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的防护知识ppt课件
合集下载
硫化氢中毒防护措施ppt课件

监督举报途径
向社会公布监督举报途径,鼓励公众对硫化氢中毒事故隐患进行监 督和举报。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
呼吸道刺激
出现咳嗽、呼吸困难、 喉咙疼痛等症状。
皮肤刺激
皮肤接触后可能感到灼 热、疼痛,并出现红肿
。
神经系统症状
头痛、眩晕、恶心、呕 吐、乏力、意识模糊等
。
硫化氢中毒的严重程度分级
01
02
03
轻度中毒
表现为眼和上呼吸道刺激 症状,可能出现头痛、头 晕等症状。
中度中毒
除眼部和呼吸道的刺激症 状外,还可能出现咳嗽、 胸闷等症状。
中毒人员的转运与救治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场时,应保持 中毒人员呼吸道通畅,并给予氧
气吸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毒人员应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进 一步检查和治疗,特别是对于重
度中毒者。
在转运过程中,应密切监测中毒 人员的生命体征,并确保其呼吸
道通畅。
事故后的分析与总结
对事故进行详细分析,找出事 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 施。
对事故处理过程进行总结,找 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 提高其对硫化氢中毒的认识和 应对能力。
05
硫化氢中毒防护的培训与教育
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硫化氢的性质和危害
让工作人员了解硫化氢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和可能引发的症状。
防护设备的正确使用
确保工作人员熟悉并掌握个人防护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如防毒面 具、防护服等。
硫化氢中毒的常见原因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如采矿、石油提 炼、染料合成等,硫化氢气体可能释 放出来。
在某些农业生产过程中,如畜禽养殖 、沼气发酵等,也可能产生硫化氢气 体。
向社会公布监督举报途径,鼓励公众对硫化氢中毒事故隐患进行监 督和举报。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
呼吸道刺激
出现咳嗽、呼吸困难、 喉咙疼痛等症状。
皮肤刺激
皮肤接触后可能感到灼 热、疼痛,并出现红肿
。
神经系统症状
头痛、眩晕、恶心、呕 吐、乏力、意识模糊等
。
硫化氢中毒的严重程度分级
01
02
03
轻度中毒
表现为眼和上呼吸道刺激 症状,可能出现头痛、头 晕等症状。
中度中毒
除眼部和呼吸道的刺激症 状外,还可能出现咳嗽、 胸闷等症状。
中毒人员的转运与救治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场时,应保持 中毒人员呼吸道通畅,并给予氧
气吸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毒人员应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进 一步检查和治疗,特别是对于重
度中毒者。
在转运过程中,应密切监测中毒 人员的生命体征,并确保其呼吸
道通畅。
事故后的分析与总结
对事故进行详细分析,找出事 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 施。
对事故处理过程进行总结,找 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 提高其对硫化氢中毒的认识和 应对能力。
05
硫化氢中毒防护的培训与教育
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硫化氢的性质和危害
让工作人员了解硫化氢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和可能引发的症状。
防护设备的正确使用
确保工作人员熟悉并掌握个人防护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如防毒面 具、防护服等。
硫化氢中毒的常见原因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如采矿、石油提 炼、染料合成等,硫化氢气体可能释 放出来。
在某些农业生产过程中,如畜禽养殖 、沼气发酵等,也可能产生硫化氢气 体。
2024版硫化氢培训PPT课件

