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屏蔽材料要求

合集下载

电磁屏蔽材料的设计与优化

电磁屏蔽材料的设计与优化

电磁屏蔽材料的设计与优化电磁屏蔽是一种利用特定的材料和结构来抵挡电磁波辐射或干扰的技术方法。

在当今高科技的时代,电磁干扰对于无线通信设备以及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了巨大的威胁与影响。

因此,电磁屏蔽材料的设计与优化成为了重要的研究领域。

在电磁屏蔽材料的设计与优化中,最关键的是选择合适的材料。

一种理想的电磁屏蔽材料应该具备高度的导电性和较低的相对磁导率。

导电性的高低取决于材料的电导率,而相对磁导率则取决于材料的磁性。

不同的应用领域对电磁屏蔽材料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设计与优化的重点也有所不同。

在导电性方面,金属材料是最常用的电磁屏蔽材料之一。

由于金属的电导率较高,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反射电磁波。

铜、铝等金属常被用于电子设备的屏蔽。

然而,金属材料的刚性和重量对于一些轻薄的设备来说是不利的。

因此,研究人员开始研究使用导电聚合物和碳纳米材料等新型材料来替代传统的金属材料。

这些材料既具备了高导电性,又具备了轻盈和柔韧的特点,可以满足现代电子设备对于电磁屏蔽的要求。

在磁导率方面,电磁屏蔽材料的设计与优化要考虑材料的磁性。

一般来说,磁性材料对于低频电磁波的屏蔽效果较好,而非磁性材料对于高频电磁波的屏蔽效果较好。

磁性材料常被用于屏蔽低频电磁干扰,例如铁氧体和镍锌铁氧体等。

非磁性材料则对于高频电磁波具有较好的屏蔽性能,例如导电聚合物、碳纳米材料等。

电磁屏蔽材料的设计与优化不仅仅关注单一材料的性能,还需要考虑材料的结构与形式。

常见的结构形式有片状结构、网状结构和球状结构等。

片状结构的电磁屏蔽材料常用于平面屏蔽,网状结构的电磁屏蔽材料常用于三维屏蔽,球状结构的电磁屏蔽材料则用于球形屏蔽。

不同的结构形式对于电磁波的吸收和反射有着不同的影响。

除了材料的导电性和磁导率以及结构形式外,材料的纯度、厚度和制备工艺等因素也会对电磁屏蔽的性能产生影响。

材料的纯度和制备工艺决定了材料的导电性和磁导率的稳定性,而材料的厚度则决定了材料对于电磁波的吸收和反射的效果。

混凝土结构电磁屏蔽技术规程

混凝土结构电磁屏蔽技术规程

混凝土结构电磁屏蔽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结构电磁屏蔽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它可以有效地防止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本技术规程旨在提供混凝土结构电磁屏蔽技术的详细规范,以便工程师能够准确地设计和施工混凝土结构电磁屏蔽系统。

二、材料与设备2.1 材料混凝土: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混凝土或高性能混凝土。

钢筋: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冷拔螺纹钢筋或热轧螺纹钢筋。

电磁屏蔽材料: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磁屏蔽材料。

2.2 设备混凝土搅拌车、混凝土泵、混凝土振动棒、钢筋剪切机、钢筋弯曲机、电磁波测量仪等。

三、设计要求3.1 电磁屏蔽材料的选择根据电磁波的频率和功率,选择合适的电磁屏蔽材料。

在低频电磁波(如50Hz电力线)的屏蔽中,可以使用钢板、导电油漆等;在高频电磁波(如射频信号)的屏蔽中,可以使用金属网、金属箔等。

3.2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在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中,应考虑到电磁屏蔽材料的添加量,以及对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

一般采用掺加5%-10%的电磁屏蔽材料,同时应注意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

3.3 钢筋的布置要求钢筋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布置,钢筋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避免电磁波的穿透。

