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小孩经常流鼻血该如何治疗

4岁小孩经常流鼻血该如何治疗
4岁小孩经常流鼻血该如何治疗

4岁小孩经常流鼻血该如何治疗

全身原因

1.血液疾病:①血小板量或质的异常。②凝血机制的异常。

2.急性传染病。

3.心血管疾病:①动脉压过高: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症、肾炎、伴有高血压的子痫等。②静脉压增高:如二尖瓣狭窄、胸腔或纵隔和颈部巨大肿块、肺气肿、肺水肿及支气管肺炎等。

4.维生素缺乏:维生素c、k、p及微量元素钙等缺乏时,均易发生鼻出血。

5.化学药品及药物中毒:磷、汞、砷、苯等中毒,可破坏造血系统的功能引起鼻衄。长期服用水杨酸类药物,可致凝血酶原减少而易出血。

6.内分泌失调:代偿性月经、先兆性鼻出血常发生于青春发育期,多因血中雌激素含量减少,鼻粘膜血管扩张所致。

7.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肝、肾慢性疾病以及风湿热等,也可伴发鼻出血。

孩子流鼻血怎么办

1、将血块擤出:止血之前,先试着将血块擤出。因为堵在血管内的血块使血管无法闭合。

2、塞纱布或湿棉花:在两边鼻孔内各塞人一小块消毒过的湿纱布,

3、捏住鼻子:擤过鼻血(清除血块)及塞过棉花之后,用拇指及食指将鼻孔捏在一起,持续压紧5—7分钟。假使仍未止血,再重复塞棉花及捏鼻子的动作,仍然压5—7分钟。这样应可收到止血功效。

4、坐直:躺下或仰头,将使血液流到喉咙。可以坐在椅子上,身体向前倾,勿将头部仰回。

5、用冰冷敷:冰冷能促使血管收缩及减少流血。可以用碎冰或冰毛巾冷敷鼻子、颈部及脸颊。

6、涂抹软膏:当鼻血被控制后,在鼻内涂一些维生素e软膏。一天涂2—3次。

7、增加空气湿度:建议使用加湿机来补充空气湿度,加湿机中最好加人蒸馏水,以免自来水不纯。

易发生鼻出血的孩子有何食疗法?

易发生鼻出血的孩子,还可选用以下中药食疗方,以促进痊愈和巩固疗效:

①鲫鱼石膏煲豆腐:鲫鱼1条约150克,豆腐200克,生石膏30克;将鱼宰好洗净后,与豆腐、石膏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煲1小时,以盐调味即可食用;幼儿可只饮汤不吃渣,以防鱼骨哽喉。有清肺热、降胃火、止鼻血的功效。

②生地二根饮:鲜生地、鲜白茅根各30克,鲜芦根50克,水煎服,每日1剂,代茶饮,连用7―10天,能清热凉血、止血。

③鲜藕汁饮:鲜藕300克洗净,磨烂挤汁约50―100毫升;每次50毫升,用少量白糖调匀、炖滚后服。可清热解暑,凉血止血。

④黄花菜瘦肉汤:黄花菜30克(干品,浸泡洗净),瘦猪肉100

克,蜜枣2枚,同入锅内,加水适量慢火1小时,以盐调味后食用。有清热平肝、润燥、止鼻血之效。

⑤阿胶炖瘦肉:阿胶6克,瘦肉30克(切片),同放碗内,加适量开水,加盖隔水炖1小时,入少许食盐调味食用。有滋阴养血、止鼻血功能。

论鼻出血的中医治疗

论鼻出血的中医治疗 注:本文第一作者:河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教授常林 鼻出血 鼻出血,是临床各科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鼻出血可发生于不同年龄、性别、不同时间和季节。鼻出血多为耳鼻咽喉科急症。 现代中医称鼻出血为鼻衄,轻者点滴而下,重者鼻衄如洪。所以中医又有“鼻洪”、“鼻大衄”等病名;若见于感冒后,往往由于发生鼻出血而使病情减轻、趋痊,故又为“红汗”;女性月经期发生有规律的鼻出血,中医称为“经行鼻衄”。在古代文献中,《内经》最早从自然环境、脏腑功能失调以及经络损伤等方面论及本病,如《灵枢·百病始生》认为:“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虚劳鼻衄候》卷四最早提出鼻衄病名,指出:“衄者,鼻出血也。”并从伤寒、伏邪、时气、温毒、气虚、小儿热盛等方面对鼻出血的病因病机进行论述。在病因方面最早系统论述鼻出血的医家及古代医籍当属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从六淫、情志、饮食、外伤等方面全面阐述了鼻出血的病因:“病者因伤风寒暑湿,流传经络,阴阳相胜。

故血得寒则凝泣,得热则淖溢,各随脏腑经络涌泄于清气道中,衄出一斗一升者,皆外所因。……病者积怒伤肝,积忧伤肺,烦思伤脾,失志伤肾,暴喜伤心,皆能动血,蓄积不已,停留胸间,随气上溢,入清气道中,发为鼻衄,名五脏衄,皆内所因。……不内外因证治:病者饮酒过多,及啖炙煿五辛热食,动于血,血随气溢,发为鼻衄,名酒食衄。或坠车马,打扑伤损,致血淖溢,发为鼻衄,名折伤衄。”明·张介宾《景岳全书·血证》卷三十从病机及临床辨证方面将鼻出血诠释的简明扼要,执繁就简,指出:“凡治血证须知其要,而血动之由惟火惟气耳。故察火者,但察其有火无火;察气者,但察其气虚气实。知此四者而得其所以,则治血之法无余义矣。”从而提出了鼻出血的辨证大纲及治疗提要。【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引起鼻出血的病因很多,病机复杂多变。其病因主要是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以及饮食劳逸、损伤等,其基本病机可归纳为火热灼络和气不摄血两个方面,所谓“阳络伤则血外溢”。火分虚实,实火(热)与肺、胃、肝胆、心火壅盛关系密切;虚火主要是肺胃与肝肾阴虚。气不摄血与脾虚关系密切。 1、肺经热盛:肺主鼻,属金畏火,其性肃降。外感六淫,肺气壅遏,化热化火,上扰清道,灼伤鼻络,迫血妄行致衄。如明·陈实功《外科正宗》卷四说:“鼻中出血,乃肺经火

