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复习二( 密度的测量)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中,密度测量的特殊方法有哪些?

中考物理中,密度测量的特殊方法有哪些?

中考物理中,密度测量的特殊方法有哪些?要了解密度测量的特殊方法,我们要先懂得初中物理测密度的常规方法,也就是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测液体密度的操作为:1.用调好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2.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4.计算盐水密度的表达式:测固体密度的操作为: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m;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1;3.用细线系住石块,放入量筒的水中浸没,记录水面对应的刻度V2;4.计算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以上常规操作,我们可称之为《天平量筒法》。

但是中考物理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用非常规的特殊方法去测量物体的密度,无疑是一种很好的考察方式。

那么有哪些特殊方法呢?一、《助沉法》(物质的密度比水小)1.用调好天平测量木块的质量m2.把重物放入水中记下水和重物的体积V13.用重物系住木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V24.木块的密度表达式二、《针压法》(物质的密度比水小)1.用调好天平测量木块的质量m2.向量筒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13.用细针将木块压入水中浸没,记下水和木块的总体积V24.木块的密度注意:物质的密度比水小,放在量筒的水中漂浮,不能直接用量筒测出体积,所以可以采用助沉法或针压法。

针压法是用一根很细的针,将物体压入量筒的水中,忽略细针在水中占据的体积,则可用排水法直接测出物体的体积了。

三、《双提法》(用弹簧测力计测固体密度)【例题】张小清同学捡到一块不知名的金属块,将它放到水中可以沉没,现在,小清同学想测出它的密度,但身边只有一支弹簧秤、一个烧杯及足量的水,请你帮她想一想,替她设计一个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过程,写出实验步骤分析与解:这是一道典型的利用浮力知识测密度的试题。

阿基米德原理的重要应用就是已知浮力求体积。

它的基本思路就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利用水的密度已知,求得物体的体积,即可计算出物体的密度值。

中考物理常见题型—密度的测量

中考物理常见题型—密度的测量

初中物理中考常见题型物质密度的测量【知识积累】实验一:测量小石块的密度1、实验原理:ρ=Vm2、实验器材:天平,烧杯,量筒,小石块,细线3、实验步骤:(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m;(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为V1;(3)用细线将小石块系住,轻轻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读出此时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为V2;(4)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V石=V2—V1;(5)小石块的密度为ρ石=Vm=22VVm-注: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密度,都与测量小石块密度步骤相同。

实验二:测量塑料块的密度1、实验原理:ρ=Vm2、实验器材:天平,烧杯,量筒,塑料块,针3、实验步骤:(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塑料块的质量为m;(2)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水的体积为V1;(3)将塑料块放进量筒里的水中,并用针尖将塑料块全部压入水中,读出此时塑料块和水的总体积为V2;(4)计算塑料块的体积为V=V2—V1;(5)塑料块的密度为ρ塑料块=Vm=12VVm-注:测量密度比水小的形状不规则固体的密度,都与测量塑料块密度步骤相同。

实验三:测量盐水的密度1、实验原理:ρ=Vm2、实验器材:天平,烧杯,量筒,盐水。

3、实验步骤:(1)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2)将烧杯中的盐水向量筒中倒入一部分,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m1(3)计算出倒入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m盐水=m—m1(4)读出倒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V(5)计算盐水的密度为ρ盐水==Vm=Vmm1注: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都与测量盐水密度步骤相同。

【典型习题】1、测量某种液体密度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如图甲所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g;(2)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所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_____cm3;(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杯内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74g;(4)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为______g/cm3。

人教版中考物理实验专训----密度的测量实验(原卷+解析)

人教版中考物理实验专训----密度的测量实验(原卷+解析)

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金属块的质量为
g。
(3)把金属块缓慢放入装有 20ml 水的量筒内,使其浸没在水中,此时量筒内的水面如图丙所示,则
金属块的体积是
cm3。
(4)经过计算可知,金属块的密度是
g/cm3,可以换算为
kg/m3。
(5)将金属块截去一半,剩余金属块与原金属块相比,密度
(选填“不变”或“改变”)。
的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专题 06 密度的测量实验
1.某物理兴趣小组为检测学校附近某条河的水质,需要测量河水的密度。取样后,他们利用天平和量 筒进行了测量,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步骤】 (1)用已调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18g
(2)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河水,测出烧杯和河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
5
量小化石的密度。他利用已学知识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用天平称出小化石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小化石的质量为 ______g; (2)用量筒和水测量小化石体积,“先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其中“适量”的确切含义是:①______; ②小化石和水的总体积不能超过量筒量程; (3)小化石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忽略细线的体积),小化石的密度是______g/cm3; (4)若小明先测出小化石的体积,将小化石从量筒中取出,然后用天平称出其质量,求出小化石的密 度。这样测出小化石的密度将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2.(2021 广西贺州)贺州市很多市民喜欢收藏奇石,为了测量某种形状不规则的奇石的密度,小明 与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2)若小强先利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再利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那么最终测量出的小石块 的密度将比小石块的真实密度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大”)。 8.(2020 山东聊城)小明在实验室测量一块不规则石块的密度。

专题2—力学—密度计算类—2023年中考物理计算题专题提升培优练(原卷版)

专题2—力学—密度计算类—2023年中考物理计算题专题提升培优练(原卷版)

专题2—力学—密度计算类2023年中考物理计算题专题提升培优练一、单选题1.甲杯盛满密度为ρ1的液体,乙杯盛满密度为ρ2的液体。

将实心小球A 轻轻放入甲杯,小球A 浸没在液体中,甲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50g 。

另一实心小球B 与A 材质相同。

小球A 与B 的体积比是3∶2。

将小球B 轻轻放入乙杯,小球B 沉底全部浸没在液体中,乙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20g 。

