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及对策和措施
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及对策和措施

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及对策和措施一、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1.疫情造成供给缺口:非洲猪瘟等疫情的爆发造成了大量猪只的死亡,导致市场上供给量减少。
由于疫情传播速度快,遏制疫情的措施和时间周期相对较长,恢复供给需要较长时间。
2.气候因素影响养殖:气候异常,如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会影响养殖业,造成猪只死亡率增加,供给减少。
3.养殖成本上升:养殖过程中的原料成本上升,例如饲料价格上涨、耗费能源的成本上升等,都会导致养殖成本的增加,从而推高猪肉价格。
4.养殖环境受限:一些地区出于环保考虑对养殖业实行政策限制,例如限制扩大养殖规模、限制养殖土地使用等,导致养殖规模有限,供给不足。
5.生猪批发市场集中度低:由于中国的养猪业具有分散化特点,存在大量小规模养殖户和散户,缺乏统一的规模和市场交易平台。
这导致生猪批发市场集中度低,交易成本高,也影响了市场供给量的有效组织。
1.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加大非洲猪瘟等疫情的防控力度,强化边境检疫,提高养殖场的消毒和隔离措施,控制疫情的传播速度,减少猪只死亡率。
2.加强养殖条件改善:改善养殖条件,提高养殖场环境的舒适性,适度增加投入,改善猪只饲养环境,降低死亡率,增加供给量。
3.提高养殖效率: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指导,提高养殖效率,降低养殖成本,增加市场供给量。
4.改善生猪批发市场:推动生猪批发市场的规范化和集约化发展,引导和支持小规模养殖户转型,加强批发市场的管理和服务,提高市场集中度,降低交易成本。
5.提高进口猪肉比例: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猪肉贸易合作,增加进口的猪肉供应,缓解国内市场供给不足的问题。
6.加强政策引导:制定和调整相关政策,鼓励规模化养殖,扶持大型养殖企业,推动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增加市场供给量。
三、总结猪肉价格上涨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包括疫情造成的供给缺口、气候因素的影响、养殖成本上升、养殖环境受限以及生猪批发市场集中度低等因素。
为了缓解猪肉价格上涨的问题,需要加强疫情防控工作,改善养殖条件和养殖效率,改善生猪批发市场,提高进口猪肉比例,并加强政策引导,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及对策和措施

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及对策和措施和疫情防治等服务工作;保险公司要介入牲猪保险,为牲猪养殖解除后顾之忧。
2、培养本地农户养殖牲猪的积极性。
秀山和酉阳等地之所以猪源充足,是因为基本上形成了家家养猪的习惯,而吉首农村却没有这个习惯,大部分家庭只养一头猪自用,没有把养猪当成一种产业来做。
这就使吉首地区的牲猪供应长期依赖外地,容易受疫情等突发情况的制约。
有关部门积极想办法,鼓励农民养殖牲猪,调动农民养猪的积极性,动员有条件的农户形成养殖圈,并为之创造有利条件。
引导农民除了自给自足外,面对市场扩大养殖规模。
3、保证长途贩运牲猪渠道畅通。
清理和降低长途贩运的收费,为运输畅通提供条件,防止出现猪源供应不上的严重后果。
按照省物价局的要求,把绿色通道真正的开通起来,凡是运猪运肉运菜的车不能收费,如有违规收费的,价格部门要快速反应及时处理。
一切趁机搭车收费,抬高收费的行为都要进行打击,要尽量帮助降低营成本,把猪肉价格降下来。
同时要增加其它肉食产品如鸡、鸭、鱼、牛肉、羊肉的供应,适当改变饮食结构,缓解猪肉价格上涨压力。
4、健全牲猪的预警监测体系,密切关注市场供应和价格形势的发展。
认真研究和确定我市猪肉价格的警戒线,让牲猪价格既不因过低而伤农,也不要过高而影响城市肉食供应。
非常时期,尤其是州庆以前对牲猪价格一天一采价,一星期一报,及时掌握猪肉价格和牲猪供应的情况,向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通报,还要做好异动情况、突发事件如疫情、自然灾害的快速反应,提前介入,妥善处理。
5、切实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
经州政府批准,全州共拿出130万元价格调节对全州7万多低保人群按每月20元给予一次性肉食补贴。
我市有5500个低保人员,将拿出11万价格调节基金作为一次性补贴,这项补贴现正在落实中。
6、强化屠宰执法和市场监管。
工商、物价、畜牧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加强强化屠宰执法和管理,严厉打击哄抬物价、短斤少两、以次充好变相涨价行为,维护肉食市场的经营秩序,保护消费者利益文章来源莲山课件w w w.5y K J.Co m 5。
关于猪肉涨价的分析及对策建议

关于猪肉涨价的分析及对策建议近期,国内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担忧。
猪肉作为中国人的主要肉类食品,其价格的上涨直接影响着民生。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猪肉涨价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有效地应对这一问题。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导致猪肉涨价的主要原因。