治疗流鼻血的偏方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 o t f o r c o m m e r c i a l u s e 治疗流鼻血的偏方(六条) 1、流鼻血断根方:新鲜柏树子仁七粒,生用三粒,煨熟四粒,共捣烂,水冲连渣服,可使不再流鼻血。 偏方:糯米的稻子根一株,一条小胡子鱼(最好是野生的),加冰糖少许炖后喝汤,鱼也可以吃。可以连续服用,也可以隔几日一次,一般3—4次后即可痊愈。 2、治疗流鼻血的偏方、两个土方法:一个去火一个补血。 去火的是喝绿豆汤或冰糖梨水。 补血的是两个鸡蛋打碎搅在一起,开水冲熟,晾温后加多维葡萄糖适量。 早晚空腹各饮一次。 3、用猪鼻子和花生一起炖汤吃。 4、用料:猪鼻子1副、沙参半两、生地10克。 使用方法:将上味共入砂锅以清水大火炖约30分钟后,喝汤吃肉,每天1剂。功能主治:各种莫名原因的流鼻血。 疗效:多人验方,连吃7次可彻底治愈。 5、治疗流鼻血的偏方,用单味玄参50g,水煎服,立效不复发。(四个处方) [方一] 人参6克,大枣15枚,粳米30克。将枣去核,与另二味同煮为粥。日1剂,连用数日。 本方对因脾气虚引起的鼻出血有效。 [方二] 大枣15个。将枣洗净,浸泡一小时,用文火炖烂,每服1剂,日3次,7天为1疗程。 本方适用于脾气虚所致的鼻出血。 [方三] 龙眼肉、红枣、白糖参各15克,粳米100克。取连壳桂圆,剥去果皮,去核取肉,将白糖参单煎取汁,然后同红枣、粳米一并煮粥,亦可加少许白糖。 本方对脾虚所致的鼻出血有效。 [方四] 藕粉、糯米粉、白糖各250克。一起放盆中加适量水,揉成面团,上笼蒸15--20分钟。作早、午餐,温热服食。

小儿流鼻血防治有办法血

小儿流鼻血防治有办法 气候干燥,很多孩子爱流鼻血,家长看到后很慌张,不知所措,其实儿童鼻出血并不可怕。 儿童鼻出血多发生于4~10岁,并且90%以上的鼻出血多发生在鼻中隔前下方。鼻中隔前下方有一个由动脉和静脉血管构成的血管网,这里的粘膜薄,静脉没有瓣膜,医学上称为鼻腔易出血区。由于位置靠前,当受到外力冲击时,很容易出血。 鼻出血的原因很多,有局部的,也有全身的。局部的原因有鼻部外伤、鼻前庭炎、鼻腔异物、鼻血管瘤等;全身性的原因有上呼吸道炎症、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硬化、维生素C缺乏、血友病、白血病等。 孩子鼻出血时,家长千万不要慌张,应将患儿取坐位或半坐位,头略向前倾,不能取仰卧位,也不能头向后仰,以免血液呛入呼吸道。若血流入咽部,刺激咽部咳嗽后会加重出血。这时可用冷毛巾敷头部,用手指在鼻翼上稍施加压力3~5分钟,也可用消毒棉花蘸0.1%肾上腺素溶液或云南白药,填塞鼻腔10分钟,然后轻轻取出棉花。 为了防止室内干燥,可在地面上洒些水,或用空气加湿器,保持室内一定的湿度。让孩子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及富含营养且清淡、易吸收的食物,防止维生素C、B1、B2等的缺乏。鲜生地、鲜白茅根、鲜芦根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天。也可把空心菜250克洗净,和糖捣烂,冲入沸水后饮用,起到清热凉血的功效。鼻腔内经常涂一些金霉素或红霉素眼药膏,以防止鼻部粘膜干燥,另外要戒除孩子挖鼻孔的不良习惯。以上方法只是鼻出血患者的家庭急救,由于引起鼻出血的原因很多,而且长期大量的鼻出血会导致休克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应及时到医院,请专科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及时去医院检查一下。 鼻出血,医学上称之为鼻衄,通常是指鼻腔、鼻窦或鼻咽部的血管破裂而致的鼻流血,发生于各种年龄,不同时间和季节,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轻者为鼻涕中带血或点状滴血,重者大量出血不易控制,可引起失血性休克。 1.鼻出血的易发因素(1)创伤(2)鼻腔病变(3)全身疾病 2.鼻出血的辨认和处理 鼻出血既是许多疾病的一种症状,也是一种疾病。因为鼻出血的症状有轻有重,所以不可忽视。一般局部原因(如创伤、鼻腔病变)引起的鼻出血常表现为一侧鼻出血,而全身性原因(全身疾病)引起的鼻出血多表现为双侧同时出血或交替出血,同时鼻出血也可能是高血压危象病人所表现的一个症状。小量的鼻出血常为鼻涕中带血或点状滴血,大多可自行停止、不治而愈。大量的鼻出血通常呈流水状,源源不断,有时很不易控制,必须给以紧急处理。 3.鼻出血时的一般处理 鼻出血时要使病人取坐位或半坐位,并注意保护病人的衣服,以免被血污染。如果出血量多或杯疑病人出现休克时(如病人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脉搏加快、呼吸急促等),可取去枕头,采取平卧位或平卧头低位,并立即呼叫120。同时仔细观察呼吸、脉搏的变化,尽快把病人送往医院。

经常流鼻血的原因及治疗的方法

经常流鼻血的原因及治疗的方法 (摘自当代健康报) 流鼻血的原因 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发现周围的人群中,不少人会无缘无故地流鼻血,这是什么原因呢? 流鼻血,学名鼻衄(nǜ),也称鼻出血,是指由于鼻孔内的毛细血管脆弱,血管受到破坏后,血液从鼻孔里流出,是一种医学上的疑难病症。 流鼻血原因很多,有鼻外伤、粘膜上结干痂皮、受酸、碱异物的损伤、日晒过热、饮酒过多、劳累过度、压力大、高血压等。常流鼻血是心血管系统、内器官、各种感染、血液疾病和其它疾病的并发症。因此常流鼻血的人不能大意应尽早治疗。 很多人流鼻血常常认为是鼻子本身出了问题,这其实有点头疼医头了,对与经常流鼻血应辩证诊断。临床证明,中医治疗流鼻血的效果较好,相比手术治疗,对人体的损伤也较小。 中医认为流鼻血是由于人的气血上逆导致的。鼻属于肺窍,鼻子出现病症,一般来说,与肺和肝等部位出现异常有着很大的关系。当人的气血上升,特别是肺气较热时,人就会流鼻血。肺气过热时,人的眼底也会带血或出血。上火和流鼻血的原因是一样的,都是气血上逆导致的结果,但上火不是导致鼻子出血的原因。 流鼻血的中医治疗方法 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说,流鼻血的成因可分为燥热及虚弱两类,多数常流鼻血的人群兼具两种症状,即中医常说的阴虚火旺。 如果经常流鼻血,首先要治疗阴虚火旺,需要去肝火,健脾胃,强心清肺。对于因阴虚火旺引起的流鼻血,建议坚持服用七理汤。 七理汤为中医古方,因其能对人体七大主要器官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而得名。七理汤对阴虚火旺有很好的调理功效,可以从根本上治疗流鼻血。现代人生活节奏快,没时间煎药,建议可以将药材磨粉做成七理汤茶,可以直接泡茶饮用,药材打粉后药材容易析出饮用是可以加适量的蜂蜜或者冰糖。一般疗程为3-6个月,基本可以根治。 流鼻血如何止血 当鼻腔过于干燥时,里面的毛细血管就会破裂,导致流血。从临床上来看,90%的流鼻血现象都属于血管破裂导致的血管性流血。对此,患者不用太紧张,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自行处理,及时止血即可。 流鼻血时,一般人都习惯于将头向后仰,鼻孔朝上,这样不但不易止血,后仰姿势还会使鼻腔内已经流出的血液因姿势及重力的关系向后流到咽喉部,会被吞咽入食道及胃肠,刺激胃肠黏膜产生不适感或呕吐。出血量大时,还易吸呛入气管及肺内,造成危险。 正确方法:保持正常直立或稍向前倾的姿势,压迫止血。即使有少量的凝血块堵住鼻腔也没有关系,凝血块中的凝血物质可有助于血液凝固。急于把它擤出,易导致再出血。当然,如果出血量较大,要及时就医。

