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足部震动感觉阈值异常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研究

·专题研究·【编者按】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了解其危险因素对于延缓糖尿病足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减少致残率意义重大。

目前,糖尿病足的治疗也备受关注,除了全身治疗外,局部创面的处理很重要。

本次专题研究围绕糖尿病足这一备受关注的糖尿病并发症,探讨其危险因素(如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下降、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血压升高等),并观察了几种治疗方法(如新型敷料Kerraboot、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含银敷料、自体干细胞移植)的疗效,敬请关注。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研究张喜英,王涤非作者单位:401320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张喜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通讯作者:王涤非,110001辽宁省沈阳市,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E -mail :wdf81m@【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发病的危险因素,尤其是独立的危险因素。

方法选取163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糖尿病足63例(DF 组),非糖尿病足100例(NDF 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

结果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BMI )、纤维蛋白原(FIB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 )、糖化血红蛋白(HbA 1c )、收缩压(SBP )水平以及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外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FIB 、SBP 、外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2型糖尿病发生糖尿病足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严格长期控制血糖及调节血压、血脂、FIB 的失衡,积极治疗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能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关键词】糖尿病足;糖尿病,2型;危险因素;血纤维蛋白原【中图分类号】R 58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72(2011)05-1629-03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of Diabetic Foot in Patients with Type 2Diabetes ZHANG Xi -ying ,WANG Di -fei.People's Hospital of Ba'nan District ,Chongqing 40132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of diabetic foot in patients with type 2diabetes mellitus (T2DM ).Methods Clinical data and occurrence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in 163T2DM patients who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diabet-ic foot (DF ,n =63),non -diabetic foot (NDF ,n =100).The risk factors of DF were analyzed by Logistic regression meth-od.Result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2groups in BMI ,fibrinogen (FIB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 -C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HbA 1c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levels and complications such as peripheral neuropathy ,peripheral atherosclerosis (P <0.05).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FIB ,SBP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and diabetic retinopathy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DF in T2DM patients.Conclusion DF can be prevented by control-ling blood glucose strictly and in a long term ,by regulating the balance of blood pressure ,lipid and FIB imbalance and by trea-ting the chronic diabetic complications.【Key words 】Diabetic foot ;Diabetes mellitus ,type 2;Risk factors ;Fibrinogen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外报道其发病率为5.3% 10.5%[1]。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李娜;肖珊;朱筠【期刊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9(032)001【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和预防糖尿病足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2月~2007年2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2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无合并糖尿病足分为2组,回顾性分析其性别、年龄、病程、吸烟史、体重指数、腰围、入院时的血压、既往高血压病史及其病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尿酸、血肌酐、尿素氮、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以及尿蛋白情况、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因素.结果:糖尿病足所占比例为19.6%.糖尿病足组与非糖尿病足组相比,年龄、病程、收缩压、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蛋白、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病程、白蛋白、糖尿病肾病3个因素进入回归模型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血清蛋白水平、尿蛋白情况、糖尿病肾病等因素与糖尿病足的发生有关,其中糖尿病病程、低白蛋白血症及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足的独立危险因素.【总页数】3页(P26-28)【作者】李娜;肖珊;朱筠【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2【相关文献】1.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翁霞玲;李志浩;黄翠英;由天辉2.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黎小燕;钟树妹;张秋平3.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足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刘凌霞;成景山;韦昭华;潘新华;莫芳梅4.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刘翠莹5.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足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田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分析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 5年1月至201 7年1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包含30例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患者与30例非糖尿病足患者,对两组患者的病例资料及临床检查各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糖尿病足与非糖尿病足患者在年龄、2型糖尿病病程以及BMI、SBP、DR、HbAIC、BUN、DN、DPN、Scr等因素指标上差异较为显著,P<0. 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因素进行Logis tic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病程以及DPN、DN、HbAIC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足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2型糖尿病病程、DPN、DN、HbAIC是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足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中应引起重视。

标签: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危险因素【文献标识码】 A【文童编号】2096-5249(2018)03-036-02临床中,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状,主要是由于患者下肢供血障碍以及末梢神经病变、感染等多种情况导致的一种以不同程度的皮肤深溃疡或者是指端坏疸等组织损害表现为主的疾病症状【1】。

