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电力变压器第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
10KV配电变压器技术规范

10KV配电变压器技术规范除本规范特殊规定外, 所提供的设备均按规定的标准和规程的最新版本进行设计、制造、试验和安装。
如果这些标准内容有矛盾时, 应按最高标准的条款执行或按双方商定的标准执行。
提交供审查的标准应为中文或英文版本。
主要引用标准如下:GB 1094.1 电力变压器第1部分总则GB 1094.2 电力变压器第2部分温升GB 1094.3 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GB/T 1094.4电力变压器第4部分: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的雷电冲击和操作冲击试验导则GB 1094.5 电力变压器第5部分:承受短路的能力GB/T 1094.7 电力变压器第7部分: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GB/T 1094.10 电力变压器第10部分:声级测定GB 2536 变压器油GB 5273 变压器、高压电器和套管的接线端子JB/T 10088 6kV~500 kV级电力变压器声级JB/T 10319 变压器用波纹油箱1. 使用条件本标准所规定的设备,应能在下列环境条件使用:1.1周围环境温度a)最高温度:+40℃b)最高月平均气温:+30℃c)最高年平均气温:+20℃d)最低气温:-25℃(适用于户外变压器)-5℃(适用于户内变压器)1.2海拔高度:≤1000m2.技术要求基本参数油浸式变压器的技术参数除应满足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外,还应满足下表1.表2要求。
表1.标准参数表3.设计与结构要求3.1 一般要求3.1.1变压器的联结组标号三相配电变压器的联结组标号常用为Dyn11、Yyn0、Yzn11,宜选用Dyn11。
3.1.2 绝缘水平变压器的每一绕组及中性点端子的绝缘水平和试验电压见表3。
表3 变压器的绕组的绝缘水平和试验电压注:雷电截波冲击耐受电压试验仅在有要求时进行。
3.1.3 接线端子变压器一次和二次引线的接线端子,应用铜材制成,其接触表面应洁净,不得有裂纹、明显伤痕、毛刺,腐蚀斑痕缺陷及其他影响电接触和机械强度的缺陷,且应有防松措施。
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方案

目录一、试验依据和标准 (4)二、试验目的 (2)三、试验设备 (2)四、被测试变压器参数 (5)五、长时感应耐压带局部放电测量试验 (3)六、试验应具备的条件 (5)七、组织措施及人员分工 (8)八、危险点分析及采取的安全措施 (8)九、试验数据的分析及报告编写 (8)一、试验依据和标准1、GB50150-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094.3-2003《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GB/T16927.1-2011《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一般试验要求》4、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417-2006《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现场测量导则》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354-2003《局部放电测量标准》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6860-2011《电力安全工作规程》7、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8、厂家出厂试验报告二、试验目的通过长时感应耐压连同局部放电测量试验,检查变压器的绝缘性能,检验变压器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合同要求。
三、试验设备四、被测试变压器参数当前档位 1五、长时感应耐压带局部放电测量试验5.1试验接线说明被试相电源施加端子接地端子A a-c OB b-a 0C c-b O5.2施加电压Um=252kV(设备的最高电压有效值),变压器高压绕组档位在1档。
高压对低压变压比为K1=266.2/√3/35=4.391;电压倍数低压侧输入电压Ul kV高压侧感应电压Uh kV1.1Um√3 36.44 160.041.3Um√3 43.06 189.141.5Um√3 49.69 218.241.7Um√3 56.31 247.345.3试验方法:以变频电源柜为试验电源,经励磁变压器升压后对被试变压器低压侧加压。
试验时,将高压侧及中压侧中性点接地,并在高压绕组末屏处引出试验线,经检测阻抗接入局部放电测试仪进行测量。
