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住宅概念设计
以小见大的建筑设计案例

以小见大的建筑设计案例当我们提及建筑设计时,很容易陷入追求宏伟壮观的建筑风格,但有时候,小小的建筑也能呈现出不一样的魅力。
以小见大的建筑设计正是体现出了这样一种理念,通过巧妙的设计手法,将小小的建筑物变得大气、有趣,让观赏者在细微之处感受到大胆的创意。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充满创意的以小见大的建筑设计案例。
1. 基地塔(The Tower of Basel)基地塔是由瑞士建筑师Mario Botta设计的一个小型住宅,它坐落在瑞士巴塞尔的一个狭长的基地之上。
尽管基地面积有限,但Botta在设计上充分利用了垂直空间,设计了一个高耸的塔楼,用以放置生活所需的一切设施。
通过这种更加紧凑的设计方式,住宅内部空间得到有效利用,让居住者在狭小的空间内也能获得宽敞的居住感受。
2. 迪拜世界岛上的“海豚岛”(The Dolphin House)“海豚岛”是由阿联酋建筑师设计的一座小型别墅,位于迪拜人工岛屿“世界”上。
尽管岛屿面积有限,但设计师通过引入船屋的设计概念,将别墅打造成一艘巨大的游艇造型,从而实现了以小见大的效果。
内部空间布局合理,各种舒适的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让居住者可以在这个“海上别墅”中尽情享受奢华与舒适。
3. 东京的“微型公寓”(Tiny Apartments in Tokyo)东京是一个拥挤而繁忙的大都市,但建筑师们却在这里发挥了以小见大的设计理念。
他们在非常有限的空间内,设计了许多微型公寓,这些公寓虽然面积小,但每一寸空间都被巧妙地利用起来。
通过使用折叠式家具、墙体功能区域划分等设计手法,使得这些微型公寓不仅能够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还能呈现出出乎意料的多功能性和舒适度。
以小见大的建筑设计并不仅仅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堆砌更多的设施和装饰,而是通过设计手法打破限制,创造出更加宽敞舒适的空间,给居住者带来更好的居住体验。
这种设计理念不仅仅能够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出来,也能够在城市规划和家居装饰中得到应用。
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建筑师和设计师发挥他们的创意,让我们看到更多以小见大的建筑设计案例。
智能化小户型住宅空间设计研究

智能化小户型住宅空间设计研究莫育强1,2黄瑾琳1(1.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广东 珠海 519088;2.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澳门 999078)摘要:随着科技发展与行业进步,智能化小户型住宅逐渐进入公众生活。
但现阶段很少有研究关注智能化小户型住宅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的交互设计,导致智能住宅的空间设计不合理、设计场景脱离用户需求等问题。
文章以珠海市横琴金融岛方达成大厦的智能化小户型住宅为例,对空间设计要点进行梳理,探索性建构了物联网集成“人—空间—设备”的多重网络空间系统,涵盖户型规划与细节设计,创造一个兼顾交互、智能、高效的人居环境。
关键词:智能家居;多重空间;小户型住宅;室内设计中图分类号:TU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1936(2023)12-0005-04 DOI:10.19301/ki.zncs.2023.12.002目前,城市土地规划迈入“减量化、内涵式”发展阶段,小户型住宅凭借实惠的价格、相对简单的空间结构,逐渐受到社会公众的青睐[1]。
从某种程度上说,小户型住宅已成为解决城市住房紧张与广大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之间矛盾的有效办法之一[2]。
随着经济发展与市场需求提升,小户型的设计与布局开始迈向智能化。
2021年,国家“十四五”纲要首次将“智慧家居”纳入其中,旨在提供更安全、节能、便捷的优质生活环境。
目前的智能化小户型住宅设计重视物理空间,建立相关定量模型(如空间容纳量、密度计算等),但针对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交互设计的研究不足。
本文系统整合现实空间与物联网架构相结合的总体设计构想,分析小户型住宅下物联网集成的智能空间设计策略。
1 智能化小户型住宅的定义与现状1.1 智能化小户型的定义户型是根据不同的居民人口结构进行的住户类型划分,一般有3种分类方法,即户类别、户规模及户结构[3]。
小户型的广义定义为一居室的建筑面积在60 m2以下,二居室的建筑面积在80 m2以下,三居室的建筑面积在90 m2以下[4]。
中小户型住宅的设计理念

