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建筑设计总说明

建筑设计总说明

建筑设计总说明一、设计依据(1)国土规划部门及当地有关部门批准的用地红线图、建筑红线图、设计要点及审批意见。

(2)公安消防大队批出的对本工程设计的审批意见。

(3)建设项目所在地的气象、地理、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概况。

(4)建设单位提供的使用要求或生产工艺等设计资料。

(5)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及地方规程:《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工程建设性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2013>年版《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12)《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15)《铝合金门窗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JBJ15-30-2002)《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DBJ15-19-2006)《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2013)《屋面工程设计规范》(GB50345-2012)《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JGJ/T223-2010)《预拌砂浆》(GB/T25181)《干混砂浆应用技术规程》(DB/T15-36)二、建设项目概况(1)民用建筑:II类居住建筑。

设计使用年限:50年。

结构类型:框架结构。

抗震设防烈度:7级。

(2)建筑耐火等级:一级。

地下车库耐火等级:一级。

(3)屋面防水等级:II级。

地下室防水等级:1级,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6.(4)本建筑所在地区为:夏热冬暖地区、南区。

(5)设计标高±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测量标高12.50m(6)建筑总面积:682.33m2o(7)建筑层数:地上4层,地下1层。

每层使用人数W50人。

(8)建筑基地面积(或详首层平面图):276.06m2。

(9)建筑高度:(从室外地面至女儿墙或檐口)15.35m。

三、一般说明(1)本工程图纸标高、总平面单位为米(m),其余尺寸单位为毫米(mm)。

建筑设计总说明1

建筑设计总说明1
1. 普通绿色地坪漆 2. 40 厚 C20фb4@200 双向钢筋网细石混凝土整浇层。留缝宽 15mm 分仓缝,分仓缝以轴线分割,不大于 6×6 米,
四周须留缝,PVC 油膏嵌缝。表面刷绿色或深色油漆。 3. 35 厚挤塑保温板。 4. 3mmAPP 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脂胎)。 5. 20 厚 1:3 水泥砂浆找平。 6. 1.5mm 厚水泥基防水涂料。 7. 结构层一次浇筑找坡,抹光压平。 2.平 屋面 排水 坡度 :除 非特 别注 明 ,平屋 面排 水坡 度均 为 3%,檐 沟纵 向找坡 材料 除注 明外 ,均 采 用 C20 细石砼找坡 ,坡度 0.5%。 3.屋面的细石砼或 水泥砂浆保 护层 应设分格缝,分格 缝纵横间距不 大 于 6000,缝宽 20,用防水油 膏嵌密实。 4.防水屋面基层与 突出屋面结 构的 交界处,所有阴、 阳角均应按施 工 规范要求做圆角。 5.屋面檐沟:要求 防水卷材跟 通。 6.屋面水落管规格 详水施,水 落管 与墙面的距离须与 外墙的装饰要 求 相配合。 7. 管 道 出 屋 面 详 [99J201( 一 ) /44]。
二、楼地面 ▲楼面(1):室内楼 面 1、30 厚 C20 细石 混凝土整浇层 ,随 捣随抹; 2、 结 构 层 。 ▲ 楼 面 (2): 卫 生 间 楼 面 1、1.5mm 厚 水泥基防水 涂料,四周 沿边上翻 2000 高; 2、 结 构 层 。 ▲ 楼 面 (3): 阳 台 楼 面 1、30 厚 C20 细石 砼找平找坡随 捣随 抹; 2、1.5 厚聚氨酯防水层(两 道); 3、 结 构 层 。
十四、未尽事宜,均按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规程执行。
建筑装修做法表
一、外墙 ▲外墙:涂料墙面 1、 外 墙 涂 料 ( 品 种 、 颜 色 做 样 板 确 定 ); 2、8 厚 1:2.5 水泥砂浆; 3、12 厚 1:3 水泥砂 浆; 4、 砌 块 表 面 专 用 界 面 剂 , 砼 表 面 刷 SN-2 型 砼 界 面 剂 ; 5、 轻 质 砂 加 气 砌 块 墙 体 , 砼 梁 柱 面 等 结 构 面 。( 梁 柱 等 冷 桥 外 表 面 采 用 30 厚 保 温 砂 浆 做 保 温 处 理 )

