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疫情报告随访管理工作要点PPT参考课件

合集下载

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教育PPT课件

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教育PPT课件
蚊子在艾滋病病人和健康人身上来回不停地吸血,要达到致病的病毒量,至少要在短时间内来回上千次
AIDS
AIDS
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
红丝带
为什么说艾滋病是能够预防的?
艾滋病十大防治常识
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
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时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减少产时损伤性操作、避免母乳喂养等预防措施,可大大降低胎、婴儿被感染的可能性。
艾滋病病毒的特性是什么?
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
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或者通常用的化学清洁剂或消毒剂(如碘酒、酒精或医院中经常使用的一些消毒药品)都可以杀死这种病毒,甚至用自来水冲刷,水中的余氯就会使它失去活性。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昆虫(如:蚊子、跳蚤等)体内存活。
AIDS
AIDS
知 / 艾 / 防 / 艾
健 / 康 / 同 / 行
CONTANTS
目录
AIDS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IDS
世界艾滋病日
为进一步推动新时代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全面营造全社会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围”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确定并发布我国今年宣传活动主题为“共抗艾滋 共享健康”。
具有迅速变异能力
艾滋病病毒的"外貌"经常发生改变,有许多的亚型。例如,最早引起艾滋病流行的I型病毒(现在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现有11个亚型,而且这些亚型还在不断变化着。
艾滋病引发的症状有哪些呢?
艾滋病引发的症状有哪些呢?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发展成艾滋病人,健康状况就会迅速恶化,患者身体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后被夺去生命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压力

《艾滋病疫情管理》PPT课件

《艾滋病疫情管理》PPT课件

精选课件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 病报告卡艾滋病附卡》的报告
❖ 发现符合报告标准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时,填写《中 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以后称《传染病报告卡》)及《传 染病报告卡艾滋病附卡》 (以后称《附卡》),填卡医生签名。
❖ 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由负责疫情网络报告的科室负 责收集《传染病报告卡》及《附卡》,并须对报告卡内容进行错项、 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对有疑问的疫情信息必须及时向填报人核 实。核对无误后直报人签名,并于24小时内登录《疾病监测信息报 告管理系统》,输入《传染病报告卡》及《附卡》。
仅限采供血机构进行的网络直报,只是提请疾控机构 注意检测和调查该人的工作线索,不是报告病例,县级疾 控机构不得审核和确认该类报告,也不得对相关人员进行 个案流行病学调查。
该类报告只有在进一步检测符合疫情报告标准后,才可 作为正式的报告病例进行网络直报。
精选课件
13
不得报告
仅一次初筛试验阳性,未进行确认 试验且/或不符合疫情报告检测替代策 略阳性判断标准者
指标二:网络直报报告及时率
❖ 定义: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在确认后5日内完成网 络直报的人数占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总数的比例 分子: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在确认后5日内完成 网络直报的人数
分母:所有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人数
精选课件
9
考核标准
❖ 网络直报及时率达到95%。
❖ 对于现住址变更的,要尽量追查新住址信息, 并予以网络直报更新。无论在何地和以任何 形式随访,都应注意保密工作。
精选课件
18
精选课件
19
❖ “查无此人”,指首次随访时通过多种途径调查核实 被随访人提供的姓名、现住地址、户籍地址和联系电 话均为虚假信息,而无法联系到被随访人的情况。若 首次随访状态确定为“查无此人”,此后无须继续随 访。

