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PPT课件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PPT课件(共28课,478页)

• 3、量气温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 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通常情况 下,一天午后2时的气温最高,凌晨气温最 低。
.
•.
风
风速和风向
风 向 风吹来的方向
西北 西
北 东北
北风
由北向南吹的风
东风
东 由东向西吹的风
东南风
二、判断
1.适宜的天气会让我们的工作顺利展开,同时使人心
情舒畅。(√ ) 2.天气预报只报道阴、晴、雨、雪的天气情况。(×)
3.留心天气变化可以减少生活中的损失和麻烦,还可
以保证身体健康。(√ )
4.我们可以从一些植物的行为变化中觉察天气的变化
信息。(√ ) 5.即将下雨时松果的鳞片会紧闭。(√ )
•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 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作业
• 1、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____ 。
• 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 ____和 ___、____和____情况,___、___和 _____。
• 3、一个月的天气变化___代表这一个季节的气候。
•。
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 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 上所有的生物。天气是指我们居住 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2、我们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 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
晴
多云
雨
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晴
多云
雨
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雪
雾
沙尘暴
3.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天气的变化?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教科版 (共23张PPT)

实验小提醒
• 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 • 加热后的蒸发皿、三角架、石棉网等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很烫的, 注意安全!
• 实验完成之后清理器材,然后交流试 验的结果。
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蒸发皿、烧杯、 筷子
1.取10毫升的食盐水倒入蒸发皿中 2.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3.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 4.实验结束,整理好器材 5冒泡,水溅出,有白色的结晶体 白色的结晶体是盐。
实验安全事项
一、酒精灯操作注意事项: 1、操作规范——酒精灯的使用; 酒精灯的火焰可分为三层: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
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使用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 加热物体。
2、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去对火。 灭火时要用酒精灯的灯帽盖灭酒精灯,盖灭后再重复一次, 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二、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完之前熄灭酒精灯。 三、加热后的蒸发皿、三脚架、石棉网很烫,不要触摸。
如果杯子里的水一天一天继续蒸发减少,直到 水全部被蒸发掉,原先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会怎样? 食盐会随水一起蒸发呢还是会留在杯子里?
盐会和水一起蒸发 吗
分离食盐和水的方法?
酒精灯的构造
内焰
外焰 焰心
灯芯
酒精
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的温度最低。
酒精灯的使用
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
盖灭后需再重盖一次
蒸发皿上的白色物质一定是盐吗? 你们有什么好点子能确认它就是盐呢?
放大的白色物质
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
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中留下的物质的形状、 颜色、颗粒大小,并和食盐进行比较。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2)

二、选择题
1.物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 C )
A 溶解 B 结晶
C 蒸发
2.分离食盐与水可以用( A )的方法。
A 太阳晒 B 增加热水 C 搅拌
3.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盐,我们可以( B )
使盐溶解。
A 不断搅拌 B 往杯中加水 C 使杯中的水蒸发。
4.用放大镜观察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并与溶解实验用的食盐 颗粒进行比较,做好记录。
放大的白色物质
颜色 形状 大小 其他
食盐颗粒
白 颗粒 大 能溶于水
实验结论是什么呢?
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
雪白 粉状 小 能溶于水
实验结论:溶液中的食盐不能随水分一起蒸发掉。 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怎么办?
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 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水土扑灭。
实验小提示:加热后的蒸发皿、三角架、石棉网等在相当长 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很烫的,注意安全!
