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工程培训课程
物流企业培训课程 计划

物流企业培训课程计划一、培训目标1. 帮助员工了解物流行业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2. 使员工熟悉物流基本流程和操作规范;3. 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4. 增强员工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服务意识;5. 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训内容1. 物流行业概述1) 物流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物流业的发展趋势和新兴业态3) 国内外物流市场的对比分析2. 物流基本流程1) 采购和供应链管理2) 仓储管理3) 运输和配送管理4) 订货和服务管理3. 物流操作规范1) 仓储设施和设备的使用规范2) 各类运输工具的操作要点3) 物流信息系统的使用方法4) 物流服务流程和标准要求4. 专业技能培训1) 货物包装和保护技巧2) 货物装卸和搬运技术3) 货物分类和分拣技能4) 货物运输和配送技巧5. 综合素质提升1) 沟通与协作技巧2) 团队合作与团队建设3) 时间管理与工作效率提升4) 服务意识和客户关系维护6. 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1) 创新思维与创业意识2) 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3) 团队解决方案的提出与实施三、培训方式1. 理论培训1) 以讲座形式进行物流行业概述和基本流程的讲解2)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解读,深入学习物流操作规范3) 结合互动问答和小组讨论,掌握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方法2. 实操培训1) 到物流基地或仓库进行实地参观和操作演练2) 在实际运输过程中学习各类运输工具的操作要点3) 通过模拟场景,进行客户服务流程的实操训练3. 案例分析1) 经典案例的分析和讨论2) 员工分享成功经验和问题解决经验3) 利用案例激发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培训时间和计划1. 培训时间:3个月,每周培训2天,每天6小时2. 培训计划:第1-4周:物流行业概述和基本流程的理论培训第5-8周:仓储管理、运输配送和服务管理的实操培训第9-12周:专业技能、综合素质提升和创新能力培训五、培训考核和评定1. 学员考核:1) 期末考试2) 实操演练和案例分析3) 个人或小组项目2. 培训评定:1) 优秀学员奖励2) 表彰优秀小组和最佳表现员工3) 培训反馈和改进意见收集六、培训师资和资源1. 培训师资:1) 物流行业专业人士2) 经验丰富的物流从业人员3) 大型物流企业的资深员工2. 培训资源:1) 物流基地或仓库2) 实际运输工具和设备3) 物流信息系统和案例资料七、培训效果和成果1. 对企业影响:1) 提升员工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2) 促进企业内部流程优化和效率提升3) 塑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和团队氛围2. 对员工发展:1) 增加员工对行业的认识和专业技能2) 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塑造员工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思维结语通过以上物流企业培训课程计划,相信可以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更加熟练自如地操作物流流程,更加高效地提供物流服务,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和品牌形象做出更大的贡献。
物流工程师培训课件

目•物流工程概述•物流系统设计•物流信息技术•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案例分析01物流工程概述物流工程定义物流工程物流工程是应用科学和工程原则,涉及物品、服务和信息流动的规划、实施和管理。
它涵盖了从原材料供应商到最终消费者的整个过程,包括运输、仓储、包装、配送和信息管理等方面。
物流工程的目标物流工程的目标是优化物流系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确保满足客户需求。
它旨在实现整个供应链的高效运作,包括从供应商到生产商,再到分销商和最终消费者的所有环节。
物流工程涉及的领域物流工程涉及多个领域,包括运筹学、管理科学、工业工程、计算机科学和电子工程等。
这些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在物流工程中都有应用,以解决实际物流问题。
123物流工程的重要性促进经济发展物流工程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效的物流系统能够促进商品和服务的流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此外,物流工程还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的就业机会。
提高企业竞争力物流工程通过优化物流系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高效的物流系统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
满足客户需求物流工程关注从供应商到最终消费者的整个过程,确保满足客户需求。
通过有效的物流管理,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提高客户满意度。
物流工程的发展趋势智能化01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物流工程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智能物流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物品运输、仓储和配送,提高物流效率。
绿色化02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物流成为发展趋势。
