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第四章练习地的题目及详解
土力学习题集及超详细解答

土力学习题及详细解答《土力学》习题绪论一、填空题1.就与建筑物荷载关系而言,地基的作用是荷载,基础的作用是荷载。
2.地基基础设计,就地基而言,应满足条件和条件。
3.土层直接作为建筑物持力层的地基被称为地基,埋深小于5m的基础被称为基础。
二、名词解释1.人工地基2.深基础3.基础4.地基第1章土的组成一、填空题1.若某土样的颗粒级配曲线较缓,则不均匀系数数值较,其夯实后密实度较。
2.级配良好的砂土是指不均匀系数≥且曲率系数为的土。
3.利用曲线可确定不均匀系数Cu;为了获得较大密实度,应选择Cu值较的土作为填方工程的土料。
4.能传递静水压力的土中水是水和水。
5.影响压实效果的土中气是与大气的气体,对工程性质影响不大的土中气是与大气的气体。
6.对于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分析应采用法,对于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分析应采用法。
7.粘性土越坚硬,其液性指数数值越,粘性土的粘粒含量越高,其塑性指数数值越。
8.小于某粒径土的质量占土总质量10%的粒径,称为粒径,小于某粒径土的质量占土总质量60%的粒径,称为粒径。
二、名词解释1.土的结构2.土的构造3.结合水4.强结合水5.颗粒级配三、单项选择题1.对工程会产生不利影响的土的构造为:(A)层理构造(B)结核构造(C)层面构造(D)裂隙构造您的选项()2.土的结构为絮状结构的是:粉粒碎石粘粒砂粒您的选项()3.土粒均匀,级配不良的砂土应满足的条件是(C U为不均匀系数,C C为曲率系数):C U< 5C U>10C U> 5 且C C= 1へ3C U< 5 且C C= 1へ3您的选项()4.不能传递静水压力的土中水是:毛细水自由水重力水结合水您的选项()第2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一、填空题1.处于半固态的粘性土,其界限含水量分别是、。
2.根据塑性指数,粘性土被分为土及土。
3.淤泥是指孔隙比大于且天然含水量大于的土。
4.无粘性土根据土的进行工程分类,碎石土是指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土。
土力学习题及答案

《土力学》习题第一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选择题1.土颗粒的大小及其级配,通常是用颗粒级配曲线来表示的。
级配曲线越平缓表示: A .土颗粒大小较均匀,级配良好 B.土颗粒大小不均匀,级配不良 C. 土颗粒大小不均匀,级配良好2.作为填土工程的土料,压实效果与不均匀系数u C 的关系:A .u C 大比u C 小好 B. u C 小比u C 大好 C. u C 与压实效果无关3.有三个同一种类土样,它们的含水率w 都相同,但是饱和度r S 不同,饱和度r S 越大的土,其压缩性有何变化?A.压缩性越大B. 压缩性越小C. 压缩性不变4.有一非饱和土样,在荷载作用下,饱和度由80%增加至95%。
试问土样的重度γ和含水率w 怎样改变?A .γ增加,w 减小 B. γ不变,w 不变 C. γ增加,w 增加 5.土的液限是指土进入流动状态时的含水率,下述说法哪种是对的? A .天然土的含水率最大不超过液限 B. 液限一定是天然土的饱和含水率C. 天然土的含水率可以超过液限,所以液限不一定是天然土的饱和含水率 判断题6.甲土的饱和度大与乙土的饱和度,则甲土的含水率一定高于乙土的含水率7.粘性土的物理状态是用含水率表示的,现有甲、乙两种土,测得它们的含水率乙甲w w ,则可以断定甲土比乙土软8.土的液性指数L I 会出现L I >0或L I <0的情况 9.土的相对密实度r D 会出现r D >1或r D <1的情况 10.土的天然重度越大,则土的密实性越好 计算题11.击实试验,击实筒体积1000cm 2,测得湿土的质量为1.95kg ,取一质量为17.48kg 的湿土,烘干后质量为15.03kg ,计算含水率w 和干重度d r 。
12.已知某地基土试样有关数据如下:①天然重度r =18.4 kN/m 3,干密度d r =13.2 kN/m 3;②液限试验,取湿土14.5kg ,烘干后质量为10.3kg ;③搓条试验,取湿土条5.2kg ,烘干后质量为4.1kg ,求(1)土的天然含水率,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2)土的名称和状态。
