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大气压强导学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物理八下8.4《大气压强》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物理八下8.4《大气压强》优秀教学案例
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教师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
(三)小组合作
1.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实验操作,共同探讨实验现象和原理。
2.小组成员共同分析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互相交流心得体会。
3.教师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大气压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4.通过对大气压与高度、温度等的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敢于挑战的科学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3.教育学生关爱自然,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4.通过学习大气压的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他们的生活素养。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吸管吸饮料、钢笔吸墨水等生活中的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大气压的存在。
2.设计实验情境,如马德堡半球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大气压的作用。
3.创设问题情境,如“为什么吸管能吸饮料?”、“大气压与生活有什么关系?”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大气压是如何产生的?”、“大气压与高度、温度有什么关系?”等。
北师大版物理八下8.4《大气压强》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北师大版物理八下8.4《大气压强》是一节探究大气压存在的实验课。本节课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如吸管吸饮料、钢笔吸墨水等,引导学生发现大气压的存在,并利用实验验证这一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物理知识,提高学科素养。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压强导学案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压强导学案

8.1压强导学案(一)班级姓名等级设计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的示意图和求简单情况下压力的大小。

2.会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3.通过学习会说出压强的定义,知道它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4.知道压强的公式和单位,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探索【问题一】:压力1. 【思考讨论体验猜想活动分析归纳自主学习例题讨论讨论讨论hslx3y3h 对我们来说,生命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在结冰的河面上玩耍时,突然发现脚下的冰即将破裂,你应该采取怎样的自救措施?【练习】完成课本作业题【本节知识归纳】课堂检测:1.用刀切菜时,刀钝了切不动,这时可以使劲切,这是利用的方法来;或者在磨刀石上把刀磨一磨就容易切了,这是利用的方法来。

2.坦克有宽宽的履带,大型载重汽车装有很多车轮,它们的相同点是通过增大. 减小。

3.下列事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A.注射器的针头很尖 B.压路机上的碾子很重C.载重汽车的车轮很宽 D.滑冰鞋上的冰刀刀口很薄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压力越大,压强一定越大B.受力面积越小,压强一定越小C.受力面积不变,物体的重力越大,压强一定越大D.压力不变,受力面积越大,压强一定越小5.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设计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从图可以看出,小明控制不变的量是:,能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要使瓶子倒放时与正放时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最简单的方法是:6.小彤的奶奶家住农村.为了改善居住条件,计划建一座房子,小彤为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剖面图.若地基和房体的总质量为4×105kg,地基总的底面积为20m2.(计算时g取10N/kg)求:(1)小彤设计的房子的地基与墙壁相比有什么特点?这种设计有什么道理?(2)地基和房体的总重力是多少N?(3)地基和房体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Pa?。

北师大版物理八下8.4《大气压强》表格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物理八下8.4《大气压强》表格优秀教学案例
3.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给予学生必要的提示和帮助,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加深学生对大气压强的理解和记忆。
2.学生通过归纳和总结,形成对大气压强的系统认识,提高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
3.教师强调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生活的意识。
2.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你们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一些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展示一些与大气压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和作用,为讲授新知识做铺垫。
(二)讲授新知
1.介绍大气压强的概念,解释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如大气分子的碰撞、重力等。
2.通过示例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计量单位及其换算关系,如帕斯卡、毫巴等。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吸管喝饮料、抽水机工作原理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大气压强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设计有趣的实验,如马德堡半球实验、覆杯实验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和作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实验教学:设计有趣的实验,如马德堡半球实验、覆杯实验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和作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分析数据,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小组讨论与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任务,如共同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学案:8.4大气压强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学案:8.4大气压强

课题:四、大气压强主备人:审核人:审核时间:班级:八年级()班学生:【导学目标】:1.知道大气压并不是一层不变的,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了解大气压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重点】:大气压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大气压强的变化【难点】:大气压强的变化教学准备:多媒体等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最著名的证明大气存在压强的实验是,测出大气压大小的实验是。

