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的经济全球化趋势

合集下载

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

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

3、主要机构:
①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②部长级会议……
编辑课件
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成员;其总人 口达25亿,占世界人口的45%;国内生 产总值之和超过19万亿美元,占世界 的55%;贸易额占世界总量的47%以上。 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经济组织。
(Asia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欧元之父 ——蒙代尔
1932年出生于加拿大
1997年获美国杰出人士奖
1998年被选为美国艺术和 科学院院士
1999年被瑞典皇家科学院 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1欧元=人民币8.8106元
编辑课件
2 7
23
编辑课件
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Fra bibliotek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惊心动魄的 鸿篇巨制——欧洲联合。
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
经济①区经域济集区团域化集团:化: 同一区域的一些国家在维护共同利益的基
础协上约)加归组强宿 成经贸济易合步 途集作骤径团,。通其过某目种的形是式巩固(如和条扩约大、 集团②内经部济市全场球,化:增强经济实力,加强对外部 世界竞争。
编辑课件
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A、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B、性质:是一个经济贸易合作论坛 C、合作方式的创新:APEC方式
自主自愿,协商一致
编辑课件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 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为什 么亚太经合组织不是?
这是因为亚太经合组织只是一个区域性的 经济合作组织,是一个松散的、论坛式的协 调机构,而并未形成区域性经济集团,最多只 能说其目前正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
编辑课件

高考历史10单元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21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高考历史10单元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21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第10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框图概览·线索归纳]——————————【认读导引】一个核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两大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与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

三大线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世界金融、贸易体系的形成,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演变,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第21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美元帝国”——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系。

(2)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企图建立以美元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3)防止战争悲剧重演,规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的需要。

2.标志: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召开。

3.特征(1)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或代表。

(2)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

4.两大机构⎩⎪⎨⎪⎧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稳定国际汇率,提供短期贷款。

②世界银行: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5.影响(1)对世界: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2)对美国: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30年中,这个世界一直是事实上的美元本位制。

美元是核心的货币,大多数国际贸易和金融都以美元结算和支付,汇率的标定也是以美元为基准。

在这一阶段,世界经济出现繁荣,工业国开始减少贸易壁垒,它们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

欧洲和亚洲的经济从废墟中恢复,并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

——洪千帆、林忠凡《外汇知识与交易技巧》二、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1.原因(1)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经济领域并充当主角的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

其核心内容是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取决于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经济实力的彼此消长。

在二战至今不到六十年的时间里,世界经济格局却发生了三次重大演变:战后初期到60年代末的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80年代末以来世界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

总之,在战后短短的50多年中,世界经济格局经历了从一极到多极的演变过程。

每一次演变都给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第一次: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战后初期至70年代)1原因: 战使西欧各国遭到严重削弱,美国远离战场,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在战争中通过贷款、出卖武器、后勤物资等,获取了大量财富。

战后,美国大力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学技术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发展。

美国资产阶级还向世界各地输出资本,扩大海外市场,赚取高额利润。

2表现: 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到50年代中期,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商品是美国生产的。

黄金储备也最丰富。

在战后传统的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持的情况下,美国将美元appearance of the weld appearance quality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project must not have a molten metal stream does not melt the base metal to weld, weld seam and heat-affected zone surface must not have cracks, pores, defects such as crater and ash, surface smoothing, weld and base metal should be evenlysmooth transition. Width 2-3 mm from the edge of weld Groove. Surface reinforcement should be less than or equal to 1 + 0.2 times the slope edge width, and should not be greater than 4 mm. Depth of undercut should be less than or equal to 0.5 mm, total length of the welds on both sides undercut not exceed 10% of the weld length, and long continuous should not be greater than 100 mm. Wrong side should be less than or at 0.2T, and should not be greater than 2 mm (wall thickness mm t) incomplete or not allow 7.5 7.5.1 installation quality process standards of the electrical enclosure Cabinet surface is clean, neat, no significant phenomenon of convex, close to nature, close the door. 7.5.2 Cabinet Cabinet face paints no paint, returned to rusted, consistent color. 7.5.3 uniform indirect gap from top to bottom, slot width <1.5mm 7.5.4 adjacent Cabinet surface roughness is 0. 7.5.5 the cabinets firmly fixed, crafts beautiful. 7.5.6 Cabinet surface gauge, switch cabinet mark clear, neat, firm paste. 7.5.7 Terminal row of neat, is reliable, the appearance is clean and not damaged. 7.5.8 cables neat and clean, solid binding, binding process in appearance. 7.5.9 the first cable production firm, crafts beautiful, clear signage does not fade. 7.5.10 fireproof plugging tight, no cracks and pores. 7.6 7.6.1 of the standard electrical wiring quality technology cable a, the multi-core wire bunch arrangement should be parallel to each other, horizontal wire harness or wire should be perpendicular to the longitudinal multi-core wire bunch.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wire harness and wire harness symmetry, and asclose as possible. B-core wiring harness into round, multi-core wire bunch used g wire binding, fastening与黄金挂钩,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

