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07 测量固体的密度-备战2020年中考物理必考实验精解精练(解析版)

合集下载

实验11 测量固体密度(解析版)

实验11  测量固体密度(解析版)

实验11测量固体密度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测量固体密度的方法。

2.【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细线、滴管、烧杯、小石块等。

3.【实验步骤】(1)先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记下体积V1。

(3)把物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总体积V2。

(4)表达式:ρ=m/V2-V1。

4. 【实验表格】1.量筒和量杯:(1)单位:常以毫升(ml)为单位。

1 mL=1cm3;1L=103mL=10-3m3。

(2)常用量筒而不用量杯的原因:量筒刻度均匀,测量误差小。

(3)量筒使用方法:A、“选”:选择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量筒。

B、“放”:把量筒放在水平台上(切忌拿在手中)。

C、“读”: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底部相平。

2.量筒中倒水要“适量”的含义: A.水能浸没物块。

B.物块放入后总体积不超过量筒的量程。

3.如何测量固体体积:(1)形状规则的固体,可以用刻度尺测体积。

(2)如果物不能自然浸没水中,可用助沉法、针压法测体积。

(3)如果物体能溶于水中,可用“埋沙法”测体积。

【典例1】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种矿石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1)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

(2)天平平衡后,把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右盘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再次平衡,则矿石的质量为_______g 。

再用量筒测出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

(3)若在测量体积时,发现矿石表面附着了一些气泡,则密度的测量结果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1)左(2)93.4;4.67(3)偏小解析:(1)如图,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天平的右端下沉,左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左端调节,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2)矿石的质量,矿石的体积340mL 20mL 20mL 20cm V =-==,矿石的密度为:3393.4g 4.67g /cm 20cmm V ρ===; 3g/cm 50g 20g 20g 3.4g 93.4g m =+++=(3)矿石浸没在水中时表面附着一些气泡,导致测量出矿石的体积变大,由ρ=石的密度偏小。

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热点题型归纳与练习—实验6:测量固体的密度

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热点题型归纳与练习—实验6:测量固体的密度

2024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热点题型归纳与练习—实验6:测量固体的密度知识点一、对密度的理解1.理解密度(1)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 与V 成正比;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与密度ρ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与密度ρ成正比。

(3)密度图像:如图所示:ρ甲>ρ乙。

(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在条件一定情况下,每种物质的密度是确定的,密度不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一杯牛奶的密度与一滴牛奶的密度一样大。

(5)物质密度受物质状态和温度的影响:当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转换时(例如熔化、凝固等),或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时(如热胀冷缩),质量不变,但体积发生变化,密度发生变化。

如常温常压下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变为冰后密度为0.9×103kg/m 3。

(6)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感觉密度大的物质“重”,密度小的物质“轻”。

比如,常说的“铁比棉花重”,实质上是指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真正的重或轻取决于物体的质量。

知识点二、测量固体的密度实验原理实验设计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用排水法测出固体的体积(不溶于水的固体),用公式计算出液体的密度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细线、待测固体、水实验步骤(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2)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如图甲所示);(3)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如图乙所示);(4)将待测固体用细线拴住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固体和水的总体积V2(如图丙所示);(5)待测固体的密度为。

实验数据固体的质量m/g固体放入量筒前量筒中水的体积V1/cm3固体和水的总体积V2/cm3固体的体积V/cm3固体的密度ρ/(g/cm3)误差分析(1)细线体积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实验中测量出的总体积V2不仅包含固体和水的体积,还包含浸在水中细线的体积,所以测量的结果会略微偏大,计算出的密度会略偏小。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测量物质密度实验(含答案)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测量物质密度实验(含答案)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1.小萱用天平和量筒测一块矿石的密度。

她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 所示。

她再用量筒测量矿石的体积如图2 所示,矿石的体积为cm3,则矿石的密度ρ=kg/m3。

2.学完质量和密度后,小明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某种油的密度.(1)实验时,发现小明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如图甲所示,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但始终无法将天平调平,看到中央刻度盘的指针向右偏转,无法调平的原因,当他发现问题后,改正错误操作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这时他们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使横梁平衡;调平后,测量质量时中(“能”或“不能”)调节平衡螺母;(2)天平平衡后,他们开始测量,测量步骤如下: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B.将待测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倒出到量筒的这部分油的体积;请根据以上步骤,写出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字母代号);(3)若在步骤B中测得烧杯和油的总质量为55.8g,其余步骤数据如图乙、丙所示,则倒出到量筒的这部分油的质量是g,体积是cm3;(4)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可以算出,该油的密度是kg/m3。

3.某同学想测量一块新材料碎片的密度,他进行的实验操作如下:(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横梁静止时,发现天平右盘高左盘低,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右端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端移动;(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碎片的质量,所用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碎片的质量为g;(3)他发现碎片放不进量筒,改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测碎片的体积:①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碎片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标记,然后取出碎片;①先往量筒装入40mL的水,然后将量筒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筒里剩余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碎片的体积为cm3;(4)碎片的密度为kg/m3。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实验专题二《测量固体的密度》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实验专题二《测量固体的密度》

2023 年中考物理复习试验专题二《测量固体的密度》1. 小明觉察橙子放入水中会下沉,于是想方法测量它的密度.(1) 用调好的天平测量橙子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下图,橙子质量为 g .小明利用排水法测得橙子的体积为150cm 3,则橙子的密度是 kg/m 3。

