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藻土的解释
助滤剂名词解释

助滤剂名词解释助滤剂,滤饼脱水前经洗涤而除去或减少滤饼中的固体颗粒的助滤剂。
在对滤饼进行洗涤时,助滤剂起着重要的作用。
助滤剂应具有良好的脱水性能和机械强度,常用的助滤剂有:硅藻土、活性炭、木质素磺酸钙、泡沫塑料等。
主要成分是化学结合的或物理吸附性的高分子材料。
种类繁多,大多数对Fe3+等金属离子具有明显的吸附性。
1、静态助滤剂( stable assistance):其稳定性和机械强度能保持到规定操作条件下的助滤剂。
一般为氧化铝或氢氧化铝与石英砂的混合物。
2、动态助滤剂( dynamic assistance):指在运转过程中添加或脱除助滤剂的助滤剂。
多为活性炭与氢氧化铝、活性白土的混合物。
3、超速助滤剂( super-fast aids):指不仅能改善滤饼的透气性,而且能降低滤饼的洗涤强度的助滤剂。
由于它可提高滤饼的滤速,故称超速助滤剂。
4、触媒型助滤剂( catalyst assistance):指能将助滤剂与吸附质之间形成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质,或能改变吸附质的表面性质的助滤剂。
具有触媒作用的助滤剂称触媒型助滤剂。
5、增强型助滤剂( enhancer assistance):指用多孔物质和吸附质进行混合或层叠使两者都处于增强状态,从而使吸附性增加的助滤剂。
6、热助滤剂( thermal aids):指能提高洗涤效率的助滤剂。
多为多孔物质与吸附质进行混合后再用蒸汽或高温热空气进行干燥的助滤剂。
7、载体型助滤剂( carrier aids):指有一定孔径的固体物质,可吸附在孔壁上,将吸附质包围在其内部,当被洗涤时,孔内物质可随水排出滤饼。
8、黏土助滤剂( clay aids):指成分中含有黏土或含有黏土成分的助滤剂。
9、天然助滤剂( natural aids):如沸石、膨润土等。
此类助滤剂可减少滤饼的压力,并防止因板结而影响滤饼的洗涤效果。
10、合成助滤剂( synthetic aids):指通过化学方法制得的助滤剂。
硅藻土锌离子负极-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硅藻土锌离子负极-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硅藻土是一种天然矿物质材料,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多孔结构,被广泛用于吸附剂、净水剂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发现硅藻土还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可以作为电池材料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锌离子作为一种重要的正电荷载体,在电池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提高电池的性能。
本文将重点讨论硅藻土锌离子负极的制备方法以及其潜在应用价值,为未来电池材料研究提供新思路。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包括了整篇文章的框架和组织结构,为读者提供了文章内容的大致概述。
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首先对硅藻土锌离子负极的主题进行了概述,介绍了硅藻土和锌离子在电池中的作用。
接着说明了文章的结构,即本文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分别介绍硅藻土的特性、锌离子在电池中的作用,以及硅藻土锌离子负极的制备方法。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地介绍硅藻土的特性、锌离子在电池中的作用以及硅藻土锌离子负极的制备方法,通过实验数据和理论分析来支持文章的论点。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硅藻土锌离子负极的潜在应用价值,并探讨未来研究方向,为读者提供对该主题的深入思考和展望。
结论部分将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对硅藻土锌离子负极的研究方向和意义进行展望,为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启发。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硅藻土与锌离子相结合构建的负极材料在电池中的应用潜力。
通过对硅藻土和锌离子的特性进行分析,探讨其在电池领域的优势和潜在的适用性。
同时,介绍硅藻土锌离子负极的制备方法以及性能表现,为该材料在电池领域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新型电池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指导,推动电池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2.正文2.1 硅藻土的特性硅藻土是一种天然矿物质,主要由硅藻(硅藻类藻藻及火山石等)残骸经过长时间的沉积和加压而形成。
硅藻土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性:1. 多孔性:硅藻土的微观结构呈现出丰富的孔隙结构,这种多孔性使得硅藻土具有很高的吸附性能和比表面积。
名词解释(1)

可逆性:物理吸附是可逆的,通常很快建立平衡。化学吸附既能是可逆的,也可能是不可逆的。吸附质脱附后发生了化学变化,是化学吸附的证据。
例如,将少量Pt/SiO2催化剂混入WO3粉末中,再通入氢气,则黄色的WO3瞬间被还原为兰色HxWO3.在WO3中通入氢则不会发生这种现象.这种现象是因为Pt上解离吸附的H原子在硅胶及WO3表面移动,在WO3表面适当的活性中心上再结合,从而把WO3还原.
