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施工作业时滑坡事故案例

合集下载

9种基坑坍塌事故的原因及案例

9种基坑坍塌事故的原因及案例

9种基坑坍塌事故的原因及案例基坑坍塌事故是指在挖掘、施工或运输等过程中,地下挖掘物或土体失稳而引发的意外事件。

这类事故往往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以下将详细介绍9种基坑坍塌事故的原因及相应的案例。

1.不合理的地质勘察地质勘察不周全或出现错误导致的基坑坍塌事故较为常见。

例如,在施工前未对地下水情况进行详细勘探,导致地下水涌入基坑,进而引发坍塌。

2004年美国马里兰州布尔斯基坑工地发生的事故就是由于地质勘察不足而导致的基坑水涌事故。

2.不合理的基坑支护设计一些基坑坍塌事故是由于支护设计不当引起的。

例如,支护结构刚度太小,无法承受周边土体的压力;或者使用了不合适的支护方式,无法有效固定周边土体。

2024年中国湖南省岳阳市棗子街发生的一起基坑坍塌事故就是由于支护设计不当造成的。

3.过度开挖过度开挖是基坑坍塌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开挖深度超过土体的承载能力时,土体容易发生失稳,导致基坑坍塌。

2024年深圳工地发生的基坑坍塌事故就是由于过度开挖引起的。

4.基坑水固结与土体液化基坑开挖过程中,水分会引起土体的固结,从而削弱土体的稳定性。

特别是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水固结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更为明显。

此外,当土体中存在较多的细颗粒物质时,地震或震动等因素可能导致土体发生液化,进而引发基坑坍塌。

2024年台湾新北市发生的基坑液化坍塌事故就是典型案例。

5.施工期间的不良操作不良的施工操作也会引发基坑坍塌事故。

例如,在挖掘过程中使用不合适的机械设备或方法,无法有效控制土体坍塌风险;或者在支护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

2024年中国上海外高桥发生的一起基坑坍塌事故就是由于施工期间的不良操作引起的。

6.设计缺陷一些基坑坍塌事故是由于设计缺陷引起的。

例如,无法有效抵抗地下水压力、不合理的支护结构布局等。

2024年巴西圣保罗发生的基坑坍塌事故就是设计缺陷导致的。

7.降雨和气候因素降雨和气候的影响也是基坑坍塌的原因之一、降雨会导致土壤湿润,增加土体的重量和压力,进而影响土体的稳定性。

山体滑坡自然灾害事故案例分析

山体滑坡自然灾害事故案例分析

山体滑坡自然灾害事故案例分析一、事故经过2005年5月26日,××单位负责电站进水塔混凝土施工的××协作队的6名施工工人,正在330m高程的进水塔1#机基础部位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施工现场安全员张某某突然听到施工作业面上方边坡平台(高程370m)的一名放料人员在大喊“石头塌方了,快跑”,张某某听到后意识到危险,便立即向正在砼仓内施工的6名工人大声呼喊,并用手向他们比划有塌方迹象,示意工人赶紧撤离,就在工人撤离的时候,进水塔1#机基础部位上部370m—385m高程的边坡局部发生瞬间滑坡,约200立方米的土石滚落到进水塔1#机基础砼仓内。

土石滚落1-2分钟后,分局的现场安全员梁某某和郝某某、协作队的现场安全员张某某在确定再无塌方迹象的情况下,迅速到砼仓内查看伤亡情况并组织施救,发现6名施工工人中有2人已经被当场砸死,2人受伤,2人安全撤离。

于是他们迅速电话上报分局领导及建设公司、质安部等相关领导。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相关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迅速赶到了事故现场,组织人员立即将2名伤员送往当地镇医院急救中心进行抢救,其中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随后,分局又通知派出所、监理、设计等单位的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勘查,并安排人员进行现场警戒、保护现场。