2019-2020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复习讲义:专题1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和答案

2019-2020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复习讲义:专题1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和答案

1.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1)建立:1944年,44个国家召开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2)组成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945年成立,宗旨是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主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

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平衡等。

②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WB):1945年成立,成立初期宗旨是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后来则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3)内容: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保持固定的汇率和比价。

(4)作用①积极作用:有利于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促进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消极作用:它确立了美国在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成为美国经济扩张的工具。

2.关贸总协定(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1)背景:贸易保护主义阻碍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及美国积极的倡导。

(2)成立:1947年,英、法、美、中等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3)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4)实质:它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也不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实际上起到了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

(5)影响: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标志: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标志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影响①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为美国的对外扩张和确立霸主地位提供了条件。

②在客观上,也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相对良好的国际环境。

[学考真题对练]1.(2018·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倡导“削减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的国际组织是()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贸易组织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联合国B[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

二战以来的世界发展趋势

二战以来的世界发展趋势

二战以来的世界发展趋势
自二战以来,世界发展趋势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

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趋势:
1. 冷战和两极分立:二战后不久,世界分裂为两个主要势力阵营,即西方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这种格局持续了数十年,直到苏联解体。

2. 全球化:自二战以来,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

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加强,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兴起,贸易和金融流动性的增加,以及文化和技术的交流和传播。

3. 发展中国家崛起:二战后,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始崛起,经济实力和地缘政治影响力不断增强。

中国的崛起尤为引人注目,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4. 科技革命:自二战以来,科技革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计算机、互联网、通信技术、生物技术等对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5. 能源和环境问题:二战后,全球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这导致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和环境影响的忧虑。

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对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不断增加。

6. 国际合作:二战后,国际合作成为推动全球稳定和繁荣的关键因素。

建立了
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多个国际组织,以促进国际合作和解决全球性问题。

总体来说,自二战以来,世界发展趋势呈现出多极化、全球化和科技化的特点。

然而,与此同时,诸如恐怖主义、贫富差距的加剧、气候变化等问题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不确定因素。

二战后国际金融的演变趋势

二战后国际金融的演变趋势

二战后国际金融的演变趋势二战后国际金融在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受到战后恢复和冷战时期的影响,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在这个过程中,国际金融面临了一系列挑战和变革,同时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和发展。

以下将分别从国际金融体系的建立、金融自由化、全球化、金融监管等方面展开阐述。

首先,二战后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华盛顿共识和金融危机等阶段。

二战后,美国成为了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布雷顿森林体系由此诞生。

该体系以美元为基础货币,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并围绕着固定汇率、开放贸易和国际金融合作展开。

然而,1971年美国宣布废除布雷顿森林体系后,国际金融体系进入了混乱期。

随后,推行自由化金融政策的华盛顿共识成为了主导思想,金融市场逐渐放开管制,自由化的金融体系成为了全球主导模式。

但是,在这一进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金融危机,如墨西哥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等,这些危机加速了国际金融体系的变革和调整。

其次,国际金融在自由化的过程中呈现出了全球化的趋势。

全球化对国际金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资本、货币和劳动力市场的全球性整合,跨国公司的崛起和发展,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融合等方面。

自由化和全球化使得国际金融市场更加开放和竞争,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加深,资金流动更加自由,金融创新更加迅速。

但是,全球化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如贸易不平衡、资本流动过度等问题,需要国际金融体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

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也给金融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

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推动了金融监管的全球化趋势,但是在全球金融监管的过程中也面临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不同国家之间的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存在差异,国际金融机构的监管难度大大增加。

例如,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监管不力被认为是导致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国际金融制度需要加强国际性的监管协调,提高金融监管的效能和适应性,以应对全球金融市场的挑战。