小孩儿流鼻血的原因和处理

小孩儿流鼻血的原因和处理 文章导读 又到了炎炎夏季,高温干热的天气不仅让许多大人心情烦躁、身体不适,还会导致家里的小孩儿流鼻血。实际上,不仅在夏天,冬天干燥的室内和春季风沙天气都是小孩儿流鼻血症状的高发期,不仅让孩子们哭闹不已、更让许多家长朋友们为此担忧紧张。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小孩儿流鼻血,我们又该怎样预防和处理呢? 专家称,导致儿童鼻出血的诱因主要有: 1鼻腔粘膜干燥、毛细血管扩张、有鼻腔炎症或受到刺激容易出现鼻出血。 2气候条件差,如空气干燥、炎热、气压低、寒冷、室温过高等都可以引起鼻出血。 3有的小儿有用手抠鼻孔的不良习惯,鼻粘膜干燥时很容易将鼻子抠出血。 4在饮食上挑食、偏食、不吃青菜等不良习惯,也可以造成因维生素的缺乏而致鼻出血。5外部伤害是小孩流鼻血的一个主要原因,小孩好动顽皮,不小心撞到硬物,是有可能流鼻血的。 6鼻粘膜糜烂、鼻中隔偏曲等,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原因,建议到耳鼻喉科进行检查确诊。 7 血小板减少,建议查一下血常规,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并发症,千万不要当做小事。同时,某些全身性疾病如发热、高血压、动脉硬化、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也可以引起鼻出血。 儿童鼻子出血属于急症,一旦发生要及时止血。简单的方法是将出血的鼻孔塞上经消毒的棉花球或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双侧鼻翼;也可以用食指压迫患侧鼻翼5-10分钟,进行压迫止血。此时应尽量使孩子安静,避免哭闹。最好让孩子取坐位,头稍向前倾,尽量将从鼻咽腔咽到口腔的血吐出,避免将鼻血咽进胃里,刺激胃部引起腹痛及呕吐。如果出血量较大,有面色苍白、出虚汗、心率快、精神差等出血性休克前兆症状时应采用半卧位,同时尽快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以上就是小孩儿流鼻血的常见原因和处理方法,家长朋友在孩子流鼻血时要及时妥善处理或送医,还要保持冷静、避免因自身惊慌吓到孩子。此外,平时还要督促孩子多喝水,多

流鼻血正确处理方法

流鼻血正确处理方法 原因当鼻腔过于干燥时,里面的毛细血管就会破裂,导致流血。90%的流鼻血现象都属于血管破裂导致的血管性流血。对此,患者不用太紧张,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自行处理,及时止血即可。大部分儿童的鼻出血多发生在鼻中隔。鼻中隔血管网是鼻腔易出血区,位置比较靠前。鼻腔内有一层粉红色的黏膜,黏膜上分布着丰富血管。当吸入外界空气时,鼻黏膜具有加热、加温、加湿和过滤空气的作用。气候干燥,鼻腔黏膜易干燥、结痂甚至出血。有的孩子爱用手指挖鼻孔,易损伤鼻黏膜,造成出血。流鼻血并不可怕,但如果过度紧张会导致血压升高,加重出血。 错误处理: 流鼻血时,一般人都习惯于将头向后仰,鼻孔朝上,这样不但不易止血,后仰姿势还会使鼻腔内已经流出的血液因姿势及重力的关系向后流到咽喉部,会被吞咽入食道及胃肠,刺激胃肠黏膜产生不适感或呕吐。出血量大时,还易吸呛入气管及肺内,造成危险。其次,流鼻血用冷水冲洗头部也是错误的,寒冷季节易患感冒。 正确方法:保持正常直立或稍向前倾的姿势,压迫止血。即使有少量的凝血块堵住鼻腔也没有关系,凝血块中的凝血物质可有助于血液凝固。急于把它擤出,易导致再出血。当然,如果出血量较大,要及时就医。流鼻血时,我们可用凉毛巾敷在额头或鼻部,减轻出血症状。也可用拇指和食指紧捏两侧鼻翼压迫止血,3-5分钟后慢慢松手,出血多可止住。也可用消毒棉花将鼻子堵住,再进行压迫止血,然后轻轻取出棉花。

预防方法为防止室内干燥,可在地面上洒些水,或用空气加湿器。饮食上少吃辛辣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以及富含营养且清淡、易吸收的食物。另外,要戒除挖鼻孔的不良习惯,养成一个鼻孔擤鼻涕、用清水冲洗鼻腔的好习惯。 2012年12月

小孩流鼻血是什么原因与治疗方法

小孩流鼻血是什么原因_小孩流鼻血偏方_小孩流鼻血吃什么好 秋天来了,此时人容易“秋燥”,小孩子鼻腔内的黏膜血管丰富且又非常脆弱,燥热的空气容易引起鼻腔干燥而导致毛细血管破裂而流血。你知道如何预防小孩流鼻血吗? 小孩流鼻血是什么原因 1、当鼻腔粘膜干燥、毛细血管扩张、有鼻腔炎症或受到刺激时就容易出现鼻出血,如各种鼻炎、鼻窦炎、鼻结核、鼻梅毒、鼻外伤、鼻中隔偏曲、鼻异物或鼻肿瘤等。 2、气候条件差,如空气干燥、炎热、气压低、寒冷、室温过高等都可以引起鼻出血。 3、有的小儿有用手抠鼻孔的不良习惯,鼻粘膜干燥时很容易将鼻子抠出血。 4、在饮食上挑食、偏食、不吃青菜等不良习惯,也可以造成因维生素的缺乏而致鼻出血。 5、外部伤害是小孩流鼻血的一个主要原因,小孩好动顽皮,不小心撞到硬物,是有可能流鼻血的,还有就是要教

育孩子不要随意的挖鼻孔,挖鼻孔可能造成鼻粘膜破损,从而导致流鼻血。[1] 6、鼻粘膜糜烂、鼻中隔偏曲等,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原因,建议到耳鼻喉科进行检查确诊。 7、血液中的血小板减少,建议检查一下血常规,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并发症,父母们千万不要当做小事。同时,某些全身性疾病如发热、高血压、动脉硬化、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也可以引起鼻出血。 小孩流鼻血偏方、治疗方法 1.冷敷。少量滴血时,家长可用冰袋或湿毛巾冷敷前额及颈部,或用冷水及冰水漱口,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 2.压迫鼻翼法。具体操作是,家长用自己的拇指食指紧捏两侧鼻翼约10~15分钟(如果确定哪个鼻孔流血也可以直接压迫出血的鼻孔)。很多家长首先想到用纸巾堵塞,其实纸巾压力通常不够,不能达到止血的效果,而且纸巾未经消毒,容易诱发感染。在压迫鼻翼的同时,取坐位,头稍向前下倾,以便把嘴里的血吐出来。而不是像很多家长那样,让孩子抬起头。因为当孩子抬高头时,血液会被不由地咽下去,刺激胃肠引起恶心、呕吐等,特别是出血量大时,还会发生

