) 编译器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包括哪几个阶段?前后端分开有什么好处?

(2) 解释器和编译器有什么本质区别?

(3) 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的功能分别是什么?

(4) 分析树与抽象语法树有什么不同?

2. 已知字母表∑= {a, b, c}∑上的语言L具有以下特征:(5分)

(1) 若出现a,则其后至少紧跟两个c;

(2) 若出现b,则其后至少紧跟一个c。

试给出可以产生语言L的正规表达式。

3. 文法如下:(8分)

exp→ exp addop term |term

addop→ +|-

termterm→ mulop factor| factor

mulop →*

factor→ (exp)|number

(1) 给出句子3*)58(

(2) 构造(1)中句子的抽象语法树。

4. 文法如下:(10分)

exp→ exp and exp|exp or exp|not exp|(exp)|TRUE|FALSE

(1) 此文法是否为二义文法?为什么?

(2) 试将文法改写为非二义文法,要求运算符优先级由低到高分别是or、and、not,且and 和or是左结合的,not是右结合的。

5. DFA构造题(20分) 已知正规表达式 bbca*)|(

(1) 使用Thompson构造方法构造对应的NFA; (2) 用子集构造法将得到的NFA确定化为DFA; (3) 将得到的DFA最小化。

6. LL(1)分析题(20分)

文法如下: A→ Pa P → bPa|bQb Q → Qa|a

(1) 消除文法左递归,提左因子;

(2) 为所得文法的每个非终结符构造First集和Follow集; (3) 所得文法是LL(1)文法吗?为什么? (4) 构造所得文法的LL(1)分析表。

7. LR(k)分析题(25分) 文法如下:

declaration→ type list-var

type → int|float

var -list → id,var -list|id

(1) 构造文法的LR(0)项目的DFA; (2) 构造SLR(1)分析表;

(3) 这个文法是SLR(1)文法吗?如果不是,请说明原因;

(4) 给出对应输入串int x,y,z进行SLR(1)分析的步骤(要求给出分析过程中每一步的详细情

况,包括:分析栈、输出串及执行的动作)。

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A (闭卷)

(2008-2009学年第2学期)

一、简答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 按照次序写出一个完整的编译器的各个阶段以及各个阶段的输入输出。

2. 一个文法必须满足哪些条件才是LL(1)的?

3.给出上下文无关文法(Context-Free Grammar)的定义。

4.写正规表达式:所有不以0开头的十进制偶数的集合。

二、算法题 (本答题共1小题,每小题8分,共8分)

给出基于DFA进行词法分析的表驱动的实现算法。

三、分析题 (本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分数见题首,共10分)

文法如下:S→SS+|SS*|a

1. (4分)给出句子aa+a*的最右推导;

2. (3分)构造(1)中句子的分析树;

3. (3分)这个文法产生的语言是什么?

四、文法二义性分析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文法如下:

exp→exp op exp |(exp)|TRUE |FALSE

Op→ and|or

1. 此文法是否为二义文法?为什么?

2. 试将文法改写成非二义文法,要求运算符op是左结合的,且and的优先级高于or的优先级。

五、DFA构造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分数见题首,共20分)

六、

已知正规表达式 (a|b)*c*b

1. (6分)使用Thompson构造方法构造对应的NFA;

2. (8分)用子集构造法将得到的NFA确定化为DFA;

3. (6分)将得到的DFA最小化。

六、LL(1)分析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文法如下:

S→SLS |a L→bbL|b

1. 消除文法左递归,并提左因子;

2. 为所得文法的每个非终结符构造First集和Follow集;

3. 构造所得文法的LL(1)分析表;

4. 所得文法是LL(1)文法吗?为什么?

七、LR(k)分析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分数见题首,共20分)

文法如下: S→(A)|bB A →a|aB B→A a b

1. (10分)构造文法的LR(0)项目的DFA;

2. (6分)构造SLR(1)分析表;

3. (4分)这个文法是SLR(1)文法吗?请说明是或不是的原因。

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A (闭卷)

(2007-2008学年第2学期)

1. (9分)简答题

(1) 编译器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包括哪几个阶段?前后端分开有什么好处?

(2) 在建立LL(1)语法分析器的时候,提左因子和消除左递归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3) 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的功能分别是什么?

2. (5分)已知字母表∑={a,b,c},定义在∑上的语言L具有以下特征:

(1) 若出现a,则其后至少紧跟两个c; (2) 若出现b,则其后至少紧跟一个c。试给出可以产生语言L的正规表达式。

3. (6分)

文法如下, S→(L)|a L→L,S|S

(1) 证明句子(a,(a,a))可以由此文法产生; (2) 构造(1)中句子的分析树。

4. (5分)构造如下文法的递归下降分析程序(recursive-descent parser)

S→bSa|b

5. (10分)

文法如下,

Exp→Exp Op Exp|(Exp)|number

Op→+|-|*

(1) 此文法是否为二义文法?为什么?

(2) 试将文法改写为非二义文法,其中要求运算符Op是左结合的,且*的优先级高于+

的优先级。

6. (20分)

已知正规表达式)(a|ba)*(b|a)

(1) 使用Thompson构造方法构造对应的NFA; (2) 用子集构造法将得到的NFA确定化为DFA; (3) 将得到的DFA最小化。

7. (25分)

文法如下, S→(L)|a L→L,S|S

(1) 消除文法左递归;

(2) 为所得文法的每个非终结符构造First集和Follow集; (3) 所得文法是LL(1)文法吗?为什么? (4) 构造所得文法的LL(1)分析表;

(5) 写出对输入串))(,(aa进行LL(1)分析的过程。

8. (20分)文法如下,

declaration→ type list-var

type → int|float

var -list → id,var -list|id

(1) 构造文法的LR(0)项目的DFA;(10分) (2) 构造SLR(1)分析表;(6分)

(3) 这个文法是SLR(1)文法吗?如果不是,请说明原因;(4分)

1. 编译的各个阶段

扫描程序(scanner)

在这个阶段编译器实际阅读源程序(通常以字符流的形式表示)。扫描程序执行词法分析(Lexical analysis):它将字符序列收集到称作记号(t o k e n)的有意义单元中,记号同自然语言,如英语中的字词相似。

语法分析程序(parser)

语法分析程序从扫描程序中获取记号形式的源代码,并完成定义程序结构的语法分析(syntax analysis),这与自然语言中句子的语法分析类似。语法分析定义了程序的结构元素及其关系。通常将语法分析的结果表示为分析树( parse tree)或语法树(syntax tree)。

语义分析程序(semantic analyzer)

分析程序的静态语义,包括包括声明和类型检查。

源代码优化程序(source code optimizer),代码生成器(code generator),目标代码优化程序(target code optimizer)

