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物态变化温度
初中物理人教八年级上册(2023年更新) 物态变化 第1节《温度》教学案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温度的定义、单位、摄氏温度的规定、读法。
(2)知道温度计的构造、原理、正确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1)从生活实例得出温度的定义及单位,摄氏温度的规定。
(2)通过实验操作,说明温度计的用途,并进一步的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原理、正确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温度的学习,知道温度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
(2)通过对温度计的使用的学习,能正确使用温度计。
二.教学重点: 1.温度单位、摄氏温度的规定、读法。
2.温度计的原理。
3.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四.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归纳法。
五.教具准备:烧杯、热水、冷水、不同种类的温度计。
六.教学时数:1课时。
七.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冷和热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相关,在物理学中与冷、热有关的现象我们称之为热现象.从这节课我们开始对一些热现象进行学习和研究。
1、实验体会:①让学生摸自己身边的物体(比如桌子、地面、自己的额头)②提问:同学们所摸的物体,感受怎样?2、抽学生做书47页开篇实验,谈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3、通过学生回答(这些物体的冷热程度不同;两只手对同一杯“温水”的感觉也不同。
)进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1、温度的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温度计:(1)、温度计的用途:准确测量物体温度的高低。
(2)温度计的原理、构造、种类:①师:(教师出示自制温度计)我这里有一只小瓶,大家讨论一下,能用这只小瓶分辨出桌面上的两杯水哪杯温度高?哪杯温度低?并认真观察它是如何辨别出两杯水温度高低的。
②实验、观察并得出:这只小瓶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判断的。
得出温度计的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③师:你能将小瓶进行改进,使它能测出具体的温度值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只要刻上刻度就可以了。
初中物理《温度》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一节《温度》教学设计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课题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教材分析《温度》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温度的内容。
”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温度”和“温度计”不仅仅是本章的预备知识,更重要的是物态变化是围绕“温度是否变化”进行的。
温度计是热现象的初步知识,主要内容有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原理,刻度规定,使用方法和体温计的特殊结构。
这些知识为后面学习物态变化打下基础,做好铺垫。
温度计不仅是初中物理学中学生们接触的第一测量仪器,又是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
学好它并会用它对今后其它仪器的学习很有帮助,也是今后继续学习热学知识的基础,并在生活、地理和化学学科中都有一定的益处。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重,求知欲强,但动手能力较弱,加上刚接触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缺少认识,也缺乏必要的逻辑知识。
因此,以学生常见的现象进行引入,以便使学生能逐步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生活中,学生接触天气预报的机会还是很多的,摄氏温度的读是容易出错的地方,要加一引导。
摄氏温度的写是学生学习的一个点,但只要把读的问题解决了,写也就水到渠成了。
对于温度计指示的温度,学生可能不能一下子用正确的方法,要在学生错误的读法上引导学生正确读数。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温度的概念;②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温度值;③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和方法。
①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②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通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使用温度计易错之处。
教学教具自制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烧杯(每桌3只,中等大小)、多媒体课件、开水、冷水若干设计思路都说“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而我认为物理教学需要“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
初中物理温度与物态变化 知识点(全)

初中物理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全)温度及其测量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量。
通常用字母t来表示。
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被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被规定为100℃,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就是1℃。
国际单位制中,所采用的是热力学温标,热力学温度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符号K。
冰水混合物的热力学温度时273.15K,即T=273.15+t。
需要注意的是,热力学温度的0K温度永远达不到。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使用温度计时,需要先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然后根据估测温度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
读数时,需要将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待示数稳定后读取,正确记录测量的温度,不要漏掉单位。
体温计的量程为35℃至42℃,分度值为0.1℃。
使用前需要甩一甩,使汞回到玻璃泡内。
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体温计当作普通实验用温度计适应。
温度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例如,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人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18~25℃,洗澡的较舒适的温度是40摄氏度。