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供需关系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
在供需方面,由于近年来生猪疫病的爆发,导致养猪户减少,生猪供应不足,从而使得猪肉价格一路上涨。
在外部因素方面,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猪肉进口成本上涨也是造成国内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
针对目前猪肉价格上涨的情况,我们需要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政府应该加大对养猪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养猪,增加生猪的供应。
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完善猪肉进口政策,降低猪肉进口关税,扩大猪肉的进口规模,以缓解国内猪肉供应不足的问题。
政府还可以适时采取价格管控措施,保障猪肉价格的稳定,避免价格波动过大对市场和消费者造成不良影响。
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猪肉涨价的情况。
我们可以适当减少猪肉的消费量,转而选择其他肉类产品,如鸡肉、牛肉等,以减轻对猪肉的需求压力。
我们可以适当增加豆制品和禽类等替代品的消费,多样化的膳食结构有助于缓解因猪肉价格上涨带来的经济压力。
我们也可以适当培养食品储备的意识,储备一些长效食品,以备不时之需。
对于猪肉涨价这一问题,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其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共同来解决这一难题。
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养猪业的支持力度,促进猪肉供应的增加,合理调节猪肉价格,维护市场秩序。
而消费者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应对猪肉价格上涨,保持理性消费。
相信随着各方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有效地应对猪肉涨价的问题,保障人民的饮食安全和生活水平。
猪肉价格上涨的成因及应采取的对策

蒙
处 于 全 面 亏 损 状 态 。 去 年 下 半 年 以
来 ,我 国粮 食 、农 业 生 产 资 料 、水 、 电 、 煤 、运 等 基 础 产 品 价 格 全 面 上
无 前 例 ,引起 各 界 高度 关 注 。最 近 ,
中 国 肉类 协 会 组 织 1 6家 大 型 屠 宰 加
( .8 的 水 平 , 连 续 18 )
产 为 目的 的 规 模 化 养 殖 发 展 缓 慢 。 随 着 我 国工 业 4= 1 、城 市 化 的 发 展 ,农 村 劳 动 力 加 快 向城 镇 转 移 ,劳 动 力 价 格
8年 低 价 位 运 行 ,必 然 影 响 养 猪 积 极 性 和 生 猪 供 应 量 ,孕 育 了 2 0 0 7年 的
论 了 猪 及 猪 肉价 格 上 涨 的 成 因 和 猪 肉 价 格 猛 涨 是
供 求 矛 盾 之 反 映 ,其 基 本 原 因 是 生 猪
月 玉 米 价 格 同 比 上 涨 21 %), 养 一 头
猪 不计 算 风 险 仅可 赚 5 0元 ~ 1 0元 , 0 需 要 饲 养 4个 多 月 的 时 间 ,不 如 打 两
数 为 1 091 10 、 . 、 .9、 09 、 15 .7 .4、
1 74 1 58 1 47 、
了 销 区 , 例 如 江 苏 省 过 去 每 年 生 猪 调
出 量 在 10 0万 头 以 上 ,现 在 每 年 要 0 调 入 10 0万 头 。 北 京 、上 海 等 主 要 0 销 区 自养 量 下 降 ,调 入 量 增 加 。 ( ) 规 模 养 殖 比 例 小 长 期 以 2 来 , 我 国 生 猪 饲 养 以农 户 散 养 为 主 , 约 占饲 养 总 量 的 9 %2 o  ̄ , 以商 品 生
中国猪肉价格波动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中国猪肉价格波动的原因与对策研究近年来,中国猪肉价格一直存在着高涨与低谷的波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猪肉是中国百姓家庭日常餐桌上的必备食品,其价格上涨会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甚至会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为了遏制猪肉价格的剧烈波动,我们需要深刻地探究其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对策。
一、中国猪肉价格的波动原因1. 自然灾害因素中国境内气候多变,自然灾害比较频繁,这是导致猪肉价格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例如,2018年初的大雪,影响了省际运输和生猪饲料供应,导致部分地区生猪出栏量和屠宰量减少,从而推动了猪肉价格的涨势。
2. 疫病因素疫病是导致猪肉价格波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猪瘟、非洲猪瘟、蓝耳病等疫病在我国仍然存在,它们会直接影响猪的生长周期和出栏率,导致生猪市场紧张,价格上涨。
例如,2018年四季度我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导致猪肉市场受到重创,短期内价格快速上涨。
3. 政策因素政策因素也是导致猪肉价格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例如,2019年年初开始实行的新的环保政策,导致了一些小型的生猪养殖户被迫停产,从而进一步影响了猪肉产量和价格。
