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心电图仪系统设计说明
基于51单片机的心率计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心率计设计一、引言心率是人体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测量心率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监控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基于51单片机的心率计的设计。
二、硬件设计1. 传感器心率计的核心是心率传感器,用于检测心脏的跳动并转化为电信号。
常见的心率传感器有光电传感器和压电传感器。
本设计选用光电传感器,通过红外光发射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组成,以非侵入性的方式测量心率。
2. 信号放大与滤波电路由于心率信号较小,需要经过放大与滤波电路进行信号处理。
设计中使用运放对信号进行放大,并通过带通滤波器滤除杂散信号。
3. 数模转换放大滤波后的心率信号是模拟信号,需要通过模数转换器(ADC)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后续处理和显示。
4. 显示屏心率计的设计中需要一个合适的显示屏来显示测量出的心率数值。
常见的显示屏有LCD液晶屏和LED数码管。
5. 51单片机本设计使用51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负责对信号的采集、处理和显示。
51单片机具有成熟的开发环境和丰富的外设资源,非常适合嵌入式系统的设计。
三、软件设计1. 信号采集通过51单片机的IO口连接传感器,定时采集传感器输出的心率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2. 信号处理通过软件算法对采集到的心率信号进行滤波和处理,去除噪声和干扰,提取出准确的心率数值。
3. 心率计算根据心率信号的特征,设计一个合适的算法对心率进行计算。
常用的算法有峰值检测法和自相关法等。
4. 数据显示将计算得到的心率数值通过LCD屏或数码管显示出来,以便用户直观地了解自己的心率状况。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实验验证,基于51单片机的心率计设计能够准确地测量心率,并将心率数值显示在屏幕上。
通过与商用心率计的比对,结果显示该设计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五、应用前景基于51单片机的心率计设计可以应用于医疗领域、体育训练和健康监控等方面。
例如,可以将心率计嵌入健康手环中,实时监测用户的心率状况,并提醒用户进行适当的运动。
基于单片机的心率测试仪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心率测试仪设计心率测试仪是一种用来测量人体心率的设备,它使用单片机技术来实现数据处理和显示功能。
本文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心率测试仪的设计原理、硬件组成以及软件实现。
一、设计原理心率测试仪的设计原理是通过测量人体的心电信号来计算心率。
心电信号是由心脏产生的微弱电流,可以通过电极贴在人体皮肤上进行测量。
传感器将心电信号转换为模拟电压信号,然后经过滤波处理和放大处理后,再经过A/D转换,转换为数字信号供单片机处理。
单片机通过计算心电信号的周期来得到心率值,并将结果显示在液晶屏上。
二、硬件组成1.单片机:选择一款适用的单片机,如STM32系列的单片机,具有高性能和丰富的外设接口,以满足心率测试仪的需求。
2.心电信号传感器:选择一款专门用于心电信号测量的传感器,如AD8232芯片,可以提供可靠的心电信号采集。
3.滤波器:使用滤波器对心电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去除杂散信号,只保留心电信号的频率分量。
4.放大器:为了增强心电信号的幅度,需要使用放大器来对滤波后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方便后续的A/D转换。
5.A/D转换器:将放大后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供单片机进一步处理。
三、软件实现1.心电信号采集与处理:通过传感器采集心电信号,并经过滤波和放大处理,得到滤波后的模拟信号。
