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相关知识测试题答案-疫情相关行测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培训测试(有答案)

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培训测试单位:姓名:得分: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5分,答案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1. 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中,组织机构职责应遵循哪些原则:( )A. 分级负责B. 统一规范C. 属地管理D. 依法报告2. 以下哪些疾病应在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 )A. 不明原因肺炎B. 霍乱C. 手足口病D.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3. 依法报告的传染病病种有:( )A. 三类35种B. 三类37种C. 三类38种D. 三类39种4. 以下哪些部门有权利向社会公布疫情信息:( )A. 省疾控中心B. 市级卫生局C. 卫生部D. 省级卫生厅5. 以下那些单位可以是结核病专报系统的用户:( )A. 定点医院B. 疾控中心C. 结防所D. 乡镇医院6. 以下哪类病例需要进行网络直报:( )A. 首次确认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病人B. HIV初筛实验阳性者C. HIV复检实验阳性者D. 以上都需要报告7. 门诊日志项目设臵中必须包括的有:()A. 就诊日期、姓名、性别B. 年龄、职业、现住址C. 年龄、职业、户籍地D. 病名(初步诊断)、发病日期、初诊或复诊E. 病名(初步诊断)、诊断日期、初诊或复诊8. 医疗机构对报告的传染病进行常规监测分析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疫情分析周期是:()A. 周B. 月C. 季D. 半年E. 年9. 医疗机构对本机构医务人员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的培训,其内容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相关法律法规B. 国家和省最新的相关文件、规范和技术标准C. 传染病报告专业技术知识与技术指南D. 本机构疫情报告工作要求与流程E. 传染病资料分析方法10. 医疗机构建立全院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自查小组,所有成员应括()A. 分管院长B. 防保科主任C. 门诊部主任D. 传染病科(或感染科)主任E. 防保科、门诊部及传染病科(或感染科)业务骨干二、判断题(每题4分,请在你认为对的题目后面打√,错的打×)1. 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综合评价的主要指标有:网络报告率、及时报告率、及时审核率、重卡率。
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相关知识测试题答案

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相关知识测试题答案2012年金水区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培训考核试卷姓名: 单位: 得分:一、填空题(每空2分)1、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 39种,其中乙类 26 种,丙类 11 种,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
2、传染病防治法中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的为甲型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甲型H1N1流感、炭疽中的肺炭疽、脊髓灰质炎。
3、传染病管理遵循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谁接诊,谁报告。
4、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报告卡》应保存 3 年.5、传染病报告病例有疑似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病源携带者、阳性检测结果五类。
6、霍乱病例诊断分类由疑似订正为实验室诊断病例时,同时还应订正报告卡中的医生诊断时间。
7、填写报告卡的发病日期,应填写本次就诊疾病初检日期,不明确时应填就诊日期。
8、根据国家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督导检查的要求,医疗机构的门诊日志应该包括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病名(初步诊断)、发病日期、初诊或复诊九项基本内容。
9、疟疾混合感染病例,按1例病人报告;种类按通常认为的临床症状较重者报告,如恶性疟原虫与间日疟原虫混合感染,按恶性疟报告。
10、报告及时性统计规则,是比较报告病例的确诊时间与报卡生成时间,甲类超过2小时、乙丙类超过24 小时为迟报。
11、直报用户账户信息发生泄漏和遗失,须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最长不超过24 小时)通知上级系统管理员。
二、选择题(每题3分)单选题1、“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1例疑似麻疹病例,该病例纳入“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管理后,经实验室检测,排除麻疹诊断,订正疾病名称为其它疾病,订正病例报告正确操作方法:( C )A(原诊断单位网络报告人员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重新录入该病例;B(原诊断单位网络报告人员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原报告病例进行订正;C.在“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订正,该信息将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同步为其它疾病;D. BC都对。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试题一、选择题1. 依法报告的传染病病种有:()[单选题] *A. 三类35种B. 三类37种C. 三类38种D. 三类39种√2. 以下哪类病例需要进行网络直报:()[单选题] *A. 首次确认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病人√B. HIV初筛实验阳性者C. HIV复检实验阳性者D. 以上都需要报告3、发生霍乱暴发疫情后,要划定疫点、疫区处理,其中疫点是指:()[单选题] *A. 发生病人、疑似病人或发现带菌者的地方√B. 病人的密切接触者生活的地方C. 病人和带菌者隔离的地方4、霍乱病人和带菌者的接触者是指与传染源发病前B 天内及病后有过饮食、生活上密切接触的人。
[单选题] *A. 3天B. 5天√C. 7天5、以下符合霍乱病人的出院标准的是:()[单选题] *A. 患者入院后,大便细菌培养每日1次,停药后粪便或肛拭子连续2次阴性时可以出院。
√B. 患者症状消失,如无大便培养条件,自发病之日起,住院隔离已愈5天,可以出院。
C. 慢性带菌者,大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胆汁培养每周1次,连续2次阴性者可解除隔离,但尚需进行流行病学观察。
6、禽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单选题] *A.亲密接触传播B. 空气飞沫传播√C.粪-饮水-口传播D. 虫媒传播7、人禽流感的临床表现不包括:()[单选题] *A、起病缓慢√B、头痛、乏力、全身酸痛C、高热D、严重者可出现肺炎、呼吸困难8、霍乱病人脱水程度相当于体重的8%以上,属于哪一临床类型?()[单选题] *A.轻型B.中型C.重型√D.爆发型9、霍乱的传染源哪项不正确:()[单选题] *A、轻型患者B、隐性感染者C、带菌者D、来自流行区的人√10.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都应当及时向()报告。
[单选题] * A.政府卫生部门B.公安部门C.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11.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类传染病。
