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2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

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教学设计: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够复述盘古开天地的传说故事。
2.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文化内涵。
3.能够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表现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二、教学内容1.盘古开天地的传说故事2.盘古开天地的文化内涵3.盘古开天地的绘画和手工表现形式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盘古开天地的传说故事及其文化内涵2.难点:理解盘古开天地的文化内涵,能够用绘画和手工表现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四、教学准备1.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2.绘画和手工材料3.纸板、笔、颜料等五、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5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盘古开天地的传说故事,让学生从情境中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2.学习盘古开天地的传说故事(15分钟)老师给学生播放有关盘古开天地的视频,帮助学生理解盘古开天地的传说故事,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讨论盘古开天地的文化内涵(15分钟)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盘古开天地的文化内涵,包括大气、勤劳、毅力等。
4.绘画和手工表现形式(25分钟)老师让学生自由选择绘画或手工表现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引导学生使用绘画和手工表现出盘古开天地的场景和形象。
5.展示作品,分享心得(10分钟)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分享他们的心得体会。
六、教学反思这堂课通过传统的盘古开天地的传说故事,让学生了解到中国古代的神话文化,同时通过绘画和手工的形式,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此外,通过讨论盘古开天地的文化内涵,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整个教学过程丰富多彩,让学生在参与中愉快地学习了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同时也增加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12.《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案)教学内容:《盘古开天地》是一篇描绘中国神话传说的课文,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本课时主要围绕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以及盘古的伟大精神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表达以及文章结构等方面的学习。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情节,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
2. 分析并欣赏课文中的生动形象和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通过学习盘古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包括天空、大地的形成以及万物的诞生。
2. 深入分析盘古的人物形象,理解其伟大精神。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价值观。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展示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和相关图片。
2. 学生准备课文教材和笔记本。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盘古开天辟地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讲解故事情节:教师通过PPT展示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 分析人物形象: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盘古的人物形象,探讨其伟大精神。
4. 语言表达: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5. 文章结构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6. 价值观引导: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板书设计:1. 故事情节:盘古开天辟地2. 人物形象:盘古的伟大精神3. 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和想象力4. 文章结构:总分总结构作业设计:1. 复述故事: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
2. 人物分析:学生分析盘古的人物形象,并写一篇短文。
3. 价值观思考:学生从故事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价值观,写一篇日记或心得体会。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PPT展示和引导性的讲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12《盘古开天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

12《盘古开天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文本解读】本文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是神话故事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二想象神奇,条理清晰: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
课文上方的插图以连环画的形式描绘了盘古“混沌中沉睡”“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身万物”的过程,能帮助学生把握故事主要内容,概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感受人物形象。
形象鲜明:故事中的盘古形象鲜明,在奇妙的故事情节推动中,盘古顶天立地、勇于献身的英雄气概、创造精神跃然纸上,再配上简洁形象的插图,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冲击。
想象神奇:本文想象奇妙,画面感强,如盘古开天辟地的场面,撑开天地的镜头、化身万物的画面等,都给人无限想象,画面感极强,将神话的神奇表现得淋漓尽致,适合学生讲故事。
【学情分析】1.通过三年级以及四年级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内容以及复述能力,这些是进行本课有关学习训练的有利条件。
2.学生在二年级下学期已经学习过神话《羿射九日》,对神话这种文学体裁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是本课初步认识神话体裁的基础。
但时隔较长,要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唤醒,以利学习。
【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随文认识“劈、浊”等7个生字,会写“翻、劈”等13个生字,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通过边做动作、边想象画面地朗读,初步感受神话想象的神奇和盘古的形象。
3.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借助插图和作业本习题把握故事主要内容,简要说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第二课时:1.边读边想象,感受盘古化身万物的神奇。
2.模仿课文,借助句式,展开想象续写“盘古的什么变成了什么3.对比中外神话故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通过边做动作、边想象画面地朗读,初步感受神话想象的神奇和盘古的形象。
12《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2《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含意图教材分析:《盘古开天地》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第四单元是神话故事单元,学习主题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课文讲述了巨人盘古用神力开辟天地,以身躯化为万物的故事。
盘古阳刚、伟岸、神圣,拥有伟大的开创精神和彻底的牺牲精神,是神话中的华夏文化始祖。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接触神话,内心感到新鲜、有趣。
《盘古开天地》以具体而生动地叙述,极富想象力的故事,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学生注重感悟故事本身的神奇,忽视对语言表达的关注,没有细细体味文中的语言,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练就“善于发现"的眼睛,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
教学目标:1.品读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继续感受故事的神奇。
2.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说出自己心中盘古的形象特点。
3.借助课文插图和关键词句等,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教学重点:1.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课文中神奇的地方。
2.借助课文插图和关键词句等,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交流对盘古的感受。
教学难点:体会盘古的形象特点,感受盘古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所学,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预设:起因(第1自然段)概括为天地浑沌一片。
经过(第2-5自然段)概括为劈开天地、顶天立地、化身万物。
结果(第6自然段)概括为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2.继续学习《盘古开天地》,感受神话的神奇和人物形象。
二、品读课文,感受神奇1.学习第二自然段(1)出示自学提示一请自由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出你认为神奇的地方,划出来。
(2)学生交流讨论。
(3)学生展示预设①: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
这句话感受到想象的神奇。
②: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
12《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12《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内容:《盘古开天地》是一篇描绘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世界的神话故事。
本文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是第三单元“神话”主题下的第二篇课文。
本节课主要学习课文第二课时,即盘古开天辟地后,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了世间万物。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方式,学习课文,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盘古开天辟地后,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了世间万物的过程。
2. 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感悟神话故事所传达的价值观。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回顾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
2. 揭示课题,板书《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盘古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了哪些事物?2. 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小组合作1. 学生分组讨论:盘古为什么要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世间万物?2.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交流讨论1. 学生交流:从盘古身上学到了什么?2. 教师引导学生从奉献、勇敢、智慧等方面进行思考,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神话故事中的价值观。
六、板书设计《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一、盘古开天辟地二、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世间万物1. 创造日月星辰2. 创造山川草木3. 创造鸟兽鱼虫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复述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
2. 拓展作业:查阅其他神话故事,了解神话传说中的创世神话。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
12《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12《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教学分析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
全文分四部分,分别是混沌一片、开天辟地、顶天立地、化身万物。
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紧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让学生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神奇的想象力。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巩固借助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参照文章插图和关键词,讲述盘古开天地过程的方法。
2、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神话的神奇和盘古的形象。
教学重点:感受神话的神奇教学难点:感悟盘古高大的形象教学过程:阅读素养展示大单元情境创设:我们熟悉的神话人物小哪吒给大家带来了一则好消息,我们一起来看看(四年级神话传讲人的讲故事擂台赛)。
任务一:复习巩固,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听了小哪吒的号召,我看到大家都跃跃欲试。
但是讲好神话也是有方法的,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到的方法,我们可以借助插图与关键词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串联起来,谁来试着说一说?选手: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混沌一片,盘古在其中沉睡了一万八千年。
有一天,他从沉睡中醒来,用斧子开天辟地,天地分开后,为防止天地再次合在一起,他撑在天地之间顶天立地。
过了很多个一万八千年之后,他精疲力尽,累得倒下了,化身万物。
师:他的故事讲得顺畅流利,老师的脑海里仿佛已经浮现出了盘古开天地的画面。
任务二:小组合作话神奇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课文,来感受故事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请选手们:(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认为神奇的地方。
(2)和小组选手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再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
(为什么神奇?感受到盘古是怎样的人?......)提示:可借助句式:我在这个部分中找到神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我从这句话中的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
12《盘古开天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