同时,应注意钢筋的接头处理,以保证接头的强度和电磁屏蔽效果。

3.4 混凝土施工要求混凝土施工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特别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振捣效果,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同时,应注意电磁屏蔽材料的添加量和均匀性,以保证混凝土的电磁屏蔽效果。

四、施工流程4.1 钢筋加工根据设计要求,对钢筋进行剪切和弯曲加工。

4.2 钢筋的布置按设计要求对钢筋进行布置,钢筋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4.3 电磁屏蔽材料的添加在混凝土搅拌车中加入电磁屏蔽材料,并充分搅拌均匀。

4.4 混凝土的浇筑将混凝土泵送到模板内,采用振动棒进行振捣,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4.5 表面处理混凝土表面应进行光洁度处理,并按设计要求进行涂料处理。

什么材料可以屏蔽电磁波

什么材料可以屏蔽电磁波

什么材料可以屏蔽电磁波
首先,金属材料是常见的电磁波屏蔽材料。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反射性,可以有效地屏蔽电磁波的传播。

铝、铁、铜等金属材料都具有较好的屏蔽性能,可以用于制作电磁波屏蔽罩或屏蔽膜。

此外,金属网格结构也是一种常见的电磁波屏蔽材料,其具有透光性和透气性,适用于一些特殊场合的电磁波屏蔽需求。

除了金属材料,碳纤维材料也被广泛应用于电磁波屏蔽领域。

碳纤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机械性能,可以制成复合材料用于电磁波屏蔽。

与金属材料相比,碳纤维材料具有重量轻、耐腐蚀、易加工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的电磁波屏蔽材料。

此外,铁氧体材料也是一种常见的电磁波屏蔽材料。

铁氧体具有较高的磁导率和电阻率,可以有效地吸收和屏蔽电磁波。

铁氧体材料通常制成片状或涂层状,应用于电子设备、通讯设备等领域的电磁波屏蔽。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电磁波屏蔽材料外,还有许多新型材料被应用于电磁波屏蔽领域。

例如,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柔韧性,被认为是未来电磁波屏蔽材料的发展方向之一。

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等也在电磁波屏蔽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总的来说,电磁波屏蔽材料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场合来确定。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屏蔽性能和成本,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进行选择。

随着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性能、多功能的电磁波屏蔽材料出现,为人类生活和科技进步提供更好的保障。

EMC电磁屏蔽材料详解

EMC电磁屏蔽材料详解
技术指标 一般原则是:对于实芯和海绵橡胶,压力不得低于69Kpa。
导电橡胶
一种常用的屏蔽材料,广泛地应 用于EMC领域中。
是一种将微细导电颗粒(如玻璃 镀银、铝镀银、铜镀银、碳黑、 纯银、石墨镀镍等)按一定比例 填充于硅橡胶的新型的高分子材 料;
能够很好地将水汽密封性能和高 导电性结合在一起,同时完成环 境密封和电磁密封。
应用 用于电子壳体中有大范围不平整的接缝上,实现连续导电接触。主
要应用于机箱门、盖板等活动搭接处,填充缝隙,该衬垫不能提供压力密 封,但是它能提供对灰尘、雨水、通气和其它有限的环境条件的密封。通 常用于军用方舱、军用舱室、电子机箱、通信机箱等存在的缝隙处。
EMI屏蔽效能
材料说明
性能特点
丝网材料
磁场 (100KHZ)
屏蔽性能
EMI屏蔽效能
材料说明
性能特点
材料 Sn/Cu/Fe
磁场 (100KHz)
45dB
电场 (10MHz)
60dB
平面波 1GHz 10GHz 40dB 30dB
直径(mm) 0.114±0.012
耐腐蚀性 极好
组合衬垫
环境密封丝网组合衬垫由编织金属 丝网条和橡胶结合而成,这种结合不 仅提供电磁屏蔽,同时还起密封作用。 这种EMI衬垫材料在确保与结合金属 表面电化学兼容的同时,提供最佳屏 蔽效果。
导电橡胶既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和屏蔽性能,又具有良好的物 理机械性能和水汽密封性能。 具有这种综合性能的主要原因是,在橡胶内部形成的两个网络。
1.橡胶硫化后所形成的高分子链的网络结构,提供具有橡胶 特性的物理机械性能,如回弹性能、压缩性能、水汽密封性 能等。 2.由导电颗粒在橡胶网络内紧密堆积形成的三维导电网络, 它提供了产品所需要的电性能和屏蔽性能。

