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琼林名句
《幼学琼林》10句精华,读懂修身齐家治国之道

《幼学琼林》10句精华,读懂修身齐家治国之道1. 欲心难厌如溪壑,财物易尽若漏卮。
出自清·程允升《幼学琼林》。
欲望之心就像是深沟长溪一样,永远都无法满足。
即便拥有再多的钱财,都会被挥霍,就像是漏了的酒器,装的越多,漏出的酒也越多。
2. 识时务者为俊杰,昧先几者非明哲。
语出清朝程允升《幼学琼林》。
能够认清时事的人才是真正的俊杰。
对于即将要发生的事情之前,一定要有所察觉,否则就算不上是明智的。
3. 君子之身,可大可小;丈夫之志,能屈能伸。
语出《幼学琼林·武职》。
君子自身的才学,可大可小。
大丈夫的志向,能够承受委屈,也可以伸展,施展抱负。
4. 为善则流芳百世,为恶则遗臭万年。
语出清朝程允升《幼学琼林·人事》。
做好事就会流芳百世,做坏事就会遗臭万年。
5. 肝胆相照,斯为腹心之友。
语出清朝程允升《幼学琼林·卷二·朋友宾主》。
肝胆相照是指赤诚相待。
比喻朋友之间能够真诚相处。
6. 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出自《幼学琼林·朋友宾主》。
和德行高的人们交往,就像是进入到了满屋的兰花的房间,时间长了,便闻不到芝兰的香气。
同小人交往,就像是来到了卖鲍鱼的街市,长时间,就会对于腥臭之味,习以为常。
7. 阴阳和而后雨泽降,夫妇和而后家道成。
出自清·程允升《幼学琼林·夫妇》。
此以天地阴阳调和才能降雨为类比,说明夫妇生活和谐对于臻至家庭幸福的重要意义。
8. 无势可乘,英雄无用武之地;有道则见,君子有展采之思。
出自《幼学琼林·人事》。
不承借这一定的势力,即便是英雄也无用武之地。
天下得到,君子便会有着大展宏图的意念。
9.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扬汤止沸,不如去火抽薪。
出自《幼学琼林·饮食》。
来到深潭便,与其去羡慕那些穿梭的游鱼,还不如赶快回到家中,编制渔网。
拿起水瓢去泼水,防止沸腾,还不如撤去锅底的柴薪。
幼学琼林之名言

事情办得轻率,多是由于办事人轻浮;
九.当知欹器满那么倾,
须知物极必反。
译文:应该知道欹器满了就会倾倒, 事物开展到极点必然走向反面。欹 器: (qī起)器。古代一种盛水器, 尖底,系绳处靠下,当水灌满时,重 感心悟上:升事,物很矛易盾倾的覆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 向其反面转化。作为一名中学生要力戒 自满,虚心待人;凡事不能走极端,要
十.世路之蓁芜当剔, 人心之茅塞须开。
译文:人世间的障碍应该排除, 人心中的阻塞应该翻开。
感悟:世路之阻当除,人心之阻须开只 有读书学习,接受老师施行的教育才能 开拓思路,一个人的人心智 “茅塞须 开〞
十一.求士莫求全,用人如用木。
译文:寻求人才不要求十全十美,用人 就如同匠人使用木材一样。木材的长短、 粗细、曲直、质理疏密等等各不相同, 匠 途感事人,悟事根做:完据到追 美不 材求 ,同 尽完 那术 其美 么材 用无 请的 。可 告不指 诫同责 自特,己点但:安如对排果人其做不用不可到求
全,应取长弃短。用人也应像用木一样, 根据各个人的特长给以任用,倘假设求全那 无人可用,刘邦打败项羽告的就是知人善
译文: 碎木屑、小竹头,都是有用的东
西;牛溲、马渤,这些不起眼的野草 也可以积存下来备作药用。 感悟:即使是最不起眼、最无价值的 东西,都有一定的用处。平时我们应 当厉行节约、物尽其用。
五.剖噍藏珠,爱财而不爱奄。
译文:为了珍藏所爱的财物. 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
感悟:当今社会有人为物伤身, 轻重颠倒;有的人财迷心窍, 贪婪吝啬到极点。到头来名利 都是一场空。
幼学琼林之名言
一.韶华不再,吾辈须当惜阴 日月其除,志士正宜待旦
译文:青春年华一去不复返,我们 应该珍惜光阴,日月不停地穿梭, 有志之士应该抓紧时间奋斗。
幼学琼林诗句

