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教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古诗《画》的ppt课件

和对生命的敬畏。
02
诗文内容
诗句解读
01
02
03
04
远看山有色
描述了从远处观看山峰,山色 秀美的景象。
近听水无声
描述了靠近水源,水流潺潺, 但听不到水声。
春去花还在
描述了春天过去,花朵仍然盛 开的景象。
人来鸟不惊
描述了人们靠近,鸟儿不受惊 扰,仍在自由活动。
主题思想
描绘自然景色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 色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 赞叹。
表现手法
寓情于景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两 句,通过描绘山水的美景,表达
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情感。
虚实结合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两句, 通过实写和虚写的结合,将春天 的景象表现得更加丰富和立体。
对比
诗中通过对比山水的色彩和声音 ,以及春天的景象和情感,形成 了鲜明的对比效果,增强了诗歌
的艺术感染力。
他被尊为“诗佛”,是唐代山 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王维的诗歌作品以清新淡雅、 意境深远而著称。
创作背景
王维在创作《画》时,正值盛唐 时期,社会繁荣、人民安居乐业
。
他的诗歌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 材,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
深刻思考和感悟。
《画》是王维在观察一幅山水画 时所写,诗歌通过对画中景色的 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
启发灵感
古诗《画》的优美意境和 独特的表现手法,为后世 诗人和画家提供了丰富的 灵感来源。
彰显民族精神
古诗《画》所蕴含的民族 特色和哲学思想,彰显了 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审美追 求。
研究价值与意义
艺术价值
01
古诗《画》作为中国古典艺术的典范,其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
02
诗文内容
诗句解读
01
02
03
04
远看山有色
描述了从远处观看山峰,山色 秀美的景象。
近听水无声
描述了靠近水源,水流潺潺, 但听不到水声。
春去花还在
描述了春天过去,花朵仍然盛 开的景象。
人来鸟不惊
描述了人们靠近,鸟儿不受惊 扰,仍在自由活动。
主题思想
描绘自然景色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 色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 赞叹。
表现手法
寓情于景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两 句,通过描绘山水的美景,表达
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情感。
虚实结合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两句, 通过实写和虚写的结合,将春天 的景象表现得更加丰富和立体。
对比
诗中通过对比山水的色彩和声音 ,以及春天的景象和情感,形成 了鲜明的对比效果,增强了诗歌
的艺术感染力。
他被尊为“诗佛”,是唐代山 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王维的诗歌作品以清新淡雅、 意境深远而著称。
创作背景
王维在创作《画》时,正值盛唐 时期,社会繁荣、人民安居乐业
。
他的诗歌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 材,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
深刻思考和感悟。
《画》是王维在观察一幅山水画 时所写,诗歌通过对画中景色的 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
启发灵感
古诗《画》的优美意境和 独特的表现手法,为后世 诗人和画家提供了丰富的 灵感来源。
彰显民族精神
古诗《画》所蕴含的民族 特色和哲学思想,彰显了 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审美追 求。
研究价值与意义
艺术价值
01
古诗《画》作为中国古典艺术的典范,其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
《画》PPT优质课件

● 我会说:
远——( 近) 高——( 来——( 去 ) 笑——( 白——( 黑 ) 晚——(
低) 哭) 早)
我会认
我会写
下水 开水
不去 走去
不来 来人
不去 不上
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二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只要在路 上,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歌德 明天的希望会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成长这一路就是懂得闭嘴努力,知道低调谦逊,学会强大自己,在每一个值得珍惜的日子里,拼命去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门入室的旅程。 成功的信念在人脑中的作用就如闹钟,会在你需要时将你唤醒。 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它只是让人们的脚放上一段时间,以便让别一只脚能够再往上登。 成功的道路上充满荆棘,苦战方能成功。 要纠正别人之前,先反省自己有没有犯错。 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而是要做哪些事来改善它。 我们要以今天为坐标,畅想未来几年后的自己。 人总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遗忘了所拥有的。 永不言败,是成功者的最佳品格。 痛不痛只有自己知道,变没变只有自己才懂。不要问我过得好不好,死不了就还好。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崇高的理想就象生长在高山上的鲜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
生命的道路上永远没有捷径可言,只有脚踏实地走下去。 成功的道路上充满荆棘,苦战方能成功。 当一个女人喜欢一个男人时,她最喜欢听他说谎言;当一个女人厌恶一个男人时,她最希望听他讲真话。 没有人能预知未来的命运,但我们可以用愉悦的表情面对命运。
识字 6
画
猜一猜
▪ 解落三秋叶,
▪ 能开二月花。
小学古诗《画》ppt课件