2. 编译器的前端(front end),后端(back end),遍(passes)

扫描程序、分析程序和语义分析程序是前端,代码生成器是后端。

编译器发现,在生成代码之前多次处理整个源程序很方便。这些重复就是遍(p a s s)

3. 编译器,汇编器和解释器之间的区别

解释程序是如同编译器的一种语言翻译程序。它与编译器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立即执行源程序而不是生成在翻译完成之后才执行的目标代码。

汇编程序是用于特定计算机上的汇编语言的翻译程序。有时,编译器会生成汇编语言以作为其目标语言,然后再由一个汇编程序将它翻译成目标代码。

4. 扫描,分析(语法,词法)的任务

扫描的任务是将源程序读作字符文件并将其分为若干个记号

扫描程序的任务是从源代码中读取字符并形成由编译器的以后部分(通常是分析程序)处理的逻辑单

元。

由扫描程序生成的逻辑单元称作记号( t o k e n)分析的任务是确定程序的语法,或称作结构

分析程序的任务是从由扫描程序产生的记号中确定程序的语法结构,以及或隐式或显式地构造出表示该结构的分析树或语法树

5. 上下文无关文法,最左推导,BNF,EBNF,乔姆斯基文法层次

上下文无关文法说明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结构,利用了与正则表达式中极为类似的命名惯例和运算。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上下文无关文法的规则是递归的(recursive)

最左推导( leftmost derivation)是指它的每一步中最左的非终结符都要被替换的推导

最右推导( rightmost derivation)则是指它的每一步中最右的非终结符都要被替换的推导。最左推导和与其相关的分析树的内部节点的前序编号相对应;而最右推导则和后序编号相对应

最左推导的一个例子:书p73

相关题目:3.3

EBNF中注意重复和可选的表示方法,语法图

6. 句子,句型,文法所定义的语言,分析树,抽象语法树

7. 自顶向下,自底向上语法分析

自顶向下(t o p - d o w n)的分析算法通过在最左推导中描述出各个步骤来分析记号串输入。之所以称这样的算法为自顶向下是由于分析树隐含的编号是一个前序编号,而且其顺序是由根到叶。

分为两类:回溯分析程序( backtracking parser)和预测分析程序( predictive parser)自底向上的分析程序有两种可能的动作(除“接受”之外):

1) 将终结符从输入的开头移进到栈的顶部。

2) 假设有B N F选择A→a,将栈顶部的串a归约为非终结符A。

8. 为什么要解决公因子,左递归

当有公因子存在时,不能立即区分出文法规则右边的选择当有左递归时,将导致一个无限循环。

9. 写正则表达式,构造NFA,DFA,最小化(按照算法做)

构造NFA(使用Thompson结构): 书P45-47

将NFA转换成DFA(最小子集法):

ε- 闭包(ε - c l o s u r e)是可由ε转换从某状态或某些状态达到的所有状态集合,它总是包含状态本身

子集构造:参见Chapter_two(2).ppt 相关题目:2.1,2.12,2.16

10. 写最左推导,最右推导,画分析树和抽象语法树

相关题目:3.3

11. 写出给定程序的语法树,抽象语法树

相关题目:3.3

12. 说明文法有二义性

可生成带有两个不同分析树的串的文法称作二义性文法(ambiguousgrammar)相关题目:3.2

13. 写出给定程序的递归下降分析程序(可能用伪代码,C程序),构造语法树

注意事项:在处理产生式A→ε时,可以忽略,或者使用A的Follow集合。不要试图去匹配ε(不然要被拉去登记的)

相关题目:4.2,4.3,4.4

14. 给定文法:消除左递归,提取公因子,求First Set,Follow Set,说明是否是LL(1)文法,构造LL(1)分析表,给出一个输入分析的动作相关题目:4.7,4.8,4.10

15. 给定文法:求LR(0)的DFA,构造LR(0)和SLR(1)的分析表,说明是否是LR(0)或SLR(1)文法(描述冲突),

给定一个输入,写出LR(0),SLR(1)的分析步骤相关题目:5.1,5.3

16. 算法(写伪代码)

3种DFA代码,LL(1)算法,LR(0)算法,SLR(1)算法,消左递归,提公因子,构造First,Follow集合 DFA代码(英文书P63,中文P42)

LL(1)算法(英文书P155,中文P115)

LR(0)算法(英文书P207,中文P158)

SLR(1) 算法(英文书P210,中文P160)

左递归(英文书P159,中文P119)

公因子(英文书P164,中文P122)

构造First Set(英文书P168,中文P126)

构造Follow Set(英文书P173,中文P130)参见书本

编译原理复习资料

(1) 简述规范归约的基本思想。(第五章课件第5张) 用一个寄存符号的先进后出栈,把输入符号一个一个地移进到栈里,当栈顶形成某个产生式的候选式时,即把栈顶的这一部分替换成(归约为)该产生式的左部符号。 (2) 阐述编译程序各个组成部分主要完成的工作。(课本P2~P4) 词法分析的任务:输入源程序,对构成源程序的字符串进行扫描和分解,识别出一个个的单词。 语法分析:在词法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语言的语法规则,把单词符号串分解成各类语法单位。 语义分析与中间代码产生:对语法分析所识别出的各类语法范畴,分析其含义,并进行初步翻译。 优化:在于对前段产生的中间代码进行加工变换,以期在最后阶段能产生出更为高效的目标代码。 目标代码生成:把中间代码变换成特定机器上的低级语言代码。 (3) 什么是编译器的前端和后端,这样划分有何意义?(课本P7) 编译器粗略分为 词法分析,语法分析,类型检查,中间代码生成, 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目标代码优化。 把中间代码生成及之前阶段划分问编译器的前端,那么后端与前端是独立的。后端只需要一种中间代码表示,可以是三地址代码或四元式等,而这些都与前端生成的方式无关。也就是不论你前端是用fortran 还是c/c++,只要生成了中间代码表示就可以了,后端是不管你是用哪种语言生成的。 (4) 乔姆斯基把文法分为哪几种类型?对这几种类型文法作简要说明。(课本P34) 把文法分成四种类型:0,1,2,3型。与上下文无关文法一样,它们都由四部分组成,但对产生式的限制有所不同。 0型(短语文法,图灵机):产生式形如:α→β其中:∈α (VT ? VN)*且至少含有一个非终结符;∈β (VT ? VN)* 1型(上下文有关文法,线性界限自动机):产生式形如:α→β其中:|α| ≤ |β|。仅Sε→例外,但此时S不得出现在任何产生式的右部。 2型(上下文无关文法,非确定下推自动机):产生式形如: A →β其中:A∈ VN;∈β (VT ? VN)*。 3型(正规文法,有限自动机):产生式形如:A → aB 或A → a其中:a∈ VT ? {ε};A,B∈VN产生式形如: A → Ba 或 A → a 其中:a∈ VT ? {ε};A,B∈VN。 (5) 简述编译过程中遍的概念以及遍数的多少对编译器设计的影响。(参考课本P7) 遍的概念:对源程序或源程序的中间结果从头到尾扫描一次,并作有关的加工处理,生成新的中间结果或目标程序。 遍可以和阶段相应,也可无关——遍中通常含有若干个阶段。实际上,根据语言的不同,编译器可以是一遍(onepass)——所有的阶段由一遍完成,其结果是编译得很好,但(通常)代码却不太有效。Pascal 语言和C语言均允许单遍编译。(Modula-2语言的结构则要求编译器至少有两遍)。大多数带有优化的编译器都需要超过一遍:典型的安排是将一遍用于扫描和分析,将另一遍用于语义分析和源代码层优化,第3遍用于代码生成和目标层的优化。更深层的优化则可能需要更多的遍: 5遍、6遍、甚至8遍都是可能的。 备注:由于最后一道没有找到比较好的答案,欢迎大家补充。 1) 什么是句子?什么是语言?