化学性质
不稳定,易分解,能与金 属反应生成硫化物。
硫化氢来源及分布
天然来源
火山活动、沼泽地带、盐 湖、天然气和石油藏等。
工业来源
石油炼制、合成氨生产、 煤气化、造纸、制革等工 业生产过程。
生活来源
下水道、化粪池、垃圾填 害
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 作用,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头 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3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强化
在培训过程中,学员们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不仅 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还加强了彼此间的沟通交 流。
未来工作展望
深入开展硫化氢安全培训
针对不同岗位和工种,开展更加精细化、专业化的硫化氢安全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和应急处理能力。
完善硫化氢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硫化氢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各级人员职责和权限,确保安全管理工 作的有效实施。
要点二
行业标准对企业硫化氢管理的指导 意义
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硫化氢管理制度,规范作业流程,提高员 工安全意识。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完善
硫化氢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明确硫化氢作业的申请、审批、监管等流程,确保作业过程的安 全可控。
硫化氢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规范硫化氢防护用品的选购、使用、维护等环节,确保用品的有效 性和安全性。
事故经过
描述事故发生的时间、地 点、泄漏量、影响范围等
案例二
某污水处理厂硫化氢中毒 事故
事故后果
中毒人员救治情况、生产 停顿、社会影响等
事故原因调查与剖析
技术原因
设备老化、工艺缺陷、操作不当等
管理原因
安全制度不完善、培训不足、监管不力等
人为原因
违章操作、疏忽大意、应急处置不当等
《硫化氢安全培训》PPT课件

硫化氢安全培训可以帮助员工了解硫化氢的特性、危险性、 防护措施以及应急处理方法,使员工在工作中能够正确应对 硫化氢的威胁,保障自身和同事的安全。
掌握硫化氢的基本知识
01
了解硫化氢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如密度、溶解度、毒性等,有助 于员工更好地理解硫化氢的危害 性和防护措施。
02
了解硫化氢的来源和产生途径, 如污水处理、化工生产等,有助 于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及时发现并 控制硫化氢的泄漏和排放。
甚至死亡。
长期接触低浓度的硫化氢可能会引起慢 性中毒,导致嗅觉减退、失眠、神经衰
弱等症状。
硫化氢对呼吸道和眼部有刺激作用,可 引起呼吸道炎症和眼部炎症。
02
硫化氢的来源与分布
天然来源
01
02
03
天然气和石油中
硫化氢是天然气和石油中 的一种天然成分,通常在 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 释放到环境中。
火山活动
硫化氢对人体的其他影响
总结词
硫化氢除了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影响外,还可能对其他系统产生 不良影响。
详细描述
长期接触硫化氢可能增加患上肺部疾病、眼部疾病和皮肤疾病的风险,还可能 对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
04
硫化氢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硫化氢产生源
对可能产生硫化氢的设备、管道、容器等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密 封良好,防止硫化氢泄漏。
火山喷发时,硫化氢气体 可能被释放到大气中。
生物分解
在厌氧条件下,某些微生 物分解有机物时会产生硫 化氢。
人为来源
工业生产
交通运输
硫化氢主要来自化工、石油、天然气 等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废水。
车辆尾气和船舶排放的废气中含有硫 化氢。
掌握硫化氢的基本知识
