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练好拉弧圈球(吴敬平)

合集下载

国家级乒乓标准正手攻球拉弧圈球动作方法

国家级乒乓标准正手攻球拉弧圈球动作方法

国家级乒乓标准正手攻球拉弧圈球动作方法一、概述乒乓球运动作为一项集技巧和体能于一体的运动项目,一直备受瞩目。

其中正手攻球是乒乓球运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动作,而拉弧圈球则是正手攻球中的重要战术之一。

本文旨在介绍国家级乒乓标准的正手攻球拉弧圈球动作方法,希望能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参考。

二、动作要领1. 准备姿势站姿端正,双脚稍分开,重心放低。

持球拍的手握拍柄,拍板与地面垂直,身体略微侧身。

2. 准备动作将球拍推向球台,将拍板的击球点对准目标位置。

身体稍微前倾,以便更好地迎接球。

3. 出拍动作用腰部转动带动手臂向前挥拍,多用手腕来对球进行细微调整。

另一只手跟随挥拍手的运动,保持身体的平衡。

4. 出拍完毕挥拍至最大位置后,以迅速、有力的动作打出球,让球旋转并向目标方向飞去。

5. 收拍动作挥拍完成后,快速回到准备姿势,以便做好下一击球的准备。

同时注意保持身体平衡。

三、技术要点1. 正手攻球拉弧圈球的技术要点在于掌握好球的旋转和落点。

2. 出拍动作时要注重身体的协调和力量的控制,以确保球的旋转和速度。

3. 收拍动作的迅捷和平衡性对下一次击球的准备至关重要。

四、技术训练1. 可以通过对墙打球来提高正手攻球拉弧圈球的技术水平,尤其是对球的旋转和落点的控制。

2. 寻找专业教练进行指导,通过专业的训练方法和个性化的辅导,提高正手攻球拉弧圈球的技术水平。

3. 结合视瓶分析,可以对自己的动作进行反复对比和调整,以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五、总结正手攻球是乒乓球运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动作,而拉弧圈球则是正手攻球中的重要战术之一。

掌握好正手攻球拉弧圈球的技术要领和技术要点,并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将能在比赛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希望乒乓球爱好者们能够通过不懈的努力,掌握好这一技术。

六、战术应用正手攻球拉弧圈球的技术不仅要求运动员能够准确控制球的旋转和落点,还需要在比赛中能够恰如其分地运用这一技术,因此战术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乒乓球高级技术拉弧圈球的三种调节方法

乒乓球高级技术拉弧圈球的三种调节方法

乒乓球高级技术拉弧圈球的三种调节方法
相信很多的乒乓球爱好者都不知道怎么拉弧圈球,拉弧圈球是必须掌握技巧,才能打出高质量的弧圈球,这样对手在接球的时候就不容易上手,弧圈球是一项全身协调发力的技术,要掌握和运用好此技术。

拉下旋球这是一个比较高级的一个技术,拉下旋球第一要把板面打开。

我所说的打开了就是说,这样的版面是不对的,一定要这样拉球的中部中下部,它越转你就要越往下移动。

然后调节这个球有三种调节方法,一种是腿调节,一种是手调节,还有一种板面调节。

第一,腿调节就是把腿拼命往下压,越往下压,产生的向上的反弹力越大;第二,是手也随着身体往下走;第三是板面调节,板面要打开。

有三种调节方法,哪种够了就可以了,如果不够加第二种,再不够加第三种,一块儿加。

这样再转的下旋球也可以拉。

板面打开,先蹬腿,在降点的初期,不要太早,也不要太晚。

强烈的下旋球处理,一定要用身体发力,第一把膝关节弯下去压住,板面打开,为什么讲板面打开呢,刚才前面滴问题咱们说过一个。

你要击球在它的正中央的位置对吧,它在旋转所在,它的前进力的方向在哪儿,你要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就是说下旋球它就是从下往上这样转过来的,对吧。

那么它的中心点在中部以下这个地方,那么你的板面首先要打开,如果你是闭合的扣着的,那摩擦球只能接触球的上位置,肯定是下网。

那么把板面先打开,手腕儿打开这个地方辅助于你主要的力量来源你的腿,那么在准备的时候把腿压住,压得越低你的蹬力越大,蹬力越大你对强烈的下旋处理球就越好,那么顺序就是说,先压住腿,然后蹬,转身,最后把力量传递到你的板上去触球就可以了。