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小球A 与小球B 的质量之比为5∶2B .甲杯溢出液体的体积小于乙杯溢出液体的体积C .ρ1与ρ2之比为5∶3D .ρ1与ρ2之比为15∶42.两物块的质量之比为3∶1,密度之比为2∶1,它们的体积之比为( )A .3∶2B .2∶3C .1∶6D .6∶13.质量比为1∶2的甲、乙两个物体,体积之比是2∶3,则甲、乙两个物体的密度之比为( )A .2∶3B .1∶3C .3∶2D .3∶4 4.有一空心铁球,它的质量为m ,体积为V ,已知铁的密度为ρ铁、ρ球、V 空、m 空分别表示球的密度、空心部分的体积、空心部分的质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ρρ=球铁B .m V ρ<铁C .m V V ρ=-空铁D .m m V ρ=-空铁二、多选题5.小明研究液体密度时,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入甲、乙两种液体,并绘制出总质量m 与液体体积V 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甲液体的密度是2.5g/cm3B.乙液体的密度是1.0g/cm3C.若取等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它们质量之比为3∶2D.密度是0.8g/cm3的液体的m-V图像应位于Ⅲ区域6.如图是a、b、c三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

由图象可知()A.a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比水大B.质量相同的a、b、c三种物质,a的体积最大C.体积相同的a、b、c三种物质,c的质量最大D.用三种物质制成质量与体积相同球,a、b一定是空心的7.如图所示是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a、b为固态物质,c为液态物质。

(完整版)14种密度的测量方法(中考必备)

(完整版)14种密度的测量方法(中考必备)

丈量密度的方法(中考必备 )一、弹簧秤读数差法:若固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可用此法测固体密度。

例 1:给你一把弹簧秤、足量的水、细绳、怎样测石块密度。

方法:( 1)细绳系住石块,用弹簧秤称出石块在空气中重G 1( 2)将石块淹没水中记下弹簧秤示数G 2( 3)推导: F 浮 =G 1-G 2V 石= V 排 =F 浮 / ρ 液 g=(G 1-G 2)/ ρ 水 g /(G -G ) ρ 石 =G 石 /V石 g=G ÷ ( G 1 -G )/ ρ 水 g= G ρ 水 1 2 1 12二、比较法:若固体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大于待测液体密度,可用此法测待测液体密度。

例 2:给你弹簧秤、细绳、石块、足量的水和牛奶,怎样测出牛奶的密度。

方法:( 1)细绳系住石块,用弹簧秤称出石块在空气中重G 1( 2)将石块淹没水中记下弹簧秤示数G 2( 3)将石块淹没牛奶中下弹簧秤示数 G 3( 4)推导:在水中遇到的浮力:F =G-G 2 即 ρ水gV 石 = G -G 1 1 1 2在奶中遇到的浮力: F 2=G 1-G 3 即 ρ 奶 gV 石 = G 1 -G 3 两式比较得:ρ奶 = (G -G ) ρ /(G -G ) 1 3 水 12三、沉锤法:若物体密度小于已知液体的密度,可用此法丈量。

例 3(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现有一木块、一铁块、足量的水、细绳、弹簧秤、测木块密度方法 :( 1)细绳系住木块,用弹簧称称出木块在空气中重G 1( 2)在木块下再系一铁块,将铁块淹没水中记下示数 G 2 ( 3)将木块、铁块都淹没水中,记下弹簧秤示数 G 3( 4)推导:木块遇到的浮力: F 浮 =G 2-G 3木块的体积为: V 木 = V 排 =F 浮 / ρ 液 g=( G 2-G 3 )/ ρ 水 g木块的密度为:ρ 木= G 木 /V 木 g=G 1ρ 水 /(G 2-G 3)四、曹冲秤象法:用此法可测固体密度,也可测液体密度。

密度的测量专题复习

密度的测量专题复习

密度的测量专题复习考点扫描考点一:常规法(天平量筒法)测固体密度:1.不溶于水的固体(1)可沉入水中的固体:用天平测量,用排水法测量。

(2)不可沉入水中的固体:用天平测量,针压法,悬挂法,排沙法测量体积。

2.溶于水的固体天平测量质量,排沙法测量体积3.吸水固体排沙法测体积,或者再用排水法测体积。

测液体密度:ρ=m/V,天平测质量,量筒测体积例题讲解:例1:小刚同学想测出一个实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

小刚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A.用天平测量塑料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a所示。

记录塑料球质量为m;B.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b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V1;C.用细线在塑料球下吊一个小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c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D.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d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为V3;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使用天平测出塑料球的质量m=g,塑料球的体积V=cm3,计算出塑料球的密度ρ=g/cm3.(2)实验拓展:本实验中若不用天平,只在B、C、D三个步骤中增加一个步骤也可以测出塑料球的密度。

请你写出这个操作步骤。

根据你补充的步骤,写出计算塑料球密度的表达式。

(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例2:下面是关于“用天平和量筒测小工件密度”实验步骤的描述,请按要求填空。

①组装好天平并将其放在水平台上,然后调节游码使横梁平衡。

②把小工件放在已调好的天平左盘,在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恢复衡后,读出结果记在表格中。

③在量筒中盛些水,平稳握住量筒,使其中水面与人眼相平,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

④用细线系住小工件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再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

⑴分析评估以上实验发现,实验操作过程存在一定的问题:问题一:,问题二:。

⑵重新实验,当改正错误后,情况如图,请完成下表。

工件质量m/g 未放工件时水的体积V/cm3工件体积V/cm3工件密度ρ/(g·cm-3)88 20例3.某小组测量—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14、15所示。

