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中的语流音变重点讲义资料
第四章 普通话语流音变1

第四章 语流音变
四、儿化的作用
2.区别词性 区别词性: 区别词性
kǔn kǔnr 动词) 量词) 捆(动词) —— 捆儿 (量词) cì cìr
动词) 名词) 刺(动词) —— 刺儿(名词)
第四章 语流音变
四、儿化的作用 3.修辞意义 修辞意义: 修辞意义
小猫儿 粉丝儿 小辫儿 嘴唇儿 小树儿 树林儿 小鱼儿 脸蛋儿
拿来 橘 起 进 李子 栗
的
地上 辣
第四章 语流音变
三、轻声练习1 轻声练习 屋子里有箱子,箱子里有匣子, 屋子里有箱子,箱子里有匣子, 匣子里有盒子,盒子里有镯子。 匣子里有盒子,盒子里有镯子。 镯子外面有盒子,盒子外面有匣子, 镯子外面有盒子,盒子外面有匣子, 匣子外面有箱子,箱子外面有屋子。 匣子外面有箱子,箱子外面有屋子。
语流音变
广州大学
2008.9
第四章 语流音变
各种语言都存在音变现象, 各种语言都存在音变现象 , 普通话的 音变现象主要表现在轻声 、 儿化 、 连续 变 音变现象主要表现在 轻声、 儿化、 连续变 轻声 调、语气词“啊”音变等几个方面。 语气词“ 音变等几个方面。
第四章 语流音变
轻 儿 声 化
第四章 语流音变
二、儿化与韵母表 儿化韵的音变现象要根据韵母的尾音, 儿化韵的音变现象要根据韵母的尾音, 学习时最好能结合韵母表掌握规律;读好儿 学习时最好能结合韵母表掌握规律; 化韵的关键是把儿化韵读成一个音节; 化韵的关键是把儿化韵读成一个音节;掌握 关键是把儿化韵读成一个音节 韵母儿化后读音的几种变化: 韵母儿化后读音的几种变化:
第四章 语流音变
第三节 连读变调
第四章 语流音变
三、连读变调 汉语中每个音节都有一定的声调, 汉语中每个音节都有一定的声调,但是 在语流中,由于受到前后音素的影响, 在语流中,由于受到前后音素的影响,有些 音节变得与单个字调的调值不同, 音节变得与单个字调的调值不同,这种变化 叫变调。 叫变调。 常见的变调有:上声的变调, 常见的变调有:上声的变调,一、不的 变调,形容词重叠后的变调等。 变调,形容词重叠后的变调等。
第一章 第五节 普通话语流音变

46
3、去声后面轻声读低调(1度)
地上 换下 笑笑 对付 态度 是的 漂亮 应酬 浪头 月亮 掉下 谢谢 任务 告诉 吓着 钥匙 志气 进来 胖子 大夫 试试 送来 任务 坐下 壮实 唾沫 盖头 坏了 告诉 教训 看看 费用 住过 笑话 分量 坐吧 下着 弟弟 近视 故事 相声 送来 疟疾 奉承 落下 碰上 壮实 费用 应酬 记住 事情 教训 冒失
45
-
2、上声后面轻声读半高调(4度) 手上 小的 我的 你的 本子 想着 改了 总的 想过 起来 赶上 码头 姐姐 奶奶 体面 打算 指望 喜欢 懂得 口袋 枕头 醒来 捂着 满上 镐头 扭捏 老实 伙计 首饰 脑袋 哑巴 小气 稳当 使唤 哄哄 跑来 买卖 恶心 考究 洒脱
-
好了 早的 讲究 稳当 眼睛 女婿 宝贝 本事
一目十行 一曝十寒 一日三秋 一手遮天 一笑置之 一意孤行 一泻千里
一念之差 一窍不通 一如既往 一塌糊涂 一往无前 一枕黄粱
28
2、“不”的变调规律及发音练
-
习 “不”字单用或在词句末尾以及
在 非去声音节前读原调去声。 在去声音节前变阳平调; 夹在词语中间时念轻声。
29
(1)不
决不 不说 不高 不睬 不了
52
8、量词“个”
三个
随着一声招呼,十几个汉子应声 而出。
53
9、作宾语的人称代词
请你
叫他
请她过来一下,好吗?