怎样练好拉弧圈球

怎样练好拉弧圈球

怎样练好拉弧圈球(吴敬平)乒乓球基本上是一项圆周运动,正手和反手拉球都是以运动员的身体重心为轴心、以身体到身体重心的连线为半径进行圆周运动。

因此,不管是正手还是反手击球都必须符合这个原理,从这个意义上讲,正手拉球动作的基本原理就是一种力的传递。

正手拉球的基本要点基本站位:两腿张开与肩的宽度为差不多相同,身体稍微前倾,重心在前脚掌上,拉球时,身体向右转(以右手为例),重心放在右脚上,在转腰的过程中,用腰控制大臂,右肩稍低,小臂自然下垂,用手腕控制板型,板型前倾(拇指用力压住球板,食指稍微放松,中指顶住球板),板型前倾的角度因来球的旋转不同而调整。

击球原理:击球的时候,以右手为例,首先是腿上发力,向左蹬腿,身体重心从右脚向左脚转换,交换重心,身体前迎,身体前迎的方向要和击球的方向一致。

然后是腰上发力,用腰带动大臂转动,把力传递到前臂,在击球一瞬间,收缩前臂用力击球。

从力学的原理讲,正手拉球前,小臂和大臂之间的角度越小越好,这是加大半径,半径越大,初速度就越大,在击球瞬间突然收缩前臂,使半径变小而获得加速度,使速度加快,力量加大。

击球时,小臂和大臂之间角度的变化要根据来球和击球的需要进行变化。

很多运动员在进行正手拉球时往往只注意了收前臂而忽略了转腰,用腰来控制手臂的发力,或者是注意了用腰的发力来带动手臂而忽略了收前臂,前臂和大臂之间的角度几乎没有变化或变化很小。

总结起来正手拉球应注意四点:1、必须注意重心的交换,重心迎前的方向要和击球的方向一致。

2、一定要用腰控制大臂,是腰上发力,而不是用手臂发力,注意拉球时腿、腰、大臂、前臂、手腕发力的协调。

3、击球瞬间必须快速收缩前臂、手腕发力,前臂收缩的速度越快,发出的力量就越大。

4、击球点必须保持在身体的右前方,击球点离身体越近,越容易控制球。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什么样的拉球动作,必须和你自身具备的身体条件相符合,只要不影响动作的发力就可以,没有什么固定的动作模式。

拉转弧圈球的正确方法

拉转弧圈球的正确方法

拉转弧圈球的正确方法
拉转弧圈球是一项流行的运动,但是许多人可能不知道正确的方法。

下面是一些关键步骤:
1. 握紧球:将球握紧,掌心朝上,手指分开。

这样可以确保你的手掌能够更好地控制球。

2. 起步:将球放在你的手掌上,然后向后跨一步。

用你的后脚脚跟来推动你向前走。

3. 转弯:在你走到球的一侧时,用前脚的脚趾向外转弯。

这会让你的身体向一侧倾斜,让球转向另一侧。

4. 弯曲臂肘:当球开始向另一侧转动时,你的手臂应该与你的身体保持垂直。

然后,抬起你的手臂,向外弯曲肘部。

5. 甩球:当你的手臂伸直时,用你的小指和无名指甩球。

这将使球形成一个漂亮的圆弧。

通过以上步骤,你就可以掌握拉转弧圈球的正确方法了。

练习多次,你会变得越来越熟练。

- 1 -。

乒乓球正手拉弧圈球动作要领有哪些

乒乓球正手拉弧圈球动作要领有哪些

乒乓球正手拉弧圈球动作要领有哪些弧圈球技术已经成为乒乓球运动中攻击力最强、稳定性最好的一项进攻性主流技术。

是最符合乒乓球运动规律的一项技术。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乒乓球正手拉弧圈球动作要领,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乒乓球正手拉弧圈球动作要领首先必须使自己的发力协调一致,即腿,腰,大臂,前臂,手腕,手指发力要朝同一个方向,不能出现相反的力。

