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考察调研报告3篇
[2022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范文]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范文
![[2022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范文]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1a8afff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00.png)
[2022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范文]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范文2022旅游资源调查范文篇1为深入了解绵阳市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确保我市旅游持续强势发展,我对绵阳市城区六家星级饭店(其中二星级两家、三星级两家、四星级两家)和王朗、白马、报恩寺、猿王洞、李白故居、李白纪念馆、窦圌山、千佛山、罗浮山温泉、七曲山大庙等旅游资源进行调查,调查状况如下:一、调查情况1、来绵游客构成:来绵游客以省内游客为主,占75.54%,省内游客又以成都和绵阳游客为主,分别占20.17%和22.53%;省外游客占24.46%,分布较为分散,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均有分布。
被调查游客中,企事业管理人员、自由职业者、专业技术人员、公务员占71.67%,月收入在1000元至3000元之间的占58.15%,月收入在1000元至3000元之间的占13.52%。
2、来绵方式:53.65%的游客为自驾车游客,22.1%乘坐公共交通工具,14.16%参加旅游团。
4、对绵阳各项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为好的由高到低依次是:景点秩序和卫生,57.3%;市内交通,51.5%;餐饮,46.14%;住宿,45.28%;导游,38.63%;长途交通,31.11%;娱乐,27.68%;购物,15.45%;。
5、自驾游客对绵阳旅游相关服务的评价:74.68%的自驾游客认为绵阳交警形象好,66.31%认为绵阳道路状况好,28.54%认为绵阳收费站服务好。
6、对绵阳旅游资源感兴趣程度:由高到低分别为:山水风光,45.49%;人文历史,36.05%;民俗风情,35.19%;餐饮美食20.6%;旅游购物,4.51%;节庆活动,4.51%。
7、游客花费评价:大多数游客(76.18%)认为,绵阳旅游花费适中。
二、本次调研反映出来的情况综合本次调查及现场访谈、座谈来看,绵阳旅游今年发展情况相较好,游客大幅增加,客源市场大大拓展,自驾旅游十分火爆,团队旅游有所突破,游客满意度总体较高。
旅游资源考察调研报告

旅游资源考察调研报告【篇一】旅游资源考察调研报告发展旅游,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定位是发展旅游的方向。
镇处在与雄关之间,发展旅游的基础让人感到振奋,乃至震撼,它的旅游市场远远超乎我们的预料。
和老观、妙高、河溪、河楼、桥楼、水观这些有发展旅游基础的乡镇都应该纳入我们的旅游统计、布局中。
现结合镇的情况,谈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区位优势区位优势,它是指跨国企业在投资区位上所具有的选择优势。
也就是说可供投资地区是否在某些方面较国内优势,投资区位的选择要受到生产要素和市场的地理分布、生产要素和运输成本、投资环境等诸因素的影响。
镇的区位优势是非常明确的。
(一)区位优势体现之处于三大景区的中心带镇在雄关的中心地带,这三大客源市场缔结处。
现在,已成为的三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更是独占鳌头,而位居三者之间的镇可谓是摆布逢源了。
去年创 5A、开国际文化旅游节,在起步非常大的基础上,旅游市场就发展起来了;今年创 5A,六月份要开国际文化旅游节,同样,的旅游市场也会很快热起来的。
当前和,在做旅游产品、路线的时候,特殊是针对外省和海外市场这部份,向来联系密切,相互追赶。
夹在这个中间地带,这个区位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二)区位优势体现之——抓好两大优势,扎实夯实根基虽说比、要次一点。
但它已经有一定的市场。
发展旅游的方向与是一致的,我们能够比着它、顺着它来做。
就的渔家平台来说,它们的档次太低,环境也很差,并且它有个的弱点——钓鱼台不临水。
我们湖岸线那末长,可设钓台的地点不少,恰恰能解决这个问题,这是我们的优势之一。