治疗鼻塞妙招鼻过敏不用愁中医治疗有妙招

治疗鼻塞妙招--鼻过敏不用愁,中医治疗有妙招 发布者: 热度0票浏览1次【】【】时间:2010年4月30日23:49 在药疗上,疗治当时的需要用黄芩、栀子、龙胆草、桑白皮、知母等清肝泻肺国药为主,配合桑叶、菊花、白僵蚕等药以疏风解表、抗过敏2008年03月13日 人的生活是苦我向天要回与生俱来的无邪,於是,老天派来一名安琪儿来完成这项任务... 「冬病夏治」鼻过敏不消愁,儒医疗治有妙招 什麼是「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简而言之,就是人的身体受某些事物的非常刺激孕育发生过敏反映,体现以鼻黏膜病变为主的鼻部疾病首要症状为常年性或季节性的爆发嚏喷,鼻塞,流鼻水,紧张者如未关紧的水龙草头一般,全日流个不断,有些另有眼睛、鼻部及上颌瘙痒的情形,在儒医称为「鼻鼽」或「鼽嚏」证(「鼽」,音ㄑㄧㄡ,是鼻塞的意思),远在西周〔礼记〕及战国时代的儒医典籍〔内经〕中即有记录,咱们的老祖宗经历屡次两千多年的研究,对于於本病的疗治累积了不少经验 儒医怎样疗治过敏性鼻炎?儒医疗治疾病的英华在於「辨证论治」,也就是医师按照患者差别的病情、体质及情况等因素,周全综合分析,加以辨证分型,各异施予恰当的疗治对于过敏性鼻炎而言,疗治的重点是由肺、脾、肾三脏著手(「肺」指呼吸糸统,「脾」指克化糸统,「肾」指繁殖机体分泌糸统),疗治方法有国药内吃法、针灸疗法等1、内吃法:临床上分为寒证、热证、虚证等几种证型 寒证:体现为头疼、畏寒,鼻塞流涕遇冷或遇风加剧,常归并咳嗽或哮喘,易四体行为冰冷,舌色淡红,舌苔薄白而润滑油,脉滑等症状经常使用桂枝汤、葛根汤、小青龙汤、辛夷散等丹方疗治 热证:体现为遇热气或吃燥热食品时鼻塞酸痒、嚏喷爆发,口乾舌燥,易流鼻血或长芳华痘,舌色较红,舌苔黄,脉弦滑或数等症状经常使用的丹方如辛夷清肺饮、龙胆泻肝汤等 虚证:疗治时除了施用上面所说的袪邪及通鼻窍等治标的药物外,尚需同时服用补养药物治本临床上可概略分为肺气虚、性情虚、肾阳虚及肾阴虚等四型

成人流鼻血处理方法

成人流鼻血处理方法: 1.在止流之前应先将血块擤出,以免因伤口无法闭合而无法止血。 2.以去充血剂或鼻腔喷液将棉花沾湿,塞入鼻孔可帮助止血,白醋也行。 3.用手指捏住部分的鼻肉,持续压紧五至七分钟,可帮助止血。 4.坐直,以免血液流到喉咙。 5.冰敷可促使血管收缩,减少流血。 6.血液凝结后,将形成血块结痂,此时最好不要挖鼻孔,以免剥落结痂,造成鼻血复发。 7.涂抹抗生素或类固醇软膏,可止痒也可防止黏液干硬。 8.左(右)鼻孔流血,举起右(左)手臂,数分钟后即可止血。 9.将流血一侧的鼻翼推向鼻梁,并保持5~10分钟,使其中的血液凝固,即可止血。如两侧均出血,则捏住两侧鼻翼。鼻血止住后,鼻孔中多有凝血块,不要急于将它弄出,尽量避免用力打喷嚏和用力揉,防止再出血。 10.患者左(右)鼻孔流血时,另一人用中指勾住患者的右(左)手中指根并用力弯曲,一般几十秒钟即可止血;或用布条扎住患者中指根,左(右)鼻孔流血扎右(左)手中指,鼻血止住后,解开布条。 11.取大蒜适量,去皮捣成蒜泥,敷在脚心上,用纱布包扎好,可较快止血。 12.让患者坐在椅子上,将双脚浸泡在热水中,可止鼻血。 13.如经常流鼻血,需去医院进一步诊治。

小儿流鼻血防治有办法 气候干燥,很多孩子爱流鼻血,家长看到后很慌张,不知所措,其实儿童鼻出血并不可怕。 儿童鼻出血多发生于4~10岁,并且90%以上的鼻出血多发生在鼻中隔前下方。鼻中隔前下方有一个由动脉和静脉血管构成的血管网,这里的粘膜薄,静脉没有瓣膜,医学上称为鼻腔易出血区。由于位置靠前,当受到外力冲击时,很容易出血。 鼻出血的原因很多,有局部的,也有全身的。局部的原因有鼻部外伤、鼻前庭炎、鼻腔异物、鼻血管瘤等;全身性的原因有上呼吸道炎症、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硬化、维生素C缺乏、血友病、白血病等。 孩子鼻出血时,家长千万不要慌张,应将患儿取坐位或半坐位,头略向前倾,不能取仰卧位,也不能头向后仰,以免血液呛入呼吸道。若血流入咽部,刺激咽部咳嗽后会加重出血。这时可用冷毛巾敷头部,用手指在鼻翼上稍施加压力3~5分钟,也可用消毒棉花蘸0.1%肾上腺素溶液或云南白药,填塞鼻腔10分钟,然后轻轻取出棉花。 为了防止室内干燥,可在地面上洒些水,或用空气加湿器,保持室内一定的湿度。让孩子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及富含营养且清淡、易吸收的食物,防止维生素C、B1、B2等的缺乏。鲜生地、鲜白茅根、鲜芦根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天。也可把空心菜

