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第四章 多彩的光(word版,含答案解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多彩的光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45分)1. 如图所示,能解释“手影”形成的是A. 光的反射B. 光的折射C. 光的直线传播D. 平面镜成像2. 如图所示,是人观察岸边的树木在水中倒影情况。
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A. B.C. D.3. 下列关于实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 眼睛能看见的像是实像B. 凸透镜成的像是实像C. 能在光屏上得到的像是实像D. 与物体一样大小的像是实像4. 小芳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
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
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可能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A.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B.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C.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D.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5. 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可以用光的折射原理来解释的是A.插入水中的铅笔好像弯折了B.水中山的倒影C.屏幕上的手影D.熊猫在平面镜中的像6.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使蜡烛像更清晰B. 使用相同的蜡烛、,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C. 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能够承接到像D. 将蜡烛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变大7. 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A. 全身呈蓝色B. 全身红色C. 上衣呈红色,裙子呈蓝色D. 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8.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A. B. C. D.9.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夜间从路灯下走过,影子先变长后变短B. 雨后的夜晚,迎着月光走,地面上有水的地方比其它地方暗C. 平面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成像的D. 如果用激光笔照亮水中的鱼,激光笔要向看到鱼的下方照射10. 如图所示,人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4章多彩的光 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

章末测试(三)多彩的光(时间:40分钟总分:100分)题号一二总分合分人复分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总分32分,1~8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9、10题为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全对的得4分,有选错的不得分)1.下列图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现象是( )A.日食B.照镜子C.射击瞄准D.小孔成像2.如图所示,水中的鱼能看到岸上的小熊,岸边的小熊也看到了水中的鱼,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小鱼看到小熊是光的反射现象B.小鱼看到小熊是光的折射现象C.小熊看到小鱼是光的折射现象D.小熊和小鱼看到的都是对方的虚像3.放映幻灯片时,想在屏幕上出现“F”画面,则幻灯片的插法应该选择( )4.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15°时,反射角也为15°B.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5.小王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平面镜成像过程中,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为了使像更清晰,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C.在B处放一光屏,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D.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大小不变6.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A.甲乙B.甲丁C.丙乙D.丙丁7.如图为小李用照相机拍摄的石拱桥照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B.桥的倒影看起来比桥暗,是由于一部分光折射到了水中C.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D.若相机镜头焦距为f,拍摄时镜头到桥的距离要大于2f8.如图所示,图中的AC=CB.一束激光斜着从水下射出,发现在竖直白墙上会出现两个亮点,若其中的一个点为B,则另一个点位于( )A.C点B.AC之间C.A点D.A点上方9.在用一凸透镜研究其成像的规律时,某同学得到的部分实验信息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次序 1 2 3 4 5物距u/cm 50 40 30 25 20像距v/cm 22 24 30 38 60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5 cmB.当v=24 cm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C.当u=25 cm时,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2 cm处向距凸透镜32 cm处滑动,像会逐渐变小10.以下是显微镜和望远镜原理示意图,下面是关于它们的二次成像的说法:①显微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②显微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③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④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B.②C.③D.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总分68分.其中11~16题每空2分,17题4分,18题8分,19、20题每题10分,21题6分)11.下列实例:①从鱼缸上方观赏鱼缸中的鱼;②电影屏幕上的画面;③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胚芽;④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柳树的“倒影”,其中看到的是虚像的有________(填序号);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有________(填序号).12.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角的度数为________,折射角的度数为________,界面AB________(填“左”或“右”)方是空气.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________(填“入射角”或“折射角”)先增大到90°.13.身高为1.7 m的小华站在大穿衣镜前1 m处,通过看自己在镜中的像整理自己的服饰,则她与她的像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m;若她以0.5 m/s的速度沿着与镜子平行的方向行走3 s,则她与她的像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m,此时的像高________m.14.如图所示,在烧杯中漂浮着一个正方体木块,水面以下的部分看起来比水面以上的部分要大一些,这是因为烧杯和水起到了________(填“凸”或“凹”)透镜的放大作用,从而形成了一个________(填“虚”或“实”)像.15.