电力变压器新旧国标对比分析

电力变压器新旧国标对比分析变压器技术电力变压器~,lilB国标又.丁【】[分祈杨清华,王伟超(北京电力试验研究中心,100075)[摘要]介绍了电力变压器2003版新标准相对1985版旧标准的修改,重点介绍了新标准中关于三相电力变压器ACSD和ACLD的有关规定,并分析了新标准所作修改对电力变压器试验的影响.关键词变压器ACLD试验ACSD试验0引言GB1094.3-2003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是按等效采用IEC60076—3:2000标准的原则,对GB10943—1985进行了修订的版本.2003版新标准对1985版旧标准进行了多处修改,其中对于交流感应耐压的修改是新标准与旧标准相比变动最大之处.本文对新,旧标准的修改部分进行了介绍,并重点介绍了新国标中关于带局放测量的ACsD(短时感应耐压)试验.1新旧标准差异1.1对绝缘水平标识的修改新标准对绝缘水平的标识做了修改,举例如下:一(h.v.)线路端子为252kV,Y连结,分级绝缘,中性点端子不直接接地;U(m.v.)线路端子为126kV,Y连结,分级绝缘,中性点端子不直接接地;U(1.v.)线路端子为12kV,D连结的变压器.在旧标准中绝缘水平为LI950AC395一LI400AC200/LI480Ac200一LI250Ac95/LI75Ac35,分别对应高压线端,高压中性点,中压线端,中压中性点,低压线端的绝缘水平;新标准中则为:h.v.线路端子SI/LI750/950kVh.v.中性点端子LI/AC400/200kV111.v.线路端子LI/AC480/200kVm.v+中性点端子LI/AC250/95kV1.v.线路端子LI/AC75/35kV其中:h.v.,m.v.,1.v.分别为高压,中压,低压的英文缩写;SI为具有最高己,值的绕组线路上的操作冲击耐受电压;LI为每个绕组的线路端子和中性点端子上的雷电中击耐受电压;AC为每个绕组的线路收稿日期:2005-0517端子和中性点端子上的短时感应耐受电压和外施耐受电压(旧标准中AC指工频耐受电压).与旧标准相比,新标准对绝缘水平标识的规定更简单易懂.1.2对冲击耐压试验的适用范围的修改新标准中规定以U≥72.5kV变压器的雷电全波冲击试验为例行试验.而在旧标准中,对于u252kV且容量不小于120MVA的产品才进行雷电全波冲击的例行试验,其他不满足要求的所有变压器的雷电全波冲击试验为型式试验.新标准中关于中性点端子的额定雷电中击试验,对于带分接绕组的变压器,当分接位于绕组中性点端子附近时,试验应选择在具有最大匝数比的分接下进行,旧标准中的规定是在额定分接下进行.新标准中还规定以170kV<U.<300kV的变压器操作;中击耐压试验为例行试验,而旧标准中只规定U≥330kV的变压器的操作冲击试验为例行试验,且中击电压波形的视在波前时间由至少20s改为至少100#s.1.3对重复的绝缘试验的修改对于重复的绝缘试验,即正在运行和经检修后或曾经运行过的变压器的绝缘试验,试验电压值应为原额定耐压值的80%.在旧标准中,试验电压值规定为原额定耐压值的85%.新标准的修改相当于降低了规程中对于变压器大修后耐压的要求.1.4对外施耐压试验结果判断准则的修改关于外施耐压试验结果的判断,新标准中提出如果试验电压不出现突然下降则认为试验合格,而在旧标准中仅规定"如果未发现内部绝缘击穿或局部损伤,则试验合格",其定义比较模糊,且受限于目前的检测水平.2006年3期四圆91变压器技术2关于感应耐压试验的修改试验电压的时顺序如图1. 新标准首次明确地将传统的交流感应耐压试验分为短时交流感应耐压试验(ACsD)和长时交流感应耐压试验(ACLD)两种.新标准中对于ACLD试验的有关规定,除有少量调整性的删补外,基本上与旧标准的感应耐压下的局放测量部分相同;对于ACsD试验,不仅保留了旧标准中有关感应耐压的主要规定,还增加了新的内容,其中包括对于U...>72.5kV及部分U=72.5kV的电力变压器,要求在感应耐压试验的试验电压逐段升高,在每一电压值上持续相应时间,试验结束时也不是立即切断试验电压,而是将试验电压降低到某一规定值(至少保持5min),以便进行局部放电测量,测完后才将试验电压切断.此外,无论哪一种试验类型和施加电压方式,局放试验结果评估中均要求在相对地试验电压为1.1U/√3下进行PD测量,其限值均为100pC.这就表明,新国标对电力变压器的绝缘和制造工艺提出更高要求.参照新国标的有关要求,将ACSD和ACLD试验的适用范围列于表1中.表1ACSD和ACLD试验的适用范围注:如果规定了ACSD试验.则不要求sI试验,这应在询价订货时说明. 对于三相变压器ACSD试验的额定耐受电压值,旧国标中绝缘水平表只列出额定短时工频耐压值,并未提及感应耐压,但在新标准的表2中关于交流耐压这一栏的标题改为"额定短时感应或外施耐受电压".2.1不带PD测量的ACSD试验对U<72.5kV和U=72.5kV,且额定容量小于10MV A的电力变压器进行ACSD试验时,一般不要求进行PD测量.由于在此范围内的产品,其高压绕组均为全绝缘结构,故只进行相问试验.