(2) 做试验时,小明假设先用排水法测出橙子的体积,接着用天平测出橙子质量,这样测得的密度值将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3) 小亮不用天平,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盛有水的大烧杯等器材,也奇异测出了橙子 的密度.请你将他的测量步骤补充完整,水的密度为ρ。

水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橙子的重力G ;②; ③橙子密度的表达式为:ρ = 〔用测出的物理量和量的字母表示〕。

橙【答案】【答案】 162 1.08×103 偏大 将橙子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GG - F ·ρ 水2. 小明利用一个烧杯、天平和水〔密度记为ρ水〕,测出了一块不规章小石块的密度.(1) 使用的天平已经调整平衡,测量小石块的质量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心红线的右侧, 此时应 ;(2) 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下图,则小石块的质量m=g ;(3) 如下图:A .往烧杯中参加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位置做上标记;B .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水面与标记相平,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2m2.用此题中使用的物理量符号表示石块的体积,其表达式为V=;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石=.(4)用此方法测得的密度值将〔填“偏大”或“偏小”〕,缘由是:.【答案】用镊子把最小的砝码从右盘取出,然后在右盘加更小的砝码或移动游码66.4m -m 2 1mρ 水偏小取出石块时,石块上带走一局部水,要到达标记处,增ρm -m水21加的水的体积大于石块的体积,石块体积的测量值偏大,质量是准确的,故密度偏小3.“620”创试验小组像科学家一样进展科学争论:他们进入一个环境温度可以保持在0℃的试验室,尝试测量冰的密度.〔试验器材〕天平〔砝码〕、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刻度尺、水、细木棒、外形不规章的小冰块〔试验步骤〕①选择适宜的器材、测出小冰块的质量m;②选择器材、和水,测出小冰块的体积V;③依据ρ=,代入所测得的试验数据,并通过计算得到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小华同学做完试验,意犹未尽,还想回家测量正方体小冰块的密度是否与试验室中所测冰的密度全都,经王教师同意,他将试验桌上的所与器材带回了家,请你仅利用所带回家的器材,为小华设计一个最简便的试验方案,测出该冰块的密度.〔试验步骤〕④选择器材、,测得冰块的质量;⑤选择器材,测出该冰块的.⑥通过计算得出冰的密度.〔试验分析〕小华同学觉察所测冰的密度比试验室中所测得冰的密度更大,缘由可能是.【答案】量筒细木棒天平〔砝码〕烧杯刻度尺边长〔体积〕冰2 0 1 2 溶化,导致所测边长偏小4. 现有器材:小金属块、天平〔含砝码〕、一个烧杯、足量的水、细线.小明设计了一种测量金属密度的方案如下:(1) 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 尺左端零刻度线后,指针位置如下图,此时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侧调整,使天平平衡.先用天平称金属块的质量, 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m 0 为 g .(2) 在烧杯中倒满水,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1(3) 将系有细线的金属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金属块沉入杯底,烧杯溢出水后,将烧杯壁外的水擦干净,取出金属块,将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上,称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m .〔4〕写出金属密度的表达式:ρ = 〔用 m 、m 、m 和水的密度 ρ 来表示〕. 石 水 〔5〕小明测得金属的密度比真实值〔选填“大”或“小”〕,请推导说明理由:.积偏大,因此,测得的密度偏小5. 小明用天平、细线、烧杯、水来测定某工艺品的密度,他设计的试验过程如下图:(1) 把天平放在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看到指针在分度盘中心两侧摆动,摇摆的幅度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整, 【答案】 水平 左 49.2小 由于金属块沾有少许水,m 2 偏小,测得的体 .使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心;(2)用调整好的天平测量工艺品质量,当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工艺品的质量为g;(3)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整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200g。

【备战2020】中考物理专项训练: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含解析)

【备战2020】中考物理专项训练: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含解析)