土力学地基基础章节计算题及答案

章节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1有一块体积为60 err?的原状土样,重N,烘干后N 。
已只土粒比重(相对 密度)G,二。
求土的天然重度、天然含水量⑷、干重度°、饱和重度腆、浮 重度'、孔隙比e 及饱和度S标,故题目可解。
人(1 + w) 126.7(1 + 0.235)------------------ —1 = --------------------------------------/17.5w ・G 0.235x 2.6 _ S r = ------ = --------------- = 71% ' e 0.884注意:1・使用国际单位制;2.w 为已知条件,w =10kN/m 3;3. 注意求解顺序,条件具备这先做;4. 注意各的取值范围。
2某工地在填土施工中所用土料的含水量为5%,为便于夯实需在土料中加水,解:分析:由〃和可算得,由必和A 可算得加上G,共已知3个指VV _ 1.05x10」一厂 60x10"= 17.5kN/m 3叱 _ 0.85x10"T 60x10"= 14.2kN/m 3:.y s = G 仏=2.67x10 = 26.7kN/m 3W s1.05-0.850^85= 23.5%= 0.884(1-12)(1-14)使其含水量增至15%,试问每1000 kg质量的土料应加多少水解:分析:加水前后必不变。
于是:加水前:(1)加水后:M s +15%xA/s =1000 +AM、v (2)由(1)得:= 952kg,代入(2)得:AM W =95.2kg注意:土料中包含了水和土颗粒,共为1000kg,另外,“=厶。
Ms3用某种土筑堤,土的含水量w=15%, 土粒比重Gs=。
分层夯实,每层先填0.5m ,其重度等=16kN/m‘,夯实达到饱和度S『=85%后再填下一层,如夯实时水没有流失,求每层夯实后的厚度。
土力学地基基础章节计算题及答案

章节习题及答案第一章 土的物理性质1 有一块体积为60 cm 3的原状土样,重 N, 烘干后 N 。
已只土粒比重(相对密度)s G =。
求土的天然重度、天然含水量w 、干重度d、饱和重度sat、浮重度’、孔隙比e 及饱和度S r解:分析:由W 和V 可算得,由W s 和V 可算得d,加上G s ,共已知3个指标,故题目可解。
363kN/m 5.1710601005.1=⨯⨯==--V W γ 363s d kN/m 2.1410601085.0=⨯⨯==--V W γ 3w sws kN/m 7.261067.2=⨯===∴γγγγs s G G%5.2385.085.005.1s w =-==W W w 884.015.17)235.01(7.261)1(s =-+=-+=γγw e (1-12) %71884.06.2235.0s =⨯=⋅=e G w S r (1-14) 注意:1.使用国际单位制; 2.w为已知条件,w=10kN/m 3;3.注意求解顺序,条件具备这先做; 4.注意各的取值范围。
2 某工地在填土施工中所用土料的含水量为5%,为便于夯实需在土料中加水,使其含水量增至15%,试问每1000 kg 质量的土料应加多少水 解:分析:加水前后M s 不变。
于是:加水前: 1000%5s s =⨯+M M (1)加水后: w s s 1000%15M M M ∆+=⨯+ (2)由(1)得:kg 952s =M ,代入(2)得: kg 2.95w =∆M 注意:土料中包含了水和土颗粒,共为1000kg ,另外,swM M w =。
3 用某种土筑堤,土的含水量w =15%,土粒比重G s =。
分层夯实,每层先填0.5m ,其重度等=16kN/ m 3,夯实达到饱和度r S =85%后再填下一层,如夯实时水没有流失,求每层夯实后的厚度。
解:分析:压实前后W s 、V s 、w 不变,如设每层填土的土颗粒所占的高度为h s ,则压实前后h s 不变,于是有:2211s 11e he h h +=+=(1) 由题给关系,求出:919.0116)15.01(1067.21)1(s 1=-+⨯⨯=-+=γγw e 471.085.015.067.2s 2=⨯==r S w G e 代入(1)式,得: m 383.05.0919.01471.011)1(1122=⨯++=++=e h e h4 某砂土的重度s γ=17 kN/ m 3,含水量w =%,土粒重度s γ= kN/ m 3。
