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会计里的实际利率计算(自己总结,不喜勿喷)
【会计实操经验】实际利率法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总结

【会计实操经验】实际利率法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总结金融资产的内容有点繁杂,你说好好的直线摊销法不用,非得采用实际利率法,一会儿摊余成本,一会儿利息调整,非把”兄弟姐妹们”整糊涂才罢休.因为它不把购买债券时实际支付的款项与债券成本之间的差额作为”投资收益”,而作为债券的利息调整(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这样就人为地增加了每期摊入到”投资收益”的处理了.幕末1:马老大说的真好,几句话就把书上一大堆晦涩难懂的文字解释清楚了...按教材的标准说法,实际利率法是指按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我通过俯瞰教材,总结出会计实务中实际利率法的全部应用:另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权益工具)不应用实际利率.实际利率法基本计算公式:①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②应收利息=票面面值× 票面利率;③期末摊余成本=初始金额-已偿还本金-累计摊销额-减值损失.公式扩展一:期末摊余成本=面值-尚未摊销的利息调整(折价发行)=面值+尚未摊销的利息调整(溢价发行);公式扩展二:期末摊余成本=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预计每年产生的利息流入的现值(实际利息-现金流入)+到期日产生的现金流入的现值.其中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①扣除已偿还的本金.②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③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成本为该年年初的期初摊余成本.东土难生:服了当初那一段翻来覆去地啃马老师一语戳破.马靖昊说会计:比如”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就很烦人,容易把大伙整成糊涂鸟.它无非是不把购买债券时实际支付的款项与债券成本之间的差额直接作为”投资收益”,而是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这样,人为地增加每期摊入”投资收益”的处理. 会计是一门很实用的学科,从古至今经历漫长时间的发展,从原来单一的以记账和核账为主要工作,发展到现在衍生出来包括预测、决策、管理等功能。
实际利率的两种测算方法比较

实际利率的两种测算方法比较实际利率是指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后的实际获得利率。
在计算实际利率时,存在两种常见的测算方法:名义利率调整法和利息率调整法。
下面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名义利率调整法是指通过调整名义利率来计算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是指投资或借贷的利率,未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该方法利用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名义利率,得到实际利率。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实际利率=(1+名称利率)/(1+通货膨胀率)-1利息率调整法是指通过调整投资或借贷金额中的利息金额来计算实际利率。
该方法利用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利息金额,得到实际利率。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1+通货膨胀率)这两种方法计算实际利率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即在名义利率的基础上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计算公式和应用场景上。
名义利率调整法相对更为简单,适用于短期内的利率调整。
由于名义利率是原始利率,常常是固定的,只需通过通货膨胀率调整得到实际利率。
该方法的优点是易于理解和计算,可直接得到实际利率。
然而,它并未考虑到不同时期间的实际通货膨胀情况,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利息率调整法则更为精确,适用于较长期的资金借贷或投资。
由于利息金额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可以通过调整利息金额来计算实际利率。
该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更精确地反映出不同时期的实际通货膨胀情况,并且可以用于比较不同投资或借贷项目的实际获利率。
然而,它的计算较为繁琐,需要考虑到具体的时间和利息变化。
总体来说,这两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缺点。
对于短期、临时性的利率调整,可以使用名义利率调整法,它简单、直接;而对于长期、重要性的利率调整,可以使用利息率调整法,它更为精确、有利于比较不同时期间的实际利率。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计算实际利率。
为了更准确地计算实际利率,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通货膨胀率的选择应该是合理且合适的,可以使用官方发布的通货膨胀数据或者相关经济指标。
注册会计师(CPA)财管公式大全