2.大气压强的值:1标准大气压=cmHg=_mmHg=_Pa。

3.大气压强随着高度的增加而。

4.气体体积与压强的关系是:。

5.日常生活中人们 ,,以及工农业生产中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都是应用大气压强的。

二、【课内探究】(一)预习反馈导学利用实验我们可以测出大压强值,由此我们就制成了水银气压计。

(二)自主探究结合下面“大气压随海拔高度而变化的情况图”大气压强的值不是固定不变的。

通常大气压强随和的变化而变化(1)海拔高度越,大气压强越;海拔高度越,大气压强越。

(2)近似规律:在海拔2000m的范围内,每升高12m,大气压就降低1mmHg (即133帕)(3)一般而言,冬天气压,夏天气压;晴天气压,阴天气压(三)研讨交流实验和实例表明:。

(四)达标测评1. 利用大气压强与气体体积的关系,解释课本8-21的生活现象。

学生分别解释各图现象:_。

学生举例:_。

2.活塞式抽水机:阅读课本课文完成图8-29.3. 离心式水泵:小组讨论交流,离心式水泵是怎样工作的?活塞式抽水机、离心式水泵都是利用把水从低处压倒高出的。

问题1:为什么活塞向上运动时,阀门A关闭,阀门B打开?活塞向下运动时,阀门B关闭,阀门A打开?问题2:抽水机中水为什么只能随活塞上升到10 m左右?(四)达标测评1.判断题(对的在题后面打“√”,错的在题后打“×”)(1)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抽水的。

(2)活塞式抽水机最高能将水抽到10.13米高的地方。

(3)如果大气压能托起玻璃管中约13米高的酒精,当时的大气压大约是1个标准大气压。

(新)北师大版物理八下物理第八章8.4大气压强导学案

(新)北师大版物理八下物理第八章8.4大气压强导学案

学科:物理年级:八年级主备人:辅备人:备课组长审批:教研组长审批:周次:份数:序号:课题8.4大气压强课时 1 课型展示课学生活动〔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学习目标1、了解生活中大气压强存在的实例2、了解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3、了解大气压的值及其随高度的变化。

二〕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1 、托里拆利实验。

探究分析:〔1〕水银为什么会下降?〔2〕在玻璃管水银柱上方是什么?〔3〕水银为什么又静止而不再继续下降?〔4〕管内水银面下降,两个液面的高度差为 mm〔5〕你能利用p0 = ρ gh计算大气压吗?拓展:托里拆利实验如果换用水做,大气压强能支持多高的水柱呢?2、科学窗:阅读课本P70页,大气压的变化〔1〕大气压的大小与高度的关系::〔2〕大气压的大小与天气:三、稳固提升1、自来水笔吸墨水时,把笔上的弹簧片按下后松开,墨水吸进橡皮管内,原因是〔〕A.弹簧片弹力作用的结果 B.橡皮管有吸引力C.手对橡皮管有压力 D.管外墨水面上大气压大于管内气压2、以下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归纳总结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对于本节课的知识你还有哪些疑问?重难点大所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的测定学生活动〔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一、预习交流1、液体内部有压强的原因2、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其中h指3、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叫做;4、最早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实验。

5、意大利和科学家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他使用的液体是一个标准大气压等于 Pa,相当于 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6、大气压的值随高度的增而。

二、探究释疑一〕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1、实验硬纸片实验①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会看到什么现象?②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会看到什么现象: ,原因2、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3、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教学后记C DBA第二课时一、明确目标:1、知道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知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力的叫平衡力,最简单的平衡情况是二力平衡;3、理解二力平衡条件;4、能利用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二、自主预习:1、悬挂着的电灯,受到向下的和电线对它向上的。

8.4 大气压强 学案 北师大八年级上 (8)

8.4 大气压强 学案 北师大八年级上 (8)