自控原理选择题

1.反馈控制系统又称为(B ) A.开环控制系统 B .闭环控制系统 B.扰动顺馈补尝 D .输入顺馈补偿 2.位置随动系统的主反馈环节是(A ) A .电压负反馈 B .电流负反馈 C .转速负反馈 D .位置负反馈 3.如果典型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减幅振荡(又称阻尼振荡),则其阻尼比(C ) Aξ<0 Bξ=0 C0<ξ<1 D ξ≥1 4.G(s)= 1/[(S+1)(S+2)(S+3)(S+4)]环 节的对数相频特性的高频渐近线斜率为(D ) A -20d B B-40dB C-60dB D-80dB 5.某自控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G(s)= 1/[(S+1)(S+2)] ,则此系统为( A ) A .稳定系统 B .不稳定系统 C .稳 定边界系统 D .条件稳定系统 6.若一系统的特征方程式为(s+1)2(s -2)2+3=0,则此系统是(C ) A 稳定的 B 临界稳定的 C 不稳定 D .条件稳定的 7.下列性能指标中的(D )为系统的稳态指标。 A.σP B.t s C.N D.e ss 8.下列系统中属于开环控制的为( C) A.自动跟踪雷达 B.数控加工中心 C.普通车床 D.家用空调器 9.RLC 串联电路的系统应为(D)环节。 A 比例 B.惯性 C.积分 D.振荡 10.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差随频率变化的关系是(B )。 A.幅频特性 B.相频特性 C.传递函数 D.频率响应函数 1.奈奎斯特图分析闭环控制系统的 (A )A.稳态性能 B.动态性能 C.稳态和动态性能 D.抗扰性能 2.有一线性系统,其输入分别为u 1(t)和u 2(t)时,输出分别为y 1(t)和y 2(t)。 当输入为a 1u 1(t)+a 2u 2(t)时(a 1,a 2为常 数),输出应为(B ) A.a 1y 1(t)+y 2(t) B.a 1y 1(t)+a 2y 2(t) C.a 1y 1(t)-a 2y 2(t) D.y 1(t)+a 2y 2(t) 3.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 G c (S)=K S S T 1T 1+β+(0<β<1),则该装置 是( A ) A.超前校正装置 B.滞后校正装置 C.滞后超前 D.超前滞后校正装置 4.1型系统开环对数幅频渐近特性的 低频段斜率为( B ) A.-40(dB/dec) B.-20(dB/dec) C.0(dB/dec) D.+20(dB/dec) 5.开环传递函数G(s)H(s)=) p s )(p s () z s (K 211+++,其中p 2>z 1>p 1>0,则实轴上的根轨迹(A ) A.(-∞,-p 2],[-z 1,-p 1] B.(- ∞,-p 2] C.[-p 1,+ ∞] D.[-z 1,-p 1] 6.设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G(s)=1 s 5s 2512 ++,则系统的阻尼比为 C. 21 7.设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G o (s)=) a s (s K +,其中K>0,a>0,则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与( D ) A.K 值的大小有关 B .a 值的大小有关 C.a 和K 值的有关 D.a 和K 值的无关 8. 在伯德图中反映系统动态特性的是 B. 中频段 9. 设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G(j ω)=2 ) j 1(1 ω+,当ω=1rad/s 时,其频率特性幅值G(1)=(D ) A. 1 B. 2 C.21 D. 41 10. 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 3s (s K 3+,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 D )。 A.[-3,∞] B. [0,∞] C. (-∞,-3) D. [-3,0] 1.实验中可以从( D )获取频率特性。A.稳定的线性和非线性系统 B. 不稳定的线性和非线性系统 C.不 稳定的线性系统 D. 稳定的线性系统2.传递函数的概念适用于(D )系统。 A .线性、非线性 B. 线性 非时变 C .非线性定常 D. 线性定常 3.系统的动态性能包括( B )。 A 稳定性平稳性 B.平稳性快速性 C 快速性稳定性 D.稳定性准确性 4. 确定系统根轨迹的充要条件是C A 根轨迹的模方程B.根轨迹的相方程 C 根轨迹增益 D 根轨迹方程的阶次 5 .正弦信号作用于线性系统所产生的频率响应是( A ) A .输出响应的稳态分量 B. 输出响应的暂态分 量 C .输出响应的零输入分量 D. 输出响应的零状态分量 6.系统的传递函数完全决定于系统 的 ( C )。A .输入信号 B.输出信号C.结构和参数D.扰动信号7.控制系统的相位稳定裕量反咉 了系统的 ( B )。A .稳定性 B.稳态性能C.快速性 D.动态性能8.一般来说,系统增加积分环节,系统的稳定性将( B )。 A .变好 B.变坏 C.不变 D.可能9.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特性L(ω)中频段主要参数的大小对系统的 ( D )性能无影响。A.动态 B. 稳态 C. 相对稳定性 D. 响应的快速性10.反馈控制系统又称为( B ) A .开环控制系统 B .闭环控制系统 C 扰动顺馈补偿 D 输入顺馈补偿 1.单位斜坡函数f(t)=t 的拉氏变换式F(s)=( D ) A.s B.1 C .S 2 D . 1/S 2 2.单位抛物线输入函数r(t)的数学表达式是r(t)=(D ) A .at 2 B .1/2 Rt 2 C .t 2 3.当二阶系统特征方程的根为具有负实部的复数根时,系统的阻尼比C A ζ<0 B ζ=0 C0<ζ<1 D ζ≥1 4.已知单位反馈控制系统在阶跃函数作用下,稳态误差e ss 为常数,则此系统为B .I 型系统 5.设某环节的传递函数为G(s)=1 21 +s ,当ω=0.5rad /s 时,其频率特性相位移θ(0.5)=(A) A .- 4π B .-6π C .6π D 4 π 6超前校正装置的最大超前相角趋D .90°