的规划起点本来就不高,现在要想重新来做很难。
我们已经理解到它的不足或者欠缺的地方,现在来做规划就能扬长避短,肯定做的比好,这是我们的优势之二。
抓住这两大优势,打下扎实的根基,为发展镇旅游做好准备。
(三)区位优势体现之交通——立足交通便利,依靠群众推动302 线即将升级为国道,它的道路会有一定的改善,在 5 年之内,会有很大变化,所以它的可进入性也会增强。
旅游调研报告通用8篇

旅游调研报告通用8篇旅游调研报告篇一一、市场调研背景经济学的角度说,研究当前国内旅游消费对促进经济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1年全国旅游业的预期目标为:国内旅游人数23亿人次,增长9%;国内旅游收入1.4万亿元,增长12%。
入境旅游人数1.38亿人次,增长3%;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850万人次,增长5%;旅游外汇收入490亿美元,增长8%。
出境旅游人数6500万人次,增长16%。
旅游业总收入1.72万亿元,增长11%。
此次调查以福州居民为调查对象,目的在于:为了解旅游市场状况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数据,为旅行社提供可行的建议,挖掘消费者潜在需求,开发福州旅游市场。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福州居民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同时结合访谈法,内容涉及被调查者的个人基本情况、旅游时间、旅游动机、旅游产品偏好、出游方式等。
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共回收问卷120份,回收率达100%。
其中有效问卷118份,占98.3%。
在本次调查中,受访男性人数65人,占样本总数的54.17%;女性人数55人,占样本总数的45.83%。
2、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直接访谈法和数理统计的方法。
3、调查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为了更好地设计出一份比较完善的调查问卷,在正式发放问卷前我们对已设计完毕的问卷进行了预调查工作,希望通过得出的`初步的信度与效度的分析来适当完善问卷。
为了对问卷的信度进行分析,我们在左海公园楼随机抽取10 人,要求他们分两次填写同一份问卷,间隔时间为一周。
根据问卷的填写结果,我们发现两次的填写结果几乎相同、误差很小,用克伦巴赫α信度系数法求得信度系数为0.9232,这反映了我们的原始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为了对问卷的效度进行分析,我们讨论了原始问卷中的问题能否全面地代表我们所研究的主题。
考虑到我组题目设置中仅有少量满意度调查的试题,因此我们选择用逻辑分析法进行效度研究,即由研究者评判所选题项是否“看上去”符合测量的目的和要求。
旅游相关调研报告模板(通用7篇)

旅游相关调研报告模板(通用7篇)旅游相关调研报告模板篇1调查目的:通过这次的旅游资源调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理论结合实际,对旅游行业的资源开发、产品设计、服务与管理工作有较实际、深刻的感性认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能提高观察、调研、分析、评价、规划设计以及归纳写作等诸多方面的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能经由思考和凝练,形成毕业论文的研究主题和范围,为论文开题做好准备;能增强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拓宽视野,更好更快地适应旅游行业的需求,为今后的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调查要求:⑴要求学生认知各类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阐述其在地域空间的分布位置、变化规律、数量、特色、特点、类型组合匹配、组成结构和功能价值等,并对其进行评价。
⑵以花溪公园旅游资源为基础,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规划、景点设计,形成内容丰富的旅游路线,以期能有效地发挥旅游资源的潜力和价值,塑造高原明珠——花溪公园的特色空间形象,为其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使花溪公园独特的喀什特地形地貌得到全方位的绽放。
⑶收集、熟悉、了解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XX)标准。