2.A/D转换:将模拟信号通过A/D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供单片机处理。
3.心率计算:单片机通过计算心电信号的周期来得到心率值,可以使用峰值检测算法或阈值判定算法来实现。
4.数据显示:将计算得到的心率值通过串口或并口发送到液晶屏上进行显示,可以设计显示界面,包括心率值、时间等信息。
总结:基于单片机的心率测试仪设计主要包括硬件组成和软件实现两个部分。
硬件组成包括单片机、心电信号传感器、滤波器、放大器、A/D 转换器和液晶屏等。
软件实现包括心电信号采集与处理、A/D转换、心率计算和数据显示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编程,可以实现一个功能完善的心率测试仪。
基于单片机的心率计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心率计设计
一、硬件设计
1.核心处理器:选用STM32单片机,具有丰富的外设资源,大
内存容量,高性能,在实现心率计功能方面非常适合。
2.心率传感器模块:选用现有的心率传感器模块,如MAX30102。
3.显示模块:可以采用OLED显示模块或者LCD模块来显示心率值。
4.按键模块:添加一个按键模块,用于操作心率计。
5.电源模块:设计适合的电源模块,以保障心率计稳定工作。
二、软件设计
1.初始化:在程序初始化时,配置好单片机的外设,包括时钟,GPIO口,定时器等。
2.心率检测:读取心率传感器的数据,通过波形处理等算法,
实时计算出心率值,然后将其显示在屏幕上。
3.数据存储:可以在单片机内部或外部添加存储芯片,将检测
到的数据保存下来,以方便后期分析。
同时,可以添加一个实时时
钟模块,记录下每次检测的时间。
4.操作界面:添加按键模块,实现心率计的开关、数据存储等
功能。
5.通信功能:可以添加一个蓝牙模块,将心率数据传输到手机
或其他设备上,以便进行分析和管理。
三、应用场景
基于单片机的心率计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运动等领域。
在
医疗领域,可以用于监测老年人、患病人士等人群的心率变化情况。
在运动领域,可以作为一款运动手环,记录运动者运动时的心率变
化情况。
同时,基于单片机的心率计也可以成为一种新颖的DIY硬
件项目,符合日益增长的Maker文化需求。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便携式心电图仪的研究与设计

基于单片机便携式心电图仪的研究与设计便携式心电监护仪摘要本系统以TI公司的高精度仪表放大器INA2331和低功耗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实现了两路心电信号的采集和显示。
设计采用右腿驱动电路和高通负反馈滤波器等抑制干扰措施,提高了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选用内部资源丰富的AT89C51单片机和12864液晶显示器LCD 实现了心电信号的动态显示。
结果表明系统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具有低功耗低成本的特点。
AbstractThe system which takes the high-precision instrumentation amplifier INA2331 and low-power AT89C51 MCU as the core has realized two_channel ECG’s detection, storage and display 。
It adopts a right-leg -driven circuit、a high-pass filter with reverse feedback and so on,which makes the CMRR of the preamplifier higher 。
By adopted the inner resourceful AT89C51 single chip and 12864 LCD the ECG can be recorded and playbacking demonstrated 。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ajor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the system meet the design equirements, The system has the following features, such as low-power、and low-cost 。
基于单片机的心电图仪系统设计

简易心电图仪的设计方案摘要心电图是临床疾病诊断中常用的辅助手段。