又如,在氢气中使Ni与硅胶粉末物理接触后,隔离掉Ni然后在硅胶上加入乙烯,就能得到乙烷,显示了在Ni上解离的氢移动到了SiO2上的效应.
ZSM-5沸石孔道尺寸(6 Å) 制止了C10 以上芳烃烃类的增长, 因此产物分布得到了控制。这种孔道体系也减少了结炭前期物多核芳烃的生成。这是因为其结构不易与沸石的通道体系相匹配。
9.举例说明金属催化剂的溢出效应。
吸附物种从一种活性中心溢出扩散到其他中心的性质称作溢出效应或溢流效应.可以发生溢流的反应基质有H2, CO, O2等.
-Fe-Al2O3-K2O-CaO
加氢
苯加氢制环己烷
苯酚加氢制环己醇
Ni-Al2O3
Raney镍(Ni-Al alloy)
油脂加氢
长链烯烃加氢制长链烷烃
Raney镍, Ni-Cu-硅藻土
加氢
己二腈加氢制己二胺
Raney Ni-Cr
蒸汽转化制氢
CmHn + mH2O →mCO + (m+n/2)H2
气相色谱小常识

气相色谱小常识!气相色谱常识一、气相色谱法有哪些特点?答:气相色谱是色谱中的一种,就是用气体做为流动相的色谱法,在分离分析方面,具有如下一些特点:1、高灵敏度:可检出10-10克的物质,可作超纯气体、高分子单体的痕迹量杂质分析和空气中微量毒物的分析。
2、高选择性:可有效地分离性质极为相近的各种同分异构体和各种同位素。
3、高效能:可把组分复杂的样品分离成单组分。
4、速度快:一般分析、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有利于指导和控制生产。
5、应用范围广:即可分析低含量的气、液体,亦可分析高含量的气、液体,可不受组分含量的限制。
6、所需试样量少:一般气体样用几毫升,液体样用几微升或几十微升。
7、设备和操作比较简单仪器价格便宜。
二、气相色谱的分离原理为何?答:气相色谱是一种物理的分离方法。
利用被测物质各组分在不同两相间分配系数(溶解度)的微小差异,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这些物质在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使原来只有微小的性质差异产生很大的效果,而使不同组分得到分离。
三、何谓气相色谱?它分几类?答:凡是以气相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技术,通称为气相色谱。
一般可按以下几方面分类:1、按固定相聚集态分类:(1)气固色谱:固定相是固体吸附剂,(2)气液色谱:固定相是涂在担体表面的液体。
2、按过程物理化学原理分类:(1)吸附色谱:利用固体吸附表面对不同组分物理吸附性能的差异达到分离的色谱。
(2)分配色谱:利用不同的组分在两相中有不同的分配系数以达到分离的色谱。
(3)其它:利用离子交换原理的离子交换色谱:利用胶体的电动效应建立的电色谱;利用温度变化发展而来的热色谱等等。
3、按固定相类型分类:(1)柱色谱:固定相装于色谱柱内,填充柱、空心柱、毛细管柱均属此类。
(2)纸色谱:以滤纸为载体,(3)薄膜色谱:固定相为粉末压成的薄漠。
4、按动力学过程原理分类:可分为冲洗法,取代法及迎头法三种。
四、气相色谱法简单分析装置流程是什么?答:气相色谱法简单分析装置流程基本由四个部份组成:1、气源部分,2、进样装置,3、色谱柱,4、鉴定器和记录器.五、气相色谱法的一些常用术语及基本概念解释?答:1、相、固定相和流动相:一个体系中的某一均匀部分称为相;在色谱分离过程中,固定不动的一相称为固定相;通过或沿着固定相移动的流体称为流动相。
建筑材料中名词解释

1.夯实土壤有两种含义:一种,就象pengzhiping582 - 助理二级所说的,对于回填土,有密实度的要求,所以要夯实。
另一种,是地基处理的方法,一般用于大面积堆场等工程中。
由于土壤的表层土承载力较底,换填方量又很大,往往就采用夯实的方法,术语为:强夯法。
就是将重物从高处自由落下,使表层土达到变形挤密的效果。
这种方法,一般可以处理表层4~5米范围内的土壤。
2.三合土:是三种材料经过配制、夯实而得的一种建筑材料,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三合土。