总的来说,二战后国际金融的演变趋势体现了自由化、全球化和监管的三大特点。

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日本经济论》一书这样分析日本崛起的原因:丰富的劳动力;超过先进国家的高度教育水平;高速度地引进技术;高度的投资率;高度的储蓄率;低廉的日元汇率;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日本经济有极大的“转化能力”;政府的参与和企业间的竞争极为活跃;在战时和战后的经济衰退下迅速增长了恢复能力;缩减了军费开支。
《大国崛起》则认为战后的改革为日本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现代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成为现代日本的全新起点。日本经济在这个基础上迅速起飞,很快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九十年代,进入以信息化和全球化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原因(1)社会经济改革;(2)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3)完成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二、日本经济的发展
图三:二战后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示意图
图四:
在美国的扶持下,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促进了经济的组速发展。图三展示了战后日本国民生产总值持续高速飙升,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二号经济大国;图四显示日本在战后二十年多年里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位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榜首。
885
426
钢产量(亿吨)
270.3
117.O
汽车产量(万辆)
9 36.4
824.4
水泥产量(万吨)
11120.3
6405.6
表一欧共体的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呈上升趋势,美国呈下降趋势。
表二1970年西欧在黄金外汇储备等方面都远远超过了美国,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受到挑战。
尼克松总统在1971年的演讲中曾说:“从经济学角度来说,现在美国已经不再是唯一的世界第一流的国家,已经不再是力量超群的世界强国,世界上也不再只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和经济潜力方面来考虑时,就可以看到,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中心。……所以现在我们有了三个力量中心——美国、西欧和日本。要注意: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地位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非常激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变化趋势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变化趋势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变化趋势分析目录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 (1)1、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趋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两极政治格局成为现实 (2)(二)两极格局发生动摇 (2)(三)两极格局的终结 (3)(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3)二、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趋势 (3)(一)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世界经济向多极化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 (5)结语 (6)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的命运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日、意法西斯国家集团发动的,它们的目的,不仅在于争夺殖民地,而且在于确立自己的世界霸权,奴役世界各国人民。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拯救了各国免于法西斯的奴役,挽救了世界文明的毁灭。

这是不幸中的幸事。

国际法西斯力量的溃败,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分布,决定了世界的整个战后发展。

二战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摧毁了法西斯,促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革命性地变更了世界发展模式,推动了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建立,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

关键字:第二次世界大战政治经济发展Abstract: the Second World War on the fate of mankind produced tremendous effect, is a major turning point in human history. The second world war is from Germany, Japan, Italy fascist group launched, their purpose, is not only for the colony, but also to establish their own global hegemony, enslaving the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Victory in the anti-fascist war, saved the world from the fascist enslavement, save the world in the destruction of civilization. That's one consolation. International fascist forces rout, fundamentally changed the world political power distribution, decided the entire postwar development. World War II promoted the world colonial system collapse, destroying the fascist,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and is also conducive to world peace, revolutionary change the pattern of world development, promoted the new order of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f establish, formed theUS-Soviet pattern.Keywords: the Second World War and Political Economy一、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趋势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1.两大阵营的形成、对峙,使两极政治格局成为现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4 二战后的经济全球化趋势
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3.90S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20C40S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世界经济体系是指国际金融货币体系
战 和国际贸易体系的总和