幼学琼林诗句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道旁苦李,为人所弃。
——《幼学琼林·卷四·花木》2、可憎者,人情冷暖;可厌者,世态炎凉。
——《幼学琼林·卷一·岁时》3、事先败而后成,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事将成而终止,曰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幼学琼林·卷一·地舆》4、识时务者为俊杰,昧先几者非明哲。
——《幼学琼林·卷三·人事》5、沧海桑田,谓世事之多变;河清海晏,兆天下之升平。
——《幼学琼林·卷一·地舆》6、肝胆相照,斯为腹心之友;意气不孚,谓之口头之交。
——《幼学琼林·卷二·朋友宾主》7、当知器满则倾,须知物极必反。
——《幼学琼林·卷三·人事》8、以铜为鉴,可整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
——《幼学琼林·卷三·器用》9、藏世界于一粟,佛法何其大;贮乾坤于一壶,道法何其玄。
——《幼学琼林·卷四·释道鬼神》10、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
——《幼学琼林·卷三·人事》11、管中窥豹,所见不多;坐井观天,知识不广。
——《幼学琼林·卷三·人事》12、心多过虑,何异杞人忧天;事不量力,不殊夸父追日。
——《幼学琼林·卷一·天文》13、不凡之子,必异其生;大德之人,必得其寿。
——《幼学琼林·卷二·老幼寿诞》14、尔我同心,曰金兰;朋友相资,曰丽泽。
——《幼学琼林·卷二·朋友宾主》15、刻舟求剑,固而不通;胶柱鼓瑟,拘而不化。
——《幼学琼林·卷三·器用》16、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比学生过于先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谓弟子优于师傅。
——《幼学琼林·卷二·师生》17、为善则流芳百世,为恶则遗臭万年。
——《幼学琼林·卷三·人事》18、治乱之药石,刑罚为重;兴平之梁肉,德教为先。
《幼学琼林》经典名句10则,精致深刻,让人有所感悟!

《幼学琼林》经典名句10则,精致深刻,让人有所感悟!《幼学琼林》经典名句10则,精致深刻,让人有所感悟。
1. 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出自清·程允中《幼学琼林·夫妇》。
夫妻之间关系和睦,家庭便会兴亡。
扫码入群抢英语0元免费课!入群领取免费...广告2. 势易尽者若冰山,事相悬者如天壤。
出自清·程允升《幼学琼林·天文》。
优势容易消尽,就像阳光照耀冰山一样。
事物之间的悬殊,就像天地一样。
3. 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
出自《幼学琼林·人事》。
有智慧的人要能够外圆内方,胆量要大,做的事情要仔细。
4. 为善则流芳百世,为恶则遗臭万年。
出自清·程允升《幼学琼林·人事》。
则,那么、就。
做好事就会美名传百世,做坏事就会恶名传万年。
此言意在劝人向善远恶。
展开剩余65%5. 可憎者,人情冷暖;可厌者,世态炎凉。
出自《幼学琼林·岁时》。
可恶的人情,会随着对方的地位而变化,表现出人情的冷暖。
可厌的是那些世态炎凉的态度。
6. 韶华不再,吾辈须当惜阴;日用其除,志士正宜待旦。
出自《幼学琼林·岁时》。
美好的时光再也不会回来,我们应当珍惜光阴。
日月光阴流逝,有志气的人们应当努力前行。
7. 求教于愚人,是问道于盲;枉道以干主,是衒玉求售。
出自《幼学琼林·人事》。
像愚笨的人请教问题,就如同像瞎子询问道路一样。
背弃道义而寻求被识用,就像是叼着玉,等待出售一样。
8. 一人之所需,百工斯为备。
出自程允升《幼学琼林·器用》。
一个人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东西,需要各行各业的工匠们共同努力,才能为他备齐。
9. 多才之士才储八斗,博举之儒学富五车。
出自清代程允升《幼学琼林·文事》。
多才的雅士,应当能够有多种技能。
博学的儒家学者,要能够贯通古今,知识渊博。
10.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苦李道旁,为人所弃。
出自《幼学琼林·花木》。
《幼学琼林》125:韶华不再,吾辈须当惜阴;日月其除,志士正宜待旦

《幼学琼林》125:韶华不再,吾辈须当惜阴;⽇⽉其
除,志⼠正宜待旦
岁时36
韶华不再,吾辈须当惜阴;⽇⽉其除,志⼠正宜待旦。
韶华不再,吾辈须当惜阴;⽇⽉其除,志⼠正宜待旦。
韶华,美好的时光。
常指春光。
唐戴叔伦《暮春感怀》诗:“ 东皇去后韶华尽,⽼圃寒⾹别有秋。
” 明李唐宾《梧桐叶》第⼀折:“韶华将尽,三分流⽔⼆分尘。
”
⼈们常说:“韶华易逝,光阴苒冉” 韶华易逝,美好的时光容易过去,光阴苒冉,时间逐渐逝去。
都是要珍惜时间的意思。
⽇⽉其除,⽇⽉流逝。
指光阴不待⼈。
出⾃:《诗·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其莫。
今我不
除,去也。
”
乐,⽇⽉其除。
”孔颖达疏:“⽇⽉其将过去。
”⾼亨注:“⽇⽉,指时光;除,去也。
幼学琼林卷一