中小户型住宅的设计理念现代城市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居住在中小户型住宅中。
这种类型的住宅设计理念注重空间的最大化利用和功能的合理布局,以满足居住者对舒适、便利和美观的需求。
在设计中,设计师们常常面临着空间狭小、功能多样的挑战,因此需要巧妙的设计理念来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中小户型住宅的设计理念强调空间的最大化利用。
在有限的空间内,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每一寸空间的利用率,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将每个角落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例如,可以利用壁挂式家具、折叠式家具等设计手法,来节省空间并增加居住的舒适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合理的收纳设计,将储物空间最大化,让居住者在有限的空间内也能拥有充足的存储空间。
其次,中小户型住宅的设计理念注重功能的合理布局。
在有限的空间内,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居住者的日常生活需求,将不同功能的区域合理分隔开来,并确保它们之间的互相配合和协调。
例如,厨房、客厅、卧室等功能区域的布局需要考虑到日常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以及它们之间的流畅连通。
同时,设计师还需要考虑到居住者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巧妙的设计手法,为他们创造一个既实用又舒适的居住空间。
最后,中小户型住宅的设计理念追求美观与实用的完美结合。
设计师们在设计中常常注重细节的处理,通过合理的色彩搭配、材质选择、家具摆放等手法,为居住者打造一个舒适、温馨的居住环境。
同时,设计师们还需要考虑到空间的通透性和采光度,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让整个空间显得更加宽敞明亮。
总的来说,中小户型住宅的设计理念注重空间的最大化利用、功能的合理布局和美观与实用的完美结合。
通过巧妙的设计手法,设计师们为居住者创造了一个既实用又舒适的居住环境,让居住者在有限的空间内也能享受到高品质的生活。
小型建筑定义标准

小型建筑定义标准
小型建筑的定义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面积:小型建筑的建筑面积相对较小,一般不超过500 平方米。
这个标准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和国家的规定有所差异,但通常建筑面积是定义小型建筑的重要因素之一。
2. 建筑高度:小型建筑的高度通常较低,一般不超过三层或10 米。
这个标准也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和国家的规定有所差异,但建筑高度是定义小型建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3. 建筑用途:小型建筑的用途较为单一,通常用于居住、办公、商业等。
例如,小型住宅、小型办公室、小型商店等都可以被认为是小型建筑。
4. 建筑结构:小型建筑的结构相对简单,一般采用砖混结构、钢结构等简单的结构形式。
这种结构形式不仅可以降低建筑成本,还可以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建设规模:小型建筑的建设规模相对较小,一般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
这种建设规模可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可以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
小型建筑的定义标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具体标准可能因地区、国家或行业而异。
一般来说,建筑面积、建筑高度、建筑用途、建筑结构和建设规模等因素都是定义小型建筑的重要考虑因素。
万科极小户型研究详解

万科极小户型研究发布者: 万科集团字体大小:极小住宅概念来源于日本和香港的超小城市公寓,在极有限的空间内通过室内设计、智能科技和可变家具等元素,结合社区公共配套和物业服务,实现舒适、时尚、便捷的居住感受。
由于极小住宅具有节约土地、高品质的特点,深受都市现代青年客群的喜爱。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型城市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加剧。
