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预性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危险因素的影响
有关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病患生存质量的作用

选择A D L( 日 常生 活能力) 量表及MMS E( 简易智 力状况检查法 ) 量表对患者护理前后 的 日 常生 活能力及智力状况进行评价分析 。
1 . 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 P S S 1 2 . 0 软件 实施统计学分析 ,护理前后 比较进行f { 佥
验 ,P <0 . 0 5 时表示差异 明显 ,存在 统计学 意义。 2结 果
患者 的理 解能力及表达能力 】 。 1 . 2 . 2 评价方法
4 . 8 )岁 ; 病 程5 个 月 ~5 年 ,平均 2 . 7 年 ;痴呆类 型 :阿尔茨 海默病 1 O 例 ,血管性 痴呆 1 1 例 ,混合 性痴呆 9 例 ;学 历 :本 科 1 例 ,大专2 例,
高 中5 例 ,初 中8 例 ,小学 1 4 例。 1 - 2方法 1 . 2 . 1护理方法
【 摘 要】 目的 探 讨护理 干预 在提 高老年痴 呆 惠者 生存质 量 方 面的作 用。方 法 对 2 0 1 0年 l 1月 2 3日至 2 0 1 2 年 3月 3日我 院收治 的 3 0例老 年痴 呆患者 的 临床 资料 及护 理 方法 进行 回顾 性 分析 。结果 所有 患者 均 获得 1 年 的随访 ,其 日常生 活 能力 明显提 高,智 力状 况得 到 显著 的 改 善 ,护 理 前后 相比 ,差 异存 在 统计 学意 义 ( P<O . 0 5 ) 。结 论 对老年 痴 呆 患者给 予综 合护 理 ,可提 高 患者 的 日常生活 能 力 ,改善 患者 的 智 力状 况 ,促 进 老年痴 呆患者 生存质 量 的提 高。 【 关 键词 】 老年痴 呆;综合 护理 ;生存质 量
定时 服药 。若 患者 不愿 承认患 病 ,拒绝 服药 ,或者 因为 多疑误 认 为 是毒 药而 抗拒 服药 ,对 此 ,护 理人 员需 向其 耐心讲 解 ,使 患者 自觉 的服 药 】 。在 进一步 的开导后 ,患者仍不 肯服药 ,则 可将 药物碎 拌在 患者 的饭中 。b . 饮食护理 :指导 患者定时进餐 ,尽可 能食 用易消 化且
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研究

2 . 2 . 1 年龄 因素 老 年痴 呆患者认 知 功能 障碍 与年龄 及发病 年龄相关 。老年痴呆患病率 随增龄而增加 , 具有关报道 嘲老人 每增 加 5岁患有 痴呆病 将增加 1 . 8 5 倍 。随着 老年人 的年龄或 发病 年龄的增加 , 其脑组 织结构变化 ( 如脑梗死 、 脑萎缩 以及脑 血管 动脉硬 化等 ) 较 明显 , 脑组织 能力 的降低越 明显越 容易 出
现脑功能紊乱 , 从而加重老年痴呆 患者的认 知功能。
2 . 2 . 2 性别、 性格 因素 患病前老人 的性格与认知功 能障碍较 为密切 , 具O t t 有关 2 8 3 6 7位痴呆患者进行 研究 中报道 , 男性 患者较女性 易于 出现认知 功能障碍而妄想 、 抑郁焦 虑的心理较
关键词 : 老年痴呆 ; 认 知 功 能 障碍 ; 护 理 干 预 中图分类号 : R 4 7 3 . 7 4 文献标识码 : A DO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3 . 0 1 . 0 4 3
0 引 言
随着社 会 的发展 , 全球 老龄化 趋势 逐渐 增加 , 很 多老年 人 受 到老年痴呆 症状 的折磨 , 严重影 响到老年人 的 日常生活 。老 年 痴呆是指 老年人群在意识 和认知 出现进 行性 的功 能减退时 ,
E i me r( 1 9 8 9) 报 道老年痴呆 患者在 配偶离世后 , 其精神行 为 主要表 现为抑 郁 , 孤僻 ; 当老人 人住 院或生 活需要 照料 的人 失 去时以及生 活环 境发生突然 的改变 , 这些 因素会加重老年 的认 知功能的障碍 , 其 中以定 向功能障碍为主 。
2 . 2 生理因素 :
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浅谈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摘要】老年痴呆病症是一种慢性的大脑退化变性疾病,由于患者的智力、认知乃至生活自理能力的逐渐减退,给家庭、社会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文章主要从医院临床护理的角度为出发点来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通过对患者日常生活中各方面能力有针对性的调查,给出更好发挥临床护理干预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27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13-02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者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促使老龄化现象不断加剧。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生理机能和免疫力等各方面也在逐步衰退,老年痴呆病症就是典型的一种突发疾病,其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相关调查分析表明,此类病症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仅为5.5年。
在当前的医疗形势大背景下,老年痴呆病症在各种老年疾病死亡原因中名列前茅。
因此,关于医院临床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十分有必要。
1 针对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护理干预调查分析从本院有甄别地选取最具代表性的72例老年痴呆病患,进行随机性分两组,分别标记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针对对照组的病患来实施康复科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而干预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着重进行日常生活方面的护理、自我照顾能力训练、认知训练、安全管理以及心理护理等等。
护理干预的观察时间定为6个月。
最后采用x2来检验评估护理行为的干预效果。
具体的实践操作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1 资料选取及观察过程观察分析的对象选取是从本院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住院治疗的72例老年痴呆患者,患者均符合ccmd-3痴呆诊断的标准,病程为6个月-2年,未合并心、肝、肺、肾等严重躯体疾病。