土力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土力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土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主要研究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土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
而土力学第四版作为该领域的经典教材,对于学习者来说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然而,课后习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生们的难点,因此,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土力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土力学的知识。
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1. 什么是土的含水量?土的含水量是指单位质量土壤中所含水分的质量与干土质量之比。
2. 什么是土的相对密度?土的相对密度是指土的实际密度与最大干密度之比。
3. 土的颗粒密度和土的容重有何区别?土的颗粒密度是指土壤颗粒的质量与颗粒体积之比,而土的容重是指土壤的质量与土体体积之比。
第二章:应力与应变1. 什么是应力?应力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力的作用,常用符号为σ。
2. 什么是应变?应变是指物体由于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的形变,常用符号为ε。
3. 土体的应力状态有哪些?土体的应力状态包括三种:一维应力状态、二维应力状态和三维应力状态。
第三章:土的压缩性与固结1. 什么是土的压缩性?土的压缩性是指土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体积变化的性质。
2. 什么是固结?固结是指土体在外力作用下体积逐渐减小的过程。
3. 什么是固结指数?固结指数是指土体固结过程中体积变化与初固结压力之比的对数。
第四章:土的剪切强度1. 什么是土的剪切强度?土的剪切强度是指土体在剪切破坏时所能抵抗的最大剪切应力。
2. 什么是塑性土的剪切强度?塑性土的剪切强度是指土体在塑性破坏时所能抵抗的最大剪切应力。
3. 什么是黏聚土的剪切强度?黏聚土的剪切强度是指土体在黏聚破坏时所能抵抗的最大剪切应力。
第五章:土的抗剪强度1. 什么是土的抗剪强度?土的抗剪强度是指土体在受到剪切力作用时所能抵抗的最大剪切应力。
2. 什么是无侧限抗剪强度?无侧限抗剪强度是指在三维应力状态下,土体所能抵抗的最大剪切应力。
3. 什么是有效抗剪强度?有效抗剪强度是指土体在考虑水分影响后所能抵抗的最大剪切应力。
土力学地基基础第四版习题答案解析

第二章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2.1解:运用已知条件,按照土的三相关系,求出三相值,再按照各个参数的定义求得参数已知:M=95.15g Ms=75.05g Mw=95.15-75.05=20.1g V=50cm3,Gs=Ms/Vs=2.67有:ρ=M/V=1.9 g/cm3;ρd=Ms/V=1.5 g/cm3;ω=Mw/Ms=0.268=26.8%因为Mw=95.15-75.05=20.1g,ρw=1 g/cm3;所以Vw=20.1cm3;由Gs=Ms/Vs=2.67,推出:Vs= Ms/2.67=75.05/2.67=28.1cm3;Vv=V-Vs=50-28.1=21.9 cm3;Va=Vv-Vw=21.9-20.1=1.8 cm3;天然密度ρ=M/V=1.9 g/cm3;干密度ρd=Ms/V=1.5 g/cm3;饱和密度ρsat=(Mw+Ms+Va×ρw)/V=(20.1+75.05+1.8×1)/50=1.94 