4. 市场供求因素市场供求因素是导致猪肉价格波动最直接的原因。
供大于求时,猪肉价格自然会下降;供不应求时,猪肉价格则会快速上涨。
近年来,随着生猪养殖规模化水平的提升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猪肉市场供应能力有所增强。
但是,由于市场需求的大量增加,市场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导致猪肉价格快速上涨。
二、应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对策1. 改善生猪养殖环境改善生猪养殖环境,提高生猪饲养的科学性和效率,是解决猪肉价格波动问题的重要途径。
可以适度调整生猪养殖规模,避免产能过剩;加强环保治理,减少因环保政策导致的生猪养殖终止,缓解猪肉市场供应压力;提升生猪养殖科技含量,提高生猪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2. 改善屠宰加工环节改善屠宰加工环节,提高猪肉产品的质量安全,也是解决猪肉价格波动问题的途径之一。
猪肉涨价的因素分析及建议

猪肉涨价的因素分析及建议【摘要】猪肉价格近期持续上涨,引发了广泛关注。
本文主要从猪肉供应量下降、饲料成本上升、疫情影响、消费需求增加等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调控政策和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可以发现,猪肉涨价的原因主要包括猪肉供应量的减少、饲料成本上升、疫情影响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为此,我们建议政府应该出台更加有针对性的政策,增加猪肉供应量,稳定饲料价格,加强疫情监测和控制,并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以应对猪肉价格上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猪肉价格上涨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只有全社会齐心协力,才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猪肉价格上涨、供应量下降、饲料成本上升、疫情影响、消费需求增加、调控政策、建议、总结分析、对策建议1. 引言1.1 猪肉价格上涨的背景猪肉价格上涨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猪肉供应量下降。
近年来,受非洲猪瘟疫情等因素影响,我国猪肉产量大幅下滑,导致市场供应不足,价格自然上涨。
二是饲料成本上升。
饲料是养猪的重要成本之一,而近年来受全球粮食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饲料价格持续走高,直接导致养猪成本增加,进而推动了猪肉价格上涨。
三是疫情影响。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养殖业面临着疫情防控压力,生产成本增加,供应链受阻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猪肉价格。
四是消费需求增加。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品质猪肉的需求逐渐增加,加剧了市场供需矛盾,进而推高了猪肉价格。
猪肉价格上涨的背景是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分析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探讨当前猪肉市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调控政策建议,以期能够有效应对猪肉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稳定社会经济发展。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猪肉供应量下降、饲料成本上升、疫情影响、消费需求增加等因素对猪肉价格的影响机制,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制定有效政策,推动猪肉市场稳定发展。
希望通过对猪肉价格上涨的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为我国猪肉市场提供参考,促进猪肉市场良性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近期猪价上涨经济学分析

近期猪价上涨经济学分析猪肉是中国人主要的肉类食品之一,因此猪肉价格的上涨对中国的经济和民生有重要影响。
近期猪价上涨的原因较为复杂,涉及生猪养殖业的供给短缺、口蹄疫疫情的影响、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等多个因素。
下面从供需关系、投资、政府政策等角度来分析近期猪价上涨的经济学原因。
供需关系是影响猪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几年来,受生猪养殖业的环保压力增加、养殖成本上升、盈利能力下降等因素的影响,生猪养殖规模逐渐减少,导致猪肉供给相对紧缺。
口蹄疫疫情的暴发也导致了一定数量的生猪死亡,进一步加剧了供给短缺。
与此中国人均收入的增加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导致猪肉需求增加,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推动了猪价的上涨。