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为了测出小石块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了如下的实验计划①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②将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测出其体积③将小石块用细线系住缓慢放入量筒中,测量出此时水的体积④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⑤测出量筒中水的质量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小石块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A.①②③④⑥B.②⑤①③④⑥C.②③④①⑥D.①②③④⑤⑥2.在测量铁块的密度时,用了下面几个步骤,则测量步骤合理顺序是()①计算铁块的体积;②记录铁块放入量筒后水面上升到的刻度;③观察量筒中水的体积;④用天平测出铁块的质量;⑤调节好天平;⑥计算铁块的密度.A.⑤④②③①⑥B.④⑤③②①⑥C.③②①⑤④⑥D.⑤④③②①⑥3.小王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石的密度,有如下一些实验步骤: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m;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测出这些水的体积V1;③根据密度的公式,求出矿石的密度ρ;④将矿石浸没在置筒内的水中,测出矿石和水的总体积V2.他应采用的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③①④D.②③④①4.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块体积不规则的金属块的密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a.将金属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出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b.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c.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d.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A.adbcB.bcadC.abdcD.abcd5.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石块的密度,采用了下列实验步骤,其中多余的步骤是()A.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B.用天平称出量筒的质量C.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内水的体积V1D.用细线系住石块,浸没在盛水量筒内,记下石块和水的体积V26.要测金属块的密度需要以下步骤,其中排列顺序科学合理的是()①把金属块放在天平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称质量.②观察记录放入金属块后量筒液面的刻度值.③观测砝码和游码值并记录.④观测记录未放入金属块时量筒液面的刻度值.⑤计算密度.⑥调节天平.A.①②③④⑤⑥B.④②①③⑤⑥C.⑥①③④②⑤D.⑥⑤④③②①7.如图,矿石的质量已经用天平测出,从图A到图B是测量体积的情景,这样的操作会引起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A.偏大B.偏小C.相等D.无法确定8.测定一块石块的密度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B.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石块质量为52gC.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石块体积为20cm3D.石块的密度为2.6kg/m39.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密度的实验中,小明进行了以下操作,其中错误的是()A.将天平标尺上的游码移至右端,再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B.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C.用细线系着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测出石块的体积VD.用公式ρ=m/V算出石块的密度10.某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物体密度,在用量筒测物体体积时,没有将物体全部浸入量筒的水中,而其他步骤都是正确的,则此同学最终测得该物体的密度比真实值()A.偏大B.偏小C.不变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共5小题)11.小华要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在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移动,用天平测量质量和量筒测体积时,结果如乙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g,该金属块的密度是g/cm3.12.小明同学准备利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重锤、两根质量和体积均忽略不计的细线、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测量一个不规则小木块的密度.请你帮他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1)用细线系住木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记录弹簧测力的示数F;(2)用细线将重锤系在木块下方,将重锤浸没在水中,记录弹簧测力的示数F1;(3);(4)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测量出的物理量和ρ水计算出木块的密度ρ木= .13.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块不规则小矿石(质量分布均匀)密度的实验中:(1)实验原理:.(2)将天平放置在水平台上,用镊子把游码轻轻拨至标尺左侧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3)用天平测小矿石的质量,当盘中所加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小矿石的质量为 g.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小矿石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矿石的体积为cm3,矿石的密度为g/cm3.(4)小矿石磨损后,它的密度(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4.(1)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①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1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cm3;②用托盘天平已测得矿石的质量是175.6g,则矿石的密度是kg/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③在使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按规范的操作来称量矿石的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右边一点,这时应该.A.向左调平衡螺母 B.往右盘中加砝码C.从右盘中减砝码 D.向右移动游码(2)图2是某种物质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请你将错误之处圈出来,并在其下方改正.晶体在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在第20min时,物质是固体状态.15.9月10日教师节时,教物理的晓丽老师在步行街纤色店买了一个金灿灿的实心饰品,同学们特别想知道这个饰品是否是纯金的(ρ金=19.3×103kg/m3).他们选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烧杯和水等,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A.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C.将饰品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水和饰品的总体积;D.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E.将饰品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请你帮助同学们回答下面五个问题:(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A、、C(余下步骤请用字母序号填出).(2)在调节平衡螺母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端调节(选填“左”或“右”),直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3)用调好的天平称量饰品的质量,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饰品的质量是g;用细线拴好饰品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饰品的体积是cm3.(4)通过计算可知饰品的密度为g/cm3,由此可以确定饰品不是纯金的.(5)“适量的水”的含义是.三.解答题(共5小题)16.小刚家新房子装修时,窗台上铺了一种叫“人造石”的材料,小刚很好奇,这是一种什么物质呢?他拿了一块角料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测量了一下该“人造石”的密度.他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1)小刚按图甲所示的方法测“人造石”的质量,请指出操作中的两个错误:①;②.(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人造石”的质量为g.