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检验指导书
质检作业指导书

质检作业指导书1. 作业背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质检作业在生产和服务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质检作业旨在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并促进持续改进。
为了有效开展质检作业,本指导书旨在提供一些具体指导和建议。
2. 作业目标- 确保产品和服务达到既定标准;- 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问题;- 促进持续改进。
3. 指导原则- 准确性:质检作业需要精确和准确的测量、评估和判断。
确保使用准确可靠的工具、技术和方法。
- 一致性:质检作业应基于统一的标准和流程,以实现结果的可比较性和一致性。
- 公正性:质检作业应客观、公正、中立地进行,避免主观偏见和歧视。
- 可追溯性:质检作业应具备可追溯性,确保能够追溯和验证所采取的测量和评估结果。
- 持续改进:质检作业应不断学习和改进,积极采纳新的技术和方法,以提高效率和效果。
4. 作业流程4.1 计划和准备- 确定质检目标和标准;- 制定质检计划和时间表;- 确定质检的样本数量和抽样方法;- 准备质检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4.2 实施质检- 根据质检计划执行质检任务;- 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测量和评估;- 记录质检结果和相关数据。
4.3 分析和评估- 对质检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与既定标准做对比;- 确定问题和不符合要求的地方;- 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4.4 纠正和改进- 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纠正措施;- 实施纠正措施并监控效果;- 确保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5. 质检方法和工具- 抽样检验:根据抽样方法选择样本进行质检;- 检测设备:使用适当的检测设备进行测量和评估;- 数据分析: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不良品分析:通过分析不合格样本,确定潜在问题的原因; - 测试方法:根据不同的产品和服务,选择适当的测试方法。
6. 质检记录质检记录是质检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质检日期和时间;- 样本信息和数量;- 测量和评估结果;- 发现的问题和不合格项;- 纠正措施和改进建议。
IQC检验作业指导书

IQC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IQC(Incoming Quality Control)是指进货质量控制,是对原材料、零部件或成品在进入生产过程之前进行的质量检验。
IQC检验作业指导书是对IQC检验过程的详细规范和操作流程的文件,旨在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IQC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点。
一、检验前准备1.1 确定检验标准和要求:在进行IQC检验之前,需要明确产品的检验标准和要求,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1.2 准备检验设备和工具:根据产品的检验要求,准备相应的检验设备和工具,确保检验过程准确和有效。
1.3 制定检验计划:根据产品的特点和生产需求,制定详细的检验计划,包括检验时间、地点、人员等方面的安排。
二、检验过程2.1 外观检验:首先进行外观检验,检查产品的表面是否有缺陷、划痕、氧化等问题,确保产品外观符合标准。
2.2 尺寸检验:接着进行尺寸检验,使用相应的测量工具对产品的尺寸进行检测,确保产品尺寸符合要求。
2.3 性能检验:最后进行性能检验,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进行相应的测试,确保产品性能符合标准。
三、检验记录和报告3.1 记录检验结果:在检验过程中,及时记录检验结果,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的数据,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性。
3.2 分析检验数据:对检验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原因和改进措施,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提升。
3.3 生成检验报告:根据检验数据和分析结果,生成详细的检验报告,包括检验结果、问题反馈、改进建议等内容,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
四、异常处理和改进4.1 处理不合格品:对于发现的不合格品,及时进行处理,包括退货、返工、报废等方式,确保不合格品不进入生产环节。
4.2 分析异常原因:对不合格品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原因,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4.3 持续改进:根据异常处理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改进检验流程和方法,提高检验效率和准确性。
五、验收和归档5.1 验收合格品:对通过IQC检验的产品进行验收,确保合格品进入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成品质量检验作业指导书

