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烈士抚恤金发放标准全文
优抚金标准

优抚金标准
优抚金是一种社会福利保障金,主要用于满足因参战、病残、抗日老兵等原因而需要照顾的优抚对象生活所需。
该金种类多样,分为以下几种:伤残抚恤金、烈士抚恤金、病残补助金、低保补助金、困难补助金等。
伤残抚恤金是为受伤战士或其家属提供的资金支持。
其标准如下:一级战斗伤残人员每月抚恤金为1200元,二级战斗伤残人员每月抚恤金为950元,三级战斗伤残人员每月抚恤金为720元,四级战斗伤残人员每月抚恤金为580元,残疾军人及因战受伤病亡者优待对象家属每月抚恤金为380元。
烈士抚恤金是为提供给烈士家属的资金支持。
其标准如下:一级烈士家属每月抚恤金为1000元,二级烈士家属每月抚恤金为850元,三级烈士家属每月抚恤金为680元。
病残补助金是为因患病或残疾而无法自行照顾自己生活的优抚对象提供的资金支持。
其标准如下:病残军人每月补助金为220元,病残民兵每月补助金为180元,抗日老兵每月补助金为180元,五保人员每月补助金为180元。
低保补助金是为老年人、残疾人、特困家庭等提供的资金支持。
其标准如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月为604元起,城市、农村最低保障标准每月分别为1090元和873元起。
困难补助金是为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优抚对象提供的资金支持。
其标准如下:优抚对象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3倍,每人每月可获得100-200元不等的困难补助金。
以上是优抚金标准的具体介绍,通过提供不同的资金支持,能够帮助各个优抚对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加关注优抚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为优抚对象提供更多的福利帮助。
2023年8月1日抚恤标准表

2023年8月1日抚恤标准表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2023 年 8 月 1 日抚恤标准提高的背景和意义
2.抚恤标准的具体调整情况
3.调整后的抚恤标准对军人军属和优抚对象的影响
4.总结
正文
2023 年 8 月 1 日抚恤标准表显示,我国将提高部分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
这一调整旨在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优抚制度,体现国家对军人军属和优抚对象的关心和关爱。
根据最新的抚恤标准表,2023 年 8 月 1 日抚恤标准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了5%-10%。
具体调整情况如下:
1.残疾军人抚恤金标准:一级残疾军人抚恤金每月提高 5%,二级残疾军人抚恤金每月提高 4%,三级残疾军人抚恤金每月提高 3%,四级残疾军人抚恤金每月提高 2%。
2.军人遗属抚恤金标准:军人遗属抚恤金每月提高 5%-10%,具体提高幅度根据遗属的类别和等级确定。
3.军人家属优待金标准:军人家属优待金每月提高 3%-5%,具体提高幅度根据家属的类别和等级确定。
4.退役军人安置补助标准:退役军人安置补助金每月提高 2%-4%,具体提高幅度根据退役军人的类别和等级确定。
调整后的抚恤标准对军人军属和优抚对象的生活将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让他们感受到国家的关爱和尊重。
同时,这一政策也有利于激发军人的战斗意志,鼓励他们为国家的安全与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总之,2023 年 8 月 1 日抚恤标准的提高是我国优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彰显了国家对军人军属和优抚对象的关心和关爱。
第1页共1页。
烈士褒扬条例(2019第一次修订)

烈士褒扬条例(2019第一次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9.03.02•【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09号•【施行日期】2019.03.02•【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革命烈士与抚恤优待正文烈士褒扬条例(2011年7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01号公布根据2019年3月2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弘扬烈士精神,抚恤优待烈士遗属,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公民在保卫祖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牺牲被评定为烈士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予以褒扬。
烈士的遗属,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抚恤优待。
第三条国家对烈士遗属给予的抚恤优待应当随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提高,保障烈士遗属的生活不低于当地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
全社会应当支持烈士褒扬工作,优待帮扶烈士遗属。
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为烈士褒扬和烈士遗属抚恤优待提供捐助。
第四条烈士褒扬和烈士遗属抚恤优待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烈士褒扬和烈士遗属抚恤优待经费应当专款专用,接受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的监督。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和管理,为纪念烈士提供良好的场所。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宣传烈士事迹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采取多种形式纪念烈士,学习、宣传烈士事迹。