流鼻血的急救方法【鼻出血的紧急处理方法】

流鼻血的急救方法【鼻出血的紧急处理方法】 流鼻血在日常生活中很是常见,那么鼻出血我们该怎么办吗?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鼻出血的紧急处理方法,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鼻出血的止血方法 1、局部压迫止血:头部应该保持正常竖立或稍向前倾的姿势。用手指由鼻子外面压迫出血侧的鼻前部,似一般以手夹鼻子的做法,直接压迫约五至十分钟。大部份病人都可以此种方法简朴地来止血。假如压迫超过了十分钟后血仍未止,则可能代表着严重的出血,或有其它问题存在着,此时就须要送医做进一步的处置。 2、在止流之前应先将血块擤出,以免因伤口无法闭合而无法止血。 3、以去充血剂或鼻腔喷液将棉花沾湿,塞入鼻孔可帮助止血,白醋也行。 4、涂抹软膏:当鼻血被控制后,在鼻内涂一些维生素E软膏。假如没有维生素E,可用少许抗生素或类固醇软膏代替,一天涂2~3次。维生素Ⅱ软膏可促进伤口愈合,而抗生素或类固醇软膏町毁坏鼻腔内的葡萄球菌,不仅止痒,也防止粘液干硬。鼻粘膜若因干燥而产生疼痛,可使用芦荟或治痢草软膏。 5、用冰冷敷:冰冷能促使血管膨胀及减少流血。可以用碎冰或冰毛巾冷敷鼻子、颈部及脸颊,促使血管膨胀,减少流血。 6、涂抹抗生素或类固醇软膏,可止痒也可防止黏液干硬。 7、左鼻孔流血,举起右手臂,数分钟后即可止血。 8、患者左鼻孔流血时,另一人用中指勾住患者的右手中指根并用力弯曲,一般几十秒钟即可止血; 9、或用布条扎住患者中指根,左鼻孔流血扎右手中指,鼻血止住后,解开布条。 10、取大蒜适量,去皮捣成蒜泥,敷在脚心上,用纱布包扎好,可较快止血。 11、让患者坐在椅子上,将双脚浸泡在热水中,可止鼻血。 12、穴位按摩法取穴:肩井穴治法:患者取坐位,术者用食、拇指掐捏,挤压穴位中央,将肩部肌肉向上提起3-5秒钟,反复3回为1次,每次间歇两分钟,发作时连接3次。5天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3天,孕妇忌用此法。 13、如流鼻血不止,要及时到医院就医。鼻出血中医治疗方法 治疗中应根据病情,掌握”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在鼻衄发作时应采用冷敷,压迫止血,鼻内填塞等外治法止血,再分析鼻衄的病因,进行辨证施治。 1.肺经热盛 治法:疏风清热,凉血止血。 方药:黄芩汤加减。黄芩9g,山栀子9g,连翘12g,桑白皮12g,薄荷9g,荆芥6g,赤芍12g,丹皮12g,麦冬9g,白茅根15g,侧柏叶9g,大蓟9g,小蓟9g,甘草6g,咳嗽痰稠者加瓜蒌仁、贝母。 2。胃热炽盛 治法: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清胃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黄芩15g,黄连6g,芦根12g,藕节9g,升麻9g,生石膏30g,生地15g,丹皮12g,赤芍12g,犀角2g,大蓟9g,白茅根15g、若失血过多,加黄精、桑椹子等以养血止血。 3.肝火上逆 治法:清肝泻火,降逆止血。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6g,山栀子9g,黄芩9g,柴胡12g,木通6g,生地15g,车前子18g,泽泻2g,当归12g,甘草6g,羚羊角,代赭石15g,钩藤15g,茜草12g,侧

鼻出血常见的出血部位与治疗方法

鼻出血常见的出血部位与治疗方法 发表时间:2018-12-21T10:53:51.473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23期作者:朱珍华 [导读]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鼻出血的原因很多,既有局部原因包括外伤、炎症、肿瘤、鼻中隔疾病、鼻腔异物等,也有全身原因包括心血管疾病、血液病、营养障碍或维生素缺乏、肝肾功能疾病、风湿热、中毒、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内分泌失调等。 贾汪区人民医院江苏省徐州市 221011 摘要: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鼻出血的原因很多,既有局部原因包括外伤、炎症、肿瘤、鼻中隔疾病、鼻腔异物等,也有全身原因包括心血管疾病、血液病、营养障碍或维生素缺乏、肝肾功能疾病、风湿热、中毒、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内分泌失调等。目前治疗鼻出血的方法多种多样,本文对2016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79例鼻出血患者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 关键词:鼻出血出血部位;鼻出血治疗方法;鼻内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于2016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79例鼻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其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38例,年龄在6-88岁,平均年龄46.6±3.8岁。病史0.5~15天,出血量50~1000ml。患者中患有并发症的44例,其中并发高血压的42例,鼻腔恶性肿瘤1例,凝血机制障碍1例。 1.2治疗前处理 为了对患者进行处理,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局部麻醉的方法是采取2%利多卡因 20ml+0.1%肾上腺素棉片进行表面麻醉,并且利用利多卡因进行鼻腔粘膜浸润麻醉,共有78例患者采用局部麻醉。全身麻醉主要采用人工呼吸机控制呼吸,静脉泵维持患者的麻醉深度与肌松,鼻腔以2%利多卡因20ml+0.1%肾上腺素棉片进行表面麻醉,共有1例患者进行全身麻醉。 2.治疗方法 2.1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治疗 找到出血部位是解决鼻出血的关键,因鼻内镜亮度较高能深入鼻腔,可见较隐藏部位尤其是嗅裂区,中道后段和C型鼻中隔凹陷处,鼻内镜导视下治疗鼻出血避免了盲目填塞,减少了并发症,最大限度减少了鼻黏膜损伤。我院治疗鼻出血,常见出血部位依次为:利氏区35.44%(28/79),下鼻道穹隆部25.31%(20/79)、嗅裂鼻中隔部32.91%(26/79)、中鼻道后上部3.79%(3/79)、恶性肿瘤 1.26%(1/79),凝血机制障碍未知出血部位1.26%(1/79)。出血部位与年龄有一定的相关关系。50岁以下年龄组以利氏区为主,50岁以上以嗅裂鼻中隔部,下鼻道后方穹隆部出血最为常见。79例中,除1例因鼻腔恶性肿瘤,行全身麻醉下肿瘤切除,填塞止血,1例因凝血机制障碍未知出血部位,行局麻下鼻内镜下填塞止血,其余77例均采用局麻下电凝后局部明胶海绵填塞止血。1次止血治愈的患者75例(94.93%),2次止血治愈的患者4例(5.06%)。 2.2填塞法 传统的鼻腔填塞是治疗鼻出血最基本有效的方法,目前适用于出血较剧、渗血面大且出血部位尚不明确者。目前常用的止血材料有凡士林油纱条、止血纱布、高分子膨胀海绵、明胶海绵、碘仿纱条等。其实各种材料各有优缺点,但不论用什么材料填塞,影响止血效果最重要的因素还是能否准确找到出血点。基层医院最常用的是凡士林油纱条,某些病人凡士林纱条填塞后仍未能止血,其原因有二:对疼痛耐受性低的患者,在填塞过程中头部下意识地躲闪拒填,并且因紧张和痛苦而皱眉时,鼻翼内收使鼻腔左右径变窄,凡士林纱条不能深达后鼻孔处,鼻腔后段的出血点不能被压迫止血,这时如改用高分子膨胀海绵填塞,患者痛苦减轻,不再拒填,使止血海绵能顺利填到后鼻孔处,可达到止血效果。若血先自前鼻孔流出,可用无菌凡士林纱条行前鼻孔填塞止血;若出血来自鼻腔后部并先流向咽部,或经前鼻孔填塞后仍有血流入咽部,可采用后鼻孔填塞。对于出血较剧者,往往出血点不明确或只能大概估计出血部位,传统的填塞术不能有效止血,可应用鼻内镜,查找出血点,微型定向填塞。鼻腔填塞虽然效果好,操作简便,但存在着填塞时及填塞后患者非常痛苦,且有不同程度的黏膜损伤,抽出纱条后再出血需重新填塞等弊端,且反复填塞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 2.3血管结扎法 随着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及微创介入的运用开展,血管结扎术已较少使用,经传统鼻腔填塞、物理凝固止血失败后的鼻出血患者,才考虑使用血管结扎法。明确出血部位的供应动脉是血管结扎术的前提。鼻腔动脉的主要血供分为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颈外动脉发出上颌动脉,上颌动脉发出蝶腭动脉、眶大动脉、腭大动脉等分支,其中蝶腭动脉经蝶腭孔进入鼻腔,又发出鼻腔外侧动脉和鼻后中隔动脉两个分支,分别供应鼻腔外侧壁后部、下部、鼻腔底、鼻中隔后部、下部,是鼻腔的主要供血动脉。可见鼻腔侧壁出血的责任血管是蝶腭动脉的外侧支,即鼻腔外侧动脉。血管结扎术通常是在经过反复鼻腔止血无效后才使用。临床上动脉结扎术的要求较高,例如上颌动脉结扎,通常会造成颌面部疼痛麻木、面瘫、眶下神经损伤、失明、上颌窦炎、溢泪、上唇麻木等并发症。尽管血管结扎术并发症较多,临床上已较少使用,但是经鼻内镜下蝶腭动脉结扎术仍是目前临床较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2.4全身治疗 引起鼻出血的病因很多,分全身性和局限性两种,出血的程度也不相同。在临床工作中,常常先作局部止血再行全身治疗,即止血期间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大部分鼻出血患者情绪紧张和恐惧,应予以安慰,必要时给予镇静剂。鼻出血的一般处理原则,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鼓励患者吐出口咽部血液,以免刺激胃部引起呕吐。休克患者,应取平卧低头位,给予补液、抗休克急救治疗;鼻出血局部处理原则,明确出血部位并及时止血。对于年龄偏大,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给予降压、降糖、心脑血管相关对症治疗,密切监测血压、血糖、脉搏、心率、凝血情况。对发热、鼻窦炎、鼻腔填塞时间久的患者可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患有血液系统疾病的鼻出血患者,应先给予局部止血,随后行血液系统相关检查,对症处理后可转入血液内科行相关具体治疗。总之,鼻出血的全身治疗也很重要。 结语 鼻出血属于耳鼻喉科常见急症,目前治疗鼻出血的方法多种多样,鼻内镜下可准确定位出血部位,直视下电凝止血,视野清晰,止血迅速准确,方法简单有效,患者痛苦小,止血效果确切、鼻黏膜损伤轻、并发症少等优点,无需特殊设备,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幼儿园如何流鼻血预防小常识

