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第二部分专题提升专题五实验探究二金属活动性的探究试题
广东省中考化学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专题五 实验探究一 有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

3.除去 NaOH 中的 Na2CO3 杂质 边搅拌边滴入__氢__氧__化__钙__(或__氢__氧__化__钡__)_溶液,直至_不__再___ ____产__生__沉__淀____为止,过滤,得到 NaOH 溶液。
二、氢氧化钙的变质
1.生石灰变质的演变过程 生石灰的化学式为__C__a_O__,它露置于空气中,会吸收空气 中的__水__蒸__气_而变质,化学方程式为:_C_a_O_+__H__2_O_=_=_=_C__a(_O__H_)_2 。 利用此性质,生石灰可作__干__燥__剂__。生成的熟石灰又继续与空 气中的_二__氧__化__碳_反应而变质,化学方程式为:__C__a_(O__H_)_2+__C__O_2_ _=_=_=_C__a_C_O_3_↓_+__H_2_O__。 结论:生石灰变质后的物质可能是_C_a_(_O_H__)2_、__C_a_C_O__3_。
实验探究一 有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
一、氢氧化钠的变质
1.NaOH 要密封保存的原因 (1)吸收空气中的____水__蒸__气____而潮解;(2)吸收空气中的 ___二__氧__化__碳_____而变质,化学方程式:_C__O_2_+__2_N_a_O_H__=_=_=__ ___N__a2_C_O__3_+__H_2_O_____(变质后生成了__N__a_2C__O_3__)。
【提出猜想】猜想Ⅰ:固体未变质 猜想Ⅱ:固体全部变质 猜想Ⅲ:固体部分变质 【原因分析】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进行实验】小聪同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用足量水溶 解,再向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由此他得出猜
四、主要探究类型 编者对近几年的中考实验探究题做了一定的归纳整理,发 现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有 关金属活动性的探究、有关复分解反应及反应后溶质成分的探 究、有关废水处理及金属回收的探究、有关废气(尾气)成分分 析及处理的探究等,有个别内容如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燃 烧与灭火条件的探究等在前面已经归纳,在这里就不再重复。
专题五资料给与类实验探究题专练二(学生版)-2022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新视角

专题5 资料给予类实验探究题专练二1.某化学兴趣小组试利用镁铝合金废料制备硫酸铝晶体,并对硫酸铝晶体[Al2(SO4)3·nH2O]进行热重分析,其实验流程如下:资料:①镁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②NaAlO2+CO2+2H2O═Al(OH)3↓+NaHCO3;③硫酸铝晶体易溶于水,不溶于酒精。
(1)在镁铝合金中加入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固体B与稀硫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操作Ⅱ包含的实验步骤有:蒸发浓缩、、、洗涤、干燥。
(3)操作Ⅱ中常用无水乙醇对晶体进行洗涤,选用无水乙醇不用水洗涤的的原因是①;②。
(4)若初始时称取的镁铝合金废料的质量为18.0g,得到固体A的质量为7.2g,硫酸铝晶体的质量为133.2g(假设每一步的转化率均为100%,合金废料中不含溶于碱的杂质)。
计算得硫酸铝晶体的化学式为(写出计算过程)。
(5)取上述硫酸铝晶体进行热重分析,其热分解主要分为三个阶段:323K~523K,553K~687K,当温度在1043K以上不再失重同时生成一种气体,其热分解所得固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如图。
根据图示数据计算确定每步分解的产物,写出:①失重第一阶段分解产物的化学式,②失重第三阶段反应化学方程式。
2.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酸钾)为亮绿色晶体。
小李和小赵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探究K3[Fe(C2O4)3]⋅3H2O的热分解产物。
(查阅资料)①碱石灰可用于吸收CO2、水蒸气②含有Fe2+的盐溶液可与K3[Fe(CN)6]发生反应产生蓝色沉淀③含有Fe3+的盐溶液可与KSCN发生反应生成红色溶液(提出问题)样品完全分解后,除水蒸气外还生成哪些产物?(1)(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气体产物中含有CO猜想二:气体产物中含有CO2猜想三:气体产物中含有(2)(实验探究)探究气体产物。
小李同学对气体产物进行探究,设计如下实验(夹持装置及部分装置省略):实验中观察到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D中的固体变为红色。
2020年安徽省中考化学专题强化训练 金属活动性 科学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

2020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金属活动性》科学探究题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Mg、Cu、Ni(镍)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展开了探究。
【提出假设】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可能的假设:①Mg>Cu>Ni;②Mg>Ni>Cu,请你写出其他的可能的一种假设:③。
OH-Cl-NO3-SO42-Ni2+不溶溶溶【进行实验】(1)方法一:在同温下,小组同学取颗粒大小相同、质量相同的三种金属粉末于试管,然后倒入等体积金属Mg Cu Ni与稀盐酸反应的现象气泡产生激烈金属粉末迅速减少有气泡缓慢放出金属粉末逐渐减少【得出结论】假设(填序号)正确。
(2)方法二:小组同学按右图1所示进行实验。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思维拓展】将图1实验后①、②试管内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一段时间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