54
10、动词名词重叠的第二个音节
说说
笑笑
蹦蹦
跳跳
小丫头一刻也闲不住,一会儿写 写 一会儿画画,一会儿看看,一会儿说 说,过一会儿再唱唱。 懒哥哥和懒弟弟,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干瞪着眼睛没办法。
普通话培训 第五讲 语流音变

(一)上声的变调
▪ 上声在单念时调值是214,在语流的末尾时调值不变。 ▪ 1、两个上声紧相连,前一个调值从214变成35。 ▪ 如:214+214→35+214 水果 了解 领导 ▪ 注意: ▪ 原为上声现改为轻声的字音前头有两种不同的变调。 ▪ 如(1)214+轻声→35+214 捧起 等等 讲讲 ▪ (2)214+轻声→21+轻声 姐姐 嫂子 毯子
▪ 如:
▪ 听一听 学一学 写一写 看一看 穿不穿 谈不谈
买
不买 去不去 会不会 缺不缺 红不红 好不好
▪ 大不大 看不清 起不来 拿不动 打不开
变调训练
▪ 上声的变调(P32页)
二、轻声
▪ 学习要求: ▪ 了解什么是轻声,轻声有哪些作用,掌握
轻声的发音要领,学会发并牢记《普通话 水平测试纲要》中的必读轻声词。
▪ 2、三个上声相连,前两个上声的变调是词语内 部的语义停顿而定。可分为两种:
▪ (1)前两个上声音节语义紧凑,语义停顿在第 二个音节后,则前两个音节都变成35。即 (214+214)+214→35+35+214
▪ 如:展览馆 手写体 洗脸水
▪ (2)后两个上声音节语义紧凑,语义停顿在第 一个音节后,则前两个音节分别变成21、35。 即214+(214+214)→21+35+214
▪ (一)什么是轻声
▪ 轻声是一种特殊的音变现象,由于它长期 处于口语轻读音节的地位,失去了原有声 调的调值,在一定的条件下读得既短又轻, 故名轻声。
▪ 如:爸爸 石头 儿子 他们
清楚 活泼 吓唬 喇叭
(二)轻声的作用 1、轻声可以区别词的意义 如:她的孙子(sūnzi)在工厂当工人。
普通话辅导二 语流音变

(三)不能出现相连的两个儿化韵音节,如: “刀尖儿”单念时可读成“刀儿”、“尖 儿”,但两个音节相连时,必须读成“刀尖 儿”,不能读成“刀儿尖儿”。
返回
三 变调
一、上声的变调规律
(一)上声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前面变成半 上,即调值由214变成211。如: 在阴平前:首都 北京 始终 普通 老师 小说 北方 可惜 在阳平前:祖国 语言 旅行 改良 古文 赶忙 感情 品格 在去声前:感谢 岗哨 翡翠 晚饭 朗诵 准确 草地 美术
语流音变
一、轻声 二、儿化韵 三、变调 四、语助词“啊”的变音规律
一、 轻声
一、什么是轻声
普通话的每个音节都有一定的 声调。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 的音节失去原调,变成一种又轻又 短的调子,这就是轻声。
轻声的读法:
(一)阴平、阳平后面的轻声读中调三度。如:
萝卜 风筝 结实 包子 云彩 庄稼
歇息 嘀咕 先生 多么 毛病 床上
(三)使言语带有“少”、“小”的意思。 如: 一小会儿 一丁点儿 小孩儿 小瓶儿 (四)使言语带有“薄”“细”的意思。 如: 铁片儿 铁丝儿 面条儿 木板儿 草棍儿 门缝儿
(五)使言语带有特殊的感情色彩。 第一,表示喜爱、亲切、温婉的语感。如: 红红的小脸儿。 可爱的小猫儿。 好看的油画儿 。 第二,表示憎恶、鄙视的色彩。如: 这个人是小偷儿。(鄙视) 谁喜欢这玩艺儿。(瞧不起) 有的诗歌、歌词等韵律较强的文学作品,不用儿化 韵,而独立成一个音节。如: “鞋儿破,帽儿破……”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马儿呀,你慢些走……”
3.“一”的变调 (1)单用或在词句末尾 表里如一 言行不一 百里挑一 举一反三 说一不二 (2)在去声前 一遍 一样 一阵 一地 一技之长 一日千里 一落千丈 一掷千金 (3)在阴平、阳平、上声前 一杯 一棵 一般 一端 一针见血 一丝不苟 一纸空文 一本正经 (4)在重叠动词之间 查一查 笑一笑
播音主持普通话训练:语流音变讲解

语流音变训练第一讲一、什么是语流音变在语流中,由于受到相邻音节的相邻音素的影响,一些音节中的声母、韵母或声调会发生语音的变化,我们称之为语流音变。