致力于专业城市住宅研发的万科地产已关注到“85后”都市新青年群体的居住需求,希望整合国内外建筑专家、网络运营商、知名家电/家具/智能通讯/PC制造商等各领域优秀合作方,共同研发一种针对城市新青年的多元化生活方式——极小空间+极致功能+极便利网络+极轻松购买,尝试探讨一种新的居住可能。
项目信息:西安·万科城项目位于长安区大学城教育产业核心位置,比邻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汇集20余所高校和高新区数千家企业的年轻消费群体。
一期总建筑面积62万平米,其中住宅面积48万平米,商业13.7万平米。
小户型公寓位于商业裙楼之上,主力产品包括:18平米、38平米、45平米三类户型,提供全装修入住、代租管物业服务、高速上网,以及会议、洗衣、健身、简餐等公共配套服务。
西安·万科城的18平米精装公寓,是万科集团建筑研究中心进行极小住宅研发的首个面市产品,将于2011年6月全国同步发售。
为什么是18平米?根据设计经验,18平方米能满足日常生活的各种基本需求。
通过空间共享,在18平米内提供客厅、卧室、卫生间、厨房、书房等多种功能的复合空间。
目标用户:大学生和刚毕业的学生,年龄在18岁—25岁之间,追求时尚个性,偏好电子产品的消费,各种娱乐占据业余生活的大部分时间。
功能需求:1、客厅年轻人喜好与朋友交往,交往的两个特点:一是多朋友聚会一般选择在餐厅、舞厅、酒吧、俱乐部等公共场所;二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互联网的社交网站进行交流。
调查数据显示,年轻人最长去的十个网站中有九个是社交网站。
微型住宅的定义

微型住宅的定义简单的说,“微型住宅”就是一种经济的、高性能的、便捷的、可变的、平面紧凑、能具备生活基本功能且建筑面积较小的精巧户型住宅,可以是单体的,也可以是一种由很多单体组合而成的群体形式。
由于建筑面积小,一般没有专门的客厅,其基本功能分区为三块:卧室、厨房、卫生间。
微型住房居住人口一般是一至两人。
微型住宅的特点未来住宅应当特别强调功能的增量而不是面积的扩大,微型住宅正迎合了这一点。
体量很小,占用的面积和空间都非常小,新技术的产生使得这样小小的住宅功能性更加强大,体积“微小”的“微型住宅”以其高经济性的优点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微型住宅的目标市场微型住宅的居住主体多为单身青年和年轻夫妻,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更高的成长需求,更多的消费欲望,微型住房是为了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的过渡性住房。
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他们崇尚“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完善”,有更加务实的判断标准,讲求实效、简约和时尚。
微型住宅设计原则讲求空间的高效性,住宅的使用系数要高,在相同使用面积的基础上可利用率高。
具体为房间的门窗的位置应适当,有利于家具的布置,厨房、卫生间比例合适,尽量少出现虽有面积却无法利用的现象。
讲求空间功能的复合性,微型住宅的面积虽小,功能却不少,所以必须讲求空间功能的复合性。
因此在空间设计中灵活设计隔断,尽量少用固定隔墙,以使空间开敞,减少因面积少而带来的封闭和压抑的感觉。
讲求室内环境的舒适性,舒适性要求微型住宅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日照。
例如,起居空间可设置落地窗,凸窗以扩大视野,卧室开窗一般不朝向高层凹口,改点式住宅为板式,减少点式住宅每层的户数等。
微型住宅设计注意事项微型住宅,开发应适量,在空间实践设计时要遵循精细设计的原则。
具体为合理的功能定位、合理的面积分配及利用和强化细部设计。
微型住宅内部空间设计要尊重国情走“空间效益化、生活舒适化”的道路来提高整体居住水平。
并引导消费者把商品房的消费指标从建筑面积转移到住房自身品质(如房屋质量、内部空间、功能状况、环境品质等上来)。
微型社会住宅设计研究

微型社会住宅设计研究微型社会住宅设计:满足功能、舒适与美学的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住宅设计已成为人们的焦点。
尤其在城市环境中,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设计出既满足功能又具备良好舒适性和美学感的住宅,已成为设计师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围绕微型社会住宅设计,探讨如何将功能、舒适和美学相结合,以满足社会需求。
微型社会住宅设计背景及现状微型社会住宅是指针对城市中特定群体,如年轻人、中等收入家庭等,设计的具有较高性价比的住宅。
这些住宅通常具有较高的空间利用效率和良好的居住体验,是当前及未来住宅设计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研究方法为了更好地进行微型社会住宅设计研究,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1、数据收集:通过收集相关数据,了解当前市场上微型社会住宅的分布、价格、设计风格等情况。