四川大学编译原理期末复习总结

一、简答题 1.什么是编译程序 答:编译程序是一种将高级语言程序(源程序)翻译成低级语言(目标程序)的程序。 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程序翻译成逻辑上等价的低级语言(汇编语言,机器语言)程序的翻译程序。 2.请写出文法的形式定义 答:一个文法G抽象地表示为四元组 G=(Vn,Vt,P,S) –其中Vn表示非终结符号 –Vt表示终结符号,Vn∪Vt=V(字母表),Vn∩Vt=φ –S是开始符号, –P是产生式,形如:α→β(α∈V+且至少含有一个非终结符号,β∈V*) 3.语法分析阶段的功能是什么 答:在词法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语言的语法规则,将单词符号串分解成各类语法短语(例:程序、语句、表达式)。确定整个输入串是否构成语法上正确的程序。 4.局部优化有哪些常用的技术 答:优化技术1—删除公共子表达式 优化技术2—复写传播 优化技术3—删除无用代码 优化技术4—对程序进行代数恒等变换(降低运算强度) 优化技术5—代码外提 优化技术6—强度削弱 优化技术7—删除归纳变量 优化技术简介——对程序进行代数恒等变换(代数简化) 优化技术简介——对程序进行代数恒等变换(合并已知量) 5.编译过程分哪几个阶段 答:逻辑上分五个阶段: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与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每个阶段把源程序从一种表示变换成另一种表示。 6. 什么是文法 答:文法是描述语言的语法结构的形式规则。是一种工具,它可用于严格定义句子的结构; 用有穷的规则刻划无穷的集合;文法是被用来精确而无歧义地描述语言的句子的构成方式;文法描述语言的时候不考虑语言的含义。 7. 语义分析阶段的功能是什么 答:对语法分析所识别出的各类语法范畴分析其含义,进行初步的翻译(翻译成中间代码); 并对静态语义进行审查。 8.代码优化须遵循哪些原则 答:等价原则:不改变运行结果 有效原则:优化后时间更短,占用空间更少 合算原则:应用较低的代价取得较好的优化效果 9.词法分析阶段的功能是什么 答:

编译原理复习题

编译原理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编译程序的工作过程一般可以划分为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优化,代码优化等几个基本阶段。 2.若源程序是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目标程序是汇编程序或机器语言程序,则其翻译程序称为编译程序. 3.编译方式与解释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生成目标代码. 5.对编译程序而言,输入数据是源程序,输出结果是目标程序. 7.若源程序是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目标程序是机器语言程序或汇编程序,则其翻译程序称为编译程序。 8.一个典型的编译程序中,不仅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等五个部分,还应包括表格管理和出错处理。其中,词法分析器用于识别单词。 10.一个上下文无关文法所含四个组成部分是一组终结符号、一组非终结符号、一个开始符号、一组产生式。 12.产生式是用于定义语法成分的一种书写规则。 13.设G[S]是给定文法,则由文法G所定义的语言L(G)可描述为:L(G)={x|Sx,x∈VT*}。 14.设G是一个给定的文法,S是文法的开始符号,如果S * ?x(其中x∈V*),则称x是 文法的一个句型。 15.设G是一个给定的文法,S是文法的开始符号,如果S * ?x(其中x∈V T*),则称x是文 法的一个句子。 16.扫描器的任务是从源程序中识别出一个个单词符号。 17.语法分析最常用的两类方法是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分析法。 18.语法分析的任务是识别给定的终结符串是否为给定文法的句子。 19.递归下降法不允许任一非终结符是直接左递归的。 20.自顶向下的语法分析方法的关键是如何选择候选式的问题。 21.递归下降分析法是自顶向下分析方法。 22.自顶向下的语法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从文法的开始符号开始,根据给定的输入串并按照文法的产生式一步一步的向下进行直接推导,试图推导出文法的句子,使之与给定的输入串匹配。 23.自底向上的语法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从给定的终结符串开始,根据文法的规则一步一步的向上进行直接归约,试图归约到文法的开始符号。 24.自底向上的语法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从输入串入手,利用文法的产生式一步一步地 向上进行直接归约,力求归约到文法的开始符号。 26.在LR(0)分析法的名称中,L的含义是自左向右的扫描输入串,R的含义是最左归约, 0 的含义是向右查看输入串符号的个数为0。 31.终结符只有,它们由词法分析器提供。 32.在使用高级语言编程时,首先可通过编译程序发现源程序的全部语法错误和语义部分错误. 34.一个句型中的最左简单短语称为该句型的句柄。 36.从功能上说,程序语言的语句大体可分为执行性语句和说明性语句两大类。