建筑设计说明【整编】

建筑设计说明【整编】

建筑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地块现状资料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设计所采用的主要法规和标准有:《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 31-2003)《饮食建筑设计标准》(JGJ 64-2017)《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和竣工综合测量技术规程》(DB33/T 1152-2018)二、项目概况:略三、设计理念:透彻分析场地关系,搭建功能明晰、按类分流的园区体系:“一轴、三环、四区、一核心”:景观主轴(一轴):贯通各个功能区块的中央主轴,形成整个项目的中轴线。

功能分区(四区):按使用功能和地理条件将基地合理分区,将每个建设期内的功能进行梳理,做到园区建设既有阶段性,又有延续性。

因此,将整个地块划分成办公培训区、生活服务区、展示区、专家楼区。

四、规划及单体设计本项目主要建筑类型为办公及住宿,在住宿方面,沿街面采用隔音设施,以保证住户的良好体验,局部挑空以保证住户良好的采光、通风效果。

本项目主要以弧形建筑为主,采取加大房间面宽来提供舒适敞亮的使用体验。

同时,每层设置休息平台,为员工提供了休憩交友的空间。

本案在检修生活服务中心首层合适位置设置员工食堂,检修生活服务中心地处中心位置,食堂设置在此处,方便员工用餐。

在场地北侧靠海的地方设置运动场地,包括羽毛球、篮球、足球、游泳池等使员工可以进行锻炼、运动。

五、交通设计:致力解决交通难点,完善交通体系。

设置完善的车行道与停车带,满足短期内聚集的大量出行或入园的车流与停车需求。

为满足消防要求,设有三条消防车道,各自形成环形车道以满足整个场地的消防使用。

员工以及外来人员主要在平台及室内活动,利用各建筑单体之间的连廊实现人车分流。

六、立面设计略七、形体和景观设计本项目的围合式布局方式为主,整体场地内的空间具有延伸性,通过建筑布局形成的内部空间与场地外部环境是相互连接的,增加场地的视线通透性。

建筑设计初步设计说明

建筑设计初步设计说明

建筑设计初步设计说明建筑设计的初步设计是指在方案设计的基础上,对建筑的主要构造、功能布局、空间形式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设计。

以下为建筑初步设计的说明。

一、总体方案首先,根据建筑用地的情况和功能要求,确定总体方案。

包括建筑的布局方式、功能划分、建筑体量、高度、平面形态等。

1.建筑布局方式:根据用地特点和规划要求,选择合适的布局方式,如线性布局、U型布局、L型布局等。

2.功能划分: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和功能要求,合理划分建筑的各个功能区域,包括进出口、大厅、办公区、会议室、展示区等。

3.建筑体量和高度:根据总体规划和用地条件确定建筑的体量和高度,考虑建筑的比例和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4.平面形态:根据建筑功能和效果要求,确定建筑的平面形态,如矩形、圆形、方形等,同时考虑建筑的空间连续性和布局合理性。

二、空间布局根据总体方案,进行建筑的空间布局设计。

主要包括各个功能区域的位置、面积和内部分隔。

1.功能区域的位置: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和使用者的便利性,确定各个功能区域的位置,如进出口的位置、办公区的位置、会议室和展示区的位置等。

2.功能区域的面积:根据各个功能区域的使用需求,确定各个功能区域的面积大小,保证各个功能区域的舒适性和灵活性。

3.内部分隔设计:根据功能划分和使用要求,在建筑内部进行合理的空间分隔设计,如隔墙、隔断、隔音等,满足各个功能区域的使用需求。

三、构造设计进行建筑的构造设计,包括立面设计和结构设计。

1.立面设计:根据建筑的功能和造型要求,进行建筑立面的设计,考虑立面的美观性和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选择合适的立面材料和形式。

2.结构设计:根据建筑的体量和高度,确定建筑的结构形式,如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等,同时考虑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震性。