山化五中九年级年物理科导学案
班级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审核人
山化五中年级科导学案
山化五中年级科导学案
山化五中年级科导学案
3. 将“吸盘式”挂衣钩紧压在平整、清洁的竖直瓷砖墙上后,可挂上衣帽等较轻物品而不会掉下来,其原因是()
A.重力比大气压力小B.大气压力和重力平衡C.重力小于摩擦力D.重力等于摩擦力
4.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B.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105帕,(760MM汞柱)
C.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
D.晴天和阴雨天大气压的高低是有变化
5、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堵上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就不容易倒出来。

B、活塞式抽水机抽水
C、生产灯泡时,抽气机能抽出灯泡中的空气。

D、医生用注射器吸取药液
4.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
A.小王将新鲜空气吸入肺里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
C.小李用力把图钉按在墙上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
5.实验室内气压等于标准大气压,如果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不小心在玻璃管的封闭端还留一部分空气,这时水银柱高度是()
A 、小于76厘米B、大于76厘米C、等于76厘米D、与大气压无关
6、自来水笔吸墨水时按几下弹簧片,墨水就进入橡皮管里了这()
A、是弹簧片作用使墨水进入橡皮管
B、是手的压力使墨水进入管
C、是橡皮管的吸力使墨水进入
D、是大气压作用使墨水进入橡皮管。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第四节 大气压强导学案(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第四节 大气压强导学案(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四节大气压强导学案(新版)北师大版一、明确目标:1、了解大气压是客观存在的2、了解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3、知道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4、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例子5、了解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大气压与液体沸点的关系。

二、自主预习:1、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叫做;2、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了的存在;3、最早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是实验,一标准大气压相当于厘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它的大小等于 Pa;4、大气压的值随高度的增而。

三、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大气压是否存在(参考课本68 页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压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压强探究活动二:大气压的测量大气压的测量:大气压有多大呢?想一想如何能测出大气压的值?放视频:托里拆利实验。

思考以下问题:(1)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上方为什么是真空?(2)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为什么等于大气压的值?(3)如何计算大气压的值?(4)托里拆利实验为什么不用水做?(5)玻璃管倾斜,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会改变吗?(6)气压计有哪两种?各有什么优缺点?探究活动三:大气压的变化大气压的大小变化;什么叫标准大气压?大气压的单位有。

大气压大小经常发生变化:实验:用自制气压计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并解释。

1、随高度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液体沸点的关系:气压越大,沸点越 ;气压越小,沸点越。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压强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压强

压强导学湖北萧凡情景导入一块木板上钉着密密麻麻的铁钉,钉尖朝上.表演者一阵运动提气之后,仰躺在钉板上,肚皮上盖着一条毛巾,毛巾上放上不下百斤的巨石.助手举起铁锤向巨石猛击,石头应声碎裂,表演者一跃而起,安然无恙.为什么表演者不会受伤?你能从物理学角度解释原因吗?(切勿模仿)第期自主探究一、压力、压强提出问题:为什么站在冰面上或在冰面上走,冰面容易破裂,而趴在冰面上冰面却不容易破裂?问题分析:趴在冰面上与站在冰面上或在冰面上走相比,增大了受力面积.猜想一: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做一做:如图1-1所示,用两根手指同时向中间压铅笔的两端.现象:铅笔两端对手指的压力相同,但是两根手指的疼痛感觉不同,铅笔尖端所对的手指的疼痛感觉明显,同时手指肌肉也凹陷得较深.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小有关,压力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再次发现问题:铅笔尖端所对的手指用力越大时,手指的疼痛感觉越明显,肌肉也凹陷得越深.猜想二:压力的作用效果还有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有关.做一做:如图1-2所示,在同一块泡沫塑料上,分别放置两块形状完全相同的实心木块和铁块.现象:放置铁块时泡沫塑料陷得较深.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__的大小有关,受力面积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分析总结: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小有关,还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小有关.温馨提示: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需要使用控制变量法.填一填:物理学中,作用在物体上的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的__________叫压强.压强用符号p来表示,压力用F来表示,受力面积用S来表示,压强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p=___________.压力的单位为N ,受力面积的单位为m 2,压强的单位为“牛每平方米”,符号为________________,专用名称叫帕斯卡,简称帕,符号为pa ,1N/m 2=__________Pa.算一算:图1-1中铅笔尖的面积为0.5mm 2,铅笔尾的面积为0.4cm 2,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为4N .铅笔尖对手指的压强和铅笔尾对手指的压强各是多少?温馨提示:(1)计算压强时,注意单位的统一,要写计算公式;(2)正确理解物体的受力面积.二、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填一填:根据公式p =F S可知,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_____________,压强越大;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_________,压强越大.因此可以采用增大_________或减小___________的方法来增大压强;用减小___________或增大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减小压强.练一练:图1-3中菜刀刀刃很锋利是通过___________的方法来_____________压强;切蛋器上部的刀把刀刃做得很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的,下部的托盘是通过____________的方法来____________压强的;压路机的碾子(质量很大)是通过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增大压强的.答案一、压力、压强结论:受力面积;受力面积结论:压力;压力分析总结:受力面积;压力填一填:比值;F S;N/m 2;1 算一算:8×106pA ;1×105pA二、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填一填:大;小;压力;受力面积;压力;受力面积练一练: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增大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大气压强》导学案(第1课时)
主备人:吴晓霞审验人:李良
课时目标:了解由于大气压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