幼学琼林·卷一天文混沌初开,乾坤始奠。
气之较清上浮者为夭,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
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阴之象。
虹名螮蝀,乃天地之淫气;月里蟾蜍,是月魄之精光。
风欲起而石燕飞,天将雨而商羊舞。
旋风名为羊角,闪电号曰雷鞭。
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号。
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雷部推车之女回阿香。
云师系是丰隆,雪神乃是滕六。
救火、谢仙,俱掌雷火;飞廉、箕伯,悉是风神。
列缺乃电之神,望舒是月之御。
甘霖、甘澍,仅指时雨;玄穹、彼苍,悉称上天。
雪花飞六出,先兆丰年;日上已三竿,乃云时晏。
蜀犬吠日,比人所见甚稀;吴牛喘月,笑人畏惧过甚。
望切者,若云霓之望;思深者,如雨露之恩。
参商二星,其出没不相见;牛女两宿,惟七夕一相逢。
后葬妻,奔月官而为嫦娥;傅说死,其精神托于箕尾。
披星戴月,谓早夜之奔驰;沐雨栉风,谓风尘之劳苦。
事非有意,譬如云出无心;恩可遍施,乃曰阳春有脚。
馈物致敬,日敢效献曝之忱;托人转移,曰全赖回天之力。
感救死之恩,日再造;诵再生之德,曰二天。
势易尽者若冰山,事相悬者如天壤。
晨星谓贤人廖落,雷同谓言语相符。
心多过虑,何异拓人忧天;事不量力,不殊夸父追回。
如夏日之可畏,是谓赵盾;如冬日之可爱,是谓赵衰。
地舆黄帝画野,始分都邑;夏禹治水,初奠山川。
宇宙之江山不改,古今之称谓各殊。
北京原属的燕,金台是其异号;南京原为建业,金陵又是别名。
浙江是武林之区,原为越国;江西是豫章之地,又回吴皋。
福建省同闽中,湖广地名三楚。
东鲁西鲁,即山东山西之分;东粤西粤,乃广东广西之域。
河南在华夏之中,放曰中州;陕西即长安之地,原为秦境。
四川为西蜀,云南为古滇。
贵州省近蛮方,自古名为黔地。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为天下之五岳;饶州之鄱阳,岳州之青草,润州之丹阳,鄂州之洞庭,苏州之太湖,此为天下之五湖。
金城汤池,谓城池之巩固;砺山带河,乃封建之誓盟。
帝都曰京师,故乡日梓里。
《幼学琼林》100:端阳竞渡,吊屈原之溺水;重九登高,效桓景之避灾

《幼学琼林》100:端阳竞渡,吊屈原之溺⽔;重九登⾼,效桓景之避灾岁时第11句 端阳竞渡,吊屈原之溺⽔;重九登⾼,效桓景之避灾。
农历五⽉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
初五可以称为端五。
农历以地⽀纪⽉,正⽉建寅,⼆⽉为卯,顺次⾄五⽉为午,因此称五⽉为午⽉,“五”与“午”通,“五”⼜为阳数,故端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重午、午⽇,此外⼀些地⽅⼜将端午节称之为五⽉节、艾节、夏节。
从史籍上看,“端午”⼆字最早见于晋⼈周处《风⼟记》:“仲夏端午,烹鹜⾓⿉”。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民的传统节⽇。
这⼀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赛龙⾈,挂菖蒲、艾叶,薰苍术、⽩芷,喝雄黄酒。
据说,吃粽⼦和赛龙⾈,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节”,以纪念屈原。
⾄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据《史记》“屈原贾⽣列传”记载,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兰等⼈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端午节也称诗⼈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的祖国被侵略,⼼如⼑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的祖国,于五⽉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投汨罗江⾝死,以⾃⼰的⽣命谱写了⼀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夫的⾝体了。
⼈们见后纷纷仿效。
⼀位⽼医师则拿来⼀坛雄黄酒倒进江⾥,说是要药晕蛟龙⽔兽,以免伤害屈⼤夫。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们想出⽤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
以后,在每年的农历五⽉初五,就有了划龙⾈、吃粽⼦、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屈原。
《幼学琼林》102:中秋月朗,明皇亲游于月殿;九日风高,孟嘉帽落于龙山