⑷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查。
⑸保证成果质量,强调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并尽量做到内容简洁和量化。
1、花溪公园概况花溪公园坐落于贵阳市南郊的花溪区,花溪区北临南明区、乌当区,东与龙里县相邻,南接长顺县、惠水县,西与清镇市、平坝县接壤,全区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土地总面积957.6平方公里。
花溪是一个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海拔1100米,气候温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花溪公园,位于贵阳市南郊17公里花溪区内,建于1937年,占地800余亩,是贵州著名的旅游胜地,它融真山真水、田园景色、民族风情为一体,是贵州三颗“高原明珠”之一。
公园内形成了主要以地貌景观、水文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主的特色城市休闲旅游地带。
不但是附近的居民优良的休闲娱乐场所,也是花溪区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怎么写旅游调研报告(通用8篇)

怎么写旅游调研报告(通用8篇)怎么写旅游调研报告篇1实践时间:__年11月28-29日实践地点:网络、学校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西藏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个民族自治区之一,成立于1965年9月1日,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疆,青藏高原的西南部。
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隆起最晚、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因而被称为“世界屋脊”。
西藏以其古老的历史气息、浓郁的传统文化、神秘的宗教色彩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是令人神往的旅游圣地,有无与伦比的旅游资源优势,既有独特的高原雪域风光,又有妩媚的南国风采,而与这种大自然相融合的人文景观,也使西藏在旅行者眼中具有了真正独特的魅力。
至今,还有许多藏族人的生活习俗与高原之外的现代人有着很大的距离,也正由于距离的产生,才使西藏的一切具有了观赏价值。
西藏名胜古迹众多,如:布达拉宫、珠穆朗玛峰、青藏高原、拉萨河、八角街、大昭寺、哲蚌寺、甘丹寺等等。
目前,全区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51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9处。
这也是吸引我们小组做本主题调查分析的主要原因,我们分析了西藏旅游的现状,思考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我们对西藏旅游发展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二、调查结果的基本概况通过我们小组成员调查统计,具体分析如下:调查问卷客观数据显示,利用寒暑假前往西藏旅游的人较多,因为此次调查对象以大学生居多;40%的被调查者的经济水平低于中等经济水平,一般人群的月收入大约在1500-5000元,只有近10%的被调查者的收入大于5000元。
多数被调查者的出游频率在每年1-3次左右且旅游动机大多为休闲度假与观光;只有极少数被调查者的旅游动机为增长知识、探亲访友和公务出差。
同时,火车仍然是人们出游西藏的首要选择。
旅游者在选择旅游地过程中获取旅游信息的渠道也多种多样,近50%的被调查者是通过朋友推荐和旅游书籍来选择旅游目的地的;而通过旅游电子商务网站、旅行社、旅游达人的微博、微信等方式获取旅游信息的较少,只有少数旅游者会选择在专业的旅游论坛来获取旅游信息。
旅游调研报告15篇

旅游调研报告15篇旅游调研报告1思考之一:系统认识xx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1、乡村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消费形式。
乡村旅游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城市居民。
2、xx乡村旅游资源丰富。
按照国家分类标准,xx旅游度假区的乡村旅游资源涵盖了地理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遗址遗物、建筑与设施和人文活动6个主类、14个亚类、24个基本类型和48个资源单体。