g/cm3;天然含水率ω=Mw/Ms=0.268=26.8%孔隙比e=Vv/Vs= 21.9/28.1=0.78孔隙度n=Vv/V=21.9/500=0.438=43.8%饱和度Sr= Vw/Vv= 20.1/21.9=0.9182.2解:运用已知条件,按照土的三相关系,求出三相值,再按照各个参数的定义求得参数已知:天然密度ρ=M/V=1.84g/cm3;土粒比重Gs=Ms/Vs=2.75;水位以下饱和度Sr= Vw/Vv=1假设V=1 cm3;则:M=1.84g; Ms=2.75Vs;Ms+Mw=1.84;ρw=1 g/cm3;数值上Mw=Vw有 2.75Vs+Vw=1.84Vs+Vw=1解上述方程组得:Vs =0.48;Vw=0.52= Vv;故:Mw=0.52g;Ms=2.75Vs=1.32g;天然密度ρ=M/V=1.84 g/cm3;干密度ρd=Ms/V=1.32 g/cm3;饱和密度ρsat=(Mw+Ms+Va×ρw)/V=(0.52+1.32+0×1)/50=1.84 g/cm3;天然含水率ω=Mw/Ms=0.52/1.32=0.394=39.4%孔隙比e=Vv/Vs= 0.52/0.48=1.08孔隙度n=Vv/V=0.52/1=0.52=52%饱和度Sr= Vw/Vv=12.3解:运用已知条件,按照土的三相关系,求出三相值,再按照各个参数的定义求得参数已知:干密度ρd=Ms/V=1.54g/cm3;土粒比重Gs=Ms/Vs=2.71;天然含水率ω=Mw/Ms=0.193假设V=1 cm3;则:ρd=Ms/V=1.54 g/cm3;有:Ms=1.54g;土粒比重Gs=Ms/Vs=2.71 有:Vs=0.568 cm3;天然含水率ω=Mw/Ms=0.193有:Mw =0.287g,ρw=1 g/cm3,Vw=0.287cm3;M= Ms+ Mw=1.54+0.287=1.827gVv=V-Vs=1-0.568=0.432 cm3;Va=Vv-Vw=0.432-0.287=0.145 cm3;天然密度ρ=M/V=1.827/1=1.827 g/cm3;干密度ρd=Ms/V=1.54 g/cm3;饱和密度ρsat=(Mw+Ms+Va×ρw)/V=(0.287+1.54+0.145×1)/1=1.972 g/cm3;天然含水率ω=19.3%孔隙比e=Vv/Vs= 0.432/0.568=0.76孔隙度n=Vv/V=0.432/1=0.432=43.2%饱和度Sr= Vw/Vv= 0.287/0.432=0.66又已知W L=28.3%;Wp=16.7%;ω=19.3%;所以:Ip= W L- Wp=28.3-16.7=11.6;大于10,小于17,所以为粉质粘土。
土力学地基基础第四习题答案

第二章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解:运用已知条件,按照土的三相关系,求出三相值,再按照各个参数的定义求得参数已知:M= Ms= Mw= V=50cm3, Gs=Ms/Vs=有:ρ=M/V= g/cm3;ρd=Ms/V= g/cm3;ω=Mw/Ms==%因为Mw=,ρw=1 g/cm3;所以Vw=;由Gs=Ms/Vs=,推出:Vs= Ms/==;Vv=V-Vs== cm3;Va=Vv-Vw= cm3;天然密度ρ=M/V= g/cm3;干密度ρd=Ms/V= g/cm3;饱和密度ρsat=(Mw+Ms+Va×ρw)/V=++×1)/50= g/cm3;天然含水率ω=Mw/Ms==%孔隙比e=Vv/Vs= =孔隙度n=Vv/V=500==%饱和度Sr= Vw/Vv= =解:运用已知条件,按照土的三相关系,求出三相值,再按照各个参数的定义求得参数已知:天然密度ρ=M/V= g/cm3;土粒比重Gs=Ms/Vs=;水位以下饱和度Sr= Vw/Vv=1假设V=1 cm3;则:M=; Ms=;Ms+Mw=;ρw=1 g/cm3;数值上Mw=Vw有 +Vw=Vs+Vw=1解上述方程组得:Vs =;Vw== Vv;故:Mw=;Ms==;天然密度ρ=M/V= g/cm3;干密度ρd=Ms/V= g/cm3;饱和密度ρsat=(Mw+Ms+Va×ρw)/V=++0×1)/50= g/cm3;天然含水率ω=Mw/Ms===%孔隙比e=Vv/Vs= =孔隙度n=Vv/V=1==52%饱和度Sr= Vw/Vv=1解:运用已知条件,按照土的三相关系,求出三相值,再按照各个参数的定义求得参数已知:干密度ρd=Ms/V= g/cm3;土粒比重Gs=Ms/Vs=;天然含水率ω=Mw/Ms=假设V=1 cm3;则:ρd=Ms/V= g/cm3;有:Ms=;土粒比重Gs=Ms/Vs= 有:Vs= cm3;天然含水率ω=Mw/Ms= 有:Mw =,ρw=1 g/cm3,Vw=;M= Ms+ Mw=+=Vv=V-Vs== cm3;Va=Vv-Vw= cm3;天然密度ρ=M/V=1= g/cm3;干密度ρd=Ms/V= g/cm3;饱和密度ρsat=(Mw+Ms+Va×ρw)/V=++×1)/1= g/cm3;天然含水率ω=%孔隙比e=Vv/Vs= =孔隙度n=Vv/V=1==%饱和度Sr= Vw/Vv= =又已知W L=%;Wp=%;ω=%;所以:Ip= W L- Wp=;大于10,小于17,所以为粉质粘土。