2021年春人教版物理中考专题训练 密度的测量技巧

2021年春人教版物理中考专题训练 密度的测量技巧

密度的测量技巧1.(2020潍坊)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某兴趣小组用一薄壁量杯(杯壁体积忽略不计)制作了一个测量液体密度的简易装置,操作如下:(1)在量杯内装入适量细沙后放入水中,量杯在水中竖直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量杯浸没在水中的体积为mL;(2)将该装置放入某液体中,静止时如图乙所示,则该液体的密度为kg/m3;某同学将一小石子放入量杯,静止时如图丙所示,则小石子质量是g.2.(2020广州)据说某电子秤可测液体体积,小明进行以下两个实验,验证这种说法是否真实.实验一:实验过程如图,质量为50.0 g的水,该秤显示的体积为50.0 mL.实验二:质量为50.0 g的油,该秤显示的体积也为50.0 mL.结合水、油的密度,小明发现该秤可以测出水的体积,不能测出油的体积.小明猜想:该电子秤不能测出密度不等于水的液体的体积.利用该电子秤和某种液体(ρ液≠ρ水且ρ液未知),设计实验验证小明猜想是否正确(若需要,可补充器材).写出实验步骤和判断小明猜想是否正确的依据.3.(2020重庆A卷)小张发现外婆家的盐蛋咸淡适中恰到好处,猜想可能和盐水的密度有关.他和小华共同测量外婆家用来腌制盐蛋的盐水密度.(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到标尺的处,观察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图1甲),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使天平平衡.(2)调节天平平衡后,进行以下实验操作:①测量空烧杯的质量m0,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1乙,m0=g;②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为55.0 g;然后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图1丙).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底部相平,读出体积V=mL.③算出盐水的密度ρ=g/cm3.(3)小华指出:以上测量过程中,烧杯中会残留部分盐水导致测得盐水的密度偏大,于是他与小张利用电子秤再次测量该盐水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①取密度为8 g/cm3的合金块.用电子秤测得其质量为80.0 g(图2甲);②将合金块放入溢水杯中后向溢水杯中注满盐水,测得杯、盐水、合金块的总质量为100.0 g(图2乙);③取出合金块,向溢水杯中补满盐水,测得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g(图2丙).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1.1g/cm3.若测量后才发现此电子秤的每次测量值均比真实值大1 g左右,则以上步骤所测得的盐水密度与真实值相比(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4.(2020江西)【实验名称】用天平、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实验设计】如图1所示,是小普同学设计的两种测量小石块密度的方案(操作步骤按照示意图中的①②③顺序进行).你认为方案一测量误差会较大,原因是,石块质量测量值偏大.【进行实验】小晟同学进行了实验,测出了相关物理量,计算出了石块的密度,以下是他测量小石块质量的实验片段:①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再向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水平平衡.②在左盘放被测小石块,在右盘从大到小加减砝码,当加到最小的砝码后,观察到指针静止在如图2所示的位置,接下来的操作是移动,直至天平水平平衡;③读出小石块的质量.【实验数据】测出所有相关物理量,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表格内,计算出石块的密度.请你将表格中①、②处的内容补充完整.5.(2020本溪)开原以盛产大蒜闻名,小越想知道开原大蒜的密度,他将一些蒜瓣带到学校测量.(1)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右侧,他应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2)小越测得一个蒜瓣的质量如图甲所示为g.(3)他将蒜瓣放入装有25 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图乙所示的位置,蒜瓣的体积为cm3,密度为kg/m3.(4)小越对实验进行评估,觉得蒜瓣太小,测得体积的误差较大,导致测得的密度不准.他设计了下列解决方案,其中合理的是(填字母).A.换量程更大的量筒测量B.测多个蒜瓣的总质量和总体积C.换分度值更大的量筒测量(5)同组的小爱同学测得一个装饰球A的密度为ρ0,他们想利用它测量一杯橙汁的密度,发现装饰球A在橙汁中漂浮,于是选取了测力计、细线和一个金属块B,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过程:①用测力计测出装饰球A的重力为G;②将装饰球A和金属块B用细线拴好挂在测力计下,并将金属块B浸没在橙汁中静止,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F1;③将装饰球A和金属块B都浸没在橙汁中静止(不碰到杯底),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F2.根据②、③两次测力计示数差可知装饰球(选填“装饰球A”或“金属块B”)受到的浮力.橙汁密度的表达式ρ橙汁=(用ρ0和所测物理量字母表示).6.(2020扬州)某学习小组利用空矿泉水瓶、烧杯、量筒、剪刀、记号笔、细线和足量的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测量了一块小矿石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1)实验步骤:A.向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如图1);B.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将石块放入剪下的矿泉水瓶内,使矿泉水瓶漂浮在烧杯中,并用记号笔在烧杯上标记此时液面的位置(如图2);C.取出矿泉水瓶,将量筒中的水缓慢倒入烧杯至处,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V2(如图3);D.再用细线拴住小矿石缓慢放入量筒中,此时总体积V3(如图4).(2)小矿石的密度表达式ρ石=(用题中物理量符号表示);(3)由于矿泉水瓶有质量,会导致小矿石密度测量值,有同学指出只要在步骤C进行适当修改就可以,该同学修改的内容是取出矿泉水瓶,取出小矿石,再把矿泉水瓶放入烧杯中,将量筒中的水缓慢倒入烧杯至处,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V2.7.(2020黔南州)小强同学在家中自主学习,他利用家庭实验室的器材欲测一小石块的密度,他可用的器材有:托盘天平(含砝码)、烧杯、细线、水和小石块.(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天平静止时横梁右端高,则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2)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用细线拴住小石块,将小石块浸没水中,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总质量m1;(3)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用天平测出剩余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4)向烧杯中加水到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此时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3;(5)上述实验过程可简化为如图,小石块的质量m石=;(6)设水的密度为ρ水,则小石块体积的表达式:V石=m3-m2ρ水(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ρ石=(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7)如步骤(3)中取出小石块时带走了一些水,小强所测的小石块质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石块的真实质量.8.