01
了解硫化氢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如密度、溶解度、毒性等,有助 于员工更好地理解硫化氢的危害 性和防护措施。
02
了解硫化氢的来源和产生途径, 如污水处理、化工生产等,有助 于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及时发现并 控制硫化氢的泄漏和排放。
甚至死亡。
长期接触低浓度的硫化氢可能会引起慢 性中毒,导致嗅觉减退、失眠、神经衰
弱等症状。
硫化氢对呼吸道和眼部有刺激作用,可 引起呼吸道炎症和眼部炎症。
02
硫化氢的来源与分布
天然来源
01
02
03
天然气和石油中
硫化氢是天然气和石油中 的一种天然成分,通常在 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 释放到环境中。
火山活动
硫化氢对人体的其他影响
总结词
硫化氢除了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影响外,还可能对其他系统产生 不良影响。
详细描述
长期接触硫化氢可能增加患上肺部疾病、眼部疾病和皮肤疾病的风险,还可能 对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
04
硫化氢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硫化氢产生源
对可能产生硫化氢的设备、管道、容器等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密 封良好,防止硫化氢泄漏。
火山喷发时,硫化氢气体 可能被释放到大气中。
生物分解
在厌氧条件下,某些微生 物分解有机物时会产生硫 化氢。
人为来源
工业生产
交通运输
硫化氢主要来自化工、石油、天然气 等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废水。
车辆尾气和船舶排放的废气中含有硫 化氢。
《硫化氢防护知识》课件

2 搭建科学防护体系的必要性
解释搭建科学防护体系的必要性,并提供进 一步学习的资源。
防护措施
个人防护装备
详细介绍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 和佩戴方法,确保自身安全。
环境防护措施
介绍如何设置排气通风系统和 管理工作区域,降低硫化氢风 险。
应急处理措施
解释硫化氢泄露的急救处理和 消防安全要求,应对紧急情况。
个人防护装备
1 防护用具的选择与佩戴
详细说明不同防护用具的选择和正确佩戴方法,确保有效的防护效果。
《硫化氢防护知识》PPT 课件
这份PPT课件旨在传递硫化氢防护知识,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通过本课 件,您将了解硫化氢的特点、危害,以及防护措施。
概述
硫化氢的特点及危害
探索硫化氢的物性、毒性和危害,了解工作环 境中的风险。
硫化氢的来源和应用场景
揭示硫化氢的常见来源和应用场景,掌握工作 中可能遭遇到的情况。
2 检查和维护防护用品
介绍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护用品的重要性,确保其性能和持久性。
环境防护措施
1 排气通风系统的设置
解释如何正确设置排气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符合安全标准。
2 工作区域的管理
提供工作区域管理技巧,包括防护区域设立和违禁行为预防。
应急处理措施
1 硫化氢泄露的急救处理
指导急救处理步骤,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受伤人员和降低风险。
2 消防安全要求
强调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提供预防火灾和处理火灾的建议。
防护知识
1 防范措施要点
总结重要的防护措施要点,确保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
2 案例分析及预防建议
通过案例研究,提供实际预防建议,帮助理解和应对潜在的风险。
结论
1 硫化氢防护知识的重要性
硫化氢(H2S)危害和防护PPT课件

❖四川的垫25井井喷失控,外泄硫化氢气体迫使方圆数公里百 姓弃家逃难。
❖四川局威远23井,下入7″(N80)的技术套管,对丝扣连接 不放心,在连接处用电焊加固,而该井含硫化氢气体且压力 大,很快就将焊口蹩破,井口被抬掉,引起爆炸着火,火焰 高达100m,3min后井架被烧塌,烯烧了44天,损失1亿元。
Page 13
1.2 硫化氢的物理化学特性
❖溶解度 ➢硫化氢能在液体中溶解。 ➢硫化氢易溶于水(2.9L/1 L)。在水溶液中主要离解成HS -、H+、S2-离子,生成氢硫酸,具有局部刺激作用。 ➢亦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对金属都有强烈的腐蚀作 用,如果溶液中同时含有CO2或O2,其腐蚀速度更快。 ➢溶解度与温度、气压有关,随温度升高溶解度下降。
