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论教育 读书笔记33页PPT
合集下载
《康德及其哲学》PPT课件

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形而上学,看它究
竟有没有资格被称之h 为科学。
28
康德对理性能力的批判一分为三:
《纯粹理性批判》主要考察理性的认 识能力,康德称之为“理论理性”;
《实践理性批判》考察理性的实践能 力或者说意志能力,康德称之为“实 践理性”;
《判断力批判》考察的“判断力”则 是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之间起沟通作 用的中间环节。
康德终生独身,一生活了80岁。
h
7
康德的哲学著作如下:
《纯粹理性批判》(1781、1787年) 《未来形而上学导论》(1783年)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1785年) 《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 《判断力批判》(1790年) 《单纯理性范围内的宗教》(1793年) 《道德形而上学》(1797年)
1740—1746年,康德在哥尼斯贝格大 学读书,由于家境贫寒,没有进行学 位论文答辩就离开学校到家乡附近做 家庭教师,直到1754年。
h
4
1755年6月,康德以《论火》、《对形 而上学知识的基本原理的新解释》等 论文而成为哥尼斯贝格大学哲学系的 编外(无薪)讲师,开始了长达41年 之久的教学生涯。他先后讲授过数学、 物理学、地理学、人类学、逻辑学、 形而上学、伦理学、自然神学、教育 学、要塞建筑术和烟火制造术。
h
8
二、哥白尼式的革命
康德登上哲学舞台的时候,正是以启
蒙主义为主导精神的近代哲学陷入困
境之时。康德批判地继承了启蒙主义
的基本精神,并且将启蒙主义推向了
一个新的阶段。康德哲学被誉为哲学
史上的一场革命,通常被人们称之为
“哥白尼式的革命”。哲学上的革命意
味着哲学方向的转变,而康德的确扭
转了哲学的方向。
领域的时候,不仅自由而且人本身的
康德的教育哲学 ppt课件

康德的教育哲学
30
分析:
李雯的内在道德原则是追求简单公平的:你 跟我玩,我也跟你玩;你不理我,我也不理 你;你送我一支铅笔,我送你一块橡皮。而 老师却要求李雯做出不能取得回报的单向 帮助。
引导李雯形成道德是自律的观念。
康德的教育哲学
31
3.反思道德教育方法
(1)反对利用从众心理树立榜样的做法
如果从效果上谈论道德,还是带有功利性。 所以从动机和目的来看道德才能摆脱功利性。 主观目的总是偶然的、依对象的不同而变化的,
只有客观目的才是一切有理性者普遍必然的目 的,具有绝对的价值。
康德的教育哲学
16
第三条道德律
每个人的意志都是立法的意志。
每个人都出自自己的自由意志为自己立法,而 不是听从别人的教导。
康德的教育哲学
25
(四)人性观之非善非恶
“人生之初只是一个‘自然人’,无所谓 ‘善’和‘恶’。 ”
“人的本性在道德上为善耶?为恶耶?都不是的, 因为人在本性上并不是一个‘道德人’。”
自由意志既可以为善,也可能导致邪恶。
人类必须接受教育,主要是道德教育,一 方面约束自己的非人性成分,防止人性蜕 化为动物性;另一方面发展人“向善”的潜 在倾向和能力,从而形成善良意志。
1755年康德重返哥尼斯堡大学,任讲师。1770年康德 被评为教授,1786年升任校长。在校期间他先后当选 为柏林科学院、彼得堡科学院和科恩科学院的院士。
1797年康德辞去大学的教学工作。1804年2月12日康 德逝世。
康德的教育哲学
4
康德的生活:
一位传记家赞叹道:“康德的一生就像是 一个最规则的动词。”
康德的教育哲学
7
二、康德的教育思想
康德论教育学新版教育课件