物态变化是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外一种状态的变化。
物理学中将物态变化分为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式。
熔化和凝固是固态与液态之间的变化。
熔化是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需要吸热;凝固是物体从液态变成固态,需要放热。
在熔化实验中,需要用水浴法进行加热,以便均匀、间接地加热物体,并能控制物体温度上升速度。
观察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过程,可以总结出它们之间的不同。
同时,也可以根据熔化过程反思凝固过程,注意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化学实验的方式进行解答。
晶体是有确定熔化温度的物质,反之称为非晶体。
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区别在于熔化温度的确定性。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点和凝固点时是否吸收或放出热量,以及温度变化的情况不同。
当物质吸收热量时,温度会升高,物质会先变稀,最后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成为液体。
熔化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并持续吸热,凝固的条件是温度达到凝固点并持续放热。
初中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一、温度
1、温度:通常把物体的叫做温度。
2、摄氏温度:把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0℃,的温度规定为100℃。
3、温度计
(1)原理:根据的的规律制成的。
(2)使用:
①使用时,要认请温度计的和,
②温度计的玻璃泡只与充分接触,
③待示数后再读数,
④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
4
二、熔化和凝固
5、熔化:物质从变成,熔化要。
凝固:物质从变成,凝固要。
6、熔点和凝固点: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
7
8、晶体的熔化曲线与凝固曲线
(1)物质在AB段是态,热,温度。
(2)物质在BC段是态,热,温度。
(3)物质在CD段是态,热,温度。
(4)物质在DE段是态,热,温度。
(5)物质在EF段是态,热,温度。
(6)物质在FG段是态,热,温度。
(7)物质熔化用时,熔点是;凝固用时,凝固点是,说明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
固点是的。
9、装有晶体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时,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其“适当”的含义是:(1)(2)。
三、汽化和液化
10、汽化:物质从变为叫汽化,汽化有和两种形式,都要。
液化:物质从变为叫液化,通过和可以使气体液化。
12、水浴法加热的优点是:(1)(2)。
四、升华和凝华
13、升华:物质从直接变成叫升华,升华要。
凝华:物质从直接变成叫凝华,凝华要。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复习提纲

第三章 物态变化复习本章节是讲述物理热学的内容。
整章内容可以分成两大版块:温度和物态变化。
温度热量知识物态变化(一) 温度物理意义: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 单位及其规定:摄氏度(℃),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温度计,其使用方法略1. 温度的物理意义: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 单位及其规定: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记为℃,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等分100份,每一份就是1℃。
3. 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①温度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有很多种,我们主要研究的是液体温度计。
②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当遇热时,玻璃泡中的液体膨胀,沿细管上升;遇冷时,液体收缩,细管中的液柱下降。
因此,通过细管中液柱的高低,就可以显示出温度的高低变化。
③液体温度计的使用。
使用前:a.温度计在使用之前应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b.根据被测物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测量温度。
读数时:a.应把玻璃泡完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b.温度计放入被测液体中要稍待一会儿,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c.读数时,温度计仍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应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态变化1.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
(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固态 液态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固态 液态(2)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液态 气态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液态 气态(3)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固态 气态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固态 气态{{(4)熔化和凝固互为逆过程;汽化和液化互为逆过程;升华和凝华互为逆过程。
(5)物态变化中吸热的过程有:熔化、汽化、升华物态变化中放热的过程有:凝固、液化、凝华2. 晶体的熔化(1)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像的识别:图一. 晶体熔化图像图二. 非晶体熔化图像(2)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关键在于是否有熔点。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1、温度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2我国的温度单位:℃摄氏度3℃温度调节:在标准大气压下,冰和水的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沸水温度规定为100℃。
在0℃和100℃之间有100个相等的部分,每个部分为1℃2、温度计1.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膨胀和冷收缩特性工作。
注意根据不同的温度测量需要选择液体。
2种类:常见的有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家庭用的寒暑表温度计。
它们的量程即测量范围不同,分度值每小格代表的数值也不同。