二、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1)滑坡地段地质结构状况差。

进水塔1#机基础部位上部370m-385m的高程的边坡地段基岩是灰岩,偶含灰白、灰黑色燧石结核。

下部为灰黑色、薄层灰质页岩,夹有少量炭质页岩及劣质岩线,中部为深灰色泥质灰岩,钙质灰岩层。

(2)存在着诱发山体塌方外在的非人为干扰因素。

进入5月以来,大多为少晴多雨天气,最高降雨量为17.8mm。

该地段由于受连续不断降雨的影响,大量积水灌入高边坡土层和岩层之中,导致岩层中泥土发生膨胀使外层岩石移位,使移位后的外层岩石稳定性不够而发生滑坡。

同时,滑坡地段与施工现场上下垂直距离高达60多米,信息传送不便,从而导致了瞬间无法避免的事故发生。

石油工程施工方案事故案例

石油工程施工方案事故案例

一、事故背景某石油工程公司承接了一项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的油田开发项目。

该工程位于高原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较大。

项目于2018年3月启动,预计2019年6月完工。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方案不合理,导致一起严重的事故发生。

二、事故经过1. 事故发生时间:2018年8月15日2. 事故地点:油田井场3. 事故原因:施工方案不合理,导致井场发生滑坡。

4. 事故后果:造成1人死亡,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500万元。

三、事故原因分析1. 施工方案不合理(1)未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对井场周边的稳定性评估不足。

(2)施工过程中,未对井场周边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预警。

(3)未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对井场周边的土方开挖、排水等环节缺乏科学规划。

2. 施工管理不到位(1)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意识薄弱。

(2)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判断不准确。

(3)施工现场安全培训不到位,员工安全技能不足。

3. 监督检查不力(1)监管部门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

(2)施工单位内部监督检查机制不完善,未能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四、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1. 事故教训(1)施工方案必须根据地质条件、工程特点等因素进行科学制定,确保施工安全。

(2)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要健全,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3)加强施工现场监督检查,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及时发现和消除。

2. 防范措施(1)在施工前,对地质条件进行充分调研,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2)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3)加强施工现场监督检查,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及时发现和消除。

(4)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测和预警,确保施工安全。

通过本次事故案例的分析,我们深刻认识到,在石油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案、施工管理和监督检查等方面的重要性。

只有加强安全管理,才能确保施工安全,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基坑滑坡事故案例分析

基坑滑坡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经过
在广州海珠区江南大道南珠城海广场深基坑发生滑坡,导致三人死亡,4人受伤,地铁二号线停运近一天,7层的海员宾馆倒塌,多加商铺失火被焚,一栋7层居民楼受损,三栋居民被迫转移。

事故原因
1)本基坑原设计深度只有16.2m,而实际开挖深度为20.3m,超深4.1m,造成原支护桩成为吊脚桩,尽管后来设计有所变更,但对已施工的围护桩和锚索等构件已无法调整,成为隐患。

2)从地质勘察资料反应和实际开挖揭露,南边地层向坑内倾斜,并存在软弱透水夹层,随着开挖深度增大,导致深部滑动。

3)本基坑施工时间长达2年9个月,基坑暴露时间大大超过临时支护为一年的时间,导致开挖地层的软化渗透水和已施工构件的锈蚀和锚索预应力的损失,强度降低,甚至失效。

4)事故发生前在南边坑顶因施工而造成东段严重超载,成为了基坑滑坡的导火线。

5)从施工纪要和现场监测结果分析,在基坑滑坡前已有明显预兆,但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更没有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也是导致事故的原因之一。

曲阜市防山镇东张家村采石厂 “8-23”山体滑坡导致较大生产安全事故案例

曲阜市防山镇东张家村采石厂 “8-23”山体滑坡导致较大生产安全事故案例

The so-called inner happiness is the happiness that a person feels when he leads a healthy, normal andharmonious life.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曲阜市防山镇东张家村采石厂“8?23”山体滑坡导致较大生产安全事故案例2014 年 8 月 23 日 10 时 15 分许,曲阜市防山镇东张家村采石厂发生一起山体滑坡导致较大生产安全事故,造成 3 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为 330 万元。

一、事故发Th经过2014 年 8 月 23 日上午 10 时许,该采石厂现场负责人李宪帅安排工人孔维玉去采石厂西部采面矿山查看情况。

10 时15 分许,西部采面山体突然发生滑坡,在西部采面半山腰查看山情的孔维玉的腿被山石压住,无法脱身。

孔维玉大声呼喊救命,在山下碎石机旁(距离孔维玉事发地点 200 米左右)维修设备的的工友曹振斗、张宪印、薛勇听到喊声后立即跑到山上施救。

在三人施救过程中,大约三分钟后,山体又发生二次滑坡,大量山石从山上滚落,把孔维玉及参与救人的曹振斗、张宪印和薛勇压在山石中。

张宪印因被夹在大石块缝中,侥幸脱逃,其余三人被滚落的山石掩埋。

截止 24 日 18 时,三名被困人员全部被救出,并确认全部死亡。

二、事故原因及性质(一)直接原因经专家组现场勘验,事故调查组调查分析认定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山体滑坡导致的较大生产安全事故。