如图所示,某同学让太阳光通过透明的镜片照射到白墙上,从图中现象可以看出,此镜片对光有________作用,用这种镜片制成的眼镜可以用来矫正________视眼.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距透镜20 cm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增大蜡烛与透镜的距离,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17.(1)光线L射到某平面镜上,使其沿水平方向传播,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图中要显示作图痕迹).(2)如图所示,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与平静水面重合,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图中光线在凸透镜左侧的入射光线以及图中光线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18.阅读《中国天眼》回答问题.中国天眼从1609年,伽利略制作出第一架光学望远镜到射电望远镜诞生的三百多年里,光学望远镜一直是天文观测的重要工具.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简称FAST),如图22所示,被誉为“中国天眼”,是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带领他的研究团队于2016年9月25日建成的.相比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FAST灵敏度提高约10倍;相比美国阿雷西博350米望远镜,综合性能提高约10倍.FAST将在未来20~30年保持世界一流地位.FAST的最大特点是索网结构可随天体的移动自动变化,带动索网上的反射面板产生变化.FAST是使用一种称为“漂移扫描”的方式来进行观测的.所谓的“漂移扫描”和“守株待兔”的思路相类似,就是望远镜不动,固定的指向天顶,等着天体自己运动到望远镜的视野里面.2017年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FAST经过一年紧张调试,探测到数十个优质脉冲星候选体,目前已通过系统认证的脉冲星达6颗.其中两颗脉冲星的具体信息为:一颗自转周期为1.83秒,距离地球约1.6万光年;另一颗自转周期为0.59秒,距离地球约4100光年.对脉冲星的观察、研究对揭示宇宙诞生和演变的奥秘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最灵敏的________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2)FAST的最大特点是索网结构可随天体的移动自动变化,带动索网上的________产生变化.(3)文章中提到的“光年”是天文学研究中用到的单位,指的是________.A.光传播的时间B.光传播的距离C.光传播的速度(4)“中国天眼”能“扫描”到微弱的射电波,是因为球形反射面对射电波有________作用.19.为了验证光的反射定律,海若同学准备了一块平面镜、一块画有法线ON的平整硬纸板(其中F可绕接缝ON转动)、直尺及铅笔.(1)这个实验还需要的重要器材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2分)(2)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________.(2分)(3)将入射光线AO向法线靠近时,看到反射光线OB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法线.(2分)(4)将纸板E、F置于同一平面后,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反射光将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_的.(2分)(5)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O点,若将纸板F向后折,此时在纸板F上看不到反射光,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0.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明准备了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1)实验时,小明应选________(填字母)作为平面镜,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便于________________.(2分)(2)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明应选________(填字母)两支蜡烛.(2分)(3)实验时镜面与桌面必须________.(2分)(4)实验中小明把光屏放在烛焰所成像的位置上,他在光屏上并没有看到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2分)(5)实验结束后,小明无意间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电子钟的像如图乙所示,这时的时间是________.(2分)21.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刻线处,点燃的蜡烛和光屏位于凸透镜两侧,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30 cm 刻线处,移动光屏到合适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等大、倒立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2)将点燃的蜡烛移到光具座上10 cm刻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填“放大”“等大”或“缩小”)(3)将点燃的蜡烛移到光具座上35 cm刻线处,移动光屏到合适位置可成清晰的像,生活中使用的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中成像原理与此相同的是________.章末测试(三)多彩的光1.B 2.A 3.A 4.C 5.C 6.A7.C8.B9.ABD10.AD11.①③④④12.30°45°右折射角13.22 1.714.凸虚15.会聚远16.10靠近17.(1)(2)18.(1)射电(2)反射面板(3)B(4)会聚19.(1)量角器光源(2)垂直(3)靠近(4)可逆(5)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0.(1)G确定像的位置(2)B、C(3)垂直(4)虚(5)10:3521.(1)10(2)缩小(3)投影仪。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综合测试题试题(含答案)沪科版

一、选择题1.A2.A 4.5 m/s 3.A.1点20分C.10点40分4.A.B.C.D.5..略大于30 mmA.小于7.5 10ABCD11.A、三棱镜12.A、等于C、小于()D、一样的厚100,则())“水中倒影”是物体经水面形°,那么反射角是,要想入射光线跟镜面的夹角应为 .。
当光垂直镜面19.身高1.74米.小”或“不变”)20.把新版50强的。
21.22.23.这时,适当(填“增大”或“减小”或“下”)移动。
24.25.调整后烛焰能在光屏上成立的实像,的_____能改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___m。
,若来自,若要研究这二12.C 13.A17. 直线传播,虚18. 60°,70°;019. 1.74 3 不变20. 荧光紫外线21. 会聚发散22.小倒23.增大下24.凸凹25.凸透镜虚26.降低光屏的高度倒右27.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28.晶状体倒立缩小实29.近视前凹30.近视0.431.(1)容易确定像的位置(2)不能,两次实验记录像和物到玻璃的距离一次相等,一次不等,根据该记录不能得出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
32.(1)器材:放大镜、纸;(2)方法:将放大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最小最亮,过片刻会使纸点燃;(3)理由:放大镜实质上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33.⑴同一高度⑵①其焦距为10cm 烛焰离凸透镜越近,像就越大,像离凸透镜就越远②另烛焰34.凸透镜晶状体凸透镜是否近视测定两组学生空腹时血清中的锌含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多彩的光》综合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各2分,共32分)1.小军对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正确的是( )【答案】CA .水中的月亮——光的直线传播B .路灯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C .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D .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 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答案】D 3.光线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下图中可以较全面、正确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 )4.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设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
