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调研卷系列(省命题A)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生物试题(扫描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生物期中测试卷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生物期中测试卷考试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制卷:何跃文2018.1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行驶的汽车B.路边的小草C.珊瑚D.逐渐长大的钟乳石2、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
A.生长现象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C.繁殖能力D.呼吸3、下列哪项不是所有生物都具有的基本特征()。
A.能运动B.能遗传和变异C.能适应和影响环境D.能够繁殖4、2016年1月1日我国全面二胎政策正式实施,为了解各年龄段市民对生“二胎”的看法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调查法B.实验法C.资料分析法D.观察法5、下列调查过程中的做法错误的是()。
A.选择一条生物种类较多的路线B.见到喜爱的植物要采集起来C.注意安全,与组内的同学一起行动D.记录时要实事求是6、根据你的调查,下列哪一组归类是正确的()。
A.蟹、蟋蟀、西瓜为陆生生物B.鸡、猪、鹅为家禽C.小麦、玉米、水稻为农作物D.海带、鲫鱼、鸵鸟为植物7、苹果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香蕉不宜在寒冷地区栽种,说明影响这些植物分布的因素主要是( )。
A.温度B.水分C.光照D.空气8、沙蒿在西北干旱贫瘠的土壤中生长,且能固沙,这说明()。
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环境C.生物对环境没有影响D.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9、在生物实验设计中,为了控制变量要设置对照.下列几组对照中不合理的是()。
A.潮湿与干燥B.光照与黑暗C.室内与室外D.高温与低温10、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大树底下好乘凉B.树木根深叶茂C.秋季大雁南飞D.秋风扫落叶1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
A.食物链、食物网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D.阳光、空气、水分等12、下列各条食物链中,能够成立的是()。
【试卷】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下列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列答题卡中,不填以0分计算。
1、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给作物播放音乐能提高产量,这说明生物()。
A.需要营养B.进行生长C.排出废物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所有生物共同特征的一项是()。
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射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的生活需要进行呼吸3、“南橘北枳”说明橘子的生活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影响?()A.阳光B.空气C.温度 D.水分4、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哪一种材料时,能在细胞内找到叶绿体()。
A.洋葱根尖B.人的口腔上皮C.黄瓜表皮D.洋葱鳞片叶表皮5、被称为“分类学之父”的科学家是()。
A.沃森和克里克B.达尔文C.林奈 D.拉马克6、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间合作关系的是()。
A.七星瓢虫捕食蚜虫B.一群麻雀一块去觅食C.两只狗为骨头而争斗D.小鸟为占巢穴而在周围鸣叫7、给农作物喷洒农药后,农药不能进入细胞内部,在这个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 D.细胞核8、在以下四项中,与生物技术无关的是()。
①试管婴儿②克隆羊③转基因食品④水结成冰A.①B.②C.③D.④9、下列主要反映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田鼠大量繁殖使农作物减产B.大量捕捉青蛙使农作物减产C.杂草丛生使农作物减产D.旱灾使农作物大量减产10、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的作用。
这一事实说明了()。
A.生物能够适应其所生活的环境B.生物能够影响其生活环境C.生物依赖环境,又能改变环境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11、下列古诗中,描述生物生长的是()。
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B.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12、在载玻片上面一个“↗”符号,用低倍镜观察时,在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

上学期七年级生物试卷(满分分考试时间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共分,每题分).含羞草有落叶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生长和繁殖.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排出身体产生的代谢废物.为了解年长春新区适龄儿童入学的情况,工作人员对本区内所有小区进行走访,这采用的科学方法是.推测法 .调查法 .比较法 .模型制作.生态因素中的生物因素往往会对生物产生影响,下列古文诗句所描述的生物现象符合这一说法的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吉林省西部的白城地区解放前由于植被稀少风沙大,被称作“八百里瀚海”,而吉林省东部的长白山地区却植物繁茂,造成这种巨大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阳光 .空气 .温度 .水分.医院化验员用患者血液制成玻片标本,进行化验观察,这种标本属于.切片 .装片 .涂片 .都不是.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为①作出假设②实验③提出问题④得出结论.④②①③ .④③②① .①②③④ .③①②④.某生物兴趣小组要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其中需要修改的内容是鼠妇数量光照条件温度土壤只阴暗适宜一层湿土只明亮适宜一层干土.鼠妇数量 .光照条件.温度 .土壤.地衣是藻类和真菌的共生体,藻类为真菌提供有机养料,真菌为藻类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地衣中藻类和真菌的关系是.共生 .竞争 .捕食 .寄生.