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类吸收二氧化碳制油发电可行性研究

合集下载

(2023)海藻炼油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

(2023)海藻炼油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

(2023)海藻炼油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关于(2023)海藻炼油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建议随着石油资源逐渐枯竭,生物质能源的利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在这种背景下,海藻炼油生产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以下是针对(2023)海藻炼油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一些建议:市场很有前途,但是要注意市场风险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海藻炼油生产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但是,在具体的市场中,要注意市场风险。

毕竟,这个市场并不是非常成熟,消费者对于海藻炼油生产的认知度也并不高。

因此,在制定营销策略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技术难点需要解决在报告中也提到了海藻炼油生产所面临的一些技术难题,比如海藻收割、淀粉糖化、油脂提取等。

这些技术难题需要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得到解决。

因此,在准备阶段就要认真思考解决方案,以避免在后期出现问题。

项目的成本需要更加详细的分析报告中虽然列举了一些项目的预算,但是并没有给出非常详细的成本分析。

在实施项目之前,需要对成本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以确保项目的经济性。

同时,也要从长远利益的角度出发,适度投入,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问题海藻炼油生产涉及到海洋生态环境,因此在项目实施中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问题。

比如,如何保证海藻不被过度采摘导致水域生态系统受损等等。

这些问题需要在制定方案的时候得到充分的考虑,同时也需要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总的来说,这份报告对于海藻炼油生产的可行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

项目经理的角色至关重要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的角色至关重要。

项目经理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技能和专业知识,能够协调各方面的资源,管理各项任务,确保项目按照计划顺利推进。

因此,在项目初期就需要确定项目经理,并为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以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

投资回报率需要进一步优化在投资回报率方面,报告中给出的数值较为保守。

藻类油脂生产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藻类油脂生产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藻类油脂生产的研究现状与进展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而化石能源的慢慢枯竭和环境污染使得新能源的发展成为全球的趋势。

其中,藻类油脂作为一种环保、可再生、高效的生物燃料,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将就藻类油脂生产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讨论。

一、藻类油脂概述藻类是一种具有高效光合作用的微生物,其中大多数藻类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过程,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

其中一部分藻类可以在特定的生长条件下产生高含量的油脂,并且这些油脂可以作为生物燃料的主要来源。

相较于传统的生物燃料,藻类油脂具有以下优点:1. 油脂含量高:部分藻类的油脂含量可以达到50%以上。

2. 可再生性强:藻类的生长速度很快,是传统农作物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3. 环保:藻类生长需要的二氧化碳可以回收和利用,还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藻类油脂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与藻类生长需要的二氧化碳相当,其实现了零排放。

二、藻类油脂生产的技术路线藻类油脂生产的技术路线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藻类选育、大规模培养、收获和提取。

不同的藻类、不同的生产规模、不同的培养条件下,技术路线可能会有所区别。

近年来,藻类油脂生产的技术路线不断优化,引入了新的技术与方法,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针对藻类油脂生产的技术路线,以下就几个关键问题进行分析:1. 藻类选育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机构都在大规模筛选藻类种质资源,并进行选育。

其主要以高含油量和适应性强的藻类为发展方向,如银耳藻、中肋角龙胆藻、衣藻、小球藻等。

2. 大规模培养大规模培养是实现藻类油脂商业化生产的重要环节。

通常采用的培养方式有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

开放式的培养方式成本较低,但对水资源、肥料、污染、温度变化等因素的适应能力较差。

封闭式的培养方式可以实现环境条件的控制,但成本较高,且由于水体的冷却和光线照射等因素影响,藻类生长速度慢。

目前大规模培养一般采用的是混合培养方式,即在培养池中混合不同藻类,并加入不同的有机物和肥料,以避免出现物种死亡甚至坏死的情况。

高效利用微藻资源生产生物燃料技术研究

高效利用微藻资源生产生物燃料技术研究

高效利用微藻资源生产生物燃料技术研究1. 绪论微藻是一类微小的单细胞藻类生物,生长在水体中,通过光合作用进行光合碳固定和氧气释放。

近年来,随着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微藻资源作为生物燃料的潜在来源受到了广泛关注。