如右图所示,则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A.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2mB.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视力表相距4.6mC.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6mD.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4m5.电动车的反光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情况的平面镜。
在某次行驶时, 发现左侧反光镜中看到是车后的树梢和天空,却看不见路面的情况。
为确保行驶安全,左侧反光镜的镜面应该( )6.图1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现象是 ( ) 【答案】DA.。
C. D. B. 透过放大镜形成的像花瓶在平面镜中的像烛焰通过小孔成的像指针在阳光下形成影子A .树荫下圆形光斑B .海市蜃楼C .露珠下的叶脉D .水中“倒影”7.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答案】C8.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答案】A9.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 )【答案】CA .电视遥控器B .医用“B 超机”C .验钞机D .夜视仪10.下列词语中涉及的光现象与“小孔成像”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 【答案】AA .凿壁偷光B .海市蜃楼 c .猴子捞月 D .杯弓蛇影 11.如图7所示,下列成语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答案】DA.凿壁偷光—光的折射 B .井底之蛙—光的反射 C.猴子捞月—光的折射 D.杯弓蛇影—光的反射12.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
物理八年级 第四章 多彩的光

物理八年级第四章多彩的光试卷一、选择题(共20题;共100分)1.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水面“折”笔B.彩虹C.树荫下圆形光斑D.平面镜成像【答案】C【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解析】A、水面“折”笔,是由于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形成的,不合题意;B、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其实质是光的折射形成的,不合题意;C、树荫下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符合题意;D、平面镜成像的实质是光的反射,不合题意。
故选C。
2.下列关于光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凡是有光向外传播的物体都是光源B.无论何时,电灯都是光源C.宇宙里的星星不都是光源D.“床前明月光”表明月亮是光源【答案】C【考点】光源【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光源的概念,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能够”。
A、能够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果物体只能反射光,则不是光源,A错误;B、电灯只有在发光的时候才是光源,B错误;C、宇宙里的星星有的能自身发光,有的反射光,C正确;D、“床前明月光”表明月亮能反射光线,但不是光源,D错误。
故选C。
3.因为有了光,世界才会如此绚丽多彩,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坐在教室里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清黑板上的粉笔字,这属于光的漫反射现象B.假如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做操时队伍更容易排直C.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D.光从一种透明介质进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答案】A【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反射的分类(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光的折射【解析】此题涉及到光的直线传播,漫反射,光的折射等多个知识点,是一道光学综合题。
A、坐在教室里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清黑板上的粉笔字,这属于光的漫反射现象,A正确;B、排队时用到了光的直线传播,假如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做操时队伍将不容易排直,B错误;C、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C错误;D、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入射到另一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变,D错误。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检测(含答案)

《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检测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大雁塔北广场上演了一场水舞光影秀。
巨型灯柱阵、多台超高清投影机和音乐喷泉交错配合,使大雁塔隐在光幕之中,美轮美奂。
这是中华文化和现代科技的一次完美结合。
下列关于这场光影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发光的灯柱是光源B.光的三基色是红、绿、蓝C.音乐喷泉形成的水幕对光只有反射作用D.演出过程中高清投影机可成逼真的实像2. 下列关于甲、乙图的说法错误的是()(第2题)A.图甲所示的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乙所示的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城市中的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所造成的“光污染” 是由于发生了图甲所示的反射D.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桌椅、书本等物体是由于发生了图乙所示的反射3. 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⑤汽车后视镜中的像。
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B.属于虚像的是④⑤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①②⑤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4. 如图是光源S发出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的光路图,下列关于人在岸上观察到光源S所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第4题)A.光源S所成的虚像在直线①上B.光源S所成的虚像在直线②上C.光源S所成的实像在直线①上D.光源S所成的实像在直线②上5. 光从室外透过玻璃进入室内,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6. 轿车的前挡风玻璃是倾斜安装的,这样可以避免行车时驾驶员视线受到干扰。
轿车沿平直公路行驶,车内物体在前挡风玻璃中所成的像()A.与后方同行的车辆重合B.与前方同行的车辆重合C.在后方同行车辆的上方D.在前方同行车辆的上方7. 小明在房间里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情景如图所示。