绿色物流强调在物流过程中减少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通过采用环保技术和绿色运输方式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全球化03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国际物流变得越来越重要。
跨国企业需要建立高效的国际物流系统,以支持全球业务运营。
同时,跨境电商的兴起也促进了国际物流的发展。
02物流系统设计介绍物流系统规划的概念、目的和意义,以及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流程。
从入门到精通:全面物流管理培训课程

从入门到精通:全面物流管理培训课程
From Beginner to Proficient: Comprehensive Logistics Management Training Course
汇报人:
目录
物流管理基础知识
Fundamental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01
物流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供应链管理与物流优化
物流技术应用与创新
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
物流基础是物流管理的基石,掌握物流概念、分类及功能,如运输、仓储、配送等,为后续进阶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可减少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如通过数据分析减少库存,增加资金周转率,提升整体竞争力。
物流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应用,极大提升了物流效率和准确性,创新技术持续推动物流行业向前发展。
职业发展路径与规划
1.物流管理基础重要物流管理基础是入门关键,掌握基本概念为后续高级操作打下坚实基础。2.技术应用提升效率利用信息技术如ERP、WMS等可大幅提升物流作业效率,减少误差,降低成本。3.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注重绿色物流实践,实现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4.实战案例加深理解通过深入分析实际物流案例,有助于学员更好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物流技术不断进步,如自动化仓库与无人驾驶配送车的应用,可使库存周转率提高50%,并实现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的降低30%。
人才培养现状与需求
专业人才的核心能力
1.物流管理需求增长迅速近年来,全球电商交易额年均增长超过20%,带动物流需求激增40%,显示出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物流管理培训提升效率企业引入物流管理培训后,货物配送准时率提升30%,库存周转率提高25%,显著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物流培训计划资料

物流培训计划资料一、培训目标1. 提升物流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其具备良好的物流管理理念和能力;2. 培养熟练掌握物流信息系统、货物装卸、运输运营等技能的人才;3. 加强物流从业人员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培训内容1. 物流基础知识(1)物流概念及发展历程;(2)物流组织和管理体系;(3)物流成本管理;(4)物流信息系统。
2. 仓储管理(1)仓库布局和设计;(2)货物装卸技术;(3)仓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4)仓储作业管理。
3. 运输运营(1)运输方式选择与规划;(2)运输组织与调度;(3)运输车辆管理;(4)危险品运输管理。
4. 物流合同管理(1)国内外贸易术语及合同管理;(2)国际商务术语与风险管理;(3)物流合同风险与应对措施。
5. 物流人力资源管理(1)物流企业管理与组织结构;(2)物流团队建设与管理;(3)员工培训与绩效管理。
6. 物流信息技术(1)物流信息系统及应用;(2)物流大数据分析;(3)信息化仓储与运输管理。
三、培训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授物流管理理论知识,使学员对物流管理体系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同时也能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
2. 实际操作通过实际操作,使学员能够掌握货物装卸、仓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运输车辆管理等实际技能。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员思考、解决问题,加深对物流管理的理解和应用。
4. 角色扮演通过模拟真实工作场景,让学员去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工作环境,培养其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四、培训考核1. 理论知识考核通过笔试、口试等方式对学员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
2. 实操技能考核对学员的仓储装卸、运输组织与调度等实际操作技能进行考核。
3. 案例分析考核通过对学员对案例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核。
五、培训实施1. 培训时间:根据需要,可以安排为期1-3个月的物流培训课程。
2. 培训地点:可以选择开展线下培训,也可以选择线上网络培训。
物流工程课程教学大纲优选全文

最新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物流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ABGS0816课程中文名称:物流工程课程英文名称:Logistics Engineering课程性质:选修课程学分数:2学分课程学时数:32学时授课对象: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本课程的前导课程:物流管理专业概论一、课程简介《物流工程》是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物流工程》以生产系统及其物流为研究对象,主要解决对各种实体生产要素及其综合体如何进行系统分析、规划与设计、管理、控制和改良等问题,以求得系统的结构创新和效益最优。