语流音变具体表现形成共五种:轻声、儿化、变调、语气词“啊”的发音变化规律和词的轻重格式发音二、轻声训练1.什么是轻声:汉语普通话音节都有固定的一个声调,可是某些音节在词和句子中失去了它原有的声调,读成一种轻短模糊的调,这就是轻声。
举例:地道大意人家2.轻声音节出现规律A.语气词“吧、吗、啊、呢”等举例:你干嘛啊?好吧开门哪真的呀好哇B. 助词“的、地、得、着、了、过”举例:他的悄悄地高得很坐着去了来过c:名次后缀“子、头、巴、们”等举例:扇子桌子石头木头尾巴下巴孩子们同学们D:重叠式动词、名次的后一个音节举例:瞧瞧尝尝抱抱试试猩猩宝宝舅舅E: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素或词举例:出来进去上来下去躲开站起来走上去跳下来F:用在名词、代词后面表示方位的词素或词。
举例:地上底下家里门外柜子上沙发下抽屉里房间外G: 约定速成的常用双音节词举例:麻烦商量窗户奴才明白萝卜吆喝包袱3.练习有一个姑娘,长得漂亮,皮肤娇嫩,身材苗条,出落得像牡丹。
她聪明又活泼,漂亮又乖巧。
一个有月亮的晚上,姑娘到亲戚家玩,认识了一位洒脱、有出息的男人。
他眼睛近视,戴着一幅眼镜,长得白净,看上去斯文、有学问。
姑娘喜欢上了他,眯缝着眼睛,上下打量了一番,还扭捏着卖弄脸蛋儿。
谁知那男的很不自在,也不搭理她。
姑娘着急了,想了个主意,等那男的走后,打听了他的名字和他的情况,才知道他是正经的男人,说话随和,经济宽绰,但有点儿做作,喜欢穿花哨的衣服,姑娘还知道这男的有个要好的朋友,正好是自己的街坊。
第二讲儿化音训练一、什么是儿化音儿化又称儿化韵,是普通话和某些汉语方言中的一种语音现象,即后缀“儿”字不自成音节,而同前面的音节合在一起,使前一音节的韵母成为卷舌韵母。
例如“点儿”不是发成两个音节dian er,而是发成一个音节diar。
普通话--语流音变

轻声在朗读中的听觉美感
轻声与轻重缓急
课堂练习:《春》、《匆匆》片段
材料辩读(三)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 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 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 草绵 软软的。
轻声的定义
轻声是普通话语音的一种特殊音变。在普通话中,一些音节
在一定条件下失去了原有的调值而变得又轻又短,这就形成 了轻声。
轻声的历史、成因、性质
历史:王力;张树铮研究《聊斋俚曲集》;
李思敬研究《红楼梦》早起抄本。
成因:双音节化、经济原则、节律因素 性质:徐世荣的“调位”说;罗常培的“特殊变
(续)
与动植物相关的 如:牲口、骆驼、狐狸、刺猬、蛤蟆 苍蝇、跳蚤、庄稼、粮食、高粱
与描述对象的特征相关的 如:白净、苗条、机灵、活泼、暖和 舒坦、麻利、利落、利索、马虎 冒失、糊涂、明白、清楚、厉害
轻声辩读(一)
本事
东西 生意
裁缝 对头 实在
大方 废物 世故
大爷 精神 兄弟
地道 门道 自在
习惯轻声
习惯轻声就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习惯读法,大多都 是约定俗成的结果,并没有完全一致的规律,因此需要通过识记和运 用来掌握。
习惯轻声大都是一些老资格的口语用词,且读音比较固定,一般不会 随位置变化而发生改变。 推荐使用《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必读轻声词汇表》;参考《现代汉语词 典》
地方 人家
轻声辩读(二)
普通话培训第五讲语流音变

语流音变对口语流利度的影响
掌握语流音变的规律有利于大幅提高口语的流利度、自然度和地道性,有助 于展现个人的语言素养和文化修养。
对不同口音的适用性
语流音变不仅适用于北方话与南方话之间的差异,也适用于任何一种外语拼 音与国内语音的差别。只要合理应用语流音变规则,就能准确流利地吐出外 语。
面试和演讲中的语流音变技巧
语流音变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应用
听力
口语
通过语流音变,提高对语音细节 的感知及听取语言信息的准确率。
应用语流音变规律,掌握自然流 利的口语表现能力。
读写
熟练掌握语流音变规律,提高汉 字书写和阅读的速度和准确性。