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培训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法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培训试题及答案一、传染病防治法试题(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必须报告的传染病?A. 麻疹B. 肺结核C. 水痘D. 流行性腮腺炎答案:A2.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为几类?A. 三类B. 四类C. 五类D. 六类答案:C3. 以下哪种传染病属于甲类传染病?A. 艾滋病B. 肺炭疽C. 鼠疫D. 疟疾答案:C4. 以下哪个部门负责全国传染病防治工作?A. 卫生健康部门B. 公安部门C. 教育部门D. 民政部门答案:A5. 以下哪项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基本方针?A. 预防为主B. 防治结合C. 分类管理D. 综合治理答案:A(二)判断题1.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任何人发现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都应当及时向附近的医疗机构报告。
()答案:正确2.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医疗机构不得拒绝接诊传染病患者。
()答案:正确3.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对传染病患者实行隔离治疗,拒绝隔离治疗的,可以强制隔离治疗。
()答案:正确4.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任何人不得歧视传染病患者。
()答案:正确5.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防治工作实行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防治结合的原则。
()答案:正确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培训试题(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A. 火灾B. 地震C. 食品中毒D. 洪水答案:C2.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分为几个等级?A. 三级B. 四级C. 五级D. 六级答案:B3. 以下哪个部门负责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A. 卫生健康部门B. 公安部门C. 教育部门D. 民政部门答案:A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后,以下哪个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进行应急处置?A.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B. 卫生健康部门C. 公安部门D. 民政部门答案:A5. 以下哪个措施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措施?A. 人员疏散B. 道路交通管制C. 食品和水源检测D. 建立隔离区答案:B(二)判断题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后,各相关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培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甲类传染病有:A、霍乱、鼠疫(正确答案)B、麻疹、疟疾C、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D、乙脑、2、病源携带者是指:A、接触病原体的人B、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人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正确答案)D、感染病原体有临床症状也能排出病原体的人3、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处理办法是:A、个人检讨B、批评教育C、依照刑法处理(正确答案)D、向受害人道歉4、传染病分几类:A、2B、3(正确答案)C、45、以下哪些方式不可以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A、56%:30分钟以上C30分钟以上C30分钟以上B、75%乙醐C、过氧乙酸D氯已定(正确答案)6、解除隔离和出院的标准为:A、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
B、肺部影像学显示症状明显吸收。
C、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D、必须全部满足以上条件(正确答案)7、对下列哪个传染病,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A、艾滋病B、脊髓灰质炎C、炭痘中的肺炭(正确答案)D、伤寒和副伤寒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是由下列哪个组织颁布的:A、全国人大B、国务院(正确答案)C、卫生部D、省人民政府9、下列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是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B、病原携带者是指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C、疫区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向(正确答案)D、自然疫源地是指某些可引起人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10'发现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应向哪个部门报告:A、急救中心(∏0)B、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正确答案)C、当地人民政府D、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二、是非题(每题5分,共50分)1、患甲类传染病、炭死亡的,应当将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
[判断题]对(正确答案)错2、对甲类传染病的疑似病例,可以进行居家隔离治疗。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测试试题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测试试题1. 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监测病例遵循:() [单选题] *A、属地管理原则(正确答案)B、异地管理C、就近管理D、户籍管理2.什么情况下需要对已报告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订正。