高效利用微藻资源生产生物燃料技术研究已经成为当今能源领域的热点之一。

2. 微藻资源的潜力微藻具有生长周期短、生长速度快、含油量高等优点,适合用于生物燃料的生产。

与传统的能源作物相比,微藻的种植占地少、生长周期短,能够大幅提高能源生产的效率。

此外,微藻资源还可以有效地利用二氧化碳和污水等废弃物进行生长,具有良好的环境友好性。

3. 微藻生物燃料的生产路径微藻生物燃料的生产主要包括微藻培养、收获、油脂提取和转化为生物燃料等多个步骤。

在微藻培养阶段,需要控制好光照、温度、营养盐等生长条件,以促进微藻的生长和油脂积累。

之后,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微藻收获,并提取其中的油脂,最终通过催化转化等技术将油脂转化为生物燃料,如生物柴油等。

4. 高效利用微藻资源的关键技术为了提高微藻生物燃料的产量和质量,需要研究和发展一系列关键技术。

其中,微藻菌种的筛选和改良、培养条件的优化、收获和提取油脂的技术以及燃料转化技术等都是影响微藻生物燃料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

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这些关键技术,可以实现微藻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生物燃料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性。

5. 微藻生物燃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微藻生物燃料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汽车燃料领域,生物柴油等微藻生物燃料可以作为传统石油燃料的替代品,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此外,微藻生物燃料还可以应用于航空燃料、船舶动力等领域,为我国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6. 结语随着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高效利用微藻资源生产生物燃料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微藻生物燃料将成为我国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微藻生物柴油固碳减排和经济效益

微藻生物柴油固碳减排和经济效益

济效益2023-11-06CATALOGUE目录•引言•微藻生物柴油技术概述•微藻生物柴油固碳减排分析•微藻生物柴油经济效益分析•微藻生物柴油技术应用前景•研究结论与展望01引言研究背景和意义全球气候变化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

生物柴油产业生物柴油产业是替代传统石油能源的重要领域,而微藻生物柴油具有较高的固碳减排潜力。

研究意义研究微藻生物柴油的固碳减排和经济效益对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010302研究目的和方法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微藻生物柴油的固碳减排效果和经济效益,为相关政策制定和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实验研究和经济分析等方法,综合分析微藻生物柴油的固碳减排效果和经济效益。

02微藻生物柴油技术概述微藻生物柴油技术定义与原理微藻生物柴油技术是一种利用微藻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生产生物柴油的技术。

其原理是基于微藻细胞内的脂类物质,通过一定的工艺条件,将脂类物质转化为生物柴油。

微藻生物柴油技术目前正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然而,近年来在技术研发和政策支持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一些科研机构和企业正在积极探索其应用潜力。

微藻生物柴油技术发展现状VS微藻生物柴油技术优势与挑战02具有固碳减排、减缓气候变化的作用。

03同时生产生物柴油,有助于替代传统化石燃料,降低碳排放。

微藻生物柴油技术优势与挑战•微藻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可利用废弃土地或海水进行养殖。

微藻生物柴油技术优势与挑战挑战技术仍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完全成熟。

生产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才能实现大规模应用。

微藻养殖过程中可能出现营养物质不足、病毒侵害等问题,需要加强风险管理。

03微藻生物柴油固碳减排分析微藻生物柴油的碳足迹远低于传统柴油。

在生产过程中,微藻生物柴油的碳排放量比传统柴油低约80%。

微藻生物柴油的生产过程不需要像传统石油提炼过程中那样使用大量的能源和水资源,因此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和节约水资源。

藻类发电可行性分析报告

藻类发电可行性分析报告

藻类发电可行性分析报告1. 引言藻类发电作为一种新兴的清洁能源技术,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它利用藻类光合作用的特性,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并具备一定的环境保护效益。

本报告将对藻类发电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2. 藻类发电技术介绍藻类发电是通过培养和利用藻类来产生能量的一种新型能源技术。

藻类对光合作用非常敏感,能够将阳光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同时释放出氧气。

通过将藻类生长在适当的环境中,我们可以收集和提取其中的有机物质,进而进行能源转化。

3. 藻类发电的优势3.1 清洁环保藻类发电利用藻类自身的光合作用过程,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因此对环境没有污染。

相比传统的化石燃料发电和核能发电,藻类发电具有更低的碳排放量,并且不会产生放射性废料。

3.2 能源可再生藻类发电利用的是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质能源的过程,太阳光是无穷尽的,因此藻类发电具有很高的可再生性。

相对于有限的化石燃料和核能燃料,藻类发电具有更长久的持续供能能力。

3.3 多功能利用除了发电之外,藻类还可以作为食品、饲料、化妆品等多种产品的原料。

因此,藻类发电具备多功能利用的潜力,能够带来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4. 藻类发电的挑战4.1 成本问题目前,藻类发电的成本较高。