(二)间接原因1.采石厂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采石厂未对闲置采面进行安全评估,现场负责人李宪帅在未排除险情的情况下即违章安排工人去查看现场,对采石厂存在的安全隐患未按有关规定先排险后作业;采石厂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事故受害人员孔维玉、曹振斗、薛勇均为新进工作人员,采石厂没有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和岗前培训即安排上岗;作业现场缺乏安全警示标志,企业安全管理薄弱。

2.职工安全意识不强,自救互救能力差。

施工作业典型事故案例

施工作业典型事故案例

由于作业人员操作机械设备时违反安全操作 规程或未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导致机 械部件飞出、夹挤、碾压等伤害。机械伤害 事故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和破坏性,容易造成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预防机械伤害事故, 需要加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和操作人员的 安全培训。
04
触电事故
电击事故
总结词
电击事故是由于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到带电 体,导致电流流过人体造成伤害的事故。
对车辆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车辆性能良好。
火灾与爆炸
总结词
火灾与爆炸是指在施工作业过程中,由于易燃物品管 理不善、电气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的火灾或爆炸事故 。
详细描述
火灾与爆炸事故通常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为火势蔓延迅速、爆炸冲击波强烈。为了预防火灾 与爆炸事故,施工单位应严格管理易燃物品,确保储存 和使用安全;同时,还应加强对电气设备和线路的检查 和维护,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防止电气火灾的发生。 此外,施工单位还应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消防器 材和救援设备,确保在火灾与爆炸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 有效地进行救援工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临边坠落事故通常发生在高层建筑施工、桥梁建设等场景中。由于安全栏杆、防 护网等防护措施不到位或缺失,作业人员不慎失足跌落至地面或其他低处,导致 严重伤害甚至死亡。
02
坍塌事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板坍塌
总结词
模板坍塌事故通常发生在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模板支撑体系失稳或强度不足,导致模板坍塌。
详细描述
这类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模板支撑体系搭设不规范、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荷载过重等。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 按照规范要求搭设模板支撑体系,加强材料质量检查,控制施工荷载,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 全隐患。

施工事故案例分析

施工事故案例分析

目录国内外地铁安全事故统计.......................................................................................................... - 1 - 盾构隧道施工工程事故的原因与对策...................................................................................... - 8 - 南京地铁事故............................................................................................................................ - 14 - 上海地铁工地吊车压坏居民楼................................................................................................ - 14 - 南京地铁工地滑坡2名工人死亡............................................................................................ - 15 - 北京地铁*号线“10·8”事故....................................................................................................... - 17 - 北京地铁**号线工地掘出有毒气体 3人中毒....................................................................... - 19 - 上海地铁4号线管涌坍塌事故.............................................................................................. - 21 - 东京江东区越中岛三段盾构隧道瓦斯爆炸事故.................................................................... - 27 - 北京市地铁*号线2标段**街车站“3.28”重大塌方事故.................................................. - 31 - 北京地铁*号线责任事故案五被告被判刑.............................................................................. - 33 - 南京地铁隧道出现裂缝有轻微渗水现象.............................................................................. - 34 - 深圳地铁一号线盾构事故........................................................................................................ - 35 - 盾构推进中刀具掉落................................................................................................................ - 35 - 广州地铁*号线***工地昨塌方造成1死2伤........................................................................ - 36 -国内外地铁安全事故统计(1)北京地铁①2003.10.8,北京地铁5号线崇文门车站工地西北风道南侧施工现场斜撑底部地梁钢筋意外脱落,钢筋整体倾覆,造成两死两伤安全事故。

基坑边坡常见的事故处理方法及案例分析

基坑边坡常见的事故处理方法及案例分析

基坑边坡常见的事故处理方法及案例分析基坑边坡是施工中存在风险的区域,因此,常常发生各种关于基坑边坡的事故。

这些事故让施工变得更加困难,这些事故的后果可能非常严重,包括损失和人员伤亡。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在基坑边坡常见的事故处理方法及案例分析。