土力学第四版习题答案

土力学第四版习题答案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和分类1. 土的颗粒大小分布曲线如何绘制?- 通过筛分法或沉降法,测量不同粒径的土颗粒所占的比例,然后绘制颗粒大小分布曲线。
2. 如何确定土的密实度?- 通过土的干密度和最大干密度以及最小干密度,计算土的相对密实度。
3. 土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根据颗粒大小、塑性指数和液限等指标,按照统一土壤分类系统(USCS)进行分类。
第二章:土的力学性质1. 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是怎样的?- 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是非线性的,通常通过三轴试验或直剪试验获得。
2. 土的强度参数如何确定?- 通过土的三轴压缩试验,确定土的内摩擦角和凝聚力。
3. 土的压缩性如何影响地基沉降?- 土的压缩性越大,地基沉降量越大,反之亦然。
第三章:土的渗透性1. 什么是达西定律?- 达西定律描述了土中水流的速度与水力梯度成正比的关系。
2. 如何计算土的渗透系数?- 通过渗透试验,测量土样在一定水力梯度下的流速,计算渗透系数。
3. 土的渗透性对边坡稳定性有何影响?- 土的渗透性增加可能导致边坡内部水压力增加,降低边坡的稳定性。
第四章:土的剪切强度1. 什么是摩尔圆?- 摩尔圆是一种图解方法,用于表示土的应力状态和剪切强度。
2. 土的剪切强度如何影响基础设计?- 土的剪切强度决定了基础的承载能力,是基础设计的重要参数。
3. 土的剪切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土的剪切强度与土的类型、密实度、含水量等因素有关。
第五章:土的压缩性与固结1. 固结理论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固结理论描述了土在荷载作用下,孔隙水逐渐排出,土体体积减小的过程。
2. 如何计算土的固结沉降?- 通过固结理论,结合土的压缩性指标和排水条件,计算土的固结沉降量。
3. 固结过程对土工结构有何影响?- 固结过程可能导致土工结构产生不均匀沉降,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第六章:土的应力路径和强度准则1. 什么是应力路径?- 应力路径是土体在加载过程中应力状态的变化轨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力学》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4章土中应力
一、填空题
1.由土筑成的梯形断面路堤,因自重引起的基底压力分布图形是形,桥梁墩台等刚性基础在中心荷载作用下,基底的沉降是的。
2.地基中附加应力分布随深度增加呈减小,同一深度处,在基底点下,附加应力最大。
3.单向偏心荷载作用下的矩形基础,当偏心距e > l/6时,基底与地基局部,产生应力。
4.超量开采地下水会造成下降,其直接后果是导致地面。
5.在地基中同一深度处,水平向自重应力数值于竖向自重应力,随着深度增大,水平向自重应力数值。
6.在地基中,矩形荷载所引起的附加应力,其影响深度比相同宽度的条形基础,比相同宽度的方形基础。
7.上层坚硬、下层软弱的双层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将发生应力现象,反之,将发生应力现象。
二、名词解释
1.基底附加应力
2.自重应力
3.基底压力
4.地基主要受力层
三、简答题
1. 地基附加应力分布规律有哪些?