() [单选题] *A.病例发生诊断变更B.已报告病例因该病死亡C.填卡错误D.以上均需订正(正确答案)3. 对于甲类法定传染病,应于发现后多长时间内报告:() [单选题] *A、2小时内(正确答案)B、6小时内C、12小时内D、24小时内4. 下列()情况下订正传染病报告卡,不需要修改诊断日期 [单选题] *A.疑似病例订正为确诊病例B.个案调查核实后,订正发病日期(正确答案)C.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订正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D.未分型肝炎订正为乙肝5.对传染源要求做到“五早”,“五早”是指() [单选题] *A、早发现、早治疗、早处理、早报告、早隔离B、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处理、早隔离C、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正确答案)D、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早消毒、早处理6、霍乱的传染源哪项不正确: () [单选题] *A、轻型患者B、隐性感染者C、带菌者D、来自流行区的人(正确答案)7、目前引起霍乱暴发流行的菌株属于: () [单选题] *A、O1群古典生物型B、O1群埃尔托生物型和O139群(正确答案)C、O1群古典生物型和O139群D、O1群和O22群8、霍乱流行特征不包括: () [单选题] *A、突然暴发B、传播快C、可引起全球性大流行D、呈明显季节性(正确答案)9、有关霍乱的临床分期哪项不正确: () [单选题] *A、吐泻期B、脱水期C、恢复期D、循环衰竭期(正确答案)10、霍乱的预防措施中哪项不正确() [单选题] *A、普遍预防服用抗菌药物(正确答案)B、建立腹泻肠道门诊C、加强饮水消毒和食品管理D、疫苗接种11. 流感的典型临床表现不包括() [单选题] *A.高热伴畏寒或寒战B.头痛、肌痛C.腹痛、腹泻(正确答案)D.全身乏力12.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病例出院标准:体温基本正常、临床症状好转,病原学检测间隔2-4天,连续()次阴性,可出院。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培训测试题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培训测试题一、单选题1.现行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管理传染病有()种 [单选题]A.41(正确答案)B.39C.372.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中甲类传染病有() [单选题]A.霍乱、鼠疫(正确答案)B.麻疹、疟疾C.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3.最新规定比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为() [单选题]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正确答案)B.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4.下面几个传染病报告卡中诊断时间书写正确的是() [单选题]A.2014年6月20日15:30(正确答案)B.6月20日 13:30C.2014年6月20日5.发现疑似结核或确诊结核病例后,应()填写传染病上报卡报。
[单选题]A.24小时(正确答案)B.48小时C.2小时6.法定报告乙类的传染病是() [单选题]A.手足口病、梅毒、炭疽B.狂犬病、猩红热、梅毒(正确答案)C.狂犬病、鼠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7.手足口病属于()类传染病。
[单选题]A.甲类B. 乙类C. 丙类(正确答案)8.法定报告丙类的传染病是() [单选题]A.流感、风疹、手足口(正确答案)B.流感、麻疹、黑热病C.流感、风疹、肺结核9.在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的“发病日期’项时,填写病人在本次就诊开始出现症状的日期,如果发病日期不明确时,则填本次();病原携带者填写初次检出日期或就诊日期。
[单选题]A.就诊日期(正确答案)B.检测日期C.诊断日期10.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哪些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 [单选题]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正确答案)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C.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脊髓灰质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11.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下列疾病不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单选题]A. 病毒性肝炎B. 登革热C.流行性腮腺炎(正确答案)12.需要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是()。
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相关知识测试题答案

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相关知识测试题答案2012年金水区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培训考核试卷姓名: 单位: 得分:一、填空题(每空2分)1、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 39种,其中乙类 26 种,丙类 11 种,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
2、传染病防治法中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的为甲型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甲型H1N1流感、炭疽中的肺炭疽、脊髓灰质炎。
3、传染病管理遵循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谁接诊,谁报告。
4、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报告卡》应保存 3 年.5、传染病报告病例有疑似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病源携带者、阳性检测结果五类。
6、霍乱病例诊断分类由疑似订正为实验室诊断病例时,同时还应订正报告卡中的医生诊断时间。
7、填写报告卡的发病日期,应填写本次就诊疾病初检日期,不明确时应填就诊日期。
8、根据国家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督导检查的要求,医疗机构的门诊日志应该包括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病名(初步诊断)、发病日期、初诊或复诊九项基本内容。
9、疟疾混合感染病例,按1例病人报告;种类按通常认为的临床症状较重者报告,如恶性疟原虫与间日疟原虫混合感染,按恶性疟报告。
10、报告及时性统计规则,是比较报告病例的确诊时间与报卡生成时间,甲类超过2小时、乙丙类超过24 小时为迟报。
11、直报用户账户信息发生泄漏和遗失,须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最长不超过24 小时)通知上级系统管理员。
二、选择题(每题3分)单选题1、“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1例疑似麻疹病例,该病例纳入“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管理后,经实验室检测,排除麻疹诊断,订正疾病名称为其它疾病,订正病例报告正确操作方法:( C )A(原诊断单位网络报告人员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重新录入该病例;B(原诊断单位网络报告人员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原报告病例进行订正;C.在“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订正,该信息将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同步为其它疾病;D. BC都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金水区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培训考核试卷姓名:单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
1、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 39种,其中乙类 26种,丙类11 种,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
2、传染病防治法中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的为甲型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甲型H1N1流感、炭疽中的肺炭疽、脊髓灰质炎。
3、传染病管理遵循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谁接诊,谁报告。
4、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报告卡》应保存3 年.
