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常见的出血部位与治疗方法

合集下载

鼻出血的原因、治疗和预防

鼻出血的原因、治疗和预防

鼻出血的原因、治疗和预防鼻出血俗称流鼻血,中医称鼻出血,是因生理因素、外伤和疾病引起的鼻腔毛细血管破裂,从而导致的出血症状。

可由鼻部疾病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致。

鼻出血的原因有哪些该如何治疗和预防下面进行简单介绍。

1.鼻出血的定义临床上,鼻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由鼻部疾病引发,也可由全身疾病引发。

一般情况下,鼻出血多单侧发病,双侧鼻出血比较少见。

而且,不同人的出血量也不一样,轻者仅为涕中带血,重者可能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鼻出血导致贫血。

有报告显示,小儿容易出现鼻出血,尤其是4-6岁的儿童,因为他们鼻腔血管丰富,抵抗外界刺激的能力较弱,所以容易鼻出血。

2.鼻出血的原因有哪些(1)局部原因。

①鼻部损伤。

挖鼻、车祸、拳击伤等,是引起鼻出血的主要原因;潜水或高空飞行时,鼻窦内气压差变大,使鼻腔鼻窦内黏膜血管扩张出血;头部、颈部放疗时,鼻黏膜水肿、充血,也可能出现鼻出血。

②鼻部炎症。

萎缩性鼻炎、干燥性鼻炎等,都会引发鼻出血,但是出血量不多;白喉、梅毒、结核等感染,因黏膜溃疡、糜烂,可引起鼻出血。

③鼻腔异物。

多见于儿童,以单侧鼻出血为主,由于鼻腔异物长时间留在鼻腔内,导致黏膜溃疡出血。

④鼻中隔偏曲。

多发生于骨棘附近,或鼻中隔偏曲凸面,此处黏膜薄,气流流向改变后,会导致黏膜干燥,致使血管破裂出血。

(2)全身原因。

①血液病及出血性疾病。

维生素C缺乏症、血管性假血友病、由各种引发引发的血小板减少等疾病,均会引发鼻出血。

②急性发热性传染病。

伤寒、麻疹、出血热、流感等,使鼻黏膜干燥、充血,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③心血管系统疾病。

动脉硬化、高血压,是导致中老年人鼻出血的关键因素。

血压升高,尤其是情绪激动、用力排便时,会使鼻血管破裂,导致鼻出血;用力咳嗽、打喷嚏等,也是鼻出血反复的因素;肺心病、肺气肿等疾病,导致上腔静脉高压,一旦出现剧烈咳嗽,就会致血管破裂出血。

④其他疾病。

绝经期、妊娠期均可引发鼻出血,这可能和毛细血管脆性增加相关;肝病患者可肝脏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引发鼻出血。

2024年鼻子出血的紧急处(3篇)

2024年鼻子出血的紧急处(3篇)

2024年鼻子出血的紧急处鼻子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紧急情况,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如外伤、干燥气候、鼻腔感染、高血压、药物使用等。

如果出血不严重,可以采取以下紧急处理步骤:1. 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当你发现鼻子出血时,首先要做的是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包括弯腰或倒立。