电磁屏蔽室的标准

电磁屏蔽室的标准

电磁屏蔽室的标准————————————————————————————————作者:————————————————————————————————日期:一、设计依据:《计算机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9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J50054-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32-82)《高性能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GB12190-90)《电磁屏蔽室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J31470-2002)《涉及国家机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要求》(BMZ1-2000)项目设计要求、图纸及相关产品的企业标准及设计规范。

二、屏蔽室设计原理:计算机、通信机及电子设备在正常工作时会产生一定强度的电磁波,该电磁波可能会对其它设备产生干扰或被专用设备所接收,以窃取其工作内容。

同时,这些电子设备也需要在小于一定强度的电磁环境下保证其正常工作。

屏蔽就是用金属板体(金属网)制成六面体,将电磁波限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使其场的能量从一面传到另一面受到很大的衰减。

屏蔽室就是利用其屏蔽的原理,用金属材料制成一个六面体房间,由于金属板(网)对入射电磁波的吸收损耗、界面反射损耗和板内反射损耗,使其电磁波的能量大大的减弱,而使屏蔽室产生屏蔽作用。

由于屏蔽室内通常有人员和设备在里面工作,因此屏蔽室六面密闭的同时,必需留有人员及设备进出的屏蔽门,良好的通风,室内所需的电源,信号的进出,必备的室内装修,以确保屏蔽室能正常工作。

因此影响屏蔽室屏蔽效能主要有以下因素:屏蔽室所用材料、屏蔽材料的接缝处理、屏蔽门、通风窗、屏蔽窗、电源线的滤波处理、信号线的屏蔽处理等。

《电磁屏蔽功能石墨烯-碳纳米管气凝胶-棉复合柔性织物的制备与性能》

《电磁屏蔽功能石墨烯-碳纳米管气凝胶-棉复合柔性织物的制备与性能》

《电磁屏蔽功能石墨烯-碳纳米管气凝胶-棉复合柔性织物的制备与性能》篇一电磁屏蔽功能石墨烯-碳纳米管气凝胶-棉复合柔性织物的制备与性能一、引言随着现代电子设备的普及,电磁辐射的潜在影响已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如何有效保护人们免受电磁辐射的伤害成为了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因此,制备一种兼具优良电磁屏蔽性能和柔韧性的材料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新型的电磁屏蔽功能石墨烯/碳纳米管气凝胶-棉复合柔性织物,详细阐述其制备过程及性能特点。

二、材料制备(一)材料选择本实验选用的主要材料为石墨烯、碳纳米管、气凝胶以及棉织物。

其中,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因其优异的导电性和力学性能被广泛用于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

气凝胶具有多孔结构和优良的绝缘性能,能有效地提高材料的屏蔽效能。

而棉织物则因其良好的柔韧性和舒适性被选为基底材料。

(二)制备过程首先,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将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分别制备出来。

接着,将气凝胶与石墨烯、碳纳米管进行复合,形成具有优良导电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的复合材料。

最后,将此复合材料与棉织物进行复合,制备出电磁屏蔽功能石墨烯/碳纳米管气凝胶-棉复合柔性织物。

三、性能分析(一)电磁屏蔽性能本实验通过电磁屏蔽效能测试仪对所制备的复合织物进行电磁屏蔽性能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织物具有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能有效屏蔽高频和低频电磁波。

其屏蔽效能随着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二)柔韧性及舒适性该复合织物保持了棉织物的柔韧性及舒适性。