➢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 会着火回燃。
Page 11
1.1 硫化氢的危险特性
❖毒性 ➢硫化氢是无色气体、剧毒、酸性气体,人的肉眼看不见。 ➢ 硫化氢气体是仅次于氰化物的剧毒、易致人死亡的有毒 气体。它的毒性为一氧化碳(CO)的5~6倍,是二氧化硫 (SO2)的7倍。 ➢它对人体的致命浓度为500ppm,在正常情况下,对人体 的安全临界浓度是不能超过20ppm的。 ➢与人体组织中碱性物质结合形成硫化钠,从而造成组织损 害。
Page 8
Page 9
1 硫化氢的特性 1.1 硫化氢的危险特性 1.2 硫化氢的物理化学特性
Page 10
1.1 硫化氢的危险特性
❖易燃 ➢硫化氢的燃点为260℃(甲烷为595℃),燃烧时为兰色火 焰,并生成危害人眼睛和肺部的二氧化硫(SO2)。
❖爆炸极限 ➢当硫化氢浓度在4.3%~46%时,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 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甲烷爆炸浓度 5%~15%)。 ➢与浓硝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
❖四川局威远23井,下入7″(N80)的技术套管,对丝扣连接 不放心,在连接处用电焊加固,而该井含硫化氢气体且压力 大,很快就将焊口蹩破,井口被抬掉,引起爆炸着火,火焰 高达100m,3min后井架被烧塌,烯烧了44天,损失1亿元。
Page 13
1.2 硫化氢的物理化学特性
❖溶解度 ➢硫化氢能在液体中溶解。 ➢硫化氢易溶于水(2.9L/1 L)。在水溶液中主要离解成HS -、H+、S2-离子,生成氢硫酸,具有局部刺激作用。 ➢亦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对金属都有强烈的腐蚀作 用,如果溶液中同时含有CO2或O2,其腐蚀速度更快。 ➢溶解度与温度、气压有关,随温度升高溶解度下降。
➢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 会着火回燃。
Page 11
1.1 硫化氢的危险特性
❖毒性 ➢硫化氢是无色气体、剧毒、酸性气体,人的肉眼看不见。 ➢ 硫化氢气体是仅次于氰化物的剧毒、易致人死亡的有毒 气体。它的毒性为一氧化碳(CO)的5~6倍,是二氧化硫 (SO2)的7倍。 ➢它对人体的致命浓度为500ppm,在正常情况下,对人体 的安全临界浓度是不能超过20ppm的。 ➢与人体组织中碱性物质结合形成硫化钠,从而造成组织损 害。
Page 8
Page 9
1 硫化氢的特性 1.1 硫化氢的危险特性 1.2 硫化氢的物理化学特性
Page 10
1.1 硫化氢的危险特性
❖易燃 ➢硫化氢的燃点为260℃(甲烷为595℃),燃烧时为兰色火 焰,并生成危害人眼睛和肺部的二氧化硫(SO2)。
❖爆炸极限 ➢当硫化氢浓度在4.3%~46%时,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 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甲烷爆炸浓度 5%~15%)。 ➢与浓硝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
硫化氢防护

硫 化 氢 防 护
7.应将风向标设置在井场及周围的点上,一个风向标 应挂在被正在工地上的人员以及任何临时安全区的 人员都能容易地看得见的地方。安装风向标的可能 的位置是:绷绳、工作现场周围的立柱、临时安全 区、道路入口处、井架上、气防器材室等。风向标 应挂在有光照的地方。 8.在钻台上、井架底座周围、振动筛、液体罐和其他 硫化氢可能聚集的地方应使用防爆通风设备(如鼓 风机或风扇),以驱散工作场所弥散的硫化氢。
3.在含硫地区的钻井设计中,应注明含硫地层及 其深度和预计硫化氢含量。 4.在江河干堤附近钻井应标明干堤、河道位置, 同时应符合国家安全、环保规定。
钻井工程设计的特殊要求
硫 化 氢 防 护
1. 若预计H2S分压大于0.3KPa 时,应使用抗硫套 管、油管等其它管材和工具。
2.对含硫油气层上部的非油气矿藏开采层应下套 管封住,套管鞋深度应大于开采层底部深度 100m以上。目的层为含硫油气层以上地层压力 梯度与之相差较大的地层也应下套管封隔。当 井下温度高于93ºC 以深的井段,套管可不考虑 其抗硫性能。 3. 高压含硫地区可采用厚壁钻杆。
b)、慢性中毒 人长时间暴露于浓度高于100ppm的空气中 也有可能造成窒息和死亡(据资料介绍在100ppm 浓度的空气中暴露4小时以上将导致死亡)。如果 人暴露在低硫化氢浓度的环境中(50-200ppm), 硫化氢将对人体产生慢性中毒,主要是眼睛感觉 剧痛,连续咳嗽,胸闷和皮肤过敏等。 当人员受硫化氢伤害时,没有办法预测会发 生什么样的后果。中毒者有可能突然倒下,在倒 地之前,由于强烈的肌肉痉挛,使中毒者变得非 常僵硬。因此,有些中毒者在倒下时受伤,使中 毒者可能难于治疗,并可能会长时间需要某种人 工呼吸器来协助和恢复呼吸。