(2019日照)某学校研学团队来到“海上碑”研学基地开展活动,配备以下物品:弹簧测力计、几瓶纯净水、保温瓶自备热水、细线、小刀、锤子等.已知g=10 N/kg,常温时ρ水=1.0×103 kg/m3.他们采集了一小块岩石样本,进行如下探究:(1)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示数如图,为N.(2)把纯净水瓶切掉上半部分,把小石块慢慢浸没在水中,未碰触瓶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7 N.则小石块受到的浮力N.可得小石块的体积cm3.(3)计算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ρ石=2.75×103kg/m3.(4)已知海水的密度为1.03×103 kg/m3,若把石块浸没在海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0.7 N(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测量过程中,如果利用的是保温杯中的热水,计算时仍取ρ水=1.0×103 kg/m3,测得小石块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应(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9.(2019咸宁)小敏同学参加研学旅行时,在湖边捡到一块漂亮的小石块,她用家中常见物品与刻度尺巧妙地测出了小石块的密度,她的测量方案如下:①用细绳将一直杆悬挂,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记下细绳在直杆上的结点位置O;②将一重物悬于结点O左侧的A点,小石块悬于结点O的右侧,调整小石块的位置,如图所示,当小石块悬于B点时,直杆在水平位置平衡;③用刻度尺测量OA的长度为L1,OB的长度为L2;④保持重物的悬点位置A不变,将结点O右侧的小石块浸没在盛水的杯中(且未与杯底、杯壁接触),调整小石块的悬点位置,当小石块悬于C点时,直杆在水平位置平衡;⑤用刻度尺测量OC的长度为L3.请根据她的测量方案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中三次调节了直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中,第一次调节水平平衡是,第二次调节水平平衡是(选填“a”或“b”);a.消除直杆自重的影响b.便于测量力臂(2)实验中长度(选填“L1”“L2”或“L3”)的测量是多余的;(3)C点应该在B点的(选填“左”或“右”)侧;(4)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选用字母ρ水、L1、L2、L3表示).10.(2019云南)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好奇的小王同学想知道老师所用粉笔的密度.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如下探究:(1)他把10支粉笔放到调好的托盘天平上,当天平再次平衡,右盘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则每支粉笔的质量为3.84g.(2)小王在量筒中加入体积为V1的水,把一支粉笔放入量筒,发现粉笔在水面停留一瞬,冒出大量的气泡后沉底.量筒中水面到达的刻度为V2.若把(V2-V1)作为粉笔的体积来计算粉笔的密度,测得粉笔的密度会比真实值(选填“大”或“小”),原因是粉笔吸水,体积测量值偏.(3)小王把一支同样的粉笔用一层保鲜膜紧密包裹好放入水中(保鲜膜的体积忽略不计),发现粉笔漂浮在水面上,于是他用水、小金属块、量筒和细线测量粉笔的体积,如图乙.粉笔的密度为g/cm3,粉笔越写越短后密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小王看到步骤(3)中量筒内浸在水里的粉笔变长变粗,这是由于光的(选填“反射”“折射”或“直线传播”)形成的粉笔的(选填“虚”或“实”)像.密度的测量技巧1.(2020潍坊)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某兴趣小组用一薄壁量杯(杯壁体积忽略不计)制作了一个测量液体密度的简易装置,操作如下:(1)在量杯内装入适量细沙后放入水中,量杯在水中竖直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量杯浸没在水中的体积为20mL;(2)将该装置放入某液体中,静止时如图乙所示,则该液体的密度为0.8×103kg/m3;某同学将一小石子放入量杯,静止时如图丙所示,则小石子质量是5.6g.2.(2020广州)据说某电子秤可测液体体积,小明进行以下两个实验,验证这种说法是否真实.实验一:实验过程如图,质量为50.0 g的水,该秤显示的体积为50.0 mL.实验二:质量为50.0 g的油,该秤显示的体积也为50.0 mL.结合水、油的密度,小明发现该秤可以测出水的体积,不能测出油的体积.小明猜想:该电子秤不能测出密度不等于水的液体的体积.利用该电子秤和某种液体(ρ液≠ρ水且ρ液未知),设计实验验证小明猜想是否正确(若需要,可补充器材).写出实验步骤和判断小明猜想是否正确的依据.答:①将容器放置在电子秤上,按“清零”键;②往容器中加入适量水,在容器壁上水的液面处作上标记,按“单位”键,记录此时电子秤示数V水:③将容器中的水倒出,用纸巾擦干容器,重复①步骤;④往容器中加入某种液体,直到液面到达标记处,按“单位”键,记录此时电子秤示数V液;⑤比较V水与V液,若V水≠V液,则该电子秤不能测出密度不等于水的液体的体积,小明的猜想正确.3.(2020重庆A卷)小张发现外婆家的盐蛋咸淡适中恰到好处,猜想可能和盐水的密度有关.他和小华共同测量外婆家用来腌制盐蛋的盐水密度.(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观察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图1甲),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天平平衡.(2)调节天平平衡后,进行以下实验操作:①测量空烧杯的质量m0,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1乙,m0=32g;②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为55.0 g;然后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图1丙).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底部相平,读出体积V=20mL.③算出盐水的密度ρ=1.15g/cm3.(3)小华指出:以上测量过程中,烧杯中会残留部分盐水导致测得盐水的密度偏大,于是他与小张利用电子秤再次测量该盐水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①取密度为8 g/cm3的合金块.用电子秤测得其质量为80.0 g(图2甲);②将合金块放入溢水杯中后向溢水杯中注满盐水,测得杯、盐水、合金块的总质量为100.0 g(图2乙);③取出合金块,向溢水杯中补满盐水,测得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31.0 g(图2丙).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1.1g/cm3.若测量后才发现此电子秤的每次测量值均比真实值大1 g左右,则以上步骤所测得的盐水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偏大(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4.(2020江西)【实验名称】用天平、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实验设计】如图1所示,是小普同学设计的两种测量小石块密度的方案(操作步骤按照示意图中的①②③顺序进行).你认为方案一测量误差会较大,原因是石块从量筒中取出时会沾上水,石块质量测量值偏大.【进行实验】小晟同学进行了实验,测出了相关物理量,计算出了石块的密度,以下是他测量小石块质量的实验片段:①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再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水平平衡.②在左盘放被测小石块,在右盘从大到小加减砝码,当加到最小的砝码后,观察到指针静止在如图2所示的位置,接下来的操作是移动游码,直至天平水平平衡;③读出小石块的质量.【实验数据】测出所有相关物理量,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表格内,计算出石块的密度.请你将表格中①、②处的内容补充完整.5.