其次是发力的要点,腰一定要收紧,不能散了,要起到传递全身力量枢纽的作用。

肩关节打开些,大臂前臂的夹角大约160度(不要伸直了),手腕也要有引拍动作,但不要太大。

拉手不可太低,即使高吊也要有相当一部分向前的力量。

击球时注意发力的顺序,使身体像鞭子一样抽出去,使打摩的效果达到最佳。

第三,摩擦不能太薄。

太薄了球也不会太转,而且速度太差。

既要使球有速度,又要使球有旋转,真正让自己的球成为速度型弧圈。

乒乓球正手加转弧圈球技术要领一.乒乓球正手加转弧圈的动作要领1.站位:左脚在前,右脚稍后,两脚间距离比快攻时略大,两膝微屈,重心约在前脚掌内侧,手臂自然下垂伸直,拍形略前倾。

2.引拍:当来球从台面弹起时,左脚稍蹬地右转,重心落到右脚上,右肩下沉,右手随之引拍至身体右后方。

3.挥拍击球:右脚蹬地,挺髋,腰部向左上方转动,在肩部带动下,大臂带动前臂向左前上方加速挥动,击球瞬间,整个身体的动量传递到手腕,加速度达到最大。

击球点在来球的下降前期,摩擦球的中部。

击球后重心移至左脚。

4.还原:随势挥拍后注意尽快还原。

二.乒乓球正手加转弧圈球注意事项:1.引拍时球拍必须低于来球,但不要下沉太多。

拍面应立起。

2.拉球前注意放松,身体不要发紧,否则不但发不出力量,连续性也不好3.拉球时持拍手臂由下向上发力,注意前臂快速收缩,触球瞬间,尽量加长磨擦球体的时间,体会所谓的持球感。

4.充分利用腿部蹬伸的力量,注意发力的顺序是由身体重心随右脚蹬地,挺髋,转腰,收小臂。

正手弧圈球力量大,速度快,所以该技术使用的稳定性高。

拉弧圈球的诀窍

拉弧圈球的诀窍

拉弧圈球的诀窍
拉弧圈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巧,它能让你在比赛中获得更多分数。

下面是一些拉弧圈球的诀窍:
1. 保持头部和身体的稳定。

拉弧圈球需要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感。

当你准备拉弧圈球时,要保持头部和身体的稳定,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控球的位置和方向。

2. 手部动作要快速。

拉弧圈球的核心是手部动作,所以要让手部动作快速、准确。

当你将球放在手心中时,用力的甩出去,同时将手臂向后拉,这样球就会自然的弧线向前飞出。

3. 用力发力。

拉弧圈球需要用力发力,这样才能让球飞得更远、更准确。

在甩球前,要选好发力点、发力方向和发力力度,这样才能将球甩出去。

4. 熟练掌握球的重心。

拉弧圈球需要熟练掌握球的重心,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控球的方向和位置。

当你将球放在手心中时,要仔细观察球的重心,然后根据需要调整手部动作和发力力度,这样才能将球甩出去。

5. 练习要有耐心。

拉弧圈球是一项需要练习的技巧,要有耐心和恒心。

在练习时,要多尝试不同的手部动作和发力力度,然后根据反馈及时调整,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拉弧圈球水平。

以上是拉弧圈球的一些诀窍,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记得多加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 1 -。