藻类的培养、提取有机物质和能源转化等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能源和技术支持。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规模化生产的推进,预计藻类发电的成本会逐渐降低。

4.2 培养条件限制藻类生长的环境条件比较苛刻,对光照、温度、养分等因素都有一定的要求。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精确控制培养条件,这对于规模化生产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4.3 市场规模有限目前,藻类发电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规模较小。

相对于传统能源技术,藻类发电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因此,需要加大政府和企业对藻类发电的支持力度,推动市场规模的扩大。

5. 可行性分析综合考虑藻类发电的优势和挑战,可以得出以下结论:5.1 技术可行性藻类发电技术在基础研究和实验室试验阶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专吃二氧化碳——“微藻制油”未来有多大?

专吃二氧化碳——“微藻制油”未来有多大?

。 ‘ 放 引 起 的 温 室效 应 ,已 经 成 为 人 类 可 持 续发 展 的重 大 威 胁 。如 果 有 一 种
技 术 ,既能 减 少 二 氧 化 碳 ,又 能 增 加 可 再 生 能 源供 给 ,必 然 受 欢 迎 。 这 就 不 难 理 解 。“ 藻 ”为 何会 在全 球 掀起 一 股 热 微
潮 。 因为 ,这 种 藻 类 正 是 通 过 “ ” 二 吃 氧化 碳 来生 产生 物 柴油 和 生物 燃气 。 在 中国 ,生 物 柴 油 产 业 一 直 有 “ 南 方 麻风 树 、北 方 黄 连 木 ” 的 说 法 ,说 的
国 内外争相研发 “ 微藻制油”
“ 藻 制 油 的原 理 其 实 很 简 单 。 微 ”刘 敏 胜 告 诉 记 者 ,就 是 利 用 光 合 作 用 ,将 二 氧 化 碳转 化为 微 藻 自身 的 生 物 质从 而
是 油料 植 物 品种 单 一 。同 时 , 由 于受 自
然 条件 和 成 本 的 限 制 。世界 上其 他 各 国 对 于生 物 柴 油 的 产 业 化 也仅 限 于起 步 阶
段 。选 取 合 适 的 、低 成 本 植 物 油 脂 资 源
来 发 展 生 物 柴 油 产 业 正 成为 各 国 的研 究 热 点 。微 藻 ,由 于 生长 繁殖 速度 快 、含
年 ,在 国外 。 ”刘 敏胜 说 ,后来 ,由于 当 时石 油 价 格没 涨 上 来 ,减 少 碳 排 放 也没 有提 上 议 程 ,对 微 藻制 油 的 研 究 中 断 了

据刘 敏 胜 介绍 ,新奥 集 团的微 藻 制
油 项 目将 以煤 电厂 和 化工 厂 等 二 氧化 碳 排 放 大 户 为基 地 。对 二氧 化 碳 进行 就 地 吸 收 和 资源 化 利 用 ,生产 生 物 能源 。 目 前 ,新 奥 集 团已 经 在 光生 物 反 应 器 、生 物 柴 油 制备 等 藻 类 生物 质 能 源 技术 领 域

藻类吸收二氧化碳制油发电可行性研究

藻类吸收二氧化碳制油发电可行性研究

关于电厂废气经藻类转化为油的可行性研究张军自 18世纪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世界以惊人的速度消耗着各种化石能源 (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 ,而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使人类面临能源短缺和全球变暖两大危机,因此开发可再生新能源和二氧化碳减排成为21世纪的重要任务。

电厂的废气要紧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这些气体不仅污染环境,而且还会危及到人类的生存。

本文就这如何利用藻类汲取二氧化碳制油,同时利用探讨如何消化汲取氮氧化物两个方面来阐述废气的利用的可行性。

1.藻类制油1.1微藻制油的技术简介1.1.1微藻制油的原理微藻制油的原理事实上确实是利用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微藻自身的生物质从而固定了碳元素,再通过诱导反应使微藻自身的碳物质转化为油脂,然后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把微藻细胞内的油脂转化到细胞外,进行提炼加工从而生产出生物柴油。

其示意图如下图一微藻制油循环模式示意图1.1.2 藻类制油的优势1.1.2.1产油率高微藻专门像一个太阳光光能驱动的细胞工厂,能够源源不断地将CO2转化为潜在的生物燃料、食物、饲料以及高价值的生物活性物质。