第六条国务院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负责全国的烈士褒扬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烈士褒扬工作。
第七条对在烈士褒扬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烈士的评定第八条公民牺牲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评定为烈士:(一)在依法查处违法犯罪行为、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执行反恐怖任务和处置突发事件中牺牲的;(二)抢险救灾或者其他为了抢救、保护国家财产、集体财产、公民生命财产牺牲的;(三)在执行外交任务或者国家派遣的对外援助、维持国际和平任务中牺牲的;(四)在执行武器装备科研试验任务中牺牲的;(五)其他牺牲情节特别突出,堪为楷模的。
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

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优抚对象是指因保卫国家、抗击侵略、维护世界和平和国家利益,以及在国家安全、建设和改革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以及因执行公务、从事军事工作、从事军事科研、从事军事生产等工作,因公殉职或者因公负伤致残的人员。
对于这些人员,国家有责任给予优抚和关怀,其中包括抚恤补助。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文件规定,优抚对象包括了一定范围的人员,比如烈士遗属、因公殉职军人遗属、因公致残军人等。
对于这些优抚对象,国家规定了相应的抚恤补助标准,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关怀。
根据最新的政策规定,烈士遗属的抚恤补助标准是每人每月1000元,对于因公殉职军人遗属和因公致残军人,抚恤补助标准为每人每月600元。
此外,对于其他特殊优抚对象,也有相应的抚恤补助标准,以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这些抚恤补助标准的制定,是国家对于优抚对象的一种尊重和关怀,也是社会对于这些人员的一种支持和帮助。
通过给予他们一定的经济补助,可以缓解他们的生活压力,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同时也彰显了国家对于这些人员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在实际操作中,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的规定,保障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权益,确保他们能够及时、足额地领取到应得的抚恤补助。
同时,也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抚恤补助的发放和使用情况的监督,确保资金的合理、规范使用,防止出现滥用和挪用的情况。
总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国家对于这些人员的一种尊重和关怀,也是社会对于这些人员的一种支持和帮助。
通过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也彰显了国家对于这些人员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希望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严格执行相关政策,保障优抚对象的权益,让他们能够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关怀。
军人抚恤金发放标准

军人抚恤金发放标准军人抚恤金是国家为了表彰和补偿因公殉职、伤残、病故的军人及其家属而设立的一项特殊待遇。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军人抚恤金的发放标准是根据军人的牺牲程度以及家庭情况来确定的。
下面我们就军人抚恤金的发放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对于因公殉职的军人,其家属可以享受一次性抚恤金和抚恤金月发标准两部分待遇。
一次性抚恤金是按照军人殉职时的军衔、职务和牺牲程度来确定的,金额较高;而抚恤金月发标准则是根据军人牺牲时的军衔、职务和生前工资来确定的,每月发放,直至受益人再婚或死亡。
同时,对于因公殉职的军人家庭,还可以享受一定的优待政策,如子女教育优待等。
其次,对于因公伤残的军人,其伤残等级和家庭情况是决定抚恤金发放标准的重要因素。
伤残等级越高,抚恤金金额越高;家庭情况越困难,抚恤金金额也会相应增加。
此外,对于因公病故的军人家庭,也可以享受一定的抚恤金待遇,具体标准也是根据病故军人的职级、职务和家庭情况来确定的。
总体来说,军人抚恤金的发放标准是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的,旨在为因公殉职、伤残、病故的军人及其家属提供经济上的帮助和保障。
同时,也体现了国家对军人的尊重和关爱。
希望各级有关部门能够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公正、及时地为符合条件的军人及其家属发放抚恤金,让他们感受到国家和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军人抚恤金的发放标准是一个涉及军人及其家属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希望各级有关部门能够加强对相关政策规定的宣传和解释,让更多的军人及其家属了解自己的权益和待遇,确保他们能够依法依规享受应有的抚恤金待遇。
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关心关爱军人,共同营造尊崇军人、关爱军人的社会氛围,让军人及其家属能够在平安幸福的环境中生活。