3、xx发展乡村旅游的两个游客资源。
一是本地客源。
拥有60万人口的武陵、鼎城城区周边,离城市中心不过20公里路程,同时,以乡村旅游景区为中心的“一小时交通圈”内,覆盖了约200万城镇人口。
二是外地客源。
xx作为xx旅游业的龙头,目前正在朝打造大湘西休闲度假旅游的龙头而努力。
4、发展乡村旅游既能拓展xx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更能促进新农村建设,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
5、发展xx乡村旅游有待解决的四个基本问题:一是对乡村旅游内涵的认识有待提高;二是对乡村旅游资源的认识有待拓宽;三是对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四是对乡村旅游的系统开发思路还有待进一步确立。
思考之二:xx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思路1、树立“科学保护即开发”的乡村旅游开发理念。
2、以促进新农村建设为发展乡村旅游的目的。
3、政府主导整体规划xx乡村旅游发展战略是首要工作。
4、建立多元化互利共赢的合作开发经营模式。
思考之三:发展xx乡村旅游必须的配套措施1、培育人才,提升素质,夯实xx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第一,开展村民环保素养和文明素养培训,改善村民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培养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新农民;第二,开展旅游经营管理职业道德与基本常识培训,造就一批守法纪、懂技术、会经营、讲诚信的乡村旅游经营人才,进而扶持一批经营信用好、经营效益高、经济实力强、发展后劲足的乡村旅游户和企业组织;第三,开展新型农业技术知识培训,促进农业生产的改良与改进,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提高农业生产的收益水平。
2、制定标准,规范管理,塑造xx乡村旅游良好品牌。
青岛旅游资源调研报告(二)2024

青岛旅游资源调研报告(二)引言概述:本文是关于青岛旅游资源调研的报告,主要内容是对青岛市旅游资源的分析和评估。
青岛市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拥有丰富且多样化的旅游资源。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旨在为青岛市的旅游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和建议。
正文内容:一、自然景观资源1. 青岛的海岸线:北起长江中沙群岛,南至朝鲜湾,全长约450公里。
2. 名胜古迹:如崂山、五四广场、八大关等,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3. 公园和花坛:青岛拥有诸多公园和花坛,如栈桥公园、小青岛公园、五四广场花坛等,为游客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二、文化资源1. 历史文化街区:如德国风情街、天主教堂街区等,展示了青岛的独特历史与文化。
2. 博物馆和艺术馆:青岛市拥有多个博物馆和艺术馆,如青岛博物馆、龙口文化艺术馆等,为游客提供了了解当地文化的途径。
3. 传统节庆活动:如青岛国际啤酒节、崂山道教文化节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
三、美食资源1. 海鲜美食:青岛作为沿海城市,拥有丰富的海鲜资源,如海螺、鲍鱼、海胆等,深受游客喜爱。
2. 鲁菜:青岛是山东省的一部分,地处鲁菜的发源地,有很多正宗的山东菜馆供游客品尝。
3. 魔鬼炒饭:这是青岛的特色美食之一,以其独特的做法和口味吸引了众多游客的胃。
四、旅游设施与服务1. 酒店与民宿:青岛市拥有众多高星级酒店和舒适民宿,能满足游客不同档次的住宿需求。
2. 交通便利:青岛市交通发达,公共交通网络覆盖城市各个重要景点,方便游客的出行。
3. 导游和翻译服务:青岛市有专业的导游和翻译团队,能为游客提供准确、周到的服务。
五、旅游市场和发展前景1. 国内旅游市场:青岛作为中国著名旅游城市,每年吸引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2. 国际旅游市场:青岛逐渐在国际旅游市场中崭露头角,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3. 发展前景:青岛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在保护和利用旅游资源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旅游发展,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有望。