成品质量检验作业指导书1. 引言成品质量检验是确保产品达到标准要求的重要环节,对于质量管控具有关键性意义。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成品质量检验的步骤和要点,以便质检人员能够准确有效地执行检验任务。
2. 检验准备在进行成品质量检验之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确保检验的顺利进行。
具体准备步骤如下:1. 确定检验标准和要求:根据产品的规格和标准要求,明确需要检验的项目和指标。
2. 准备检验设备和工具: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检验要求,准备好相应的检验设备和工具,如测量仪器、试验台等。
3. 检查检验环境:确保检验环境符合要求,如温度、湿度等因素。
3. 检验步骤进行成品质量检验时,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 样品采集:按照规定的采样方法和数量,采集需要检验的样品。
2. 外观检验:对样品外观进行检查,包括表面质量、色泽、形状等方面。
3. 尺寸检验:使用相应的测量仪器对样品的尺寸进行测量,与标准数值进行比较。
4. 功能性检验:如果产品有功能性要求,根据规定的方法进行相应的功能性检验。
5. 物性测试:对产品的物性进行测试,如硬度、重量、强度等。
6. 包装检验:对产品的包装情况进行检查,包括包装完整性、标识是否齐全等。
7. 记录和报告: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检验报告中,包括样品信息、检验项目、结果等内容。
4. 注意事项在进行成品质量检验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操作规范: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检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2. 安全注意:在使用检验设备和工具时,要注意安全防范,遵循相关的操作安全规范。
3. 资源管理:合理管理检验设备和工具,保持其正常运行状态。
5. 总结本作业指导书提供了成品质量检验的步骤和要点,帮助质检人员在实施检验任务时能够准确有效地进行操作。
通过执行严格的质检流程,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信誉度。
以上是成品质量检验作业指导书的简要内容介绍,希望对质检人员的工作有所帮助。
工程质量检验指导书

1 目的规范检验方法,保证工程质量。
2适应范围工程施工过程中和交付前的检验。
3引用规范JGJ/T16——924 检验项目的分类4.1 桥架及线槽、线管的安装4.2 电线电缆的敷设4.3 现场设备的安装4.4 控制室设备的安装及系统的连接4.5 系统功能的验证5 检验5.1 桥架及线槽、线管的安装5.1.1 依据技术质量部的技术文件核查器材型号/规格使用是否正确;5.1.2 依据技术质量部的技术文件,核查安装地点,位置是否正确;5.1.3 检查安装的部件是否紧固、牢靠;5.1.4 检查桥架、线槽、线管的安装的水平度、垂直度,保证横平、竖直,弯头在合同范围。
5.1.5 接头及弯头的装配和制作是否严密、无变形。
5.2 电线、电缆的敷设5.2.1 检查布线标识是否便于查找和追溯;5.2.2 依据技术质量部的技术文件核对电线电缆的型号/规格是否正确;5.2.3 检查电线、电缆敷设后的预测长度是否与相应的作业规范要求一致,绑扎是否与相应的作业规范要求一致;5.2.4 检查接头、接插头是否按相应的作业规范要求焊接,焊接焊点光滑牢靠无短路,接插头装配正确、牢靠,重点检查绝缘防护是否按相应的作业规范操作。
5.3 现场设备的安装5.3.1检查安装的设备型号/规格是否与技术文件一致;5.3.2检查设备的安装位置与技术文件要求是否一致;A) 检查安装位置对器材功能是否有影响。
如摄像机的监视范围及目标、探头的探测范围及可能影响探头误报的物体设备;B) 检查其它非本系统设备及电缆,可能对本系统的影响;C) 检查其它现场环境对本系统设备的影响。
如光线、窗、镜等。
以上A)、B)、C)出现可能影响工程质量时现场施工人员应即时报质量工程师处理。
5.3.3 安装质量A) 检查设备的安装是否按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或相应的安装作业规范安装;B) 安装的设备是否牢固、平整、美观;C) 对需预设置的设备都进行了正确的设置;第 1 页共 2 页D)设备与线缆的连接良好且牢固,线路外表加防护。
质量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

露铜的现象 2.不影响引线的露铜
MA
面积不得大于∮1mm.
跳线 (搭 线连 接)
PCBA
1.导线搭焊在元件引 脚上,焊接长度必须 大于引脚长度的3/4 2.导线与引脚接面处 的焊点可接受 3.引线连接时不能过 于松弛,需要与PCB 粘合紧贴,而不对其 它线路造成影响 4.连接引线长度不得 超过20mm,同一PCB搭 线不得超过两处
浮高
所有元 件
元件本体浮起与PCB 的间隙不得大于 0.1mm。
MA MA MA
MI MA MA MA MA
翘脚
有引脚 元件
不允许元件引脚变形 而造成假焊、虚焊等 不良.
MA
1.不接受有丝印要求
元件
的元件出现无丝印或
MA
丝印
有丝印 元件
丝印无法辨认的 PCBA;
不良
2.允许丝印模糊但可
辨认的。
元件 所有元 不接受元件本体破损
PCB 刮花
PCB
2.板面允许有轻微划 痕,长度小于10mm; 宽度小于1.0mm
3.可接受板面或板底 的划痕,但不可伤及 线路
PCB 丝印
所有产 品
1.有丝印与无丝印的 PCB板不允许混为一 起.
2.丝印残缺或不清 晰.
1.焊接面.线路等导
PCB 脏污
PCB(不 含金手 指板)
电区不可有脏污或发 白。 2.在非导电区允许有 轻微的发白或脏污面
MA MA MA
MI MA
MI MA
MA
MA
MA
伤
过10mm)无感划伤不
接受。
PCB 线路
PCBA (不含 裸板出
货产 品)
1.不接受PCBA线路存 在开路不良。
IQC检验作业指导书