新国标要求三相变压器"应"使用对称三相电源进行试验,旧国标的要求是"最好"用对称三相电压.2.2带PD测量的ACSD耐压试验和ACLD试验对于旧标准中已规定的长时PD测量,由于被认为是一种能判断变压器绝缘质量在正常运行中是否良好的行之有效的验证手段,故新标准中仍保留了此部分的试验内容,即ACLD此外,新标准还增加了短时PD测量(即ACsD试验)要求,认为试验时测量局部放电可以显示绝缘在发生击穿之前的缺陷,且PD测量试验项目的使用范围在新标准中也已扩大到更低的产品上(见表1).2.2.1PD测量时施加电压的时间顺序带PD测量的ACSD及ACLO试验中施加对地四衄2006年3期图1带PD测量的ACSD及ACLD试验中施加对地试验电压的时间顺序从图1可知,两种PD测量时施加电压的上升和下降过程,除时间段D外,其余均相同.时问段c的具体值与一般的交流感应耐压试验中的规定耐压时间相同.时间段D的具体值对于ACSD试验,D≥5min.对于ACLD试验,当U时,≥,,,I<300kVD30min 当U≥300kV时,D≥60min.2.2.2ACSD试验中U.和U,值的确定及对应的PD量限值全绝缘三相电力变压器带PD测量的ACsD试验,按新标准规定,只需在对称三相电压下进行试验.相间.为新标准中额定短时感应或外施耐压的规定值.相间U,=1.3,相对地U2=1.3U/√3.在此相对地值下(指时间段D)的PD量限值为300pC.分级绝缘三相电力变压器带PD测量的ACSD试验,按新标准规定,应分别在三相加压和单相加压下进行带PD测量的ACSD试验.如果从单纯的不带PD测量的ACsD试验来看,采用单相加压的方式就可同时对相问及相对地绝缘进行耐压考核,没有必要再采用三相加压方式的ACsD试验重复进行相问绝缘耐压考核.但是,从局部放电的角度看,由于在三相加压方式下,相间,相对地及被试绕组上所出现的【,.和【,,值与单相加压方式下不尽相同,其局放特征量可能不同,且三相加压方式更符合三相变压器正常运行时的接线方式.所以,新标准中规定在两种加压方式下进行局放测量是适当的.分级绝缘变压器在三相加压方式下的ACsD试验中的.和,值与全绝缘变压器完全相同.在单相加压方式中,相间.与相对地.相等.相对地=1.5压.在此相对地下(指时间段D)的PD量限值为500pC.此外,对于U=500kV的三相变压器,新标准规定其在三相加压方式下的ACSD试验中U2=1.2U(否m 则1.3会超过标准规定的相问短时交流耐压值),在该【,,值下的PD量限值要比U2=1.3时适当小些,具体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2.2.3ACLD试验新标准规定了ACLD试验,至于是采用单相加压还是采用三相加压方式,应在定货时由供需双方变压器技术商定.3结束语不论采用单相加压方式还是三相加压方式,其相对地的U和均分别为:U.=1.7/√和=1.5/√3,且在相对地,值下(指时间段D)的PD量限值均为500pC.由图1中可知,ACLD试验的.时间比旧标准加长,同时还要求视在放电量在不同电压下呈一定线性,从而对变压器的制造工艺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上所述,修改后的新标准对变压器的出厂试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好地保证了变压器的制造工艺和质量.同时国标的修改对于各电力公司电气试验规程的修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参考文献【1】周波.美式箱变(组争式变压器J与圬美趸的遗型设计.重庆:申工技术,20047)68~69 ComparativeAnalysisofNewandOIdNationalStandardofPowerTransformersY angQinghua;WangWeichao (ResearchandTestCenterofBeUngPower,100075)[Abstract】Differencesbetween2003editionnationalstandardofpowertransformersand1985edition's areintroduced.TherelatedrequirementsforACSDandACLDtestofthree-phasepowertransfor mersareexplained. Theimpactofstandardamendmentontransformertestisanalyzed. KeyWordsPowertransformerACSDtestACLDtest产品特点:◆无须外接工作电源,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保护范围广,动作准确,保护可靠性高◆节能(较被淘汰的热继电器节能98%)◆电流整定由刻度盘和发光管双重指示,整定精度高:::,11:::-L—望...t..f——;;':—.11lii."鬣◆安装尺寸与JR系列热继电器相同,能与其直接替换,安装方便◆外观设计符合国际和国家标准,获外观设计专利(ZL97316440-9,ZL97316438?7, ZL97316437?9)★我公司承诺:在不撕开防伪标签不损坏产品外观情况下,购买后如不满意壹个月内可退贷,两年内若出现质量问题,免费维修或更换.厦门佳兴电器=Yr限公司地址:厦门湖里工业区11号厂房电话:0592-562074356207425773829传真*************(周六,周日休息)网址:VMMMVV.XM—E—Mail:****************2006年3期四圆93。