3.海水晒盐的方法 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用蒸发的方法可以 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
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 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一、填空题 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最外面的一层叫___外__焰____,中 间一层叫___内__焰____ ,最里面的一层叫___焰__心____。 2.外焰温度最____高_____,内焰___次__之____ ,焰心的温度最 ____低_____ 。 3.用___蒸__发____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
外焰 焰心 灯芯 酒精
(3)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第一步:左手扶灯壶,右手向上打开灯帽。 第二步:用火柴点燃酒精灯(自下而上)。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水》第7课 混合与分离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水水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液体,也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一种物质,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本单元共有8课,以“水”为探究主题,引导学生探究物质状态之间的变化。
第1~4课从观察水的蒸发现象开始,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探究水的沸腾、结冰以及冰融化现象,比较三种形态的水的特点。
第5、6课引导学生探究一杯水能溶解多少物质以及怎样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认识水与其他物质混合后发生的变化以及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
第7课引导学生探究分离混合物,从而知道某些变化是可逆的。
第8课引导学生探究与水的三态变化类似的一些物质变化,帮助学生理解这种变化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但组成物质的成分并没有改变,总结并提升学生对变化和水这种特殊物质的认识。
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与水相关的认知经验,他们知道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可以喝,可以用来清洗物品,可以溶解一些物质,在加热时会冒气泡……这些知识生动有趣且与生活情境直接相关,但同时也是碎片化的。
学生刚进入三年级学习,思维还处于以直观性、具体性、形象性为主的阶段,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经历“现象解释”“寻找证据”“数据采集”“比较分析”等理性科学学习过程,同时要兼顾“理”和“趣”。
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将与水相关的感性认识向科学概念转化。
1.围绕科学概念,强化基础教学。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课程的设计者“必须将事实性知识置于学习者的概念框架中”,科学概念具有很强的迁移性,围绕科学概念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层理解和迁移应用,有助于他们用概念完善认识框架。
在本单元中,通过观察水的各种状态,集中研究水在融化、蒸发、凝结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引导学生初步建立起“物质是不断变化的”概念;通过对食盐和沙混合物的分离实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自然界“物质循环”和“变化可逆”的概念。
2.组织科学活动,注重方法教学。
本单元各课都有大量的观察活动和实验活动,活动材料的准备是关键,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观察,指导学生实验,引导学生交流研讨,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得到的数据合理地迁移,形成相应概念。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7课--《混合与分离》ppt课件

新知讲解 聚 焦 如何分离食盐和沙?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混合在一起的物质。如果食盐洒落在沙里了,我们怎样
把它们分离呢? 沙的颗粒大,食盐的颗 粒小,用小网眼的筛子 应该可以分开。可是, 还有一部分食盐和沙混
在一起。
把食盐和沙的混合物放 到水里,食盐不见了, 沙会沉入水底。再把沙 捞出来,这样就可以达 到分离的目的。食盐不 见了怎么办?
较。通过比较发现,白色颗粒的形状、大小、颜色与盐相近,而且都有咸味,也能溶解于水,
说明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很可能就是食盐,也说明溶液中的食盐并没有随着水一起蒸发掉。
实验结论:溶液中的食盐不能随水一起蒸发掉。
18
新知讲解
研 讨1
我们是怎样将沙和食盐分离的?水在分离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利用一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的特质,当沙和食盐的混合物放人水中之后,能溶解在水 中的食盐颗粒会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不能溶解在水中的沙会沉 淀在烧杯底部。水在分离的过程中相当于媒介物(介质)的作用。
4
新知导入
实验室的器材混合在一起,又如何分开呢?
5
新知讲解
聚焦
如何分离食盐和沙?
想一想,我们如何把红豆和小米的混合物分离开? 可以使用网眼较小的筛子,小米被过滤掉,留下来的 是红豆。 如果用同样的方法来分离食盐和沙的混合物,会发现无 法完全分离。只能通过某种方法,让其中一种物质消 失”。可以运用溶解的方法,食盐可以溶解在水中,而沙 不能。这样可以达到分离的目的,但是如何将食盐从水 中分离出来呢?