幼儿园如何流鼻血预防小常识 儿童鼻出血是个常见的现象。在夏天气候炎热和冬天室内干燥的季节,小儿鼻出血的现象更多,特别是有的小儿经常在夜间流鼻血,不少家长不能不为此而担忧。 宝宝流鼻血的原因 1、幼儿鼻黏膜脆弱,在干燥的天气下,需要更多血液流经鼻腔以提高温度与湿度,因此容易造成鼻黏膜充血而导致出血。 2、外伤所致孩子活动力旺盛,跑跳间容易碰撞或受重击,致使脆弱的鼻子出血。玩耍时将异物塞入鼻腔,也容易造成流鼻血。 3、手抠鼻子患有过敏性鼻炎或罹患感冒的幼儿,会因为流鼻水、鼻塞而使鼻子发痒,造成打喷嚏或用手指抠鼻孔,导致脆弱的鼻黏膜受伤、出血。 4、生活作息不正常许多孩子因为作息不正常,睡眠时间比较少,身体虚弱,容易引发流鼻血。通常因作息不正常导致流鼻血的孩子,也会有眼屎多、鼻屎多及口气有臭味的情形。 5、过敏引起鼻子的过敏现象在冬天特别明显,也易因鼻黏膜的脆弱及冬天干燥的冷空气,引发流鼻血。容易流鼻血的宝宝,大部分有过敏性鼻炎的病状,因过敏性鼻炎的鼻黏膜常会有糜烂症状,且会因瘙痒感而常搓揉鼻部,造成鼻黏膜受伤流血。 6、其他疾病所致临床上,某些全身性疾病如凝血因子异常或鼻腔内肿瘤,在早期也会以"流鼻血"的方式表现出来。若宝宝常常没原因地流鼻血,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征兆,应该带他去耳鼻喉科检查,找出真正原因。某些药物中含有抗凝血功能,服用期间也会造成易流鼻血的情形。体质弱或者患白血病、血友病等血液疾病的宝宝容易流鼻血。

多发原因 1、春季来临,儿童体内阳气也随之急剧升发,血随气涌,上冲到鼻咽而容易出血。 2、冬去春来,脱去厚衣重帽的儿童,突然获得室外活动的机会,特别兴奋,容易造成鼻外伤出血。 3、入春转暖,冬天过久收缩的鼻腔血管扩张,鼻内产生干燥、发痒等不适感,稍一抠挖,即会出血。 4、春天是流感、麻疹等热性病的流行期,发烧之后可继发鼻腔及鼻窦感染,造成鼻出血。 预防宝宝流鼻血的方法 1.在干燥季节,对有鼻出血史的孩子,家庭应备有金霉素眼药膏,每天可在鼻腔内均匀地涂抹,以滋润鼻粘膜。 2.纠正孩子偏食的习惯,多喝水,多吃蔬菜,合理科学地安排孩子的饮食。 3.晚间孩子发生鼻呼吸不畅,可用清水润鼻,而千万不能抠挖鼻腔。 4.一旦发生鼻出血,可以用干净的脱脂棉充填鼻腔止血,如没有脱脂棉也可用手指压迫鼻翼两侧5分钟。 5.让鼻出血的儿童低头(注意不是仰头)并举起上肢,以增加上腔静脉的回心血量,从而减少鼻腔供血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6.用冷毛巾敷鼻部而使鼻血管收缩。 7、滋润鼻腔:当小孩鼻腔干燥时,可用棉团蘸净水擦拭鼻腔。 8、控制剧烈活动,避免鼻外伤:小孩鼻出血除了鼻腔局部炎症所致以外,剧烈活动也会使鼻黏膜血管扩张,或者导致鼻腔发痒。小孩挖鼻腔也容易引起鼻出血,除了避免剧烈运动之外,还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随意抠挖鼻孔。

民间治疗流鼻血的偏方

民间治疗流鼻血的偏方 鼻子出血时,可以用卫生棉球将鼻子堵住,头部可以采取后仰的方式,以便尽快止血。与此同时,还可以用凉毛巾敷在额头或鼻部,降低头部和鼻子的温度,以减轻出血症状。如果鼻腔内流血过多,很难止住,就应该及时去看医生了。 ●将石榴花(或者凌霄花)晒干,研成粉。用法:取一点吸入鼻孔内,一天一次。如果小孩不会吸,可将其放入纸上,将粉吹入小孩的鼻孔内。同时取藕节2~3节,炖起来当茶喝,效果不错。 ●用稻田里的稗草根洗干净,煎起来当茶喝,每次用量150克。 ●用空心菜的根和猪心一起炖,喝汤吃菜。 ●(1)用白石榴花(只会开花不会结果的)晒干后泡茶喝,一次3~5朵。(2)用茅草根洗干净煎起来当茶喝。 ●鲜白萝卜汁30毫升,白糖20克,一次服下,每日两次。 ●取云南白药1~3克,倒在干净的纸上,将药粉慢慢吹入出血的鼻孔,出血可马上止住。

●用一根火柴燃烧后对着大拇指少桑穴点炙,可止血。 ●用扁柏适量煎起来吃。一天吃一次,吃三天就好。如果比较难吃可加点糖。 我小时候就是沙鼻子,经常流鼻血,后来吃了个偏方就好了,很简单,就是拿花生衣--花生米外的红色的膜熬 了汤,然后吃掉喝掉,味道不怎么地,我也就吃了一次, 不过以后情况就大为改观 一般情况下,鼻腔血管破裂性流血并不需要特别治疗。既然鼻子出血与肺热有关系,人就应该在饮食,生活上尽量避免导致肺热的情形发生。要少喝酒,少吃辛辣的食物,少吃一切可能生热的食物。相反,可以多吃一些如苦瓜、绿豆汤、西瓜、冷饮等清热降火的食物。取冬桑叶3克,加上白茅根和麦冬,再适当加一些甘草,用来泡水喝,可以达到清热降火的目的。晚上洗好脚后,将蒜瓣敲碎,敷在脚心,第二天早上洗掉!重复两次就好了!