这样可以减少鼻部血液循环,从而减少出血量。

2. 坐直并低头:坐直并将头稍微低下,使头部和身体成为一个直角。

这样有助于减少血液往鼻腔流动的压力,减少出血。

3. 用手指压迫:用食指和拇指捏住鼻子的软部,靠近鼻孔的部分。

同时用力按压,保持压力约10-15分钟。

这种压迫可以帮助血液凝结,从而减少出血。

4. 冰敷:将冰块包裹在一块毛巾或纱布中,然后轻轻敷在鼻子上方或鼻梁的位置。

冰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鼻子出血的时间和量。

5. 避免过度清洁:在出血停止后,避免过度清洁鼻腔,以免再次刺激鼻腔粘膜导致出血。

6. 加湿环境:如果出血是由于干燥的气候导致的,可以使用加湿器或放置一盆水在室内,增加空气湿度,减少鼻腔干燥。

除了以上紧急处理步骤,鼻子出血后的护理和预防也非常重要:1. 鼻腔护理:定期用温水冲洗鼻腔,以保持鼻腔的湿润和清洁。

2. 使用鼻腔保湿剂:如果你的鼻腔容易干燥,可以使用鼻腔保湿剂,如盐水鼻喷剂或滴剂,以保持鼻腔湿润。

3. 避免过度使用药物:一些药物,如鼻炎喷雾剂和鼻子排液剂,可能会导致鼻腔粘膜干燥和出血。

因此,使用药物时应遵医嘱,避免过度使用。

4. 控制血压:如果你有高血压等血液循环问题,要积极控制血压,以减少出血的风险。

5. 避免过度揉搓鼻子:勿揉搓鼻子,不要用力挖鼻孔,以免刺激鼻腔粘膜导致出血。

6. 避免过度用力擤鼻子:在擤鼻子时要轻柔,并避免过度用力,以减少鼻腔粘膜的刺激。

如果以上紧急处理步骤无法控制鼻子出血,或者出血量过多、持续时间过长,建议立即就医求助。

总之,鼻子出血虽然常见,但在遇到这种紧急情况时,正确的处理步骤非常重要。

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以尽快止血并减少不适,同时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鼻出血的常见部位及原因

鼻出血的常见部位及原因

鼻出血的常见部位及原因鼻出血是指鼻腔黏膜破裂或血管破裂导致的血液从鼻孔流出的症状。

它是比较常见的症状之一,一般情况下无需过于担心,但如果出血较为频繁、持续时间较长或者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鼻出血的常见部位主要有以下几种:1. 鼻前庭区:鼻前庭区是鼻腔前部,比较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和损伤。

经常鼻孔内摳挖鼻屎、鼻子擦伤或撞击等都可能导致鼻前庭区黏膜破损出血。

2. 鼻中隔:鼻腔内的鼻中隔是两个鼻孔之间的分隔物,由软骨和骨组成。

鼻中隔较为脆弱,如果受到较大的外力撞击或局部感染引起炎症,鼻中隔黏膜可能发生溃疡或者破裂导致出血。

3. 鼻甲:鼻甲位于鼻腔内侧,上方有丰富的血管网络。

由于鼻腔干燥、气候寒冷或情绪激动等因素,鼻腔黏膜血管扩张充血,鼻甲局部血流量增加,鼻腔黏膜表面较薄的部分容易发生血管破裂而引发出血。

4. 后鼻腔:后鼻腔是鼻咽部的一部分,位于鼻腔之后,是上呼吸道的一部分。

一些特殊原因如因鼻腔肿瘤或者鼻咽部炎症等,会导致后鼻腔的黏膜出血。

以上是鼻出血的常见部位,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部位的鼻出血可能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病因。

病因方面,鼻出血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1. 外界因素:鼻腔黏膜常常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和损伤,如气候寒冷、干燥、空气污染、尘土或异物进入等都可导致出血。

2. 鼻腔感染:鼻腔感染会引起黏膜炎症,使黏膜血管充血扩张,炎症严重时可导致黏膜破裂出血。

3.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导致鼻腔内血管壁变薄、脆弱,容易破裂出血。

4. 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不规则或过快过慢,容易引起鼻腔内血压的变化,进而诱发鼻出血。

5. 血液病:某些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功能异常等,会导致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使得止血功能下降,鼻腔出血的风险增加。

6.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抗凝剂等,会减少血液的凝固能力,增加鼻出血的风险。

对于鼻出血的治疗,一般较为简单且可在家中进行自行处理。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1. 坐立位:保持上半身直立,有助于减少鼻部血流量,减轻出血情况。

鼻出血2种治疗方法的临床观察

鼻出血2种治疗方法的临床观察

9 . ;凡 士 林 纱 条 填 塞 组 7 89 % 9例 , 治 愈 6 0例
( 5 %),好 转 1 7. 9 0例 ( 2 %), 无 效 9例 1. 7 (1 %) 1. ,总有 效 率 8.% ,2组 治疗 方 法 止 血 疗 4 86
效 比较见 附表 。
附表 鼻 出血两组治疗方法的有效率比较 ( ) 例
云南 医药 2 0 0 8年第 2 9卷第 6期

经验 交流 ・
鼻 出血 2种治疗方法 的临床观察
高 雪 ,徐
(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青 ,余