学会探究、测量大气压的方法。

知道标准大气压及了解大气压强是怎样变化的?
学习重点和难点:测量大气压。

器材准备:集气瓶、水、试管、皮碗、托里拆利实验挂图、活塞式抽水机模型及挂图、离心式抽水机模型及挂图、水槽、金属盒气压计、马德堡半球、抽气筒。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⑴液体受到重力的作用,⑵液体具有流动性。

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⑴空气受到______作用,⑵空气具有__________。

二.自主学习
(要求:阅读课本P68页,请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如果你觉得有还需补充的内容和疑问,请把这些内容记录下来,组内交流)
1.图8-22中的各种现象,都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请你选择一两个现象自己试着解释其中的原因?
2.还有哪些现象能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请你根据生活经验或设计实验证明。

(举2个例子)
3.简要介绍奥托*格里克和马德堡半球实验。

三.合作探究
⑴玻璃管中的水银要灌满,为什么?
⑵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

在托里拆利实验中,若玻璃管倾斜,水银柱的高度也不会发生变化,你知道这是为什么?
⑶根据液体压强和密度的有关知识,请你计算76c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是多大?(g=9.8N/㎏)
⑷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试着解释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

⑸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填写如何变或“不变”)
①若将玻璃管倾斜,则水银柱的长度会,高度。

②当玻璃管提高时(下端未露出水银面)_____________
③当玻璃管下压时(上端是真空)_______________
④当玻璃管变粗时_____________
⑤当玻璃管中进入气泡时_________________
⑥当外界大气压变化时_________________ ⑦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管顶穿一个小孔,那么管内水银将( ) A.往上喷出B.稍微下降
C.保持原来的高度不变D.降到与管外液面相平
⑧请你计算:若把托里拆利实验中的玻璃管内换成水,水柱大约需多高?(P0=105Pa)⑹标准大气压强P0= Pa= mmHg
3.介绍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及与天气的关系,介绍气压计。

四.展示交流
小明所设计的“估测大气压的值”的实验方案如下:
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②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墙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移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③观察并记录注射器筒上所标明的容积V,用刻度尺测出长度为L.
(1)根据以上实验方案,用测得和记录的物理量计算大气压强的表达式应为
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照上述实验方案测得的大气压强的值,往往会比大气压强的实际值偏小.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应如何减小实验中的误差?
检测反馈:
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堵上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就不容易倒出来。