艾滋病管理工作总结PPT

艾滋病管理工作总结PPT

艾滋病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 。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加强 宣传教育力度,扩大监测检测覆盖面 ,加强干预救助工作,提高防治效果
和管理水平。
致谢
感谢参与和支持艾滋病管理工作的同仁们,是你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才使 得艾滋病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和取得显著成效。
感谢各级政府、卫生部门、社会团体、志愿者等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是你们的 共同努力,才使得艾滋病防治工作得以全面推进和取得重大成果。
建议
03
04
05
1. 建立完善的艾滋病患 者信息管理系统,实现 患者信息的动态管理和 共享。
2. 加强医疗机构和社区 之间的协作,为患者提 供全方位的治疗和管理 服务。
3. 建立多元化的社会支 持体系,包括心理支持 、家庭支持、职业支持 等,帮助患者更好地融 入社会和生活。
CHAPTER 06
工作总结与致谢
工作背景
为了有效控制艾滋病疫情,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形成 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
工作目标概述
遏制艾滋病病毒传播
通过采取宣传教育、监测检测、干预救助等措施,有效控制艾滋 病病毒传播。
提高防治效果
加强医疗救治、心理支持、关怀救助等工作,提高艾滋病防治效 果,降低病死率。
加强社会治理
通过完善政策法规、健全组织体系、加强队伍建设等措施,提升 艾滋病防治的社会治理水平。
建议
1. 制定更加全面、科 学的宣传教育计划, 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不 同的宣传内容和方法 。
2. 加强与媒体的合作 ,提高宣传效果和覆 盖面。
3. 开展多样化的宣传 活动,如公益讲座、 宣传周、宣传月等, 吸引更多人参与。
提高筛查检测技术水平,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

艾滋病防治知识PPT课件

艾滋病防治知识PPT课件

感染者和病人 1685 例,其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1289
例,艾滋病病人396例,目前累计已有261例艾滋病病毒 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死亡.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HIV/AIDS AIDS 死亡
山东省1992-2008年HIV/AIDS发展趋势
19 92 19 93 19 94 19 95 19 96 19 97 19 98 19 99 20 00 20 01 20 02 20 03 20 04 20 05 20 06 20 07 20 08
44.3% 10.7% 19.6% 7.3%
16.7%
1.4%
血液途径
经血液传播的途径很多,主要传播途径有: 1)、共用注射器吸毒; 2)、采、供血传播; 3)、输血及血液制品; 4)、医源性传播;
5)、组织器官移植;
6)、不可忽视的途径。
1)、共用注射器吸毒:
是我国目前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估计全国可能有吸毒者 600 多万。吸毒在我国的云
输血传播时抗体转阳时间较短,
2-8 周,性传播时稍长,平均 2-3
个月,最长,6个月。
检测者应在高危行为后 3个月进
行检测。
6、HIV感染急性感染的症状(窗口期)
50%-70% 以上的患者在感染后 2 周到 2 个
月出现。
主要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表现:
发热、皮疹、关节痛、头痛、咽痛、乏力、 淋巴结肿大、出汗、恶心、呕吐、腹泻。 另外可以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阳性率 80%以上 60%-80% 84% 20%-39% 30%-40% 16%-17% 21%。
17%
云南、四川、新缰等吸毒者艾滋病流行,早 已波及我省、我市

艾滋病防治的工作计划PPT

艾滋病防治的工作计划PPT

务。
加强督导检查
03
定期对艾滋病防治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
处。
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法制关的法律法规,确保有法可依。
加强执法力度
严厉打击涉及艾滋病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感染者合法权益。
普及法律知识
加强艾滋病防治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法治意识。
宣传教育
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 教育,提高公众对艾滋病 的认知和自我防护意识。
高危人群干预
针对高危人群实施有效干 预措施,如安全套推广、 针具交换等。
综合治疗
提供全面的抗病毒治疗、 心理支持和关怀服务,降 低艾滋病传播风险。
突出重点,分类指导
重点地区防治
加强疫情严重地区的防治工作,加大资源投入 和支持力度。
PART 02
工作原则与目标
依法防治,科学防治
01
遵守法律法规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 保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合法性和规 范性。
科学决策
02
03
监测与评估
基于最新研究成果和循证医学证 据,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策略 。
建立艾滋病疫情监测体系,定期 评估防治效果,为政策调整提供 依据。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加强感染者关怀救