有关研究显示,糖尿病足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生比率约为5.3%至10.5%之间【2】,对患者机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都存在着极大的不利影响。

下文以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例,对其合并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含合并糖尿病足与未合并糖尿病足患者各30例,根据其是否合并糖尿病足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

1.2 病例选取标准所选取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以及國际有关糖尿病足疾病诊断有关标准。

排除组存在精神异常以及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排除存在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排除存在恶性肿瘤以及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排除不同意本次研究患者。

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为糖尿病足部病变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比较2型糖尿病非糖尿病足组与糖尿病足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血压、高血压病史、糖化血红蛋白及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视网膜病变因素,分析糖尿病足与各因素的相关性。

结果糖尿病足的糖尿病病程、年龄、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大于非糖尿病足组,且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率明显增高。

结论通过对2型糖尿病非糖尿病足与糖尿病足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血压、高血压病史、糖化血红蛋白及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视网膜病变因素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研究,进一步为糖尿病足发病危险因素的预测提供了更为确切的依据,有望在糖尿病足的防治过程中发挥积极地预测作用。

标签:2型糖尿病;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国外报道其发病率为 5.3%~10.5%[1],在我国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为8.57%[2]。

糖尿病足并发感染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截肢的直接原因,且2型糖尿病的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7~40倍[3]。

因此探讨糖尿病足发生发展的相关危险因素对糖尿病足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268例,符合1990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非糖尿病足患者180例(NDF组),男166例,女74例;平均年龄(60.5±8.5)岁;糖尿病足患者88例(DF组),男39例,女38例;平均年龄(65.6±10.9)岁。

参照糖尿病足的Wagner分级标准对其进行分级,其中1几36例,2级8例,3级8例,4级11例,5级4例。

入选标准为无严重的肝肾疾患,无心力衰竭,无肺栓塞,无下肢动静脉血栓及痛风病史,近期未使用过抗凝剂和利尿剂。

1.2方法回顾性分析268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有无差异,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

2_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震动感觉阈值测定与分析

2_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震动感觉阈值测定与分析

DOI:10.16658/ki.1672-4062.2023.06.001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震动感觉阈值测定与分析吴曼,王凤雄,高允盛厦门市第三医院内分泌科,福建厦门361100[摘要]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震动感觉阈值(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VPT)测定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厦门市第三医院收治的36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VPT水平进行分层,震动觉正常组200例、震动觉减退组100例、震动觉缺失组60例,比较3组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的差异,评价VPT与各变量的相关性。

结果3组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尿酸(URI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UREA与VPT呈正相关性(P<0.05),BMI、TG与VPT呈负相关性(P<0.05)。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及糖尿病病程是VP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VPT测定值与年龄、病程、UREA、BMI、TG水平有关。

年龄及糖尿病病程是VPT的独立危险因素。

年龄越大,VPT值越大,病程越长,VPT值越大。

[关键词] 糖尿病;震动感觉阈值测定;周围神经病变;代谢指标[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03(b)-0001-04Determination and Analysis of 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 in Type 2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PatientsWU Man, WANG Fengxiong, GAO Yunsheng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Xiamen Third Hospital, Xiamen, Fujian Province, 3611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 (VPT)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 Methods A total of 36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in Xiamen Third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July 2021. According to the level of VPT,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normal vibration perception group (n=200), hypo⁃thetic vibration perception group (n=100) and hypothetic vibration perception group (n=60). Compared the differences in clinical data and biochemical indicators among the three groups. To evaluat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VPT and various variables. Results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ge, disease course, among three groups (P< 0.05).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differences in glycohemoglobin (HbA1c), cholesterol (TC), uric aci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P>0.05).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 disease course and UREA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VPT (P<0.05), while BMI and TG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VPT (P<0.05).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patient age and diabetes course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VPT (P<0.05). Conclusion VPT value was related to age, disease course, UREA, BMI and TG level. Age and diabetes course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VPT. The older the age, the higher the VPT value, the [基金项目]福建省卫健委科技计划项目(2021TG027)。