语流音变如何提高交际效果
自然流利
良好的语音流利度可以让你在交际场合更自然、更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音素省略
重音后的非重读音节上有些清音元音可以被省略掉,如 /tóngxué/ 变为 /tōngxué/。
语调词语的语流音变规则
降调词语
降调词语之后的一些元音元素会发生缩短,以适应降调的发音。
升调词语
升调词语后元音音长度相对会增加,音调也会相应升调。
轻声词语
轻声模式下的音节会发生弱化,元音比较短,音调和音量都比较小。
语流音变的分类
相邻音变
相邻的音素因语音过渡而发生 变化,如浊音变清音、元音缩 短等。
重音变化
重音所在的单词或句子会影响 相邻音素的发音,如降调音的 后一个音缩短。
语调变化
起到整体组织语音节奏和语调 的作用,影响相邻音素的合并、 缩短以及重读程度等。
基础音素的语流音变规则
舌头位置
唇齿协调
舌尖位置影响清音和浊音的发音, 注意正确舌位。
掌握语流音变规则是提高普通话口音的重要手段。
7.语流音变

语流音变在语流(句子)中,由于受到相邻音节的相邻音素的影响,一些音节的声母、韵母或声调会发生语音的变化,我们称之为――语流音变。
普通话中最典型的语流音变是轻声儿化上声变调变调去声变调“一、不”变调“啊”的变读。
一. 变调变调是指在语流中,由于相邻音节的相互影响,使某个音节本来的声调发生变化。
1、上声的变调(变化最大、最多)(1)单念或在词尾、句尾时不变。
(2)上+上,前上变直上,由214变为接近35(所谓阳上)。
如:厂长、柳厂长、柳厂长买五把好雨伞、手指、只好、管理等。
美好、领导(3)上+上(轻声)――前上读35:打扫老虎前上变半上21:姐姐姥姥(4)上+非上(一、二、四声)和轻声音节前其调值由上声(三声)变为21(即所谓的半上)。
如:广西、朗读、打算、点心、每天、每年、每月等“李岩“―脸lian “古玩”―管guan “挤油”―酒jiu ”雨云”―允yun A.上+非上:变半上---211练习:上阴: ? 百般 ? ? 火车 ? ? 警钟? ? ? 上阳: ? 祖国 ? ? 旅行 ? ? 导游? ? ? 上去: ? 讨论 ? ? 土地 ? ? 感谢? ? ? 上轻: ? 斧子 ? ? 马虎 ? ? 伙计B.上上相连:变成阳平调---35变调实例:鱼水--雨水 ? ?埋马--买马 ? ? 涂改--土改 ? ?白米--百米练习:? ? ? 懒散 ? ? 手指 ? ? 母语 ? ? 小组? ?旅馆 ? ? 广场 ? ? 首长 ? ? 海岛C.三上相连:? 当词语结构是“双单格”时,前两个音节变阳平。
? 展览馆 ? ? ? 选举法 ? ? ? 洗脸水? 打靶场 ? ? ? 管理组 ? ? ? 手写体当词语结构是“单双格”时:开头音节处在被强调的逻辑重音――读半上[211],中间音节变阳平[35]。
党小组 ? ? ? 冷处理 ? ? ? 小两口? 纸老虎 ? ? ? 小拇指 ? ? ? 老保守上升变调口诀上连上,变直上,上连非上变半上巩固题按变调规律读出 1.请你把美好理想给领导讲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话中的语流音变
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并不是把声母、韵母或者音节一个一个地孤立发出来的,而是把一连串音节组成的词句连续地发出,形成语流。
在语流中,相连的音素或音节之间会相互影响发生读音上的变化,产生音变。
在语流中发生的音变现象称为语流音变。
普通话的语流音变主要有:变调、轻声、儿化和语气词“啊”的音变几种。
我们在说话时不会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说,总要把一些语言单位组织起来,说出一个个句子,一段段话,形成连续的语流。
在语流中,相连的往外说,总要把一些语言单位组织起来,说出一个个句子,一段段话,形成连续的语流。
在语流中,一个音由于受到前后音的影响,或者受到说话的高低、快慢、强弱等音素的影响会发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做“语流音变”。
学习普通话,光学单字音还不行,还要了解音变现象,否则即使声母、韵母、声调都读得很准确,连起来说就又不像普通话了。