小学古诗《画》ppt课件
CONTENTS
• 古诗背景与作者简介 • 诗词内容赏析 • 诗词意境与情感表达 • 诗词艺术手法鉴赏 • 诗词文化内涵拓展 • 诗词学习方法与建议
01
古诗背景与作者简介
诗人简介
诗人基本信息
介绍诗人的生卒年月、字号、籍贯等基本 信息,了解诗人的生平概况。
诗人的文学成就
概述诗人在文学领域的成就和贡献,如创 作风格、代表作品等。
3
展示交流
搭建学生诗词展示交流平台,鼓励学生互相学习 、互相欣赏。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的诗词和绘画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 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6
诗词学习方法与建议
朗读背诵技巧分享
把握诗词节奏
通过划分诗词节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背 诵。
注重语音语调
指导学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体会诗词的韵 律美。
多种形式朗读
采用个人朗读、小组朗读、全班齐读等多种形式 ,提高学生朗读兴趣。
跨时代意义
这首诗所蕴含的自然美、哲理美 和艺术美,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至今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示
。
05
诗词文化内涵拓展
传统文化元素挖掘
山水风景画
诗中的“山有色”、“水无声”、“花还在”、“鸟不惊 ”等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风景画,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 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追求。
诗意表达
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 叹和向往,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韵味和意境。
力所在。
02
诗词内容赏析
全文朗读与注释
全文朗读
首先进行全文朗读,注意字音、 节奏和韵律的把握,感受古诗的 音乐美。
CONTENTS
• 古诗背景与作者简介 • 诗词内容赏析 • 诗词意境与情感表达 • 诗词艺术手法鉴赏 • 诗词文化内涵拓展 • 诗词学习方法与建议
01
古诗背景与作者简介
诗人简介
诗人基本信息
介绍诗人的生卒年月、字号、籍贯等基本 信息,了解诗人的生平概况。
诗人的文学成就
概述诗人在文学领域的成就和贡献,如创 作风格、代表作品等。
3
展示交流
搭建学生诗词展示交流平台,鼓励学生互相学习 、互相欣赏。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的诗词和绘画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 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6
诗词学习方法与建议
朗读背诵技巧分享
把握诗词节奏
通过划分诗词节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背 诵。
注重语音语调
指导学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体会诗词的韵 律美。
多种形式朗读
采用个人朗读、小组朗读、全班齐读等多种形式 ,提高学生朗读兴趣。
跨时代意义
这首诗所蕴含的自然美、哲理美 和艺术美,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至今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示
。
05
诗词文化内涵拓展
传统文化元素挖掘
山水风景画
诗中的“山有色”、“水无声”、“花还在”、“鸟不惊 ”等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风景画,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 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追求。
诗意表达
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 叹和向往,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韵味和意境。
力所在。
02
诗词内容赏析
全文朗读与注释
全文朗读
首先进行全文朗读,注意字音、 节奏和韵律的把握,感受古诗的 音乐美。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课《画》PPT课件.ppt