青岛旅游资源调研报告(一)2024

青岛旅游资源调研报告(一)【引言】本文是对青岛旅游资源的调研报告的第一部分,旨在全面了解青岛市的旅游资源情况,为进一步开展旅游推广和开发提供参考和指导。
本文将从自然景观、文化底蕴、历史遗迹、美食特色以及旅游基础设施五个大点进行详细论述。
【自然景观】1.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部,拥有丰富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
2. 青岛的沿海风光优美,拥有著名的金沙滩、石老人景区等景点。
3. 青岛山区景观秀丽,主要有大嵩山、八大关、峨眉山等景点。
4. 青岛的自然保护区和公园众多,如青岛崂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劈柴院国家森林公园等。
【文化底蕴】1. 青岛作为沿海城市,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2. 青岛是中国近代海军的发源地,有着丰富的海军文化。
3. 青岛是德国殖民地时期的重要城市,保留了许多德式建筑和文化元素。
4. 青岛拥有悠久的鲁菜文化和独特的啤酒文化。
【历史遗迹】1. 青岛拥有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和遗迹。
2. 青岛的中山公园是中国对外友好的象征,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青岛的八大关是德国殖民地时期的重要遗迹,保存完整。
4. 青岛的小鱼山中有南麓会馆和外商租界公署,是近代历史遗迹的代表。
【美食特色】1. 青岛以其独特的海鲜美食而闻名。
2. 青岛的啤酒文化衍生出许多啤酒美食,如青岛海皇炒海蛎子、啤酒烤鸭等。
3. 青岛的鲁菜以其独特的调味和烹饪方法吸引了众多游客。
4. 青岛的海鲜市场和夜市是品尝当地美食的热门场所。
【旅游基础设施】1. 青岛的交通便利,拥有青岛流亭国际机场和青岛站等交通枢纽。
2. 青岛的酒店及旅游住宿设施完善,有星级酒店、度假村和经济型酒店供游客选择。
3. 青岛的旅游服务业发达,拥有各类旅行社和导游队伍。
4. 青岛的旅游购物场所丰富,如万象城、海信广场等购物中心。
【总结】本文从自然景观、文化底蕴、历史遗迹、美食特色以及旅游基础设施五个大点综合分析了青岛市的旅游资源情况。
青岛以其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悠久历史文化和独特美食特色成为了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资源考察调研报告3篇旅游资源考察调研报告第1篇发展旅游,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定位是发展旅游的方向。
镇处在与雄关之间,发展旅游的基础让人感到振奋,乃至震撼,它的旅游市场远远超乎我们的预料。
和老观、妙高、河溪、河楼、桥楼、水观这些有发展旅游基础的乡镇都应该纳入我们的旅游统计、布局中。
现结合镇的情况,谈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区位优势区位优势,它是指跨国企业在投资区位上所具有的选择优势。
也就是说可供投资地区是否在某些方面较国内优势,投资区位的选择要受到生产要素和市场的地理分布、生产要素和运输成本、投资环境等诸因素的影响。
镇的区位优势是非常明确的。
(一)区位优势体现之处于三大景区的中心带镇在雄关的中心地带,这三大客源市场缔结处。
现在,已成为的三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更是独占鳌头,而位居三者之间的镇可谓是左右逢源了。
去年创5A、开国际文化旅游节,在起步非常大的基础上,旅游市场就发展起来了;今年创5A,六月份要开国际文化旅游节,同样,的旅游市场也会很快热起来的。
目前和,在做旅游产品、线路的时候,特别是针对外省和海外市场这部分,一直联系紧密,相互追赶。
夹在这个中间地带,这个区位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二)区位优势体现之--抓好两大优势,扎实夯实根基虽说比、要次一点。
但它已经有一定的市场。
发展旅游的方向与是一致的,我们可以比着它、顺着它来做。
就的渔家平台来说,它们的档次太低,环境也很差,并且它有个最大的弱点--钓鱼台不临水。
我们湖岸线那么长,可设钓台的地点很多,恰恰能解决这个问题,这是我们的优势之一。
的规划起点本来就不高,现在要想重新来做很难。
我们已经认识到它的不足或欠缺的地方,现在来做规划就能扬长避短,肯定做的比好,这是我们的优势之二。