2、实地调查:对具有代表性的微型社会住宅进行实地调查,深入了解其设计、功能、舒适度及美学感等方面的具体情况。
3、人体工程学研究:运用人体工程学原理,分析居住者的生理、心理需求,为设计提供依据。
4、心理测量: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居住者对住宅设计的满意度、需求偏好及对美学的感知等情况。
结果与讨论根据调研和设计实践,我们将微型社会住宅设计方案进行了以下优化:1、空间利用: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多功能家具的运用,提高空间利用率。
2、人性化设计:遵循人体工程学原理,居住者的生活习惯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居住体验。
3、环保措施: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提升住宅的环保性能和可持续性。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微型社会住宅设计应注重功能、舒适和美学的结合,以满足居住者的多元化需求。
2、运用人体工程学原理和心理测量方法,有助于为居住者提供更为合适的住宅设计方案。
3、未来微型社会住宅设计应更加注重空间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提高住宅的社会效益。
根据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设计师应深入了解目标群体的需求和文化背景,以创造出更具针对性的住宅设计方案。
单身公寓的建筑设计理念

单身公寓的建筑设计理念单身公寓的建筑设计理念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单身公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需求。
在进行单身公寓的建筑设计时,有以下几个核心理念。
首先,追求紧凑和高效的空间利用。
单身公寓面积通常较小,为了满足居住者的基本需求,建筑师需要巧妙地设计布局和功能分区。
例如,结合卧室与起居室、厨房与餐厅等,将空间最大化地利用起来。
同时,在单身公寓的设计中,嵌入式家具和多功能设计也是很常见的,例如可折叠床、储物空间,以及能够隐藏或转变功能的家具。
这样一来,可以使得居住者在有限的空间中获得更多的灵活性和舒适度。
其次,注重布局和通风。
尽管单身公寓的面积不大,但通过巧妙的布局设计和适当的通风系统,仍然可以创造出宽敞、明亮、通风的居住环境。
建筑师需要考虑阳光的照射角度、采用大面积的窗户和玻璃幕墙,以及设置有效的通风设施。
同时,合理的布局设计也可以增加私密性和居住者的舒适感。
再次,注重社交和共享空间的设计。
虽然单身公寓以单身人士为主要居住群体,但并不意味着居住者不需要社交和共享的空间。
因此,在单身公寓的设计中,建筑师需要合理规划和设计公共休闲区、健身房、娱乐设施等共享空间,以满足居住者的社交和娱乐需求。
这不仅可以提高社区的凝聚力和居住者的生活质量,还有利于居住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最后,打造可持续和环保的建筑。
在单身公寓的设计过程中,建筑师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例如,选用环保材料、安装节能设备、利用太阳能、雨水收集系统等,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此外,绿化设计和自然景观的应用也是很重要的,可以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质和精神享受。
综上所述,单身公寓的建筑设计理念包括追求紧凑和高效的空间利用、注重布局和通风、注重社交和共享空间的设计,以及打造可持续和环保的建筑。
这样的设计理念能够使得单身公寓成为舒适、便利、有品质的居住选择,满足居住者的基本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ui微型住宅概念设计先不多说,上图片,效果图和版面在同学那,这里只有模型照片和一张局部效果图以后补上,毕业论文是对这个毕业设计的说明,模型都是用su建的,然后导入3D里用vray渲染的。
/ F! N! J2 o: i& TSketchUp中文官方设计论坛“微型住宅”的发展趋势研究" w0 q; W( K( V7 _4 TSketchUp中文官方设计论坛内容摘要:文章从经济性、建筑体量、便捷性、可变性这几个主要方面入手,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和探讨并加以举例说明,突出了“微型住宅”在经济性、体量大小、便捷性和可变度上的优势,从而显示了“微型住宅”的可发展性,是对现有住宅形式的有益补充。