四、效果图设计进行建筑效果图的设计,包括外观效果图、室内效果图等。

通过效果图可以直观地展示建筑的外观和内部空间,给业主和相关人员提供一个直观的参考。

五、环境设计考虑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进行环境设计。

建筑设计说明范文100

建筑设计说明范文100

建筑设计说明范文100
第一章建筑专业
一,设计依据
甲方提供的任务书及其文件。

甲方提供的用地红线、地形图、规划图;
《住宅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
二、项目区位
三、项目概况
住宅建设用地:3.33公顷,容积率:2.0建筑密度
四、项目现状
东临金山路,西近望山路,南起规划路,北至长兴路,地势平坦,东侧和北侧的道路已经修建完成,配套成熟。

地块位于4号轻轨线与绕城高速相交的核心商务区,西接规划中的。

东华MALL与慈城新城,北枕狮子山休闲公园,向东紧靠江北工业园区北部,向南毗邻以规划中的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位核心的未来商务区,是块新型中小企业总部为依托,承载宁波江北门户综合商务区历史使命的商业旺地。

建筑设计说明(最全)

建筑设计说明(最全)

建筑设计说明总则受建设单位的委托,由我院负责建设学校项目的初步设计,并编制本工程的初步设计文本。

工程概况(1)建设地点:建设单位;(2)项目名称:建设学校项目;(3)设计阶段:初步设计。

(4)总建筑面积:66249.41平方米;1新建建筑部分:总建筑面积58844.91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58844.91平方米;占地面积:59978.51平方米;2保留建筑部分:总建筑面积518804.50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556704.50平方米;占地面积:767549.35平方米;(5)设计年限:50年;(6)新建建筑物概况:新建建筑物一览表建筑名称层数总建筑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建筑高度(m)结构形式建筑性质耐火等级屋面防水综合教学楼458896.4851395.5417.45框架结构多层公共建筑二级一级宿舍楼556489.2251023.7611.75框架结构多层公共建筑二级一级发电机房15300.21559.21 4.85框架结构单层公共建筑二级一级主要依据文件﹑法规1.建设单位提供的本项目建设用地红线图、宗地图、相关审批文件等;2.相关会议纪要,建设方意见及来往文件;3.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政策批复文件;4.现行的国家有关建筑设计规范、规程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GB55030-2022《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建筑隔震设计标准》GB/T51408-2021《建筑隔震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360-20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建筑工程抗浮技术标准》JGJ476-2019《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10《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20G329-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22G101-1~3《建筑隔震构造详图》22G610-1《建筑隔震构造图集》滇20G9-1《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版《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规范》(CECS126:2001)《橡胶支座第1部分:隔震橡胶支座试验方法》(ISO22762-1:2005,MOD)《橡胶支座第3部分:建筑隔震橡胶支座》(GB.20688.3-2006)《建筑隔震工程专用标识技术规程》DB53/T-70-2015《建筑工程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性能要求和检验标准》(DBJ53/-T-47-2020)《建筑工程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施工及验收标准》(DBJ53/-T-48-2020)《建筑隔震橡胶支座》JG/T118-2018《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44号)《云南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条例》《云南省隔震减震建筑工程促进规定》(第202号)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明确隔震减震建筑工程有关问题的通知(云建震2017-294号)《云南省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试行)》云建震〔2020〕178号项目区位、地质、气候条件区位九乡,隶属于自治县,地处自治县中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17公里,东向、东南向与相邻,南向与相连,西向与毗邻,北向与接壤。

温州住宅建筑设计说明1

温州住宅建筑设计说明1

1.0. 总则1.1. 基地概况"温州市鹿城区七都岛02-04-01地块"项目用地位于温州市鹿城区七都镇老涂村地段,地块北侧贴临瓯江,东西北三侧都有内河环绕且沿地块南西北侧有宽10米城市绿化带。

项目用地面积为65125平米,地上总建筑面积:97699㎡,容积率1.5,建筑密度小于30%,建筑高度50米(沿环岛北路80米及经三路40米范围内建筑高度不得高于24米)。