这些内容是物流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
通过教学使得学生掌握物流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初步具备对生产系统进行物流工程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第1章物流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内容:1.1物流及相关概念1.2物流工程概述课程的重点、难点:物流工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课程教学要求:了解:物流的概念、物流工程的概念、物流系统的概念、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理解:物流管理的主要内容、企业物流的特点、第三方物流、物流工程的研究对象。
掌握:物流工程的主要内容。
第2章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总述课程教学内容:2.1物流系统与运作2.2生产物流分析基础2.3物流系统分析2.4系统规划设计与可行性研究2.5物流系统评价课程的重点、难点:物料流动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课程教学要求:了解:现代生产过程、生产系统与物流的关系、企业物流系统、产品设计、工艺过程设计、项目建议书、可形性研究、物流系统评价原则、常用评价方法。
理解:当量物流量、物料流动分析的内容和方法、从至表、物流相关图。
第3章物流工程设施设备课程教学内容:3.1收发设施及设备3.2包装与集装设备3.3存储设施设备3.4物料搬运设备3.5自动数据收集和通信设备3.6典型物流设备的技术参数与选用课程的重点、难点:物流工程设施设备的技术参数与选用条件。
课程教学要求:了解:收发站台设施设备、计重计量设备、物流包装设备、托盘、集装箱、其他物流集装容器、搬运车辆、起重机械、传送带和输送机械、散料搬运设备、自动物料搬运设备及系统。
物流工程培训教材

物流工程学概述
➢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辅助工厂设计逐渐进入实用阶 段,可进行布置设计、场地设计、建筑设计、物料搬 运系统和工艺流程的布置及动态模拟; ➢20世纪80年代,开始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方案比 较和优选及复杂系统仿真研究; ➢20世纪90年代,物流系统的研究扩大到了从产品订货 开始直到销售的整个过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物流业 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起来; ➢进入21世纪,集成物流、供应链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 比较迅速;
路漫漫其悠远
物流工程学概述
物流工程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流工程学体现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边 缘学科的许多特征。它是以多学科综合为其理论基础的, 物流工作人员除了要掌握生产、运输等技术知识外,还要 掌握经济学、统计学等经济管理知识。它是一门对物流过 程进行系统分析的科学,具有很强的系统性。
物流工程(Logistics engineering)是以物流系统为 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工程管理学和信息科学的理论与方 法,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管理和控制,选择最 优方案,以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为社会经济系统和 企业提供最有力的支援和服务的活动过程。
路漫漫其悠远
一般将社会物资的包装、储运、 调配(如物资调配、港口运输等系 统)等区域的活动称为“大物流” 工厂布置和物料搬运等企业内部 活动发展而来的物(Material Flow )系统称为“小物流”。
路漫漫其悠远
物流工程学概述
物流工程的起源与发展
➢1776年,亚当·斯密提出“专业分工”提高生产率; ➢18世纪末,美国发明家惠特雷将成产过程划分为能简 单操作并可成批生产的多道工序; ➢20世纪初,工业工程和科学管理创始人之一的吉尔布 雷斯在建筑工作中提出的动作分析和后来的流程分析 就带有物流分析的含义; ➢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以泰勒为首的工程师凭借 经验和定性方法开展工厂设计; ➢20世纪50年代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管理科学、工 程数学、系统分析的应用,为工厂设计由定性分析转 向定量分析创造了条件;
物流工程培养课程设计

物流工程培养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物流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
2. 学生能掌握物流系统中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和设备。
3. 学生了解物流系统的优化方法,能够分析实际物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物流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物流系统流程,并进行模拟与优化。
3. 学生能够运用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完成物流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物流工程专业的兴趣,树立从事物流行业的职业理想。
2. 学生能够认识到物流工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合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物流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物流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