20.8.520.8.5Wednesday, August 5, 2020
• 14、 Where there is a will , there is a way . ( Thomas Edison , American inventor )有志者,事竟成。11:01:1911:01:1911:018/5/2020 11:01:19 AM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〇年八月五日2020年8月5 日星期三
• •
THE END 8、For man is man and master of his fate.----Tennyson人就是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11:0311:03:108.5.2020Wednesday, August 5, 2020
9、When success comes in the door, it seems, love often goes out the window.-----Joyce Brothers成功来到门前时,爱情往往就走出了窗外。 11:038.5.202011:038.5.202011:0311:03:108.5.202011:038.5.2020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 8.5.20208.5.202011:0311:0311:03:1011:03:10
第6课 画 课件(共20张PPT)

会写的字
shuǐ
水
组词:(水田)(水库) 造句:爸爸给要伸展。
会写的字
qù
去
组词:(出去)(去年) 造句:去年风调雨顺,农民们大获丰收。
书写指导:两横上短下长,竖在竖中线上。
会写的字
lái
来
组词:(回来)(来到) 造句:等了半天,妈妈终于回来了。
会写的字
bù
不 组词:(不能)(不要) 造句:我们在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
词汇积累
形近字辨识
远(yuǎn)(远处) 近(jìn)(近年)
词汇积累
多音字辨识
hái(还是) 还
huán(归还)
词汇积累
反义词
远—近
有—无
去—来
句段导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画中 都有哪些景物?
这是一幅有山有水、有花有鸟的画。
指导背诵
这首诗只有四句,读来朗朗上口,要背诵也不是 很难。我们可以根据头脑中形成的画面去背,也可以 抓住重点词语来背诵,如“山、水、花、鸟”,还可 以抓住“远—近、有—无、去—来”这三组反义词来 背诵。
课后习题
1.在田字格中抄写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并请爸爸妈妈猜一猜。
指导朗读
这是一首乐府诗,这首诗总的朗读基调是活 泼的。朗读时,速度要慢一些,感情要饱满,要 读出对这幅画的赞美之情。
会认的字
yuǎn yǒu sè jìn tīng
远 有色近 听
识 字 (远处)(有人)(出色)(近处)(听见)
会认的字
wú shēng qù hái lái
无 声去还 来
识 字 (无人)(声音)(出去)(还是)(回来)
古诗《画》ppt课件

的韵味无穷。
诗歌的意境与诗人的审美追求紧 密相连,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
独特感悟和追求。
诗歌语言艺术特色
《画》的语言凝练而富有表现力,诗人运用生动的词汇和形象的比喻, 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诗歌的押韵和节奏感强烈,读起来朗朗上口,给读者带来愉悦的听觉享 受。
诗人还巧妙地运用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内涵丰富、意蕴深刻 ,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04
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
对比手法运用
01
02
03
远近对比
通过描述画中远景与近景 的对比,突出画面的空间 感和层次感。
色彩对比
运用色彩的明暗、冷暖对 比,使画面更加鲜明、生 动。
动静对比
通过描绘画中的动态元素 与静态元素的对比,展现 画面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象征手法体现
以物喻人
通过对画中物体的描绘, 隐喻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如以松喻坚贞、以竹喻高 洁等。
借景抒情
借画面中的景物表达诗人 的情感,如借山水表达归 隐之志、借花鸟表达闲情 逸致等。
托物言志
通过对画中物体的描绘, 寄托诗人的志向和抱负, 如以马喻奔腾向上的精神 等。
音韵美感呈现
押韵平仄
通过运用押韵、平仄等音韵手法 ,使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
节奏感。
叠词反复
运用叠词、反复等修辞手法,增强 诗句的音乐性和表现力。
绘画上,他创水墨山水画派,对后世 影响深远。
他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 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 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有“诗佛”之称。
创作背景及时代特色
《画》是王维的一首五言绝句,创作于唐代。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唐朝的开放与包容、繁荣与强大,为 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诗歌的意境与诗人的审美追求紧 密相连,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
独特感悟和追求。
诗歌语言艺术特色
《画》的语言凝练而富有表现力,诗人运用生动的词汇和形象的比喻, 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诗歌的押韵和节奏感强烈,读起来朗朗上口,给读者带来愉悦的听觉享 受。
诗人还巧妙地运用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内涵丰富、意蕴深刻 ,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04
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
对比手法运用
01
02
03
远近对比
通过描述画中远景与近景 的对比,突出画面的空间 感和层次感。
色彩对比
运用色彩的明暗、冷暖对 比,使画面更加鲜明、生 动。
动静对比
通过描绘画中的动态元素 与静态元素的对比,展现 画面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象征手法体现
以物喻人
通过对画中物体的描绘, 隐喻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如以松喻坚贞、以竹喻高 洁等。
借景抒情
借画面中的景物表达诗人 的情感,如借山水表达归 隐之志、借花鸟表达闲情 逸致等。
托物言志
通过对画中物体的描绘, 寄托诗人的志向和抱负, 如以马喻奔腾向上的精神 等。
音韵美感呈现
押韵平仄
通过运用押韵、平仄等音韵手法 ,使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
节奏感。
叠词反复
运用叠词、反复等修辞手法,增强 诗句的音乐性和表现力。
绘画上,他创水墨山水画派,对后世 影响深远。
他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 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 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有“诗佛”之称。
创作背景及时代特色
《画》是王维的一首五言绝句,创作于唐代。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唐朝的开放与包容、繁荣与强大,为 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画》PPT课件