对儿童品格的培养
服从:服从可以来自强制,这时它是绝对的。 也可以来自信赖,而这是另一种类型的服从了。 前者使儿童为遵守公民法则做准备,后者让儿童 自发的遵循权威,规范等。
诚实:它是品格的根本特征与本质。有些儿童 有撒谎的倾向,这往往是源于一种生动的想象力。
让孩子戒除这种习惯是父亲的事,因为母 亲们通常认为这无关大局,她们常常只会看到孩 子的天赋与能力,并沾沾自喜。
有些父母总是拒绝孩子的一切要求。 以锻炼他们的耐性。应该给予儿童足够的东 西后才能说:这对你来说已经足够了。
当孩子想要哭喊来迫使大人做什么时, 可以不予理会。当他友好的要求时,对他有 利的东西就应该给他。
无谓地荒嬉和无休止的爱抚不必那些嘲 弄要好多少。这暴露了父母的弱点,使他们 在孩子那里失去应有的敬重。
康德论教育 学03新版
作者简介
伊曼努尔·康德 德国思想家、哲学家、 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 学的创始人。他开启了德国唯心主义和康德主 义的诸多流派,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 力的思想家之一。
语 录
我是孤独的,我是自由的,我就是自己 的王。
我们越是忙越能强烈地感到我们是活着 的,越能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存在。
关于儿童记忆力的培养
“我们能记住多少,就知道多少。”因此 记忆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人们或者是死记硬背,或者是通过交往来 学习语言,而后者对于学习活的语言是最好的 方法。背单词的确是必须的,但……
让儿童读小说是最不好的,因为在读这种 东西的时候,除了把它放在眼前消遣外,不再需 要其他能力。读小说会减弱记忆力,记住小说内 容向人复述很可笑。(??)
襁褓:
我们为了方便,把孩子包的像木乃伊一样。 而美洲的野蛮民族则把婴儿放在地上挖的坑里, 然后撒上腐烂树木的粉末。这样尿和其他东西 就会被吸收。这样婴儿可以保持干燥。
《康德的义务伦理学》PPT课件

精选PPT
7
绝对的道德真理具备如下要求
1.必须具有逻辑的前后一贯性, 就是说,不能像“圆是正方形” 之类陈述那样自相矛盾 ;
2.必须具有可普遍性,就是说, 必须能毫无例外地应用于一切情 况,而不是仅能应用于一些情况 甚至大多数情况;如“所有三角 形都有三条边”这一陈述就是个 例证,因为它没有任何例外。
系统阐述了“义务伦理学”的规则
非结果论。
精选PPT
3
社会制定不能诉诸外在于人的理 性,否则就是他律 (heteronomy ),而必须基于 理性所形成之法则,只有如此才 能保障自由和正义,对康德而言, 所谓自由把个人特殊的欲望和喜 好从属于普遍的道德律之下的能 力。
康德是第一个将“责任”(duty) 这个概念当成道德的核心概念的 哲学家 。
精选PPT
30
例2:禁止作假的承诺
康德认为GM(a2)不可能是一个自然法 则,因为如果将“当任何人需要借贷时, 作假承诺”视为一个自然法则,会隐含 一个自我矛盾,也就是说,在这样的事 务状态下,一方面每一个人缺钱时都以 假承诺借钱,另一方面没有人可以借由 作假承诺借到钱,因为承诺总被违反, 没有人会借钱给他人
这就是说,该实验程序是为了有 关人士——在本案例中是儿童— —的治疗目的。
精选PPT
18
义务而非意向
出于义务感遵从这种规则
康德说,每个人都有按某些方式行动的意向。
这就是说,每个人都倾向于做种种事情,例 如捐助穷人,恋床不上班,强奸某人,或 友善儿童。
根据康德的说法,因为意向是非理性的、情 感性的,因为我们随意向而行时似乎皆出 于一时兴致而非出于理性,所以人们必须 强迫自己出于义务感行道德之事。
康德的义务伦理学
曾勇
康德ppt课件共37页PPT

例二:
假如有个人看见别人受苦而不去帮助, 心想:这干我什么事呢?让各人随他的天命 受苦吧;我不抢他的东西,不羡慕他的福气, 我也不想出力去增加他的福利。康德认为, 这个人所遵循的规则不能被普遍化,所以是 不道德的。他产生如此想法的意志一定会导 致自相矛盾,——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急需 他人同情和帮助的时候,此时你还同意“不 帮助人”的律令吗?
虽然康德为共和政体的即代议制的政府给 定的条件较为宽泛,但他强调必须以同意为基 础。
➢对待“得到同意”的政府和法律 (1)既强调服从的道德义务; (2)也承认反抗和革命的道德权利。
➢人们之所以有服从法律的道德义务 (1)在先前的选择阶段,一个政府可能得到 理性的同意,或者我们已经理性地选择了它。
(2)我们因享受了政府提供的好处而表示 了同意,而这些好处可能是他人做出牺牲的结 果,所以当轮到我们牺牲时,我们理应“义不 容辞”地服从。对于我指望别人服从的规则, 我自己却不服从,这是不公正的行为。
康德认为,公正法则是确保社会和平与 和谐的充要条件,它是在集体选择的情况 下,所有理性存在物都会同意并签署的 “社会契约”。
康德所说的“社会契约”,不是历史 的猜测,而是理性决定的理想模式。
社会契约无需假定为历史事实,实际上 它不是事实,并非我们的民族曾经实施过 此类行为,并且留下有关这一契约的口头 的或书面的文献。
求道德本身的目的而制定的道德原则。
“他律”—指依据外界事物或情感冲动、 为追求道德之外的目的而制定的道德原则。
意志—主体决定自己依照规律的概念去行 动的能力,实际上就是理性的自决实践能力。
目的----意志自决所依照的“规律的概念” 的根据,这个最终的根据就是目的。
康德认为,目的不是通常所说的主观目 的。如果目的是主观的,那就意味着它只是 行为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只是作为行为之 所以可能的条件而成立的。这种主观目的必 然是特殊的、偶然的、不具有普遍必然性的, 因而只属于实现更高目的的手段,作为实践 规则,它只是在同行为者的情欲的关系中表 现出价值,因而只有相对价值。
康德论教育 读书笔记