1.滑坡滑坡是基坑边坡最常见的问题之一,这是指局部不稳定区域的土壤向下滑动,从而可能导致墙体崩塌。

在施工现场,有多种方法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例如增加边坡支护措施,确保充分排水和灌浆;增加钢筋混凝土梁、墙身等结构物,以增强边坡的稳定性。

正确设置和安装排水管,及时清理排水沟、水渠等,确保雨水及时排除,避免滑坡风险。

2.底部挖掘深度过度当开挖深度超出原设计深度时,会导致基坑边坡的承重能力降低。

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措施,会导致边坡失稳并导致崩塌的情况发生。

在施工中,应遵循呼叫出示,应进行相关调查,确定地形地貌和地下构造情况。

如果发现底部深度超过预期,应立即采取措施,如增加支撑或停止直接开挖直到调整设计方案。

3.夹层水浸入施工过程中可能会碰到水瘤、地下水位过高,而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夹层水进入基坑边坡,导致加速下滑或崩塌。

针对夹层水的问题,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对应清除措施,防止水渗入。

多采用现场压实土工合成材料,以增加整个工程的稳定性。

4.暴雨过程在建筑工地上,不可避免会有暴雨天气出现。

暴雨可以导致坑道的流失和坑道的压缩。

为了减少暴雨带来的损失,应及时加固基坑边坡,关注天气预报和天气形势,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实际案例分析:在2014年8月20日,中山市一工场基坑边坡崩塌,导致3人失去生命。

根据调查,该基坑边坡临时支撑不充分,而底部土层水分过高,加之暴雨侵袭,加速了土壤的流动形成了滑坡,导致边坡崩塌。

此事件是因基坑边坡稳定性不足,夹层水进入和气象条件不良等原因引起的。

避免类似的事故,基坑边坡支撑必须要得到加强,并在开挖前进行全面的地质勘探,实施切实可行的防滑措施。

总之,基坑边坡事故的发生,严重危害施工现场的人员安全,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挖掘施工作业时滑坡事故案例
一、事故概况:
2001年8月20日,上海某建筑公司土建主承包、某土方公司分包的上海某地铁车站工程工地上(监理单位为某工程咨询公司),正在进行深基坑土方挖掘施工作业。

下午18点30分,土方分包项目经理陈某将11名普工交予领班褚某,19点左右,褚某向11名工人交代了生产任务,11人就下基坑开始在14轴至15轴处平台上施工(褚某未下去,电工贺某后上基坑未下去)。

大约20点左右,16轴处土方突然开始发生滑坡,当即有2人被土方所掩埋,另有2人埋至腰部以上,其它6人迅速逃离至基坑上。

现场项目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准备组织抢险营救。

20时10分,16轴至18轴处,发生第二次大面积土方滑坡。

滑坡土方由18轴开始冲至12轴,将另外2人也掩没,并冲断了基坑内钢支撑16根。

事故发生后,虽经项目部极力抢救,但被土方掩埋的四人终因窒息时间过长而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该工程所处地基软弱,开挖范围内基本上均为淤泥质土,其中淤泥质粘土平均厚度达9.65米,土体坑剪强度低,灵敏度高达5.9这种饱和软土受扰动后,极易发生触变现象。

且施工期间遭百年一遇特大暴雨影响,造成长达171米基坑纵向留坡困难。

而在执行小坡处置方
案时未严格执行有关规定,造成小坡坡度过陡,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
目前,在狭长形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中,对纵向挖土和边坡留置的动态控制过程,尚无比较成熟的量化控制标准。

设计、施工单位对复杂地质地层情况和类似基坑情况估计不足,对地铁施工的风险意识不强和施工经验不足,尤其对采用纵向开挖横向支撑的施工方法,纵向留坡与支撑安装到位之间合理匹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该工程分包土方施工的项目部技术管理力量薄弱,在基坑施工中,采取分层开挖横向支撑及时安装到位的同时,对处置纵向小坡的留设方法和措施不力。

监理单位、土建施工单位上海五建对基坑施工中的动态管理不严,是造成本次事故的重要原因,也是造成本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3、主要原因
地基软弱,开挖范围内淤泥质粘土平均厚度厚,土体坑剪强度低,灵敏度高受扰动后,极易发生触变。

施工期间遭百年一遇特大暴雨,造成长达171米基坑纵向留坡困难。

未严格执行有关规定,造成小坡坡度过陡,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三、事故预防及控制措施:
土方施工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