所得滤渣成分可能只含有铜,也可能含;所得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2、某兴趣小组想通过实验对铁、铜、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进行探究,现提供的药品有:铁粉、铜丝、锌粒、稀硫酸、CuSO4溶液、ZnSO4溶液、FeSO4溶液。
同学们分成甲乙两组进行了实验:(1)甲组同学设计如下方案进行实验:(实验中金属、酸溶液的用量均相等)立刻有同学提出反对,理由是。
(2)乙组同学设计如下方案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①析出红色固体,蓝色溶液变成浅绿色实验结论锌比铁活泼铁比铜活泼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乙组同学将(2)中实验的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同学们又对滤渣的成分展开探究:【作出猜想】猜想一:滤渣中只有铜猜想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猜想二正确则原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3、在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时,某小组做了如下三个实验:(所用金属的形状与大小和稀盐酸的用量均相同)(1)在完成实验之前要将各金属片用砂纸打磨的目的是。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二 金属活动性的探究》考试题及答案.doc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二 金属活动性的探究》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共3题) 1.在学习盐的化学性质时,老师将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过滤反应后的混合物。
老师要求同学们探究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钠、氯化钡溶液显中性。
请你写出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提出猜想】猜想1:滤液中溶质是NaCl ;猜想2:滤液中溶质是NaCl 和__________的混合物(填化学式);猜想3:滤液中溶质是NaCl 和Na2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无明显现象。
同学们认为猜想__________不成立。
(2)另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若有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证明猜想2成立。
【问题讨论】(1)甲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2成立也可以改用硫酸钠溶液。
你认为甲同学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2)乙同学认为要证明猜想2成立也可以改用硝酸银溶液。
你认为乙同学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查阅资料]Na2CO3+BaCl2===BaCO3↓+2NaCl[提出猜想]BaCl2[实验探究](1)3 (2)白色沉淀生成[问题讨论](1)能 (2)不能 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也能够生成白色沉淀难度:中等 知识点:化学与生活 单元测试2.某学习小组在如右图所示的化学药品柜中发现一瓶标签模糊不清的无色溶液,已知这瓶溶液是以下5瓶溶液中的一种:HNO3溶液、Mg(NO3)2溶液、Ba(NO3)2溶液、Cu(NO3)2溶液、NaNO3溶液。
2019年安徽省中考化学必考科学探究题《金属活动性》(word版有答案)

安徽省中考化学必考科学探究题《金属活动性》1、为研究锌和铝的金属活动性,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1)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向表面积相同的铝片和锌粒中分别加入盐酸.写出锌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小芳将去膜和未去膜的铝片分别放入盐酸中,发现前者比后者反应快,原因是(3)小芳在(2)实验中,还观察到有“灰黑色沉淀”这一异常现象出现.【提出问题】铝与盐酸反应出现的灰黑色沉淀的组成是什么?【查阅文献】铝在颗粒较小时为灰黑色;AlCl3为无色透明晶体或白色而微带浅黄色的固体,易溶于水和乙醇.【提出合理假设】假设a:该灰黑色沉淀可能含有;假设b:该灰黑色沉淀可能含有AlCl3;假设c:该灰黑色沉淀可能含有难溶于酸的物质.【设计并完成实验】取灰黑色沉淀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得出结论】由实验①可判断假设c (填“成立”或“不成立”),再集合②和③可得出该灰黑色沉淀的成分是(4)你认为(1)中小明的实验能否比较锌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填“能”或“不能”),分别从设计方法和操作可行性的角度,具体说明理由:.【答案】解:(1)活泼金属锌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故答案为:Zn+2HCl═ZnCl2+H2↑;(2)盐酸先与铝片表面的氧化铝发生反应,待氧化铝除去后,铝与稀盐酸接触而发生反应;故答案为:未去膜的铝片表面有氧化铝(氧化膜),氧化铝先与盐酸反应;(3)【提出合理假设】铝的小颗粒呈黑色与反应中出现的“灰黑色沉淀”颜色相近,可猜测灰黑色可能为未完全反应的铝或是铝与未完全溶解的氯化铝的混合物;故答案为:铝(或铝和氯化铝的混合物);【得出结论】实验①加入适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说明该灰黑色沉淀不含有难溶于酸的物质,即猜想c 不能成立;实验②加入适量的水和③加入适量的乙醇都可观察到有固体物质被溶解,说明固体中还含有易溶于水和乙醇的氯化铝,因此,通过三个实验的探究可判断沉淀为铝和氯化铝的混合物;故答案为:不成立;铝和氯化铝;(4)对于金属纯度的影响、所用盐酸浓度的影响等,小明的方案中都没进行必要的控制且操作中也难以做到铝片和锌粒的表面积相同,所以不能据此实验判断两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故答案为:不能;设计方法角度:小明的实验方案中未控制金属的纯度,盐酸的浓度等相关变量相同;操作可行性角度:操作中难以做到铝片和锌粒的表面积相同.2、某兴趣小组为探究Mg、Fe、Cu、Ag四种金属的活动性进行如图实验。
精品-广东省中考化学复习第二部分专题提升专题五实验探究二金属活动性的探究试题