抓住这两大优势,打下扎实的根基,为发展镇旅游做好准备。
(三)区位优势体现之交通--立足交通便利,依靠群众推动302线马上升级为国道,它的道路会有一定的改善,在5年之内,会有很大变化,所以它的可进入性也会增强。
从到飞凤镇,或者从飞凤镇到再到思依,是现成的成型旅游线路,所以说这个区位优势也已经具备了。
目前,镇党委确定的这个发展旅游的基础理论是成立的。
发展旅游仅有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靠群众来推动。
要想发动群众一起做旅游,必须先统一思想。
我们要开党委会统一班子成员的思想,开村上干部、群众会统一思想。
我们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把区位优势、旅游的前景给他们讲懂、讲够、讲透,只有他们的思想通了才会理解你、支持你。
二、资源提升所有的休闲旅游一定要以观光旅游作为基础。
我们要把休闲旅游和观光旅游相结合,在观光的基础上做休闲旅游。
观光旅游,首先要养眼。
而养眼要靠什么?靠色彩,靠奇观。
奇观从哪里来?从我们已有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中体现。
(一)自然资源的利用。
1、湖的利用一个地区要成为旅游目的地,要想游客来,你一定要有核心的吸引物。
实质上,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客源市场,有了市场效应。
那么我们的核心吸引物在哪里?水,观水。
说到观水就联想到船。
目前湖上的船很有实用性,但不美观。
而旅游需要的是什么?是情调。
情调就要有一定的装饰,要美观。
所以船的形状、装饰、功能都要改进。
另外,湖面上景观没什么特色,不丰富、色彩不鲜艳,我们要打造出"水"的特色,一定要在这方面下功夫,我们可以种花。
据了解,有一种花,它的花朵儿很大,花开时,有一股香味,沁人心脾,她就是当地的七里香。
种植七里香不仅丰富了河岸的色彩,还具有当地特色,很有代表性。
除了种花,我们还可以种其他的。
根据镇的地理地貌,我们可以种植芦苇。
就拿一个区域,浅水区种上芦苇。
一片的芦苇,一望无际的芦苇在风中轻轻摇曳,几只水鸭穿梭其中,亦真亦幻,这不是很诗情画意嘛!2、山地的利用镇地形地貌很有特点,它和思依完全不一样。
镇一眼望去,全是地,地势平坦,视野很开阔。
我们可在路旁设观景台,供游客下车观光田园风光,拍照留影。
头年底种油菜花,第二年的3月它就开花了。
春天的时候,黄橙橙的一片,很有春的气息。
我们现在从山上做起。
今年麦子收割后,全种上高粱。
据了解,目前高粱的产量、收入比红薯、小麦都高。
而且高粱收割了,可酿酒。
酿出的酒我们给它贴个标签-"烧酒"或是"女儿红"。
这个酒的由来很简单,就是因为是女将,她亲手酿酒犒赏将士,自己也喜欢喝酒。
本来20元/斤,标签一贴就是50元/斤。
高粱杆呢,可做扫帚,也能编织出工艺品。
秋天,满山遍野是火红的高粱,很漂亮。
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讲,一张照片带来的宣传效果是不可估量的。
高粱一收,地就空起了,它种上油菜。
种油菜、榨油是我们当地的传统,一动员群众就能接受,油菜花便宜、好种,刚抽苔可做菜待客,结籽又可榨油,一栽就有效果。
自然资源对于山地来讲就是高粱和油菜花这两种农作物。
另一个就是花,花这个必须要有的。
花耐旱,不喜水。
高段山和湖岸边上都要有花,沿水几十公里全是照眼的鲜花,它就是一个奇观。
摄影爱好者就络绎不绝地赶过来了,他们赶过来想摄影,必定要坐船,那么,我们就要求必须配一个导游。
这样湖上面是美女,下面是花。
水上行舟,人面鲜化相映红,非常漂亮。
所以说,花的种植一定要集中,面积不用太大。
十几二十亩就很具气势了。
旅游是做出来的,沿着这条路做,就一定会做出来的。
(二)、文化资源的利用旅游景区、景点必须要有文化来充盈。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它的核心,是它最大的特色。
1、举"孝"镇要发展旅游,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化。
蜀中花韩娥不就在我们这儿么?这是多好的品牌啊!我们就以孝女为核心,打造"孝"文化。
在目前中国传统文化遗失的很严重的背景下,孝文化是一个永远也不会褪色的主题。
古时候早上起来要请安,晚上睡觉要问好,给父母端洗脚水等等,这都是我们当地的传统。
怎么突出这个孝文化?就要抓住"孝"字。
在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领域里面,我们就弘扬一个字-"孝"。
针对目前"孝"字的丧失或遗失,我们就打"孝"文化这张牌,扛起中华民族"孝"字的这杆大旗来。
把这个孝文化放到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大的背景下考虑问题,它的定位就高了;这就不仅仅是在镇提出的,而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上提出的。