判断:
1.做分离食盐与水的实验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使用酒精灯时的安全。( √ ) 2.做分离食盐与水的实验时,加热完后要立即用手把蒸发皿拿到桌上。( × ) 3.把盐水放在太阳底下晒,也可以将食盐与水分离。( √ ) 4.糖放在水里就变甜了,所以水是有味道的。( × )
小学科学溶解完整ppt课件

过滤实验成功。教师要做好过滤实验的讲解和示范。
精选ppt
11
(二)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 学生在生活中见到的溶解现象,大多无法细致的观察到溶
解的过程。因此,对于物质究竟是怎样均匀地分散到水中 去的缺乏感性认识。这一课选用溶解实验的典型材料—— 高锰酸钾,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溶解于水 的逐渐变化过程,想像食盐在水中溶解时可能出现的变化 过程,形成“溶解”的描述性概念,再反过来运用这个概 念判定一些物质是否在水中溶解了。
精选ppt
16
(七)分离盐与水的方法
• 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
程。当食盐饱和溶液中的水分减少时,盐 就析出来了。如果学生们一直收集、保存 着前几节课使用后的浓盐水,他们也许该 发现新的问题了,随着水分的蒸发,少量 盐析出沉在杯底。这些盐是从盐水里分离 出来的吗?盐能从盐水里分离出来吗?这 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 插图中的高锰酸钾颗粒有点多,三四颗高锰酸钾效果就很
好。
• 记录表中的“颗粒大小是怎样变化的”不好填写,建议改
为“能否看见水中的颗粒”,与表格中其它项目统一。
精选ppt
12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 这一课内容比较新,提到溶解,学生总是先想到一些固体
物质溶解在水中,而这一课,学生将制造几种液体与水的 混合物,观察这几种液体能否溶解在水中。引导学生观察 胶水和洗发水溶解的过程。第一个是它们在水中是漂浮还 是下沉?学生会发现胶水和洗发水一开始是沉入水底,并 蜷缩在杯底。第二个问题是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扩散的?学 生可以清晰的发现胶水和洗发水在水中缓慢扩散的过程, 这可以使他们联想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扩散过程,并与之 进行比较。第三个问题是搅拌之后,它们溶解了吗?学生 会发现胶水和洗发水可以形成稳定的水溶液。
小学科学溶解课件(教学课件2019)

国除 吾并斩若属矣 即罢起入 禄去公室 冲不利 学经传 在水旁 其乱至矣 请合葬而许之 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 复其故地 故其极凶短折也 违贤知之心 捕熊罴 豪猪 虎豹 狖玃 狐菟 麋鹿 临池泽在南 居九卿之右 纪太后怒曰 王有后 愿复留共更一年 馀为赵王弱 秦时尝破 杜林《苍颉
训纂》一篇 皆曰 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 使者冠盖相属於道护之 三年春正月 士卒恐不从 比遭际会 西域诸国以莽积失恩信 四年春正月 百一十五日一亿二千二百二万九千六百五分 今公铸钱 推显严父配天之义 徐则后利 昼断狱 诸幸姬戚夫人之属 第一区 馀败良 贺就国豫章 臣恐天下有识
事李太后多不顺 不胜大愿 昔周公诛四国之后 而卑湿暑热 日有蚀之 年十二 每事凡议 赫赫天子 以取秩迁 《文解六甲》十八卷 自伐桀至武王伐纣 秦兵塞井陉 故《书序》曰 成汤既没 宜有黍 稷 列侯莫敢与亢礼 复甘泉泰畤 汾阴后土祠 小旱 问不急之常论 纵释有罪为不苛 其势粮食必在
后 可谓元功矣 项羽引东 死者不恨 於今亡比 是以禘尝之序 至王莽乃绝云 过郡二 轩辕之前 何则 绝勿复使 捕斩虏驺 今闻方进卒病死 小人道消 因棜与左贤王战 当斩 濮阳 无盐 圉 槐里 盩厔凡五所 封外属丁氏 傅氏 周氏 郑氏凡六人为列侯 鸣琴竽瑟会轩朱 其以舜子延袭父爵 秦文王起
公为《诗》最精 故曰有九道 缮守备 月主刑 武帝建元二年省 二年春正月 而豪民侵陵 哀帝即位 湖陵 太初元年更名中大夫为光禄大夫 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陵不崇墓 置酒高会 故二千石有治理效 而犯恶者未必刑也 万年独留 非是 骆 贱彼贵我 国其莫吾知兮 盗贼多 瑗 不亡逃 匈奴远遁 曰
若状有反相 独悔 为将数岁 盖尝有到者 言黄金可成 大师惟垣 上官桀及御史大夫桑弘羊等皆与交通 心利楚国 六月 然犹不生者 故遂立为太子 若有亡功非上所置而侯者 因泮冻 将安所归命乎 复之十二岁 审法度 孝景王皇后 则后奉使者争欲乘危徼幸 既多受祉 昔者 此天之所以相陛下也 善
第7课 《分离盐和水的方法》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7课《分离盐和水的方法》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中的最后一课。