9. 钻入含硫油气层前,应将机泵房、循环系统及二 层台等处设置的防风护套和其它类似围布拆除。 寒冷地区在冬季施工时,对保温设施可采取相应 的通风措施,保证工作场所空气流通。 10. 应确保通信系统24小时畅通。
硫化氢培训课件完整版

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解开中毒者衣领、腰带等紧身 衣物,保持其呼吸道通畅。
心肺复苏
如中毒者出现呼吸、心跳停止 等症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等紧急处理。
及时就医
在做好现场急救的同时,应尽 快将中毒者送往医院接受进一
步治疗。
消防器材使用及注意事项
选用适当的消防器材
正确使用消防器材
根据硫化氢的特性和泄漏情况,选用适当 的消防器材进行灭火或控制泄漏。
优先选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确保呼吸空气的新鲜度和安全 性。
在无法使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的情况下,可选用过滤式防毒 面具,但需定期更换滤毒罐。
其他安全防护用品佩戴要求
穿戴适当的化学防护 服,防止硫化氢与皮 肤直接接触。
使用耐酸碱手套和防 化靴,确保手脚部位 的安全防护。
佩戴化学安全护目镜 或全面罩,防止硫化 氢刺激眼睛。
硫化氢培训课件完 整版
目录
• 硫化氢基本知识与危害 • 硫化氢检测设备与使用方法 • 现场应急处置与救援措施 • 安全防护用品选用与佩戴要求 • 风险评估与管控措施 • 法律法规标准解读与合规性检查
01
硫化氢基本知识与危 害
硫化氢性质及来源
性质
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剧毒、酸性气体,具有臭鸡蛋气味。它易溶于水 ,可形成氢硫酸。
。
报废与更新
设备达到报废标准或无 法满足检测需求时,应 及时进行报废并更新新
设备。
03
现场应急处置与救援 措施
泄漏应急处置流程
切断泄漏源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迅速关闭 阀门、停止作业或采取其他措施 切断泄漏源。
疏散与警戒
迅速将泄漏污染区人员疏散至安 全区,并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 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保持呼吸道通畅
解开中毒者衣领、腰带等紧身 衣物,保持其呼吸道通畅。
心肺复苏
如中毒者出现呼吸、心跳停止 等症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等紧急处理。
及时就医
在做好现场急救的同时,应尽 快将中毒者送往医院接受进一
步治疗。
消防器材使用及注意事项
选用适当的消防器材
正确使用消防器材
根据硫化氢的特性和泄漏情况,选用适当 的消防器材进行灭火或控制泄漏。
优先选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确保呼吸空气的新鲜度和安全 性。
在无法使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的情况下,可选用过滤式防毒 面具,但需定期更换滤毒罐。
其他安全防护用品佩戴要求
穿戴适当的化学防护 服,防止硫化氢与皮 肤直接接触。
使用耐酸碱手套和防 化靴,确保手脚部位 的安全防护。
佩戴化学安全护目镜 或全面罩,防止硫化 氢刺激眼睛。
硫化氢培训课件完 整版
目录
• 硫化氢基本知识与危害 • 硫化氢检测设备与使用方法 • 现场应急处置与救援措施 • 安全防护用品选用与佩戴要求 • 风险评估与管控措施 • 法律法规标准解读与合规性检查
01
硫化氢基本知识与危 害
硫化氢性质及来源
性质
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剧毒、酸性气体,具有臭鸡蛋气味。它易溶于水 ,可形成氢硫酸。
。
报废与更新
设备达到报废标准或无 法满足检测需求时,应 及时进行报废并更新新
设备。
03
现场应急处置与救援 措施
泄漏应急处置流程
切断泄漏源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迅速关闭 阀门、停止作业或采取其他措施 切断泄漏源。
疏散与警戒
迅速将泄漏污染区人员疏散至安 全区,并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 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硫化氢危害知识培训ppt课件

谢谢大家!