1.2. 设计依据●规划设计条件及用地红线图;●《温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6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J50180-93】(2002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2003版)●《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GB100-9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DB33/1021-2005】●《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各工种工程设计的国家规范及地方规定面积计算依据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温政办(2011)62号,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规划局关于温州市市区计入容积率建筑面积指标计算规定的通知和《浙江省房屋建筑面积测算实施细则(试行)》1.3. 设计任务内容和要求1.3.1. 设计内容该地块是面向21世纪的居住社区,主要由高层、多层及配套公建等设施构成。

1.3.2. 建筑耐久年限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和设计任务书要求,本建筑耐久年限为二级,为50年。

建筑设计总说明范文

建筑设计总说明范文

建筑设计总说明范文一、项目背景二、设计理念本设计以现代简约风格为主,注重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和功能的实用性。

同时,还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努力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建筑规划1.总体布局:根据项目需求和现场条件,将商业区、办公区和住宅区分别布置在建筑的不同区域,且各区域之间能够充分通达,便于交通和人流的流动。

2.建筑形态:建筑以多层和高层结合的方式进行设计,形成有层次感的建筑群体。

同时,将设计一些景观平台和庭院,以增加建筑的视觉效果,提供室外活动的空间。

3.建筑高度:根据周围建筑物和城市规划要求,建筑高度控制在40米以下,以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四、建筑功能1.商业区:商业区位于建筑的一楼和二楼,为当地市民提供购物、餐饮等服务。

商业区还设有大型超市、影院和健身房等设施,便于市民的日常生活。

2.办公区:办公区设在建筑的中间楼层,提供办公场所给企业和机构使用。

办公区配备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和通信网络,方便工作人员的工作和交流。

3.住宅区:住宅区设置在建筑的上层楼层,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给居民。

住宅区设计有公共空间,如花园和儿童游乐区,满足居民的休闲和娱乐需求。

五、建筑材料1.外墙材料:采用高强度玻璃幕墙和铝合金板材作为外墙装饰材料,既保证了建筑的外观美观,又能提供良好的保温和隔音效果。

2.室内材料:室内采用环保材料,如木质地板和无甲醛油漆,为居民提供健康的居住环境。

3.结构材料:建筑的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以提供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六、节能设计1.采光设计:通过合理规划建筑的窗户和阳台位置,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减少对室内照明的需求。

2.隔热设计:采用双层玻璃窗户和外墙保温材料,减少建筑的热量传输,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

3.新风系统:建筑设有新风系统,通过新风换气和空气净化,提供室内空气的新鲜和清洁。

七、景观设计1.绿化:建筑外围和屋顶设置了大量的绿化植物,美化建筑环境的同时,还能起到净化空气和调节气温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建筑设计说明1、1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济南八中教学楼(2)建设场地:山东省济南市(3)建设规模:该教学楼建筑面积约40002m,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本工程地上五层,首层层高3、9m,其它层3、6m。

1、2设计依据(1)气象条件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资料,年平均降雨量为1400mm,最大降水强度192mm/d最热月平均温度为29、8℃,最冷月平均温度为4、8℃,最高温度39、5℃最低温度-10℃。

主要风向为:全年为西北风,夏季为东南风。

基本风压为:0、352kN;m(2)本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度7度,场地为2类场地。

设防烈度为丙类。

1、3建筑设计原理及要求(1)功能合理,流线清晰。

(2)内部空间要解决学生的课间活动及交往活动,解决师生的交往活动。

(3)大楼平面设计因地制宜,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功能要求。

(4)结构合理,技术可行且经济。

有较好的疏散方式,满足消防要求。

符合相关各类建筑规范。

立面及造型应反映新时代教育建筑的形式。

1、4 建筑平面设计本设计的主要内容就是教学楼设计,教学楼属于公共建筑类。

在平面设计过程中,始终从建筑整体空间组合的效果来考虑,自始至终遵循实用、功能需求与人性化管理充分结合的原则,紧密的联系建筑的剖面与立面,分析剖面与立面与合理性,不断的调整修改评面,反复深入。

通过外走廊连接成为一有机整体,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也丰富了建筑内部功能分区。