浙江大学845自动控制原理考研真题试卷

紧急通知 本资料由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16届专业课129分学长,也就是我本人亲自整理编排而成。大家可以叫我学长,年龄比我大的辞职考的可以叫我小弟。资料不同于市面上那些看起来非常诱人实则是粗制烂造的资料,而是以一个考过845自控的过来人的经验,完全从学生的体验出发,做到资料最全,资料最好,资料最精致。全套资料包括葵花宝典一到葵花宝典九共九本资料,每本资料都是我精心编辑整理的,并做了精美的封面,一共650页完美打印发给大家,大家把这650从头到尾肯透了,再做下我推荐的几本资料书(16年有一道15分的大题就是上面的类似题,第三问很多高手都没做出来,注意不是周春晖那本哈),可以说完全没问题了。这是其它卖家不可能做到的。同时赠送845自控全套电子资料。葵花宝典一完全由我本人原创,里面包含了考浙大845自动控制原理的全部问题,比如考多少分比较保险,怎么复习,有哪些好的资料书,最近几年考题变化及应对策略,浙大常考题型,招生名额,复试资料,导师联系,公共课复习用书及方法以及845近年命题风格分析等一系列问题,全是我的心得和经验,方法,技巧等,说句心里话,我自己都觉得这些资料非常宝贵,能帮助学弟学妹们少走很多弯路。 注意:前面是一些关于我的故事,有些地方可能对你有用,如果不感兴趣,可以直接拉到后面去看,资料清单和图片都在后面。 学长自我介绍 学长姓邓,名某某,男,本科于1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自动化专业,考浙大控制考了3次,14年大三时第一次考浙大控制总分没过线。当时我们学校有三个同学征战浙大控制科学与工程,结果全军覆没,只有我一人过了300分,由此可见考浙大控制还是很有难度的,其中一个难点就是专业课的信息和专业课的命题走向的获取,当时我们都不是很清楚,蒙着头自己学,去图书馆借了很多自动控制原理的资料书来看,我自我感觉学得还不错,当时我一个同学考电子科大的自动化,经常跑来问我自控的问题,我基本都能给他解答出来,他说我好牛逼,觉对没有问题,然而最后的结果是他考电子科大自动控制原理137,而我只考了96分。后面我分析了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对浙大的出题风格不是很了解,不知道它的命题方向和爱考的地方,方向都错了,怎么可能得高分?虽然我把11年以前的真题都做了,但是浙大12年以后的命题风格和以前有所不同,所以还是无济于事。因此即使你的自控基础知识扎实,也未必能够得到高分,这里面有很多方法和技巧,都是我从后面的考试中慢慢总结出来的。 由于不甘心就这么与浙大失之交臂,所以决定二战,但是又不想向家里要钱了,因为学长家在贵州农村,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于是我选择平时晚上去给别人做家教,周末去给培训机构上课。这样的好处是我有大把的白天用来复习,只是晚上出去干干活。这个事就说到这里,不是主题。15年专业课考了113,一个中等的分数,本来可以考130,但是为什么没有考到,这些原因我都在葵花宝典一中给大家分析了,希望大家能我的身上汲取经验,别步我的后尘。但是15年死在英语不过线上,差3分,这是我怎么也没有想到的,学长英语虽然不能说特别好,但是最起码四六级大一就过了,高考英语还是我们小县城的单科第一名(山中无老虎),第一年也考了65分。这是我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所以有的时候感觉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单片机)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单片机)经过一个星期的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本人在刘贞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该课程设计。通过该课程设计,收获颇多。 一、对实验原理有更深的理解 通过该课程设计,掌握了什么是编译程序,编译程序工作的基本过程及其各阶段的基本任务,熟悉了编译程序总流程框图,了解了编译程序的生成过程、构造工具及其相关的技术对课本上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课本上的知识师机械的,表面的。通过把该算法的内容,算法的执行顺序在计算机上实现,把原来以为很深奥的书本知识变的更为简单,对实验原理有更深的理解。 二、对该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有深刻的理解 通过把该算法的内容,算法的执行顺序在计算机上实现,知道和理解了该理论在计算机中是怎样执行的,对该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有深刻的理解。 三、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该课程设计,全面系统的理解了编译原理程序构造的一般原理和基本实现方法。把死板的课本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把学过的计算机编译原理的知识强化,能够把课堂上学的知识通过自己设计的程序表示出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前对与计算机操 作系统的认识是模糊的,概念上的,现在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

从实践上认识了操作系统是如何处理命令的,如何协调计算机内部各个部件运行,对计算机编译原理的认识更加深刻。课程设计中程序比较复杂,在调试时应该仔细,在程序调试时,注意指针,将不必要的命令去除。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就是按照实验指导的思想来完成。加深了理解文件系统的内部功能及内部实现,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程序开发能力的目的。 四、理解了该知识点以及学科之间的融合渗透 本次课程设计程序部分是用c语言编写的,把《计算机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算法分析与设计》《c语言》四门学科联系起来,把 各个学科之间的知识融合起来,把各门课程的知识联系起来,对计算机整体的认识更加深刻。使我加深了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算法分析与设计》《c语言》四门课程的认识。 嵌入式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本学期为期一周的嵌入式课程设计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虽说这次课程设计时间不是很长,但是感觉自己收获颇丰,不仅学习到了一些新知识,回顾了以前的一些快要遗忘的知识点,而且使自己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方法更加完善,也体会到软件开发的趣味,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在软件开发及学习上的一些不足之处。下面就来详细写一下我关于此次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 此次课程设计的实训的是由上海杰普公司的楚老师带我们完成的。楚老师看上去比较年轻,给我们很有亲和力,技术上也很强,而

编译原理复习题--有答案版

1、给出下面语言的相应文法。L1={a n b n c i|n≥1,i≥0} 答案: S→ AB|B A→ a|aA B→ bBc|bc 2.给出下面语言的相应文法 L1={a n b n c m d m| m,n≥1,n为奇数,m为偶数}。 答案:文法G(S):S→AC A→aaAbb/ab C→ccCcc/cc 3、构造一个DFA,它接受={a,b}上所有包含ab的字符串。 (要求:先将正规式转化为NFA,再将NFA确定化,最小化) (一)相应的正规式为(a|b)*ab(a|b)* (二)①与此正规式对应的NFA为 答案;在自己写的纸上 4、对下面的文法G: E→TE’ E’→+E|ε T→FT’ T’→T|ε F→PF’ F’→*F’|ε P→(E)|a|b|∧(1)证明这个文法是LL(1)的。 考虑下列产生式: E’->E|ε T’->T|ε F’->*F’ |ε P->(E) |∧a|b FIRST(+E)∩FIRST(ε)={+}∩{ε}=φ FIRST(+E)∩FOLLOW(E')={+}∩{#,)}=φ FIRST(T)∩FIRST(ε)={(,a,b,^}∩{ε}=φ

FIRST(T)∩FOLLOW(T')={(,a,b,^}∩{+,),#}=φ FIRST(*F')∩FIRST(ε)={*}∩{ε}=φ FIRST(*F')∩FOLLOW(F')={*}∩{(,a,b,^,+,),#}=φ FIRST((E))∩FIRST(a) ∩FIRST(b) ∩FIRST(^)=φ 所以,该文法式LL(1)文法. 计算这个文法的每个非终结符的FIRST和FOLLOW。(8分) 答案:FIRST(E)={(,a,b,^} FIRST(E')={+,ε} FIRST(T)={(,a,b,^} FIRST(T')={(,a,b,^,ε} FIRST(F)={(,a,b,^} FIRST(F')={*,ε} FIRST(P)={(,a,b,^} FOLLOW(E)={#,)} FOLLOW(E')={#,)} FOLLOW(T)={+,),#} FOLLOW(T')={+,),#} FOLLOW(F)={(,a,b,^,+,),#} FOLLOW(F')={(,a,b,^,+,),#} FOLLOW(P)={*,(,a,b,^,+,),#} (3)构造它的预测分析表。(6分) 答案;在手机上 写出表达式a+b*(c-d)对应的逆波兰式和三元式序列。 答案:逆波兰式:(abcd-*+) 三元式序列: OP ARG1 ARG2 (1) - c d (2) * b (1) (3) + a (2)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实验报告(川大)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课程设计报告课题名称:文本编辑器 课题设计人(学号):刘佳玉2012141461134 指导教师:朱宏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提交报告时间:20 13 年12 月22 日