3.使用方法:使用前,应先识别除法值的每个小网格所代表的范围和值;测量时,首先要注意放置:温度计的玻璃气泡应完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接触容器的底部和壁。
其原因是:一是容易断裂;第二,容器底部和壁的温度与液体中间的温度不同;第二,注意等待:放入后等待一段时间,待温度计指示稳定后再读取,因为传热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第三,注意正确读数:视线应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平齐。
1、熔化1定义:固态变成液态。
春天来了,雪山上的冰雪融化了。
② 雪在离开太阳的路上融化了。
2熔化吸热。
例如①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化雪是熔化过程,要吸热造成气温降低。
②吃冰棍感到凉爽,是冰棍熔化时从人体吸热。
2.熔化定律: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熔化过程中的恒定温度称为熔点;非晶熔体也吸收热量,但温度不断升高。
没有固定的熔点,也就是说,没有熔点。
1晶体熔化条件:①温度达到熔点;②能继续吸到热。
2熔化图像:在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这反映出图像中有一部分平坦且平行于时间轴。
画一张图来解释图片中每一段的意思。
3、凝固:1定义:从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
例如,水形成冰,铁水在工厂用来铸造零件。
2凝固放热。
例如:北方在冬天时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结冰凝固时放出的热量来使窖内温度不至于降太低,以免菜被冻坏。
4.凝固规律:晶体在凝固过程中释放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这个温度叫做冰点。
同一种材料的冰点与其熔点相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温度

(三)其他温度计
练习
1.水具有流动性,水是 液 体,它 有一定的 体积 ,但是没有一定 的 形状 。
2.护士用体温计测量一个病人后,体温计示数
为“38.5℃”,仅用酒精消毒后就去给一个正
常人测量体温,体温计示数是( B )。
A.37℃
B.38.5℃
C.无法判断
初中物理课件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使用前:三观察 分度值 相邻刻度线的刻度是多少
使用时:五会
量 程 测量范围是多少 会选 选择量程、分度值合适的温度计 会放 正确放置温度计 会看 视线与温度计垂直 会读 准确读出温度计示数 会记 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数值正确,单位准确)
(二)体温计
体温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量程从35℃到42℃,可以准确到0.1℃
体温计为何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一、物态变化 温度
水去哪儿了?气从哪儿来?
物质的状态
物质可以分为三种状态: 固态、液态和气态。
思考:物质的不同状态有什么特点?
固、液、气特征表
状态
形状
固 态 一定形状
液 态 没有固定形状
气 态 没有固定形状
体积 一定体积 一定体积 没有一定体积
是什么导致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温度的变化!
一、什么是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3. 温度表示方法:
规定大气压为1.01×105帕时: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 •水的沸腾温度为100度; •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 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这种规定下的温度称为摄氏温度。
南极的最低气温:-94.5℃
正常人体的体温:约37℃
温度计的使用
刻度线 刻度线是否清晰
初中物理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物理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温度与物态变化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或原子的平均动能的度量,它能够影响物体的物态变化,即物质在不同的温度下会发生相应的物态变化。
下面是温度与物态变化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1.温度的概念:温度是物体内分子或原子的平均动能的度量。
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也可用开尔文(K)表示。
2.温度的测量:温度可以通过温度计测量,如普通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等。
3.热量与温度的区别:热量是能量的传递方式,而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或原子的平均动能的度量。
4.温度的传递方式:温度可以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的方式传递。
传导是指热量在物体内部沿着分子间的碰撞传递,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体的流动传递,辐射是指热量通过辐射波传递。
5.温度与物质的热胀冷缩:物质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由于分子的热运动情况发生变化,导致了物质的体积发生变化。
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时物质膨胀,温度降低时物质收缩。
6.温度与相变:相变指的是物质由一种物态转变为另一种物态的过程,如固体的熔化、液体的沸腾、气体的凝结等。
相变时,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而吸收或释放了一定数量的热量。
7.熔化:固体熔化是指物质从固体状态转变为液体状态的过程。
在熔化过程中,物质吸收了一定数量的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8.凝固:液体凝固是指物质从液体状态转变为固体状态的过程。
在凝固过程中,物质释放了一定数量的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9.沸腾:液体沸腾是指液体在一定温度下局部的不断汽化的现象。
沸腾过程中,物质吸收了大量的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10.汽化:液体汽化是指液体从液体状态转变为气体状态的过程,分为沸腾和蒸发两种形式。
在汽化过程中,物质吸收了大量的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11.凝华:气体凝华是指气体从气体状态转变为固体状态的过程。
在凝华过程中,物质释放了大量的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12.升华:固体升华是指固体从固体状态转变为气体状态的过程。
在升华过程中,物质吸收了大量的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态变化温度(一)
课前预习
【预习】(编号:Y010101)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可以三种状态存在。
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编号:Y010102)1.固态物体有一定的_____和______;液态物质有一定________,但没有固定的_______;气态物质既_________也____________.