心电数据采集系统是心电图检查仪的关键部件。
人体心电信号的主要频率范围为0.05Hz~100Hz,幅度约为0~4mV,信号十分微弱。
由于心电信号中通常混杂有其它生物电信号,加之体外以50Hz工频干扰为主的电磁场的干扰,使得心电噪声背景较强,测量条件比较复杂。
为了不失真地检出有临床价值的干净心电信号,往往要求心电数据采集系统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高输入阻抗、高共模抑制比、低噪声及强抗干扰能力等性能。
本设计利用89C51和A/D转换以及多路模拟开关设计了一种符合上述要求的多路心电数据采集系统。
一、方案的提出与比较1、方案的提出图1所示是一个心电数据系统的组成框图,其中心电信号由专用电极拾取后送入前置放大器初步放大,并在对各干扰信号进行一定抑制后送入带通滤波器,以滤除心电频率范围以外的干扰信号。
主放大器可将滤波后的信号进一步放大到合适范围后,再经50Hz陷波器滤除工频和肌电干扰,然后将符合要求的心电模拟信号由模拟输入端送入高速ADC,以进行高精度A/D转换和数据的采集存储。
方案一:采用模拟分立元件,可以产生心电波,但采用模拟元件太大,即使使用单片机电路参数也与外部元件有关,外接的电阻电容对参数影响很大,在滤波过程中会出现很大的干扰,使得输出不精确,即此电路抗干扰能力低,成本也高;而且灵活性差,不能实现各种输出的智能化。
,方案二:采用以89C51为核心,采用INA128芯片作为前置放大,运用多级运放电路来提取信号。
它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达到题目要求。
但是,共模抑制比很难达到发挥80db以上,而且精确度不高,在以后的输出中会出现很多的毛刺。
由于这些原因,我们不采用这种方法。
方案三:以89C51为中心、采用性能优良的AD620管作为前置放大,既可以提高放大倍数,也可以提高共模抵制比、电路结构简单。
然后通过A/D和D/A转换,输出给示波器,若合理的选择器件参数,可使其输出波形失真小。
基于单片机心率监测系统设计方案

一、实物描述:
二、功能描述:
本系统由STM32F103C8T6单片机主控模块、心率传感器模块、TFT屏显示模块、按键模块、蜂鸣器报警模块组成。
1、TFT液晶实时显示心率值。
2、TFT液晶实时显示采集到的的模拟信号的曲线图,直接显示心率变化曲线。
3、通过按键可以设置心率报警阈值,按键有设置按键、设置+、设置-,在设置情况下可以对设置值进行加减。
4、当前心率值超过设置阈值,蜂鸣器报警,同时显示心率值为红色;否则蜂鸣器不报警,心率值显示蓝色。
三、功能框图:
心率传感器模
块单片机
STM32F103C8T
6TFT屏显示模
块
报警模块
按键模块
四、代码描述:
打开程序主界面如下图所示,程序由各个子程序组成,通过在主函数mian中调用。
Main()函数中首先对各模块进行初始化显示
然后进行ADC读取,读取结果通过单片机处理在显示屏上显示
显示屏坐标绘制函数,用于绘制初始化界面
按键子程序,用于设置报警值,在主函数中调用。
基于单片机的远程心电监测系统设计

当今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发病率极高的常见病之一,极大威胁人们的生命。设计一种性能可靠、价格低廉、体积较小的新店采集与远程传输系统对心血管病的监测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远程心电监测是只通过通信网络将远端的生理和医学信号传送到监测中心进行分析,并给出诊断意见的一种技术手段。它是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心电图监测技术也逐渐应用到远程医疗领域中来,使得医院为心脏病患者的远程保健服务成为可能。
[6]朱红松,孙利民。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发展现状。中兴通讯技术,2009年,第15卷,第5期。
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研制一种功能强大、成本低的远程心电监测系统,可实现远程医疗心脏病患者。该系统前端采用FPGA控制,采集和存储人体的新店(EGG)信号,通过串口将心电数据传入计算机,并在LabVIEW软件平台下实现心电信号的显示和远程传输系统。其中大部分功能是由软件设计实现,以便于后续功能扩展。可将该系统广泛应用于医院、社区、家庭、户外监护,帮助医生及时诊断病人。
