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美术(人美版)】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一)学习任务单1

合集下载

2.1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花鸟)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01】

2.1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花鸟)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01】
纪录片以亚洲文明对话为题材,向人们展现了不同文明之间命运相通、文化相通、艺术相通的奇妙关联。
P42
五牛图 中国画 (手卷)纸本设色 20.8cm×139.8cm 韩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后历经北朝、隋朝、唐朝、 五代十国、西夏、元朝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
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1]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
文化遗产。 [1] 莫高窟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 [2] 后加麦积山石窟称四大石窟。 [3] 2019 年8月31日,由敦煌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摄制的大型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首映。
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1]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
文化遗产。 [1] 莫高窟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 [2] 后加麦积山石窟称四大石窟。 [3] 2019 年8月31日,由敦煌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摄制的大型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首映。
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1]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
文化遗产。 [1] 莫高窟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 [2] 后加麦积山石窟称四大石窟。 [3] 2019 年8月31日,由敦煌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摄制的大型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首映。

【教案】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教案】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借鉴,从绘画寻人生意趣,体会作品的审美观念、创作思想及文化背景。

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了解文人画是中国绘画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借助画面提供的相关信息分析文人画中包含的艺术特征及思想含义,着重了解青绿山水和诗书画印。

教学难点:中国传统文化是文人画的根基如何触发学生人文情感,认识文人画的程式特征,感受画家借物喻情之意教学过程活动一:(欣赏视频并提出相关问题)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问大家几个问题,①你们平时有欣赏过中国文人画吗?其实呢,我们学生受西方艺术氛围影响较大,对于中国传统绘画我们反而了解的不是太清楚,那今天、大家就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入隐逸文人的岁月丹青,感受中国文人画中的独特意境是如何体现的。

活动二:(欣赏视频:文人雅集)教师讲述:我们首先来欣赏一段视频,这个视频是由现代人还原演绎的文人集会,在此过程中,老师需要你们带着几个问题去进行欣赏并思考。

问题1:我国古代画家分为哪几类?分别是什么?问题2:文人指的是哪一类人?模块二(深入了解文人画)活动一:教师讲述:根据老师发布的学习任务来考考大家,这里有4道关于文人画知识的问题,老师给你们几分钟时间,你们先从课本上试着找找答案。

问题1: 被后世奉为文人画的鼻祖是谁?问题2:“诗画本一律”概念是谁提出的?问题3:“书画同源”之说是谁提出的?问题4: 文人画构成元素?教师总结:王维是文人画的鼻祖,苏轼评王维的诗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他以画入诗,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等都可以让我们读诗时联想到一幅幅赋有诗情画意的画面。

王维的《雪溪图》画面赋有诗情画意,清新淡雅,营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

活动二:文人画的发展由中国传统文化诸多因素促成,它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从唐代王维到宋代苏轼文人画形成理论到元代赵孟頫将文人画推向了顶峰。

高一【美术(人美版)】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一教学设计

高一【美术(人美版)】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一教学设计

高一【美术(人美版)】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一教学设计艺术语言在传统人物画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通过线条的勾勒,能够表现出人物的形态、神情和气质。

三、感受虚实相生的艺术风格境界虚实相生是传统绘画中的一种表现手法,通过虚实的对比,能够营造出画面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在传统人物画中,虚实相生的运用尤为突出,能够表现出人物的立体感和空间感,让观者感受到画面的深度和层次。

四、课堂展示与讨论让学生事先准备一些相关的资料和作品,进行课堂展示和讨论。

通过比对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更好地理解传统人物画的绘画特点和艺术风格。

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能够了解传统人物画的绘画特点和艺术风格,掌握线条和传神的绘画技巧,感受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