建立健全感染者关怀救助机制, 提供心理支持、社会救助和就业 帮扶等服务,减轻感染者及其家 庭负担。
PART 04
工作措施与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建立健全领导机制
01
成立艾滋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协同配
合。
制定实施方案
02
根据艾滋病防治规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任
疫情影响

艾滋病病例报告及随访管理PPT

艾滋病病例报告及随访管理PPT
确诊后,填写艾滋病病例报告 卡,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就诊 信息、实验室检测结果等。
监测与追踪
对病例进行监测和追踪,了解 病情进展和治疗情况,为防控 工作提供依据。
病例报告的注意事项
及时性
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进 行报告,避免延误时机。
准确性
填写报告卡时,应确保信息的 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遗漏重 要信息。
艾滋病病例报告及随访管理
目录
• 艾滋病病例报告 • 艾滋病病例随访管理 • 艾滋病病例报告及随访管理的重
要性 • 艾滋病病例报告及随访管理的挑
战与对策 • 艾滋病病例报告及随访管理的未
来展望
01
艾滋病病例报告
病例报告的定义与目的
定义
病例报告是指医疗机构或个人发 现符合艾滋病诊断标准的患者后 ,按照相关规定向当地疾病预防 控制机构报告。
评估与调整
根据随访结果,对患者进行评估,调 整治疗方案和管理计划,确保患者得 到最佳的治疗和关怀。
转诊与协作
对于需要转诊的患者,协助其转诊至 相关医疗机构或专家,确保患者得到 专业的治疗和管理。
随访管理的注意事项
保护隐私
在随访过程中,要严格保护患者 的隐私,避免泄露患者的个人信
息和病情。
遵循伦理规范
05
艾滋病病例报告及随访管理 的未来展望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1 2
电子化病例报告
利用电子病历系统,实现艾滋病病例报告的电子 化管理,提高数据收集、整理和传输的效率和准 确性。
大数据分析
运用大数据技术对病例报告及随访数据进行深度 挖掘和分析,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3
远程医疗与监测
借助远程医疗和移动设备,实现艾滋病患者的远 程监测和随访,提高随访管理的便捷性和及时性。

艾滋病防控工作总结PPT

艾滋病防控工作总结PPT
创新性
在防控工作中采用了创新的方 法和技术,如利用大数据和人 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疫情监 测和预测,提高了防控效果。
系统性
注重工作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从宣 传教育、筛查检测、治疗管理等多 个方面入手,形成了有效的防控体 系。
可持续性
注重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通过加 强人员培训、完善工作机制等措施 ,确保了防控工作的长期稳定和持 续推进。
艾滋病防控工作总 结
Hale Waihona Puke contents目录• 工作背景与目标 • 工作进展情况 • 工作成果与亮点 • 存在问题与挑战 • 下一步工作计划与建议 • 总结与展望
01
工作背景与目标
工作背景
艾滋病疫情严峻
全球艾滋病感染人数不断增长,我国也面临着严峻的艾滋病 疫情。
防控工作重要性
艾滋病是一种致死性疾病,防控工作对于保护人民群众健康 、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工作目标
减少艾滋病感染
通过宣传教育、筛查检测等手段,提 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知和自我保护意 识,降低感染率。
提高治疗率和生存率
加强抗病毒治疗和关怀救助,提高感 染者的治疗率和生存率。
消除歧视和偏见
倡导平等、包容和消除歧视的社会氛 围,让感染者得到公正待遇。
加强国际合作
与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 艾滋病疫情。
面临挑战
流行趋势的变化
艾滋病流行趋势日益复杂 ,感染者年轻化、传播途 径多样化等问题给防控工 作带来新的挑战。
资源投入不足
部分地区艾滋病防控工作 的资源投入不足,包括人 力、物力、财力等,制约 了防控工作的深入开展。
跨部门合作不足
艾滋病防控需要多部门协 作,但现实中跨部门合作 往往不足,导致防控效果 不佳。