(3)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人造石”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丙所示,则“人造石”的体积是mL.(4)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该“人造石”的密度为kg/m3.17.小华在测量小物块密度的实验中:(1)他将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调,使天平横梁平衡.(2)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得小物块的质量是g,如图丙所示,用量筒测量小物块的体积是cm3,则小物块的密度是g/cm3.(3)他学习了杠杆知识后,知道天平实质就是一个杠杆(选填“等臂”或“不等臂”).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也必须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便于测量.18.洋洋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物体密度的实验中,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分度盘如图甲所示.(1)他应采取的措施是: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移动;(2)天平调节平衡后,洋洋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江立即对洋洋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小江所说的两个错误是:①,.(3)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测出物块的质量,所用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物块的体积如图丁所示,则该物块的质量是g,密度g/cm.19.家住天府新区的小希家今年种植的五星枇杷(如图1所示)获得了丰收.小希想知道枇杷品质和密度是否有关,于是他和小明利用家庭实验室的器材测出了枇杷的密度.小希的方法:(1)用天平测一个枇杷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2甲所示,则枇杷的质量为 kg.(2)如图2乙所示,往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下此时水的体积;将这个枇杷放入量筒,再次记录读数.枇杷的体积为 cm3.(3)枇杷的密度为 kg/m3.小明认为小希的方法不当,应当取更多的枇杷测量.小明的方法:(1)在筐里随机挑选6颗枇杷,用天平测得它们的总质量为m.(2)任意选出其中2颗用量筒测得体积为V.(3)枇杷的密度ρ=你认为小明这种测密度的方法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答:.20.王斌同学利用“替代法”测量一粒花生米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在下列空格中填写适当内容.①选择一粒饱满的花生米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花生米下沉至杯底,如图25甲所示,此时花生米所受的浮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②往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花生米,随即停止加盐,如图乙.③取出花生米,用调好的天平测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丙,天平的读数为g.④将玻璃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丁,量筒的读数为mL.⑤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即为花生米的密度.(2)实验中遗漏了重要的一步,即.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为了测出小石块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了如下的实验计划①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②将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测出其体积③将小石块用细线系住缓慢放入量筒中,测量出此时水的体积④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⑤测出量筒中水的质量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小石块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A.①②③④⑥B.②⑤①③④⑥C.②③④①⑥D.①②③④⑤⑥考点: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专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分析:要测量小石块的密度,要先测出小石块的质量,然后测出石块的体积,需测出水的体积、水和石块的总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石块的密度.解答:解:为了测出小石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①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②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③用细线拴好石块,并将石块投入量筒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④水和石块的总体积减去水的体积即为石块的体积,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小石块的密度,其中⑤测出量筒中水的质量是多余的.故选A.点评:此题是测量石块的密度实验,根据公式ρ=,实验中需要测量石块的质量和体积,因此有关天平、量筒的使用及读数应掌握,并掌握密度的计算2.在测量铁块的密度时,用了下面几个步骤,则测量步骤合理顺序是()①计算铁块的体积;②记录铁块放入量筒后水面上升到的刻度;③观察量筒中水的体积;④用天平测出铁块的质量;⑤调节好天平;⑥计算铁块的密度.A.⑤④②③①⑥B.④⑤③②①⑥C.③②①⑤④⑥D.⑤④③②①⑥考点: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专题:实验题.分析:在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中,用到了天平和量筒.天平要先调节再测量,而且为了不影响质量的测量结果,一般要先测质量,再测体积.解答:解:实验中,调节天平必须是首先要做的;再测量铁块的质量,这样的质量会更准确,因为后面还要浸水和系线,会影响质量的结果;测体积时要先倒入适量的水,再将铁块放入,算出两次的体积差;最后利用公式求出密度的值.故选D.点评:测量固体的密度必须严格按要求的步骤进行,否则会直接影响测量的进行,而且误差也会较大.3.小王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石的密度,有如下一些实验步骤: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m;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测出这些水的体积V1;③根据密度的公式,求出矿石的密度ρ;④将矿石浸没在置筒内的水中,测出矿石和水的总体积V2.他应采用的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③①④D.②③④①考点: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专题:实验题;实验分析法.分析:无论给定的步骤详略,都要遵循以下步骤.用天平测量固体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的步骤:天平放在水平面上,游码归零,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量水的体积;把固体浸没在水中,测量水和固体的总体积;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固体的密度.解答:解:经分析得,测量矿石密度的步骤为: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m;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测出这些水的体积V1;④将矿石浸没在置筒内的水中,测出矿石和水的总体积V2.③根据密度的公式,求出矿石的密度ρ;故选B.点评:掌握测量比水密度大的、比水密度小的、溶于水的固体密度的实验方法和步骤.这是初中测量密度的重点实验,一定要掌握.4.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块体积不规则的金属块的密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a.将金属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出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b.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c.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d.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A.adbcB.bcadC.abdcD.abcd考点: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专题:实验题;压轴题.分析:测固体密度的常用方法是用天平测出固体质量m,根据排水法用量筒测出固体体积V,用公式ρ=算出固体密度解答:解:测定金属块密度的实验,先调节好天平,用其测出固体的质量m,再在量筒中倒入适量(适量的含义是:没放入金属块前水的液面超过最小刻度值,放入金属块后液面不超过最大测量值)的水,读出体积为V1,再将金属块没入量筒内的水中,读出液面刻度为V2,金属块体积V=V1﹣V2,密度ρ=.故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cad.故选B.点评:熟练掌握测固体密度的最常用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本题考查测固体的密度的过程的理解.5.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石块的密度,采用了下列实验步骤,其中多余的步骤是()A.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B.用天平称出量筒的质量C.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内水的体积V1D.