(2020本溪)开原以盛产大蒜闻名,小越想知道开原大蒜的密度,他将一些蒜瓣带到学校测量.(1)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右侧,他应向左(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小越测得一个蒜瓣的质量如图甲所示为5.4g.(3)他将蒜瓣放入装有25 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图乙所示的位置,蒜瓣的体积为5cm3,密度为1.08×103kg/m3.(4)小越对实验进行评估,觉得蒜瓣太小,测得体积的误差较大,导致测得的密度不准.他设计了下列解决方案,其中合理的是B(填字母).A.换量程更大的量筒测量B.测多个蒜瓣的总质量和总体积C.换分度值更大的量筒测量(5)同组的小爱同学测得一个装饰球A的密度为ρ0,他们想利用它测量一杯橙汁的密度,发现装饰球A在橙汁中漂浮,于是选取了测力计、细线和一个金属块B,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过程:①用测力计测出装饰球A的重力为G;②将装饰球A和金属块B用细线拴好挂在测力计下,并将金属块B浸没在橙汁中静止,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F1;③将装饰球A和金属块B都浸没在橙汁中静止(不碰到杯底),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F2.根据②、③两次测力计示数差可知装饰球A(选填“装饰球A”或“金属块B”)受到的浮力.橙汁密度的表达式ρ橙汁=F1-F2G·ρ0(用ρ0和所测物理量字母表示).6.(2020扬州)某学习小组利用空矿泉水瓶、烧杯、量筒、剪刀、记号笔、细线和足量的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测量了一块小矿石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1)实验步骤:A.向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如图1);B.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将石块放入剪下的矿泉水瓶内,使矿泉水瓶漂浮在烧杯中,并用记号笔在烧杯上标记此时液面的位置(如图2);C.取出矿泉水瓶,将量筒中的水缓慢倒入烧杯至标记处,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V2(如图3);D.再用细线拴住小矿石缓慢放入量筒中,此时总体积V3(如图4).(2)小矿石的密度表达式ρ石=V1-V2V3-V2ρ(用题中物理量符号表示);(3)由于矿泉水瓶有质量,会导致小矿石密度测量值偏大,有同学指出只要在步骤C进行适当修改就可以,该同学修改的内容是取出矿泉水瓶,取出小矿石,再把矿泉水瓶放入烧杯中,将量筒中的水缓慢倒入烧杯至标记处,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V2.7.(2020黔南州)小强同学在家中自主学习,他利用家庭实验室的器材欲测一小石块的密度,他可用的器材有:托盘天平(含砝码)、烧杯、细线、水和小石块.(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天平静止时横梁右端高,则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2)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用细线拴住小石块,将小石块浸没水中,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总质量m1;(3)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用天平测出剩余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4)向烧杯中加水到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此时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3;(5)上述实验过程可简化为如图,小石块的质量m石=m1-m2;(6)设水的密度为ρ水,则小石块体积的表达式:V石=m3-m2ρ水(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ρ石=m1-m2m3-m2·ρ水(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7)如步骤(3)中取出小石块时带走了一些水,小强所测的小石块质量大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石块的真实质量.8.(2019日照)某学校研学团队来到“海上碑”研学基地开展活动,配备以下物品:弹簧测力计、几瓶纯净水、保温瓶自备热水、细线、小刀、锤子等.已知g=10 N/kg,常温时ρ水=1.0×103 kg/m3.他们采集了一小块岩石样本,进行如下探究:(1)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示数如图,为1.1N.(2)把纯净水瓶切掉上半部分,把小石块慢慢浸没在水中,未碰触瓶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7 N.则小石块受到的浮力0.4N.可得小石块的体积40cm3.(3)计算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ρ石=2.75×103kg/m3.(4)已知海水的密度为1.03×103 kg/m3,若把石块浸没在海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0.7 N(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测量过程中,如果利用的是保温杯中的热水,计算时仍取ρ水=1.0×103 kg/m3,测得小石块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应偏大(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9.(2019咸宁)小敏同学参加研学旅行时,在湖边捡到一块漂亮的小石块,她用家中常见物品与刻度尺巧妙地测出了小石块的密度,她的测量方案如下:①用细绳将一直杆悬挂,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记下细绳在直杆上的结点位置O;②将一重物悬于结点O左侧的A点,小石块悬于结点O的右侧,调整小石块的位置,如图所示,当小石块悬于B点时,直杆在水平位置平衡;③用刻度尺测量OA的长度为L1,OB的长度为L2;④保持重物的悬点位置A不变,将结点O右侧的小石块浸没在盛水的杯中(且未与杯底、杯壁接触),调整小石块的悬点位置,当小石块悬于C点时,直杆在水平位置平衡;⑤用刻度尺测量OC的长度为L3.请根据她的测量方案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中三次调节了直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中,第一次调节水平平衡是a,第二次调节水平平衡是b(选填“a”或“b”);a.消除直杆自重的影响b.便于测量力臂(2)实验中长度L1(选填“L1”“L2”或“L3”)的测量是多余的;(3)C点应该在B点的右(选填“左”或“右”)侧;(4)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ρ水L3L3-L2(选用字母ρ水、L1、L2、L3表示).10.(2019云南)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好奇的小王同学想知道老师所用粉笔的密度.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如下探究:(1)他把10支粉笔放到调好的托盘天平上,当天平再次平衡,右盘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则每支粉笔的质量为3.84g.(2)小王在量筒中加入体积为V1的水,把一支粉笔放入量筒,发现粉笔在水面停留一瞬,冒出大量的气泡后沉底.量筒中水面到达的刻度为V2.若把(V2-V1)作为粉笔的体积来计算粉笔的密度,测得粉笔的密度会比真实值大(选填“大”或“小”),原因是粉笔吸水,体积测量值偏小.(3)小王把一支同样的粉笔用一层保鲜膜紧密包裹好放入水中(保鲜膜的体积忽略不计),发现粉笔漂浮在水面上,于是他用水、小金属块、量筒和细线测量粉笔的体积,如图乙.粉笔的密度为0.64g/cm3,粉笔越写越短后密度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小王看到步骤(3)中量筒内浸在水里的粉笔变长变粗,这是由于光的折射(选填“反射”“折射”或“直线传播”)形成的粉笔的虚(选填“虚”或“实”)像.。