但其中熟石灰不可或缺,三合土存在于没有水泥或水泥奇缺点年代,所以,说三合土中有水泥是不对的。
我国的地质存在大量的“亚粘土”俗称“黄土”“红土”。
在有泥土地地方,三合土地材料为:泥土、熟石灰、沙。
其实际配比视泥土的含沙量而定。
即泥土地含沙量多,则沙的量减少。
熟石灰一般占30%。
3.石材(Stone)作为一种高档建筑装饰材料,多数人对可用于装饰的石材的种类、性能都不甚了了。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石材主要有大理石、花岗岩、水磨石、合成石四种,其中,大理石中又以汉白玉为上品;花岗岩比大理石坚硬;水磨石是以水泥、混凝土等原料锻压而成;合成石是以天然石的碎石为原料,加上粘合剂等经加压、抛光而成。
后两者因为是人工制成,所以强度没有天然石材高。
4.毛石是不成形的石料,处于开采以后的自然状态。
它是岩石经爆破后所得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形状不规则的称为乱毛石,有两个大致平行面的称为平毛石。
乱毛石:乱毛石性形状不规则,一般要求石块中部厚度不小于150mm,长度为300~400mm,质量约为20~30kg,其强度不宜小于10MPa,软化系数不应小于0.75。
平毛石:平毛石由乱毛石略经加工而成,形状较乱毛石整齐,其形状基本上有六个面,但表面粗糙,中部厚度不小于200mm。
毛石常用于砌筑基础、勒脚、墙身、堤坝、挡土墙等,也可配制片石混凝土等。
5.耐火砖一般分为两种,即不定型耐火材料和定型耐火材料。
工业填空名词解释

11.固定床式离子交换器:是指离子交换剂在一个设备中先后完成制水、再生等过程的装置。
一、填空题
1.臭氧预氧化对水处理效果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除藻除臭、控制氯化消毒副产物、氧化助凝以及生成其他一些氧化副产物等。
2.循环冷却水处理主要从沉积物控制、腐蚀控制、和微生物控制三个主要方面入手进行。
3.离子交换装置的种类很多,一般可分为固定床式离子交换器和移动床式离子交换器两大类。
4.工业企业各行业生产过程中排除的废水,统称工业废水,其中包括生产废水,冷却废水和生活污水。
13、按化学药剂在水处理过程中的投加点不同和产生的作用不同,可将氯化分为预氧化、中间氧化和 后氧化。
14、常见的等温吸附模型为弗里德里希吸附等温式和朗格谬吸附等温式。
15、金属腐蚀可以分为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两大类。
16、循环冷却水系统可分为封闭式和敞开式两大类。
17、LSI ﹥ 0时,水中溶解Caco3超过饱和量,产生Caco3沉淀,产生结构。
2.中和:用化学法去除废水中的酸或碱,使其pH值达到中性左右的过程称为中和。
3.吸附:在两相界面层中,某物质浓度能够自动地发生富集的现象被称作吸附。
4.高级氧化工艺:任何以生产羟基自由基—OH为目的的过程均是高级氧化工艺。
5.水的软化:降低水中Ca2+、Mg2+含量的处理叫做水的软化。
6.活性炭再生: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可以是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等等,将吸附在活性炭表面的吸附质除去,恢复活性炭吸附能力。
材料概论总结

材料概论总结材料概论总结材料概论总结一、名词解释1、能源材料:能源开发、转换、运输、储存所需的材料。
2、信息材料:信息的接收、处理、储存和传播所需的材料。
3、结构材料:以力学性能为基础,用以制造各种以受力为主的构件材料。
4、功能材料:主要利用物质独特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或生物功能等而形成的一类材料。
5、碳素钢:含碳量小于2%,除铁、碳和限量以内的硅、锰、磷、硫等杂质外,不含其他合金元素的钢。
6、合金钢:为了改善钢的某些性能而加入一定量的某种或几种合金元素的钢。
7、调质钢:经过调质处理后使用的碳素结构钢和合金结构钢。