其中,最具有吸引力的是它潜在的生物燃料价值。

由于微藻是单细胞结构,它用用极高的光能利用率和营养汲取率,微藻的生长和产油效率是油料作物如大豆的30~100倍。

作物产油率(升/公顷)玉米 145大豆 446红花 779向日葵 952油菜籽 1100油棕 5000微藻 100000通过对产油率的比较,我们能够发觉微藻大概是唯一的潜在的能完全替代化石燃油的来源。

因为微藻不像其它油料作物,它生长极快,而且大多数微藻含有丰富的油脂。

微藻含油量最高能够达到生物质干重的80%以上,含油水平在20%~50%。

1.1.2.2 对环境有益微藻能够旺盛地消耗高浓度的CO2和NO2,这些火力发电厂的污染物则是微藻的营养。

来自化石燃料发电厂的废气能够直接通入微藻生产设备,此举既能显著地提高生产能力,还能清洁空气。

海藻能源的碳排放与温室气体减缓研究

海藻能源的碳排放与温室气体减缓研究

海藻能源的碳排放与温室气体减缓研究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威胁加剧,人们对于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和研究不断增加。

在这个背景下,海藻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引起了广大科研人员的关注。

本文将着重探讨海藻能源的碳排放问题以及它对于温室气体减缓的潜力。

首先,海藻能源在利用过程中的碳排放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与化石燃料相比,海藻能源被认为是一种低碳甚至零碳排放的能源形式。

海藻作为一种海洋生物,其生长需要吸收二氧化碳,能够在光合作用中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释放氧气。

因此,通过海藻的种植和收割过程,可以实现二氧化碳的固定和净化,从而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

其次,海藻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备较大的温室气体减缓潜力。

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等,它们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海藻作为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生物,可以主动地参与到温室气体的减排中。

通过将海藻种植在海洋中,可以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固定,阻止其释放到大气中,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进程。

此外,海藻能源的种植过程也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显著的影响。

相比于传统的农作物种植,海藻的种植对土地和水资源的需求较小,而且不需要使用农药和化肥等化学物质。

此外,种植海藻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阻断底层水体中的营养盐的释放,从而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因此,海藻能源的种植可以实现低环境风险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然而,海藻能源的发展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海藻能源的产能相对较低,与传统能源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目前,科学家正不断努力寻找更高效的培养和收割技术,以提高海藻能源的产能。

其次,海藻能源的利用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海藻能源可以被用于生物燃料、生物质发电和生物化学等方面,但是在商业化规模上仍面临挑战。

未来,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以实现海藻能源的真正商业化利用。

综上所述,海藻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具备较低的碳排放和温室气体减缓潜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藻类吸收二氧化碳制油发电可行性研究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关于电厂废气经藻类转化为油的可行性研究张军自18世纪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世界以惊人的速度消耗着各种化石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而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使人类面临能源短缺和全球变暖两大危机,因此开发可再生新能源和二氧化碳减排成为21世纪的重要任务。

电厂的废气主要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这些气体不仅污染环境,而且还会危及到人类的生存。

本文就这如何利用藻类吸收二氧化碳制油,同时利用探讨如何消化吸收氮氧化物两个方面来阐述废气的利用的可行性。

1.藻类制油1.1微藻制油的技术简介1.1.1微藻制油的原理微藻制油的原理其实就是利用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微藻自身的生物质从而固定了碳元素,再通过诱导反应使微藻自身的碳物质转化为油脂,然后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把微藻细胞内的油脂转化到细胞外,进行提炼加工从而生产出生物柴油。

其示意图如下图一微藻制油循环模式示意图1.1.2藻类制油的优势产油率高微藻很像一个太阳光光能驱动的细胞工厂,可以源源不断地将CO2转化为潜在的生物燃料、、饲料以及高价值的生物活性物质。

其中,最具有吸引力的是它潜在的生物燃料价值。

由于微藻是单细胞结构,它用用极高的光能利用率和营养吸收率,微藻的生长和产油效率是油料作物如大豆的30~100倍。

作物产油率(升/公顷)玉米145大豆446红花779向日葵952油菜籽1100油棕5000微藻100000通过对产油率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微藻似乎是唯一的潜在的能完全替代化石燃油的来源。

因为微藻不像其它油料作物,它生长极快,而且大多数微藻含有丰富的。

微藻含油量最高可以达到生物质干重的80%以上,含油水平在20%~50%。

2对环境有益微藻可以旺盛地消耗高浓度的CO2和NO2,这些火力发电厂的污染物则是微藻的营养。

来自化石燃料发电厂的废气可以直接通入微藻生产设备,此举既能显着地提高生产能力,还能清洁空气。

微藻利用光合作用固定CO2,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形势储存于油脂,我们利用油脂生产生物柴油,燃烧后产成CO2和水,这一过程完全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且CO2又可被藻类利用。