下列有关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能够运动的物体就一定是生物.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可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肾”之称.生态系统中,下列不同于其他三项的生物成分是.乳酸菌.蓝藻 .光合细菌 .羊草.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查干湖中的鲤鱼 .松花江中的所有生物.牡丹园里的全部植物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草→鼠→蛇→鹰 .阳光→草→鼠→蛇→鹰.草←鼠←蛇←鹰 .草→鼠→蛇→鹰→细菌和真菌.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农田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调节反光镜→调节物象大小.调节细准焦螺旋→使镜筒快速升降 .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显微镜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观察工具。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七年级生物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七年级生物第Ⅰ卷选择题1.下列全部都是生物的一项是A. 生石花、钟乳石、瓢虫B.病毒、珊瑚、海豚C. 珊瑚虫、含羞草、鼠妇D. 月季、机器人、蚂蚁2.下列现象与对应的生物基本特征不相符的是A. 植物落叶——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B. 龙生龙,凤生凤——生物有遗传的特性C. 含羞草受到触碰叶片会合拢——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 溶洞内的钟乳石慢慢长大——生物能生长发育3.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以下是某班部分同学在“调查校园的生物种类”活动中的做法,其中不符合调查相关要求的是()A. 甲同学记录了偶尔飞过的鸟和昆虫B. 乙同学记录了所观察到的动植物名称、数量及生活环境C. 丙同学只记录了自己喜欢的生物:鸟和花D. 丁同学记录了树皮、草丛和枯枝落叶等处的小生物4.对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归类方法。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可将生物归类,其中归类科学的是A. 水生生物、陆生生物、飞行生物B. 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C. 动物、家禽、家畜D. 作物、家禽、家畜、宠物5.下列实例中,体现了水对生物生活的影响的是A. 春江水暖鸭先知B. 大雨过后蚯蚓爬出地面C. 葵花朵朵向太阳D. 干旱使农作物减产6.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实例中,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①仙人掌的叶特化为刺②骆驼刺有非常发达的根系③蚯蚓改良土壤④竹节虫与竹的枝叶相似A. ①②③④B. ②③C. ①②D. ①②④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A. 环境能影响生物B. 生物能影响环境C. 生物能适应环境D.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8. 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B. 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C. 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D.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9.近15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1℃,这个数字在气象学上是个不可忽视的数字。对全球的气候为什么会变暖,有些科学家猜测:可能是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温室效应。科学家提出这种观点是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提出问题B. 作出假设C. 得出结论D. 表达和交流10.下列关于科学探究一般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开始B. 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解释,未必与事实相符C. 对照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因素也不同D. 重复多次实验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11.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一项是A. 草→野兔→狐狸B. 蘑菇→野兔→鹰C. 树→虫→啄木鸟→细菌、真菌D. 阳光→树叶→虫→鸟12.铅是一种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和排出的重金属。某生态系统受到铅的污染,其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生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经检测这四种生物体内残留的铅含量数据如表。
2018-2019第一学期七年级生物期中试卷及答案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七年级生物.美国科学家进行的“生物圈Ⅱ号”实验,说明了人类目前还无法建立起一个适合人类长期生存的人工环境,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
.大雨后,蚯蚓爬到地面上是由于土壤中缺乏空气。
.动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植物却不能。
.地球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显微镜的镜头被污染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用餐巾纸擦。
.“大树底下好乘凉”主要说明植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础。
.影响水稻生长的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土壤和稗草等。