变压器标准

变压器标准GB(国家标准)系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
DL(电力行业)、JB(机械行业标准)系列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CECS为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Q/GDW(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数据传输规约)为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1、电力变压器第1部分总则(GB1094·1-1996)本标准适用于三相和单相电力变压器(包括自耦变压器)。
小型和专用变压器(如:额定容量小于1kVA 的单相变压器和额定容量小于5kVA的三相变压器;互感器;变流变压器;电机车牵引变压器;起动变压器;试验变压器;电焊变压器)没有相应的标准时,可参照本标准。
2、电力变压器第2部分温升(GB1094·2-1996)本标准规定了变压器冷却方式的标志、变压器温升限值及温升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符合GB1094.1规定的电力变压器。
3、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GB1094·3-2003)本标准适用于GB 1094.1所规定的单相和三相油浸式电力变压器,但某些小型和专用变压器除外。
本标准是按设备最高电压Um和相应的额定绝缘水平对变压器绕组进行检验的。
4、电力变压器第4部分: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的雷电冲击和操作冲击试验导则(GB/T1094·4-2005)本部分目的是对电力变压器的雷电冲击和操作冲击试验的现行方法提供一个准则并作一些说明,以作为GB 1094.3的补充。
本部分通常也适用于电抗器试验(见GB/T 10229),当它与电力变压器所用的试验方法有不同之处时,将单独给出专门的叙述。
本部分包括波形、连同试验接线在内的试验回路、试验时接地的实施、故障探测方法、试验程序、测量技术以及试验结果的判断等方面。
本部分所述的一些试验技术尽可能地采用了GB/T 16927.1和GB/T 16927.2所推荐的内容。
设备安全技术标准

目录一、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安全技术标准- 2 -二、电力变压器的安全技术标准- 3 -三、电力电缆使用安全技术标准- 5 -四、防爆场所电气设备安全技术标准- 6 -五、防静电- 9 -六、接地装置的维护与检查- 12 -一、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安全技术标准1目的为了给电工维修人员提供设备完好标准,以供在运行电机时参考,掌握设备完好状态,特制定该安全技术标准。
2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三相异步电动机完好状态时的系统参数,适用于维护检修人员、安全检查人员学习参考。
3引用文件标准引用了:JB/T 10391—2008 Y系列(IP44)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80~355)JB/T 5269—2007 YR3系列(IP23)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160~355)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JB/T 5271-1991 Y系列(IP23)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160~280)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JB/T 5272—1991 Y系列(IP23)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315~355)JB/T 9616-1999 Y系列(IP44)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 80~315)国家机械工业局GB 10068-2008 轴中心高为56mm及以上电机的机械振动振动的测量、评定及限值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GB 10068。
