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一年级数学_下册_第六单元_《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练习题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一、解决问题:1、小红家里有56个苹果,有30个梨,有20个桃。
(1)苹果比梨多多少个?(2)桃比苹果少多少个?2、冰箱有20台,洗衣机有32台。
冰箱比洗衣机少多少台?3、、鸡有45只,鸭有20只,鹅有30只。
(1)鸡和鸭共有多少只?(2)鹅比鸭多多少只?(3)鸭比鸡少多少只?4、一个皮球8元,一个毽子3元,毽子比皮球便宜多少元?5、白兔32只,黑兔10只,灰兔8只(1)白兔和黑兔共有多少只?(2)白兔比灰兔多多少只?(3)黑兔比白兔少多少只?一、解决问题:1、小红家里有56个苹果,有30个梨,有20个桃。
(1)苹果比梨多多少个?(2)桃比苹果少多少个?2、冰箱有20台,洗衣机有32台。
冰箱比洗衣机少多少台?3、、鸡有45只,鸭有20只,鹅有30只。
(1)鸡和鸭共有多少只?(2)鹅比鸭多多少只?(3)鸭比鸡少多少只?4、一个皮球8元,一个毽子3元,毽子比皮球便宜多少元?5、白兔32只,黑兔10只,灰兔8只精品教育资料 1(1)白兔和黑兔共有多少只?(2)白兔比灰兔多多少只?(3)黑兔比白兔少多少只?二、口算11+9=80-3=95-4=64+3=98-4=25+7=62-2= 83+5=83+10=10+8=56+20=64+6=65+3=15-3=30-3=32+6=29-7= 35+2= 73+4=25+4=43+5= 87+10= 39-3= 48-30= 95-4= 81-2=60+8= 39+10=76+10=70+3=48-9= 47-8=一、解决问题:1、小红家里有56个苹果,有30个梨,有20个桃。
(1)苹果比梨多多少个?(2)桃比苹果少多少个?2、冰箱有20台,洗衣机有32台。
冰箱比洗衣机少多少台?3、、鸡有45只,鸭有20只,鹅有30只。
(1)鸡和鸭共有多少只?(2)鹅比鸭多多少只?(3)鸭比鸡少多少只?二、口算11+9=80-3=95-4=64+3=98-4=25+7=62-2= 83+5=83+10=10+8=56+20=64+6=65+3=15-3=30-3=32+6=29-7= 35+2= 73+4=25+4=43+5= 87+10= 39-3= 48-30=95-4= 81-2=60+8= 39+10=76+10=70+3=48-9= 47-8=4、一个皮球8元,一个毽子3元,毽子比皮球便宜多少元?精品教育资料 25、白兔32只,黑兔10只,灰兔8只(1)白兔和黑兔共有多少只?(2)白兔比灰兔多多少只?(3)黑兔比白兔少多少只?精品教育资料 3。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教案

追问:“为什么要把9分成6和3?”(板书:6 3)
(用小棒演示)24根加6根凑成30根,30根再加3根,是33
(5)师:不同的方法算出的结果都是33,可是老师心中有个疑问,为什么这里加数十位上的数字2,加了一个数以后,和的十位上数字却变成3了呢? (小棒演示)个位4+9=13满十了就要向前一位进1。
板书: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1。
[点评:让学生利用以前的方法进行口算、笔算,而在计算中遇到新的问题──个位相加满十的问题,引发学生挑战自我,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来直观地理解个位相加满十进一这个问题,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同时,学生交流中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和算法多样化的体验。]
2.课堂活动第1题
教师:(用课件展示)同学们打开数学书第66页,看到第1题:圈一圈,算一算。先把分散的小棒数一数,数到10根时,把它们圈起来,然后再算一算一共有几根?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教案
西师版数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孔滩镇复兴小学:谷江梅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5页例1及相应的课堂活动1和练习题1,2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2.经历两位数加一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算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列出算式:27+8
教师:按照我们前面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7+8你发现了什么新问题?
学生:满十了。
教师:怎么办能?我们先用小棒帮帮忙吧。
操作理解算理。
教师:你能先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吗?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精选7篇)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精选7篇)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反思过往之事,活在当下之时。
那么问题来了,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精选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1同学们之前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由此本节课我是按照复习旧识的方法导入的,通过回忆计算27+2的计算方法,引出新课中24+6的计算方法。
新课的展开总的来说比较顺利,但还是有些许不足之处:1、内容的理解上比较冗杂。
本文的教学目标不涉及三个数相加的计算方法的掌握以及“加法运算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掌握。
这两个内容可以不讲或者换到课后作业中反馈,这样的安排导致作业安排上处理不及时,课程不够完整。
2、作业设计理解不到位。
在书本第二个例题设计,实际含义是让同学们理解在加法过程中,都有相同的运算:7+3=10、4+8=12、9+6=15,不同的`运算:后面两题有再加上几十的过程而第一题没有。
我在设计这一环节的时候让学生回答了太多的相同和不同,其实是没有必要的,而且学生也不能理解这些相同和不同有什么用。
3、计算方法多样化。
这个问题本身设计的时候也是考虑过要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的,比如除了书本教授的方法24+9=33中,先算4+9=13,再算20+13=33这样的方法,我们还可以先算9+1=10,再算10+23=33,或者先算24+6=30,再算33+3=33等方法,但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记忆力不完善,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混淆,还是只采用了书本提供的方法,不知合不合适。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问题,我还发现自身存在的一些小问题,比如讲话啰嗦,在解释进位加是什么的时候比较啰嗦,带过即可。
教学中,巡视课堂是走位比较集中在教室右半边,不够全面等等,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不断成长并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教案一等奖3篇