学生特点:高中毕业生,具备一定的数学、物理和信息技术基础,对物流行业有一定了解,但缺乏深入认识。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运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手段,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物流系统设计和优化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物流工程概述- 物流概念、分类及功能- 物流工程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物流系统及要素2. 物流系统设计与优化- 物流系统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物流设施布局设计- 物流运输与配送优化3. 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物流信息采集、处理与分析- 物流信息技术应用案例4. 物流设备与技术- 常见物流设备类型与功能- 现代物流技术发展趋势- 物流设备选型与应用5. 物流项目管理- 物流项目管理的基本流程- 项目团队协作与沟通- 物流项目案例分析6. 实践教学环节- 物流软件操作与数据分析- 物流系统设计实践- 物流项目实施与评价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组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物流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物流工程英文名称:Logistics Engineering学分:2 总学时:32讲课学时:32 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 课外学时:16适用对象:物流管理专业先修课程:物流管理基础、仓储管理学、运输与配送学生自主学习时数建议:16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一门以工业工程为理论基础,从工业工程及物流管理的视角,对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中的相关要素进行分析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物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和相关物流工程的基本理论,了解物流预测技术与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最新趋势,掌握物流工程的基本理论内容及其分析方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是:使学生掌握物流概念及其对社会作用的基础上,掌握物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了解物流预测技术与方法,熟悉或掌握物流网点选址规划与设施布置设计、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技术、物流运输与配送技术、物料搬运技术、物流中心规划与设计、生产物流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物流包装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等基本技术与方法,具备利用物流工程的基本技术分析物流系统评价与优化的基本能力;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现代物流概述1、教学内容(1)物流概念、发展阶段及对社会的作用;(2)物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3)我国物流及物流科学研究发展概况;(4)现代物流及其主要发展趋势。
2、重点和难点(1)重点:物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2)难点:现代物流及其发展趋势。
第二单元物流预测技术1、教学内容(1)物流预测的意义与步骤(2)物流预测方法(3)预测模型的评价2、重点和难点(1)重点:物流预测方法(2)难点:物流预测方法及模型评价第三单元物流网点选址与设施布置设计1、教学内容(1)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概述(2)设施选址(3)设施布置设计2、重点和难点(1)重点:设施选址、设施布置设计(2)难点:设施选址、设施布置设计第四单元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技术1、教学内容(1)仓库规划(2)物资的保管保养(3)确定型经济订货批量模型2、重点和难点(1)重点:仓库规划(2)难点:确定型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小物流---工厂布置
五.修改,确定布置方案
收集了各方的意見之后,對布置方案進行 修改,使之更加合理,然后再交由眾人确認 定案.
43
三. 小物流----物料搬運
什么是物料搬运: 对物品进行搬上、卸下、移动的活动. 搬上、卸下——改变物料的存放状态. 移动(搬运)——改变物料的空间位置.
什么是物料搬运系统: 将一系列的相关设备或装置,用于一个过
运输 保管
商品 消费者
由于生产者和消 费者的分离,
需要物流
消除时间上的隔阂
7
商流
二.大物流
构成流通的商流和物流 制造商(生产商)
商品交易
运输保管
批发业者(批发商)
商品交易
运输保管
零售业者 (零售商)
商品交易
运输保管
消费者
物流
8
二.大物流
2.2 物流一体化
在市场营销中,应考虑采购、生产、销售、物流的全过程。 物流一体化的功能是: 把必要的商品,在必要的时候,通过必要的方式,作必要 的供给。 承担国际快递业务的DHL公司,曾在电视广告中作过“考 虑后在运输,物流一体化”的宣传,巧妙的把物流一体化的 内涵表达出来了。
利用空間搬運之際,必需注意安全(防止墜 落,顛倒);並遵循拿取容易,收藏也容易的 原則.
27
三.小物流---工厂布置
滿足安全原則
布置時應考慮環境不會導致容易出現安 全問題,必須檢計以下方面:
是否容易碰到障礙物. 是否會發生墜物,傾倒等現象. 電線是否離人過近,有沒有安全防護措施. 加工難度會不會很大. 消防的要求有沒有考慮進去.