8、工具钢:用以制造各种工具用的高~中碳优质钢。
9、铸铁:铸造用生铁经重新熔炼~浇注后铸造机器零件的金属材料。
10、粉末冶金:将金属粉末经过成型和烧结制成金属材料或机械零件的一种工艺方法。
11、灰口铸铁:因其断口的外貌呈暗灰色。
12、蠕墨铸铁:将低碳低硅的铁水经过硅铁或硅钙孕育处理而得。
13、球墨铸铁:用灰口成分的铁水经过球化处理和孕育处理而得。
二、填空1、从材料的使用性能考虑,将材料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两类。
2、我国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晚期的司母戊鼎,是使用锡青铜材料铸造的,主要是Cu和Sn的合金。
3、元素周期表中,有84种元素是金属元素。
4、金属材料通常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其中黑色金属主要指铁及其合金。
5、按化学成分分类,钢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
6、按冶炼设备和方法的不同,工业用钢可分为平炉钢、转炉钢和电炉钢。
7、根据冶炼时脱氧程度的不同,钢可分为沸腾钢、半镇静钢、镇静钢。
8、按退火后的金相组织,钢可以分为亚共析钢、共析钢、和过共析钢。
9、按正火后的金相组织,钢可以分为珠光体钢、贝氏体钢、马氏体钢和奥氏体钢。
10、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的含碳量分别为0.04%~0.25%C、0.25%~0.60%C和0.60%~1.35%C。
11、强碳化物形成元素有钒、锆、铌、钛、钽等。
(举三例即可,中文名称或元素符合均得分。
硅藻土处理抗燃油的原理

硅藻土处理抗燃油的原理硅藻土是一种天然矿物质,主要由硅酸盐矿物(如硅灰岩、硅藻石等)经过长时间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形成的沉积岩矿物。
硅藻土的处理能力是因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之具备了抗燃油的能力。
硅藻土处理抗燃油的原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1. 高比表面积:硅藻土本身含有大量的孔隙和微孔结构,在单位质量的硅藻土中具有高的比表面积。
这些微小孔道和空隙能够有效地吸附燃油中的杂质、有机物和气体,从而降低其燃烧性。
2. 微纳米结构:硅藻土以其独特的微纳米结构,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和极好的吸附选择性。
硅藻土微纳米孔隙结构能够吸附燃油中的有害物质,如溶解有机化合物、重金属离子等,从而降低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3. 离子交换吸附:硅藻土表面存在着大量的负电荷基团,这些负电荷基团具有较高的离子交换能力。
在燃油中,负离子(如SO4、NO3等)与硅藻土表面的负电荷基团发生吸附作用,形成稳定的吸附层,从而达到去除有害离子的效果。
4. 吸附作用:硅藻土的高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使得它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硅藻土通过表面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作用,能够有效地吸附燃油中的挥发物、气味分子、异味物质等,从而改善燃油的品质。
5. 硅藻土的高温稳定性:硅藻土在高温条件下(如火灾等)仍能保持其结构完整性和吸附性能。
硅藻土能够通过吸热扩散的方式迅速分散火源,阻止火势的蔓延,起到抑制火势和降低燃烧温度的作用。
6. 润湿性和吸湿性:硅藻土表面具有丰富的羟基和吸附水分子的能力,使其具有较强的润湿性和吸湿性。