12《盘古开天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劈、浊"等8个生字,会写“翻、劈”等14个字。
2.正确读写“黑乎乎、翻身"等12个词语,积累“隆隆的雷声”“滋润万物的雨露"等短语。
3.能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体会盘古的坚持、勇敢、献身等精神。
4.能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用上表示时间的词语,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1.通过阅读激发想象,体验神话故事的奇妙之处,深刻理解盘古的坚持、勇敢和牺牲精神。
2.结合故事的起因、过程和结果,运用时间表达词汇,完整叙述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交流1.提问:同学们,你们肯定听过许多神话故事,可以分享一下吗?2.预设:(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如果有同学提到女娲补天,请简要叙述这个故事,为接下来的内容做准备)(女娲补天简述:相传远古时代,天塌地陷,世界陷入巨大灾难。
女娲不忍生灵受灾,于是炼五色石补好天空,斩神鳌之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通阴阳除逆气,万灵始得以安居。
)3.总结:大家了解的神话故事真是丰富多彩!在古代,人们无法用科学解释自然现象,因此便用丰富的想象力编织了一个又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比如刚才提到的女娲补天,天空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洞,女娲用五彩石石浆封补,天空的裂缝便被修补好了;再比如女娲造人的故事,我们现在能用泥巴造出活生生的人吗?(不能)但在神话中却可以实现。
这正是神话故事的魅力所在:充满神奇。
4.提问:这是我们这个单元的主题。
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什么呢?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出示: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
5.过渡:现在我们已经明确了单元目标,让我们开始学习这个单元的第一篇神话故事。
二、直接导入1.在黑板上写下课题。
(盘古开天地)2.大家一起朗读课题。
3.神话故事最引人入胜的特点就是其神奇性(在黑板上标注:神奇)。
部编版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

部编版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序关于《部编版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在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该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为您带来全面、深刻的认识。
一、主题介绍在教育教学领域,教学设计一直是备受重视的环节。
而《部编版盘古开天地》是一套备受认可的教材,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更是突显了其在教学设计领域的独特价值和影响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围绕该主题展开探讨,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二、教学设计分析1. 教学内容《部编版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包括......2.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设计,学生应能够......3. 教学方法针对该教学内容和目标,教师采用了......4. 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了......5.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采用了......三、教学设计的特色和亮点1.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资源,通过影音、图像等多媒体形式,生动地呈现了......2. 情境式教学教学设计注重营造情境,通过情境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使他们更加......3. 个性化学习教学设计考虑了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了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手段,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4. 融合创新教育理念教学设计融合了创新教育理念,不断探索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部编版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我深信它所展示的教学设计理念和方法,对于教育教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教学设计不仅仅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的传达和实践。
它需要教师有着丰富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同时需要不断地尝试和创新,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五、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对《部编版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2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
【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体会盘古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
2.了解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
教学重点:了解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盘古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了解了《盘古开天地》的主要内容。
谁来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讲故事的时候,可以适当加上自己的想象哟!
学生讲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听,并进行评价。
老师也及时给出鼓励性的评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讲故事,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为接下来的环节做准备。
二、研读交流
1.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
自读提示:读完课文,盘古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学生分小组自由讨论,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