昆明 6 0 2 ) 50 1
耳鼻喉科 ,云南
关键词 :鼻出血 ;治疗 中图分类号 :R 6 .3 7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 1 1 (0 8 6 0 7 - 2 0 6 4 4 20 )0 — 5 0 0
行局部浸润麻醉,于鼻中隔前部皮肤粘膜交界处
近 粘 膜侧 切 开 达 软 骨 ,剥 离 粘 骨 膜 至 中后 部 ( 或 出血点 后 部) ,于 出血 点处 行 “#”字形 划 痕 ,并 于 中后 部 再作 一 垂直 切 口,均 以切 透粘 骨 膜 为宜 。
收稿 日期 :2 0 0 8—0 7—1 4 修订 日期 :2 0 0 8—0 8—1 3
鼻出血是 耳鼻咽喉科 常见急症 之一 ,大多采 用 鼻 腔 填 塞 方 法 治 疗 。但 有 的患 者 在 抽 取 填 塞 物 后 ,原 出血部位仍反复发作出血 。对于此类患者 , 我 科 多年 来 采用 鼻 中隔粘 骨膜 下 剥 离划 痕 术 治疗 ,
与 单 纯 行 鼻 腔 填 塞 治 疗 相 比 ,止 血 效 果 良好 ,现 总 结报告 如 下 。 资料与方 法 本 院 20 0 7年 1月 ~20 0 7年 1 2 月 门诊急诊及收住 院的有 明确 出血部位 的鼻 出血

鼻出血

鼻出血

基本资料
既 往 史: 患者平素体健,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病、糖尿
病、心脏病、肾脏病、肝脏病、肺脏病、心脑血管意外疾病”等重大疾病史,曾在2年
前在本院因鼻出血行经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术,术后恢复可,否认外伤及其他手术 史,否认输血、中毒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 人 史: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长期居住生活在湖州市吴兴区金龙家园33-306,
临床表现
• 1.局部病因引起出血者多表现为单侧鼻腔出血,全身性疾病引起者多变现为双
侧或交替性出血。可呈间歇性反复出血或持续性出血。
• 2.出血量多少不一,可表现为涕中带血、滴血、流血或血流如注。重者在短时 间内失血量达数百毫升,可出现面色苍白、出汗、血压下降、脉速而无力等。 一次大量出血可致休克,反复多次少量出血则可导致嘱病人勿将血液咽下,以免刺激胃部引起呕吐。 (2)鼻腔填塞后,嘱病人卧床休息,可摄入香蕉,多饮水,以防大便干燥。 (3)抽西湖鼻腔填塞物后,2小时内宜卧床休息,嘱病人仍需注意饮食、休息,
不宜过度活动,以防再次出血。
(4)出院后4—6周内,避免用力擤鼻、重体力劳动或剧烈活动。 (5)日常生活有规律,合理饮食,高血压者应坚持按时服用降压药。
护理诊断
(1)恐惧:与出血量大、贩毒鼻出血及担心疾病的预后有关 (2)潜在并发症:感染、出血性休克。 (3)舒适改变:与鼻腔填塞致头痛及张口呼吸有关。 (4)自理能力下降:与大量出血后体弱、病情要求减少活动 有关 (5)知识缺乏:缺乏与鼻出血的相关自我保健和预防知识。
护理措施
1.安慰病人及家属,协助取坐位或半卧位,测量生命体征。同时通知一声,配合 进行止血处理,必要时建立静脉通道。 2.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和止血剂,必要时使用镇静剂,补液、输血。 3.监测生命体征,观察鼻腔、口咽渗血情况及填塞纱条和后鼻孔纱球有无松动、 脱落,若有特殊情况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4.鼻腔填塞可致血氧分压降低和二氧化碳分压升高,老年及体型肥胖者注意监测 血氧饱和度,并根据情况给予氧气吸入。 5.创造安静环境,关注病人卧位,避免下滑至不舒适。可用冷水袋或湿毛巾敷前 额,以减轻病人头痛症状。 6.协助病人漱口和进行口腔护理,配合超声雾化吸入,以保持口腔清洁湿润。 7.鼓励病人多饮水,进食营养易消化饮食,可少食多餐,忌辛辣、硬、热等刺激 性食物。 8.鼻腔纱条填塞期间,每日鼻腔内滴入石蜡油 4—6次,以润滑鼻腔黏膜和纱条, 预防纱条抽出时引起出血和加重疼痛。

鼻出血的护理

鼻出血的护理

部位:

儿童鼻出血几乎全部发生在鼻腔前部(即 中老年人的鼻出血,多见于鼻腔后部,
利特尔动脉丛或克氏静脉丛 )