.为了便于看清楚物像,应紧闭右眼,同时用左眼对准目镜观察。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树和草、鸟和蝴蝶、土壤和水、细菌和病毒.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羊吃草 .蝌蚪长成青蛙 .水变成水蒸气 .猫妈妈生了两只小猫.下列各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一片森林.一片森林中全部的红松.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类 .一片稻田中所有的生物.“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阳光.“雨露滋润禾苗壮”和“种瓜得瓜”分别说明生物具有().生长和遗传现象 .生长和变异现象.呼吸和繁殖现象 .营养和变异现象.以下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捕食的是()牛喝水牛吃草牛和羊蚊子吸血.小明自己动手做了一个生态瓶,其中属于生产者的是()、小鱼、水草、螺蛳、水.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是()、生物圈、生物圈Ⅱ号、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下列生态系统中最复杂的、调节能力最强的是().草原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沙漠生态系统.竹节虫具有与竹子相似的色彩与形态,这有利于().自己快速生长.躲避其它生物的捕食.繁殖后代.与其它生物进行合作.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污点,它不可能在().反光镜上.目镜上.物镜上.装片上.显微镜的目镜为倍,物镜为倍,那么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显微镜的下列结构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物镜 .反光镜 .细准焦螺旋 .遮光器.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叙述,错误..的是().科学观察都不需要工具 .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 .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为什么.科学探究通常要经历个基本步骤:①实施计划;②通过仔细观察提出问题;③制定计划;④作出假设;⑤表达交流;⑥得出结论。
2018—2019学年度上期期中素质测试题七年级生物试卷

2018—2019学年度上期期中素质测试题七年级生物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研究发现,脐带血中含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可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如图所示),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A.分裂B.分化C.生长D.繁殖2.能够把细胞中的有机物分解,同时释放能量供给细胞利用的结构是()A.细胞膜B.叶绿体C.线粒体D.细胞质3.陆生生物的生活场所是()A.大气圈B.水圈C.岩石圈D.岩石圈以下4.下列农产品属于果实的是()A. 莲藕B. 花生C. 白萝D. 荸荠5.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生物圈B.海洋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6.一个成年人约有180万亿个体细胞组成,这些细胞()A.大小相似B.形态相似C.基本结构相似D.功能相似7.下列关于细胞分化与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结果B.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C.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D.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逐渐减少8.“枯木逢春犹再发”,诗中“枯木”能再次发芽主要是因为具有()A.营养组织B.输导组织C.分生组织D.保护组织9.一粒种子能长成参天大树的奥秘是()A.细胞的生长使体积长大B.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多C.细胞的生长与细胞的分裂共同作用D.种子中细胞吸水膨胀所致10.如图表示植物细胞发生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表示细胞生长B.过程②袭示细胞分化C.过程③表示细胞分裂D.过程①→③表示细胞分裂11.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A.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B.细胞壁、液泡、细胞核C.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D.细胞壁、液泡、叶绿体12.依照显微镜的正确操作,光学显微镜只能用来直接观察()A.一根头发B.手指C.绿色叶片D.玻片标本13.在西部大开发中,我国政府大力推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发展旅游业B.改善生态环境C.发展畜牧业D.增加木材产量14.如图为生态系统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代表的生物成分依次是()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C.消费者、生产者、分解者D.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15.夏天,人们爱吃味甜多汁的西瓜,原因是西瓜中含有大量的糖,这些糖主要存在于西瓜细胞的()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核D.液泡16.下列生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的是()A.养鸡场中的人与鸡B.田地中的蔬菜与杂草C.草原上的狼与鹿D.花园中的蝴蝶与蛾17.以下不能和其他组织出现在同一生物体内的是 ( )A.上皮组织B.肌肉组织C.保护组织D.神经组织 18.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A.草→蚱蜢→食虫鸟→蛇→鹰B.蚱蜢→草→食草子的鸟→鹰→狐C.狐→鹰→食虫鸟→蚱蜢→草D.草←蚱蜢←食虫鸟←鹰←蛇19.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最明显的是 ( )A.细胞壁B.细胞核C.细胞质D.细胞膜20.菜农在大田中韭菜收获的是绿色的韭菜,而在密闭的暗室中种韭菜收获的却是黄色的韭菜,影响这一差异的生态因素是( )A.温度B.阳光C.土壤D.空气二、填空题(共6题;每空1分,共10分)2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________ 与________ 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七年级 生物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下面的答题栏内。