1—1988 旋转电机振动测定方法及限值振动测定方法机械电子工业部JB/T 4376—2002 水泵用小功率异步电动机技术全国旋转电机标委会发GB/T 13957-2008大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系列技术条件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GB/T 21973—2008 YZR3系列起重及冶金用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中国电器工业协会JB/T 10105-1999 YZR 系列起重及冶金用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国家机械工业局YZR YZ系列起重及冶金用三相异步电动机使用维护说明书JB/T 8955—1999 YZR2系列起重及冶金用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国家机械工业局4标准内容4.1电动机的外观:电动机的外壳、风扇罩、风扇无破损,无凹陷,风扇罩网上无杂物影影响电机散热。
变压器最新国家标准规范

变压器最新国家标准规范1. 设计规范:- 变压器设计应符合GB/T 1094.1-2013《电力变压器第1部分:总则》等国家标准。
- 设计应考虑环境因素、负载特性、冷却方式和绝缘等级。
2. 材料规范:- 铁芯材料应符合GB/T 2522-2017《电力变压器用硅钢片》标准。
- 绝缘材料应满足GB/T 11022-2011《电力变压器用绝缘材料》的要求。
3. 制造工艺:- 制造过程应遵循GB/T 1094.5-2017《电力变压器第5部分:制造工艺》等标准。
- 包括绕组制造、铁芯装配、绝缘处理等工艺流程。
4. 性能测试:- 变压器性能测试应依据GB/T 1094.3-2017《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等标准。
- 测试内容包括空载损耗、负载损耗、温升试验等。
5. 安全标准:- 安全要求应符合GB 1094.2-2011《电力变压器安全技术规范》。
- 包括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接地和电气隔离等。
6. 环境适应性:- 变压器应能适应不同环境条件,如GB/T 11021-2014《电力变压器环境适应性要求》所述。
7. 安装与维护:- 安装应遵循GB/T 50150-2016《电力变压器安装工程验收规范》。
- 维护应根据GB/T 50229-2019《电力变压器运行维护规程》进行。
8. 能效标准:- 变压器能效应符合GB 20052-2013《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9. 环保要求:- 变压器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应符合环保标准,如GB/T 22562-2008《电力变压器环境设计要求》。
10. 智能变压器:-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智能变压器的设计和应用也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如GB/T 33593-2017《智能变电站技术规范》。
结束语:变压器的最新国家标准规范确保了变压器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同时也推动了变压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制造商、设计者和使用者都应严格遵守这些规范,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和高效运行。
干式变压器国家标准

一、干式变压器试验的标准
为了保证变压器能满足电力输送的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国家制订了变压器和变压器试验的标准,即:
GB 1094.11-2007 电力变压器第11部分干式电力变压器
GB 1094.1-1996 电力变压器第1部分总则
GB 1094.2-1996 电力变压器第2部分温升
GB 1094.3-2003 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
GB 1094.5 电力变压器第5部分承受短路的能力
GB/T 10228-2008 干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JB/T 501-2006 电力变压器试验导则
GB/T 16927.1-1997 高电压试验技术 1、一般试验要求
GB/T 16927.2-1997 高电压试验技术 2、测量系统
GB/T 1094.10-2003 电力变压器第10部分声级测定
JB/T10088-2004 6kV~500kV级电力变压器声级
GB7449-87 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的雷电冲击和操作冲击试验
GB/T 17211-1998 干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