仓储 货物的装卸、搬运、
分类等工作
包装 有利于商品的保护、 储运的单元化以及便于 区分商品而进行的活动
流通加工 适应顾客的需要,在流通 阶段进行商品的简单加工、 装配、贴价格标签等工作。
信息系统 利用电脑系统进行订货、 库存管理、配车等业务、 实现物流系统高效化。
13
运输工具分担率:
各种运输工具承担的运输量在总运输量中所承 担的比
未來發展的需要,就必須了解事業計划. 進行布置時最好按目前的情況考慮設備 台數,空間上則按某一認為較有把握達到 的規模進行規划.
37
三.小物流---工厂布置
3.工藝流程圖 工藝流程圖最好能按不同的規模編列,
從工藝流程圖中應解讀到以下信息: 工程的流動方式. 人員,机械設備的配置. 工程的節拍.
把不同產品的工藝流程圖匯總在一起, 比較相互間的异同點是很有必要的.
3
一.物流工程
1.2 大物流、小物流的概念 大物流:
社会物资的包装、运输、调配等区域 活动称为“大物流” 小物流的概念:
工厂布置和物料搬运等企业内部活动发 展的物流
4
一.物流工程
1.3 物流工程定義
在物流管理中,从物流系统整体出发,把 物流和信息流溶为一体看做一个系统,把生产、 流通和消费全过程看作是一个整体,运用系统 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管理 和控制,选择最优方案,以低的物流费用、高 的物流效率、好的顾客服务,达到提高社会经 济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目的的综合性组织管理 活动过程。
铁路 汽车 内航海运 空运
15
二.大物流
2.4 现代物流发展趋势
物流一体化 物流信息化 物流中心、批发中心、配送中心以及商务代理中心的社会
化 仓储、运输的现代化 物流与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成化
16
蓬勃发展的第三方物流(案例)
17
二.大物流 1 第三方物流基础
1.1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18
1PL和2PL的联系源远流长
21
三.小物流---工厂布置
工厂布置簡稱PL(Plant Layout的縮寫),就是綜合 考慮了生產規模計划,工藝安排,功能銜接等條件, 對區域功能划分(出口,入口,暫存區,加工區,通道 等),机械擺放等進行規划安排的活動.
工厂布置得宜的話,可以使工作間的銜接更加順暢 緊密,縮短搬運距离,提高生產效率;布置得不好的 話,就有可能導致以下弊端:
物流工程
1
課程大綱
一.物流工程簡介 二.大物流 三.小物流
2
一.物流工程
1.1物流 什么是物流
是由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引起的物料实体的物理流动过程。
广义的物流
物资实体在空间上的转移和时间上的占用过程,并要实现其效 益。
狭义的物流
原材料输入生产系统,经过搬运、装卸、加工、装配等一系列 物理和化学的转换直至输出生产系统的全部运动过程。
5
二.大物流
2.1 物流的功能
充当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桥梁 消除生产和消费之间的隔阂。只要有商品交易存在,就有物
流。 物流的基本功能是运输和保管功能。 消除时间和地域隔阂的物流功能如下图所示:
6
二.大物流
自给自足社会
生产者=消费者
由于生产者和
消费者为同一人,社会分工
不需要物流
和发展
生产者
消除地域上的隔阂
程或系统中,协调合理地 将物料进行移动、 储存和控制.
思考:沙钢卸料时为何要往地上甩?
物理改变 只增加成本
该系统的设计取决 于物料特性和种类
44
三. 小物流----物料搬運
直达型——指物料从起点到终点经 过的路线最短,适合于物流量大或 特殊要求的物料。 渠道型——指物料在预定路线上移 动,与来自不同地点的其他物料一 起运到同一终点,适合布置不规则 或搬运距离较长的物料。
40
三.小物流---工厂布置
三.布置方案擬定
由于布置方案難于一次确定,需要所复修 改比較,最好能把所有的机械設備按比例 做成模型,進行沙盤演練.當然IT技術的發 展給布置方案的擬定提供了方便.