投资是影响猪肉价格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猪肉价格的上涨,养殖户的盈利能力增加,吸引了更多的资金涌入养猪业。
这种投资增加可以提高生猪的供应量,从而缓解供需矛盾,使猪价趋于稳定。
投资的回报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因此在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满足市场需求的增长,价格上涨仍然存在一定的压力。
政府政策也会对猪价的上涨产生一定影响。
为了稳定猪肉价格、保障国内市场的供应,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增加国家储备冻猪肉的投放、减少关税等。
这些政策可以部分缓解供给紧张的情况,稳定市场价格。
政府政策的效果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发挥,因此在短时间内猪价上涨的压力仍然存在。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也会对猪价产生影响。
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导致了猪肉的进口限制,使得国内市场供应出现一定程度的紧张。
非洲猪瘟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也对猪肉的供应和价格产生了不利影响。
这些外部因素的变化使得猪价的上涨更加复杂和不确定。
近期猪价上涨是由多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供需关系的变化、投资的增加、政府政策的影响以及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都对猪价产生了影响。
在未来,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生猪养殖业的支持、促进投资增加、稳定市场预期等措施来缓解猪价上涨的压力,确保猪肉市场供应的稳定。
关于猪肉涨价的分析及对策建议

关于猪肉涨价的分析及对策建议近期,随着生猪存栏量减少和生产成本上升,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猪肉是中国人饮食中的主要肉类之一,价格的上涨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也给养殖企业带来了挑战。
本文将对猪肉涨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分析1. 生猪存栏量减少近年来,受非洲猪瘟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
而且,由于生猪养殖成本的上升和环保政策的加大力度,一些小规模的生猪养殖户纷纷退出市场,导致了猪肉供应紧张,价格自然而然地上涨。
2. 饲料成本上升养猪的成本主要包括饲料、兽药、劳动力、水电等方面,其中饲料成本占据了较大的比重。
近年来,国内外的粮食价格不断上涨,饲料价格也在不断攀升,这使得养猪成本大大增加,生猪养殖户只能通过提高猪肉的售价来抵消成本的增加。
3. 其他因素除了生猪存栏量减少和饲料成本上升外,一些其他因素也导致了猪肉价格的上涨。
交通运输成本的增加、人工成本的上升、后期加工和储藏环节的损耗等都是导致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
二、应对猪肉价格上涨的对策建议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政府在调控猪肉价格方面可以加大扶持力度,提高补贴力度,降低生猪养殖户的税费负担,给予购买饲料的企业一定的贴息贷款,稳定饲料价格。
加大对生猪养殖业的扶持力度,推动规模化、专业化生猪养殖,提高生猪产能,保障猪肉的供应。
2. 推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养殖业发展的关键。
政府可以支持农业科研机构对生猪饲养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生猪养殖的效益,降低养殖成本。
加大对生猪疫病的研究力度,提高生猪养殖的抗病能力,保障生猪的健康。
3. 加强市场监管对于一些操纵猪肉价格的行为,政府要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价格垄断行为和价格欺诈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建立完善的猪肉价格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价格异常波动,及时采取措施稳定市场。
4. 多渠道保障猪肉供应除了加大对生猪养殖业的扶持力度外,政府还可以鼓励多渠道保障猪肉供应,例如扩大进口猪肉的渠道,增加猪肉的供应量,稳定市场价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及对策和措施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及对策和措施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措施,范文,网,对策,原因,价格,上涨,猪肉,,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调研报告中查看更多范文。
今年以来,吉首市猪肉价格持续上涨,一路攀升。
日前鲜猪肉价格已达到每公斤17-18元,一些小市场和零售摊点已达到每公斤20元,比去年六月的每公斤12.00-13.00元上涨了28%-30%。
批发价格每公斤15元,去年同期为6元,增幅2.5倍。
一、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
1、由于去年牲猪价格低迷,导致农民养猪积极性下降。