在平面设计过程中,建筑法规、规范与一些相应的建筑标准就是对该行业行为与经验的不断总结,具有指导意义,尤其就是一些强制性规范与标准,具有法定意义。

建筑设计除了应满足相关的建筑标准、规范等要求之外,原则上还应符合以下要求:(1) 满足建筑功能要求:(2) 符合所在地规划发展的要求并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3) 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外墙采用玻璃纤维做保温层,基础与房顶采用SBS 防水卷材,施工时梁板整体浇筑等;(4) 提供在投资计划所允许的经济范畴内运作的可行性。

根据以上要求,进行此次建筑设计,满足设计的各方面规范要求,尽可能的使设计更加合理化,规范化。

力明教学楼做北朝南,为规则的内廊式结构,地上5层,m,总建筑南北长33、9m,东西长43、2m,开间3、6m,进深6、6m,占地8912m面积为44552在本次教学综合楼设计中,需要考虑的房间按功能分类有:第一:学习用房:50人教室,70人教室,120人教室等;第二:办公用房:校长室,办公室,会议室等;第三:辅助用房:厕所,储藏间,楼梯间。

从组成平面的各部分的使用性质来瞧,建筑平面设计又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主要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辅助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

1、4、1主要使用房间的设计主要房间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要求有适宜的尺寸,足够的使用面积,适用的形状,良好的采光与通风条件,方便的内外交通联系,合理的结构布置与便于施工等。

主要使用房间包括50人教室、70人教室、120人教室、办公室、校长室、会议室等,其中50人教室共30间,70人教室2间,会议室2间,120人合堂教室间,办公室共25间,校长室5间。

1、4、2建筑平面设计(1)教室设计房间面积:房间使用面积大小就是由房间内部活动特点,使用人数的多少,桌椅设备的数量与布置方式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首先必需瞧清楚教室的规模,容纳多少学生上课,布置多少课桌椅,从而算出每个房间在不同的规范条件下可以有多少人。

房间的面积,形状与尺寸要满足室内使用桌椅设备合理布置的要求;第一:门窗的大小与位置应考虑出入方便,疏散安全,采光通风良好;第二:房间的构成应使结构布置合理,施工方便,也有利于房间之间的组合,所用材料要符合相应的建筑标准;第三:室内空间以及地面,各个墙面与构件细部要考虑人们的使用与审美要求,满足视听的要求。

教室的面积定额为1、0~1、22m ,而这个设计属于中学教室设计,取1、0人2m ,初步设计50人教室采用开间为7、2m ,进深为6、6m ,70人教室采用开间7、2m,进深9、9m,120人教室开间10、8m,进深11、1m。

(2)办公用房设计办公室采用3、6m开间,6、6m进深。

校长室采用3、6m开间,6、6m进深,满足设计要求。

会议室采用7、2m开间,7、9m进深。

(3)辅助用房设计厕所的平面设计:为保证卫生间的自然通风,将卫生间布置在建筑的端头,可避免教室与卫生间直接相对。

为了节约管道且方便上下水的布置,卫生间左右相邻。

厕所的布置在建筑朝向较差的一面,前室内置洗手盆。

为了保证必要的使用空间,前室的深度为1、5~2、0m,在此次设计中,前室的深度均满足要求,。

厕所有不向邻室对流的直接自然风与天然采光,大量人群使用的而所,应该有良好的天然采光与通风,以便排污臭气。

每层均设有男女卫生间各2间。

地面比同楼层标高底0、05m。

1、6使用房间的门窗1、6、1门(1)办公室门规范要求门洞宽度不应小于1m,高度不应小于2m;本设计办公室门为1500*2100mm,(2)厕所门均采用1、5m宽,2、1m高的木门,内门采用0、9m宽,2、1m高的木门;(3)大厅门采用2700*3300mm的玻璃门(4)门的位置应交通方便,利于疏散,大多数房间的门均应采用内开方式,可防止门开启时影响室外的人行交通。