经过多次弯曲、拉伸等测试,其结构稳定性良好,无明显的性能损失。

此外,该织物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穿着舒适。

(三)耐久性及稳定性经过多次洗涤和暴露在恶劣环境下的测试,该复合织物的电磁屏蔽性能和柔韧性均表现出良好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这得益于石墨烯、碳纳米管和气凝胶的优异性能以及它们与棉织物之间的良好结合。

四、结论本文成功制备了一种电磁屏蔽功能石墨烯/碳纳米管气凝胶-棉复合柔性织物,该织物具有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良好的柔韧性和舒适性,同时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电磁屏蔽材料

电磁屏蔽材料

电磁屏蔽材料目前对工业产品的电磁兼容(EMC)的要求增高和广泛,必须对设备进行电磁屏蔽,以减少环境对设备或者设备对环境的辐射干扰,使设备适应复杂工作环境,确保设备正常实现设计功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

一、导电橡胶每种导电橡胶都是由硅酮、硅酮笰化合物、EPDM或者笰碳-笰硅等粘合剂及纯银、镀银铜、镀银铝、镀银镍、镀银玻璃、镀银铅或无镀层铅颗粒等填料组成。

由于这些材料含有银,包装和存储条件应与其他含银元件相似,它们应当存储在塑料板中,例如聚酯或者聚乙烯,远离含硫材料。

可以成形形状有:挤压成形实体O 形条、空心O形条、实体D形条、空心D形条、U行条、矩形条、中空矩形条、中空P形条、V行条以及模制导电橡胶。

二、导电布导电布源于美国航空宇宙开发局(NASA)防止航空宇宙设备的错误工作为目的而开发的。

导电布是由化学纤维及天然纤维等构成的织物表面上覆上(金-银-铜-镍)等金属表层所构成的金属纤维所编制而成,可赋予导电性且没有纤维固有性质以外变化,可以确保裁剪及缝制的加工性能或者透气性、柔软性、舒适感。

导电布在遇到电波时,则会根据其物体的性质而进行反射、吸收、透过、提供极佳的屏蔽效果。

技术指标材质 Cu+Ni厚度 0.085mm瞬间最高耐温 210°C表面电阻 0.03Ω/ cm2屏蔽效果 33MHZ~1000MHZ 75D b~85dB重量76g/m2三、导电泡棉导电泡棉时采用聚氨基甲酸乙脂作为海绵芯,具有优良的弹性和阻燃性(U L94-V0)。

外包材料为含有镍铜金属镀层的结构,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导电布衬垫具有良好的屏蔽性能,并且具有极高的性价比,时目前最新的、也是应用最广的屏蔽材料。

技术指标平均屏蔽性能 90dB表面电阻 0.07Ω/m2以上使用温度 -40~70°C永久压缩形变 8%~20%防火U L认证特点:低压力非常好的屏蔽效果,屏蔽性能超过90dB,有弹性,重量轻,低表面接触电阻,快速压敏固定,截面选择众多,U L级防火。

电磁屏蔽导电涂料厚度标准

电磁屏蔽导电涂料厚度标准

电磁屏蔽导电涂料厚度标准
一、电磁兼容性要求
电磁屏蔽导电涂料应具有优良的电磁兼容性,能够有效屏蔽电磁波干扰,使其符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电磁兼容标准。

二、屏蔽效能
电磁屏蔽导电涂料的屏蔽效能应符合以下要求:
在频率范围为10kHz至1GHz下,屏蔽效能应不低于20dB。

在频率范围为1GHz至10GHz下,屏蔽效能应不低于50dB。

三、导电性能
电磁屏蔽导电涂料应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能够通过电流,减小静电荷积累,提高电磁屏蔽效果。

导电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
在涂抹厚度为0.1mm时,电阻值应不大于0.1Ω。