注册会计师(CPA)财管公式大全注册会计师(CPA)财管公式大全以下是理臣CPA培训班老师给大家整理的财管公式大全,快收藏起来慢慢看吧!1、利率=纯粹利率+通货膨胀附加率+风险附加率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3、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4、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5、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6、存货周转率(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其中:平均存货=(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2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360)/销售成本7、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其中:销售收入为扣除折扣与折让后的净额;应收账款是未扣除坏账准备的金额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主营业务收入净额8、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9、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10、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1、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12、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3、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14、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15、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16、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7、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或年末净资产)*100%或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或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18、权益乘数=平均资产总额/平均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19、平均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发行在在外的月份数)/1220、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份总数=(净利润-优先股利)/(年末股份总数-年末优先股数)21、市盈率=普通股每市价/每股收益22、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总数23、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每股市价24、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25、股利支付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净收益*100%26、股利保障倍数=股利支付率的倒数=普通股每股净收益/普通股每股股利27、留存盈利比率=(净利润-全部股利)/净利润*100%28、每股净资产=年末股东权益(扣除优先股)/年末普通股数29、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本期到期的债务=经营现金净流入/(到期长期债务+应付票据)30、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流量/流动负债31、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流入/债务总额32、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流量/销售额33、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量/普通股数34、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全部资产*100%35、现金满足投资比=近5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近5年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36、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每股现金股利37、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净收益/净收益=(净收益-非经营收益)/净收益38、现金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收益/经营所得现金(=净收益-非经营收益+非付现费用)39、外部融资额=(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销售净利率x(1-股利支付率)x预测期销售额或=外部融资销售百分比*40、销售增长率=新增额/基期额或=计划额/基期额-141、新增销售额=销售增长率*基期销售额42、外部融资增长比=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销售净利*[(1+增长率)/增长率]*(1-股利支付率)如为负数说明有剩余资金43、可持续增长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或=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权益乘数/(1-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末权益乘数)P-现值i-利率I-利息S-终值n─时间r─名义利率M-每年复利次数44、复利终值S=P(S/P,i,n)复利现值P=S(P/S,i,n)45、普通年金终值:S=A{[(1+i)^n]-1}/i或=A(S/A,i,n)46、年偿债基金:A=S*i/[(1+i)^n-1]或=S(A/S,i,n)47、普通年金现值:P=A{[1-(1+i)^-n/i]或=A(P/A,i,n)48、投资回收额:A=P{i/[1-(1+i)^-n]}或=P(A/P,i,n)49、预付年金的终值:S=A{[(1+i)^(n+1)]-1}/i或=A[(S/A,i,n+1)-1]50、预付年金的现值:P=A【[1-(1+i)^-(n-1)]/i】+1}或:A[(P/A,i,n-1)+1]51、递延年金现值:一:P=A[(P/A,i,n+m)-(P/A,i,m)]二、P=A[(P/A,i,n)*(P/F,i,m)]m-递延期数52、永续年金现值:P=A/i年金=年金现值/复利现值53、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i=(1+r