同时,通过课堂展示和讨论,能够更好地理解传统人物画的发展历程和艺术价值。

线条与同时代XXX的书法有密切联系。

在图像中,铁线描和兰叶描是线的两个特点。

铁线描的线条像铁丝一样粗细一致,行笔流畅。

兰叶描的线条则像兰草的叶片一样,流畅的线条在不间断的状态下有粗细变化。

XXX是典型的XXX描画家,敦煌壁画中的人物也是典型的兰叶描风格。

提神线是在人物面部进行更加准确精致的勾勒。

在定形线完成后,用深色线在人物面部描一次朱红线或墨线,和敷色结合表现出立体感。

传神写照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最高标准,画师们通过想象、理想画和精湛的艺术处理,把心中的美好生动的表现出人间真实的模样。

通过流畅的线条和巧妙的赋彩方式的结合,形成了中国式的含蓄神韵的表达,更好地体现了当时人们生活的精神世界。

历代帝王像的气质、壁画中的人物传神特点、XXX和都督夫人两幅出行图的气氛是人物绘画的作品分析重点。

线条与赋彩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揭示作品内在的特点。

俯仰自得的艺术关照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法则也是人物画的重要特点之一。

小组活动中,可以选择同一题材不同载体的绘画作品进行讨论分析,如《历代帝王图》或《韩熙载夜宴图》。

高中美术: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

高中美术: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
程式与意蕴
--中国传统绘画
人民美术出版社 高一年级必修(美术鉴赏)
目 录
01.教材分析
02.学情分析 03.教学方法 04.教学目标 05.教学重、难点 06.教学过程 07.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一)、中国画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正是 为学生学习理解中国传统绘画、掌握中国画的理念以及 特征,从而体验中国画的魅力而设置的。 (二)、在本课主要有两个议题 ①为什么说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源远流长 ②中国画的主要艺术特征有哪些?
祭祀
人物龙凤帛画 战国
祈祷
鹿王本生图 北魏
教化
荆轲刺秦王 汉
崇拜
(概念)中国传统绘画,广义上指中 国传统文脉下逐渐形成的艺术形式,最早 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 彩陶、 岩画、帛画、壁画、绢画,以及宫廷绘画、 文人绘画、宗教绘画、市民绘画和民间绘 画等,都称为中国传统绘画。
(概念)中国画是用毛笔蘸水、墨、彩 作画于绢或纸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 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
教学过程
导入
新授
总结
导入
情境导入
提问:假如身处古代你会用什么方式抒发情 感,表达对事物的态度?如何把这种 体会与情感留存下来?
新 授(一、中国画的产生和内涵)
1.中国绘画是如何产生发展的? 2.中国绘画与中国画的内涵有什么不同? 3.中国画的含义。
师生探讨: 以下作品的作用与意义?
人面鱼纹彩陶盆 仰韶文化
学生小组讨论分类:
八十七神仙卷 唐 吴道子 白描
按表现手法分类
齐白石 兼工带写 出水芙蓉图 宋 佚名工笔 泼墨仙人图 南宋 梁楷 写意
虢国夫人游春图 唐 张萱
按题材内容分类
墨梅图 元 王冕