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小专题二探究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习题(含参考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小专题二探究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习题(含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滚动小专题(二) 探究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2018·德阳)小华随意选取一块石子,准备在实验室测定它的密度.(1)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____________处,再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2)用调好的天平测石子的质量,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石子的质量为________g;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石子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此石子的密度是________kg/m3.【拓展训练1】小明在做实验时不小心把量筒打破了,他找老师要了一个烧杯最终完成了实验.以下是他的实验操作过程:①往烧杯中装满水,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m1;②____________________,溢出部分水,再将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m2;③____________________,把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烧杯和剩下水的质量为m3;④被测物质的密度:ρ=________ρ水.【拓展训练2】跟小明一组的小刚认为有弹簧测力计也能完成实验,以下是他的思路,请帮助他补充完整:①用细线系住小石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头的重力G;②在容器内盛适量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G′;③被测固体密度为:ρ物=________.【拓展训练3】(2018·恩施)在实验课上,老师要求小明用一只量筒、一枚大头针和水,测量一个小木块的密度.下面是小明的有关实验步骤,请你帮他补充完整.(1)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量筒的示数为V1.(2)将小木块放入量筒中(木块漂浮),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步骤)(4)计算得出木块的密度ρ木=________(写出最简表达式).(2018·长春)小明在实验室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横梁静止后,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直到横梁平衡.(2)在测量液体的质量时,他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操作,其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该液体的总质量为160 g.b.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如图乙所示),记下液体的体积.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横梁平衡时,托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如图丙所示,则读数为________g.(4)经计算求得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g/cm3.【拓展训练1】(缺量筒)小华认为不用量筒也能测量出液体的密度,他选用酱油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1)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0.(2)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则烧杯的容积V杯=V水=________.(3)把烧杯中的水倒尽,再装满酱油,则有V酱油=V杯=V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m2.(4)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______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拓展训练2】(缺天平)为了测量酒精的密度,小聪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A.用测力计测出小金属块在空气中的重力为G.B.将适量的酒精倒入量筒中,读数为V1.C.将测力计下面所挂小金属块完全浸没在量筒里的酒精中,静止时测力计读数为F1.D.记下金属块浸没在酒精中时,量筒内液面处读数为V2.用实验步骤中的测量值符号和g表示该酒精的密度ρ=________.【拓展训练3】(缺天平和量筒)小红用刻度尺、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一端有橡皮膜)、烧杯、适量的水,也测量出了酱油密度.实验步骤:(1)在玻璃管内倒入一定深度的酱油;(2)将直玻璃管带有橡皮膜的一端竖直放入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待橡皮膜水平时,用刻度尺量出管底到酱油面和水面的深度,分别为h1、h2;(3)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酱油=________.类型1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1.(2018·重庆B卷)小丽同学在“测量鸡蛋的密度”实验中,进行了以下操作:(1)将天平放在________桌面上,在天平托盘中分别放入不吸水的纸,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后的情形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填“左”或“右”)调,直至天平平衡.接着将鸡蛋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直到天平重新平衡,所加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鸡蛋的质量为________g.(2)因可供选择的量筒口径较小,鸡蛋无法放入,小丽自制了一个溢水杯,采用如图丙所示的方法测量鸡蛋的体积,其具体做法是:先在溢水杯中加水,直到水面恰好与溢水口相平,把量筒放在溢水口下方,将鸡蛋慢慢放入水杯中,鸡蛋最终沉入水底,量筒收集完从溢水杯溢出的水后,示数如图丙所示.他所使用量筒的分度值为________mL,在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时,视线与液面________(填“相平”或“不相平”),鸡蛋的体积为________mL.(3)被测鸡蛋的密度为________g/cm3.(4)若小丽用上述方法先测出鸡量的体积V,再取出溢水杯中的鸡蛋,放在天平的左盘,称出它的质量为m,然后利用ρ=m,V计算出鸡蛋的密度.用这种方法测得鸡蛋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一样”).2.(2018·临沂)小明所在的课外兴趣小组需要密度为1.15 g/cm3的盐水,为检验配制的盐水是否合格.(1)小明设计了如下方案: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②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③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④利用ρ=m2-m1,V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2)小组成员认为该方案会使测量结果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组成员改进了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②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_g(如图乙所示);③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15 g;⑤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g/cm3.(4)为配制合格的盐水,需要继续向盐水中________(填“加盐”或“加水”).类型2缺量筒3.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天平调节平衡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 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___g,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_kg/m3.(2)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与真实值相比是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3)小华认为不用量筒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②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③把烧杯中的水倒尽,再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4.小闻和小宁想测石块的密度,器材有:天平、砝码、烧杯、足量的水、胶头滴管.他们经过思考,进行下面的操作:(1)小闻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________调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如果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则应向________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3)为了测石块体积,他们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操作:a.烧杯中装有适量的水,标记好水面的位置,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03 g.b.将石块放入装水的烧杯中,倒出超过标记处的水,并用胶头滴管调节使水面恰好在标记处,测出此时烧杯、水、石块全部的质量为145 g.c.通过计算,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kg/m3.(4)实验结束后,他们进行讨论:若b操作中倒出水后,水面还高于标记处,这样的情况下测出的密度值将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类型3缺天平5.小晨设计了一个实验,用排水法测某实心金属块的密度.实验器材有小空桶、溢水杯、烧杯、量筒和水.实验步骤如下:①让小空桶漂浮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甲;②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20 mL,如图乙;③将烧杯中20 mL水倒掉,从水中取出金属块,如图丙;④将金属块放入小空桶,小空桶仍漂浮在水面,测得此时溢出水的体积为44 mL,如图丁.请回答下列问题:(1)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___mL,金属块在小空桶中时所受的浮力等于________mL水的重力.(2)被测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__g/cm3.(3)在实验步骤③和④中,将沾有水的金属块放入小空桶,测出的金属块密度将_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6.(2018·福建)小明要测量木块的密度.实验器材有:木块、弹簧测力计(0~5 N)、底部固定有滑轮的水槽、细线及足量的水.(g取10 N/kg)(1)先用弹簧测力计测木块的重力,如图甲,示数为________N;再用细线绕过滑轮将木块与测力计连接起来,接着往水槽倒入适量的水,使木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木块在水中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 1.6 N.木块的体积为________m3,密度为________kg/m3.本实验中滑轮的作用是________.(2)小明分析发现,如果把水换成其他液体,测力计的示数就会不同,于是他把测力计的刻度改成相应的密度值,将该装置改装为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计”.原测力计的1.0 N刻度处应标注为________kg/m3,该“密度计”的刻度分布________(填“均匀”或“不均匀”).(3)若要增大这种“密度计”的最大测量值,可以采取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类型4缺天平和量筒7.(2017·滨州)2017年5月5日,我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大型喷气式客机C919在浦东机场成功首飞.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在C919机体结构中用量达到了8.8%,为了测量该铝锂合金材料的密度,某中学学习小组的同学们用同材料的铝锂合金材料样品做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________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样品的质量,操作情景如图乙所示,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改正错误,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该样品的质量为________g.(4)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样品放入量筒前后的情况如图丁所示,则样品的体积是________cm3,此样品的密度是________kg/m3.(5)该小组尝试用另一种方法测量该样品的密度,如图所示,他们做了如下的操作:A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样品的重力为G ;B .将样品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使样品浸没在水中并保持静止(样品未接触到容器底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C .样品的密度表达式为ρ样品=______________(用G 、F 、ρ水表示).答案滚动小专题(二) 探究测量物质密度的方法例1 (1)零刻度线 (2)38.4 2.56×103拓展训练1 ②将物体轻轻放入水中 ③将物体取出④m2-m3,m1-m3拓展训练2 ②将小石头浸没在水中 ③G G G '-水ρ 拓展训练3 (3)用大头针将木块压入水中,读出体积V 3 (4)水ρ•--1312V V V V 例2 (1)右 (2)用手拿砝码 (3)136.0 (4)0.8拓展训练1 (2)水ρ)(1201V V m m --(4)ρ=水ρ)(0102m m m m -- 拓展训练2 水ρ)(121V V g F G -- 拓展训练3水ρ12h h 专题精练1.(1)水平 右 42 (2)1 相平 40 (3)1.05 (4)偏大2.(2)偏大 烧杯内壁粘有液体所以体积V 偏小 (3)①左 ②59.8 ⑤1.12 (4)加盐 3.(1)45 1.125×103(2)偏大 (3)③ 水ρ)(0102m m m m -- 4.(1)游码 右 (2)72 (3)2.4×103 (4)偏大 5.(1)20 64 (2)3.2 (3)不变 6.(1)2.4 4×10-4 0.6×103 改变力的方向 (2)0.85×103均匀 (3)换用更大量程的弹簧测力计7.(1)零刻度线 右 (2)在测量质量时调节平衡螺母 (3)49.4 (4)20 2.47×103 (5) 水ρFG G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练习1. (04四川)小明同学有一副木质象棋,为了知道该木质材料的密度,他取来一只量筒,盛水后先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值是180mL ,接着他将一枚棋子投入量筒中,稳定后棋子漂浮在水面上,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值是192mL ,最后他用一根细铁丝将棋子按入水中,使其被水完全浸没,稳定后再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值是200mL ,请你根据以上数据,帮小明同学算出该木质材料的密度,你算出的密度值是ρ= kg/m 3。