/m)^m-1式中:r为名义利率;m为年复利次数54、债券价值: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利息年金现值+本金复利现值纯贴现=面值/(1+必要报酬率)^n(面值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按本利和支付)平息债券=年付利息/年付息次数(P/A,必要报酬率/次数,次数*年数)+(P/S,必要报酬率/次数,次数*年数)永久债券=利息额/必要报酬率55、债券购进价格=每年利息*年金现值系数+面值*复利现值系数56、债券到期收益率=利息+(本金-买价)/年数/[(本金+买价)/2]V-股票价值P-市价g-增长率D-股利R-预期报酬率Rs-必要报酬率t-第几年股利57、股票一般模式:P=Σ[Dt/(1+Rs)^t]零成长股票:P=D/Rs固定成长:P=Σ[D0*(1+g)^t/(1+Rs)^t=D0*(1+g)/Rs-g=D1/Rs-g58、总报酬率=股利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D1/P+资本利得/P59、预期报酬率=(D1/P)+g60、期望值:、方差:标准方差:61、证券组合的预期报酬率=Σ(某种证券预期报酬率*该种证券在全部金额中的比重)m-证券种类A-某证券在投资总额中的比例-j种与种证券报酬率的协方差-j种与种报酬率之间的预期相关系数Q-某种证券的标准差证券组合的标准差:62、总期望报酬率=投资于风险组合的比例*风险组合期望报酬率+投资于无风险资产的比例*无风险利率总标准差=Q*风险组合标准差63、资本资产定价模型:64、证券市场线:个股要求收益率Ki=无风险收益率Rf+(平均股票要求收益率m-Rf)65、贴现指标:净现值=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现值指数=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内含报酬率:每年流入量相等原始投资/每年相等现金流入量=(P/A,i,n)不等时用试误法66、非贴现指标:回收期不等或分几年投入=n+n年未回收额/n+1年现金流出量相等时同内含会计收益率=年均净收益/原始投资额67、投资人要求的收益率(资本成本)=债务比重*利率*(1-所得税)+所有者权益比重*权益成本68、固定平均年成本=(原值+运行成本-残值)/使用年限或=(原值+运行成本现值之和-残值现值)/年金现值系数69、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税后净利润+折旧=收入(1-所得税)-付现成本(1-所得税)+折旧*税率70、调整现金流量法:调后净现值=∑][a*现金流量期望值/(1+无风险报酬率)^t]a-肯定当量71、风险调整折现率法:调后净现值=∑[预期现金流量/(1+风险调整折现率)^t]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B*(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项目要求的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项目的B*(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72、净现值=实体现金流量/实体加权平均成本-原始投资=股东现金流量/股东要求的平均率-股东投资73、B权益=B资产*(1+负债/权益)B资产=B权益/(1+负债/权益)74、现金返回线R=上限=3*现金返回线-2*下限75、收益增加=销量增加*单位边际贡献76、应收账款应计利息=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平均余额=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占用资金=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77、折扣成本增加=新销售水平*新折扣率*享受折扣比例-旧销售水平*旧折扣率*享受折扣的顾客比例78、订货成本=订货固定成本+年需要量/每次进货量*每次订货变动成本取得成本=订货成本+购置成本=订货固定成本+订货变动成本+购置成本储存成本=储存固定成本+储存单位变动成本*每次进货量/2存货总成本=取得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K-每次订货成本D-总需量Kc-单位储存成本N-订货次数u-单价p-日送货量d -日耗用量79、经济订货量(Q^*)=总成本=最佳订货次数(N^*)=D/Q^*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Q^*/2*u 最佳订货周期=1/N^*陆续进货的Q^*=总成本=80、再订货点=交货时间*平均日需求量+保险储备缺货量=交货时间*平均日需求量保险储备总成本=缺货成本+保险储备成本=单位缺货成本*缺货量*N+保险储备*Kc81、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CD/(1-CD)x(360/Nx100%)式中:CD为现金折扣的百分比;N为失去现金折扣延期付款天数,等于信用期与折扣期之差82、实际利率=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或=利息/本金83、债券发行价格=面值/(1+市场利率)^n+Σ(利息/(1+市场利率)^n)=面值现值+利息年金现值84、可转换债券转换比率=债券面值/转换价格85、发放股票股利后的每股收益(市价)=发放前每股收益(市价)/(1+股票股利发放率)86、银行借款成本:Ki=I(1-T)/L(1-f)=i*L*(1-T)/L(1-f)或=i(1-T)(当f忽略不计时)式中:Ki-银行借款成本;I-年利息;L-筹资总额;T-所得税税率;i-利率;f-筹资费率考虑时间价值的税前成本(K):L(1-F)=Σ[I/(1+K)^t]+[本金/(1+K)^n]税后成本=税前成本*(1-T)87、债券成本:Kb=I(1-T)/B0(1-f)=B*i*(1-T)/B0(1-f)式中:Kb-债券成本;I-每利息;T-所得税税率;B-面值;i-票面利率;B0-筹资额(按发行价格);f-筹资费率88、留存收益成本:股利增长模型=本年股利(1+g)/市价+g风险溢价法=债务成本+风险溢价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无风险报酬率+B(平均风险必要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89、普通股成本=[D1/P(1-f)]+g式中:D1-第1年股利;V0-市价;g-年增长率90、筹资突破点=可用某特定成本筹集到的某种资金额/该种资金在资本结构中所占的比重91、加权平均资金成本:Kw=ΣWj*Kj式中:Kw为加权平均资金成本;Wj为第j种资金占总资金的比重;Kj为第j种资金的成本92、筹资总额分界点=TFi/Wi式中:TFi为第i种筹资方式的成本分界点;Wi为目标资金结构中第i种筹资方式