用细线系住石块,浸没在盛水量筒内,记下石块和水的体积V2考点: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专题:实验题.分析:测固体的密度用到的器材是天平和量筒,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根据排水法用量筒测出固体的体积V,用公式ρ=计算出固体的密度.解答:解:测固体石块的密度的基本方法是: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将石块放入量筒浸没水中,读出水面体积值为V2,则石块的密度为ρ=.因此上述步骤有用的为A、C、D.故选B.点评:测固体、液体的密度是初中物理《密度》部分要求掌握的实验,各有一种基本的测量方法,用到的原理是ρ=,两种测量方法应达到理解且熟练背诵的程度.6.要测金属块的密度需要以下步骤,其中排列顺序科学合理的是()①把金属块放在天平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称质量.②观察记录放入金属块后量筒液面的刻度值.③观测砝码和游码值并记录.④观测记录未放入金属块时量筒液面的刻度值.⑤计算密度.⑥调节天平.A.①②③④⑤⑥B.④②①③⑤⑥C.⑥①③④②⑤D.⑥⑤④③②①考点: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专题:实验题.分析:测固体密度时先测质量,再测体积,最后算出密度.在测量质量时,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水平放置游码零,指针居中横梁平(衡);左物右码轻放置,质量等于砝(码)游(码)和”.即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前要调节横梁平衡,先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确定实验顺序.解答:解:根据测量固体密度实验应先测物体的质量,(如先测体积,再测质量时,金属块上有水,会使质量变大,从而使得测量值变大).用天平测量质量,首先要调节好天平,左盘放物,右盘放砝码,调节平衡,记录砝码和游码值.再测量物体的体积,测量体积用排水法,所以先要测量为放入金属块时量筒的页面刻度值,再记录放入金属块后量筒液面的刻度值,最后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密度.所以实验步骤顺序应为:⑥①③④②⑤故选C.点评:题目是测定密度的常规实验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在实验中天平和量筒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放、调、称、读等都是基本的知识要求,必须掌握扎实牢固.7.如图,矿石的质量已经用天平测出,从图A到图B是测量体积的情景,这样的操作会引起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A.偏大B.偏小C.相等D.无法确定考点: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专题:实验题;等效替代法.分析:矿石的体积和量筒中倒入烧杯中水的体积相等,但是矿石取出时,会带走一部分水,导致矿石体积的测量值会偏大,密度的测量值会偏小.解答:解:矿石浸没在水中,水平升高,取出矿石时,矿石会带走一部分水,导致矿石体积的测量值偏大,矿石的质量是准确的,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的密度测量值会偏小.故选B.点评:准确测量体积比较大的矿石体积:在矿石浸没水之前,首先记下水原来的水面为标记1,矿石浸没在水中记下标记2,取出矿石先向烧杯中倒水,使水到达原来的标记1,然后再把量筒中倒满刻度的水,把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直到到达标记2,量筒中水减少的体积等于矿石的体积.8.测定一块石块的密度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B.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石块质量为52gC.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石块体积为20cm3D.石块的密度为2.6kg/m3考点: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专题:实验题.分析:A、天平的调解原则是:右偏左调,左偏右调,先快后慢;B、天平的分度值为0.2g,读数为砝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C、根据排水法原理,石块的体积为量筒中液面的两次读数之差;D、用公式ρ=,将石块的质量体积代入求出石块的密度.解答:解:A、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右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此选项说法是正确的;B、石块的质量m=50g+2g=52g,此选项说法是正确的;C、石块体积V=40ml﹣20ml=20ml=20cm3,此选项说法是正确的;D、石块的密度==2.6g/cm3=2.6×103kg/m3,石块的密度为2.6kg/m3是错误的.故选D.点评:测固体的密度的基本方法是: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根据排水法用量筒测出固体的体积V,根据公式ρ=算出固体的密度;1g/cm3=1×103kg/m3,不要忘记单位的换算.9.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密度的实验中,小明进行了以下操作,其中错误的是()A.将天平标尺上的游码移至右端,再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B.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C.用细线系着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测出石块的体积VD.用公式ρ=m/V算出石块的密度考点: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天平的使用;密度公式的应用;量筒的使用.专题:实验题.分析:A、天平使用前,要放到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调节两端螺母使横梁平衡;B、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密度的实验,应测出石块的质量;C、根据排水法原理,先测出量筒中适量水的体积为V1,再将石块浸没水中,测出总体积为V2,石块体积为V=V2﹣V1;D、根据测出的质量、体积数值,算出石块的密度.解答:解:A、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前,应将天平标尺上的游码移至左端,此选项是错误的;B、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为计算密度获得数据,此选项是对的;C、用细线系着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测出石块的体积V,为计算密度获得数据,此选项是对的;D、由C、D中的m、V,用公式ρ=算出石块的密度,此选项说法是正确的.故选A.点评:测固体密度的基本方法是: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再将固体浸没水中,测出总体积为V2,固体密度为ρ=.本实验用到的基本测量工具是天平和量筒,要掌握基本仪器的调节、使用、读数等.10.某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物体密度,在用量筒测物体体积时,没有将物体全部浸入量筒的水中,而其他步骤都是正确的,则此同学最终测得该物体的密度比真实值()A.偏大B.偏小C.不变D.无法判断考点: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推理法.分析:实验中,用量筒测物体体积,采用的是排水法,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现在没有将物体全部浸入,使得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根据密度公式判断.解答:解:实验时,若没有将物体全部浸入,读出的排开水的体积变小,即物体的体积变小.∵ρ=,m准确,∴计算得出的密度值偏大.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密度公式了解与掌握,能确定没有将物体全部浸入时,读出的物体的体积变小是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5小题)11.小华要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在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选填“左”或“右”)移动,用天平测量质量和量筒测体积时,结果如乙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27 g,该金属块的密度是 2.7 g/cm3.考点: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专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分析:调节天平时应将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对侧移动;天平在读数时应将砝码的质量与游码的示数相加;读出量筒中金属块的体积,便可以利用公式ρ=来计算金属块的密度.解答:解:图甲中指针偏左,说明左侧质量偏大,故应向右移动平衡螺母;图乙中天平的分度值为0.2g,金属块为:m=20g+5g+2g=27g;图丙中量筒的分度值为2ml,金属块的体积为40cm3﹣30cm3=10cm3,金属块的密度为ρ===2.7g/cm3.故答案为:右;27;2.7.点评:本实验中考查了天平的调节与读数、量筒的使用、密度公式的简单计算,都是我们应该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12.小明同学准备利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重锤、两根质量和体积均忽略不计的细线、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测量一个不规则小木块的密度.请你帮他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1)用细线系住木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记录弹簧测力的示数F;(2)用细线将重锤系在木块下方,将重锤浸没在水中,记录弹簧测力的示数F1;(3)将木块和重锤全部浸没在水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4)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测量出的物理量和ρ水计算出木块的密度ρ木= •ρ水.。