3不占用耕地微藻生长不会与农业产生竞争关系,它的生产设备可以是封闭的而且不需要,与传统农业相比节水99%,可以建在远离水源的非农业土地上。

有些微藻还能在盐碱环境下生长,所以一些盐碱化土地也能用作培养微藻的场所。

1.1.3.国内外研究现状1.1.3.1国外现状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曾经做过大量藻类生物柴油的研究,但是一直未开发出商业可行的技术。

在本世纪初,国外有三家企业制造了真正可持续运作的商业化光生物反应器,它们是德国的OkologischeProdukteAltmarkGmbH (OPA)、美国夏威夷的MicroGaia,Inc和AquasearchInc。

OPA在沃尔夫斯堡附近的克勒策建造了700m3工厂,投资额约为1600万德国马克。

2000年6月,这家目前最大的工厂开车运转,前期仅用了7个月来规划和施工,其设计思路基于Pulz及其合作者开发的专门技术。

由于OPA在当地还利用松树木屑堆肥生产人造泥煤,因此他们打算将堆肥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回收转化为藻类生物质(Chlorellasp.,价格为每千克干重50英镑)。

工厂共有20个基本单元,每个容积35m3,安装在占地12000m2的温室中。

作为受光部分的硼硅玻璃管每根长6m、直径48mm,水平放置,两两间隔0.8m,竖直叠高至3m,形成类似栅栏的结构。

玻璃管总长500km,由Skla`rnyKavaliera.s.(Sazava,CzechRepublic)制造,单根长6m,使用一种特殊的胶水互相连接。

每个基本单元都有一套在线控制系统。

离心泵负责搅拌,两台Westfalia分离器负责收集并甩干生物质。

预期产率为150吨/年。

这是有史以来设计的最好的光生物反应器之一,如果运转成功,它将在微藻生物技术领域里把欧洲提到一个高度。

2000年,MicroGaia,Inc在夏威夷茂伊岛的茂伊研发技术园开辟了大约8公顷的土地建造工厂,基于其专利—生物穹顶型光生物反应器。

2001年一月,MicroGaia,Inc开始为日本市场生产虾青素,同年6月,一千个直径1.2m的生物穹顶反应器安装完毕。

生物穹顶反应器是相当精巧的系统,由两个半球状的透明穹顶相叠连接而成,表面凸起,形成一个半球形的培养室,2.5~10cm宽。

环形底部安放了可移动的装置,通过鼓气来搅拌培养液并除气,从顶部插入空气管,连接上移动装置,一面进行圆周运动,同时刮壁清洗反应器。

外部反应器有圆筒形开口,用来排放多余的气体,从顶部向下喷水以冷却反应器,在底部安置人工光源以弥补日照不足。

但是此套系统有两个严重的缺陷:首先必须制造并连接数以千计的反应单元才能实现商业需求;其次是非常难于清洗。

AquasearchInc制造了三台25000L计算机控制的光生物反应器,称作Aquasearch培育模块(AGMs),用于从Haematococcuspluviali s中生产虾青素。

AGM是一种用低密度聚乙烯管制作的蛇盘型反应器,管直径0.18~0.41m,平行放置于地面。

高流速的培养液使雷诺数保持在2×103~2×105之间。

反应器浸在蓄水池里,从而实现温度控制。

1999年间,当生物质密度为50~90g/m2时,面积产率从一月份的9g/m2/d上升到九月份的13g/m2/d。

由于该系统容量庞大,因此体积产率相当低(0.036~0.052g/L/d)。

可惜缺少一些重要的技术资料,比如搅拌和反应器设计。

目前最知名的企业有荷兰的AlgaeLinkNV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GreenFuelTechnologies。

AlgaeLinkNV公司是欧洲可替代燃料业界的领头羊之一,2007年底,宣布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不用预制管制造、而是用特制UV防护透明薄片做成的专利海藻光生物反应器系统(photobioreactorsystemsforalgae)。