2. (04福建漳州)为了测量牛奶的密度: (1)给你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请你写出测量步骤和密度大小的表达式。

步骤:表达式: ;(2)若给你弹簧测力计、细线、适量的水和一个带盖的轻小塑料瓶,你怎样测量牛奶的密度(要求写出测量步骤) 步骤:0.6×103答:⑴步骤:①在烧杯中盛适量的牛奶,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m 1;②把烧杯中的牛奶倒一些进量筒,测出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杯中剩余牛奶的质量m 2; 表达式:Vm m 21-=ρ ⑵步骤:①在塑料瓶中装满牛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牛奶的重G 1,算出牛奶的质量m 1;②倒出瓶中牛奶,然后往瓶中装满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水的重G 2,算出水的质量m 2;③把牛奶的质量除以体积算出牛奶的密度。

3.(04泰州)亮亮利用一只量杯(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一根细线和一只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物块的密度(该物块不吸收任何液体),实验流程如图16所示,根据图示可读出物块重为 N ,物块的体积为 cm 3,计算出物块的密度ρ物= kg/m 3,该液体的密度ρ液= kg/m 3. 2.5 1002.5×103 1×1034. (04江苏宿迁)(实验题)现有一只空瓶、水、待测液体、天平和砝码。

欲测出这种液体的密度,请你写出:⑴.主要实验步骤及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V m m V m 12-==ρ⑵.待侧液体的密度表达式为: 。

答:(1)实验步骤①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② 用天平称出空瓶的质量m 0;③ 瓶中装满水,并称出瓶和水的总质量m 1;④ 瓶中换满待测液体,并称出瓶和待测液体的总质量m 2。

⑵ 待测液体的密度表达式为:0102m m m m --=ρ水ρ5.(04广州课程标准)张明和王芳合作,进行“测定盐水的密度”的实验。

实验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盐水 实验步骤:⑴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 1⑵将盐水倒进烧杯,用天平测出装有盐水的烧杯总质量m 2 ⑶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V ⑷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他们收拾好实验器材后,一起对实验过程进行了评估:张明说:我们的实验原理正确, 实验器材使用恰当,操作过程规范,读数准确,计算无误,得出的盐水密度是准确的。

王芳说: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有一点儿盐水沾在烧杯内壁上,这样,尽管我们操作规范、读数准确、计算无误。