41
三.小物流---工厂布置 四.布置方案評審
布置方案應該征求不同部門人員的意見, 以充實布置方案的全面性.特別是,應該把 不同產品的流動線路在布置圖上表現出 來,探討流動線路的合理性.
长距离、大批量, 原材料、中间产品
缺点 长距离运输比铁路 运输效率低、费用高 在火车站附近建造 仓储设施 在 港口附近建立 仓储设施
航空运输
长距离快速运输 生鲜商品和高价商品
运费高,重量受限, 在机场建立仓储设施
12
物流活动的种类
运输 作为物流的主要活动, 起到消除生产与消费之
间隔阂的作用
保管 弥补生产和消费的时间 阻隔,实现市场稳定供应
3PL的概念
19
3PL的概念
20
“第三方物流”概念图
物流需求方
厂家 流通业
管理和运作低层 物流资源,完成 特定的物流服务
物流管理方
物流供应方
运输(公、铁、水、陆) 仓储、配送、搬移
服务业
三.小物流
管理特性
包装分拆 在库管理 物流管理 信息系统
流通加工
物流复杂性增强,导致物流的又 一次专业化分工,出现3PL
28
三.小物流---工厂布置
通融性原則
在規划上,如留有過多的發展空間,從成本 的角度當然是一种浪費,但對于明顯已預 見到的變化,在規划時,還是要留下适當的 空間,以免變化來臨時要大動手腳.
為了适應變化(針對工程的變更,增減等的 變化,為了輕松的适應,非具有融通性不可 ),必需具有彈性及融通性
29
23
三.小物流---工厂布置
全盤考慮原則
工厂布置應把厂區的功能規划齊全,留出必 要的通路和發展空間,使工程的流動順暢合 理.要做到這一點,在進行工厂布置時應結合 以下進行規划:
厂區平面圖. 發展規划. 工藝流程圖. 机器尺寸圖. 必備功能要求.
24
三.小物流---工厂布置
最短距离原則
1.進入實際生產時,發現某一部分加工沒有考慮在 內,整個布置要重新調整.
2.生產規模發生變化時,發現原來的布置沒有留下 發展空間,新購置的設備很難定位.
3.材料的移動路線,迂回反复甚多,造成效率的浪費.
22
三.小物流---工厂布置
工厂布置的原則 2.最短距离的原則. 1.全盤考慮的原則. 3.适合流動的原則. 4.立体空間利用的原則. 5.滿足安全的原則. 6.通融性原則.
34
三.小物流---工厂布置
工厂布置的基本步驟
一.基本資料收集. 二.确定生產組織的方式和所需机械設備
的台數. 三.布置方案擬定. 四.布置方案評審. 五.修改.基本資料收集
工厂布置要做得好,就應該有通盤的考慮, 要兼顧各方面的要求,以下資料的收集必 不可少:
1.厂區平面圖 建筑物是承載各种机械設備的載体,對
其結构應有准确的把握.厂區的長,寬,高, 柱子的大小,分布,隔牆的分布,出入口的寬 ,高及分布等也應了解.
36
三.小物流---工厂布置
2.事業計划 從事業計划里可以了解到以下信息: 生產哪些產品. 目前的規模怎樣. 未來的規模如何. 工厂布置要既符合目前的規模,有适應
上下工程間銜接的距离,應在不影響加工要 求,未來發展和整体格局的前提下,將其盡量 縮短.
制品(工程)一旦改變,流動也會改變,故必需 在考慮到全体制品之下,求取最短的移動.
不妨以人的移動,物的移動,設備的移動中的 任何一种移動作為主要考慮對象,再配合其 他兩种移動做綜合性的.
25
三.小物流---工厂布置
以吨公里(运输重量*运输距离)为单位:
汽车第一: 占55%
内航海运第二:占40%
以运输重量为基准:
内航海运只 占8%
汽车运输
占90%
国内货物运输中各种运输方式的分担率
演变(吨公里)如下表所示:
14
60 50 40 30 20 10
0 1955 1965 1975 1985 1995 1999
三.小物流---工厂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