《幼学琼林》102:中秋月朗,明皇亲游于月殿;九日风高,
孟嘉帽落于龙山
岁时第13句
中秋月朗,明皇亲游于月殿;九日风高,孟嘉帽落于龙山。
传说中秋时,玄宗与道士罗公远闲谈,言及昔日曾梦游月宮,罗公远称有法术可渡玄宗亲临月殿,目睹仙景。
玄宗大喜,催其作法。
罗公远折取庭前数桂枝,以彩线相結,置于庭中,吹气化作一乘彩舆,手中如意化为白鹿牽舆,载了玄宗往观月殿。
白鹿舆至月宮外,遙見琼花瑤草,远胜梦游所见,玄宗问可否入內观赏?罗公远謂玄宗虽貴为天子,仍属凡人,未容入,只可外观。
未几,异香氤氳,仙乐悠然。
玄宗深懂音律,將乐曲默記心中,及至返回凡间,將乐曲告之伶官,譜成《霓裳羽衣曲》。
晋书·孟嘉传》记载,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少年即负有才名。
后来担任桓温的参军,颇受桓温的器重。
有一年重阳,桓温在龙山大宴幕僚,饮酒作诗。
正当大家酒酣耳热,诗兴勃发之际,忽然起了一阵大风,把孟嘉的宫帽吹落于地。
孟嘉本人却毫无察觉。
桓温看到这个情形,便秘令孙盛作文加以嘲笑,孟嘉回来一看,当即提起笔来,从从容容的作了一篇文章来回答。
由于他的才思敏捷,文词华美、文章写成之后,四座莫不叹服,当天的宴会也极欢而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学琼林名句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道旁苦李,为人所弃。
——《幼学琼林·卷四·花木》以铜为鉴,可整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
——《幼学琼林·卷三·器用》事先败而后成,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事将成而终止,曰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幼学琼林·卷一·地舆》
识时务者为俊杰,昧先几者非明哲。
——《幼学琼林·卷三·人事》
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
——《幼学琼林·卷三·人事》
可憎者,人情冷暖;可厌者,世态炎凉。
——《幼学琼林·卷一·岁时》
心多过虑,何异杞人忧天;事不量力,不殊夸父追日。
——《幼学琼林·卷一·天文》
沧海桑田,谓世事之多变;河清海晏,兆天下之升平。
——《幼学琼林·卷一·地舆》
管中窥豹,所见不多;坐井观天,知识不广。
——《幼学琼林·卷三·人事》尊卑失序,如冠履倒置;富贵不归,如锦衣夜行。
——《幼学琼林·卷二·衣服》多才之士,才储八斗;博学之德,学富五车。
——《幼学琼林·卷四·文事》世路之蓁芜当剔,人心之茅塞须开。
——《幼学琼林·卷四·花木》
为善则流芳百世,为恶则遗臭万年。
——《幼学琼林·卷三·人事》
尔我同心,曰金兰;朋友相资,曰丽泽。
——《幼学琼林·卷二·朋友宾主》藏世界于一粟,佛法何其大;贮乾坤于一壶,道法何其玄。
——《幼学琼林·卷四·释道鬼神》
刻舟求剑,固而不通;胶柱鼓瑟,拘而不化。
——《幼学琼林·卷三·器用》肝胆相照,斯为腹心之友;意气不孚,谓之口头之交。
——《幼学琼林·卷二·朋友宾主》
当知器满则倾,须知物极必反。
——《幼学琼林·卷三·人事》
在世百年,那有三万六千日之乐。
——《幼学琼林·卷二·老幼寿诞》
不凡之子,必异其生;大德之人,必得其寿。
——《幼学琼林·卷二·老幼寿诞》混沌初开,乾坤始奠。
——《幼学琼林·卷一·天文》
欲心难厌如溪壑,财物易尽若漏卮。
——《幼学琼林·卷三·人事》
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幼学琼林·卷二·兄弟》
福寿康宁,固人之所同欲;死亡疾病,亦人所不能无。
——《幼学琼林·卷三·疾病死丧》
木屑竹头,皆为有用之物;牛溲马渤,可备药石之资。
——《幼学琼林·卷三·人事》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幼学琼林·卷二·师生》
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幼学琼林·卷一·天文》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比学生过于先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谓弟子优于师傅。
——《幼学琼林·卷二·师生》
治乱之药石,刑罚为重;兴平之梁肉,德教为先。
——《幼学琼林·卷四·讼狱》贫士之肠习黎苋,富人之口厌膏梁。
——《幼学琼林·卷三·贫富》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