高一美术(人教版)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 学习任务单

高一美术(人教版)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 学习任务单
朱耷一生经历坎坷,少年时应试得中诸生,19岁时遭国破家亡之痛,遂装哑不语,后削发为僧,36岁时回家乡南昌,据说经营青云谱道院,任道院住持,62岁离开青云谱。他满怀悲愤之情,誓不与清王朝合作,性格倔强,行为狂怪,常借诗文书画,发泄其内心积郁。朱耷善诗、书、画。诗的格调古怪而幽涩,充满神秘性和讽刺性。书法源于王義之、王献之、颜真卿、王宠、董其昌等人,而能以禿笔传达出傲岸不驯的情态和流畅秀健的风神,自创一格。绘画最负盛名,擅长花鸟、山水,其阔笔写意花鸟画,以象征寓意的手法、夸张奇特的形象、简朴豪放的笔墨、孤傲雄奇的格调,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风貌,给后世以深远的影响。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墨梅图》
横幅卷轴画《墨梅图》似横空出世,呈一枝梅花于观者目前。蓓蕾初绽,英气飒飒。枝干甚长,以重墨绘出,蜿蜓于整个画面,舒展自然且极为挺秀。花朵颇清新,以淡墨轻染,仅花蕊处重墨加点。枝干与花朵浓淡对比较强,显出梅花丽质,又与挺秀的枝干一道创造了一种峭拔的视觉风格。画家在枝权间题诗道:“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题诗既道出了该作意旨,挺劲的书法也烘托了整体风格,题诗的位置还与梅树枝权成开合之势,造成画面一定的稳重感。只可惜乾隆御笔横加于诗画之间,破坏了艺术家的匠心追求。
王冕,字元章,号老村,又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诸暨人,贫苦农民出身。在民间传说与文学作品中,王冕被描写为孝顺母亲,勤奋好学之士。史家关于他的记载也颇有传奇色彩,说他“举进士不第,竟弃去,买舟下东吴,渡下江,入淮楚,历览名山大川,北游燕都”,最后隐居于家乡山中,过着“山中煮石乍归来,满树琼花顷刻开,仿佛暗香生卷里,夜寒明月与徘徊”的隐士生活。他不与统治者妥协,在诗画之中寄寓高情,所谓“冰花个个团如玉,羌笛朱元璋攻破婺州,请他作咨议参军,王冕未到任而卒。他的艺术,他的气节,他的人品,他的画品,可以算“留得清气满乾坤”

【教案】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必修+美术鉴赏

【教案】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必修+美术鉴赏

第二单元主题一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主要了解中国传统人物画最重要的特点:传神写照,学会欣赏中国传统人物画,而不仅仅是看到人物画,首先关注的只是漂亮、好看、像不像的问题,了解怎样的作品才是一件好的作品。

2、本节微课主要是对人物画“传神写照”的了解,但本节微课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能在欣赏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同时也要了解西方人物画与中国传统人物画的相通之处,甚至是美术作品与文学作品的相通之处,甚至是不同艺术作品之间的相通之处,以点到面,拓宽学生的视野,最重要的是要拓宽学生的思维。

3、中国传统绘画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元素,当今社会的人们越来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最近非常火的河南卫视的节目,作为学生更应该从现在开始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传统人物画的重要特点:传神写照。

教学难点:以点概面,以中国传统人物画的“传神写照”为点,打开学生的思维,了解怎样的作品才是一件好的作品,不管是文学还是美术甚至是音乐舞蹈,好的作品一定是生动传神的,是需要慢慢品味的,而不仅仅是表面的判断。

教学对象分析: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艺术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只是大家了解的程度参差不齐,本课的设计从文学作品导入,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后面美术作品的欣赏,同时了解学科之间的关联性。

在作品欣赏部分没有选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如《步辇图》、《捣练图》、《韩熙载夜宴图》、《历代帝王图》等作品作为主要欣赏对象,而是选取了学生并不常见的苏汉臣的《秋庭婴戏图》,一为让学生在欣赏作品时有一定的新鲜感,而不是老生常谈,最主要的是这件作品的欣赏相对比较容易,没多少欣赏经验的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带领下步步深入,从而了解中国传统人物画的“传神写照”,能够恍然大悟了解美术作品的鉴赏也不是那么难的,只是我们要找对欣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去拓展其他作品,学生会有想要去了解更多的欲望。