4岁孩子流鼻血怎么回事

4岁孩子流鼻血怎么回事 1~6岁是最容易流鼻血的年龄;而冬天,又是孩子最容易流鼻血的季节。谈到幼儿流鼻血,归纳6个可能因素: 1、过敏引起:容易流鼻血的小孩,大部分有过敏性鼻炎的病状,因过敏性鼻炎的鼻黏膜常会有糜烂症状,且因会有搔痒感而常戳揉鼻部,造成鼻黏膜受伤流血。 2、外伤所致:孩子活动力旺盛,跑跳间容易碰撞或受重击,致使脆弱的鼻子出血。甚至玩耍时将异物塞入鼻腔,也容易造成流鼻血。 3、手抠鼻子:患有过敏性鼻炎或罹患感冒的小孩,会因为流鼻水、鼻塞,使鼻子发痒,造成打喷嚏或用手指抠鼻孔(有的则是坏习惯),导致脆弱的鼻黏膜受伤、出血。 4、鼻黏膜脆弱:幼儿的鼻黏膜较脆弱,在冬天干燥寒冷的天气下,需要更多血液流经鼻腔,提高温度与湿度,因此,造成鼻黏膜易充血而导致出血。 5、生活作息不正常:许多孩子因为作息不正常,睡眠时间比较少,身体虚弱,容易引致流鼻血。通常因作息不正常导致流鼻血的孩子,也会有眼屎多、鼻屎多及口气有臭味的情形。 6、其它疾病所致:临床上,某些全身性疾病,如凝血因子异常或鼻腔内肿瘤,在早期亦会以“流鼻血”的方式表现,顾教授提醒,若小孩常常没有原因的流鼻血,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征兆,

应该带他去耳鼻喉科检查,找出真正原因。 处理: 儿童血鼻出血属于急症,一旦发生要及时止血。简单的方法是将出血的鼻孔塞上经消毒的棉花球或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双侧鼻翼;也可以用食指压迫患侧鼻翼5-10分钟,进行压迫止血。此时应尽量使孩子安静,避免哭闹。最好让孩子取坐位,头稍向前倾,尽量将从鼻咽腔咽到口腔的血吐出,这样既可以知道出血量的多少也可以避免将鼻血咽进胃里,刺激胃部引起腹痛及呕吐。如果出血量较大,有面色苍白、出虚汗、心率快、精神差等出血性休克前兆症状时应采用半卧位,同时尽快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危害: 流鼻血不是简单的“鼻子出点血”,流鼻血是因肺燥血热引起的一种顽固性疾病,对人体的损害相当严重,如治疗不当或不及时会诱发鼻黏膜萎缩、贫血、血小板减少(长期下去可导致白血病的发生)、记忆力减退、视力下降、免疫力低下,严重的患者会将血液或血块吸入气管造成窒息。小儿流鼻血可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并会发生溢泪,泪中带有大量血块。长期流鼻血,不仅影响生活和学习,发展下去会引发缺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预防: 一、在干燥季节,对有鼻出血史的孩子,家庭应备有金霉素眼药膏,每天可在鼻腔内均匀地涂抹,以滋润鼻粘膜。 二、纠正孩子偏食的习惯,多喝水,多吃蔬菜,合理科学地安排孩子的饮食。

中医治疗鼻出血的方法

中医治疗鼻出血的方法 鼻出血( 鼻衄) 既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症状,又是一种单独的疾病。轻者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等则可致贫血。诊断无困难,关键在于查明原因,确定出血部位,迅速 而有效地止血。 鼻出血原因分全身和局部两大类: (1) 局部病因。外伤,如鼻及鼻窦外伤、颅底骨折、术后出血等;炎症,如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结核等;肿瘤,如鼻腔、鼻窦及鼻咽部恶性肿瘤、鼻腔血管瘤等;畸形,如鼻部中隔偏曲。 (2) 全身病因。血液病,常见有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及血管硬化,心脏病可引起阻性充血而致静脉压增高等;维生素缺乏,风湿热,急性传染病以及汞、砷化学物质中毒等。 治疗应仔细询问病史,清除鼻腔凝血块,进行全身及鼻腔的检查,查明出血原因和出血部位。 止血方法: (1) 指压法。用浸渍血管收缩剂棉片塞入鼻腔,嘱病人用指紧捏两侧鼻翼10-15 分钟出血即止。 (2) 烧灼法。用30-50 %硝酸银、铬酸烧灼出血点。 (3) 填塞法。适用于出血量较多、出血部位不明确者。前鼻孔填塞法:用碘仿纱条先压于鼻腔底部,然后绕至中鼻甲前上方,再由上而下反复重叠填塞鼻腔,进行压迫止血;后鼻孔填塞法;经前鼻孔填塞无效时改用此法。 (4) 血管结扎法。当前、后鼻孔填塞法失败时可采用。颈外动脉结扎法:多用于中鼻部平面以下部位的出血;筛动脉结扎术:中鼻甲平面以上部位出血可结扎筛动脉。 本病中医称“鼻衄” ,属血证范围。脏腑病变所致的鼻出血,有实证和虚证之分。实证多与肺热、肝火、胃热有关,风热犯肺,邪壅鼻窍,灼伤脉络,血溢络外而衄血;肝火犯肺,肺络受伤, 发为衄血;胃热炽盛,迫血妄行,循阳明之络,上出鼻窍而衄血。虚症则常因肝、肺、肾和脾相关,有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火载血升,上溢清窍;有肺肾阴虚,虚火上炎,灼伤脉络,血溢肺窍; 亦有脾失统摄,血无所依,溢出脉外者。 【鼻衄的辨证施治】鼻出血、肺经热盛、疏风清热,凉血止血、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肝火上逆、清肝泻火,降逆止血、肝肾阴虚、滋养肝肾,养血止血、阴虚肺燥、养阴清 肺,润燥止血、脾不统血、健脾益气,摄血止血。 常用处方: 1.肺经热盛 治法:疏风清热凉血止血 方药:黄苓汤(《医宗金鉴》)加减:黄苓9g、山梔子9g、连翘12g、桑白皮12g、 薄荷9g、荆芥6g、赤芍12g、丹皮12g、麦冬9g、白茅根15g、侧柏叶9g、大蓟9g、小蓟9g、甘草6g、咳嗽痰稠者加瓜蒌仁、贝母 2胃热炽盛 治法: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清胃汤(《脉固症治》)合犀角地黄汤( 《备急千金要方》)加减:黄芩15g、黄连6g、 芦根12g、藕节9g、升麻9g、生石膏(先煎)30g、生地15g、丹皮12g、赤芍12g、犀角(冲服)2g、大蓟9g、白茅根15g、若失血过多、加黄精、桑椹子等以养血止血 3.肝火上逆 治法:清肝泻火、降逆止血 方药: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加减:龙胆草6g、山梔子9g、黄苓9g、柴胡12g、木通6g、生地15g、车前子18g、泽泻2g、当归12g、甘草6g、羚羊角(冲服)1 . 5g、代赭石15g、