主要危害因素:硫化氢
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和仪器设备: 1、防毒面具(3M6200、全面罩面具) 2、空气呼吸器(2具) 3、长管呼吸器(4台) 4、气体检测仪器(四合一)(4台) 5、硫化氢报警探头(20个) 6、救援使用的氧气瓶、应急绳等医疗救护 设备
1、复合式气体检测仪
QRAEⅡ是一款多传感器可 编程气体检测器,是专为在危险 环境中的工作人员设计的,可对 氧气、硫化氢、一氧化碳和可燃 气体进行连续监测的仪器。采用 控制电位电解法原理设计的一种 优质微型报警设备。它能在硫化 氢气体对人体危害出现之前,对 硫化氢气体的浓度进行检测报警。 该仪器具有灵敏度高、感应快、 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使用
使用方法: (1)打开气瓶阀, 检查气瓶气压(压力应 大于24MPa),然后关 闭阀门,放尽余气。 (2)气瓶阀门和 背托朝上,适当调整肩 带的上下位置和松紧, 直到感觉舒适为止。 (3)插入腰带插 头,然后将腰带一侧的 伸缩带向后拉紧扣牢。
(4)撑开面罩头网,由上 向下将面罩戴在头上,调 整面罩位置。用手按住面 罩进气口,通过吸气检查 面罩密封是否良好,否则 再收紧面罩紧固带,或重 新戴面罩。 (5)打开气瓶开关及供给 阀。 (6)将供气阀接口与面罩 接口吻合,然后握住面罩 吸气根部,左手把供气阀 向里按,当听到"咔嚓"声 即安装完毕。 (7)应呼吸若干次检查供 气阀性能。吸气和呼气都 应舒畅,无不适感觉。
主要危害因素:硫化氢 预防措施:
1.产生硫化氢的生产设备应尽量密闭,并设置自动 报警装置。 2.进入可能存在硫化氢的厌氧管廊、二沉外管廊 等工作场所,应首先测定该场所空气中的硫化氢 浓度,采取强制通风措施,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 3.硫化氢作业环境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要定期测定。 4.操作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戴好防毒面具。 5.职工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我防护 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7
硫化氢中毒的早期抢救与护理
时间达4小时以上可导致死亡。
浓度为200ppm时,嗅觉立即被破坏,呼吸道刺激强烈、 灼伤咽喉。时间稍长可导致死亡。
浓度为500ppm时,(致死浓度)失去理智和平衡感, 2-5分钟可导致呼吸停止,患者急需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浓度为1000ppm时,立即丧失知觉,将会产生永久性脑 伤害或脑死亡。迅速营救,应用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达到 2000ppm时,吸上一口即死亡。
.
6
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侵入途径;
硫化氢只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亦可皮肤吸收及消化道吸收。呼吸 道粘膜吸收快,皮肤吸收甚少。 硫化氢浓度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人体对硫化氢的中毒程度视硫化氢的浓度和接触时间不同而不同。 在空气中的浓度为0.13ppm时,可闻到臭鸡蛋味,一般对人体不产 生危害。 浓度为10ppm时,(一级)气味强烈,眼镜有受刺激感。 浓度为20ppm时,(二级)我国临界浓度,超过此浓度必须戴防毒 面具。眼睛有灼烧感,呼吸道受到刺激。 浓度为50ppm时,接触10分钟后嗅觉就会丧失。时间超过1小时,可 能导致导致头痛、头晕。出现浮肿。 浓度为100ppm时,(三级,危险浓度值)3-10分钟就会出现咳嗽、 眼睛受刺激、疼痛,呼吸变样,轻微头痛。接触
.