文本编辑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学生刘佳玉指导老师朱宏 [摘要]文本编辑器(或称文字编辑器)是用作编写普通文字的应用软件,它与文档编辑器(或称文字处理器)不同之处在于它并非用作桌面排版(例如文档格式处理)。它常用来编写程序的源代码。专业的计算机用户使用的文本编辑器往往不限制打开文件的大小。这样的编辑器在编辑大文件时,启动仍然很快,而且它们还能够编辑超过内存大小的文件。而简单的文本编辑器通常直接把文件读至内存。这样在处理较大文件时速度较慢,对于更大的文件,则干脆无法处理。我所做的这个文本编辑器包含插入、移除、替换、查找、显示和新建的功能,是一种简单的文本编辑器。 关键词:简单的文本编辑器插入移除替换查找显示新建 一、实验名称:文本编辑器 二、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采用C++的ASCII码文件和串函数实现; 2.熟练掌握串运算的应用; 3.熟练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了解如何编辑、编译、链接和运行一个C++程序; 4.上机调试程序,掌握查错、排错使程序能正确运行。 三、实验的环境:指硬件和软件环境

1.硬件环境:G405+4G内存+320G硬盘+川大校园网 2.软件环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7 编译系统的版本的特点:Dev-C++是一套用于开发C/C++的自由的集成开发环境(IDE),并以GPL作为散布许可。使用MinGW及GDB作为编译系统与除错系统。Dev-C++的IDE是利用Delphi开发的。 编辑软件特点:包含强大的类和内嵌WinAPI的MFC,具有可视化的编程界面。 四、算法描述: 1、用户可以选择自己输入文本或者直接使用程序以初始化的文本,用switch case语句就可以根据用户不同的选择执行相应的代码。相应代码: cout<<"a代表自己输入文本,b代表使用电脑设置的文本"<>ch; switch(ch)//对用户的不同选择执行不同的代码 { case 'a'://当用户选择自行输入文本时 ······ break; case 'b'://当用户选择使用电脑设置的文本时 ····· break; } 2、当用户选择自己输入文本时,就需要写一些函数来存储这些信息,可以将这些函数封装在一个模板类中,只要定义一个之歌类的对象(bianji)就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调用类的函数。在这个时候需要调用

编译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编译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一个正规语言只能对应(B) A 一个正规文法 B 一个最小有限状态自动机 2.文法G[A]:A→εA→aB B→Ab B→a是(A) A 正规文法 B 二型文法 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 一个SLR(1)文法一定也是LALR(1)文法 B 一个LR(1)文法一定也是LALR(1)文法 4.一个上下文无关文法消除了左递归,提取了左公共因子后是满足LL(1)文法的(A) A 必要条件 B 充分必要条件 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 A 一个正规式只能对应一个确定的有限状态自动机 B 一个正规语言可能对应多个正规文法 6.算符优先分析与规范归约相比的优点是(A) A 归约速度快 B 对文法限制少 7.一个LR(1)文法合并同心集后若不是LALR(1)文法(B) A 则可能存在移进/归约冲突 B 则可能存在归约/归约冲突 C 则可能存在移进/归约冲突和归约/归约冲突 8.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 Lex是一个词法分析器的生成器 B Yacc是一个语法分析器 9.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 一个正规文法也一定是二型文法 B 一个二型文法也一定能有一个等价的正规文法 10.编译原理是对(C)。 A、机器语言的执行 B、汇编语言的翻译 C、高级语言的翻译 D、高级语言程序的解释执行 11.(A)是一种典型的解释型语言。

A.BASIC B.C C.FORTRAN D.PASCAL 12.把汇编语言程序翻译成机器可执行的目标程序的工作是由(B)完成的。 A. 编译器 B. 汇编器 C. 解释器 D. 预处理器 13.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经编译后产生的程序叫(B) A.源程序 B.目标程序C.连接程序D.解释程序 14.(C)不是编译程序的组成部分。 A.词法分析程序 B.代码生成程序 C.设备管理程序 D.语法分析程序 15.通常一个编译程序中,不仅包含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等六个部分,还应包括(C)。 A.模拟执行器B.解释器 C.表格处理和出错处理D.符号执行器16.编译程序绝大多数时间花在(D)上。 A.出错处理B.词法分析C.目标代码生成D.表格管理 17.源程序是句子的集合,(B)可以较好地反映句子的结构。 A. 线性表 B. 树 C. 完全图 D. 堆栈 18.词法分析器的输出结果是(D)。 A、单词自身值 B、单词在符号表中的位置 C、单词的种别编码 D、单词的种别编码和自身值 19.词法分析器不能(D) A. 识别出数值常量 B. 过滤源程序中的注释 C. 扫描源程序并识别记号 D. 发现括号不匹配 20.文法:G:S→xSx | y所识别的语言是(D)。 A、xyx B、(xyx)* C、x*yx* D、x n yx n (n≥0) 21.如果文法G是无二义的,则它的任何句子α(A) A.最左推导和最右推导对应的语法树必定相同 B.最左推导和最右推导对应的语法树可能不同 C.最左推导和最右推导必定相同 D.可能存在两个不同的最左推导,但它们对应的语法树相同 22.正则文法(A)二义性的。 A. 可以是 B. 一定不是 C. 一定是 23.(B)这样一些语言,它们能被确定的有穷自动机识别,但不能用正则表达式表示。 A. 存在 B. 不存在 C. 无法判定是否存在 24.给定文法A→bA | ca,为该文法句子的是(C) A. bba B. cab C. bca D. cba

编译原理学习心得

编译原理学习心得 编译原理学习心得1 编译程序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史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支撑软件。而“编译原理”这门课程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大学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因为它的知识结构贯穿程序设计语言、系统环境以及体系结构,能以相对的视角体现从软件到硬件以及软硬件协同的整机概念。其理论基础又涉及形式语言与自动机、数据结构与算法等计算机学科的许多重要方面,为联系计算机科学理论和计算机系统的典范。 虽然编译原理这门课程在大多数的人里认为枯燥无味,学起来就像看天书一样。然而学习这门课程还是有一定的好处的。比如可以更加容易的理解在一个语言种哪些写法是等价的,哪些是有差异的,可以更加客观的比较不同语言的差异,并且学习新的语言的效率也会更加高,语言转换也会更加游刃有余。 不学“编译原理”这门课程的话,自己的编程思想会很浅显。而且编程也只仅仅停留在编程上,无法深入理解其中的原理。 学习编译原理的话,从文法、正规式、NFA与DFA的定义,下手,要用心动脑去体会 编译原理学习心得2