(鼻—鼻咽静脉丛及鼻中隔后部动脉 )
局部原因
病 因
外伤:鼻及鼻窦外伤、颅底骨折等。 炎症:急性鼻炎、鼻窦炎;萎缩性鼻炎等。
肿瘤:鼻咽纤维血管瘤、鼻腔、鼻窦血管瘤
鼻中隔病变:中隔偏曲、糜烂、穿孔等。 其他:鼻腔异物等。
护 理 诊 断
2.焦虑:与鼻出血及担心疾病的预后有关。 3. 自理能力下降:与病人大量失血后虚弱、前后
鼻孔填塞引起的疼痛、需减少活动等有关。
4、知识缺乏:与缺乏鼻腔填塞后的自我护理知
识、预防鼻腔再次出血的有关知识。
5.感染的危险:与鼻腔填塞有关。
1、心理护理:
护 理 措 施

护士应热情接待病人并给予安慰,让 病人保持平静心态。 开导家属保持冷静,多看望病人,给 予情感支持。
4)监测患者的T、P、R、BP及面色、 皮肤情况,观察病人鼻腔填塞后或取 出填塞物后是否还有出血情况以及出 血量的多少等,及时通知医生。
3、前后鼻孔填 塞病人的护理:
护 理 措 施
5)鼓励并协助病人进食温凉的流质或 半流质饮食,可少量多餐,增加液体摄 入;多食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6)每日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止血药、 补充血容量。
10)告之病人前后鼻孔填塞的时间,让病 人有心理准备,增加耐受不适的能力。
饮食中要注意维生素的摄入,不吃辛
健 康 教 育
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保持大便通 畅,以免诱发出血。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避免受凉、感
冒而引起呼吸道感染,导致咳嗽,打喷 嚏诱发出血。
积极治疗原发病。

鼻出血怎么治呢

鼻出血怎么治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鼻出血怎么治呢
导语:鼻出血该怎么办?鼻出血应该也属于外伤的一种,因为鼻出血的云隐多位外界的物理撞击而造成,内部的原因也有,但是并不常见。

那么遇到鼻出血
鼻出血该怎么办?鼻出血应该也属于外伤的一种,因为鼻出血的云隐多位外界的物理撞击而造成,内部的原因也有,但是并不常见。

那么遇到鼻出血的时候应该怎样做呢?其实很简单的,首先要明确鼻出血的原因,是因为外部的撞击还是因为身体内部的某些疾病导致的,如果是因为外部的原因,那么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止血就好了,如果是因为内部的某些病变而导致的,请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详细检查。

出血部位多数发生于鼻中隔前下部的易出血区,有时可见喷射性或搏动性小动脉出血,少年儿童、青年人鼻出血多发生于此区。

中老年人的鼻出血,常常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有关,出血部位多见于鼻腔后部,位于下鼻甲后端附近的吴氏鼻-鼻咽静脉丛及鼻中隔后部的动脉。

此部位出血一般较为凶猛,不易止血,出血常迅速流入咽部,从口中吐出。

局部疾患引起的鼻出血多发生于一侧鼻腔,而全身疾病引起者,可能两侧鼻腔交替或同时出血。

(1)寻找出血病因,进行病因治疗。

(2)对鼻出血患者都应进行出血量的评估,对就诊时仍在活动性出血的患者尤为重要。

(3)对于老年患者或出血较多的患者,要注意有无失血性贫血、休克及心脏损害等情况,并及时处理。

出血量较大的患者,亦应同时检测血型并备血,根据失血量多少予补液、输血治疗。

有高血压的要积极降压治疗,对老年患者血压不可降得过快,以免血栓形成。

(5)适当应用全身止血药物,如凝血酶、氨基已酸、酚磺乙胺等。

鼻出血时该如何处理和护理

鼻出血时该如何处理和护理

鼻出血时该如何处理和护理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在面对鼻出血时往往不知道该怎样处理。

如果使用了错误的处理方式,可能会让鼻出血情况更加严重。

产生鼻出血后,我们该如何应对?首先需要想到的就是要进行相应的处理,而后为了避免鼻出血情况再度发生,应该做好与鼻出血有关的护理工作。

正确处理鼻出血以及正确护理鼻出血,需要对鼻出血情况进行有效的判断才能帮助我们制定下一步计划。

就鼻出血处理及护理方面展开讨论,你需要关注的主要有这些方面。

1.鼻出血是怎么回事?鼻出血时耳鼻喉科比较常见的疾病,产生鼻出血的情况有很多,将其进行归纳的话,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鼻腔问题可能导致鼻出血。