震动感觉阈值测定分析与护理干预糖尿病足的发生

震动感觉阈值测定分析与护理干预糖尿病足的发生
南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 0 0 9 , 3 4 ( 8 ) ; 8 1 5 .
[ 3 ] 王俊 E 手术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疼痛护理[ J ] . 中国实用
医药, 2 0 1 2 , 7 ( 1 9 ) : 2 2 4 .
自行 决定为患者提 供各种 非药物镇痛措施 ,并及时进行 效果评定 ;同
时做好 患者 的心理护理 。
理模式实施有效护理后 ,观察组在术后1 d ,发现仅有2 例患者因疼痛
而导致睡眠受到影响;但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仍然有1 7 例患者睡眠
1 . 2 . 3 多模式镇痛:①音乐疗法 :条件许可的情况,可叮嘱患者家属
D P N是糖 尿病 常见 的并 发症 ,影响 了5 0%以上 的糖 尿病 患者 ,
予护理干预,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我科利用v P T 对2 型糖尿病
患者进行测定及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 与方 法 1 . 1一般 资料
亦是糖 尿病足部 溃疡发生 的主要 危险 因素之 一。利用数 字震动感觉 阈 值测量 仪 ( V P T )检查糖 尿病患者全 身皮肤 ,尤 其是下肢 和足部 、足 底 、足趾的感觉神 经 ,可预测 患者发生糖尿 病足溃疡 的风险 ,提前 给
创伤骨科护理中,疼痛管理模式可把握住改善疼痛的关键,对患者生
理 、心理和病理 痛苦进 行缓解 ,故效果显著 。
评分,经疼痛护理后,患者术后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P>O . 0 5 。但 通过术后1 、2 和3 d 评分结果来看,采用疼痛管理模式的观察组效果明
显 比对照组低 ,P <0 . 0 1 。见表 1 。
肢 负担。采用 冰袋对局部进 行冷敷 ,以防炎症肿胀 现象 出现 。④特色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分析
白( Hs — C R _ P ) 以及糖 化血红蛋  ̄( H b Al c ) 水平均 明显高于非糖尿 病足组 , 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 P < O . 0 5 ) ; 经过多 因素
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 发现 , 影响 2 型糖 尿病患 者罹患糖 尿病足 的独立 因素分别为 年龄( O R = 1 . 1 2 4 , P - = 0 . 0 0 3 ) 、 糖 尿病 肾
2 . 2 两 组 患 者 的并 发 症 比较 糖 尿 病 足 组 患 者 了知情 同意书 。排除标准 : ( 1 ) 存在严重肝肾疾病或 糖 尿 病 肾 病 与 糖 尿 病 视 网膜 病 变 人 数 占 比 明显 高 于 内分 泌疾 病 , 出现 感染 或 发 烧情 况 , 合 并 心肌 梗 死 、 脑 非糖 尿病 足 组 , 差 异均 有统 计学 意 义( P < 0 . 0 5 ) , 见表 2 。 卒 中或心绞痛等疾病 ; ( 2 ) 伴有 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 表 2 两组 患者 的并发症 比较【 例( %l 】 根 据 是 否 出现 糖 尿病 足 分 为 糖 尿 病足 组 ( 4 1 例) , 非糖 尿病足组( 4 1 例) 。其中糖尿病足组 中男性 2 7 例, 女性 l 4 例, 年龄 1 9 ~ 7 5 岁 。非糖尿病足组 中男性 2 8 例, 女
病( O R = 9 . 3 5 2 , P - = 0 . 0 0 0 ) 、 h s — C R P( = 1 . 8 7 9 , P = 0 . 0 0 0 ) 以及 H b Al c( O R = I . 3 7 8 , P = 0 . 0 0 0 ) 。结 论 年龄 、 糖 尿病 肾病 、
海南医学2 0 1 7年4月第2 7 卷第 8 期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