备战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

备战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1.假期期间,小刚去旅游,他在黄河边捡了一小块石头带回去研究,测量它的密度,进行了如下操作。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处,这时他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2)小刚在用天平测量黄河石质量的过程中操作方法如图乙所示,他的操作错误是;(3)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丙所示,则石头的质量为g;(4)之后他将石头投入到量筒中,根据图丁中量筒中的刻度值,石头的体积是3cm;(5)由以上操作可计算出这块石头的密度为3kg/m。

2.某学习小组在做“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1)如图甲所示,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中央,接下来应该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后向(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再次指在分度盘的中央;(2)正确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g;(3)放入小石块前后量筒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为3kg/m;(4)另一实验小组在实验时先测量了小石块的体积,接着测量了它的质量,这样会导致测得的小石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选填“大”或“小”);(5)用量简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面的底部。

若小夏在图丙A中读数正确,在图丙B中读数时视线俯视,则测得的小石块的密度将(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某小组在“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如图甲所示情况,应向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2)天平平衡后,小组的小滨同学按图乙所示的方法称量金属块的质量,请写出其中的一处错误:;(3)小滨纠正了错误,正确操作,天平再次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所称量金属块的质量是g;(4)小滨在量筒内倒入20ml的水,放入金属块后量筒内水面如图丁所示,量筒读数时,视线应在(选填“A”“B”或“C”)处;(5)小州同学带来他在乒乓球比赛中获得的一枚金牌,想测量金牌的密度,发现金牌无法放入量筒中。

固体密度的测量(大总结)

固体密度的测量(大总结)

密度测量方法精讲之固体密度的测量纵观多年的中考试卷,密度是中考的一个重点,同时又是中考的热点,密度的考查主要以操作性的实验题型出现,在考查知识的同时兼顾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查,按照教科书,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ρ=m/v ,利用天平和量筒,分别测出被测物的质量m 和体积v ,则可算出被测物的密度,这是最基本的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

近年来的中考试题,则往往是天平、量筒不会同时具备,此时只要适当有些辅助器材,同样可以完成测定物质的密度,现将几种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提供如下。

一、测固体密度基本原理:ρ=m/V1. 常规法: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细绳步骤:1)、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m ;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 1,3)、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体积为V 2。

表达式:ρ=m/(V 2-V 1)测固体体积:不溶于水 密度比水大 排水法测体积密度比水小 按压法、捆绑法、吊挂法、埋砂法。

溶于水 饱和溶液法、埋砂法整型法 如果被测物体容易整型,如土豆、橡皮泥,可把它们整型成正方体、长方体等,然后用刻度尺测得有关长度,易得物体体积。

例:正北牌方糖是一种用细白沙糖精制而成的长方体糖块,为了测出它的密度,除了一些这种糖块外还有下列器材:天平、量筒、毫米刻度尺、水、白沙糖、小勺、镊子、玻璃棒,利用上述器材可有多种测量方法。

请你答出两种测量方法,要求写出(1)测量的主要步骤及所测的物理量。

(2)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密度的式子。

饱和溶液法:方案一:用天平测出糖块的质量m ,再把糖块放入量筒里,倒入适量白沙糖埋住方糖,晃动量筒,使白沙糖表面变平,记下白沙糖和方糖的总体积V 1,用镊子取出方糖,再次晃动量筒,使白沙糖表面变平,记下白沙糖的体积V 2,则ρ=21V V m - 方案二:用天平测出糖块的质量。

用橡皮泥将糖块包好放入水中,测出水、橡皮泥、糖块的总体积V 1,取出糖水,测出水和橡皮泥的体积V 2,算出糖块体积V=V 1-V 2。

实验04 探究固体熔化时的规律- 2020年中考物理必考实验精解精练(解析版)

实验04  探究固体熔化时的规律- 2020年中考物理必考实验精解精练(解析版)

实验04 探究固体熔化时的规律探究课题:固体熔化时规律实验装置探究方法实验法,归纳法探究过程1.安装实验装置顺序:自下而上安装好实验装置。

2.分别将碎冰和石蜡放入两支试管中,按照如图所示装置分别加热碎冰和石蜡,并用搅拌器不断不断搅拌。

3.观察温度计读数和石蜡的状态变化,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4. 完成碎冰和石蜡熔化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实验图像实验结论冰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1)温度保持不变;(2)继续吸收热量。

石蜡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1)温度不断升高;(2)继续吸收热量。

满分归纳——考点方向器材作用①实验测量仪器:温度计、停表分别用于测量温度和加热时间②搅拌器:通过搅拌使固体受热均匀③石棉网: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注意事项1.实验器材组装顺序:自下而上2.选用较小固体颗粒:易均匀受热3.采用“水浴法”加热的好处:使固体均匀受热4.烧杯中水量:不宜过多避免加热时间过长,浸没试管中固体即可5.温度计插入的位置:不能接触到烧杯底部和侧壁6.烧杯中水沸腾之后继续加热,试管中的水不沸腾:烧杯中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试管内外水没有温度差,试管内的水不在吸热,故试管中的水不会继续吸热7.冰熔化的温度低于0℃:冰中含有杂质1.(2019•葫芦岛)如图甲所示,小雪用该实验装置在室温下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将浓盐水冻成的冰块打碎后放入小烧杯中,温度计插入碎冰中(图甲),其示数为℃。