4、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明白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观察、探索、讲解教学准备:计数器、小棒、教学过程:(课前口算练习)一、情境导入1、师:淘气和笑笑来到学校阅览室里准备去借书,他们看到了这样的一些信息,出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有谁能试着把这些信息读给大家听听。
(师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读出题中的信息。
)2、师:有哪位同学能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选择问题板书: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故事书还剩多少本?连环画还剩多少本?二、探究新知1、师:要求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应该怎样列算式?板书30-7=这道题到底得多少,想想你准备怎样做?2、交流算法,明白算理:(1)、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师:请你们拿出小棒自己摆一摆,想一想先要拿出多少根小棒?(30根)边摆边想怎样从30根里减去7根。
(学生操作师巡视指导)摆好的同学请坐端正告诉老师,我请一个同学说说你是怎样从30根里减去的7根,生交流,师进行小结: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这里只有整捆整捆的,没有单根的,我们就可以把这里的一捆打开变成了10根拿去7根也就是减去7根,右边还剩下3根,加上左边还剩下的2捆就是23根。
(2)、用计数器拨一拨:谁愿意到前面来拨一拨给大家看看,边拨边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边叙述边拨计数器)。
(3)用竖式计算:我们也可以把我们刚才用小棒摆、用计数器拨的这个过程用竖式表示出来;列竖式:我们先用个位上的数0减去7(减不够)就跟我们摆小棒一样,没有单根单根的,我们想的一个什么办法,从整捆的借一捆当作几来减的,也就是找十位上借一当十,我们怕忘记了就在十位上打一个小圆点表示借走了一个(因为十位上的一表示一个10)再用借来的10减去7个位上还剩下3,十位上被借了1去了还剩下几呢?表示几个十(2个)用竖式计算也得到了是23本书。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加与减(二)教案2 买松果

采松果。
(教材第51、第52页的内容)1.结合对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算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计算。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4.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重点:理解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算法,掌握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计算方法。
课件、口算卡片、小棒、计数器等。
师生进行“数的组成”的练习。
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多少?46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28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设计意图:通过对“数的组成”这部分的复习,为下面进行“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学习作好铺垫。
】1.教师创设情境,利用课件进行演示:第51页的采松果情境图。
师:谁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生1: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生2: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生3: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了多少个松果?【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展示将学生带入生动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这样的问题设计主要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经常思考、提问的意识。
】2.解决25+4。
师:我们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
教师表扬学生爱动脑筋,选择一个问题问: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应该怎样计算?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5+4=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小棒摆一摆或用计数器算一算。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结果是多少?生:先摆出2捆零5根,又摆出4根,把5根和4根合在一起是9根。
2捆零9根就是29根,所以25+4=29。
师:如果不摆小棒,可以怎样算?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1:25里面有2个十,5个一,再加上4个一就是9个一。
2个十与9个一合起来就是29,所以25+4=29。
生2:把25分成20和5,先算5+4=9,再算20+9=29。
西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第4单元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2) 教案