GB/T 7354-2003 局部放电测量
二、干式变压器试验程序
具体试验项目包括以下内容:
1.电压比测量和电压矢量关系校定
2.绕组电阻测量
3.绝缘特性试验
4.外施耐压试验
5.阻抗电压及负载损耗测量
6.感应耐压试验
7.局部放电测量
8.空载损耗及空载电流测量
9.雷电冲击试验(型式试验)
10.温升试验(型式试验)
11.三相变压器零序阻抗测量(特殊试验)
12.声级测量(特殊试验)
13.空载电流谐波试验(特殊试验)。
变压器标准解析

变压器标准解析张宜倜(沈阳变压器研究所,辽宁沈阳1 10179)1.1 概述直至今天,电力变压器绝缘性能的好坏,仍然是关系到变压器在其长期(一般为30年左右)运行中能否安全可靠的一个关键因素。
多年实践表明:制定并执行有关变压器绝缘水平和绝缘试验方面的技术标准,对提高变压器绝缘性能和保证绝缘质量可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运行)实践不断的发展,不论在我国还是在国际上,都在及时地、努力地刈‘这些标准中所规定的相关技术要求进行修订和充实,以便进一步提高变压器绝缘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国际电工委员会(以下简称为IEC)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就提出了要对IEC76.3(即现在的IEC60076.3)一1980(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 绝缘水平和绝缘试验》标准进行全面修订(还新增加了有关外绝缘方面的技术规定),并于2000年发布了其新的版本— —第三版。
稍后,我国按等效采用该IEC标准的原则,于2003年发布了同一标准名称的GB1094.3—2003新版标准。
上述标准主要涉及油浸式电力变压器。
至于干式电力变压器,IEC和我国均分别做了类似的标准修订工作。
IEC已于2004年发布了IEC60076.1 1《干式电力变压器》标准,我国也已于2005年提出了同一标准名称的GB1094.1 1(代替原来的标准代号GB6450)的报批稿草案。
对于式变压器的绝缘要求,尤其对局部放电的有关规定,做了重大技术性修改。
笔者的目的是对这些新标准中的主要技术规定,有重点地从原理上进行较系统的分析说明,希望能达到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地目的,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新标准。
同时,结合我国的实践和相关的科研成果,提出新的更好的技术性建议,推动我国标准乃至IEC标准的发展。
在本文第一部分,是对以电力变压器为代表的输变电设备,就其绝缘水平确定的依据、原则和相应的程序(即:绝缘配合原理),从电气设备在其长期运行中可能遭受哪些过电压着手,简单地介绍了一些影响过电压幅值高、低的主要因素,特别是输电线路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E为提示的附录,附录D为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变压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沈阳变压器研究所、武汉高压研究所、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沈阳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变压器厂。
12.1总则
12.2高压绕组为全绝缘的变压器短时感应耐压试验(ACSD)
12.3高压绕组为分级绝缘的变压器短时感应耐压试验(ACSD)
12.4高压绕组为分级绝缘和(或)全绝缘的变压器长时感应电压试验(ACLD)
13雷电冲击试验(LI)
13.1总则
13.2试验顺序
13.3试验时的连接
13.4试验记录
13.5试验判断准则
GB-.-电力变压器第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
———————————————————————————————— 作者:
———————————————————————————————— 日期:
GB 1094.3-2003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
目 次
前言
IEC前言
IEC引言
1范围
2引用标准
3定义
4总则
5设备最高电压和绝缘水平
6适用于某些特殊类型变压器的规则
7绝缘要求和绝缘试验的基本规定
7.1总则
7.2绝缘要求
7.3绝缘试验
7.4绕组中性点端子的绝பைடு நூலகம்要求和绝缘试验
8带分接绕组的变压器的试验
9重复的绝缘试验
10辅助接线的绝缘
11外施耐压试验
12感应电压试验(ACSD、ACLD)
本标准委托沈阳变压器研究所负责解释。
IEC前言