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自然界中生物的形态和特征多种多样,下列 属于生物的是( ) A .逐年增粗、长高的小树 B .漫天飞舞的雪花 C.海底缤纷多彩的珊瑚 D .溶洞中长高的石笋2、下列关于生物基本特征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都需要不断补给营养B .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 .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D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3、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我国森林资源每五年就要清查一次,这就是调查,下列关于调查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 )A .人口普查也是调查法的应用B .不论调查范围大小,都要逐一进行调查C .调查前要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D .调查后要及时整理、分析调查结果4、小明在“调查周边环境中生物”的实践课中,在公园里发现了一些生物,他将鲫鱼、金鱼、鸭子、 小虾分成一类, 将松树、 柏树、 山羊、 月季花分为另一类,请问他的分类标准是 ( ) A .按照生物形态结构特点进行分类 B .按照生物的用途进行分类 C .按照生物生活环境进行分类 D .按照生物的数量进行分类5、内蒙地区春季容易起沙尘暴,如果我们植树造林,就可以有效减少风沙,说明 ( ) A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环境会制约生物的生存 C .环境会改变生物的成长 D .生物会影响环境6、下列生物现象中,哪一项是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 )A .河边垂柳的枝条,垂向河面B .仙人掌适应干旱而叶变成刺C .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而肥沃D .秋天大雁由北飞向南方越冬 7、稻田里的水稻与杂草之间的关系 属于 ( )班级: 姓名: 学号:A.竞争关系B.合作关系C.捕食关系D.寄生关系8、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土壤的干湿程度对蚯蚓的生活的影响”,下列设计中错误的是( ) A.设计甲(湿润土壤),乙(干燥土壤)对照实验B.将甲容器放在明处,乙容器放在暗处C.在甲、乙两容器中放入大小、生活状况均比较相似的蚯蚓各5 条D.甲、乙两个容器放在相同的环境中9、在做“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时,用10 只鼠妇做实验,并算出全班同学平均值的目的是( )A.有利于观察B.容易确定变量C.减少误差D.使鼠妇能够自由运动10、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那么请问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下面哪些( )①非生物物质和能量②生产者③消费者④分解者⑤食物链⑥食物网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⑥11、一个生态系统中包含众多的生物链,请问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A.草→蚱蜢→食虫鸟→蛇→鹰B.草→蚱蜢→食虫鸟→蛇→鹰→细菌C.草←蚱蜢←食虫鸟←蛇←鹰D.蚱蜢→食虫鸟→蛇→鹰12、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问下列哪一条食物链是正确的( )A.A→B→C→D→E B.C→E→B→A→DC.D→A→B→C→E D.E→D→C→B→A13、在生态平衡状态下,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将会( )A.逐渐增加B.逐渐减少C.稳定不变D.相对稳定14、2 月2 日是世界湿地日。
校18—19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2)

2018-2019学年度(上)半期考试七年级生物(总分:100分,时间:生地合堂9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40分,每题2分)1.在显微镜下观察用碘液染色的洋葱表皮细胞时,细胞染色最深的结构是( )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2.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数目增多B.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不同的组织C.在细胞分化的过程中液泡不断增大D.细胞分化直接形成各种器官3.油菜植株是由六大器官组成的,其中都是生殖器官的一组是A.根、花B.茎、种子C.花、果实D.茎、叶4.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 )A.细胞核 B. 线粒体 C. 线粒体和叶绿体D.叶绿体5.下列关于细胞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 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C. 细胞中的物质都是自己制造的D. 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通过细胞膜6.洋葱表皮细胞的下列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容易观察到的是( )A. 细胞壁B.细胞核C.细胞膜D.液泡7. 用下列4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可能是()A. 目镜20×,物镜10×B. 目镜15×,物镜10×C. 目镜10×,物镜40×D. 目镜5×,物镜8×8.如果所要观察的物像位于显微镜视野的右上方,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往哪个方向移动玻片标本()A.左下方B.左上方C.右上方D.右下方9.下列各项中,属于组织的是()A.根毛细胞B.血液C.心脏D.根10.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是()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B.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C.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D.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11.下列不是构成鸡翅的组织的是()A.上皮组织B.肌肉组织 C.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D.营养组织12.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A.有光无光B.有光无水C.干燥湿润D.有空气无空气13.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般正确的应该是( )A.左眼望着目镜,右眼闭着B.右眼望着目镜,左眼闭着C.右眼望着目镜,左眼睁开D.左眼望着目镜,右眼睁开14.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b”字,在显微镜视野内看到的是()A. qB.pC.dD. b15.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此时应注视()A.目镜B.玻片标本C.反光镜D.物镜16.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的镜头为:( )A. ④和⑤B. ③和⑥C. ①和③D. ②和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