M A P 、年龄 等作 为 自变量 。将 自变 量量化处理 后 ,进 行多 因素非条 染 、糖尿 病缺 血病 变 、糖尿病 神经 病变 。诸 多研究 指 出,糖尿 病 件L o g i s t i c 回 归分析 ,详见表 2 。
水 平 ,是预 防 糖尿 病足 的 关键 所 在 。
【 关键词】2型糖尿病 ;糖尿病足 ;相关危险 因素
糖尿病 足是 一种较 为常 见的糖 尿病并 发症 J ,糖 尿病足 一旦 并发 感染 ,则会造 成截 肢 的不 良后果 。现阶段 ,由于糖尿 病 的患 1 . 3临床 资料 回顾性 分析全 部患 者 的临床 资料 ,包括血 压 、体重 、病程 、
的足 ,还没 有溃 疡 。1 级:足 皮肤 局 部 出现浅 表溃 疡 ,但没 有感
染 发生 。2 级 :足 溃疡 程度 达肌 腱 、骨骼 以及 韧 带 ,甚至 关节 , 级 :足 出现 局部性坏 疽 。5 级:足大 部 ,甚 至全部坏疽 。
2 . 2 临床资料 对比
组 患者 在 e G F P 、T G 、T C 、2 h B G 、F B G 、M AP 、年 龄 等 诸 多方
糖尿病 足的独 立危险 因素 ,详细 如下 。 1资料 与方法
1 . 1一 般 资 料
L 4统计 学分析 通过 S P S S 1 6 . 0 统计 学软件对 数据进行对 比分析 ,对于 计量 资料 ,应 用方差 ± 表示 ,并使用配 对样本 t 进行检 验 ;对 于计数
选择 2 0 1 4年 1 月至 2 0 1 5 年 1 月 期 间在 我 院就 诊 治疗 的 1 2 8 资料 ,则用百 分 比 ( % )表 示 ,然 后利用 x 进 行检验 。当 P值小
病率 飞速增 长 ,病情 的严重 性越 来越 明显 ,该病 的死亡 率 已经达 年 龄 以及性 别 ,吸烟史 ,评价 标准 为连 续吸烟 超 过 5 年 ,每天 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型糖尿病足部震动感觉阈值异常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16-03-07T15:07:43.66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1期作者:娄书华薛书峰张伊辉刘辉曹玉娥王晓菲
[导读]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足部震动感觉阈值出现异常,年龄、吸烟、饮酒、血压控制不良、糖尿病病程以及
LDL—C、HbA1c是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震动感觉阈值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河南洛阳 471000
摘要: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震动感觉阈值(VPT)异常的发生率并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使用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仪检测546例2型糖尿病患者VPT,分析VPT异常情况,并进行其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60.3%(329例)患者VPT在正常范围(双脚VPT<15V),30.4%(166例)患者轻度异常(双脚VPT 16—24V),9.3%(51例)患者重度异常(任意一脚
VPT>25V)。

三组间比较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率、饮酒率以及FBG、TG、LDL—C、HbA1c、SBP、DBP水平差异明显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饮酒、血压控制不良、糖尿病病程以及LDL—C、HbA1c是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震动感觉阈值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37、1.053、1.200、1.851、2.834、1.661、2.370,均P<0.05)。

结论糖尿病患者足部震动感觉阈值出现异常,年龄、吸烟、饮酒、血压控制不良、糖尿病病程以及LDL—C、HbA1c是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震动感觉阈值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震动感觉阈值;危险因素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主要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下肢溃疡、坏疽、致残的主要原因。

震动感觉阈值(VPT)是一种有效监测周围神经病变的工具[1,2],本研究利用VPT评估2型糖尿病患下肢神经病变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引起VPT异常的危险因素,以便于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下肢神经病变并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的干预,以期预防或减缓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5月收住的资料完整的2型糖尿病患者546例,男288例,女258例,年龄36~85岁,平均58±14.3岁。

入选标准:符合1999年WHO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无脑血管病及腰椎病病史,且无认知功能障碍。

入选时双足无溃疡、感染及水肿。

1.2方法
1.2.1入院次日清晨空腹采血,测定所有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所用为Backman LX120全自动生化检测仪。

血压、腹围于入院时根据标准方法测定。

1.2.2使用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仪检测所有患者的足部震动感觉阈值(VPT)。

所用为北京澳尔华泰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VPT-1震动感觉阈值监测仪,按说明书要求操作,重复2次,取平均值。

1.2.3 分组: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三组:正常组(双脚VPT<15V),轻度异常(双脚VPT 16—24V),重度异常(任意一脚VPT>25V)。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
2.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X2检验,Logistic多元回归评价足部震动感觉阈值(VPT)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546名患者中329例(60.3%)患者VPT在正常范围,166例(30.4%)患者轻度异常,51例(9.3%)患者重度异常。