1. 比较中看发展趋势发展趋势就是一个事物它的走向是如何的,发展是需要时间的,既然是发展的趋势那说明这个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是会发生变化的,这种变化体现在可发展性上,因为有了可发展性它才可能去发展才会产生变化,发展的结果就是变化的最终体现,它到底有没有可发展性和发展结果的一种预测就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怎么样才能看出它有没有可发展性,并通过这种可发展性推测出未来的结果呢?那就是比较,通过对当下的同类事物的比较就可以得到它的优点或者缺点所在,知道了它的优点和缺点所在就能分析出它的可发展性,本文是通过经济性、体量大小、便捷性和可变度的比较和探讨分析出微型住宅的可发展性的。
| s 2. 何为“微型住宅”?从字面上理解“微型”就是非常非常小的意思,但这种小是有限度的,“微型住宅”是有具体的特征的。
简单的说,“微型住宅”就是一种经济的、高性能的、便捷的、可变的、体量很小、能基本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住宅,可以是单体的,也可以是一种由很多单体组合而成的群体形式。
3. 摇篮中的“微型住宅”其实微型住宅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只是数量很少而已。
以日本为例,我们知道在日本尤其是在东京这样的大城市,那是寸土为金的,想在这样的地方建造一个大点的房子那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
住小房子开始渐渐流行起来,特别是那些收入不高又不愿意和父辈一样住在东京远郊而饱受上下班奔波之苦的日本年轻人更是对此十分推崇,许多建筑师、家居设计杂志、甚至一些知名的日本公司已经开始关注这种需求趋势。
然而,东京的可用住宅用地非常的稀缺,于是,为了距离东京的文化设施和最好的学校更近一些,一些家庭就请建筑师为他们设计尽可能占地最小的房屋。
黑崎以前在日本最大的住宅建筑商积水建房公司工作,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它就开始迎合这个“住小房子”的人群的需要。
他竟然在249平方英尺的面积内设计了一栋五层住宅。
其他住宅设计商和一些公司也开始关注这股“少即使多”的流行风。
一家叫做SUS的日本工厂自动化设备制造商研制了一种叫做Isubomi的铝质立方支撑架,可以装在独立的住宅内,也可以附于房子外部。
一个27立方米的这种附属结构售价17000美元,可以在一天之内完成组装。
可见微型住宅正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而且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在我国,也许人们还意识不到这样的问题,好像我们并不缺少土地,可是环境的破坏,人口,大量土地的开垦等一些列的问题正悄然的告诉我们,我们的土地正在逐渐减少。
9下面将通过经济性、体量、便捷性、可变度这四个方面的进行比较分析,显示“微型住宅”的优势所在。
随着市场的某些炒作,住宅设计中一些做法变得很不理性。
例如,有些住宅中的起居厅的面积达到60~70平方米,卫生间甚至达到了15平米,空间大的令人不能接受,而住宅的舒适程度是以人的行为尺度和心里接受尺度为基准的,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人们购买住宅的重要指标不是买到多少平方米的大面积,而是以买到什么样的功能品质和有哪些服务为主要参考指标的,未来住宅应当特别强调功能的增量而不是面积的扩大。
而微型住宅正迎合了这一点,因为体量很小,占用的面积和空间都非常小,一些新技术的产生使得这样小小的住宅功能性更加强大,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大规模的生产,这些很昂贵的技术会变的很便宜,这样一来,微型住宅就显现出它的经济性高的特点。
我在课题中用的是铝合金的杆件和复合板材的一种组合,铝合金杆件为中空,如果用这两种材料组合成“微型住宅”,相比而言价格是很低廉的。
体积“微小”的“微型住宅”以其高经济性的优点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前面提到人们盲目的追求住宅面积的大,却忽视了土地资源的少,随着人口的增多,我们的土地资源会逐渐被水泥地所侵占,这样就会带来很多其他的问题,植被的减少,环境的破坏等一系列的问题,如果我们能节制的使用土地资源,比如我们在建造住宅的时候只建造在刚好适合我们居住的那么大面积上,这样一来就可以大大的节省土地资源,很多因住宅面积太大而带来的问题都会得到缓解。
我在课题中做了这样的研究,在一个3*3*3的盒子里设计一个能适合人居住的环境,这个空间里上层被用作收纳空间和居住空间,一个带滑道的梯子游走于橱柜和床铺之间,下层是放书的书架、简易厨房、学习空间、挂衣空间以及一个简易卫生间空间可谓是“物尽其用”只要合理的安排和精心的设计,一个3*3*3的空间是足够一个人使用的,这样算下来,一个这样的住宅仅用了9平方米的用地,这样就大大的节省了土地资源,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来说我们何乐而不为呢?这种小而实用的特点随着环境的破坏土地资源的减少会更加的凸显。