四、单项选择题
1.成层土中竖向自重应力沿深度的增大而发生的变化为:
(A)折线减小
(B)折线增大
(C)斜线减小
(D)斜线增大
您的选项()
2.宽度均为b,基底附加应力均为p0的基础,同一深度处,附加应力数值最大的是:
(A)方形基础
(B)矩形基础
(C)条形基础
(D)圆形基础(b为直径)
您的选项()
3.可按平面问题求解地基中附加应力的基础是:
(A)柱下独立基础
(B)墙下条形基础
(C)片筏基础
(D)箱形基础
您的选项()
4.基底附加应力p0作用下,地基中附加应力随深度Z增大而减小,Z的起算点为:
(A)基础底面
(B)天然地面
(C)室内设计地面
(D)室外设计地面
您的选项()
5.土中自重应力起算点位置为:
(A)基础底面
(B)天然地面
(C)室内设计地面
(D)室外设计地面
您的选项()
6.地下水位下降,土中有效自重应力发生的变化是:
(A)原水位以上不变,原水位以下增大
(B)原水位以上不变,原水位以下减小
(C)变动后水位以上不变,变动后水位以下减小
(D)变动后水位以上不变,变动后水位以下增大
您的选项()
7.深度相同时,随着离基础中心点距离的增大,地基中竖向附加应力:
(A)斜线增大
(B)斜线减小
(C)曲线增大
(D)曲线减小
您的选项()
8.单向偏心的矩形基础,当偏心距e < l/6(l为偏心一侧基底边长)时,基底压应力分布图简化为:
(A)矩形
(B)梯形
(C)三角形
(D)抛物线形
您的选项()
9.宽度为3m的条形基础,作用在基础底面的竖向荷载N=1000kN/m ,偏心距e=0.7m,基底最大压应力为:
(A)800 kPa
(B)417 kPa
(C)833 kPa
(D)400 kPa
您的选项()
10.埋深为d的浅基础,基底压应力p与基底附加应力p0大小存在的关系为:
(A)p < p0
(B)p = p0
(C)p = 2p0
(D)p > p0
您的选项()
11.矩形面积上作用三角形分布荷载时,地基中竖向附加应力系数K t是l/b、z/b的函数,b
指的是:
(A)矩形的长边
(B)矩形的短边
(C)矩形的短边与长边的平均值
(D)三角形分布荷载方向基础底面的边长
您的选项()
12.某砂土地基,天然重度γ=18 kN/m3,饱和重度γsat=20 kN/m3,地下水位距地表2m,地表
下深度为4m处的竖向自重应力为:
(A)56kPa
(B)76kPa
(C)72kPa
(D)80kPa
您的选项()
13. 均布矩形荷载角点下的竖向附加应力系数当l/b=1、Z/b=1时,K C=0.1752;当l/b
=1、Z/b=2时,K C=0.084。
若基底附加应力p0=100kPa,基底边长l=b=2m,基底中心点下Z=2m处的竖向附加应力为:
(A) 8.4kPa
(B) 17.52kPa
(C) 33.6kPa
(D) 70.08kPa
您的选项()
14. 某中心受压条形基础,宽2m,埋深1m,室内外高差0.6m,埋深范围内土的重度γ=17 kN/m3,
若上部结构传来荷载F=400kN/m,基底附加应力p0为:
(A) 203.9kPa
(B)205.1kPa
(C)209kPa
(D)215kPa
您的选项()
第4章土中应力
一、填空题
1.梯、相同
2.曲线、中心
3.脱开、重分布
4.地下水位、沉陷
5.小、增大
6.浅、深
7.扩散、集中
二、名词解释
1.基底附加应力:基底压应力与基底标高处原土层自重应力之差。
2.自重应力:由土层自身重力引起的土中应力。
3.基底压力:建筑物荷载通过基础传给地基,在基础底面与地基之间的接触应力。
4.地基主要受力层:基础底面至σz=0.2p0深度处的这部分土层。
三、简答题
1. 地基附加应力分布规律有哪些?