这种性质可使硅藻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燃油中的挥发物质和产生的有害气体。
总的来说,硅藻土的处理抗燃油的原理是通过其高比表面积、微纳米结构、离子交换吸附、吸附作用、高温稳定性、润湿性和吸湿性等多重特性的综合作用,能够有效地吸附和降解燃油中的杂质、有机物和气体,从而降低燃油的燃烧性和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这样可以提高燃油的品质,减少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燃油的热值和燃烧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硅藻土的解释
硅藻土是一种生物成因的硅质沉积岩,它主要由古代硅藻的遗骸所组成。
其化学成分以SiO2为主,可用SiO2·nH2O表示,矿物成分为蛋白石及其变种。
天然硅藻土的主要成分是SiO2,优质者色白,SiO2含量常超过70%。
单体硅藻无色透明,硅藻土的颜色取决于粘土矿物及有机质等,不同矿源硅藻土的成分不同。
硅藻土通常呈浅黄色或浅灰色,质软,多孔而轻,工业上常用来作为保温材料、过滤材料、填料、研磨材料、水玻璃原料、脱色剂及硅藻土助滤剂,催化剂载体等。
硅藻土是由单细胞水生植物硅藻的遗骸沉积所形成,硅藻的独特性能在于能吸收水中的游离硅形成其骨骸,当其生命结束后沉积,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形成硅藻土矿床。
它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能,如:多孔性、较低的浓度、较大的比表面积、相对的不可压缩性及化学稳定性,在通过对原土的粉碎、分选、煅烧、气流分级、去杂等加工工序改变其粒度的分布状态及表面性质后,可适用于涂料油漆添加剂等多种工业要求。
硅藻土涂料添加剂产品,具有孔隙度大、吸收性强、化学性质稳定、耐磨、耐热等特点,能为涂料提供优异的表面性能,增容,增稠以及提高附着力。
由于它具有较大的孔体积,能使涂膜缩短干燥时间。
还可减少树脂的用量,降低成本。
该产品被认为是一种具有良好性价比的高效涂料用消光粉产品,已被国际上众多的大型涂料生产商作为指定用品,广泛应用于水性硅藻泥。
许多以硅藻土为原料的新型室内外涂料、装修材料,在国内外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在中国是一个潜在的发展硅藻土室内外涂料的一种天然材料,不含有害化学物质,除了具有不燃、隔音、防水、重量轻以及隔热等特点外,还有除湿、除臭、净化室内空气等作用,是优良的环保型室内外装修材料。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住宅的室内装修使用了大量含有众多化学物质的装饰材料,引发了“室内装修污染综合症”,影响了一些人的身体健康。
为了减轻这种因住宅装修带来的负面影响,日本政府一方面修改了《建筑基准法》,严格限制散发有害化学物质的建筑材料在住宅室内使用,并严格规定了室内必须配备机械换气设备,实施强制性换气。
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发不含有害化学物质的新型室内装修装饰材料。
用硅藻土添加到涂料中用于消光及吸附异味,在国外已应用多年,国内企业逐渐意识到硅藻土应用到涂料及硅藻泥中的优异表现。
用硅藻土生产的室内外涂料、装修材料、硅藻泥除了不会散发出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外,还有改善居住环境的作用。
硅藻土涂料添加硅藻土后,目前已被国际上众多的大型涂料生产商作为指定用品,广泛应用于硅藻泥、乳胶漆,内外墙涂料,醇酸树脂漆和聚酯漆等多种涂料体系中,尤其适用于建筑涂料的生产。
应用涂料、油漆中,能够均衡的控制涂膜表面光泽,增加涂膜的耐磨性和抗划痕性,去湿、除臭、而且还能净化空气,隔音、防水和隔热、通透性好的特点。
中国新型涂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