B、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口中。

C、生产灯泡时,抽气机能抽出灯泡中的空气。

D、两块玻璃合在一起,中间有水,很难把它们分开。

E、塑料挂衣钩能贴在墙上挂衣服
2、下列情况中会使大气压变小的是()
A.从高山顶下山的过程中B.从赤道向北极运动过程中
C.从室内到室外的过程中D.从一楼上升到九楼的过程中
3.某容器内水面上方的气压为 1.2个标准大气压,则容器内水的沸点_________100℃.(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4、2003年5月21日,我国业余登山队A组队员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若珠穆朗玛峰顶部的大气压值为24cm水银柱高,约合__________kPa.
5、一次龙卷风发生时,屋外气压急剧降到90 kPa;当时门窗紧闭,可以认为室内气压是标准大气压,粗略取作100 kPa.若室内屋顶的面积是100m2,这时屋顶所受到的内外压力的差额可达______N,足以被掀飞.
1. 简要介绍科学家托里拆利,放录像:托里拆利实验
2.请同学思考以下问题:
(1)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是。

第四节《大气压强》导学案(第2课时)
主备人:吴晓霞审验人:李良
课时目标:知道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了解气压与气体的质量、温度、体积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合作探究
探究1:吸管是如何将汽水吸入口里的?
结论1:
巩固:1、给高压锅加热,由于水的汽化,高压锅内的水蒸气增多,气
压,水的沸点,当水蒸气将限压阀顶起时,水的沸点不再升高。

2、如图,烧瓶中的水刚停止沸腾,现将注射器的活塞向外拉,观
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2:在太阳爆晒下,自行车胎爆裂了,这是为什么?
结论2:
巩固:在瓶内点燃浸过酒精的棉花,立即用剥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鸡蛋会被吞进瓶内,是因为()
A、瓶口由于膨胀,使鸡蛋掉进去
B、瓶内热气把鸡蛋吸进去
C、鸡蛋受到重力作用
D、瓶内空气变冷,气压变小,外界大气压将鸡蛋压进去探究3:注射器是如何吸药液的?
结论3:
巩固:我们吸气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肺的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
B、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减小
C、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增大
D、肺的容积增大,体外气压增大二、自主学习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观察图8-28说明药水、墨水和汽水是怎样被吸上来的?
2.观察图8-29说明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过程。

思考:抽水机中水为什么只能随活塞上升到10 m左右?
3. 观察图8-30说明离心式水泵的工作过程。

思考:为什么工作前要将入水管和水泵内充满水?
达标检测
1.验证大气压存在的最著名实验是做的。

意大利科学家_____________首先测量出了大气压的值,1标准大气压=______mmHg=___ ____Pa。

2.下列哪一事例可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A.用吸管吸牛奶B.冰棒融化C.手握橡皮圈发生形变D.水往低处流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应用大气压的是( )
A.中医常用拔火罐治疗病人B.纸片能托住倒过来的一满杯水而不洒C.用吸管吸起汽水瓶中的饮料D.用注射器能把药液注进肌肉里
4.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量的大气压强值比真实值小,其中的原因可能是()A.玻璃管放得不竖直B.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
C.水银管内的水银太多D.玻璃管粗细不均
5.将“吸盘式”挂衣钩紧压在平整、清洁的竖直瓷砖墙上后,可挂上衣帽等较轻物品而不会掉下来,其原因是()
A.重力比大气压力小B.大气压力和重力平衡
C.重力小于摩擦力D.重力等于摩擦力
6.我们身体的表面积大约为1.5m2,假如大气压强是105Pa,
⑴.请计算你身体表面承受的大气压力有多大?
⑵.虽然如此,我们的身体却没有被压坏,这是因为什么?
7.张强同学家的高压锅盖上标有“××铝制品厂18cm压力锅”的字样,他测得高压锅限压阀的质量为70g,排气孔的横截面积约为10mm2.问这个高压锅工作时,其内部水蒸气的最大压强为多大?若锅盖面积为260cm2,则它所能承受的压力至少多大才能保证安全?(设大气压P
=105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