(2)观察现象,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值。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图象(图乙),由图象可知盐冰的熔点为℃.在熔化过程中,盐冰水混合物的内能(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实验过程中,发现烧杯外壁出现水珠,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4)将装有0℃的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在正在熔化过程中的盐冰水混合物中,试管中冰的质量将(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答案】(1)﹣8;(2)﹣2;增加;(3)液化;(4)增加【解析】(1)由图可知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是1℃,且液柱在零刻度线下方,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8℃;(2)从图中可知,盐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2℃不变,所以熔点是﹣2℃;盐冰熔化过程吸收热量,内能增大;(3)熔化吸热,使烧杯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烧杯外壁液化形成液态小水滴,即出现的水珠;(4)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而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2℃,所以冰水混合物会向盐冰水混合物放热,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达到凝固结冰的条件,故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07 测量固体的密度探究课题:测量固体的密度实验装置 实验原理 v m=ρ探究过程 1检查并观察器材。

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 游码、 标尺的分度值并记录,观察天平横梁是否平衡。

观察量筒的量程、分度值并记录; 2.用天平测出待测固体的质量m ;3.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测出的水的体积V1;4.将绑好的小石块放入装水的量筒内测量水和小石块的体积V2 ;5.算出石块的体积V=V2-V1;6.利用公式v m=ρ算出石块的密度;7.整理器材。

正确制动天平, 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盒中, 游码拨至零刻度;8. 记录数据;记录表格满分归纳——考点方向器材作用 1. 量筒作用: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2.天平的作用: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注意事项1.量筒读数方法: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凸液面(如水银)的顶部或凹液面的底部(如水)相平;2.测量易吸水的固体物质的体积时,由于物质的吸水性使测得的体积偏小,导致密度的测量值偏大3.先测固体体积,再测固体质量,由于固体上沾水使测得的质量偏大,导致密度的测量值偏大4.调节天平时应先将游码移到称量标尺左端零刻度处,再调节平衡螺母,时指针指在分度标尺中央红线处,或指针在中央红线左右摆动幅度相同即可。

(左偏右调)5.称量过程中要用镊子夹取砝码,左物右码,先大后小,最后移动游码,直至天平水平平衡。

6.如果砝码缺了一角,所测物体质量比实际质量偏大7.实验中将最小的砝码5g放入天平右盘后,发现中央分布盘的指针向右偏,那么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先把最小为5g得砝码拿走,然后再移动游码1.(2019•滨州)在测量不规则小物块的密度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实验步骤如下:(1)将天平放在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调节使橫梁平衡(选填“左”或“右”)。

(2)天平调好后,测量小物块的质量。

天平平衡时,游码位置和所加砝码如图乙所示,则小物块的质量是g。

(3)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为40cm3;再用细钢针将小物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这时的总体积为60cm3,则小物块的体积为cm3。

(4)小物块的密度ρ=g/cm3。

(5)该小组尝试用另一种方法测量该物块的密度,如图丙所示,他们做了如下的操作:①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为20cm3。

②将小物块轻轻放入量筒内,稳定后水面上升至V2为36cm3。

③再用细钢针将小物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时,水面上升至V3为40cm3。

由以上测量数据可知:物块的质量m=g,物块的体V=cm3,物块的密度ρ=g/cm3。

【答案】(1)水平;右;52;(2)16.2;(3)20;(4)0.81;(5)16;20;0.8 【解析】(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调节天平平衡,由图甲可知,指针向左偏转,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由图乙可知,天平横梁标尺的分度值是0.2g,游码示数是1.2g,物体的质量是10 g+5g+1.2g=16.2g;(3)由图丙可知,量筒的分度值是2ml,此时量筒示数是60ml,物体的体积是60ml﹣40ml=20ml=20cm3;(4)物体的密度ρ===0.81g/cm3;(5)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20cm3,将小物块轻轻放入量筒内,稳定后水面上升至V2为36cm3;V排=36cm3﹣20cm3=16cm3,漂浮时物体的质量等于排开水的质量m=ρ液V排=1.0×103kg/m3×16×10﹣6m3=16×10﹣3kg=16g;将物体放入量筒的水中,用细针压物体,将物体浸没入水,记下此时量筒的读数V3=4 0cm3,则物体的体积V=V=V3﹣V1=40cm3﹣20cm3=20cm3;根据公式得,=0.8g/cm3。

【分析】(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调节天平平衡,指针如果向右偏,则向左调节平衡螺母;如果向左偏,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2)砝码质量与游码示数之和是被测物体的质量;(3)根据图示量筒,读出水与物体A的总体积,求出物体的体积;(4)由密度公式求出物体的密度;(5)没有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可利用浮力知识进行计算;密度小于水的物质,使用“针压法”或“沉锤法”使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再利用公式求得密度。

【点评】本题是一道排水法测物态密度的实验,考查了天平的调节、天平读数、量筒读数、求密度等问题,是一道基础题,是实验的常考问题,一定要掌握。

2.(2019•恩施州)小明同学为了测量某品牌酱油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

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2)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m1=20.6g;(3)取适量酱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4)然后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丙所示。

请你帮小明同学计算出酱油的密度是g/cm3.以上方法测出的密度测量值会(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1)左;(4)1.06;偏大【解析】(1)根据图甲所示。