这种小体量的优势也会慢慢的被人们所发现,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一定会接受这种小体量的微型住宅。
4 便捷性“微型住宅”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可方便快捷的进行拆装,如果我们想把家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换个房子,也许你已经习惯了原来家的样子,你不想搬来搬去,或者你想带着家一起旅行,现在我们有了另一种选择,相比“传统”的住宅的不可移动性,这种“微型住宅”更像是一个可以移动的房子。
比如我们在一个地方住的腻了,我们就可以自己动手,从拆卸小部件开始,一件一件把这个房子分解开然后按相应的类型号码把它们放好打成包放在车上,然后寻找我们想住的地方确定好位置然后再把这个房子安装起来组成自己想要的类型。
当然,这种可随意的便捷性是靠巧妙的设计才能实现的,最重要的就是部件的设计,模块化的设计可以减少成本,设计师只需要设计出一些巧妙的连接部件,购买者就可以跟据需要组建成自己想要的房子。
我在课题中是这样设计的,核心部件只有两样,一个是像图中所示的杆件,一个就是板材,杆件的竖向四边是四条凹形滑槽,腰际四周有四条凹形滑槽,板子正好可以通过滑槽插入其中,这些杆件有不同之处就在于大小型号的不同,板材的不同之处也在于型号的不同,当我们构思出想要的空间时就可以进行组装了,杆件固定于立方体的预留槽中,将板子滑入凹槽内,当然杆件和板子的组合也是有先后顺序的,得做好预先的设计,不然可能就组装不成预期的效果来,这个过程会非常的快速和有趣,微型住宅的灵活性是很强的,比起“传统”的住宅,这种便捷性成了“微型住宅”的标志性特征,带着家一起旅行吧,可以把家建在学校附近,可以把家建在公司的旁边,也可以建在房顶上,只要你能想到合理的地方都可以建造,搬家也会变的如此有趣,人们肯定是不喜欢一辈子居住在一个地方的,一辈子面对相同的环境,这种“微型住宅”正迎合了人们的口味。
可变性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单体“微型住宅”内部空间的可变,现代住宅的内部功能空间大部分都是被划分好的,可变性非常小,也有框架结构的建筑只划分出大空间,然后供使用者按自己的需要划分空间,但一经完成再想重新划分就会很麻烦,而“微型住宅”的这种可变性则解决了这个问题,人们可以根据需要组合成不同的空间。
比如一位设计师的空间组合,他们的基本生活状态:他们基本会用这个空间作为工作室使用,设计师的工作是很辛苦的,他们有时间可能会一整天的在工作,有时间都到凌晨三四点才去休息,他们会用简单的食物来充饥,他们对休息的地方要求不是很高,有时间他们甚至在座椅上就睡着了。
空间定位:对于设计师来说,他们更希望自己的工作空间更大些,因此工作区域是重点,对于休息空间他们的要求不是很高,睡着舒适就可以了,休息空间可以尽量节俭以节省空间,储存食物的空间也是必须存在的,厨房空间可简单设置。
还有就是他们很多时间会和朋友一起探讨设计问题,一个洽谈区域的存在也是必要的,这样他们就可以根据需要自由的组合空间,保留需要的,舍弃无用的;另一方面的可变也指单体与单体之间的可变,或许是一个家庭的几个成员,或许是几个要好的朋友,也可能是学校的单身宿舍的使用者,首先他们按自己的需要组合成想要的单体空间,然后用吊车把单体按设计好的样子组合在一起。
这样一来,人们的选择就会更加的自由,有人喜欢独自一人的生活空间,他可以选择单独建造自己的单体在喜欢的地方,当然也会有人喜欢群居的生活,他们就可以把自己的“微型住宅”设计在这个组合之中,这样的单体组合在一起自由度很高,只要设计的合理都是能组合而成的,这样的组合形式可以使空间更好的得到利用,高自由度带来了更高的可变化性,完全可以根据需要而组合。
这种高自由度可以使人们有更多的选择,根据喜好、心情想变就变,非常的方便,未来的人们将会越来越喜欢这种居住形式。
5. 存在的问题虽然“微型住宅”具有这么多的优势,发展前景很好,但它毕竟还处在一个发展的初级阶段,很多问题还没能解决,比如目前只有少数人关注这种设计,设计上不是很成熟,透光性、室内温度、空气的流通等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还比如线路、管道怎么方便的安装到“微型住宅”中,怎样将“微型住宅”更好的模块化,这些问题都没有很好的解决,但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终究会重视它并想办法解决它。
6. 结束语^通过举例说明和几个问题的比较,总之,“微型住宅”具有其特殊的存在意义,虽然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但经过人们的努力,“微型住宅”的建造会越来越成熟,未来将会成为人们选择住宅形式的考虑之一。
可以想象一下,将来我们只需要通过软件组合成虚拟的空间,然后送到专门的微型住宅生产公司,工人门只需要输入一些数值,几小时后,一个崭新的“微型住宅”就会通过流水线生产出来,可能你是个喜欢动手的人,那你就直接把组件拿回家自己组装,体验建造的快乐。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