为设计一款体积小、功耗低、处理速度高的心电监测终端,本系统采用TI公司生产的MSP430F499单片机作为微处理器,该单片机的工作电压在1.8-3.6V之间,带有内部参考源、采样保持、自动扫描特性的12位A/D转换器,串行通信软件有异步UART和同步SPI两种模式可选。该单片机具有丰富的片内外设和大容量的片内工作寄存器和存储器,为电路的设计节省不少空间。本系统的硬件主要包括心电信号采集模块、RS232通信模块和GPRS传输模块。其中信号采集分为心电前置放大电路、滤波电路、主放大隔离电路和电平抬升电路。监测终端采集到的心电信号通过MSP430单片机进行信号处理后,可以通过GPRS模块传输到远端的医疗中心,为医生提供患者的心电数据。
本科毕业设计---基于单片机的心率计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心率计设计摘要心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心脏搏动的次数,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生理、病理信息,特别是与心脑血管相关的信息,是生物医学检测中一个重要的生理指标,也是临床常规诊断的生理指标;因此迅速准确地测量心率便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医疗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快速、准确、便携式心率计便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同时伴随着单片机技术的发展,基于单片机的便携式心率计便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本心率计共有三大部分,分别为:传感器部分、信号处理部分、单片机控制部分。
传感器部分采用光电式传感器实现对信号采集;信号处理部分则采用放大、滤波、波形变换等方法实现信号的有效处理;而单片机部分则实现对心率的计数和显示功能。
通过这三部分的有效组合初步实现对人体心率的一个有效计数。
信号采集采用光电式传感器通过对手指末端透光度的监测,实现信号的采集;信号放大则采用四运放运算放大器LM324,波形变换采用555定时器构成反向施密特触发器;单片机控制模块则采用AT89C51微处理器和相关元器件通过C语言编程实现计数和显示功能。
关键词:心率,光电式传感器,信号处理,AT89C51DESIGN OF HEART RATE METER BASED ON MCUABSTRACTHeart rate is refering to the number in unit time of the heart beating, contains many important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information, especially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biomedical detection an important physiological indexes, and routine clinical diagnosis of physiological indexes; so quickly and accurately measuring heart rate appears to b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medical level and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rapid, accurate and portable heart rate meter has become a new trend, accompani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SCM technology, will not be regarded as a good choice of meter based on microcontroller portable heart rate.Heart rate meter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respectively: sensor part, signal processing part, MCU control part. Part of the sensor using photoelectric sensor achieved the signal of the signal acquisition; signal processing part uses the amplification, filtering, waveform transform method to effectively d eal with; and