所占比例p-单价V-单位变动成本F-总固定成本S-销售额VC-总变动成本Q-销售量N-普通股数93、经营杠杆DOL=Q(p-V)/Q(p-V)-F=(S-VC)/(S-VC-F)财务杠杆DFL=EBIT/(EBIT-I)总杠杆DCL=DOL*DFLSF-偿债基金94、每股收益无差别点:[(EBIT1-I1)(1-T)-SF]/N1=[(EBIT2-I2)(1-T)-SF]/N2当EBIT大于无差别点时,负债筹资有利;当EBIT小于无差别点时,普通股集筹资有利95、总价值(V)=股票价值(S)+债券价值(B)S=(EBIT-I)(1-T)/KsKs-权益资本成本(按资本资产模型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税前债务资本成本*(B/V)*(1-T)+Ks*(S/V)或=Σ(个别资本成本*个别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重)96、材料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或实际成本/产品材料定额销量或定额成本之和人工(制造费用)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制造费用)总额/各产品实用(定额、机器)工时之和辅助生产单位成本=辅助费用总额/产品或劳务总量(不含对辅助各车间提供的产品或劳务) 各受益车间、产品、部门应分配的费用=辅助生产的单位成本*耗用量97、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产成品成本=单位成本*产成品产量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产成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成本=单位成本*约当产量98、月末在产品成本=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定额单位成本产成品总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产成品单位成本=产成品总成本/产成品产量99、材料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工资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工资+本月投入的实际工资)/(完工产品定额工时+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在产品应分配的材料(工资)成本=在产品定额材料(工资)成本*材料(工资)分配率完工产品应分配的材料(工资)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工资)成本*材料(工资)分配率100、联产品成本售价法:某产品成本=某产品销售价格/销售价格总额实物数量法:单位数量(重量)成本=联合成本/各联产品的总数量(总重量)101、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或=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102、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单位变动成本/单价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1盈亏点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103、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产品边际贡献之和/各产品销售收入之和*100%或=Σ(各产品边际贡献率*各产品占总销售额的比重)104、保本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保本额=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盈亏点作业率=保本量/正常销售量(或销售额)正常销售额=保本额+安全边际105、安全边际=正常销售额-保本额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正常销售额(实际订货额)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第*边际贡献率106、敏感系数=目标值(利润)变动率/参数变动率107、材料价差=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材料数差=(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108、工资率差=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人工效率差=(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109、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制造费用预算总额/直接人工标准总工时费用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实际工时*(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效率差=(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110、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预算数能量差=预算数-标准成本=(生产能量-实际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闲置能量差=(生产能量-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率差=(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111、部门边际贡献=收入-变动成本-可控固定成本-不可控固定成本部门税前利润=部门边际贡献-管理费用112、投资报酬率=部门边际贡献/资产额剩余收益=部门边际贡献-部门资产*资本成本113、营业现金流量=年现金收入-支出现金回收率=营业现金流量/平均总资产剩余现金流量=经营现金流入-部门资产*资本成本。
会计人必学计算利息的公式

会计人必学计算利息的公式计算利息的公式是会计学中最基本的计算方法之一、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我们都需要了解利息的计算公式,以便更好地管理我们的财务和投资。
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计算利息的公式。