4.3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教学内容课本第40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教学提示这节课借助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整十数加一位数的知识基础,利用直观操作,让学生理解相同数位相加减的算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整十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探索不同的算法,继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发现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算理的过程,掌握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到探索发现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两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算理。
难点: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师用计数器学生准备:生用计数器⏹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每盒有10个月饼,一共有多少个月饼?(二)探究新知:教学例2(1)看图列算式师和学生交谈:小明的问题刚刚解决,奶奶又给小明出了难题。
奶奶让小明计算出这一共有多少个月饼,同学们帮小明分析一下题目。
看你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生可能发现:左边有23个月饼,右边有30个月饼。
求一共有多少个月饼,根据上一题的经验学生可能列式为:23+30。
23 + 30师提示:你能用刚才的方法在图中看出来23+30等于多少吗?(2)看图计算引导学生回答:把左边的2盒和右边的3盒放在一起,加起来就是5盒,把单独的3个月饼放在一起。
5盒就表示5个十,3个表示3个一,所以50+3=53。
(3)用计数器计算师让学生用计数器进行拨珠计算。
先在计数器上拨上23,再在十位上拨上3,这时计数器上的结果是53。
师质疑:第二次为什么要在十位上拨3而不在个位上拨3呢?让学生明白:第二个加数30是3个十,所以要拨在十位上。
师小结:不管用哪种方法计算23+30,注意十位上的数要对着十位上的数相加。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说课课件(含教学反思)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2、师生交流,归纳算法。
⑴抽象:请两名同学分别向大家说一说操作过程,教师依据学生的叙述进行演示。使学生
对“个位数先相加--再与整十数相加”的算理形成表象。
⑵归纳:根据演示图,你能说说口算24+9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引导学生归纳出两位
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完成24+9的计算过程。学生在书
五、说教学法
一、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 二、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 三、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六、说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8+6= 20+15= 31+5= 学生完成后,师生分析每一组算式的不同点。 2、引入新课: 在刚才的练习中,31+5你是怎样想的?24+2呢?(强调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先把个位上的数 相加。) 如果把“24+2”改成“24+9”应该怎样想?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学生操作,形成表象。 ⑴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在课桌上用小棒摆出24+9(左边放两捆小棒和4根小棒,右边放9根小棒) ⑵想一想: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启发:要把两部分小棒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根,应该怎样做? ⑶说一说: 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同桌同学再摆一摆,边摆边说说你的思考过程。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相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2、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2、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理。 教学难点:理解个位与个位相加以及进位的进位的道理。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材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2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沪教版

两位数加一位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进位和进位)的心算方法。
2、会心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进位)。
过程与方法1、通过操作条片、位值板上圆片来探究不同的算法,并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2、在计算中培养简单的口述应用题的能力。
3、继续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重点:算法思维难点:算法多样化教学设计一.复习引入:1、口头报答案:3+ 2 = 20+ 5 = 7+5= 20+12= 2、以前帮助我们学习计算题目的学具有哪些?(圆片、条片)圆片:放3个在这里表示?(一个3)放2个在这里呢?(表示2个10)为了让我们看得更清楚,一般个位上放蓝片,十位上放红片。
合在一起就表示?(23)条片:如果用条片来表示23,我们可以怎样放?(2条3片)3、今天我们学习的新本领也要用到这些学具,老师这里有三道题目。
出示:23+2 41+6 36+3观察这几道题的加数,你猜猜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新知识?(出示课题:)大家观察得真仔细,今天我们就要用已经学过的一位数加一位数的题目和加整十数的题目,用圆片、条片这些学具来共同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1、我门先来试23+2(1)摆摆算算(2)反馈:原来,我们用不同的学具摆摆算算的结果是一样的。
2、电脑里也用了这2种方法,你们想先看哪一种?圆片(1)○○○○○表示几?(23)○○表示什么?(加2)(2)为什么要把十位上的2遮掉了呢?(算的时候,我们把23分成了20和3,先算3+2)你们和他的想法一样吗?这道题算完了吗?(再算20+5=25) 23+2=25条片刚才有的同学是用条片来摆摆算算的,电脑上也介绍了摆条片的方法,你们想看吗?我们来看看用条片是怎样摆放的(1)课件演示(2)小结:用条片和用圆片的方法是一样的,先3+2=5,再20+5,就是我们刚才口算中的一位数加一位数、加整十数的题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