part of SCM is to achieve counting on heart rate and display function. Through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these three parts, an effective count of human heart rate is realized..Signals were collected using photoelectric sensor through the monitoring of the degree of light at the end of a finger, to realize the signal acquisition; signal amplification four operational amplifier LM324 operational amplifier is used, the waveform transform the 555 timer constitute reverse Schmitt trigger; MCU control module is used AT89C51 microprocessor and related components by C language programming counting and display function.KEY WORDS: heart rate, sensor photoelectric, signal processing, AT89C51目录前言 (1)第一章系统设计的整体构思 (3)第二章各元器件介绍 (4)§2.1 LM324 (4)§2.1.1 LM324简述 (4)§2.1.2 LM324主要特点 (4)§2.1.3 LM324引脚图 (5)§2.2 555定时器 (5)§2.3 单片机型号介绍 (6)§2.3.1 单片机简介 (6)§2.3.2 51子系列的主要功能 (7)§2.3.3 AT89C51引脚 (7)§2.4 74HC245 (9)§2.4.1 74HC245简述 (9)§2.4.2 74HC245的特点 (9)§2.4.3 74HC245引脚 (10)§2.5 74LS138 (10)§2.5.1 74LS138简述 (10)§2.5.2 74LS138主要特性 (10)§2.5.3 74LS138引脚图 (11)第三章软件介绍 (12)§3.1 KeilC51高级语言集成开发环境—uVision4 IDE (12)§3.1.1 KeilC51简介 (12)§3.1.2 uVision4 IDE集成开发环境 (12)§3.1.3 uVision4 IDE仿真过程 (13)§3.2 Proteus (14)§3.2.1 Proteus简述 (14)§3.2.2 Proteus主界面 (15)§3.2.3 电路图仿真 (15)第四章电路原理及仿真电路 (17)§4.1 光电式传感器 (17)§4.2 前置放大器 (19)§4.3 滤波电路 (19)§4.4 后置放大电路 (20)§4.5 波形变换 (21)第五章软件的设计 (23)§5.1 设计原理 (23)§5.1.1 定时原理 (23)§5.1.2 计数原理 (24)§5.2 软件设计的流程图 (24)§5.3 LED显示电路 (26)第六章系统的检测 (28)第七章误差分析 (29)结论 (30)参考文献 (32)致谢 (34)附录 (35)前言心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心脏搏动的次数,与脉搏跳动频率基本是一致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易心电图仪的设计方案设计者:汪仨王彪鲁成华谭桂仁华超柱康摘要心电图是临床疾病诊断中常用的辅助手段。
心电数据采集系统是心电图检查仪的关键部件。
人体心电信号的主要频率围为0.05Hz~100Hz,幅度约为0~4mV,信号十分微弱。
由于心电信号常混杂有其它生物电信号,加之体外以50Hz工频干扰为主的电磁场的干扰,使得心电噪声背景较强,测量条件比较复杂。
为了不失真地检出有临床价值的干净心电信号,往往要求心电数据采集系统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高输入阻抗、高共模抑制比、低噪声及强抗干扰能力等性能。
本设计利用89C51和A/D转换以及多路模拟开关设计了一种符合上述要求的多路心电数据采集系统。
一、方案的提出与比较1、方案的提出图1所示是一个心电数据系统的组成框图,其中心电信号由专用电极拾取后送入前置放大器初步放大,并在对各干扰信号进行一定抑制后送入带通滤波器,以滤除心电频率围以外的干扰信号。
主放大器可将滤波后的信号进一步放大到合适围后,再经50Hz陷波器滤除工频和肌电干扰,然后将符合要求的心电模拟信号由模拟输入端送入高速ADC,以进行高精度A/D转换和数据的采集存储。