在涂抹厚度为0.5mm时,电阻值应不大于0.5Ω。

四、附着力和耐磨性
电磁屏蔽导电涂料应具有优良的附着力和耐磨性,能够牢固地附着在基材表面,并能够经受常规磨损的考验。

附着力和耐磨性应符合以下要求:
附着力应不低于3级。

耐磨性应能通过500次摩擦测试。

五、耐腐蚀性
电磁屏蔽导电涂料应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够经受常见化学物质的侵蚀,保证涂层的使用寿命。

耐腐蚀性应符合以下要求:
在盐雾试验中,涂层应无起泡、脱落现象。

在酸性溶液中,涂层应无腐蚀、变色现象。

在碱性溶液中,涂层应无腐蚀、变色现象。

六、环保要求
电磁屏蔽导电涂料应符合国家和地区的环保要求,选用环保型原材料,不含有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J 20673-1998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军用电磁屏蔽橡胶衬垫材料通用规范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military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elastomer for gaskets1范围1.1 主题内容本规范规定了掺合型军用电磁屏蔽橡胶衬垫材料(以下简称橡胶衬垫材料)的要求、质量保证规定、交货准备和说明事项等。

1.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军用电子装备,如数据处理设备、通讯设备、机电一体化设备等需要进行电磁屏蔽时,所用的各种军用电磁屏蔽橡胶衬垫材料的研制、生产和使用。

1.3分类根据构成橡胶衬垫材料的主要导电材料进行分类。

命名方法采用下列形式:主要导电材料名称加橡胶弹性体名称加基本名称1.3.1 主要导电材料名称如:Ag、Cu、Ag/Cu、Ag/Al、Ni、FeNi合金等。

1.3.2橡胶弹性体名称如:氯丁橡胶、硅橡胶、氟硅橡胶等。

1.3.3基本名称:电磁屏蔽橡胶衬垫材料。

1.3.4示例:2引用文件GB 191- 9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528 - 92 硫化橡胶和热塑性橡胶拉伸性能的测定GB/T 529 - 91 硫化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 GB/T 531 - 92硫化橡胶邵尔A硬度试验方法CB 7759 - 87硫化橡胶在常温和高温下恒定形变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GJB 150.3 - 86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高温试验GJB 150.4 - 86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低温试验GJB 150.9 - 86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湿热试验GJB 151A - 97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GJB 152A - 97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测量GJB 179A - 96计数抽样检查程序及表GJB 360A - 96电子及电气元件试验方法SJ 20672 - 1998电磁屏蔽衬垫屏蔽质量的测量方法3要求3.1详细规范每类橡胶衬垫材料均应符合本规范和详细规范的要求;如果本规范与详细规范之间有抵触,则应以详细规范为准。

3.2合格鉴定按本规范提交的橡胶衬垫材料应是经鉴定合格或定型批准的橡胶衬垫材料。

3.3原材料应采用能使橡胶衬垫材料满足本规范性能要求的原材料。

对任何原材料的验收或批准,不应看作是橡胶树垫材料接收的依据。

3.4性能特性橡胶村垫材料的性能特性应满足表l规定。

表l性能特性3.5环境3.5.1低温试验橡胶衬垫材料按GJB150.4进行低温贮存试验后,表面不允许有龟裂、剥落等。

3.5.2高温试验橡胶衬垫材料按GJB150.3进行高温贮存试验后,表面不允许有龟裂、剥落等。

3.5.3温度冲击橡胶衬垫材料应按表2规定的试验条件进行温度冲击试验。

试验后,表面不允许有龟裂、剥落等。

表2 温度冲击试验条件循环次数试验条件5 步骤温度℃时间min l 65 - 55- 45302 25±10 <53 + 125+ 160304 25土10 <53.5.4湿热性橡胶衬垫材料按GJB 150.9进行湿热试验后,表面不应有龟裂、剥落等。

3.6标志橡胶衬垫材料的包装盒上应标明名称、重量、生产批号、商标、制造日期、制造单位名称等;标志应完整清晰。

3.7外观橡胶衬垫材料表面不应有毛刺和明显的孔洞以及配方外的杂质。

4质量保证规定4.1 检验责任除合同或订单中另有规定外,承制方应负责完成本规范规定的所有检验,必要时,订购方或上级鉴定机构有权对本规范所述的任一检验项目进行检查。