普通话里的音变现象主要有变调、轻声、儿化以及语气词“啊”的音变等。
一上声的变调
(1)上声在上声前变35,调值与阳平一样
例如:懒散手指母语
海岛旅馆广场
首长简短古典
粉笔小组减少
(2)上声在非上声前变半上211
例如:(阴平前)
北京饼干海军首先奖杯
(阳平前)
古文坦白海拔旅游语言
(去声前)
典范讨论广大挑战土地
(3)三个上声相连:
若为双音节+单音节(“双单格”),前两个上声变35 例如:展览馆选举法勇敢者洗脸水
若为单音节+双音节(“单双格”),前面的上声变半上211,中间的上声变35
例如:纸老虎耍笔杆搞管理很美满(4)上声在由上声变来的轻声前面有两种变调,一种变半上211,一种变35
例如:姐姐奶奶剪子马虎耳朵
(变211)
想想手里写写小姐走走(变35)
二“一”字的变调
“一”字单念、表序数或出现在词语末尾,读本调阴平55,如“一楼”、“十一”“统一”等。
在其它情况下,“一”字有三种变调。
(1)在去声前变35,与阳平的调值相同。
例如: 一倍一件一切一概一再一共
(2)在非去声前(阴平、阳平、上声前),变51,与去声调值相同。
例如: 一般一边一端一生一些一瞥(阴平前)
一直一齐一时一同一行一群(阳平前)
一举一手一体一统一览一口(上声前)
三“不”字变调
“不”字单念或用于阴平、阳平、轻声前,读本调51,如“不堪”、“不难”“不好”、“不了”。
去声字前变35
例如:不必不变不测不要不但不错
另:
“一”嵌在重叠式的动词之间,“不”夹在动词或形容词之间,夹在动词和补语之间,都轻读,属于“次轻音”。
例如:走一走讲一讲学一学试一试想一想
例如:去不去穿不穿会不会好不好大不大听不清看不懂
四轻声
普通话音节都有一个固定的声调,可是某些音节在词和句子中失去了它原有的声调,读成一种轻短模糊的调子,甚至声、韵母也发生了变化,这就是轻声。
轻声的变化规律有:
(1)助词“的、地、得、着、了、过”和语气词“吧、吗、呢、啊”等
例如:他的书慢慢地走冷得很说着话吃了饭
读过书走吧在吗去呢
是啊
(2)虚语素“子、头、么、们”等
例如:桌子木头什么你们(3)附着于名词、代词后的方位词和附着于动词、形容词后的趋向动词
例如:路上村里那边后面进来过去
(4)重叠式名词和动词重叠式
例如:姐姐星星娃娃说说听听
商量商量讨论讨论休息休息
(5)一些老资格的词语
例如:太阳骆驼耳朵机灵糊涂
常见的双音节轻声词:
例如:巴结报酬辈分扁担别扭部分差事
柴火称呼抽屉答应打扮大夫耽搁
五语气词“啊”的变化
“啊”附着在句子的末尾是语气助词。
由于跟前一个音节连读而受其末尾音素的合音影响,常常发生音变现象。
“啊”的音变是一种增音现象(包括同化增音和异化增音)。
在不同的语音环境中,“啊”的读音有不同的变化形式。
另外“啊”的不同读音,可用相应的汉字来表示。
“啊“的音变规律有:
(1)前面音节的收尾音素是“a、o、e、ê、i、υ时,“啊”读ya,汉字写作“呀”或“啊”
例如: 这么多瓜呀!
你快说啊!
这是什么歌啊!
快点写啊!
要注意啊!
我得去啊!
(2)前面音节收尾音素是“u”时,读作“wa”,写作“哇”
例如: 这是家乡的沃土啊!
胆子不小啊!
(3)前面音节收尾音素是“n”时,读作“na”,写作“哪”或“啊”
例如: 天啊!
这事还得您费心啊!
(4)前面音节收尾音素是“ng”时,读作“nga”,写作“啊”
例如: 咱们老百姓啊,今儿晚上真高兴啊!
小心着凉啊!
快点上啊!
(5)前面音节收尾音素是舌尖前元音“-i”时,读作“[za]”,写作“啊”
例如: 你找死啊!
你这是写得什么字啊!
(6)前面音节收尾音素是“-i[τ]”、er或儿化韵、时,读作“ra”,写作“啊”
例如: 多好的诗啊!
你就知道吃啊!
我的女儿啊!
多漂亮的字啊!
六、儿化
“er”在普通话里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韵母,它不同声母相拼,也不能同其它音素组合成复合韵母,可以自成音节。
“er”自成的音节很少,常见的有“耳、而、儿、饵、尔、二、贰、迩”等。
此外,“er”常附在其
它音节后边,使这个音节发生变化,成为一个带卷舌动作的韵母,这就是儿化现象。
儿化后的韵母称儿化韵。
带儿化的韵母的音节,一般用两个汉字来表示。
用汉语拼音字母写这些儿化音节,只需在原来的音节之后加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