方案一:采用模拟分立元件,可以产生心电波,但采用模拟元件太大,即使使用单片机电路参数也与外部元件有关,外接的电阻电容对参数影响很大,在滤波过程中会出现很大的干扰,使得输出不精确,即此电路抗干扰能力低,成本也高;而且灵活性差,不能实现各种输出的智能化。
,方案二:采用以89C51为核心,采用INA128芯片作为前置放大,运用多级运放电路来提取信号。
它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达到题目要求。
但是,共模抑制比很难达到发挥80db以上,而且精确度不高,在以后的输出中会出现很多的毛刺。
由于这些原因,我们不采用这种方法。
方案三:以89C51为中心、采用性能优良的AD620管作为前置放大,既可以提高放大倍数,也可以提高共模抵制比、电路结构简单。
然后通过A/D和D/A转换,输出给示波器,若合理的选择器件参数,可使其输出波形失真小。
所以采用此方案。
二、系统原理图以及各模块的说明1、系统原理图图一2、模块说明:①导联选择:采用CD4051来完成,用单片机来控制。
②前置放大:采用AD620来完成,前置放大是心电数据采集的关键环节,用来把取样的信号进行放大,具有很高的共模抑制比和1~1000倍信号放大。
③高/低通滤波电路:采用LM324作为核心,用大小相当的电阻电容构成滤波电路。
④50Hz陷波电路:采用LM324作为核心,用大小相当的电阻电容构成陷波电路,电路简单,容易实现。
⑤波形A/D采集存储模块:以单片机为核心,利用ADC0809,以2.5KHz 的速率对输入信号进行采集。
由于89C51的存储空间不够,我们扩展了两片RAM,使存储深度达到了16KB,即每一个通道存储8KB。
⑥单片机控制模块:系统的主控制器,控制其他协调工作。
三、系统电路与理论数据(1)导联通道的选择方案一:两个导联均采用两个相同的通道,即采用两个仪表放大器INA128、两个滤波通道、两个50Hz陷波通道以及两个主放大电路、两个电平移位电路,然后通89C51来控制ADC0809来选择通道来进行处理。
由于这种方法的思路非常清晰,各通道之间干扰小,但总体来说由于采用了两个通道,耗资大,所以本设计不采用此方案。
方案二:采用模拟开关4051,在两个导联通道均通过仪表放大器以后再通过4051进行通道的选择,然后送到后级进行处理。
在这里为了保证每切换一次89C51能够采集存储完一次心电信号,我们用89C51来同时控制切换率和采样率,这样就切保了同步,同时也保证了心电信号不会被漏存少存。
方案三:在前置放大前级采用类比多工器ADG609,考虑到一般生理信号都属于差动式的,而ADG609的类比信号的输入围介于Vss与Vdd之间,且有四个切换对,可以很轻易地经由89C51的设定来更改切换的频率,除此之外还具有快速切颀时间(Ton75ns max*Toff45ns max)、低启动阻抗、低消耗功率,以上这些特性都符合此设计的要求。
ADG609的真值表如下:(2)前置放大部分方案一:采用LM324与NE5534等低噪声,具有一定精度的普通运算放大器要构建放大电路,但从体表采集到的信号除了人体的心脏产生的电信号以外,还包含肌电,呼吸以及50Hz工频信号等带来的干扰.其中,工频干扰收起的共模信号可能远大于心电信号,从而影响系统对心电信号的分析采样,因此,共模抑制比是衡量心电图仪情能的重要标准之一.本题要求运算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不小于80db.上述两种运算放大器的共模抑制能力虽然能达到这个要求,但有这样的单个运放构成的电路难以达到较高的共模抑制比,故不采取此方案。
方案二:心电信号为一差动式信号并且小于4mV,通常信号会先经过第一级的适当放大后,再经过高低通滤波器,采用分级放大的原因是为了避免直流偏压经过放大后,造成后级的电饱和,而使放大后的信号产生失真.因此为了避免放大器饱和,在这一级的放大增益应该小于30.一般说来作为前级放大单元必须具有高输入阻抗.高共模斥拒比等基本特性,在这里我们采用了低功耗,高精度的仪表放大器-----AD620, AD620输入端采用超β处理技术,具有低输入偏置电流、低噪音、高精度、较高建立时间、低功耗等特性,共模抑制比可达130dB,非常适合作为医疗仪器前置放大器使用。
其增益可调(围约1~1000倍),并可由公式G=1+(51+51)/15=7.2来确定。
为防止前置放大器工作于饱区和或截止区,其增益不能过大。
试验表明:10倍左右效果较好。
因此,我们采用了此方案。
方案三:采用仪表放大器INA128.其具有良好的共模输入抑制能力,共模抑制比大于120DB,而且只需外接一个电阻就可调节增益..INA128对直流电源的要求低,甚至只需 2.25V的直流电源电压就要表现出色的功能特性,静态电流只有700uA,功耗低,但INA128的价格昂贵,因此我们不采用此方案。