拉弧圈球的技术要领和动作结构

拉弧圈球的技术要领和动作结构

拉弧圈球的技术要领和动作结构
拉弧圈球(也称为滚圈球、拖圈球)是一种足球控球技术,通常用于在密集防守的情况下保护球和变相传球。

以下是拉弧圈球的技术要领和动作结构:
1. 控球:用脚的内侧将球停在身体前方。

2. 拉球:右脚向右拉球,左脚向左拉球,营造出有弧度的球形轨迹。

3. 旋转:身体随着球的移动旋转,方便后续的传球或突破。

4. 保持低重心:在拉球的过程中,要保持低重心,增加稳定性和掌控力。

5. 加速:如果需要突破,可以在拉球的过程中逐渐加速,瞬间冲刺。

6. 注意事项:拉弧圈球需要一定的空间和技巧,要在合适的时机和位置使用。

同时,要注意队友和对手的位置,避免意外碰撞。

总体来说,拉弧圈球是一种高难度的技术,需要不断练习才能熟练掌握,能够有效提高球员的掌控能力和突破能力。

拉弧旋球的要点

拉弧旋球的要点

拉弧旋球的要点
1、侧身让位:(斜让位)
2、蹲下
3、等着(让球进入击球区域)
4、迎前向上甩(迎前:蹬地转体。



等边三角形
板头

小臂:快速收小臂。

手:加速摩擦,控制方向。

(注意来球落点同时转身引拍,右脚蹬地转体右手向上向前提拉。

动作不要过大!)
掌握乒乓球的技术重点和难点主要是两个问题:
1、引板的重心调整
由攻球的撞击到弧圈球的摩擦,也就是撞摩比例的调整。

那么如何调整?第一个调整:引板的重心。

2、引板的位置的调整
攻球的引板是向后引,那么拉球的引板的重心要压低一点,压到右脚要多一点,
一般攻球是横向或者稍低一点,那么拉弧圈球相对往下,往下去引板;
3、挥拍方向,身体用力调整
象攻球挥拍方向是横向多一点,拉弧圈球相对纵向要多一点
4、击球前击球后板型的调整
拉球刚开始的时候,击球前要销前倾,击球后板型调整到前倾;
5、击球点的调整
那么初学弧圈球要等球落下来,往下落的时候打下降前期来体会
摩擦,这就是技术结构的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练好拉弧圈球(吴敬平)2010-05-04 16:39:33|分类: 体育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乒乓球基本上是一项圆周运动,正手和反手拉球都是以运动员的身体重心为轴心、以身体到身体重心的连线为半径进行圆周运动。

因此,不管是正手还是反手击球都必须符合这个原理,从这个意义上讲,正手拉球动作的基本原理就是一种力的传递。

正手拉球的基本要点基本站位:两腿张开与肩的宽度为差不多相同,身体稍微前倾,重心在前脚掌上,拉球时,身体向右转(以右手为例),重心放在右脚上,在转腰的过程中,用腰控制大臂,右肩稍低,小臂自然下垂,用手腕控制板型,板型前倾(拇指用力压住球板,食指稍微放松,中指顶住球板),板型前倾的角度因来球的旋转不同而调整。

击球原理:击球的时候,以右手为例,首先是腿上发力,向左蹬腿,身体重心从右脚向左脚转换,交换重心,身体前迎,身体前迎的方向要和击球的方向一致。

然后是腰上发力,用腰带动大臂转动,把力传递到前臂,在击球一瞬间,收缩前臂用力击球。

从力学的原理讲,正手拉球前,小臂和大臂之间的角度越小越好,这是加大半径,半径越大,初速度就越大,在击球瞬间突然收缩前臂,使半径变小而获得加速度,使速度加快,力量加大。

击球时,小臂和大臂之间角度的变化要根据来球和击球的需要进行变化。

很多运动员在进行正手拉球时往往只注意了收前臂而忽略了转腰,用腰来控制手臂的发力,或者是注意了用腰的发力来带动手臂而忽略了收前臂,前臂和大臂之间的角度几乎没有变化或变化很小。

总结起来正手拉球应注意四点:1、必须注意重心的交换,重心迎前的方向要和击球的方向一致。

2、一定要用腰控制大臂,是腰上发力,而不是用手臂发力,注意拉球时腿、腰、大臂、前臂、手腕发力的协调。

3、击球瞬间必须快速收缩前臂、手腕发力,前臂收缩的速度越快,发出的力量就越大。

4、击球点必须保持在身体的右前方,击球点离身体越近,越容易控制球。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什么样的拉球动作,必须和你自身具备的身体条件相符合,只要不影响动作的发力就可以,没有什么固定的动作模式。

另外就是在击球前,球板和球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尽量主动去击球,而不要让球来撞你的球拍,或者是球与球拍之间的距离太小,容易被来球顶住,影响你的发力。

正手拉球的结构变化对于我国大多数业余乒乓球爱好者来讲,直板居多,随着乒乓球技术的不断发展,打直板反胶的人也越来越多。

由于我国的直板反胶打法都是从直板正胶演变过来的,在训练的方法上和打球的意识上都是按照直板正胶的路子和意识进行的。

因此,在动作的结构上是以近台为主,动作小,击球速度快,摆速快为指导思想。

在正手进攻的训练方法上也很少进行大力量的拉球训练,更多地是强调动作之间的连续性。

对于很多曾经经过业余体校训练的球迷来讲,要想对正手拉球动作进行改变就更不容易。

这是影响我国直板反胶运动员正手拉球力量不大的主要原因。

在近几年我对直板反胶打法运动员的训练中逐渐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因此,在马林和王皓的训练中,改变了以前的训练方法,特别强调了正手大力量拉弧圈球的训练,把这个问题摆在了直板反胶打法训练的首要位置来进行解决。