艾滋病疫情分析要点ppt课件

艾滋病疫情分析要点ppt课件

45 40
男性
非婚未分类, 65-,
构 成
70%非婚非非商婚业非, 非1商5婚-业非, 非2商0婚-业非, 非2商5婚-业非, 非3商0婚-业非, 非3商5婚-业非, 非4商0婚-业非, 非4商5婚-业非, 非5商0婚-业非,非5商5婚-业非, 6商0-业, 65-, 60% 19, 1 24, 2 29, 3 34, 4 39, 5 44, 6 49, 7 54, 8 59, 9 64, 1 11
.
16
2. 地区分布
2013年71号文关于规范疫情统计和病例报告的通知
建议: 市-报告地/现住址 县区-现住址
.
17
2. 地区分布
报告地or 现住址
市级
报告地
现住址
病例数多/ 有大医院
描述报告地病 例和检测量时 间分布及趋势
重点分析现 住址疫情
县区级
强调流调内
病例数少 容,以访谈
. 提纲为主
重点分析现 住址疫情
25
3. 传播途径特征
表1 XXX市2015-2017年新报告HIV/AIDS按地区统计 表2 XXX市2015-2017年新报告HIV/AIDS按性别统计 表3 XXX市2015-2017年新报告HIV/AIDS按婚姻状况统计 表4 XXX市2015-2017年新报告HIV/AIDS按职业统计 表5 XXX市2015-2017年新报告HIV/AIDS按文化程度统计 表6 XXX市2015-2017年新报告HIV/AIDS按户籍统计 表7 XXX市2015-2017年新报告HIV/AIDS按样本来源统计 表8 XXX市2015-2017年新报告HIV/AIDS按传播途径统计
重中之重
.
6
一、病例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都不能填写“疑似病
例”“病原携带者”。
2021/3/10
授课:XXX
13
传染病报告卡/附卡填报关键点
6、“发病日期”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填写首次发现抗体阳性的初筛检测日期; 艾滋病病人填写就诊日期。 采供血机构报告填写献血员献血日期。
7、“诊断日期 ”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填写确证报告单/阳性通知单收到日期; 艾滋病病人填写确诊日期; 采供血机构报告填写HIV第二次初筛阳性结果的检出日期。
滋病检测咨询点、妇幼保健机构、社区美沙酮维持 治疗门诊、社区医院等为随访执行单位。其指派的 专门人员,如咨询员、乡村医生等,经过随访培训, 负责具体随访工作。
2021/3/10
授课:XXX
21
随访
随访执行单位应在网络直报日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 首次随访,以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每6个月随访一 次,艾滋病病人每3个月随访一次。
9、当诊断一个病例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时,需要在纸质 传染病报告卡上注明。
2021/3/10
授课:XXX
15
传染病报告卡/附卡填报关键点
10、“婚姻状况” 一般填写真实的婚姻状况,但对于“已婚有配偶”者,如果
确实夫妻之间很多年都没有性关系,可以将其“婚姻状况”填 写为“离异或丧偶”或者“不详” 11、填写“接触史”和“最可能的感染途径”,应注意其中的逻 辑关系。
授课:XXX
12
传染病报告卡/附卡填报关键点
5、“病例分类”
艾滋病感染者只能填写“实验室确诊病例”; 艾滋病病人,在 HIV抗体阳性前提下, 如果根据CD4细胞检测数诊断,填写“实验室确诊病例”; 如果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填写“临床诊断病例”。 采供血机构报告的两次ELISA结果阳性病例,只能填写“阳 性检测”。
依据《HIV/AIDS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6000-1995)
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WPS 293-2008)
HIV感染和CD4<200/mm3 或 HIV感染和至少一种艾滋病指征性疾病(成人:
C组临床表现;小儿:F组临床表现)
2021/3/10
授课:XXX
7
报告内容
传染病报告卡 艾滋病性病附卡
艾滋病疫情报告、随访 管理工作要点
2021/3/10
授课:XXX
1
艾滋病疫情发现、报告、管理示意图
发现
数据信息系统 疫 情 报 告
艾滋病感染者/病人 死亡
溯源 高危接触者
性病门诊
美沙酮维 持治疗门诊