中考化学复习备考精品资料实验探究二金属活动性的探究1.(2015年海南)小明为了比较X、Y、Z、W 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稀盐酸、Z的硝酸盐溶液和W 的硝酸盐溶液,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表示能反应,“—”表示不能反应,“空白”表示未做该实验)。
请你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试剂X Y Z W稀盐酸√——√Z的硝酸盐溶液√W的硝酸盐溶液√—A.Y>Z>X>2.某同学为探究镁、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设计如下图所示试验:依据实验流程设计,下面对物质①②的选择合理的是( )。
A.①稀硫酸②硫酸铜 B.①稀硫酸②氯化镁C.①稀盐酸②硫酸锌 D.①稀盐酸②硫酸亚铁3.(2014年佛山)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归纳结论,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思想和方法。
下列有关金属活动性实验探究的归纳和总结中不科学...的是( )。
A.镁与氧气在常温下就能反应,而铁与氧气在高温时才能反应,故镁比铁活泼B.锌粒与盐酸反应比铁片与盐酸反应要剧烈,故锌比铁活泼C.铝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而铜不能与盐酸反应,故铝比铜活泼D.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银,故铜比银活泼4.(2015年天津)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请回答:(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铂金饰品 B.铁锅 C.铝导线(2)为了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将铝、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②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③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④将铜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硝酸银溶液中。
(3)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②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冲刺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高频知识点专练 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冲刺2023年中考复习化学高频考点训练 金属活动性的探究一、单选题1.下列事实不能说明铁比铜活泼的是( )A .《神农书》记载用湿法炼铜法;胆矾水可浸铁为铜B .电导线多为铜丝,而少用铁丝C .含有硫酸铜溶液的波尔多液不能盛放铁瓶中D .实验室制取氢气,可以用铁粒代替锌粒,但不能用铜粒代替2.下列应用、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以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A .用磁铁矿石炼铁 4CO+Fe 3O 4高温__3Fe+4CO 2 置换反应B .溶洞的形成 Ca(HCO 3)2=CaCO 3↓+H 2O+CO 2↑ 分解反应C .探究铜和银的活动性 Cu+2AgCl =2Ag+CuCl 2 置换反应D .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Al(OH)3+3HCl =AlCl 3+3H 2O 复分解反应3.下列实验中,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结论A将AgNO 3溶液和Cu (NO 3)2溶液分别加入两支装有铁钉的试管中铁钉表面分别有银白色固体和红色固体析出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Fe>Cu>AgB用拇指堵住收集了CH 4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发出尖锐的爆鸣声 试管中CH 4不纯 C 取一定量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盐酸无气体产生该氢氧化钠溶液一定没变质D 点燃某无色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产生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 该无色气体为氢气A .AB .BC .CD .D4.下列实验方案不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比较 Fe 、Cu 、Ag 的金属活动性将铁丝分别浸入 CuSO 4 溶液和AgNO 3 溶液B 用最好的方法把室温下的不饱和食盐水变成饱和溶液加食盐C 除去二氧化锰固体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钾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区分黄金和黄铜片灼烧A .AB .BC .CD .D5.X 、Y 、Z 三种金属中,只有Z 能与稀硫酸反应,当把Y 放入X 的化合物溶液时,Y 表面有X 析出。
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冲刺高频考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

金属活动性的探究题1、在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所用金属的形状与大小和稀盐酸的用量及浓度均相同)。
①一段时间后,可明显观察到实验B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甲同学认为通过观察A和C中实验现象来比较锌与铁的金属活动性;乙同学拟用定量的方法测定锌和铁的活动性强弱,设计如图D,可以测定来确定。
③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方案不足以得出4种金属活动性顺序,需要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补充实验E,其中X金属是,Y溶液是。