高中高一美术人美版全一册第十六课 中国民间美术学习任务单

高中高一美术人美版全一册第十六课 中国民间美术学习任务单
推荐的学习资源
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中国民俗文化
3.二十四节气、中国传统节日
2.查找资料,整理民间美术当中有哪些象征、寓意的物象。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仕女娃娃是中国百姓最喜爱的年画题材之一。请观察年画《福善吉庆》思考为何画面能给人带来喜庆愉悦之感呢?
请与清代的人物画进行比较,从作品的题材、色彩、构图以及人物造型等方面加以分析。
【学习任务二】
众多民间美术伴随着岁时节令而产生,请试着找出这些节令所对应的民间民俗和民间美术形式。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高中美术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中国民间美术
教科书
书 名:美术鉴赏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掌握民间美术表现形式。
2.认识学习“民间美术”的意义。
3.了解民间美术与民俗之间的关系。
课前学习任务
1.去民俗街搜集一些民间美术,如剪纸、年画、泥塑等。

教案 程式与意蕴 中国传统绘画

教案 程式与意蕴 中国传统绘画

《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课程教学设计授课老师罗老师授课对象高一(9)班课题名称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课时一课时(40min)教材版本/ 学习模块选自人美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主题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并掌握中国传统绘画的产生的原因、主要类别,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与中国画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1、在师生交流互动中,更加全面的认识中国传统绘画,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赏析传统中国画不同风格的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1、充分体会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和审美文化内涵,陶冶爱国情操,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重点1、感受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风格,使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作品及其特点有基本的了解。

难点1、着重理解中国传统绘画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色。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比较观察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分享教师旅游经历,吸引学生专注力,引导学生欣赏代表性的传统美术作品,引出本课内容——中国传统绘画。

(教师展示PPT,板书:中国传统绘画)学生专注听讲,欣赏美术作品。

引出课题。

新课讲授一、思考:中国传统绘画产生的原因1、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以下美术作品背后的意义。

(教师鼓励、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分享、探究)教师总结:表达了先人们对自然、生命的感知以及对生命的美好愿望和想像。

学生观察、思考探究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同时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

二、思考:中国传统绘画与中国画的关系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简单讲解中国传统绘画与中国画之间的关系。

2、重点给学生介绍中国画。

A.国画的分类B.山水画的分类三、思考:山水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有什么特殊含义呢?教师播放视频,并总结并介绍山水画中的三远法,并让学生进行灵活判断。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散思维,探索并总结中国传统绘画与中国画的关系。

学生观看视频,感受该美术作品传递出的美,更深刻的理解山水一词的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
1.蒋勋《讲给大家中国美术史》
2.参观博物馆古代中国展区
问题讨论与评价
赏析传统绘画中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分析
绘画风格与造型手段有哪些?
造型特点受哪些手法的影响?
辨析
表情、姿态反应哪些特征?
讨论
造型特点与人物特征之间有哪些联系?
是如何传神?
评价
为了保护和传承经典绘画艺术我们该如何行动呢?
【学习任务二】
分析:《虢国夫人游春图》作品是通过哪些具体的“形”来展现画中人物身份地位的?人物中“神”的气质特征有哪些?
过程与方法:
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前准备和课堂展示内容之中。在鉴赏这一时期绘画发展阶段的风格作品时,利用不同时代出现的艺术作品进行比对,查阅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更快地掌握欣赏绘画作品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对传统人物画作品的赏析与评述中,感受艺术作品体现出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体会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文化内涵,陶冶爱国主义情操,增加民族自豪感,更好的为下一单元做好知识储备,夯实鉴赏基础,达成审美情感的升华。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美术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一)
教科书
书名: 美术(必修)美术鉴赏
出版社: 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7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学习目标知源自与技能:通过对传统人物绘画表现形式的知识的学习提高审美感知,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绘画特点,领会传统人物画的以线造型、传神写照、俯仰自得和虚实相生意境。
教学重点:掌握传统人物画中的线条与传神的绘画特点及如何感受虚实相生的艺术风格境界是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的从不同角度感受到传统人物绘画中艺术的特点及艺术表现形式。
课前学习任务
1.自行前往当地博物馆·中国历史常设馆参观
2.查阅资料:蒋勋《讲给大家中国美术史》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分析:《历代帝王图》或《韩熙载夜宴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