【预习】(编号:Y010103)物质的各种状态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_____________. 【预习】(编号:Y090104)温度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编号:Y090105)液体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预习】(编号:Y090106)温度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温标.T是热力学温标,单位是_________;t是摄氏温标,单位是________;华氏温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
【预习】(编号:Y090107) (1)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的换算关系是_________;
(2)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的换算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预习】(编号:Y090108)摄氏温度的规定:我们把标准大气压下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和100度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
【预习】(编号:Y090109)温度计的使用(1)选:根据测量对象,选择_____和_____都合适的温度计;(2)放:把温度计的_________全浸入待测液体中,不能碰_____或________;(3)等:等到示数___________后再读数;(4)读:读数时,温度计_____在待测液体中,视线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编号:Y090110)在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一个_______,这个结构导致体温计内的水银在受冷收缩时会断开,这样玻璃管内水银液面_________,因此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预习】(编号:Y090111)体温计的量程是___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____. 思考与探究
【实验一】(编号:S010101)把水先后倒在量杯和量筒中,水的体积发生变化了吗?形状呢?这说明了什么?
【实验二】(编号:S010102)将冰块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给烧杯缓慢加热,冰块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这种变化需要什么条件呢?
课后练习
【练习】(编号:T010101)下列说法是物态变化的是( )
A把粉笔碾碎 B把白糖溶于水 C冰熔化成水 D.把蔬菜汁液挤出
【练习】(编号:T010102)小明用温度计分别测量了四个烧杯中液体的温度,请你帮他读出这些液体的温度值:甲______,乙_______,丙______,丁________。
【练习】(编号:T010103)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________来测量温度的.如图中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甲温度计:_________℃,乙温度计:________℃.
【练习】(编号:T010104)如图所示的是两支水平放置的温度计,且这两支温度计的两端都没有画全你能读出它们此时的示数分别是多少吗?甲的示数为______,乙的示数为________.
【练习】(编号:T010105)一杯充分混合的冰水混合物,放在10℃的房间里,过一段时间后仍有少量的冰,则( )
A.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
B.冰和水的温度都升高
C.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
D.冰和水的温度都不变
【练习】(编号:T01010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计不能测量超过它最高测量温度的温度,但能测量低于它最低测量温度的温度
B.实验室用温度计读数时,能离开待测物体
C.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柱液面垂直
D.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柱液面相平
【练习】(编号:T010107)下列关于温度计和体温计的用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常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离开待测液体
B.用体温计测体温时,读数时体温计的玻璃泡不要离开人体
C.如果没有酒精来给体温计消毒,也可以把体温计放在沸水中消毒
D.用常用温度计和体温计都能直接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练习】(编号:T01010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体温计不能离开人体读数
B.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C.体温计每次使用之前都要放在沸水中消毒
D.人体口腔内的正常温度一定是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