从联系最紧密的操作系统来说吧,你写多线程/多进程的程序就得和操作系统的知识打交道。写多线程得加锁吧,临界区、死锁的四个条件之类的标准的操作系统的内容吧(不得不吐槽一下,某国内一线电商干了三年的程序猿,写多线程居然不知道加锁,也是醉了)。进程间通信的几种方式什么管道、socket、共享内存等,这也是操作系统的内容吧。文件系统,这也是经常要打交道的东西。还有内存什么的,你做Android 开发,这些里边有很多东西都在系统层面被封装好了,但是你要是不知道原理,一旦出了错根本无从调试,况且你该不会打算写一辈子写Android 就是填逻辑吧。 然后,是编译原理,普通的程序猿是接触不到编译器或者虚拟机的开发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编译原理就用不到。说个最常见的读取配置文件,只要你的配置文件有自定义的语法,你就要用编译原理的东西。还有类似于自动生成代码啦、正则表达式啦这些都算是编译原理的内容。你既然是写Java 的不了解虚拟机怎么可以,最基本的字节码总是需要能看懂的吧,分析一些疑难杂症的时候字节码还是很有用的。 最后,是计算机原理,如果只是做应用开发的话计算机原理其实不必要掌握的多深入,但是一些基本的概念还是要清楚的。比如寄存器、缓存、中断什么的,关键的时候可以帮助你调试。在一些对性能要求非常高的场合,也是很有作用的。此外,学了

编译原理复习资料

第3章文法和语言 第1题 文法G=({A,B,S},{a,b,c},P,S)其中P为: S→Ac|aB A→ab B→bc 写出L(G[S])的全部元素。 答案: L(G[S])={abc} 第 11题 令文法 G[E]为: E→T|E+T|E-T T→F|T*F|T/F F→(E)|i 证明 E+T*F是它的一个句型,指出这个句型的所有短语、直接短语和句柄。答案: 此句型对应语法树如右,故为此文法一个句型。 或者:因为存在推导序列: E=>E+T=>E+T*F,所 以E+T*F句型 此句型相对于E的短语有:E+T*F;相对于 T的短语 有 T*F 直接短语为:T*F 句柄为:T*F 第 13题 一个上下文无关文法生成句子abbaa的推导树如下: (1)给出串abbaa最左推导、最右推导。 (2)该文法的产生式集合 P可能有哪些元素? (3)找出该句子的所有短语、直接短语、句柄。 A S a S B B B A S a

《编译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答案: (1)串abbaa最左推导: S=>ABS=>aBS=>aSBBS=>aBBS=>abBS=>abbS=>abbAa=>abbaa 最右推导: S=>ABS=>ABAa=>ABaa=>ASBBaa=>ASBbaa=>ASbbaa=>Abbaa=>abbaa (2)产生式有:S→ABS |Aa|ε A→a B→SBB|b abbaa aaabbaa ? 可能元素有:ε aa ab (3)该句子的短语有: a是相对 A的短语 ε是相对 S的短语 b是相对 B的短语 εbb是相对 B的短语 aa是相对 S的短语 aεbbaa是相对 S的短语 直接短语有:a ε b 句柄是:a

四川大学数据库习题答案

《数据库系统原理》 总 复 习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编写:颜清

数据库系统原理总复习 第1章 绪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1、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3、4、5页) 答: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2.使用数据库系统有什么好处?(12页) 答:数据库系统使信息系统从以加工数据的程序为中心转向围绕共享的数据库为中心的阶段,这样既便于数据的集中管理,又有利于应用程序的研制和维护,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和相容性,提高了决策的可靠性。 3.试述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区别和联系。(8、9、10页) 答:1)数据结构化是数据库与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 在文件系统中,相互独立的文件的记录内部是有结构的,管其记录内部已有了某些结构,但记录之间没有联系。数据库系统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一。 2)在文件系统中,数据的最小存取单位是记录,粒度不能细到数据项。而在数据库系统中,存取数据的方式也很灵活,可以存取数据库中的某一个数据项、一组数据项一个记录或或一组记录。 3)文件系统中的文件是为某一特定应用服务的,文件的逻辑结构对该应用程序来说是优化的,因此要想对现有的数据再增加一些新的应用会很困难,系统不容易扩充。而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不再针对某一应用,而是面向全组织,具有整体的结构化。 5.试述数据库系统的特点。(9、10、11页) 答: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由DBMS 统一管理和控制。 6.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4页) 答: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7.试述数据模型的概念(13页)、数据模型的作用、数据模型的三个要素。(14、15页) 答:数据模型(Data Model)也是一种模型,它是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 作用:在数据库中用数据模型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通俗地讲数据模型就是现实世界的模拟,现有的数据库系统均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的。 三个要素:数据模型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8、概念模型的作用(15页) 答: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是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是数据库设计人员进行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也是数据库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因此概念模型一方面应该具有较强的语义表达能力,能够方便、直接地表达应用中的各种语义知识,另一方面它还应该简单、清晰、易于用户理解。 9、定义并解释概念模型中以下术语(P16页)。 实体、实体型、实体集、属性、码、实体联系图(E-R 图) 10.试给出三个实际部门的E_R 图,要求实体型之间具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各种不同的联系。 一对一:学员和座位的关系.(满员)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假期期间我参加了由高平市教育局组织的构建高效课堂的培训,课题是三环节问题导学课课堂教学模式,张艳红老师论述了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之一,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教师和学生交往互动的空间,是教师引导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主渠道,也是实现高效教学的主战场。要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英语课堂教学,实现有效课堂教学。教师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通过这次理论学习和培训,使我对课堂有效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经过一个星期的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本人在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该课程设计。通过该课程设计,收获颇多。 一、对实验原理有更深的理解 通过该课程设计,掌握了什么是编译程序,编译程序工作的基本过程及其各阶段的基本任务,熟悉了编译程序总流程框图,了解了编译程序的生成过程、构造工具及其相关的技术对课本上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课本上的知识师机械的,表面的。通过把该算法的内容,算法的执行顺序在计算机上实现,把原来以为很深奥的书本知识变的更为简单,对实验原理有更深的理解。 二、对该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有深刻的理解 要养成注释程序的好习惯,一个程序的完美与否不仅仅是实现功能,而应该让人一看就能明白你的思路,这样也为资料的保存和交流提供了方便;在设计课程过程中遇到问题是很正常德,但我们应该将每次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分析清楚,以免下次再碰到同样的问题的课程设计结束了,但是从中学到的知识会让我受益终身。 通过把该算法的内容,算法的执行顺序在计算机上实现,知道和理解了该理论在计算机中是怎样执行的,对该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有深刻的理解。 自1987年就和程永革一起共事的歌舞话剧团演唱队队长骆汉泉含泪说道:“永革是我的好兄弟,这么多年,我们一起排练、演出,他的敬业精神一直留在我的脑海中,他的艺术才华和人品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艺术人才,他尽职尽责,用自己的生命演绎出人生的追求。虽然他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他难能可贵的责任担当和执着敬业的奉献精神一直感染着我们,我们也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以他为榜样,演好戏、做好人。” 月27日,全县《科学》教研会在城内小学召开。与其它学科教研会不同的是,《科学》教研会不是对新课标进行培训,而是科学课高效课堂的培训。原因是新拟定的《科学课程标准》还没有正式颁布。这次会议,全县专兼职老师一共100多人,观摩了三节高效课堂教学,聆听了龚主任所作的“构建自主探究式的高效课堂”专题讲座。