在鼻腔中,鼻中隔的前方以及下方各有一个比较容易出血的区域,该区域内血管一般来说都比较密集,黏膜比较薄。

如果因为鼻粘膜干燥问题或者是损伤问题导致比较薄的位置血管出现破损,就容易产生出血现象。

特别是在北方秋冬季节,受环境因素影响,鼻粘膜长期处于干燥状态更容易引发血管破损从而产生出血。

②因挖鼻或擤鼻导致出血。

受习惯或者是鼻子部位偶然刺激影响,人们可能会出现挖鼻孔或者是擤鼻的行为。

这两种行为如果动作不当都有可能导致黏膜受损,进而产生出血。

另外,较长时间挖鼻孔或者是擤鼻子可能会对鼻子部位产生不必要的刺激,让鼻子部位越来越脆弱。

如果鼻子部位相对脆弱再受到不正确的操作,产生出血的可能性就会进一步提高。

加之部分患者本身就具有不定时挖鼻孔、经常擤鼻子的坏习惯,受这些习惯影响,产生鼻出血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

③因肿瘤性疾病产生出血。

如果正常人患有鼻腔内的肿瘤性疾病,一般良性的可见于血管瘤,恶性的则比如鼻腔的一些癌或者是淋巴瘤等,也可以出现鼻腔出血的情况。

④。

血液系统疾病引起鼻出血。

除了鼻腔的相关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也可以导致产生鼻出血。

比如说我们常说的白血病,疾病可以导致出现凝血功能障碍,从而引起鼻腔出血。

2.出现鼻出血怎么处理?鼻出血属于急症,在处理上一般会涉及紧急处理和常规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出血常见的出血部位与治疗方法
发表时间:2018-12-21T10:53:51.473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23期作者:朱珍华
[导读]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鼻出血的原因很多,既有局部原因包括外伤、炎症、肿瘤、鼻中隔疾病、鼻腔异物等,也有全身原因包括心血管疾病、血液病、营养障碍或维生素缺乏、肝肾功能疾病、风湿热、中毒、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内分泌失调等。

贾汪区人民医院江苏省徐州市 221011
摘要: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鼻出血的原因很多,既有局部原因包括外伤、炎症、肿瘤、鼻中隔疾病、鼻腔异物等,也有全身原因包括心血管疾病、血液病、营养障碍或维生素缺乏、肝肾功能疾病、风湿热、中毒、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内分泌失调等。

目前治疗鼻出血的方法多种多样,本文对2016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79例鼻出血患者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

关键词:鼻出血出血部位;鼻出血治疗方法;鼻内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于2016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79例鼻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其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38例,年龄在6-88岁,平均年龄46.6±3.8岁。

病史0.5~15天,出血量50~1000ml。

患者中患有并发症的44例,其中并发高血压的42例,鼻腔恶性肿瘤1例,凝血机制障碍1例。

1.2治疗前处理
为了对患者进行处理,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

局部麻醉的方法是采取2%利多卡因
20ml+0.1%肾上腺素棉片进行表面麻醉,并且利用利多卡因进行鼻腔粘膜浸润麻醉,共有78例患者采用局部麻醉。

全身麻醉主要采用人工呼吸机控制呼吸,静脉泵维持患者的麻醉深度与肌松,鼻腔以2%利多卡因20ml+0.1%肾上腺素棉片进行表面麻醉,共有1例患者进行全身麻醉。

2.治疗方法
2.1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治疗
找到出血部位是解决鼻出血的关键,因鼻内镜亮度较高能深入鼻腔,可见较隐藏部位尤其是嗅裂区,中道后段和C型鼻中隔凹陷处,鼻内镜导视下治疗鼻出血避免了盲目填塞,减少了并发症,最大限度减少了鼻黏膜损伤。

我院治疗鼻出血,常见出血部位依次为:利氏区35.44%(28/79),下鼻道穹隆部25.31%(20/79)、嗅裂鼻中隔部32.91%(26/79)、中鼻道后上部3.79%(3/79)、恶性肿瘤
1.26%(1/79),凝血机制障碍未知出血部位1.26%(1/79)。

出血部位与年龄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50岁以下年龄组以利氏区为主,50岁以上以嗅裂鼻中隔部,下鼻道后方穹隆部出血最为常见。

79例中,除1例因鼻腔恶性肿瘤,行全身麻醉下肿瘤切除,填塞止血,1例因凝血机制障碍未知出血部位,行局麻下鼻内镜下填塞止血,其余77例均采用局麻下电凝后局部明胶海绵填塞止血。