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端移动;(4)如图乙所示,量筒的分度值为2mL,则量筒中酱油的体积为40cm3;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50g+10g+3g=63g;由于空烧杯的质量m1=20.6g,则酱油的质量为m′=63g﹣20.6g=42.4g因此酱油的密度为:ρ′===1.06g/cm3=1.06×103kg/m3;由题意可知,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时,烧杯壁会沾有一部分酱油,使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变小,则由ρ=可知,体积质量,偏小准确,所以密度测量结果偏大。

3.(2019•莱芜区)小刚妈妈从银座超市买了一桶花生油,小刚想利用在学校学到的“测量物质的密度”知识来测量花生油的密度,于是他从学校借来了有关器材,进行了如下操作:(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此时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位置,小刚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2)将空烧杯放在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当加入最后一个最小砝码时,指针的指向仍然如甲图所示。

小刚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最后测出了空烧杯的质量为m1=45g;(3)将花生油倒在量筒里,如图乙所示。

花生油的体积为V=cm3;(4)将量筒中的花生油倒在空烧杯中,将烧杯放在已调平的天平的左盘,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刻度值如图丙所示,则花生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2=g;=kg/m3;(5)小刚根据测量的数据算出花生油的密度为ρ油(6)已知该花生油的密度在0.911×103kg/m3~0.918×103kg/m3之间,请你根据小刚的测量结果分析,小刚的测量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答案】(1)将平衡螺母向左调;(2)取下最小砝码,向右调节游码;(3)20;(4)62;(5)0.85×103;将花生油向烧杯倒时,有部分残留在量筒壁,导致测量质量偏小,计算出的密度偏小【解析】(1)调节天平在水平面上平衡时要将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相反方向调节,图甲中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所以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2)天平平衡后,把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当把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天平的右端下沉,要取下最小砝码,向右移动游码。

(3)量筒的分度值为1mL,量筒中花生油的体积V=20mL=20cm3。

(4)花生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2=50g+10g+2g=62g。

(5)花生油的质量m=m2﹣m1=62g﹣45g=17g,花生油的密度ρ===0.85g/cm3=0.85×103kg/m3。

(6)在将花生油向烧杯倒时,有部分残留在量筒壁,导致测量质量偏小,计算出的密度偏小。

4.(2019•盘锦)某同学捡到一个金属螺母,为了测量此螺母的密度,他做了如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

要使横梁平衡,应向调节平衡螺母。

(2)把金属螺母放在天平盘中,并用向另一侧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天平横梁恢复平衡。

盘中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螺母的质量是g。

(3)在量筒中装入20mL水,用细线系住金属螺母并将其轻轻放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金属螺母的体积是cm3。

(4)金属螺母的密度是kg/m3。

(5)如果金属螺母密度恰好和密度表中某一金属的密度相同,那么这名同学据此(填“能”或“不能”)判断该螺母一定是由这种金属制成的。

【答案】(1)左;(2)左;镊子;53.4;(3)6;(4)8.9×103;(5)不能【解析】(1)由图知,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右,说明右侧质量较大,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2)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过程中,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估计物体质量用镊子夹取适当的砝码放在右盘,必要时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金属螺母的质量:m=20g+20g+10g+3.4g=53.4g;(3)由图知,螺母的体积为V=26cm3﹣20cm3=6cm3,(4)螺母的密度为ρ===8.9g/cm3=8.9×103kg/m3;(5)金属螺母可能是某种金属制成的,也可能是其他密度较大的金属所制成的空心螺母,还可能是由密度较大和密度较小的其他金属的合金制成的,所以不能判断该螺母一定是由这种金属制成的。

5.(2019•铁岭)下面是小光测量密度的实验。

(1)测量可乐的密度。

请你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①小光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位置。

此时他应将平衡螺母适当向(“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②将装有可乐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在右盘中放入50g、20g、10g三个砝码后,天平指针刚好指在分度盘中线位置。

③将杯中的一部分可乐倒入量筒中,量筒内可乐的体积如图乙所示,为cm3。

④测出剩余可乐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其总质量为g,则可乐的密度是g/cm3。

⑤计算出密度后,小光发现量筒内的可乐中有很多气泡,这样会使小光测量的密度值(填“偏大”或“偏小”)。

(2)小光用刚刚测量过密度的可乐(密度用ρ0表示)又测出了一块木块的密度,请你把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m1。

②用一个碗装有足够多的可乐,将木块和一个空瓶叠加在一起漂浮,如图丁所示。

③向瓶中倒水,直到木块,用天平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m2。

④木块密度表达式ρ木=。

【答案】(1)①左;③40;④38;1.05;⑤偏小;(2)③刚好浸没在可乐中;④【解析】(1)①若指针右偏,应该向左调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②可乐设烧杯的总质量为:m总=50g+20g+10g=80g;③量筒中可乐的体积:V=40mL=40cm3;④剩余可乐与烧杯的质量:m剩=20g+10g+5g+3g=38g;量筒中可乐的质量:m=m总﹣m剩=80g﹣38g=42g;可乐的密度:ρ===1.05g/cm3;⑤筒内的可乐中有很多气泡,会使体积偏大,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密度偏小;(2)③向瓶中倒水,直到木块刚好浸没在可乐中,用天平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