病患的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上、大专以下。
老年痴呆家庭护理安全隐患及护理干预

老年痴呆家庭护理安全隐患及护理干预摘要:本文针对老年痴呆家庭护理安全隐患及护理干预展开研究,分析在护理过程中会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并对问题成因进行分析,此后,针对患者居家护理需要面对的潜在护理安全问题做出系统的分析评估并给出相应建议,说明必要的防范措施。
最后,整理出更加规范的家庭护理行为、防范措施以及对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基本的护理安全说明,通过这种更加细致化的人性化护理措施,达到降低意外事件的效果。
关键词:老年痴呆;护理干预;家庭护理安全隐患窗体顶端老年痴呆,学名: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属于一种以临床和患者病理为基本特征,会造成患者脑功能逐渐衰弱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该病症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记忆力或者智力不断衰退,患者个人认知能力以及判断能力逐步丧失,同时还会伴有一定程度的行为失常或者意思模糊等情况,此病症在发展到后期时,患者本人会失去大部分基本生存能力[1]。
1.常见老年痴呆患者家庭护理安全隐患及原因1.1意外受伤1.1.1跌倒对于老年痴呆患者而言,大部分存在年老体弱的情况,同时大多具有部分神经功能缺失问题、肢体行动不便问题以及步态不稳问题,情况严重者还会存在人体视觉功能和听觉功能的不断减退的情况;因此,此类患者的大脑决断比较迟缓,在服用某些精神类药物时,还会对自身的身体稳定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导致其跌倒[3]。
1.1.2患者自伤部分老年痴呆患者会容易出现自伤或者伤人的情况,尤其是在患者处于独处状态时,很容易出现此类危险情况,所以,家庭看护需要尽可能避免患者独自独处,尤其是达到重度老年痴呆阶段的病人,需要加强看护。
1.1.3 患者坠床部分患者会存在一定程度的精神异常问题,这部分患者大脑退化严重,智力大幅度衰退,因此,很容以出现坠床事故。
面对这种情况,患者家属需要为患者提供更加规范的护理操作,才能够有效避免出现此类坠床事故[4]。
1.1.4 走失对于存在认知障碍或者记忆障碍的患者或者部分精神存在异常的患者,如过没有保持连续的全天候看护,或者某些防护措施没有落实到位,尤其是在外出辅助检查过程中,人员比较复杂、患者运送方式不当或者运送计划不周全、排队等待时间长等情况,均会提升患者走失率[5]。
预警性干预预防痴呆患者走失不良事件的效果

预警性干预预防痴呆患者走失不良事件的效果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速,痴呆症(包括阿尔茨海默病等)的患病率也在逐年攀升。
痴呆患者常常出现记忆力减退、认知能力下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
痴呆患者走失成为一大隐患,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和危害。
预警性干预预防痴呆患者走失不良事件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预警性干预的角度探讨其在预防痴呆患者走失不良事件中的效果。
一、预警性干预的概念及意义预警性干预是指在不良事件发生之前,通过一系列的预警标志和干预措施,尽可能地阻止事件的发生或减轻不良后果。
在预防痴呆患者走失不良事件中,预警性干预的意义非常重大。
通过及时的预警和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尽可能避免患者走失,减少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1. 定期体检和评估:对痴呆患者进行定期的体检和认知能力评估非常重要,可以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通过对患者认知能力和行为进行评估,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患者是否存在走失的危险,并采取相应的预警措施。
2. 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在患者生活的环境中设置相关的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也是预防走失的重要手段。
比如安装门禁系统、窗户锁等设施,给予患者穿戴定位器等装备,确保患者在家中不会随意走失。
3. 家属教育和培训:对痴呆患者的家属进行相关的教育和培训也是非常重要的预警性干预措施。
家属应该了解痴呆患者的特点和行为规律,学会与患者沟通、引导和照顾,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行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患者走失。
4. 社区合作和互助:建立起社区协作机制,加强社区警务和街道巡逻力量,做好对痴呆患者的巡查和关爱工作,及时发现患者的走失迹象并协助家属找寻患者,是预防痴呆患者走失的重要手段。
5. 科学用药和心理疏导:科学用药和心理疏导是对痴呆患者进行预警性干预的重要方面。
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可以减缓病情发展、改善患者的行为和情绪,减少走失的可能性。
通过上述预警性干预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预防痴呆患者走失不良事件的发生,取得以下积极效果:1. 降低走失发生率:科学的预警性干预措施可以及时发现痴呆患者的走失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降低患者走失的发生率。
家庭护理干预对晚期老年痴呆患者家居安全及并发症的影响

E fc o mi us gitret n nhmesft n o lai ae a n a et w t d acdA ze rS i aeI a f t f a l n ri evni so o aeya dcmpi t nrts mo gp tns i a vne l i t s s n e f y n n o c o i h h me d e IT
Xio u ,Z a we a x e h oLi n,Li u je,De g Liu n,Z a ewe f De rme t f Nei n ja h iW i i ( pa t n u oo f o h id Pepl s t l o
Pa int n t e c ntolgr p w e e g v n r utn ns r to a s h r , a d n urhe te s i h o r ou r i e o i e i tuc in tdic a ge n o f t rnur ig a e w a ve o t m fe s sn c r sgi n t he a t rdi—