【答案】解:①实验B将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铜和银,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化学反应方程式是:Cu+2AgNO3═Cu(NO3)2+2Ag,得出的结论是: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②锌和铁都与盐酸反应,锌反应的速率比铁快,说明锌在铁的前面,所以甲同学认为通过实验A和C可比较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锌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铁快。
若用定量的方法测定锌和铁的活动性强弱,可以测定相同时间内收集气体的体积或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用的时间;③上述实验证明锌的活动性大于铁,铜的活动大于银,不能证明铁和铜的活动性顺序,故设计实验证明铁和铜的活动性实验,可以用金属铁,硫酸铜溶液,也可以用金属铜,选择硫酸亚铁溶液或者稀盐酸溶液,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①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Cu+2AgNO3=2Ag+Cu(NO3)2②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相同时间内收集气体的体积或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用的时间③铁(铜);CuSO4溶液(FeSO4溶液/稀盐酸)。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进行如下究活动:[进行猜想]同学们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出如下清想:猜想一:R>Fe>Cu;猜想二:;猜想三:Fe>Cu>R,【表达交流】写出铁丝与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基本反应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第二部分专题提升专题五实验探究二金属活动性的探究试题1.(xx年海南)小明为了比较X、Y、Z、W 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稀盐酸、Z的硝酸盐溶液和W 的硝酸盐溶液,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表示能反应,“—”表示不能反应,“空白”表示未做该实验)。
请你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试剂X Y Z W稀盐酸√——√Z的硝酸盐溶液√W的硝酸盐溶液√—A.Y>Z>X>2.某同学为探究镁、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设计如下图所示试验:依据实验流程设计,下面对物质①②的选择合理的是( )。
A.①稀硫酸②硫酸铜 B.①稀硫酸②氯化镁C.①稀盐酸②硫酸锌 D.①稀盐酸②硫酸亚铁3.(xx年佛山)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归纳结论,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思想和方法。
下列有关金属活动性实验探究的归纳和总结中不科学...的是( )。
A.镁与氧气在常温下就能反应,而铁与氧气在高温时才能反应,故镁比铁活泼B.锌粒与盐酸反应比铁片与盐酸反应要剧烈,故锌比铁活泼C.铝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而铜不能与盐酸反应,故铝比铜活泼D.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银,故铜比银活泼4.(xx年天津)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请回答:(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铂金饰品 B.铁锅 C.铝导线(2)为了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将铝、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②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③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④将铜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硝酸银溶液中。
(3)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②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4900 t含Fe2O3 76%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Fe 98%的生铁的质量是________t。
5.(xx年南开)金属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化学实验室要从含少量铜粉的银、锰(Mn)混合金属粉末中分离出贵金属。
①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金属C是________,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
③已知A的硫酸盐中A元素显+2价,请写出步骤①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学习小组要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选用的四组药品如下:①Fe、Ag、CuSO4溶液;②Cu、Ag、Fe(NO3)2溶液;③FeSO4溶液、CuSO4溶液、Ag;④Fe(NO3)2溶液、AgNO3溶液、Cu。
你认为能实现目的的药品组是________(填序号)。
6.(xx年漳州模拟)某化学兴趣小组对Mn、Zn、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过程如下:【提出假设】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两种可能的假设:a.__________ b.Mn>Zn>Cu【设计实验】同温下,取形状、大小相同的打磨过的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到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记录如下:金属Mn Zn Cu与盐酸反应现象快速产生气泡产生气泡无气泡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该实验要求温度相同、金属形状大小相同、盐酸体积浓度相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应用】根据探究结果,在CuCl2和MnCl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