智育之低等力量的 培养
认识能力 感官
想象力 记忆力 注意力
机智
智育之高等力量的 培养
知性——对普遍的东西的认识。 判断力——涉及到如何运用知性:把普遍的东西运用于特殊的东西。 理性——看出普遍的东西与特殊的东西的联结的能力,这是一种实践理
性(并不是思辨理性),它涉及到对事情因果进行反思。
培养原则: 一、理论结合实践。“让人自己去做他想做到的一切事情”。 二、以苏格拉底式方式进行。“人们必须注意不是把理性知识灌输给他们, 而是从他们里面引出理性知识”。 三、兼顾愉快和不愉快的情感的塑造。它是否定性的,注意不要压抑其意 志,也不要骄纵其意志。骄纵会让孩子倾向于好逸恶劳,而压抑其意志会 造成奴役性的思维方式。最好的办法是以让其顺从自然障碍的方式来驾驭 他。
教育应面向未来
由于教育是一门循序渐进的艺术,康德据此提出了教育应面向未来的观点。“孩子们受教育,应当 不仅适合人类当前的状态,而且适合人类未来更好的状态,亦即适合人性的理念及其整个规定。这
个原则极ke为yw重o要rd。”他明确反对急功近利的教育,严厉批评那种认为教育只是为了现在, 即把青少年
培养成能适应现实社会生活的人的观点,认为那是一种缺乏远见、苟安现状的表现, 是与人类崇高的
2
自然的教育
体育
在康德看来,自然的教育包括身体的养育(体育)和心灵力量的培养(智育)。前者主要是否定性 的,“最初的教育必须只是否定性的,也就是说,人们一定不要在自然的预备之上还添加一种新的预备, 而是只可以不干扰自然。”基于此,他在幼儿的体育上提出了很多观点,例如幼儿在最初只需要用母乳 进行喂养、不应给婴儿施加襁褓等束缚性的东西、应尽量避免让幼儿借助人为的器械活动……即幼儿身 体的成长应尽可能借助自然的力量、按照自然规律发展,而不是依靠人为。他表示:“如果在教育上允 许人为的话,则也仅仅是锻炼上的人为罢了”,例如让孩子们做一些锻炼技能和感官的游戏即可。
《康德及其哲学》课件