5、传染病报告病例有疑似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病源携带者、阳性检测结果五类。
6、霍乱病例诊断分类由疑似订正为实验室诊断病例时,同时还应订正报告卡中的医生诊断时间。
7、填写报告卡的发病日期,应填写本次就诊疾病初检日期,不明确时应填就诊日期。
8、根据国家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督导检查的要求,医疗机构的门诊日志应该包括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病名(初步诊断)、发病日期、初诊或复诊九项基本内容。
9、疟疾混合感染病例,按1例病人报告;种类按通常认为的临床症状较重者报告,如恶性疟原虫与间日疟原虫混合感染,按恶性疟报告。
10、报告及时性统计规则,是比较报告病例的确诊时间与报卡生成时间,甲类超过2小时、乙丙类超过24 小时为迟报。
11、直报用户账户信息发生泄漏和遗失,须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最长不超过24 小时)通知上级系统管理员。
二、选择题(每题3分)
单选题
1、“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1例疑似麻疹病例,该病例纳入“麻疹监
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管理后,经实验室检测,排除麻疹诊断,订正疾病名称为其它疾病,订正病例报告正确操作方法:( C )
A.原诊断单位网络报告人员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重新录入该病例;
B.原诊断单位网络报告人员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原报告病例进行订正;
C.在“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订正,该信息将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同步为其它疾病;
D. BC都对。
2、医疗机构在发现乙肝病例后,如已知该病例曾经做出诊断并被报告过,是否需要报告(C )
A.需要每年报告1次;
B.超过半年需要再次报告;
C.登记但不需要网络报告;
D.不需报告。
3、在疫情分析中,计算报告发病数与去年相比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下列哪个计算是正确的( A )
A. (本期发病数-去年同期发病数)/去年同期发病数×100%;
B. (去年同期发病数/本期发病数)×100%;
C. (本期发病数/去年同期发病数)×100%;
D. (本期发病数-去年同期发病数)/本期发病数×100%。
多选题
4、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以下哪些要求是不正确的(BCD )
A.纸质《传染病报告卡》统一用A4纸印刷,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
B.病人同时患两种或两种以上传染病时可填写同一张卡片;
C.病人的疾病诊断发生变化时,在原报告卡上进行相应修改;
D.已填写了传染病登记本的时候可以不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5、订正报告时,以下哪些诊断日期需要订正为确诊的日期(ABC )
A.由疑似病例订正为确诊病例;
B.一种传染病订正为另一种传染病;
C.传染病的一个病种订正为另一个病种(如肺结核由“未痰检”订正为“菌阳”时);
D.同一病种由临床诊断订正为实验室确诊
6、以下哪些传染病需要分型报告(ABC )
A.炭疽、病毒性肝炎
B.梅毒、疟疾
C.肺结核
D.血吸虫病
7、肺结核分为哪几型( ABCD )
A.涂阳
B.仅培阳
C.菌阴
D.未痰检
8、乙肝病例分类为(BD )
A.携带者
B.疑似病例
C.临床病例
D.实验室确诊病例
9、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人员为责任报告人,主要是(ABCD )
A.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
B.疾病控制人员
C.乡村医生
D.个体开业医生
10、应于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的有(ABC )
A.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
B.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
C.某种传染病就诊数突然增多,有可能发生暴发或流行;
D.历史上未曾出现或本地罕见传染病。
三、判断题(每题1分)
1、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应于2小时通过网络直报,其它乙丙类传染病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是)
2、传染病报告卡中病例“诊断时间”的小时可以不填。
(错)
3、14岁以下患儿家长的姓名、联系电话必须填写。
(是)
4、同一种病例由临床诊断订正为实验室诊断,应填写确诊的日期。
(是)
5、网络直报密码可以随便告诉不从事网络直报的人。
(错)
6、网络直报人员更换时,需要及时更改密码。
(是)
7、网络直报密码最好1个月一换,要求8位数,最好为字母和数字的组合。
(是)
8、“梅毒、淋病”的病例分类只能为“实验室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
(是)
9、手足口病可以报“疑似病例”。
(是)
10、病人同时患两种或两种以上传染病时填写一张卡片就可以了。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