7.(xx年贵阳)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影响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的因素”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金属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作出猜想】a.可能与金属本身的性质有关。
b.可能与盐酸的浓度有关。
【设计探究】实验所用金属均已用砂纸打磨。
实验(1):为探究猜想a,小组同学分别在两支试管中放入相同质量的锌片和铁片,然后分别加入相同浓度和质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放锌片的试管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放铁片的试管中只产生少量气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实验现象可判断:金属活动性Zn________Fe(填“<”“=”或“>”)。
得出结论:金属与盐酸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与金属本身性质有关,金属的活动性与反应的剧烈程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为探究猜想b,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图的装置进行实验,其中注射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编号选用金属(均取2 g)盐酸质量分数(均取50mL)每分钟产生氢气的体积/mL1分钟1~2分钟2~3分钟3~4分钟4~5分钟前5分钟共收集气体Ⅰ锌片15% 2.9 16.9 11.9 9.2 7.6 48.5Ⅱ锌片5% 1.6 8.4 5.9 4.8 3.7 24.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评价】根据上表中实验Ⅱ数据分析,请描述锌与盐酸发生反应快慢的变化情况并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可能还受哪些因素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拓展延伸】很多金属不仅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盐溶液反应,现将a g铁钉投入到CuSO4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将固体取出洗净、烘干,称重为 b g,则生成铜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
8.(xx年南京)某兴趣小组对物质的性质和成分进行相关探究。
(1)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如下,填写相应的元素符号:某同学用硫酸铜溶液把“把铁刀变成铜刀”,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2)兴趣小组同学用氧化铜与足量的炭粉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对生成气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生成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实验与讨论】①打开K,缓缓通入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
②关闭K,加热至一定温度使之反应,用气囊收集气体样品。
③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剩余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下列装置中最为合理的是____________。
a b c【实验求证】将除尽二氧化碳后的气体样品干燥,仍然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A中的固体应选用____________,B中溶液为澄清石灰水,若A中黑色固体出现了红色,B中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可说明气体样品中含有一氧化碳。
【实验反思】炭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若生成的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则反应时消耗碳、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8。
实验探究二金属活动性的探究【演练·专项提升】1.C 解析:首先根据X、Y、Z、W是四种不同的金属,其中X、W可以和盐酸反应,说明X和W金属活动性强于Y和Z,所以排除AB项;然后根据Y能置换出Z的硝酸盐中的Z,说明Y的金属活动性强于Z;X能置换出W的硝酸盐中的W,说明X>W;综合以上分析得到:X>W>Y>Z。
2.A 3.B4.(1)C (2)①④(3)①MgCl2②Fe、Cu (4)26605.(1)①A B C ②Ag蒸发结晶③Mn+H2SO4===MnSO4+H2↑(2)①④6.[提出假设]Zn>Cu>Mn[得出结论]b Zn+2HCl===ZnCl2+H2↑[提出问题]使实验结论正确[结论应用]ZnCl2和MnCl27.[设计探究](1)Zn+2HCl===ZnCl2+H2↑,Fe+2HCl===FeCl2+H2↑>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与酸反应更剧烈(2)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盐酸的浓度越大,反应的程度越剧烈[反思评价]锌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速度先加快后变慢,因为锌与盐酸是放热反应,所以开始时温度升高,产生气体速度加快,随着反应的进程,盐酸不断被消耗,浓度降低,产生气体速度变慢固体的表面积(合理即可)[拓展延伸]8(b-a) g8.(1)Mg Ag Fe+CuSO4===Cu+FeSO4置换反应(2)[实验与讨论]c[实验求证]氧化铜变34078 851E 蔞31846 7C66 籦+23278 5AEE 嫮32292 7E24 縤36673 8F41 轁38543 968F 随o30506 772A 眪20599 5077 偷h27381 6AF5 櫵28720 7030 瀰40776 9F48 齈34971 889B 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