但我们测量得到的数据还是有了误差,导致计算的结果也有误差。

张明认真思考后,同意了王芳的意见。

然后,他们一起继续探讨如何改进实验方案,尽量减小测量的误差。

根据张明和王芳对实验过程的评估,请你回答:⑴王芳这里所指的“测量误差”是在上述步骤的第 步骤产生的,导致了盐水体积读数 (填“偏大”或“偏小”),从而使得盐水密度的计算结果 (填“偏大”或“偏小”)。

⑵为了减小实验的误差,必须从质量和体积两方面的测量进行控制。

根据张明和王芳的意见分析,在不增加实验器材的条件下,提出你的实验设计方案,使实验结果的误差达到最小。

实验步骤是:⑶在你的设计方案中,控制误差的思路是: 三 偏小偏大2121V -V m m V m -==ρ⑵改进方案:步骤一、将适量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 1 步骤二、用天平测出盐水和量筒的质量m 1步骤三、把量筒里的盐水倒出一部分,再测出量筒内剩余盐水的体积V 2、剩余盐水和量筒质量m 2步骤四、计算出倒出部分盐水的密度⑶这种方法避免了因盐水沾在烧杯壁所引起的误差:保证m 1、m 2测量准确,V 1读数准确,尽管V 2的读数还是存在着误差,但已经把误差控制到最小。

6. (04广西桂林)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①分析下表中实验序号1与2(2与3、l 与3)或4与5(5与6、4与6)的体积与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答:同种物质,体积增大到几倍,质量也增大到几倍.②分析上表中实验序号: 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它们的质量不相同.答:1与4、2与5、3与6③分析上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或: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7. (04南通)小明同学在过生日时收到了一个内有“生日快乐”的小水晶球,如图是他用量筒、小玻璃杯来测量水晶球密度的实验示意图,实验记录表格尚未填写完整,请你帮他完成表格中的内容。

8. (05年江苏省南通市)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l 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__g .(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22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______cm 3,(3)矿石的密度是______kg/m 3,从图A 到图B 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⑷本实验中测矿石体积的方法在初中物理中经常用到,请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08·成都市)在“探究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图12 所示是我们实验用的天平,砝码盒中配备的砝码有100g 、50g 、20g 、10g 、5g 等。

空玻璃杯漂浮在水面上时量筒的示数/ml水晶球放入玻璃杯中漂浮在水面上时量筒的示数/ml水晶球从玻璃杯中取出放入水中时量筒的示数/ml水晶球的密度/g/cm 33060403.0请填写下列空格:(1)调节天平时应将______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________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小王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A .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 ;B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l ;C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 2;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 (填字母代号)。

(3)小王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l 时,估计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在150g 左右。

试加砝码时,应用镊子夹取100g 、50g 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_____________g 砝码,试加上其它砝码,同时调节游码。

(4)图13是小李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

他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1)游码 平衡螺母 (2)BAC (3)50 (4)在试加砝码和调节游码时,调节平衡螺母 10.(08·烟台市)精选作物或树木的种子时,通常采用“盐水选种”.小明等同学参加农科人员利用盐水选种的实践活动. (1)试说出盐水选种所用到的物理知识.(2)盐水配制成后,小明设计了以下方案测定盐水的密度. ①用天平称出空玻璃杯的质量m 1;②在空玻璃杯倒入适量的盐水,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 2; ③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 ;④计算盐水的密度12m m Vρ-=.试问,这样所测得的盐水的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3)兴趣小组想对盐水进行抽样测定.若分别以ρ水、ρ盐、ρ盐水表示水、盐、盐水的密度,以T 表示每立方米盐水中含盐的质量(称做含盐量).请你导出T 与ρ水、ρ盐、ρ盐水的关系式.在一次抽样测定盐水的密度时,他们采集了1000mL 盐水,称得其质量为1.05kg .已知盐的密度是2.7×103kg /m 3,求此盐水的含盐量.答: (1)密度、浮力.(2)盐水的密度偏大.这是因为玻璃杯中的盐水往量筒倒时倒不尽,使测得的盐水的体积减少,因而测得的盐水的密度偏大.(3)设所取盐水样品的体积为V 11.(08·广州市)小明用天平、大杯、小杯和密度为ρ的水测一石块密度. (1)天平平衡时如图10所示,石块的质量 m =________。

(2)小明测量石块体积的操作步骤如下: a .测出空小杯的质量m 1b .把装了水的大杯和空的小杯如图11放置c .把石块缓缓放入大杯中,大杯中部分水溢进小杯d .测出承接了溢出水的小杯总质量m 2请你指出步骤b 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 。

(3)用本题中出现过的物理量符号表示石块体积为____; 石块密度为_____________(设步骤b 中的错误已改正).答:(1)67g (2)大杯装的水还没有到溢水位(或大杯的水没有刚好装满) (3)ρ12m m -,12m m m -ρ。

12. (09山东平原县)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比赛前三名的选手都将挂上既体现奥运理念,又体现中华民族特色的奖牌——用一种玉石制作然后分别镀上金、银、铜而成的奖牌。

刘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当他得到一小块制作奥运奖牌余下的玉石材料后,立即着手利用家里的弹簧秤测这种材料的密度。

请你和刘星一起来完成测量过程。

(g 取10N/kg ) (1)右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玉石块,用弹簧秤测出其所受重力,这时弹簧秤示数是_______N ,从而可计算出玉石块的质量。

(2)如图乙所示让玉石块完全浸入水中,从图中弹簧秤的示数可计算出玉石块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__N 。

(3)利用以上测量数据可计算出玉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kg/m 3。

13. (09金华)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制作能够方便鉴别液体种类的仪器。

他们猜测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液体的种类存在着某种关系,并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时,该小组同学选用一个圆柱形的瓶子,内装不同质量的细沙,先后漂浮在甲、乙两种N 0 1 2 3 4 50 1 2 3 4 5N 0 1 2 3 4 50 1 2 3 4 5图甲 图乙液体中,并用仪器测出每一次实验时瓶和细沙的总质量及圆柱形的瓶子底部所处的深度h(已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如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