小孩流鼻血的预防及处理

小孩流鼻血的预防及处理 1、鼻黏膜脆弱 幼儿的鼻黏膜较脆弱,在干燥的天气下,需要更多血液流经鼻腔以提高温度与湿度,因此容易造成鼻黏膜充血而导致出血。 2、外伤所致 孩子活动力旺盛,跑跳间容易碰撞或受重击,致使脆弱的鼻子出血。玩耍时将异物塞入鼻腔,也容易造成流鼻血。 3、手抠鼻子 患有过敏性鼻炎或罹患感冒的幼儿,会因为流鼻水、鼻塞而使鼻子发痒,造成打喷嚏或用手指抠鼻孔,导致脆弱的鼻黏膜受伤、出血。 4、生活作息不正常 许多孩子因为作息不正常,睡眠时间比较少,身体虚弱,容易引发流鼻血。通常因作息不正常导致流鼻血的孩子,也会有眼屎多、鼻屎多及口气有臭味的情形。 5、过敏引起 鼻子的过敏现象在冬天特别明显,也易因鼻黏膜的脆弱及冬天干燥的冷空气,引发流鼻血。容易流鼻血的宝宝,大部分有过敏性鼻炎的病状,因过敏性鼻炎的鼻黏膜常会有糜烂症状,且会因瘙痒感而常搓揉鼻部,造成鼻黏膜受伤流血。 6、其他疾病所致 临床上,某些全身性疾病如凝血因子异常或鼻腔内肿瘤,在早期也会以"流鼻血"的方式表现出来。若宝宝常常没原因地流鼻血,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征兆,应该带他去耳鼻喉科检查,找出真正原因。某些药物中含有抗凝血功能,服用期间也会造成易流鼻血的情形。体质弱或者患白血病、血友病等血液疾病的宝宝容易流鼻血。... 小孩流鼻血怎么办 如果小朋友忽然流鼻血,爸爸妈妈首先要让自己保持镇定,不要一见宝宝出状况就紧张因为父

母的紧张情绪非常容易影响到孩子;一旦孩子也跟着紧张,血压就会升高,从而加重了流鼻血。 家长应该做的是,让孩子采取直立坐姿,稍微前倾,头微微朝下;然后用大拇指和食指轻捏住孩子的鼻翼,一般在约五分到十分钟后,血自然就会止住。儿童最常见(约百分之九十以上)流鼻血的位置是在鼻孔内侧约一、两公分处的鼻中膈黏膜上,因为靠近前鼻孔,所以鼻出血时可先行使用最方便的局部压迫止血,其方法是: 1、让孩子头部保持正常直立或稍向前倾的姿势。 2、让宝宝的头部保持正常直立或稍微向前倾的姿势,不可仰头。如此才可以使已经流出的血液顺利地排出鼻孔外,以避免鼻血留在鼻腔内干扰到呼吸。 3、接着用手直接捏住宝宝出血侧的鼻翼上方(鼻子柔软处),压迫5~10 分钟左右,直至不会出血为止。(另一侧未流血的鼻孔不必压迫,可维持正常呼吸。) 4、期间可以冰敷鼻根及鼻头5~10 分钟,以帮助鼻子血管收缩,达到止血的效果。 5、待血止住后,可以带宝宝至耳鼻喉科查明出血的位置及原因。因为若小朋友出血的位置是在鼻腔的后处,较不易处理,需查明原因以防止下回再度出血。 小孩流鼻血的误区 1、忌把头仰着。仰头的时候,前鼻孔流出的血液就会畅通无阻地流向后鼻孔,再经后鼻孔流向口腔,这样,血液不容易凝固成块,难以止血。 2、忌用手指紧紧捏住两个鼻孔,因这样使血液流到别处。因为鼻孔与口、眼、耳都是相通的,血液可以从这些地方流出,严重者造成“七孔流血”。 3、忌用纸团、树叶塞鼻腔。此法不但达不到止血目的,反而会刺伤鼻粘膜血管,造成更严重的出血。 4、忌用布或棉花塞鼻腔,因可能在鼻内留下纤维质,引起再度出血。 5、忌用痰盂接血。采取身体前俯低头姿势向痰盂内吐血,一方面因病人头部过低,可使出血更多;另方面痰盂中水与血混合,显示出血量多,使病人精神紧张,也可增加出血。 6、忌仍用鼻子呼吸,应暂时改用口进行呼吸。一般鼻出血,最常见的、出血部位是鼻中隔前

孩子流鼻血中医有妙招

孩子流鼻血中医有妙招 孩子大多有厌食、偏食等不良习惯,若维生素A、C、PP等摄入不足,可使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增加易致出血。 研究表明,微量元素锌缺乏也可成为鼻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患有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的孩子,除全身性出血征象外,鼻出血也会经常发生。 孩子鼻出血时,家长可先让其坐起,头微向上仰,用拇指和食指按住其双侧耳翼,这刚好按在黎氏区,一般5~10分钟出血大多可止住,同时可用冷毛巾敷头部及鼻子周围。若此时出血仍未止,可将麻黄碱或1‰肾上腺素溶液滴于棉球上送入鼻腔,有止血效果。 预防孩子鼻出血,家长首先应帮助纠正小孩挖鼻的不良癖好,积极防治鼻炎、鼻窦炎等疾病。平时应保证孩子的正常休息,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如番茄、芹菜、萝卜、莲藕、荸荠、西瓜、雪梨、枇杷、橙、桔子、山楂等,忌多食导致“上火”的辛燥、煎炸食品。 易发生鼻出血的孩子,还可选用以下中药食疗方,以促进痊愈和巩固疗效: 1.鲫鱼石膏煲豆腐:鲫鱼1条约150克,豆腐200克,生石膏30克;将鱼宰好洗净后,与豆腐、石膏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煲1小时,以盐调味即可食用;幼儿可只饮汤不吃渣,以防鱼骨哽喉。有清肺热、降胃火、止鼻血的功效。 2.生地二根饮:鲜生地、鲜白茅根各30克,鲜芦根50克,水煎服,每日1剂,代茶饮,连用7~10天,能清热凉血、止血。 3.鲜藕汁饮:鲜藕300克洗净,磨烂挤汁约50~100毫升;每次50毫升,用少量白糖调匀、炖滚后服。可清热解暑,凉血止血。 4.黄花菜瘦肉汤:黄花菜30克(干品,浸泡洗净),瘦猪肉100克,蜜枣2枚,同入锅内,加水适量慢火1小时,以盐调味后食用。有清热平肝、润燥、止鼻血之效。 5.阿胶炖瘦肉:阿胶6克,瘦肉30克(切片),同放碗内,加适量开水,加盖隔水炖1小时,入少许食盐调味食用。有滋阴养血、止鼻血功能。 文章摘自https://www.360docs.net/doc/2914169394.html,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