资 本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主 义 经
(以美元为主导的 布雷顿森林体系)
地位。
Hale Waihona Puke 工业产量占53.4%出口贸易占32.4%
黄金储备占74.5%
(250亿美元的储备)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的影响
积极:①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 ②反映了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 ③有利于世界贸易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稳定。
消极:美国拥有特殊地位。它满足了美国对外经 济扩张的需要,确立美国在相当长时间左右世界 经济的霸主地位。
二、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 贸易 全球化; 2、 生产 全球化; 3、 资本 全球化
三、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作用
1、加强了国家间相互依存,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 2、提高生产效率,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3、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基础知识梳理
四、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发达国家 主导下的 资本 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某国际金融组织2017年12月12日在巴黎发布公
报说,为支持应对气候变化,该组织在2019年后
将不再向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和开采项目提供贷款。
同时表示,最贫穷国家的那些能让贫困人口受益、
且符合《巴黎协定》要求的天然气项目仍将获得
资金支持。据此判断该组织是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
1948年4月至1952年2月,美国向欧洲经 济合作组织成员提供了129.9亿美元援助, 同时约定:这些美元必须用来购买美国的援 欧物资,且受援国要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 限制和开放国内市场方面做出让步。由此推 知,美国此举 A.遏制了苏联势力的扩张 B.提升了美国的国际地位 C.推动了欧美之间的合作 D.有利于扩大美国的出口
1945 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的重要事项都需会员国投票决定,投票权的 大小与会员国认购的股本成正比。而 1995 年的《世贸组织协定》则将“协商一致”作 为主要的决策方式,投票表决只是辅助方式。 这一变化反映了 A.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B.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正走向衰落 C.国际关系民主化成为各国共识 D.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垂直型国际分工”是指生产某一产品时把 生产的各个阶段放在不同的国家进行,发展 中国家往往进行劳动密集型阶段的生产,发 达国家主要从事资本、技术密集型阶段的生 产。这反映了 A.国际资源配置具有较强的计划性 B.全球化使各国经济更具有依存性 C.发展中国家被动参与经济全球化 D.全球化严重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
20世纪60年代,国际社会积极寻找包括储备 货币多元化在内的各种方案来解决世界经济 发展问题,代表性事件有欧洲货币一体化、 日本等国追求本币国际化等。出现这些事件 的主要原因是 ( )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不稳定性 B.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C.美日欧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 D.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出现
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 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 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出现 这一变化是因为( ) A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 C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
“二战”后美国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 体系,随着西欧和日本崛起而崩溃。八十年代,美 国发起对日本的贸易战,阻止了日本对美经济威胁。 美国针对欧盟、中国等经济体,也经常单方面采用 贸易打击政策。上述现象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内部矛盾不断 B.美国长期推行美元霸权政策 C.外部霸权是内部实力的延伸 D.世界经济多极化发展趋势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以美国为中心)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国际贸易体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IMF)
(WB)
关贸总协定 (GATT)
世界经济三大支柱
世界贸易组织 (WTO)
1964年,英国发生了严重的英镑危机,首 相威尔逊调整了对美经济政策,实行贸 易 保护,并干预汇市,迫使美元贬值。对此 情况,美国当时采取的措施应该是( ) A对英国货物加征关税 B放弃金本位制度 C帮助英国获得资金援助 D中止马歇尔计划
五、当今经济全球化存在的问题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 贫富差距 进一步拉大; 2、加剧了世界经济的 投机性和风险性 ;
六、正确对待经济全球化趋势
1、经济全球化是一把 双刃剑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不可改变的历史趋势。
2、根本解决之道:建立公正合理的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3、应对策略:面对机遇,迎接挑战;因势利导,趋利避害 。
下图反映了当前跨国公司各产业链的利润情况。 形成图中抛物线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深入发展 B.发达国家转嫁落后产业的结果 C.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 D.世界多极化使国际竞争更激烈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的比较
内涵不同:经济全球化是只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 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 势。世界多极化是相对于两极或单极而言的。其基本内涵是指在 世界上存在多个对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具有重要影响的力量中 心,各种力量相互制衡的趋势日益明显。
原因不同: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结果。生产国际 化和社会分工要求打破地域和国界的限制。世界多极化的形成是由 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旧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各种力量出现 新的分化、组合,大国关系经历了重大而深刻的调整 3.表现不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样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全 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世界多极化的表现是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以 欧盟、美国、俄罗斯、中国、日本等为代表。
下图漫画反映的是,2015年3月,继英国之后,欧洲大国 法、德、意均不顾美国的反对,宣布计划成为中国主导的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该漫画 的内容反映了( ) A.英法德意与美国的同盟关系瓦解 B. 中国是改变世界政治格局的主导 C.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世界银行WB

系 的
国际贸易体系
关贸总协定GATT
形 (以美国为中心)

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背景
1、 经济大危机 及 第二次世界大战 的惨痛教训使人们认识到战
后要建立效机制稳定世界经济的必要性;
2、二战冲击了 欧洲 的世界中心地位,西欧衰落;
3、 美国 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企图确立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实质。 90年代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原因 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基础知识梳理
一、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1、 科学技术的发展 ,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2、新型的交通和通讯方式 , 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3、 两极格局 结束,创造了有利国际环境。 4、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 市场经济体制 ,疏通了商品流通渠道。 5、 跨国公司 的发展,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