IQC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IQC(Incoming Quality Control)是指对进货物料进行质量检验的过程,旨在确保进货物料的质量符合预期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IQC检验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导,以确保检验过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范围本次IQC检验涵盖的物料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电子元器件、机械零部件、原材料等。
检验标准参考国家相关标准及公司内部标准。
三、检验设备1. 检验工具:卡尺、量规、显微镜等。
2. 检验仪器:电子测量仪器、拉力测试机、硬度计等。
3. 检验设备的校准:确保检验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校准周期为一年。
四、检验流程1. 接收物料- 检查物料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或者湿气进入。
- 核对物料送货单与实际物料是否一致。
- 将物料送至IQC检验区域,妥善存放。
2. 检验准备- 准备所需的检验工具和仪器。
- 根据检验标准,确认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
3. 外观检验- 检查外观缺陷,如划痕、变色、变形等。
- 根据标准,对外观缺陷进行评估和记录。
4. 尺寸检验- 使用卡尺、量规等工具对物料的尺寸进行测量。
- 比对测量结果与标准要求,记录测量数据。
5. 功能检验- 根据物料的功能要求,进行相应的功能测试。
- 使用适当的测试设备和方法,记录测试结果。
6. 化学成份检验- 对需要进行化学成份检验的物料,采集样品。
- 使用适当的化学分析方法,分析样品的成份。
- 比对分析结果与标准要求,记录分析数据。
7. 物理性能检验- 对需要进行物理性能检验的物料,使用相应的测试设备和方法。
- 比对测试结果与标准要求,记录测试数据。
8. 检验判定- 根据检验结果,按照事先确定的判定标准,判定物料的合格与否。
- 对不合格物料,进行分类和处理,如退货、返修等。
- 对合格物料,进行标识和妥善存放。
五、记录与报告1. 检验记录- 对每一个检验项目,记录检验结果和相关数据。
- 记录包括检验日期、检验员、检验方法、检验设备等信息。
品质检验作业指导书

品质检验作业指导书品检的定义品质检验亦称质量检验。
运用各种检验手段,包括感官检验、化学检验、仪器分析、物理测试、微生物学检验等,品质检验的范围很广,大体上包括外观质量检验与内在质量检验两个方面:外观质量检验主要是对商品的外形、结构、花样、色泽、气味、触感、疵点、表面加工质量、表面缺陷等的检验;内在质量检验一般指有效成分的种类含量、有害物质的限量、商品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机械性能、工艺质量、使用效果等的检验。
同一种商品根据不同的外形、尺寸、大小、造型、式样、定量、密度、包装类型等而有各种不同的规格。
品检的目的质量检验的作用是把关、预防、报告。
即通过对进厂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以及生产过程中工序的检验,产品出厂前的成品检验,搜集数据,对被检验对象与技术要求进行比较,做出合格不合格的判断。
合格的放行,不合格的剔除并向上级报告。
同时对于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为提高和改进产品质量提供依据,对于不合格的项目通过分析,找出原因,制定纠正措施,避免同类不合格事件的再发生。
质量检验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满足用户需求(下道工序也是用户),从而达到最终目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和生产部门产生矛盾,特别是在交货期短的情况下,生产部门急于交货,而质检部门则严格要求质量合格,发现不合格的问题不能随意放行。
遇到此类问题,检验人员就很为难,如果领导支持还好办,不支持那就不好说了。
不过作为质量检验岗位上的人员,一定要履行自己的职责,我们不是与人过不去,而是正常的工作,我们不坚持质量要求的话,整个单位就没有人来把质量关呢,质量大堤不能不把。
只要公司正常生产经营,这些问题就不会不发生。
品检的工具及手段公司品质检验的工具包括:100倍显微镜、菲林尺、张力计、厚度仪、直尺等包括观感目测。
品检流程。
检验作业指导书范本