把训练正手拉球的意识从动作小、速度快、连续性好改变为拉球动作舒展、跑动范围大、力量大,连续性好。

强调了在大力量拉球的基础上提高拉球的连续性和杀伤力,在平时步法的训练中要求马林和王皓加大拉球的力量,练好大力拉球后的衔接。

在实际的训练中我主要采用了发大力拉冲从中台发出的下旋球半高球,要求马林和王皓尽量用最大的力量击球,主要训练拉球时动作的舒展性,并让他们逐渐习惯发大力拉球,掌握发力的技巧,把腿、腰、大臂、小臂、手腕的发力协调起来,主要强调了腰腿的发力和身体重心的转换。

其次是进行了全台发力拉冲上旋球的训练,主要解决发力拉冲后的连续性和步法的移动。

通过训练,使马林和王皓的正手拉球力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从比赛的效果来看,我认为在这点上是成功的,这也是在直板反胶训练上的一点突破,打破了直板正胶训练模式的旧框框。

对于大多数业余爱好者来讲,要想提高正手拉球的杀伤力,就必须对过去打球的意识进行一些改变,尽量进行一些大力量的拉球训练。

正手拉球的方法与技巧正手拉球是一门很复杂的技术,有近台拉球、中近台拉球、远台拉球,有拉上旋球、下旋球,有近台快带、反拉弧圈球,拉半出台球等等。

不管拉球有多么复杂,但有一点是最重要的基础,就是步法。

步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正手拉球的命中率、力量的大小和拉球时的调节能力。

要想练好正手拉球,就必须先练好步法。

而在这一点上,是专业运动员和业余运动员最大的区别所在,业余运动员不可能像专业运动员那样进行大量的高强度的步法训练。

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击球的技巧。

只要能够做到因势利导,充分发挥现有的条件,也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些比较实用的训练方法和技巧:1、拉好定点下旋球:拉冲下旋球是直板反胶最基础的基本功,在拉下旋球时除了注意前面提到的基本动作要领以外,要特别注意手腕的用力方法。

在击球的瞬间是用手腕去摩擦球,击球点在来球的中上部,在用手腕摩擦球时还要根据来球旋转的强弱再加上一定的撞击。

就是人们常说的又摩又打。

拉冲下旋球旋转弱的来球要连摩擦带撞击,撞击可稍大于摩擦。

拉冲下旋球旋转强的来球必须用力摩擦击球,用自己拉球的力量抵消来球的旋转。

在击球的瞬间要特别注意击球时一定要把球往前送,不能靠力量去硬碰球。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吃球”,尽量让球在球板上停留的时间长一些。

经常这样训练拉球,你对球的感觉就会越来越好,拉球就会越来越有数,慢慢达到运用自如。

训练的方法,在没有多球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拉球一方发下旋球到对方的反手位让对方搓长球到侧身位,然后发力拉冲这个球。

拉球时一定要注意用全力拉冲,不要考虑下一板球对方是否能够防过来。

要的就是让你防不过来。

经常这样训练,你的拉球力量一定会提高。

在有多球的条件下,可让对方发下旋球到你的侧身位,定点发力拉冲这种球。

拉球时要掌握好击球时间,在对方来球跳到最高点或下降前期击球最好。

击球时间一定要相对固定,这样容易掌握拉球的命中率,好调节。

出界多就向前送一点,下网多就多摩擦一点。

在定点拉冲下旋球比较有数的情况下,再把来球的落点扩大到全台的定点拉冲,这样不断加大拉球的难度,拉球的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2、拉好定点上旋球:拉上旋球和下旋球不同的是,拉上旋球击球点在来球的上部,摩擦球要大于撞击球,击球的瞬间一定要往前送。

训练的方法基本和抢拉下旋球一样,只是来球的旋转不一样,是上旋球。

在推挡后侧身发力拉冲这板球,或对方变你正手位后发力拉冲,反复练习。

有多球训练的条件,可以由对方直接发上旋球到你的正手位和侧身位抢冲,落点可以从定点到不定点,逐步提高击球的难度。

3、练好反拉弧圈球:反拉弧圈球是一种高级技术,尤其是业余运动员掌握了这项技术就像如鱼得水,你就掌握了比赛的主动权。

因为一般的业余运动员在拉弧圈球时拉高吊弧圈球的时候多,你掌握了反拉弧圈球的技术,你就站在了比对方高一挡的层次上。

反拉弧圈球的要领,首先要自己发力,尽量少借对方的旋转,用自己拉球的力量去抵消对方来球的旋转。

其次是在反拉时摩擦球一定要薄,摩擦球的上部甚至顶部,既要借对方来球的旋转的力,还要自己发力摩擦球。

越是自己发力反拉,命中率越高。

越是怕对方的旋转去碰球,越是容易吃对方的旋转。

训练的方法,对方发下旋球到你的反手位,你搓球到对方侧身位,对方拉高吊弧圈球到你反手位,你侧身反拉,这样反复练习,等基本掌握了反拉弧圈球的规律以后,再把反拉扩大到全台和不定点反拉。