去年吉首市鲜猪肉零售价格每公斤仅有10-11元,毛猪调运价格每公斤才5.6-5.8元。
农民养猪得不到实惠,连养猪大户也出现亏损,养猪积极性受挫,宰杀母猪过多,存栏数量下降,从而造成今年牲猪出栏数量减少和市场供应紧张。
2、以玉米为主的饲料价格居高造成牲猪养殖成本上升。
今年以来粮食价格上涨,养殖成本升高。
玉米作为饲料牲猪的主要原料,国内价格由年初的平均1400/吨上涨到现在的1800元/吨,其它饲料价格涨幅也都超过了10%。
一头牲猪成本因此增加了60-70元。
3、受局部地区牲猪疫情的影响。
目前吉首地区70%的牲猪都要靠从秀山、酉阳等州边地区调进,我省、广东等地区因出现“猪”病疫情而猪源减少,也从秀山、酉阳等地调进,从而造成吉首主要进货渠道的分流。
比如今年贵州的猪就没有进入吉首市场,全部转销长沙。
4、州庆和房地产项目的大量开工,暂住人口增加,进一步拉动了消费。
以去年为例,吉首屠宰场每天宰杀牲猪180头,乾州屠宰场50-60头,私宰场30-40头,今年吉首屠宰场每天的屠宰增加到210头。
去年石家冲市场每天下午四点多钟才能卖完,且剩下的都要处理给小餐馆。
而今年每天到下午一点钟左右,整个市场的肉全部卖光,没有低价处理的现象。
二、猪肉价格上涨后的对策和措施:
猪肉价格上涨,有利于调动农民养猪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
但价格上涨过快,涨幅过高,就会给人民生活造成影响,特别是低收
入家庭。
猪肉同粮食一样,也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关系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最重要食品之一。
同时,牲猪产业风险大,周期波动频繁,迫切需要政府采取相应措施,支持其稳定、健康发展,解决好老百姓的“菜篮子”问题。
州庆在即,我市后期压力更不可小视。
我们认为,政府一方面要建立长效机制发展牲猪生产,一方面则应采取应急措施对市场进行调控。
标本兼治,才能增加有效供给,稳定场物价。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发展规模牲猪养殖,扶持示范大户。
据统计,本地猪源(指自治州内)仅占吉首市场的30%,大部分依赖州边地区。
要解决吉首地区猪肉供应这个根本问题,必须要发展本地的牲猪养殖。
前些年,吉首也曾出现过一批养猪百头以上的大户,但由于成本高、技术差大都垮掉改行。
吉首双塘的两个规模较大的养殖场一个因疫情损失惨重,一个因市场价格低迷资金短缺举步维艰。
因此,政府有必要重点扶持几个年产猪5000—10000头的养殖场,扶持规模养殖,以保证吉首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需要,提高本地市场自产自供比例,形成一批饲养百头以上的环城饲养大户圈。
要认真落实财政部《关于应对猪肉价格上涨促进牲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建立母猪保险和饲养补贴相结合的制度。
市财政应做好
中央、地方保费和养殖补贴的落实;扶贫办、以工代赈办要拿出项目资金;物价部门要加大价格调节基金征收力度,运用基金对市场进行调节,即在牲猪价格低迷时对养殖实行亏损补贴,在猪源紧张价格上涨时则扶持生产;畜牧局要做好良种猪的试点和推广,搞好技术指导和疫情防治等服务工作;保险公司要介入牲猪保险,为牲猪养殖解除后顾之忧。
2、培养本地农户养殖牲猪的积极性。
秀山和酉阳等地之所以猪源充足,是因为基本上形成了家家养猪的习惯,而吉首农村却没有这个习惯,大部分家庭只养一头猪自用,没有把养猪当成一种产业来做。
这就使吉首地区的牲猪供应长期依赖外地,容易受疫情等突发情况的制约。
有关部门积极想办法,鼓励农民养殖牲猪,调动农民养猪的积极性,动员有条件的农户形成养殖圈,并为之创造有利条件。
引导农民除了自给自足外,面对市场扩大养殖规模。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及对策和措施(2)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措施,范文,网,对策,原因,价格,上涨,猪肉,,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调研报告中查看更多范文。
3、保证长途贩运牲猪渠道畅通。
清理和降低长途贩运的收费,为运输畅通提供条件,防止出现猪源供应不上的严重后果。
按照省物价局的要求,把绿色通道真正的开通起来,凡是运猪运肉运菜的车不能收费,如有违规收费的,价格部门要快速反应及时处理。
一切趁机搭车收费,抬高收费的行为都要进行打击,要尽量帮助降低营成本,把猪肉价格降下来。
同时要增加其它肉食产品如鸡、鸭、鱼、牛肉、羊肉的供应,适当改变饮食结构,缓解猪肉价格上涨压力。
4、健全牲猪的预警监测体系,密切关注市场供应和价格形势的发展。
认真研究和确定我市猪肉价格的警戒线,让牲猪价格既不因过低而伤农,也不要过高而影响城市肉食供应。
非常时期,尤其是州庆以前对牲猪价格一天一采价,一星期一报,及时掌握猪肉价格和牲猪供应的情况,向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通报,还要做好异动情况、突发事件如疫情、自然灾害的快速反应,提前介入,妥善处理。
5、切实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
经州政府批准,全州共拿出130万元价格调节对全州7万多低保人群按每月20元给予一次性肉食补贴。
我市有5500个低保人员,将拿出11万价格调节基金作为一次性补贴,这项补贴现正在落实中。
6、强化屠宰执法和市场监管。
工商、物价、畜牧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加强强化屠宰执法和管理,严厉打击哄抬物价、短斤少两、以次充好变相涨价行为,维护肉食市场的经营秩序,保护消费者利益。
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
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