检验作业指导书范本一、检验目的本次检验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作业的质量和准确性,以便达到预期的效果。
通过检验,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保证作业的正常进行。
二、检验范围本次检验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作业的设计和布置;2. 作业所采用的工具、材料和设备;3. 作业的操作流程和方法;4. 作业的标准和要求。
三、检验准备1. 检验人员的资格和培训要求;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并接受过相应的培训,对于常见的问题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2. 检验所需的工具和设备;根据具体的检验内容,选择适当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检验,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3. 检验标准和要求;参照相关的标准和要求,明确检验的指标和评判标准,以确保检验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四、检验步骤1. 检验前准备工作;检验前要对检验所需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度。
2. 开展实际检验工作;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逐项进行检验,检查作业的设计、工具设备的使用和操作流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3. 记录检验结果和问题;在检验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和不合格项进行记录,并标明具体的情况和原因,以便进行后续的处理和改进。
4. 提出评价和建议;根据检验结果和问题记录,对作业的质量和准确性进行评价,提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的建议,以期提高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五、检验结果的处理1. 不合格项的处理;对于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项,应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并责令相关责任人进行整改,直至合格为止。
2. 合格项的认定;对于符合检验标准和要求的项,应认定为合格,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归档。
六、检验报告1. 检验结果的总结和分析;将检验过程中的整体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包括合格和不合格项目的比例、问题的类型和出现的频率等内容。
2. 问题的处理情况;对于检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处理情况说明,包括整改的措施、责任人及整改进度等信息。
3. 改进和完善的建议;结合检验结果和问题分析,提出具体的改进和完善的建议,以期提高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检验指导书
质量检验指导书的主要作用,是使检验人员按检验指导书规定的检验项目、检验要求和检验方法进行检验,保证质量检验工作的有效性,以防止错检、漏检等情况发生。
质量检验指导书的格式,通常根据企业的不同类型、不同检验流程等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下表1为某汽车制造分厂在质量检验计划管理标准中提供的一份实用的产品质量检验指导书格式样本。
表1 产品质量检验指导书
产品名称零件号
零件名称使用单位
项目号质量特性要求检查方法检查频次
编制
校
对批准
资料来源:刘广第•质量管理学(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表2 产品质量检验指导书
零件
名称
零件件号检验频次发出日期TTA1B×30-02-100全检
注意事项1、测量前清除毛刺和硬点。
2、在使用杠杆卡规检验时,活动脚需松开进出,防止零件表面划伤。
3、需用量块校准尺寸,并清除量块误差。
4、在检验接触精度时,需保持塞规清洁,防止拉毛、起线。
5、在使用各种量仪时,应具备有效期内的合格证。
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要求测量
器具
检验方
法、方案
重要度内径
1尺寸公差:配合
间隙
< 0.01
千分
尺、
量
块、
杠杆
卡规
与100件
研配,莫
氏锥孔处
允许略小
2级
2粗糙度:外圆0.1样板
比较
目测
3粗糙度:处0.4样板
比较
目测
4粗糙度:莫氏#4
锥孔
0.4/8
样板
比较
目测
5*圆度:外圆0.002杠杆
卡规
H3-42级Δ
6*平行度:0.002杠杆
卡规
1—22级Δ
(以下略)
注:*为关键项目,不得申请回用
Δ为工序质量控制点
资料来源:刘广第•质量管理学(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表2为某零件的质量检验指导书。
由表2清楚可见,质量检验指导书也是检验规程,它相当于传统质量检验管理中的“质量检验卡”。
通常,对建立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以及关键和重要的零件都必须编制“检验指导书”。
检验指导书应对被检验的质量特性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并规定检验方法、抽样方案、所需量具、仪表,以及检验示意图等。
编制质量检验指导书的主要要求如下:
⑴列出所有质量特性,并对质量特性的要求要明确、具体,使操作者和检验人员容易掌握和理解。
包括缺陷的严重分级、尺寸公差、检测秩序、检测频率、抽样方案等有关内容。
⑵针对质量特性不同的要求,合理选择适用的测量工具或仪表,并在检验指导书中标明其型号、规格和编号,说明其使用方法。
⑶采用抽样检验时,应正确选择并说明抽样方案。
根据具体情况及
缺陷严重性分级确定AQL值,正确选择检查水平,抽样方案应尽量采用先进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
质量检验指导书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⑴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以及配套产品的入厂检验;
⑵生产工序或服务业务流程的过程检验;
⑶装备检验;
⑷最终产品检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