3
.
4
硫化氢的物理化学性质
硫化氢(H2S)气体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硫原子组成, 它是一种剧毒、无色(透明)、可燃、易爆、有臭鸡蛋味、 比空气重的酸性气体。 通常呈气态,沸点为-60.2℃,熔点为-82.9℃。
有臭鸡蛋刺激气味,低浓度可闻臭鸡蛋味,高浓度迅速麻 痹嗅觉,致使人的嗅觉感觉不到,起不到警示作用。
(5)、尽快使病人苏醒。 采取的主要方法有人工呼吸 和心脏胸外按压。
(6)寻求医院治疗。按 照就近,相对集中地原则以 最短时间送至医院治疗。
.
9
.
10
.
11
硫化氢的防护
现场对高含硫部位设置有醒目的警示牌,标明硫化氢的 特性及防护要求。 加强对氮气吹扫、置换过的环境硫化氢的检测。 现场严禁违章操作。 正确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检修和抢险时,应佩戴正 压式空气呼吸器。 对现场监督应加强预案中的监督职责。 完善和设计符合安全要求内容的应急预案。 按照应急程序对作业人员和相关人员进行模拟训练和演 习。针对行走路线、紧急集合区、报警信号识别和响应的介 绍。 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硫化氢知识,安全预防措施、真确 使用防毒设备、中毒救护知识的培训。
.
12
谢谢
.
13
.
5
硫化氢的来源
硫化氢的来源;(硫化氢存在于生产生活中70多各行业) (1)细菌作用产生硫化氢。 (2)高温热作用,高压产生硫化氢。 (3)本身含有硫化氢。 石油天然气中的硫化氢主要来源有:
一种是原生硫化氢; 它是地下有机体在热解形成石油、天然气的同时,有机质热 分解是产生含硫氨基酸这些物质含有硫化物,在一定温度下和 细菌作用,分解产生硫化氢。 一种是次生硫化氢; 如石膏和甲烷化学反应产生硫化氢。
剧毒。毒性可与氰化钾相比,是一种致命气体。 相对密度为1.189,比空气重,易在低凹处聚集。 可燃。自燃温度260℃,燃烧时火焰呈蓝色,生成有毒物 质二氧化硫( SO2)。 易爆。与空气混合,占空气体积的4.3 %时,形成爆炸混 合物。
易溶于水,亦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中,溶解度随溶 液温度升高而降低。
硫化氢中毒的早期救护;
(1)、离开毒气区。应注意向上风口或側风口迅速逃离。
(2)、报警器报警。利用现场报警器向值班人员求助或 大声呼救。
(3)、佩戴呼吸装置。正确佩戴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
.
8
硫化氢中毒的早期抢救与护理
携带安全绳。 (4)、抢救受伤害人员。
再次进入毒气区,使用正确 的方法将中毒者救出。
硫化氢的防护 知识
--安全经验分享
.
1
硫化氢中毒事故案例
2003年12月23日21时,正在施工中的中石油 川东北气田罗家寨16号井发生井喷事故,混有剧 毒硫化氢毒气的天然气顿时冲天而起,冲高30米 左右,硫化氢浓度达到100ppm以上,并迅速向附 近的4个乡镇,30多个村庄 蔓延,造成9万多人受灾, 6万多人连夜疏散,4000多 人中毒就医,243条人命遇 难,直接经济损失达8200
多万元。震惊了全国。
.
2Hale Waihona Puke 硫化氢中毒事故案例事故原因分析: 安全应急预案设计不足; 高含硫高产天然气水平井工艺不成熟,钻井设计 存在安全缺陷; 在钻井过程中,违章操作; 未能及时发现溢流征兆,这是导致井喷的主要原 因; 安全设备配备不到位; 没有及时采取放喷管线点火措施; 周围群众疏散不及时,导致大量人员中毒伤亡, 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