此光反应系统可以很容易地自动折叠收入一个坚固耐用、直径为64cm的圆形管中,这个管子能自动将水封紧。

应用这一技术,运费成本将减少90%。

AlgaeLinkNV公司在开发此项技术的三年中,在藻类科学的研究、微藻生产系统设计操作等方面也都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GreenFuel是一个主要发展生物柴油的公司,其特点是利用燃气发电厂排放废气中的二氧化碳来养殖工程微藻,建造了所谓的能源农场(EnergyFarm)。

2007年8月,GreenFuel在亚历桑那公用服务公司(APS)的Redhawk天然气发电厂成功试验了海藻培养系统—GreenFuel3DMatrixSystem(3DMS),这是GreenFuel公司基于微藻的“排放物生产生物燃料”技术之一。

3DMS使用专有技术设计,通过增加光合成活化面积来提高生产率。

微藻增长率平均为干重98g/m2/d,高峰值时可达174g/m2/d,超过以往实验室的增长率。

1.1.3.2国内现状2006年,清华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将酯交换反应技术与异养转化细胞工程技术整合,提出了利用细胞工程技术获得大量异养藻油、再利用异养藻油制备出高质量生物柴油的方法。

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异养藻油脂通过酸催化的酯交换反应可获得与传统柴油相当的生物柴油,其应用价值更高。

项目的技术路线及理论成果已经经过国际权威杂志组织专家审查,并于发表在该领域权威杂志BioresourceTechnology上。

项目成果的应用技术部分已经申请和获得国家3项发明专利。

由于该技术采用的是异养养殖微藻,培养基需要占用大量成本,目前在工业化养殖成本上难以获得较大突破。

2008年5月,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与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共同承担的、以海洋藻类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的关键技术及创新材料的研究项目,通过青岛市科技局组织的验收。

该项目于2005年申请并得到资助,经过两年来的努力,建立了化学法和脂肪酶法生产生物柴油关键技术与工艺路线,生物柴油的得率达到98%以上,甘油纯度达到分析纯标准,生物柴油各项指标优于国家现行的生物柴油标准GB/T20828-2007,达到德国生物柴油标准。

海洋所研究人员收集获得了4份含油量超过28%的藻类材料,并准备尝试采用更低廉的海藻,以提高这项技术的经济性。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负责这项技术的产业化推广工作,已经完成了小试、中试试验,并已向北京、上海、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北廊坊和山东9家公司转让,实现了产业化。

合作双方已全面完成了计划任务书规定的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已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

目前,该研究制备生物柴油的原料,采用的是花生油,而并非微藻油脂;而在微藻柴油方向,仅限于收集了4株含油藻,并未进一步的对含油藻的油脂提取,生物柴油制备等进行更深入的开发。

2008年5月17日,中科院高技术局、生物局与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联合组织召开了“微藻生物柴油技术研讨会”,并决定成立工作组,研究制定微藻生物柴油技术发展路线图,在中科院与中石化战略框架协议下,积极开展微藻生物柴油技术相关方面的合作。

2008年6月,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进行开发利用可再生盐藻生物质能源的科研项目,提出以盐藻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

该技术已进入推介合作实现产业化阶段。

科研人员已经从国内外收集多种盐藻藻种(株),并对盐藻进行了系列诱变,分别获得了高产β-胡萝卜素、耐高温、耐低温以及高脂含量的盐藻突变株。

经过实验室研究及露天小规模试验,他们已经基本掌握了海水处理、海水露天养殖盐藻的工艺路线,并采用特异催化热解工艺生产生物柴油项目成果已申请盐藻优秀藻种和热解产能工艺技术等国家专利4项。

从2007年10月11日起新奥集团先后投入300万元,建成850平米的实验室;投入100万元建成1000平米国内一流的阳光大棚,用于微藻的中试放大养殖;投入400万元建成一个600平米的微藻回收、油脂提取、生物柴油制备、厌氧发酵中试工艺车间。

新奥集团从2007年10月11日开始启动微藻生物能源的开发。

前期,新奥与中科院青岛海洋所建立了合作关系,进行微藻筛选的工作,初步筛选得到了13株含油率超过25%的微藻,正在进一步进行放大及调试;同时,也从国外购买了11株高含油率的微藻,用于前期实验室的研发工作,其中有3株具有较高的工业开发潜力;采用紫外诱变、EMS诱变、高温强光诱变等手段,完成了1株藻对病虫害、温度等耐受性的提高;初步建立了微藻基因工程方法,正在通过克隆表达光合作用关键酶提高微藻光合作用效率。

光反应器设计建造方面:自主设计建造了8套不同形式的光反应器,用于不同的微藻、不同地域的微藻养殖,已经申请相关专利12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