那么怎么把"孝"文化凸显出来?在不同的区域,它有不同的特点,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但是,它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孝对父母、长辈。
尊长敬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我们要打造这个文化,就一定要把这个文化做到极致。
我们现在就从党委班子开始宣传下去。
如:我不能回家,就给爸妈打个电话,每周回去给父母煮一顿饭。
先从我们这个班子开始做下去,然后村干部、党员带头做起,谁也不能,也不会反对。
而且,要做到什么程度?要给它规定几个仪式、几个议程,就像开会一样: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当大家都这样做了,养成了习惯,这个孝文化就完成了,形成了。
别人来看什么?看我们怎么尽孝。
比如,农家乐。
再忙到时间你给说客人说,对不起,你们先等一下,我给老祖宗上个香。
这是上香时间,菜等下上。
"他绝对不会因为你菜端迟了而感到不高兴。
他会来看你怎么给老祖宗上香,他会觉得这个东西太可贵了。
"孝"文化要从老百姓身上得到体现。
2、拜"孝"镇有庙和祠,这是孝文化的载体,也是见证。
庙,从庙建筑的特色来讲,很一般。
我们也没有经费去重修,先不管它。
但你还是要把清洁卫生打扫干净,里面的布置要庄严肃穆一些。
用香火钱买一些绸带挂上去,塑像、观音像这些都没有关系。
但有一条,要让老百姓拜,让他们记住:拜干什么?拜是拜她的孝。
到这个地方做什么?拜孝!拜她就是教育大家要孝顺,上行下效,儿孙们也会跟着受教益的。
另外,祠也不要去动它。
把它墓前的墙撤除,把墓碑亮出来就行了。
我们要庙上拜像,坟前拜墓。
这也是拜孝,是拜传统文化。
我们老百姓给游客宣传时,要讲清楚:我们拜拜什么?就是要拜孝,拜传统文化。
如果有人举报,我们要也可以解释清楚:就是老百姓现在已经把化身成神,而我们要把他们心中已成神的还原成人,还原传统文化;引导他们走正道,不要走邪路。
同时要考证韩娥生于哪一天,死于哪一天,生前有哪些行孝事迹。
3、品"孝"我们在田野里种植花,把它做成中国最大的"孝"字。
面积不够可以把这两块地结合起来看,就是一个"孝"字。
这都是可以创造的。
全世界的人来这里干什么?就是来拍"孝"。
这个完全可以做出来。
还有大家前面提到的福、禄、寿这些和孝有关的也能做。
三、依托的平台第一,依托这个平台。
游客今年目标已经突破600万,黄金周每天容纳了10万人次,但购票人数只占旅游人数的三分之一,分流的空间很大。
如果的百分之一或者说是千分之一的客源分散到镇,也会让你们忙不过来,效果是很明显的。
而你们的设施设备也只能接纳那么多人,多了就会把镇弄得乱糟糟的。
第二,依托这个平台。
是最大、最切合实际、最见效益的平台。
在钓鱼节到来时,我们可以在它的各个出入口立个广告牌,把湖的产品推出去,就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第三,依托这个平台。
目前我们所针对的平台,以钓鱼为基础,是首先,次之。
那么我们长远的发展目标,就是要把的这个核心特点-"孝"真正做到位,把"孝"做到民族文化的高度上去了,它就不仅仅是镇的特色,他就是我们这整个景区的另外一个非常有特点的景区,平台也就借上了。
四、产品的规划1、水产品我们的水资源,关联的就是水产品了;水产品就是鱼。
我们现在卖鱼,要抓住国际钓鱼节这个契机,以"花木鲶"为主去他那里卖。
"花木鲶"是我们的一个特色。
市政府可先设计包装,在食品药品监制局批个许可证。
鱼腌制后包装一打,湖花木鲶就出来了。
有了花木鲶,可以做花木鲫鱼、花木草鱼等系列产品。
游客钓的鱼吃不完怎么办?我们可以帮他腌制,要么带走,要么速递。
服务周到,回头客也就多了。
这也是一种营销手段。
2、山货特产剑阁、青川、秦岭一带的山货,老百姓都自己去卖,就随便摆个地摊,没有包装,没标识,这就是三流产品。
我们这也是山区,可以把野猪、野鸡、野兔、豆腐干制作出来,注册上品牌,设计个包装,就又是一个产品出来了。
只要形成了产业链,很快就会有市场效应。
还可以把核桃拿来做个产品,打个包装,就叫核桃。
核桃不够可以去周边收购,把周边的老百姓也带动起来了。
产品的规划重点要抓住我们的山、水、农产品的特点来做文章,把各产品的包装设计的精美、精致一些。
当然,我们必须先把产品规划思路做好。
产品规划思路这就需要把老同志、支部书记召集起来开座谈会,把他们的建议、意见一条一条的记录出来,产品也就跟着出来了。
规划好了的产品除了可以在镇销售,还可以进入旅游市场乃至进超市。
五、活动策划1、"节"任何一个地方的旅游,他都离不开活动。
一个精彩的活动,对一个品牌的设计,对客人的吸引力,起到关键的作用。
我们可以把"三八"节,"女生"节,"女儿"节和节或孝女节联系起来。
广元有"女儿节",镇可以做"节",先从本镇做起,再到去做这个活动,祭祀。
的一个特点和现代网络流行的"女汉子"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