c ag .Pain si h b ev t ng o p wees betd t a l n ev n in fro e ya n ldn e c ig o h re t t n t eo s r ai r u r u jce ofmi itre t o n e ricu ig ta hn fAD n wld e e o y o k o eg ,
相 关知 识 和 护 理 技 能 、 家居 安 全 等 家庭 护理 干预 , 导 照 顾 者 为 患者 进 行 预 防 肺 部 感 染 、 指 泌尿 系感 染 、 疮 , 体 功 能 锻 炼 , 对 照 压 肢 并
老年痴呆住院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护理

老年痴呆住院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护理发表时间:2016-01-04T16:09:42.620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13期作者:易如意[导读] 长沙市第一医院阿尔茨海默病(AD),又称为老年痴呆,是神经内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起病隐匿、病程长等特点.长沙市第一医院湖南长沙 410000【摘要】目的:分析影响老年痴呆住院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因素,并积极探讨相关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痴呆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临床资料,并总结诱发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因素,积极探讨临床护理措施。
结果:100例住院老年痴呆患者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0.00%(60/100);老年痴呆住院患者常见不良事件为走失23.33%、跌倒23.33%、激越行为20.00%、烫伤18.33%、误食误服15.00%;导致老年痴呆住院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原因为疾病因素31.67%、患者自身因素28.33%、医护人员因素23.33%、医疗设备因素16.67%;护理干预后MMSE、ADL、QOL-AD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
结论:诱发老年痴呆住院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因素较多,临床应结合实际情况,积极采取相关护理措施,从而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老年痴呆;住院;不良事件;护理措施阿尔茨海默病(AD),又称为老年痴呆,是神经内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起病隐匿、病程长等特点,好发于70岁以上老年人。
老年痴呆发病原因和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头部外伤、遗传、低教育水平、病毒感染、躯体疾病等因素有关,临床多表现为记忆障碍、执行功能障碍、失语、失认、失用、行为人格改变等,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老年痴呆住院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一般患者不同,其年龄普遍较大,日常生活能力低,加上合并多种疾病,配合程度和治疗依从性较差,易产生护理不良事件,不仅影响患者疗效与康复,还会引起护患纠纷,对医院整体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陈爱菊
【期刊名称】《齐鲁护理杂志》
【年(卷),期】2009(015)021
【摘要】对105例老年痴呆患者一般状况、精神症状、院内感染、并发症及死亡情况进行调查列表,随机抽取105例同期住院非老年痴呆患者(老年精神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痴呆患者记忆、定向、智能、沟通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均较差,院内感染、压疮、并发症、病死率高,与随机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重视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干预、预防感染及并发症,可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页数】3页(P71-73)
【作者】陈爱菊
【作者单位】菏泽市立医院,山东,菏泽,274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4
【相关文献】
1.家庭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3.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4.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及照料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5.整体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预性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危险因素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1-11-24T14:35:43.7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0期供稿作者:舒芳[导读] 老年痴呆症是一类慢性、进行性脑功能衰退疾病,其病程隐蔽,缓慢进展。
舒芳(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610072)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0-0223-02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痴呆病人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意外危险的发生。
方法总结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意外危险的老年痴呆患者14例临床资料,制定并落实防范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结果造成老年痴呆患者发生意外的因素有疾病、生理、心理社会、药物、环境的因素所致。