财政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关于印发《优抚对象补助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政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关于印发《优抚对象补助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国防动员部•【公布日期】2024.02.02•【文号】财社〔2024〕5号•【施行日期】2024.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革命烈士与抚恤优待,预算、决算正文关于印发《优抚对象补助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社〔2024〕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退役军人事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各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新疆军区、西藏军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事部:为进一步规范优抚对象补助经费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烈士褒扬条例》等法律法规和预算管理相关规定,我们对《优抚对象补助经费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
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优抚对象补助经费管理办法财政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2024年2月2日附件优抚对象补助经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优抚对象补助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优抚对象补助经费及时足额发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烈士褒扬条例》等法律法规和预算管理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优抚对象补助经费,是指中央财政对地方发放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义务兵家庭优待金、烈士褒扬金等给予补助的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资金,实施期限暂至2028年12月31日。
到期前,财政部会同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组织开展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是否延续补助政策及延续期限。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优抚对象等人员(以下简称优抚对象)是指按规定享受抚恤金和生活补助的残疾军人(含伤残人民警察、伤残预备役人员和民兵民工、其他因公伤残人员)、“三属”(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和病故军人遗属)、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含红军失散人员)、在乡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役军人、参战参试退役军人(含直接参与铀矿开采退役军人)、烈士老年子女(含新中国成立前错杀后被平反人员的子女)、农村籍退役士兵、新中国成立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农村老党员和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城镇老党员(以下简称老党员)等人员。
抚恤金分配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抚恤金是指因工作原因或者意外事故造成死亡、残疾等情形,依法给予死者家属、残疾人员及其抚养人的生活补偿。
抚恤金的分配是保障死者家属和残疾人员合法权益的重要环节,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
本文将围绕我国抚恤金分配的法律规定进行探讨。
二、抚恤金分配的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法》是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法律,其中规定了抚恤金的发放范围、条件和标准。
2. 《工伤保险条例》《工伤保险条例》是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基本法规,对因工死亡、残疾的职工及其家属的抚恤金分配作出了明确规定。
3.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是我国军人抚恤优待制度的基本法规,对军人的抚恤金分配作出了明确规定。
4. 《烈士褒扬条例》《烈士褒扬条例》是我国烈士褒扬制度的基本法规,对烈士的抚恤金分配作出了明确规定。
三、抚恤金分配的范围和条件1. 因工死亡职工的家属(1)范围:因工死亡职工的配偶、子女、父母。
(2)条件:职工因工死亡,其家属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领取抚恤金:①配偶:年满18周岁;②子女:未满18周岁;③父母:年满60周岁。
2. 因工残疾职工(1)范围:因工残疾职工。
(2)条件:职工因工残疾,其残疾等级达到一级至四级,可以领取抚恤金。
3. 军人及其家属(1)范围:军人及其家属。
(2)条件:军人因战、因公死亡或者致残,其家属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领取抚恤金:①配偶:年满18周岁;②子女:未满18周岁;③父母:年满60周岁。
4. 烈士家属(1)范围:烈士家属。
(2)条件:烈士家属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领取抚恤金:①配偶:年满18周岁;②子女:未满18周岁;③父母:年满60周岁。
四、抚恤金分配的标准1. 因工死亡职工的家属(1)配偶:每月领取相当于其死亡前本人工资的40%。
(2)子女:每月领取相当于其死亡前本人工资的30%。
(3)父母:每月领取相当于其死亡前本人工资的20%。
2024优抚标准明细表

2024优抚标准明细表2024年优抚标准是指用于评定和核定优抚对象的各项待遇和补助的相关标准和明细。