编译原理复习提纲整理

说明 1.这份资料的最初来源是王金伟老师给大家发的复习提纲,我在下面会给大家附一份原版,后面的21面资料是在那个的基础上整理和细化得到的。最初做这份资料的目的是我本人作为班长为了帮助我们班的同学顺利通过考试而整理的。听王老师说有想法留给学弟学妹们用,我放假后又对一些内容进行了修正和改进,得到了大家看到的这个版本 2.这份资料加入了很多我个人的理解。与原提纲相比,我增删了一些内容,并对某些内容进行了调序与合并。 3.这份资料融入了老师平时上课的以及最后复习课给的,更重要的是我个人的理解和猜测。大家或许都有感受,觉得编译原理书上或者上说的句子根本看不懂。针对这个问题,我把很多晦涩难懂的形式化的算法通过我的理解后用比较形象易懂的话表述了 出来,表述得可能并不科学严谨,但我的目的是为了能帮助大家做题和考试 4.里面的每一个考点我都在最后用括号加了注释,方便不同起点不同准备时间的同学进行选择,这里简单说明 “了解”:代表这一部分的内容被老师列在提纲内,但其实并不太影响大家对大题的计算;并且据我的分析也并不太可能出小题所以时间很紧的同学可以略看就好,当然看看还是有好处的。

“小题”一类的字样代表这一块的知识点值得出填空选择,大家 1 / 47 有时间应该理解性的记忆下来(在2012年的期末考试上,选择 为1分*10题;填空为1分*10题,判断改错为2分*5题,小题总计30分) “简答”:老师在最后复习课上说过编译原理是有简答题的,简 答不同于计算,很可能是让你默写一些步骤。所以这一块内容大家需要背诵,即使不理解也要背下来(在2012年的期末考试上,简答题的分值为5分*4题=20分 “铺垫”“大题步骤”等代表这一块的内容对于综合大题的做题 是必须了解的,或者其实就是做大题的分解步骤,这些块的内容是所有人必须看懂并且记下来的 “实际大题”:总共列出的有4道,应该每年考察的都会是这4 中题型,每一道的分值都在12~15分左右,是所有人想通过考试所必须攻克的。这里通常我会标出他需要用到之前的哪些哪些知识点(2012年期末考试4道题的总分值为50分) 5.如果大家想去打印,最好在装有2007及以上的机器上打印,否则有些符号可能会显示不出来。建议大家去生活广场找机器打,不要去景元鸿 6.由于时间仓促,这份资料做的并不完善和严谨,难免有错漏之处,希望大家谅解。大家可以一边看我的这份资料,一边看老师

四川大学《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课程设计报告 带括号的算术表达式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课程设计报告课题名称:带括号的算数表达式求值 课题设计人(学号): 指导教师:朱宏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提交报告时间:2014 年12月9日

带括号的算数表达式求值 计算机类专业 学生指导老师朱宏 [摘要]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可以解决一些简单的算术表达式,如果当我们遇到一些式子较为冗长,运算比较复杂的算术表达式时,我们都会选择计算器。那么,计算器又是通过怎样的原理来进行运算的呢。 本程序利用堆栈先进后出的特点,采用操作数和操作符两个堆栈,实现由中缀表达式到后缀表达式的转换并求值的过程。带括号的算术表达式的求值是堆栈的一个典型的应用实例。 关键词:计算器堆栈C++

一、实验名称:带括号的算术表达式求值 二、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采用算符优先数算法,能正确求值表达式; 2.熟练掌握栈的应用; 3.熟练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了解如何编辑、编译、链接和运行一个C++程序; 4.上机调试程序,掌握查错、排错使程序能正确运行。 三、实验的环境: 硬件环境: 处理器:Inter(R) Core(TM) i7-4500U 内存:8.00GB 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8.1 编译软件: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2 四、算法描述: 我设计的带有括号的算术表达式求值的程序中,运算符的优先级是这样子的: 1.先乘除,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3.先括号内的运算,再括号外的运算。 我的设计思路是,先输入一个最后不带等于号的中缀表达式,先对表达式检查是否有错误,如果有将会输出“表达式有错误”,否则通过堆栈方法将这个中缀表达式转化为后缀表达式,然后将后缀表达式求值。

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期末试题(2013级A)

注: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 本题2页,本页为第1页 教务处试题编号: 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 (2014-2015学年第1学期) 课程号: 课程名称: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A 卷) 任课教师: 适用专业年级: 学号: 姓名: 1.在一棵高度为5的2叉树中,所含结点个数最多为( )。 A )30 B )31 C )32 D )29 2.当求链表的直接后继与求直接前驱的时间复杂度都相同时,此链表应为( )。 A )单链表 B )双向链表 C )单向循环链表 D )前面都不正确 3.队列的工作方式是( )。 A )可在队尾删除 B )可在队头插入 C )先进先出 D )先进后出 4.若串S="software",其子串数目是( )。 A )8 B )37 C )36 D )9 5.设一棵二叉树中没有度为1的结点,已知叶子结点数为n ,此树的结点数为( )。 A )2n+2 B )2n+1 C )2n D )2n-1 6.对于具有n 个顶点的强连有向图,其有向边条数的最小值为( )。 A )n+1 B )n C )n-1 D )n-2 7.已知某二叉树先序遍历为A ,B ,D ,C ,E ,则它可能的中序遍历序列为( )。 A ) B , C ,A , D , E B )C ,B ,A ,D ,E C )B ,E ,A ,C ,D D )B ,D ,A ,E ,C 8.在折半查找中,第i 次查找成功的记录个数最多为( )。 A )2i B )2i+1 C )2i -1 D )2i-1 9.快速排序执行一遍之后,已经到位的元素个数是( )。 A )1 B )3 C )4n D )2 n 10.如果只想得到1000个元素组成的序列中第5个最小元素之前的部分排序的序列,用( )方法平均时间最少。 A )起泡排序 B )简单选择排序 C )Shell 排序 D )堆排序 二、(本题10分) 一棵非空的有向树中恰有一个顶点入度为0,其他顶点入度为1。但一个恰有一个顶点入度为0、其他顶点入度为1的有向图却不一定是一棵有向树。请举例说明之。 三、(本题10分) 已知某字符串S 中共有8种字符,各种字符分别出现2次、1次、4次、5次、7次、3次、4次和9次,对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