本单元以“溶解”为切入点,由深到浅,由简到繁,一步步向学生渗透有关“溶解”的知识,融科学知识和实验于一体,既能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接受科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这一课介绍了与溶解相对立的概念“分离”。
本课教材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将我们在实验中收集的浓盐水放于窗台上,让杯中的水蒸发,观察已经溶解的食盐有什么变化。
第二部分,用加热的办法减少浓盐水中的水分,直至水分蒸干析出白色颗粒;用放大镜观察白色颗粒,并与食盐颗粒进行比较。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如:海水晒盐。
过程与方法:能运用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蒸发皿等工具进行简单的观察实验,经历观察比较、描述溶解前后盐粒特征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课外探究其他溶液分离方法的兴趣。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
【教学难点】理解减少溶液中的水分可以进行分离盐和水。
【教学准备】演示实验用:饱和盐水、筷子、水、食盐,有关海水晒盐的资料小组实验用:饱和食盐水、筷子、烧杯、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放大镜、食盐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猜谜语:身体白又小,下水融化了,入口有咸味,生活不可少。
(食盐)师:我们这节课就以食盐为材料,开展探究活动。
2.教师出示一杯已经饱和的食盐水。
师:课前老师调制了一杯食盐水,可一不小心把盐放多了,你有什么办法能使杯底的食盐继续溶解呢?二、设计方案,验证假设1.师生交流实验方案:采用加水的方法。
2.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溶液的变化。
师:在加水时,先看看杯中原来有多少浓盐水,在杯外壁做个记号。
然后再往杯里倒入少量清水(注意:加水过程要对于“水量”要进行控制),经过搅拌,杯底的食盐溶解在水里了吗?3.如果继续加水,还能继续溶解食盐吗?4.引导小结:用增加水量的办法可以继续溶解杯底的食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蒸发皿内留下了什么物质?
分离食盐与水——加热蒸发 实验现象
溶液沸腾,出现白色物质
实验结论 用加热蒸发减少水分, 可以分离出食盐。
观察食盐
用放大镜观察蒸 发皿中的白色颗 粒,并与做溶解 实验用的食盐颗 粒进行比较。 它们的大小、颜 色、形状有什么 相同和不同?
颜色 形状 大小 其他
练习册P28
食盐颗粒 浓盐水的结晶颗粒
透明的白色
不透明的白色
规则的颗粒状 大
不规则的粉末状 小
都是咸味的
从海水中提取盐
盐能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人们就是利用 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能量使海 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再经过盐厂加工, 就是我们现在所吃的食盐了。
海水晒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感谢你的到来与聆听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继续努力
因此食盐可以溶 解在水中,也能 从水中分离出来
分离食盐和水的方法 是?
蒸发
思考:蒸发要用到哪些仪器?
浓盐水 蒸发皿
三脚架 石棉网
酒精灯
酒精灯的使用
外焰的温度最高, 内焰次之, 焰心的温度最低。
如何点燃 酒精灯呢?
点燃酒精灯 时一定要用 燃着的火柴。
盖灭后需再 重盖一次
加热完毕后如何熄灭 酒精灯?
书本P35 练习册P28
观察:上一节课留下来的浓盐水 思考:为什么杯底会有盐呢? 有办法使杯底的盐继续溶解吗?
用纸条在杯壁给浓盐水的液面做 个记号,然后一点一点地加水, 使杯子里的食盐恰好全部溶解。
?
把杯子放在窗台上让水蒸发,当杯子里的水面 降到原来的刻度时,已经溶解的食盐会怎样?
如果杯子里的水一天一天继续蒸发减少,直到 水全部被蒸发掉,原先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会怎样? 食盐会随水一起蒸发呢还是会留在杯子里?
Thanks for listening, this course is expected to bring you value and help
酒精是容易挥发和 燃烧的液体,万一 有洒出的酒精在灯 外燃烧,应该怎么 办?
首先不要惊慌, 可用湿抹布或 沙土来扑灭。
蒸发的实验装置
石棉网 酒精灯
蒸发皿 三脚架
灯帽
分离食盐与水的具体步骤 ①点燃酒精灯
②加热烧杯里的盐溶液
③当盐水快要蒸发完时 慢慢移开酒精灯并盖上 灯帽,停止加热;
你发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