心理危机干预

/治疗门诊
检测发现 告 知
随访
转介
随访
艾滋病定点 医疗机构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医疗机构
艾滋病网络直 报信息系统
http://1.202.129.170:81/
发现、 组织个案调查、随访
诊断、
填写 疾

医疗保健


采供血


检验检疫


VCT 机构
……
直报机构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反馈
地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反馈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反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疾控机构
审核 /订正 /分析
订正 /分析
2021/3/10
授课:XXX
14
传染病报告卡/附卡填报关键点
8、如果1个病例在确证阳性结果出来之前死亡,关于发病日期、 诊断日期、死亡日期的填写,可以为以下两种方式:
①填写真实的死亡日期,发病日期和诊断日期均填写首次发现抗 体阳性的初筛检测日期;(推荐)
②填写真实的发病日期和诊断日期,死亡日期推后;
美沙酮门诊 VCT门诊 妇幼保健 采供血
公安(羁押)
出司入2法0境(2检1羁/验3押/检1)0疫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
结核病诊断 治疗机构
有关部门
/社区
授课:妇XX幼X 保健机构
咨询检测机构 2
艾滋病疫情数据报告流程图
纸质报告内容
疾病监测信息报告 管理系统
传染病 报告卡 (含附卡 )
填写
个案 随访表
艾滋病报 告卡数据
19
艾滋病检测阳性结果告知书模板(供参考)
2021/3/10
授课:XXX
20
随访
• 随访管理: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现住
地址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督导随访 执行单位按规定完成随访工作,并收集、审核“个 案随访表”(附件3),于完成随访5个工作日内完 成网络直报。
• 随访执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艾
2021/3/10
授课:XXX
8
2021/3/10
授课:XXX
9
2021/3/10
授课:XXX
10
传染病报告卡/附卡填报关键点
1、“卡片编号”为网络自动生成,需誊抄回纸质传 染病报告卡和艾滋病性病附卡中。
2、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时,纸质 传染病报告卡上选择“初次报告”;报告艾滋病 病毒感染者转为艾滋病病人时,纸质传染病报告 卡上选择“订正报告”。
随访内容包括:①咨询;②发放安全套和宣传材料; ③生活救助和社会支持;④开展CD4检测;⑤提供 转介服务。
每次随访需填写“个案随访表”,上报县(区)级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4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报告标准
• 依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版) (1) 符合HIV抗体确认试验阳性判断标准,或 (2) 符合HIV感染VCT替代检测策略阳性判断标准 (HIV高流行地区高危人群的VCT检测)
2021/3/10
授课:XXX
5
2021/3/10
授课:XXX
6
艾滋病病人报告标准
2021/3/10
授课:XXX
16
传染病报告卡/附卡填报关键点
12、“确认检测阳性 日期”只能填写确 证报告单上的“检 测日期”
13、“确认检测单位” 只能填写确证报告 单上的“确证单 位”。
2021/3/10
授课:XXX
17
2021/3/10
授课:XXX
18
告知
2021/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0
授课:XXX

订正 /分析

分析
2021/3/10
授课:XXX
3
哪些情况需要报告?
• 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 新发现艾滋病病人 •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转为艾滋病病人 • 采供血机构两次筛查阳性者
• 18个月以内婴幼儿只登记、随访,暂不做疫情报
告;只有确切判断为HIV感染者才能报告。
2021/3/10
授课:XXX
2021/3/10
授课:XXX
11
传染病报告卡/附卡填报关键点
3、“患者姓名” • 如果确认报告单上姓名经核查为假名,网络报告
应报告真实姓名,在备注说明确认报告单上姓名; 或者按有关程序更换确认报告单,将原报告单假 名更正为真名,网络也报告真名。
4、“病人属于” 应与“现住址”对应。
2021/3/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