(1)附加应力不仅发生在荷载面积之下,而且分布在荷载面积以外相当大的范围之下,这就是地基附加应力的扩散分布;
(2)在离基底不同深度z处各个水平面上,以基底中心点下轴线处的σz值最大,随离中轴线距离增大曲线减小;
(3)在荷载分布范围之下任意点沿铅垂线的σz值,随深度最大曲线减小;
(4)条形荷载比相同宽度的方形荷载σz的影响深度大,在相同深度处,条形荷载在地基中的σz比相同宽度的方形荷载大得多。
四、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B)
提示:均质土中的竖向自重应力沿深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大,成层土中的竖向自重应力沿深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在土层分界面由于重度不同而发生转折。
2. 正确答案:(C)
提示:宽度、基底附加应力相同的基础,长度越大,影响深度越大;在深度相同时,长度越大的基础,附加应力数值越大。
3. 正确答案:(B)
提示:当基底的长边尺寸与短边尺寸之比≥10时,地基中附加应力可以按平面问题求解,当基底的长边尺寸与短边尺寸之比< 10时,应按空间问题求解。
4. 正确答案:(A)
提示:地基中附加应力σZ=K C p0,K C为竖向附加应力系数,它是L/b、Z/b的函数,其中,Z 为计算点至基础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5. 正确答案:(B)
提示:自重应力是指由原土层自身重力而产生的土中应力,起算点位置为天然地面。
6. 正确答案:(A)
提示:因地下水位以下透水层中,自重应力计算应采用有效重度,所以地下水位下降后,使原水位以下有效自重应力增大,地下水位上升后,使变动后水位以下有效自重应力减小。
7. 正确答案:(D)
提示:地基中附加应力具有如下分布规律:(1)附加应力不仅发生在荷载面积之下,而且分布在荷载面积以外相当大的范围之下;(2)在离基础底面不同深度处的各个水平面上,附加应力随着距离中轴线越远越小;(3)在荷载分布范围内任意点沿垂线的附加应力,随深度Z增大而减小。
8. 正确答案:(B)
提示:根据基底压应力的简化计算方法,当偏心距e< l/6时,基底最大、最小压应力均大于0,分布图简化为梯形;当偏心距e=l /6时,基底最小压应力等于0,分布图简化为三角形;当偏心距e> l /6时,最小压应力小于0,基底压应力将重新分布。
9. 正确答案:(C)
提示:当条形基础的偏心距e>b/6(b为条形基础宽度)时,基底压应力将重分布,为简化计算,条形基础底边的长度取1m,p max=2N/3(0.5b-e)。
10. 正确答案:(D)
提示:基底附加应力p 0与基底压应力p之间存在的关系为p0 = p-γ0d,式中:γ0为埋深范围内土的加权平均重度,d为基础埋深,从天然地面起算。
11. 正确答案:(D)
提示:矩形面积上作用三角形分布荷载时,地基中竖向附加应力系数K t是l /b、z/b的函数,其中,b为三角形分布荷载方向基础底面的边长,l为垂直于b方向基础底面边长。
12. 正确答案:(A)
提示:土中自重应力应按下式计算:σCZ=∑γi h i,式中:γi、h i分别代表第i层土的重度、厚度,地下水位以下透水层中,应采用有效重度计算,有效重度γ/=γsat-γw,γw为水的重度,
为简化计算,取γw=10 kN/m3。
13. 正确答案:(C)
提示:已知均布矩形荷载角点下的竖向附加应力系数,可以通过作辅助线把荷载面分成若干个矩形面积,使计算点位于所有矩形的公共角点,利用叠加原理求解。
当计算点位于荷载面中心时,σZ=4K C p0,K C是l/b、Z/b为的函数,但应注意,l、b分别为每个小矩形的长边、短边尺寸。
14. 正确答案:(C)
提示:基底附加应力p 0 = p-γ0d,式中:p为基底压应力, p=(F+G)/b(对条形基础,通常取l=1m),F为上部结构传来荷载;G为基础及上覆土自重,G=γm bd m;γm为基础及上覆土平均重度,一般取20 kN/m3,但在地下水位以下部分取10kN/m3;d m为基础平均埋深;b
为基础宽度;γ0为埋深范围内土的加权平均重度,d为基础埋深,从天然地面起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