结论针对危险因素,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跌倒高危评估,加强患者及家属安全宣传、优化医疗环境、正确用药、加强护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的教育,能有效地减少和避免意外的发生,保证住院患者的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老年痴呆患者危险因素护理对策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其早期症状是记忆减退、交流障碍,晚期患者则完全失去活动能力和丧失记忆[1]。
对于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而临床护理是预防衰退、延缓病情和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主要手段,因而护理干预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2]。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早期症状多种多样,以近期记忆力障碍为最常见表现,一天前或刚刚发生的事情记不清。
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对往事也会遗忘,严重时出现完全性遗忘。
其次以猜疑为最先出现的症状,随着病情发展,精神显著衰退,有反应迟钝、易怒、睡眠颠倒的倾向。
病情进一步发展时,计算能力减退,认识障碍,逐渐发展到对生活常识的理解、判断也发生障碍。
此阶段可出现语言障碍,词汇减少,言语单调,或不能叫出物体名称或完全失语。
大多数患者出现时间和空间定向障碍。
神经系统检查可出现病理征阳性和腱反射亢进。
晚期患者完全卧床,生活全靠别人照顾,病程维持五到十年左右而死亡。
1.2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室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意外危险的老年痴呆患者14例临床资料,其中女性6例,年龄66-82岁,男性8例,年龄68-85岁。
1.3 诊断标准
(1)记忆力障碍:早期记忆力障碍是轻度表现,近期发生事情明显遗忘,过去的事可以回忆出来。
(2)定向障碍:在记忆障碍的基础上发生定向障碍。
(3)判断理解力障碍:无法安排工作、日常生活,购物中计算能力下降。
(4)人格改变:如原来一丝不苟、谨慎细心的人变得不修边幅、自私和不善交际,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周围事物,有不正常性行为。
(5)括约肌控制障碍:生活无法自理。
(6)妄想、幻觉:痴呆妄想,简单刻板、平庸和带有家务性的被害观念。
2 危险因素及护理
2.1 一般护理
详细了解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情况,稳定患者的情绪,使患者对我们产生信赖感,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以确保患者有良好的睡眠和充足的休息时间[3]。
做好基础护理,保持病床清洁、干燥,常用物品置于显眼和易触及的地方,以利于患者随时使用。
病室保持整齐、安静,注意安全,防止跌倒引起外伤。
另外,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防治各种感染,特别是慢性肺部及尿路感染;保持口腔清洁,必要时做口腔特殊护理;注意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以防压疮发生。
2.2 心理护理
患者保持愉悦的情绪和心境,对维护和促进其精神健康和预防脑萎缩有积极作用。
通过对老年痴呆症患者心理行为的调查指出,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行为和心理症状是危害本人、影响家庭和社会的一个重大难题[4]。
因此,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心理行为症状,采用及时的药物干预和恰当的心理护理,对早期正确诊断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精神因素与老年痴呆关系非常密切,患者在情感上容易表现为焦虑、抑郁、激越、欣快、淡漠等不良状态。
所以一定要做好患者的心理和情感调护。
要注意尊重患者,对老年痴呆患者发生的一些精神症状和性格变化,要理解、宽容,给予爱心,用诚恳的态度对待患者,耐心地听取患者的诉说,对患者的唠叨不要横加阻挡和指责,切忌使用伤害感情或损伤患者自尊心的语言和行为,使其受到心理伤害,产生低落情绪。
2.3 安全护理
安全护理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特别重要,老年痴呆症患者多体质差,反应迟钝,行动缓慢,步态不稳,为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应由专人对老年痴呆症患者实施照顾。
不要让患者单独承担家务,以免发生煤气中毒、火灾等意外;看管好家里的药品、化学日用品、热水瓶、电源、刀剪等危险品。
对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应时时处处不离人,随时有人陪护。
3 讨论
老年痴呆症是一类慢性、进行性脑功能衰退疾病,其病程隐蔽,缓慢进展。
多数患者说不出明显的发病日期,而且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
老人在离退休后,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广交朋友,培养兴趣,从事力所能及的脑力和体力活动,与子女生活在一起,不脱离家庭,不脱离社会。
目前认为早期发现、早期康复治疗和早期护理,可使患者的认知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因此,对患者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改善作用。
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护理工作者要付出极大的爱心、耐心、细心和毅力,同时还需要亲属和看护者正确地理解老年性痴呆的特点,采取积极态度,使痴呆老人能生活在一个充满亲情与关爱的环境中,避免歧视和虐待老人的情形发生。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神经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662269.
[2]张福金,黄晓鸥,韩杞.老年性痴呆的康复[J].中国康复,2005,20 (2):1172119.
[3]王喆健,赖君.老年痴呆症的护理防护[J].当代护士,2005,37 (3):60263.
[4]李静,邹凌燕.老年痴呆病人的护理现状及其展望[J].护理学杂志,2003,18 (8):638-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