4.1.1合格责任所有橡胶衬垫材料必须符合本规范第3章和第5章所有要求。

本规范中规定的检验应成为承制方整个检验体系或质量大纲的一个组成部分。

若合同中包括本规范未规定的检验要求,承制方还应保证所提交验收的橡胶衬垫材料符合合同要求。

质越一致性抽样不允许提交明知有缺陷的产品,也不能要求订购方接收有缺陷的产品。

4.2检验分类本规范规定的检验分为:a.鉴定检验(定型检验);b.质量一致性检验。

4.3 检验条件除另有规定外,应在下列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温度:15—350℃;相对湿度:20%- 80%;气压:86- 106kPa。

如果待测参数依赖于温度、湿度和气压,并且这种依赖关系是未知的,可在下列仲裁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测量和试验:温度:25±l℃;相对湿度:48%一52%;气压:86—106kPa。

4.4鉴定检验橡胶衬垫材料在设计和生产定型时,必须进行鉴定检验。

鉴定检验应在上级鉴定机构认可的试验室进行。

所采用的样品应是在生产中通常使用的设备和工艺所生产出的橡胶衬垫材料。

4.4.1检验程序鉴定检验由表3规定的项目组成,并按所示顺序进行;样本经一组检验合格后,分为四组,分别进行检验。

表3鉴定检验4.4.2不合格不合格样品数大于表3规定的接收判定数,则鉴定检验不合格,不能给予鉴定批准o 4.4.3鉴定合格资格的保持为了保持鉴定的合格,承制方每12个月应向上级鉴定机构提交一份报告,作为鉴定合格资格保持的依据。

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已完成产品交收检验(逐批检验)的结果摘要,至少应给出合格批数和不合格批数。

b.已进行周期检验的试验结果的摘要。

摘要应包括不合格样品数和试验模式,还应包括在12个月间隔期间内所进行和完成的全部周期检验的结果。

若试验结果的摘要表明不符合本规范和详细规范的要求,并且又没有采取使上级鉴定机构认可的纠正措施.则将导致该不合格橡胶衬垫材料从鉴定合格产品目录中被撤消。

若报告期间没有生产时,则应提交一份报告以证明承制方仍具有生产这种橡胶衬垫材料的能力和设施;若连续两个报告期间仍然没有生产,则根据上级鉴定机构的决定,要求承制方提交具有代袭性的橡胶村垫材料,按鉴定检验的要求进行检验.并说明未生产原因。

4.5质量一致性检验4.5.1逐批检验逐批检验即是橡胶衬垫材料交收检验。

连续生产的产品,每批均应进行逐批检验。

4.5.1.1检验批应由基本相同条件下生产的并同时提交检验的同品种橡胶衬垫材料组成。

4.5.1.2逐批检验由表4规定的项目组成,并按所示顺序进行。

表4 逐批检验4.5.1.3逐批检验应根据GJB 179A进行一次抽样、判断。

检查水平:一般采用一般检查水平Ⅱ。

在宁可增大订货方风险而必须减少样本量时,可采用特殊检查水平S-2。

缺陷分类:体积电阻率为严重缺陷,其余为轻缺陷。

4.5.1.4检验后应提交完整的记录及检验人员签字的报告,对合格产品应提交证明合格的证件。

4.5.2周期检验4.5.2.1批量生产的橡胶衬垫材料,每批均应进行周期检验;连续生产的橡胶村垫材料,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周期检验;当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并且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也应进行周期检验。