1.简单利息计算公式简单利息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利息只基于本金计算,不计算之前产生的利息的一种利息计算方式。
简单利息的计算公式如下: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其中,本金是指投资的本金数额,利率是指年利率,时间是指投资的时间周期(年、月、日等)。
例如,假设你投资了1,000美元,年利率是5%,投资时间是1年。
根据简单利息计算公式,你的利息计算如下:利息=1,000×0.05×1=50美元因此,你将获得50美元的利息。
2.复利计算公式复利是指利息在每个时间周期结束时都会被重新计算,而不仅仅基于投资的本金。
复利是一种更常见的利息计算方式,因为它更准确地反映了投资的真实回报率。
复利的计算公式如下:复利=本金×(1+利率)^时间-本金例如,你投资了1,000美元,年利率是5%,投资时间是1年。
根据复利计算公式,你的利息计算如下:复利=1,000×(1+0.05)^1-1,000=51.25美元因此,你将获得51.25美元的利息。
3.复利计算公式的进一步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复利计算公式也可以用于更复杂的情况。
例如,如果你的投资是每年定期增加一定的金额,那么可以使用如下的复利计算公式:复利=(本金+定期增加金额)×(1+利率)^时间-本金-定期增加金额×时间这个公式会表示出每年定期增加金额对利息的贡献。
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定期增加金额的数额以及投资时间来计算最终的利息。
4.折现计算公式除了计算投资的利息,折现计算公式也是会计人必学的公式之一、折现是指将未来的现金流量折算为当下的现值。
折现计算公式如下:折现=未来现金流量×(1+折现率)^时间其中,未来现金流量是指未来预期收益或支付的金额,折现率是指预期的回报率或贴现率,时间是指未来现金流量发生的时间周期。
【CPA必备】50套会计常用的公式

【CPA必备】50套会计常用的公式1、计算利息的公式(一)利率储蓄存款利率由国家统一规定,人民银行挂牌公告。
利率也称为利息率,是在一定日期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一般分为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种。
年利率以百分比表示,月利率以千分比表示,日利率以万分比表示。
如年息九厘写为 9%,即每百元存款定期一年利息9元,月息六厘写为6‰,即每千元存款一月利息6元,日息一厘五毫写为 1.5%00,即每万元存款每日利息l元5角,目前我国储蓄存款用月利率挂牌。
为了计息方便,三种利率之间可以换算,其换算公式为:年利率÷12=月利率月利率÷30=日利率年利率÷360=日利率(二)计息起点储蓄存款利息计算时,本金以“元”为起息点,元以下的角、分不计息,利息的金额算至分位,分位以下四舍五入。
分段计息算至厘位,合计利息后分以下四舍五入。
(三)存期计算规定1、算头不算尾,计算利息时,存款天数一律算头不算尾,即从存入日起算至取款前一天止;2、不论闰年、平年,不分月大、月小,全年按360天,每月均按3 0天计算;3、对年、对月、对日计算,各种定期存款的到期日均以对年、对月、对日为准。
即自存入日至次年同月同日为一对年,存入日至下月同一日为对月;4、定期储蓄到期日,如遇例假不办公,可以提前一日支取,视同到期计算利息,手续同提前支取办理。
二、计算利息基本方法由于存款种类不同,具体计息方法也各有不同,但计息的基本公式不变,即利息是本金、存期、利率三要素的乘积,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如用日利率计算,利息=本金×日利率×存款天数如用月利率计算,利息=本金×月利率×月数(一)计算过期天数的方法过期天数=(支取年-到期年)×360+支取月、日数-到期月、日数(二)计算利息的方法1、百元基数计息法。
适用于定期整存整取、活期存单式储蓄种类的利息计算。
2、积数计息法。
实际利率公式推导方法

实际利率公式推导方法引言在金融领域,利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实际利率是指根据通货膨胀率和名义利率等因素计算得出的实际回报率。
本文将介绍实际利率公式推导的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实际利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什么是实际利率实际利率是资金的实际回报率,它和名义利率以及通货膨胀率密切相关。
名义利率指的是金融机构对借款或投资的利率约定,而通货膨胀率指的是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上涨的情况。
实际利率则是根据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计算得出的。
实际利率公式推导方法要计算实际利率,可以使用以下公式: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1+通货膨胀率)-1下面我们来推导一下这个公式的具体步骤。
步骤一:确定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首先,我们需要确定计算实际利率所需的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
名义利率可以从金融机构的借贷合同或投资合同中获得,通货膨胀率可以根据国家或地区的官方数据进行查询或估算。
步骤二:带入公式将确定的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带入实际利率公式进行计算。
首先将名义利率加1,然后将通货膨胀率加1,最后将两者相除并减去1,得出最终的实际利率。
步骤三:解读计算结果根据计算得出的实际利率,我们可以判断投资或借贷的回报率是否超过了通货膨胀率。
如果实际利率为正数,表明投资回报高于通货膨胀率,资金增值;如果实际利率为负数,表明投资回报低于通货膨胀率,资金贬值。
实际利率的意义和应用实际利率的计算方法可以帮助投资者或借款人更好地评估资金的回报情况。
通过比较实际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可以判断投资是否具有保值增值的能力。
实际利率还可以作为决策借款或投资的重要依据,帮助人们做出更明智的金融决策。
结论通过本文对实际利率公式推导方法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实际利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实际利率的计算对于金融领域的人士以及普通投资者都非常重要,希望本文可以对读者有所帮助。
要注意的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需要准确获取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的数据,并且在进行计算时要注意准确性和合理性。