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只移动透镜,小明发现透镜在A、B两处时,墙壁上都能得到清晰的像,则()(第7题)A.两次所成的像都是正立的B.两次所成的像都是虚像C.透镜在B处时墙上成的像较大D.透镜在A处时墙上成的像较大8.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适当位置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如果把光屏拿开,则()A.像还存在,但眼睛看不到B.像还存在,眼睛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C.像还存在,但眼睛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看到D.像不存在9. 如图所示,AB是凸透镜的主光轴,P、Q、S是在主光轴上的三个位置,把一物体放在Q处,像成在S处;把物体放在S处,凸透镜位置不变,像成在P 处,则可判断凸透镜的位置在()(第9题)A.P的左边B.PQ之间C.QS之间D.S的右边10.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综合测试题(新版)沪科版含答案

第四章多彩的光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几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图12.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是20°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3.图2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 )图24.如图3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墙上的小镜子,这时从侧面看到被照射部分( )图3A.墙和镜子都是黑色的B.墙和镜子都是白色的C.墙是黑色的,镜子是白色的D.墙是白色的,镜子是黑色的5.图4为一倾斜的平面镜,当你走向平面镜时,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图4A.镜中的像变大B.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变大C.镜中的像将远离你D.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不垂直6.如图5所示为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镜子里的视力表的像,则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5A.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视力表相距4.7 mB.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4 mC.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3 mD.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7 m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是光的反射现象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在平静的湖面上可以看到蓝天白云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太阳倒立的实像8.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前16 cm处。
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
这个像是图7所示中的( )图6图79.小明用奶奶的老花镜镜片正对着太阳时,可在距镜片40 cm处得到一个最亮、最小的小圆点。
若小明想通过此镜片看清微雕作品上比较小的图案,则作品到镜片的距离应满足( )A.小于40 cm B.大于40 cmC.大于80 cm D.大于40 cm小于80 cm10.小明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多彩的光单元练习题(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第四章多彩的光一、选择题1.黑板“反光”时,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迹,是因为()A. 反射处入射光太暗B. 反射处发生漫反射C. 反光处黑板发生镜面反射D. 反光处表面光滑,反射性差2.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可用光的反射原理解释的是()A.墙上手影“孔雀”B.水中“折笔”C.湖面“月影”D.树荫下“光斑”3.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白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B. 用于矫正远视眼的眼镜片是凹透镜C. 光穿过大气层时沿直线传播D.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km/s4.某同学向窗外张望,再低下头来看书,晶状体形状()A.不变B.变薄C.变厚D.无法确定5.望远镜能对远处的物体进行视角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体所成的像是()A. 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B. 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 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6.光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以下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家里的穿衣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实像B. 柳叶呈现绿色是因为它只反射绿光C. 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传播速度变大D. 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7.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图所示的某网站二维码,可快速登录该网站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A. 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B. 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C. 二维码是光源D. 二维码正立、等大的虚像8.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和近视眼校正后成像情况的图分别是()A. 甲、丙B. 乙、丙C. 甲、丁D. 乙、丁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光学仪器是()A. 投影仪B. 照相机C. 放大镜D. 显微镜10.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时,测得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 3cmB. 6cmC. 8cmD. 12cm二、填空题11.电影银幕和教室里的投影屏幕都是用粗糙白布制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D
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10cm
B.12cm
C.24cm
D.6cm
9、图2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
其中凸透镜是()
二、填空题
10.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这属于光的现象。
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各种艳丽色彩是由红、、蓝三种色光通过适当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这是由于光的现象,(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
11.如图,是检查视力时平面镜、被测者和视力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若平面镜距视力表3m远,该视力表要求被测者在5m远处,则人应坐在离视力表m远处,视力表上其中一个“E”字开口指向纸外,则被测者应向她的(选填“上方”、“下方”、“左方”或“右方”)指才正确.