1次止血治愈的患者75例(94.93%),2次止血治愈的患者4例(5.06%)。

2.2填塞法
传统的鼻腔填塞是治疗鼻出血最基本有效的方法,目前适用于出血较剧、渗血面大且出血部位尚不明确者。

目前常用的止血材料有凡士林油纱条、止血纱布、高分子膨胀海绵、明胶海绵、碘仿纱条等。

其实各种材料各有优缺点,但不论用什么材料填塞,影响止血效果最重要的因素还是能否准确找到出血点。

基层医院最常用的是凡士林油纱条,某些病人凡士林纱条填塞后仍未能止血,其原因有二:对疼痛耐受性低的患者,在填塞过程中头部下意识地躲闪拒填,并且因紧张和痛苦而皱眉时,鼻翼内收使鼻腔左右径变窄,凡士林纱条不能深达后鼻孔处,鼻腔后段的出血点不能被压迫止血,这时如改用高分子膨胀海绵填塞,患者痛苦减轻,不再拒填,使止血海绵能顺利填到后鼻孔处,可达到止血效果。

若血先自前鼻孔流出,可用无菌凡士林纱条行前鼻孔填塞止血;若出血来自鼻腔后部并先流向咽部,或经前鼻孔填塞后仍有血流入咽部,可采用后鼻孔填塞。

对于出血较剧者,往往出血点不明确或只能大概估计出血部位,传统的填塞术不能有效止血,可应用鼻内镜,查找出血点,微型定向填塞。

鼻腔填塞虽然效果好,操作简便,但存在着填塞时及填塞后患者非常痛苦,且有不同程度的黏膜损伤,抽出纱条后再出血需重新填塞等弊端,且反复填塞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

2.3血管结扎法
随着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及微创介入的运用开展,血管结扎术已较少使用,经传统鼻腔填塞、物理凝固止血失败后的鼻出血患者,才考虑使用血管结扎法。

明确出血部位的供应动脉是血管结扎术的前提。

鼻腔动脉的主要血供分为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颈外动脉发出上颌动脉,上颌动脉发出蝶腭动脉、眶大动脉、腭大动脉等分支,其中蝶腭动脉经蝶腭孔进入鼻腔,又发出鼻腔外侧动脉和鼻后中隔动脉两个分支,分别供应鼻腔外侧壁后部、下部、鼻腔底、鼻中隔后部、下部,是鼻腔的主要供血动脉。

可见鼻腔侧壁出血的责任血管是蝶腭动脉的外侧支,即鼻腔外侧动脉。

血管结扎术通常是在经过反复鼻腔止血无效后才使用。

临床上动脉结扎术的要求较高,例如上颌动脉结扎,通常会造成颌面部疼痛麻木、面瘫、眶下神经损伤、失明、上颌窦炎、溢泪、上唇麻木等并发症。

尽管血管结扎术并发症较多,临床上已较少使用,但是经鼻内镜下蝶腭动脉结扎术仍是目前临床较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2.4全身治疗
引起鼻出血的病因很多,分全身性和局限性两种,出血的程度也不相同。

在临床工作中,常常先作局部止血再行全身治疗,即止血期间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大部分鼻出血患者情绪紧张和恐惧,应予以安慰,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鼻出血的一般处理原则,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鼓励患者吐出口咽部血液,以免刺激胃部引起呕吐。

休克患者,应取平卧低头位,给予补液、抗休克急救治疗;鼻出血局部处理原则,明确出血部位并及时止血。

对于年龄偏大,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给予降压、降糖、心脑血管相关对症治疗,密切监测血压、血糖、脉搏、心率、凝血情况。

对发热、鼻窦炎、鼻腔填塞时间久的患者可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

患有血液系统疾病的鼻出血患者,应先给予局部止血,随后行血液系统相关检查,对症处理后可转入血液内科行相关具体治疗。

总之,鼻出血的全身治疗也很重要。

结语
鼻出血属于耳鼻喉科常见急症,目前治疗鼻出血的方法多种多样,鼻内镜下可准确定位出血部位,直视下电凝止血,视野清晰,止血迅速准确,方法简单有效,患者痛苦小,止血效果确切、鼻黏膜损伤轻、并发症少等优点,无需特殊设备,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翟伟刚,杨艳.鼻腔填塞和后鼻孔填塞术的改进[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18(5):305
[2]丁海峰,张孝文,刘雏荣,等.鼻窦内镜下探明鼻出血部位及其临床应用价值[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13(9):409-410
[3]白玉洁,田继清.鼻内镜下微波治辽顽顾性鼻出血108例临床分析[J].新医学,2006,37(6):393-394
[4]洪育明,梁振源,林泼水,等.Rhino凝胶止血材料用于鼻腔填塞的临床观察[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20(18):847-8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