(3)心电信号处理部分心电信号属于低频小信号,易受干扰,因此必须对所采集的信号进行高通,低通,陷波的处理.因此我们将心电信号处理部分的方案主要放在滤波部分和陷波部分。
1、滤波部分如图3所示,带通滤波由双运放集成电路LM324构成。
LM324具有高精度、低偏置、低功耗等特性,片集成了两个运放,可灵活组成各类放大和滤波电路。
由于心电信号频带主要集中在0.05~100Hz左右,频带较宽,为此,采用LM324的两个运放分别设计二阶压控有源高通和低通滤波器并组合成带通滤波。
其中,U6A、C6、C7、R8、R9构成高通滤波器,为不损失心电信号的低频成分,其截止频率设计为f=1/2π9876R R C C =0.05Hz。
U6B、R10、R11、C8、C9构成低通滤波器,同样,为不损失其高频成分,截止频率设计为f=1/2π111098R R C C =500Hz放大电路由LM324、R12、R13构成。
考虑到心电信号幅度约为0~4mV,而A/D转换输入信号要求1V左右,因此,整个信号电路的放大倍数需1000倍左右。
而前置放大约10倍左右,因此本级放大倍数设计为100倍左右,即G=1+R12/R13≈100。
其中低通滤波又分有源滤波和数字滤波。
图三为低通滤波的幅频特性.图三有源滤波方案:①一阶滤波。
其结构相对简单,且采用了集成运算放大器,它具有高输入阻抗和低输出阻抗,同时由于具有缓冲作用效果比无源滤波器好,幅频特性曲线可达到-20db/10倍频,但要想实现更明显的滤波效果。
此方案仍未满足要求。
②二级滤波采有类似的结构,但幅频特性曲线能达到-40db/10倍频程,滤波效果比一阶明显。
③二级以上的滤波。
它是由多个一阶和二阶滤波器组成的,效果自然要比上述两种滤波好,但其电路比一阶和二阶复杂,所需电阻电容较多,而电阻电容的实际值很难与设计要求精确匹配,有时为了匹配需要好几个电阻的串并联,同时由于不能避免环境因素对电阻电容的影响,因此用的电阻电容越多,误差就越大,导致实际的滤波效果与设计时所期望的存在一定的差距。
本设计只对截止频率的精确度有要求,而对系的统的频域衰减率未做特别的要求,因此可以不必选择高阶滤波方案。
数字滤波方案:数字滤波的优点是参数可调节性好,可以通过更改程序中的参数对截止频率进行精确的调节,由于参数不会随温度等环境因素改变,从而精确度得到保证。
因此我们选择了此方案。
图四2、陷波处理部分工频干扰是心电信号的主要干扰,虽然前置放大电路对共模干扰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有部分工频干扰是以差模信号方式进入电路的,且频率处于心电信号的频带之,加上电极和输入回路不稳定等因素,前级电路输出的心电信号仍存在较强的工频干扰,所以必须专门滤除。
方案一:采用自适应相关模板法。
利用工频干扰的相关特性,从原始输入信号中得到工频干扰的模板,进而原始输入信号中减去工频干扰的模板,达到滤波干扰的目的。
但这种方法算法虽然简单但程序设计比较复杂,所以不采用此方案。
方案二:采用模拟双T陷波。
通过图五幅频特性可知,对于W=W0的其他频率信号,通过双T网络具有较强的负反馈,因为双T网络具有良好的滤波特性,在仪表的电源噪声滤波电路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又因为双T网络具有比RC串、并联网络更好的选频特性,故我们选用了此方案。
图五3、电平移位电路经过一系列信号调理后,陷波输出的心电信号为交变信号,而本设计中ADC0809转换输入电压围为0~5V,因此,在送入ADC之前还需进行电平抬升,在图四中,电平抬升部分由U11、R42、R43、R44构成。
图六通过调节100K的电位器,从而可以调节输出电压的围。
(四)、单片机系统的设计1、由ADC0809与89C51构成的数据采集存储系统信号采集部分: 前级经过处理放大的模拟信号通过ADC0809处理后转换成数字信号, ADC0809的转换时钟脉冲为200us, 为了有效的转换,ADC0809的start启动信号设置为100us的时钟脉冲,启动方式采用定时器溢出和软件写ADBUSY位启动相结合的方式,输出通道是采用软件分时控制其输出通道。
输出后的数字信号直接送往单片机处理,当存储键有效时,单片机就会把输入信号存储起来,存储采用顺序存储方式,即先存第一通道再存第二通道,为了保证每个通道不会少存或重存,我们用单片机来不断查询ADC的转换结束线EOC,即第一个通道的数据转换完以后,EOC线为高电平,然后存储到第一个通道的存储区,同时切换到第二个通道的A/D转换,存储方法与第一个道通道一样。
为了回放的时候能看到比较完整的心电图形,存储周期(每一个通道)设置为8KB*400us=3.2s,因此要占用较大的数据存储空间,显然单片机部的数据存储空间是无法满足要求的,本系统采用的是外扩两片8KB的数据存储芯片以达到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