该标准主要是为了保障特定群体的生活和需求,以便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各种支持和帮助。
以下是2024年优抚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1. 伤残抚恤金标准:- 一级失能的伤残军人,每年伤残抚恤金为XXXX元。
- 二级失能的伤残军人,每年伤残抚恤金为XXXX元。
- 三级失能的伤残军人,每年伤残抚恤金为XXXX元。
- 四级失能的伤残军人,每年伤残抚恤金为XXXX元。
2. 养老金标准:- 优抚对象达到退休年龄的,每月领取养老金,标准为XXXX元。
3. 生活补助标准:- 优抚对象基本生活费每月为XXXX元。
- 优抚对象特殊生活费每月为XXXX元。
4. 教育补助标准:- 优抚对象子女上学补助每人每年为XXXX元。
5. 就业补贴标准:- 优抚对象失业补贴每月为XXXX元。
- 优抚对象就业补贴每月为XXXX元。
6. 医疗费用补助标准:- 优抚对象医疗费用补助标准为根据治疗费用报销一定比例。
7. 住房保障标准:- 优抚对象提供专门住房安置,标准为根据地区房价和优抚对象需求确定。
8. 交通补贴标准:- 优抚对象享受交通补贴,每月为XXXX元。
9. 护理补贴标准:- 优抚对象失能需护理的,每月享受护理补贴,标准为XXXX元。
总之,2024年优抚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特定群体的生活和需求,通过提供各种经济和社会支持来帮助这些人群融入社会、改善生活质量。
这些参考内容可以作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和实施优抚政策的依据,以确保优抚对象能够得到应有的关心和照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烈士抚恤金发放标准全文
烈士为保卫国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是多么伟大啊,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了关于烈士抚恤金发放标准的全文,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1)革命伤残军人死亡后,停发伤残抚恤(保健)金和护理费,同时注销证件,留作纪念。
原领取伤残抚恤金的,由民政部门按照当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丧葬补助标准发给丧葬补助费;原领取伤残保健金的,由其所在单位按规定发给丧葬补助费。
(2)因战致残,医疗终结评残发证一年内因伤口复发死亡的,由民政部门按照革命烈士的抚恤标准发给一次性抚恤金,其家属享受革命烈士家属待遇。
(3)因战致残,医疗终结评残发证一年后因伤口复发死亡和因公致残医疗终结评残发证后因伤口复发死亡的,原领取伤残抚恤金的,由民政部门按照因公特殊军人的抚恤标准,发给一次性抚恤金,其家属享受因公牺牲军人家属待遇,原领取伤残保健金的,由其所在单位按因公(工)死亡人员的规定予以抚恤。
(4)革命伤残军人因病死亡,原领取伤残抚恤金的,由民政部门另增发半年伤残抚恤金,作为一次性补助,其中因战因公致残的特、一等革命伤残军人的家属,享受病故军人家属的待遇,原领取伤残保健金的,其抚恤按本单位有关病故人员的规定予以办理
1.退出现役的特、一等伤残军人,由国家供养终身。
其中:享受离、退休待遇的,由民政部门发给伤残保健金,并由发给离、退休费的单位发给护理费;不享受离、退休待遇且分散供养的,由民政部门发给伤残抚恤金和护理费。
因伤残后遗症需要经常医疗处置的,或生活需要护理不便分散照顾的,或独身一人不便分散安置的,由民政部门专门设立的机构集中供养,发伤残抚恤金和住院生活补助费,不发护理费。
护理费标准由各地民政、财政部门每年7月根据统计部门提供的本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标准,按规定比例制定,即因战、因公特等革命伤残人员为本地区当年社会平均工资的50%,因战、因公一等革命伤残人员为40%,因病一等为30%。
当社
会平均工资出现负增长时,护理费标准不做调整。
自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以来退出现役的特、一等伤残军人,可到原征集地县城或配偶居住地城镇安置。
需要建房的,由当地政府解决,其农业户口的配偶和16周岁以下子女(或已超过16周岁仍在学校读书的),可同时转为安置地城镇户口,并根据当地条件,由国营和集体单位妥善安排这些伤残军人配偶的工作。
2.因战、因公致残的二等、三等革命伤残军人,原是城镇户口的,由原征集地的退伍军人安置机构,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
原是农业户口的,原征集地区有条件的,可在企业、事业单位安排适当工作,不能安排的,按照规定增发伤残抚恤金,保证他们的生活。
3.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因战因公伤残人员,享受所在单位因公(工)伤残人员的保险福利待遇,其伤口复发所需医药费不得包干。
在乡二等乙级(含)以上伤残军人享受卫生部门的公费医疗待遇,且医疗费不得包干。
在乡三等革命伤残军人因伤口复发所需医疗费,由当地民政部门解决,因病所需医疗费,本人支付有困难的,由当地民政部门酌情给予补助。
4.革命伤残军人因伤残需要配置的假肢、代步三轮车等辅助器械,由民政部门负责解决。
经批准到外地治伤或安装假肢的,其差旅费准予报销。
其中有工作单位的,按本单位公(工)伤待遇办理;无工作单位的,由民政部门给予适当补助。
5.革命伤残军人乘坐交通工具,凭《革命伤残军人证》准予优先购票,并享受票价优待。
交通工具是指:火车、轮船、长途公共汽车,减收票价50%;国内民航客机,减收票价20%。
伤残民兵民工残疾抚恤金标准表
二级因战23600因公22360因病21530
三级因战20700因公19460因病18220
四级因战16970因公15320因病14080
五级因战13250因公11590因病10760
六级因战10350因公9800因病8280
七级因战7870因公7040
八级因战4970因公4550
九级因战4140因公3310
十级因战2900因公2480附表2
一级因战26080因公25250因病24430 二级因战23600因公22360因病21530 三级因战20700因公19460因病18220 四级因战16970因公15320因病14080 五级因战13250因公11590因病10760 六级因战10350因公9800因病8280 七级因战7870因公7040
八级因战4970因公4550
九级因战4140因公3310
十级因战2900因公2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