1、6、2窗教室采光等级为Ⅲ级,要求窗地面积比为1/6,厕所要求窗地比为1/10。

(1)办公室统一采用2、4×2、1m的窗户,窗台高为1、2m,办公室开间3、6m,进深6、6m,窗洞口尺寸为2、4m×1、8m。

((2)教室采用的2、4×2、1m窗户,窗台高为1、2m,教室开间7、2m,进深6、6m,窗洞口尺寸为2、4m×1、8m×2。

(3)窗的为就是推拉窗,窗采用塑钢,本材料就是在我国国情存在木材短缺的情况下,取代木窗的新一代产品,具有以下优点:1强度好,耐冲击;2保温隔热,节约能源;3隔音好;4气密性,水密性好;5耐腐蚀性强;6防火;7而老化,使用寿命长;8外观精美,清洗容易等优点。

(4)楼梯窗户满足采光通风要求,采用通窗。

1、7楼梯本教学楼设楼梯两座,已满足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40米且人数与建筑面积均少于防火规范要求;踏步:按规范学校楼梯踏步的宽度区间为280~340mm,高度区间为140~160mm。

本设计选取150mm踏步高300mm踏步宽,则满足规范要求;休息平台的宽度应不小于梯段宽,则取1800mm满足要求。

梯段宽度:满足公共建筑≥1、3m的要求,并满足1、25m/百人的三级防火要求,且满足1、1m的防火最小净宽;平台宽度:两侧双跑楼梯休息平台为1、8m,满足平台宽度不得小于梯段宽度;梯井宽度:100mm,满足规范60~200mm的要求;栏杆扶手尺寸:栏杆取900mm高度,满足规范不小于900mm的要求。

1、8建筑剖面设计建筑剖面主要考虑建筑物建筑层数、各部分高度、房间的使用性质,室内采光通风。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取房间层高为3、6m,首层为3、9m,层数为5层。

1、9、1房屋高度的确定该建筑层高取3、6m,为5层,底层高度为3、9m,女人墙高度1、1m,总共高度为19、4m。

1、9、2室内外高差的确定为防止室内受室外雨水的流渗,室内与室外应有一定的高差,且高差不宜过大,若过大便不利于施工与通行,又为防止建筑物因为不均匀沉降使地面降低,为了满足建筑使用的要求,取室内外高差为0、45m。

1、9、3楼梯剖面设计所有楼梯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具有整体性好,刚度好等特点。

楼梯间高度为3600mm,楼梯踏步高设为300mm,宽为150mm,两侧采用平行双跑楼梯,梯间宽为3200mm,其中梯井为100mm,满足60~200mm的要规范要求,楼梯栏杆高度为900mm,休息平台为1800mm,满足必须大于或等于梯段宽的要求,而梯段宽为1550mm,则满足要求而设置。

楼梯踏步面层要求耐磨、美观、防滑,便于清扫。

1、10建筑构造设计建筑物的形象除了取决于建筑设计中的体型组合与立面处理外,一些建筑细部的构造设计对整体美观也有很大的影响,构造设计主要包括楼地面设计、屋面设计、台阶设计等。

1、10、1散水为保护墙基不受雨水的侵蚀,常在外墙四周将地面做成向外倾斜的坡面,以使将屋面水排至远处,这一坡面称散水。

散水坡度约3%-5%,宽一般为600mm,当屋面排水方式为有组织排水。

本工程做散水,宽度1000mm。

、素土夯实,向外坡4%。

1、10、2屋面做法此设计选用的就是卷材防水屋面。

做法(自上而下):40mm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3mm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胶粘剂、20mm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 70mm厚珍珠岩块保温层、 20mm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100mm厚钢筋现浇混凝土结构层、20mm厚的水泥砂浆找平层。

1、10、3屋面做法屋顶由于建筑物较高,采用有组织排水,也可保护外墙;本教学楼由于尺寸较大,为使水流路线不至过长,采用双坡排水,天沟分水线位于各雨水口间距的一半处,每个雨水口离分水线的水流路线距离均不相同,但均小于满足规范要求的24m,m屋面面积;屋面分水线位于坡度的中间; 且每个雨水口负担屋面面积≤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