4.5.2.2周期检验由表5规定的项目组成,并按所示顺序进行。

表5 周期检验4.5.2.3周期检验的样本应从通过逐批检验的检验批中抽取,样本大小、接收判定数见表5规定。

4.5.2.4不合格如果不合格样品数大于表5规定的接收判定数,则周期检验不合格。

4.6包装检验橡胶衬垫材料的包装盒、包装箱、标志应进行全检。

4.7检验方法4.7.1标志、外观用目测法检查是否符合要求。

4.7.2屏蔽质量按SJ 20672进行测量,并应符合以下规定:a.被测样品应为平橡胶板材。

被测样品的尺寸见SJ 20672中5.2.1.b.被测样品表面应干净、无污物、无变形。

c.测量时,被测样品的压缩变形保持在5%~ 15%的范围内。

4.7.3体积电阻率4.7.3.1测试仪器及要求a.欧姆表—量程范围为104~10-5 Ω精度为±0.2%;b.厚度计—使用时必须放在直径为2cm的基础平台上。

此平台在0.98N (O.lkgf)压力下变化不应超过0.025mm;c.电极一采用直径为1.43cm的银或镀金电极。

使用时与截面积为1.61cm2的被测样品相接触,且必须有合适的结构,使电极连接到欧姆表的接线头上,如图l所示: d.采用合适的夹具或装置,支撑银电极和被测样品,并且用正确的方法在两电极之间对被测样品施加1.12×102N (11.4kgf)的压力。

4.7.3.2被测样品的制备图1 电极连接示意图a.被测样品的厚度为0.14一0.3cm,直径为1.43±0.25cm;b.被测样品表面必须干净无污物、无变形、无毛刺;c.被测样品测试前必须在相对湿度45%~75%、温度为23±2℃条件下放置3h.方可进行测试。

4.7.3.3测试电极的准备a.测试前必须用酒精对电极进行认真清洗;b.电极必须正确配合,接触表面应平整并且互相平行。

4.7.3.4测试步骤a.用厚度计测量并记录接触面的厚度;b.被测样品必须有足够的接触面,以保证与电极完全接触;c.在两电极之间放置被测样品,并且施加1.12×1O2N (11.4kgf)的压力;d.在接触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测试应在2min内完成。

4.7.3.5计算体积电阻率按下式计算:ρ=RA/L (1)式中:ρ-体积电阻率.Ω•cm;R-测得的电阻值,Ω;A-样品面积,cm2;L-样品厚度,cm。

4.7.3.6体积电阻率的其它测量方法也可采用表面探针法(见附录A)进行测量。

若发生争议,以4.7.3.5方法为准。

4.7.4拉伸破坏后的电稳定性按GB 528将被测样品拉断,在30min内,从拉伸断裂的狭长处(见图2)制做测试样品.并按4.7.3测量体积电阻率。

4.7.5振动期间的电稳定性4.7.5.1准备一个矩形框状的被测样品。

被测样品长为95±0.5mm,宽为70±0.5mm,矩形周边宽为4.0±0.5mm,厚为1.5±0.1mm.4.7.5.2测试前必须对盖板、法兰、被测样品等接触表面清洗干净;必须对测试装置、仪器仪表等进行校准。

图2样品断裂示意图4.7.5.3把被测样品固定在铝制的法兰上(见图3);法兰上装有输入/输出接收计。

法兰和盖板的表面糙度为0.8~1.6μm.表面先镀镍再镀金;在测试过程中被测样品应产生5%~10%的变形。

产主变形的压力是由螺栓拧紧程度决定。

螺栓应与法兰、盖板表面绝缘。

图3样品固定示意图4.7.5.4用灵敏度为O.OlmΩ的毫欧计测量通过盖板、法兰、被测样品的电阻。

按4.7.3.5 中(1)式,计算出被测样品振动前的体积电阻率。

4.7.5.5将装有被测样品的法兰固定在振动器上。

被测样品的平面应与振动轴平行.振动轴应在垂直方向。

4.7.5.6按GJB 360A方法204高频振动试验中试验条件c进行试验。

试验过程中应以每分钟2倍频程的速度,从200Hz扫描到1OOOHZ.选择最低共振频率.共振1min,测量振动期间输出加速度(只作参考)和被测样品的最大电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