来个思路更简单的推导方法,搞定CPA考试管理用报表下权益净利率计算公式【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6%=3万,最终形成净利润 2 万。
综上所述,该奶牛场最终净利润是 10+2=12万,权益净利率为 12万 ÷100万=12%。 现在,重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再把这个公式看看,前面的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就是和负债无关的,股 东自己的钱投进来能赚取的一个利润率,后面: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 利息率(经营差异率),代表每一元举债可以贡献的利润,用经营差异率 乘以负债就得到所有举债经营对净利润的贡献了,用举债形成净利润除 以股东权益,就是举债经营带来的股东权益净利率增量。前后两块相 加,即是权益净利率计算公式。 会计是一门很基础的学科,无论你是企业老板还是投资者,无论你是 税务局还是银行,任何涉及到资金决策的部门都至少要懂得些会计知 识。而我们作为专业人员不仅仅是把会计当作“敲门砖”也就是说,不 仅仅是获得了资格或者能力就结束了,社会是不断向前进步的,具体到 我们的工作中也是会不断发展的,我们学到的东西不可能会一直有用, 对于已经舍弃的东西需要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来替换它,这就是专业能力 的保持。因此,那些只把会计当门砖的人,到最后是很难在岗位上立足 的。话又说回来,会计实操经验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学到的,坚持一天 学一点,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缺陷,你可以针对自己的习惯 来制定自己的学习方案,只有你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最后希望同 学们都能够大量的储备知识和拥有更好更大的发展。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来个思路更简单的推导方法,搞定 CPA考试管理用报表下权益净利率计算 公式【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注会考试财管第二章,对于权益净利率公式按照管理用财务报表为基础 进行推导,公式为: 权益净利率
教材推导方法比较复杂,就显得难以记忆。 假设,建一个奶牛场,奶牛场自身的产奶与成本配比,我们叫净经营 资产净利率,这个经营本身的效益是与投资资金来源无关的,也就是说 无论是股东投资还是举债经营,都与奶牛产奶量和吃草量无关。 接下来,我们假设投资一个奶牛场,权益投资 100万,负债融资 50 万,形成 150万净经营资产的奶牛场。
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知识点:实际利率法

/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人的网上家园
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知识点:实际利率法
知识点:实际利率法
1、实际利率的计算原理:货币时间价值的理论。
实际利率应是使未来将收到的本金和利息的现值等于初始确认金额的折现率。
(P/A,r,n)是年金现值系数,(P/F,r,n)是复利现值系数,r是利率,n是期数。
年金现值系数,是用于将每年等额收到的年金进行折现用的系数。
这里就是将每年等额的利息进行折现的系数。
复利现值系数,是将未来某年收到的金额折算到现在这个时点的金额用的系数。
这里就是将债券的本金即面值进行折现的系数。
未来将收到的本金和利息的现值=A×(P/A,r,n)+F×(P/F,r,n)。
这里的A就是利息,F就是本金。
根据这个公式计算出来债券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让它与现在的购买价款划上等号,即:
购买价款=A×(P/A,r,n)+F×(P/F,r,n)。
含义就是:实际利率是使得未来收到的本金和利息等于初始确认金额的折现率。
左右两边数据都是已知的,这里我们根据等式就可以求出r的值,也就是我们需要计算的实际利率。
2、实际利率计算的方法:插值法。
插值法的原理就是比例等式,也可以认为是一个函数。
设y=f(x),已知当x=a时,y=A;x=b时,y=B.求当X=?时,f(x)=F。
在这里求X是多少,就是用插值法。
即:
通过:(a-b)/(A-B)=(a-X)/(A-F)。
解得:X=a-(a-b)/(A-B)×(A-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会-会计计算实际利率
以下方法是本人学会计里的实际利率时(当时还不会财管),自己总结出来的,希望对你们有帮助不喜欢的可无视。
例如,甲公司支付价款1 041.9万元(含交易费用)从上海证券交易所购入A公司同日发行的5年期公司债券,面值1 250万元,票面利率4.72%,于年末支付本年利息,本金最后一次偿还。
设实际利率r,
59×(1+r)-1+59×(1+r)-2+59×(1+r)-3+59×(1+r)-4+(1 250+59)×(1+r)-5=1041.9
会计里用列式后直接代入法(财管里叫插值法)。
方法如下:
第一步:分析
实际利率是r 年金现值系数是P/A 复利现值系数是P/F(有时题目给的是P/S)
期限5年现值是1041.9 利息是59 本金是1250
第二步:列式
利息*年终现值系数值+本金*复利现值系数值=现值
59*(P/A,r,5)+1250*(P/F,r,5)=1041.9 ···式子①
第三步:代入
一般考试时题目给三组(P/A,r,5)和(P/F,r,5)系数值,如:
(P/A,8%,5)=3.9927 (P/A,9%,5)=3.8897 (P/A,10%,5)=3.7908
(P/F,8%,5)=0.6806 (P/F,9%,5)=0.6499 (P/F,10%,5)=0.6209
直接将系数值代入到式子①里的等号左侧,先将中间的9%代入,得:
59*3.8897+1250*0.6499=1041.8673 非常接近现值1041.9,可以确定实际利率为9%
验算的时候,再将8%和10%的数值代入式子计算,综合比较,最最接近现值的那组即为实际利率
小技巧,年金现值系数是P/A和复利现值系数是P/F区分?
除了期限为1年的,两者都小于1,其余的期限超过1年的
年金现值系数是P/A都是大于1的,所以乘以数值较小的利息
复利现值系数是P/F都是小于1的,所以乘以数值较大的本金
考试时可以这么答:
设实际利率=r,
59*(P/A,r,5)+1250*(P/F,r,5)=1041.9
当r=9%时,代入得59*3.8897+1250*0.6499=1041.9
计算得,r=9%,即实际利率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