1)国际电工委员会(简写为IEC)是由所有国家电工委员会(IEC国家委员会)组成的一个世界性的标准化组织。IEC的宗旨是推动电工和电子领域内的全部标准化问题的国际合作。为了这个目的以及其他活动的需要,IEC出版了国际标准。IEC标准的制、修订任务是委托给各技术委员会负责。任何对此宗旨表示关注的国家电工委员会,均可参加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与IEC有联系的国际组织、政府机构和非政府组织也可参加这些标准的制、修订工作。IEC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已按相互间达成的协议条件进行紧密的合作。
14波尾截断的雷电冲击试验(LIC)
14.1总则
14.2截断间隙和截断特性
14.3试验顺序和试验判断准则
15操作冲击试验(SI)
15.1总则
15.2试验顺序及记录
15.3试验时的连接
15.4试验判断准则
16外绝缘空气间隙
16.1总则
16.2按变压器绝缘耐受电压确定套管空气间隙的要求
附录A(提示的附录) 按12.2、12.3和12.4对变压器在感应耐压试验时进行局部放电测量的使用导则
2)每个技术委员会是由对该技术问题表示特别关心的各国家委员会组成的。它所作出的决定或协议,最大限度地反映了国际上对此技术问题的一致意见。
3)这些决定或协议,以标准、技术规范、技术报告或导则的形式发布并供国际上使用,在这一意义上已为各国家委员会所承认。
4)为了促进国际上的统一,IEC希望各国家委员会,尽量采用IEC标准作为本国的国家标准或地区标准。IEC标准和相应的国家标准或地区标准之间的任何差别应在其国家标准或地区标准中明确地指出。
——确认;
——废止;
——修订版本代替,或
——局部修改。
IEC引言
本标准规定了指定绕组及其端子的绝缘要求和相应的绝缘试验。本标准还推荐了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套管带电部位与接地体之间的空气间隙(第16章)。有关这方面的导则见IEC 60071。
附录B(提示的附录) 由高电压绕组向低电压绕组传递的过电压
附录C(提示的附录) 询价和定货时应提供的有关变压器绝缘要求和绝缘试验的信息
附录D(标准的附录)ACSD试验的试验电压
附录E(提示的附录) 采用说明
前 言
本标准的第1章、第2章、第3章和第16章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是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出版物IEC 60076-3:2000《电力变压器 第3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对国家标准GB 1094.3—1985《电力变压器 第3部分:绝缘水平和绝缘试验》和国家标准GB/T 10237—1988《电力变压器绝缘水平和绝缘试验 外绝缘的空气间隙》进行修订的,修订原则为等效采用IEC 60076-3:2000标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章忠国、林然、傅锡年、李光范、钟俊涛、张喜乐、聂三元。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变压器厂、山东省金曼克电气集团公司、东莞市变压器厂、佛山市变压器厂。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石肃、胡振忠、牛亚民、王文光、陈荣勤。
本标准于1971年首次发布,1979年第一次修订,1985年第二次修订,2003年第三次修订。
本标准的文本是在下述两个文件的基础上修订的。
FDIS
表决报告
14/341/FDIS
14/355/RVD
有关本标准批准的详细情况,见上表列出的表决报告。
本标准是按ISO/IEC导则第3部分起草的。
附录A、B和C仅是信息的附录。
附录D是标准整体的组成部分。
委员会决定本出版物的内容到2008年保持不变,到时,标准将被:
5)IEC尚未制定任何有关认可标志的程序,因此,当某一台设备被宣布为符合某一IEC标准时,IEC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6)提请注意本标准的一些内容有涉及到专利权的可能性,对任何或全部的专利权,IEC没有责任对此予以确认。
本标准由IEC TC 14:电力变压器技术委员会制定。
本标准是第二版,替代1980年发布的第一版、第1号修改单(1981)和IEC 60076-3-1(1987)。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 1094.3—1985《电力变压器 第3部分:绝缘水平和绝缘试验》和国家标准GB/T 10237—1988《电力变压器绝缘水平和绝缘试验 外绝缘的空气间隙》。
本标准与前版相比,主要在绝缘水平标志、绝缘试验要求等方面有所改变,同时增补了适用范围、引用标准、定义等内容,此外还补充了对变压器外绝缘空气间隙的要求。本标准的编写方法及格式按照GB/T 1.1—1993,相应的章、条与IEC 60076-3:2000标准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