4、近台正手快带弧圈球:这项技术是防守中很先进的技术,也是很难掌握的技术,是90年代后期才逐渐被采用的技术。

在这之前人们在正手位的防守都是平挡,借对方来球的旋转把球挡过去,因而在比赛关键的时刻就很容易因紧张而造成失误,即使不失误,防过去的球也没有威胁,很容易被对方连续进攻。

到90年代后期,中国的运动员把反拉的技术运用在近台的防守上,特别是直板反胶打法的运动员运用更多,加快了攻防转换的节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马林在这项技术的运用上是非常突出的。

这项技术要求运动员的对来球的判断要非常快、准确,手上对球的感觉要求很高,因为有很多球是在失去身体重心或不到位的情况下,完全靠运动员手上的功夫去完成技术动作。

我想虽然目前在业余运动员中能真正掌握这项技术的不多,但已经具备了一定水平的运动员可以去尝试一下,也许你会有意外的收获。

这项技术的技巧主要在于掌握好击球时间和手腕的用力,击球时间尽量在球的起跳前期(上升期),当步法实在到不了位的情况下,还可以在球刚一跳起时就击球。

击球时靠腰和手腕发力,接触球的顶部。

接触球时既要借对方来球旋转的力,同时自己一定要发力去摩擦球,尽量摩擦薄一点,摩擦厚就容易下网,在摩擦球的瞬间一定要把球往前顶。

训练方法可采用搓下旋球到对方正手位让对方拉弧圈球到自己的正手位,然后正手近台快带。

这样反复练习就会逐渐掌握击球的基本方法,在快带对方从下旋球拉起来的弧圈球比较熟练的情况下,再进行推直线让对方拉弧圈球到自己的正手位快带上旋弧圈球的训练。

这样,你就会慢慢掌握在防守中正手近台快带弧圈球的技术。

这项技术的关键点是在击球时一定摩擦球要薄,而且自己一定要主动发力去带球。

正手拉球的注意事项业余选手在练习正手拉球时,要注意掌握以下几点:1、收前臂:在正手拉球时一定要注意收前臂,大臂和小臂之间的角度一定不能固定,要根据来球来决定摆臂的大小。

但要注意一点,收前臂一定要用腰来控制。

2、转腰:由于乒乓球是圆周运动,击球时用腰来控制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击球时球拍的后引不是用手往后拉手,而是用转腰来完成,用腰固定大臂,转腰的速度要远远快于拉手。

就是说,在击球前的摆臂是先转腰而不是先拉手。

而我们好多球迷们在打球时都是先拉手,不知道转腰,因而在击球时经常出现身体不协调导致发力不集中或发不出力。

3、击球点:击球点的最佳位置是在身体的右前方(以右手为例),要保持最佳的击球位置就必须学好步法,保持好身体的重心,重心的高低要根据来球来决定。

马林经常使用的侧身倒地爆冲是不得已而为之,对方搓过来的球又低又长,拉完以后不可能再还原,只有搏杀。

马林在拉这种球的时候重心低,但是击球点是球的最高点或下降前期。

正手位大角度的球击球点要根据自己步法移动的情况来决定击球点的高低。

一般情况下是在球的下降中期和后期击球。

4、手腕的运用:在拉球时,手腕要相对固定,不能晃动太大,击球瞬间用中指顶住球板发力摩擦球。

另外手腕还具有击球瞬间的调节功能,比如在拉球时突然感到球的旋转比自己预想的要转时就靠手腕来调节击球的力量大小和摩擦球的部位。

在不到位和顶住自己的情况下,就要靠腰和手腕来调节击球点。

特别是在比赛中,很多球都不是很规则,来球的落点也是你最难受的地方,这时候就要靠手腕来调节,手腕的调节主要靠大拇指和中指用力来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