2.2轻度异常组、重度异常组和正常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患者年龄、高血压病史、血压控制不良、糖尿病病程、吸烟率、饮酒率以及FBG、TG、LDL—C、HbA1c比较,差异明显(P<0.05)。

2.3.Logistic多元回归评估随访VPT的影响因素:以VPT异常为自变量,年龄、高血压病史、血压控制不良、糖尿病病程、吸烟、饮酒以及FBG、TG、LDL—C、HbA1c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进。

结果显示年龄、吸烟、饮酒、血压控制不良、糖尿病病程以及LDL—C、HbA1c均为VPT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637、1.053、1.200、1.851、2.834、1.661、2.370,均P<0.05。

3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DPN)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和(或)体征。

临床报道DPN患病率由20%到90%不等,2009年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医师分会制定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规范(征求意见稿)中提到糖尿病10年内常有明显的DPN发生,神经功能检查发现60%~9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其中30%~40%患者无症状[3]。

针对糖尿病DPN的早期诊断,各国学者提出了许多方法,但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比较传统的方法单丝检查、音叉振动觉及足底压力测定等方法,虽然简便易行,但缺乏精准性,重复性很差。

神经电生理检查虽然准确,但因其价格昂贵,要求条件高,难以广泛开展。

震动感觉阈值(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VPT)是定量感觉检查的一种重要方法,简便、易行、无创、重复性好、患者顺应性好,已在国际上得到认可,能较准确和稳定地评价DNP的程度【4~5】。

近年国内也有不少研究证明VPT在诊断DNP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6~9】。

本研究检测了546例糖尿病患者的VPT,发现39.7%的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常。

其结果与国内报道的发病率偏低,可能是本研究收录了大量初发和病程较短的患者。

DPN并发症之一是患者足部溃疡,往往经久不愈,严重时甚至需截肢。

研究显示合并DPN糖尿病患者足溃疡的年发病率高达7.2%,是普通糖尿病患者的3倍多【10】,DPN的早期筛查固然重要,针对发病机制进行预防,即从上游阻断DNP发病的链条应该是重中之重。

DPN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代谢紊乱,血管损伤,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细胞因子异常,氧化应激和免疫因素等均发挥作用。

糖尿病病程及血糖控制不良是公认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进。

通过对众多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饮酒、血压控制不良、糖尿病病程以及LDL—C、HbA1c均为VPT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本研究给我们的提示:对于具有以上危险因素的糖尿病患者,我们一方面要更加重视DPN的筛查防治工作,另一方面要积极控制血糖、血
脂、血压,戒除吸烟、饮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糖尿病患者DPN防治是一个全面细致的工作,对于所有可能的危险因素都应给予关注,综合干预以期将患病风险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Coppini DV,Young PJ,Weng C.Outcome on diabetic foot complication in relation to clinical examination andquantitative sensory testing:a ease control study[J].DiabetMed,2008,11(5):689-724.
[2]Song J,Spadone SJ.Sensory examination comparison of instrumerits[J].Clin Podiatr Med Surg,2009,16(1):2948.
[3]胡仁明,樊东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规范(征求意见稿)。

中国糖尿病杂志,2009,17(8):638~640
[4]Miranda—Palma B,Sosenko JM,Bowker J H,et al.A comparison of the monofilament with other testing modalities for foot ulcer susceptibility.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05,70:8—12.
[5]Cheliout—Heraut F,Zrek N,Khemliche H,et al.Exploration of small fibers for testing diabetic neuropathies.Joint Bone Spine,2005,72:412—415.
[6]贾伟平,沈琴,包玉倩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检测方法及其诊断价值的评估.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8):2707~10
[7]汤正义.精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客观检查方法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内科理论与实践,2007,2:157—159.
[8]汤正义,张炜,张莲珍,等.糖尿病神经病变病人末梢感觉定量检查方法的探讨与临床应用.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391-394
[9]段丽君,王伟,江霞,足部震动阈值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山东医药,2012,52(25):32~3
[10]陈红霞,张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7,27(4):47~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