中的重要地位。
03
康德对后世的影响
对欧洲哲学的影响
德国观念论
康德的思想对德国观念论的发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先验主义和批判 哲学为后来的哲学家提供了重要的理 论资源。
欧洲浪漫主义
康德的哲学思想也影响了欧洲浪漫主 义运动,强调个人自由和独立思考, 对现代欧洲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现代伦理学的影响
总结词
康德的哲学思想对实用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实用 主义者强调实践和应用,这与康德哲学中的实践理性观念 相呼应。
要点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详细描述
康德的哲学思想对实用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实用 主义者强调实践和应用,认为真理是相对于实践的结果而 言的,这与康德哲学中的实践理性观念相呼应。康德的实 践理性观念强调道德的自主性和自由意志,认为道德法则 不是基于经验或感性欲望,而是基于先验的自由意志。这 一思想对实用主义者关于道德和自由的观念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道德哲学
总结词
道德哲学是康德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 分,它提出了“绝对命令”和“善良意 志”等核心概念,强调道德的普遍性和 必然性。
VS
详细描述
康德认为,道德法则只能来自纯粹理性, 而不能来自经验世界。他提出了“绝对命 令”,即一个行为是否具有道德价值,取 决于它是否符合普遍法则。同时,康德认 为善良意志是人类最本质的道德属性,它 不受个人欲望和利益的驱使,而是出于义 务和责任。
社会契约论
康德的社会契约论思想也对政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他认为社会契约是实现正义和自 由的必要条件,对现代政治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04
康德与当代哲学
康德与后现代主义
总结词
康德与后现代主义的关联主要表现在对理性主义和经 验主义的批判上,后现代主义继承了康德的这一思想 ,并对现代性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批判。
03
康德对后世的影响
对欧洲哲学的影响
德国观念论
康德的思想对德国观念论的发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先验主义和批判 哲学为后来的哲学家提供了重要的理 论资源。
欧洲浪漫主义
康德的哲学思想也影响了欧洲浪漫主 义运动,强调个人自由和独立思考, 对现代欧洲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现代伦理学的影响
总结词
康德的哲学思想对实用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实用 主义者强调实践和应用,这与康德哲学中的实践理性观念 相呼应。
要点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详细描述
康德的哲学思想对实用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实用 主义者强调实践和应用,认为真理是相对于实践的结果而 言的,这与康德哲学中的实践理性观念相呼应。康德的实 践理性观念强调道德的自主性和自由意志,认为道德法则 不是基于经验或感性欲望,而是基于先验的自由意志。这 一思想对实用主义者关于道德和自由的观念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道德哲学
总结词
道德哲学是康德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 分,它提出了“绝对命令”和“善良意 志”等核心概念,强调道德的普遍性和 必然性。
VS
详细描述
康德认为,道德法则只能来自纯粹理性, 而不能来自经验世界。他提出了“绝对命 令”,即一个行为是否具有道德价值,取 决于它是否符合普遍法则。同时,康德认 为善良意志是人类最本质的道德属性,它 不受个人欲望和利益的驱使,而是出于义 务和责任。
社会契约论
康德的社会契约论思想也对政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他认为社会契约是实现正义和自 由的必要条件,对现代政治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04
康德与当代哲学
康德与后现代主义
总结词
康德与后现代主义的关联主要表现在对理性主义和经 验主义的批判上,后现代主义继承了康德的这一思想 ,并对现代性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批判。
康德哲学ppt

实践理性批判
康德思想的核心部分
实践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伦理学的问题:
我们应该怎样做?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康德提出了著名的“(绝对)范畴律令 (Kategorischer Imperativ)”:“要这样做,永远使得你的意志的准则能 够同时成为普遍制订法律的原则。”它探讨了道德意志的先天法则。 所谓“实践理性”,是指实践主体的意志。康德扮演的是基督真理的 维护者,是他首次确定了精神的永存和上帝的存在。 康德讨论了生活中的至善问题,他认为只有当我们遵守道德法则时, 我们才是自由的,因为我们遵守的是我们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则,而如果只 是因为自己想做而做,则没有自由可言,因为你就成为各种事物的奴隶。 它把人的主体性问题突出出来强调了人格的尊严与崇高,表现了强烈 的人本主义精神
政治思想
政治上,康德是一名自由主义者, 他支持法国大革命以及共和政体, 1795年出版的《论永久和平》应 该是康德为人类贡献的最后一部有 深远影响的著作,书中提出了世界 公民、世界联邦、不干涉内政的主 权国家原则等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 构想。
1755年3月 《自然通史和天体理论》;4月17日 提出学位论文《论火》;5月13日 硕士学位考试 ;6月12日 得到硕士学位;9月27日 求职论文答辩。 《对形而上学 认识论基本原理的新解释》 1759年10月 《试对乐观主义作若干考察》 1760年6月 《对丰克先生夭亡的想法》 1762年 《三段论法四格的诡辩》 赫德尔听康德讲课(到1764年)12月 《证 明上帝存在的唯一可能的根据》 1763年 《将负值概念引入哲学的尝试》 1764年 《对于美好和崇高的感情的的观察》《论脑病》《对自然神论和道德 原则的明晰性的研究》 1765年 《关于1765年冬季学期讲课时间表的通知书》 1766年2月 康德被认命为王家图书馆副馆长。 《视灵者的幻想》 1768年 《论空间方位区分的基本根据》 1798年4月4日 康德被选为西恩(意大利)科学院院士;秋 《学科间纷争》 《人类 学》发表 1799年8月 《关于费希特所著《知识学》的声明》发表 1800年 最后一篇单独发表的著作-----德语立陶宛语词典的跋;9月 耶舍出版康 德的《逻辑学》 1801年11 月14日 康德请求解除他科学院评议委员会成员的职务 1802年 林克出版康德的《自然地理学》 1803年 林克出版康德的《教育学》;12月15日 写最后一篇日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康德论教育 读书笔记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