找出课文中的反义词:
画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小朋友你们找对了吗?
远—近 有—无 去—来
第二关
春天 白色
远近 还有
听课 来去
Hale Waihona Puke 大人 无声我会说近—远 高—低 来—去 笑—哭 黑—白 早—晚
歌谣谜:
头戴小红帽, 身穿大白袍。 走路摇摇摆, 游泳稳又快。
作业: 1、熟读古诗,把谜语讲 给爸爸妈妈听。 2、搜集谜语是和小伙伴 们一起猜一猜。
yuǎn kàn shān yǒu
sè
远
jì n
看 听
山 水
huā
有 无
hái
色, 声。
zài
tīng shuǐ
wú shēng
近
chūn qù
/u74/v_OTY4NTQxODM.html
春
rén
去
lái
花 鸟
还 不
在,
jīng
niǎo bù
人
来
惊。
yuǎn
sè
jì n
tīng
wú
远
shēng
色
há i
近
ré n
听
lá i
无
jīng
chūn
声
春
还
人
还
来
惊
惊
远 近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思考:
1、为什么人走近了听,还是听不到水 声? 2、春天开的花,为什么春天已经过去 了,花还没谢? 3、为什么人走近了,鸟没飞走?
画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古诗《画》课件

课件目标
01
02
03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画》的作者 、时代背景、文化内涵等 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理 解《画》的诗意,并能够 分析其艺术特点。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画》所表 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 美意识和文化素养。
02
画古诗概述
诗人简介
• 诗人王维(约699-759),唐代诗人,字摩诘,太原祁(今 山西祁县)人。开元十九年(731)状元及第,任大乐丞, 因事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安史之乱中,为安禄山所逼迫,作 诗明志“百官不反王,吾宁老农死。”后隐居蓝田辋川别墅 。
创作背景
• 唐代是田园山水诗的繁盛期,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以特有的意境和风格著称。《画》是王维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五言绝 句,写的是山外青山楼外楼的美景。
古诗主题
• 《画》的主题是描绘自然山水的美景。诗中通过“远近高 低各不同”等诗句,表现了山水的壮丽和优美。同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等诗句则表现了自然的清 新和宜人。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 的热爱和赞美。
详细描述
《古诗《画》课件》作为一首五言绝句,语言凝练,结构紧凑。每句诗五个字,共四句,既独立又连贯,形象 地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同时,诗歌采用押韵的方式,使得整首诗读起来韵律优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古诗意境解读
总结词
清新自然,意蕴深远
详细描述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描绘了一幅山水画的意境。前两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用鲜明 的对比手法,描绘出画中山水的特点。后两句“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表 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整首诗意境深远,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