(图11)
12.夏季,当你在河岸边漫步时,有时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美景。
你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像,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像。
13.如图11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蜡烛A,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蜡烛B直到使它与蜡烛A的像,表明像与物的相同.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在光屏上观察不到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14.生活中经常提到的“影”与我们学到的许多光学知识有关,例如,水中倒影是由形成的,立竿见影是由形成的。
摄影是由形成的。
同学身高1.65m,站在平面镜前2m处,她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她_______m;她走近平面镜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5.常见的光学仪器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
照相时,被拍摄者应站在距镜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投影仪能使投影片在屏幕上成倒立、___________实像;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为使看到的像更大,应适当_______________放大镜与地图间的距离,生活中我们经常观察到“实像”和“虚像”,请写出二者的一项区别:;在我们学过的光学元件中,能使物体成“虚像”的有:(写出一种即可)。
16、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
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 ,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_____________0.05mm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此镜片对光有_______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三、实验探究题
17.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AB 在水中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17题图) (18题图) (19题图) 18.如图所示,发光点S 发出的某光线经平面镜发射后,发射光线恰好经过A 点,请在图中画出这条光线.
19.如图所示,是一条光线由空气射入水中后的折射光线,在图中大致画出这条入射光线及其反射光线.
20、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乙中画出物体AB 在平面镜MN 中所成的像.
21.某同学利用两支同样的蜡烛等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时,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竖立一块 ,作为平面镜。
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镜
前,可以看到它在镜后的像。
再拿一支 的蜡烛,竖立着在镜后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 。
(2)他在白纸上记下了两支蜡烛的位置,如图所示,A 、B 分别表示两支蜡烛,请画出该同学在S 处看到蜡烛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22、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1)如图19,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
(2)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 (3)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25cm 时,在光屏上可得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生活中常用的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4)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应该向 透镜方向移动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23.(8分)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后,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把火柴头放在凸透镜焦点处一段时间后,火柴会被点燃。
他想进一步探究不同的透镜对火柴的点燃效果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们讨论后,他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1:凹凸镜也能点燃火柴;
猜想2: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焦距大小有关; 猜想3: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直径大小有关。
图19
(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判断猜想1是错误的。
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
是 。
(2)为了验证猜想2是否正确,他们选用直径相同而焦距不等的凸透镜进行多次实验,
发现火柴被点燃的时间基本相等。
这说明猜想2是 的。
(3)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猜想3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简要做法: ; 如何判断: 。
24、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老师要求他观察物距等于5cm 时烛焰所成的像。
实验时,他将点燃的蜡烛移到物距为5cm 处(如图),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只有光斑(图中未画出)。
(1)下列关于光斑的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A ”或“B ”或“C ”)。
A.光斑是烛焰所成的实像 B. 光斑是烛焰所成的虚像
C. 光斑是烛焰发出的光折射到光屏上形成的
(2)为了观察物距等于5cm 时烛焰的成像特点,请你写出接下来的操作步骤:。
(3)完成下列图中的光路图
参考答案
色散(折射)、绿 、漫反射
答案:光的反射;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答案:(1)玻璃板;没有点燃;完全重合(2)
1左方折射反射大小;虚像4 不变
35.本题共8分
(1)凹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不能点燃火柴(2分)
(2)错误(2分)
(3)用直径不等的凸透镜做实验,测量火柴被点燃的时间(2分)(只要提到“不同直径”
或者“测量时间”等关键词就算正确)
如果各次实验测量的点燃时间不等,则猜想正确,反
10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倒立缩小照相机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