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练习册
历史练习册七年级下册答案人教版

历史练习册七年级下册答案人教版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动脑筋】1.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思路: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2.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再想一想,水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实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
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练一练】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主要是为了增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活动与探究】1.比一比:今天的运河和隋朝大运河有什么区别?思路:①今天的运河不经过洛阳;②今天运河北段已不通航,现正在逐步修通。
2.思考与判断: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他们谁说的对?你怎么看?①总的来说是好事,但只用一个“好”字或一个“坏”字来评论大运河的作用太简单化了。
②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说的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够全面。
不过,说是“好事”的,还是看到了问题的主要方面。
③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动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
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
第2课“贞观之治”【动脑筋】想想上学期所学的历史知识,比较一下唐太宗和汉文帝有什么共同之处?答:唐太宗和汉文帝的共同之处:注意吸取历史经验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练一练】B【活动与探究】1.制表:设计表格,列出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
项目汉武帝唐太宗政治:削减侯国势力,增强中央集权;破格录用有真才实学的人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发展科举经济: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亲临治黄第一线,重视兴修水利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军事:派兵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在西域设置管辖西域的行政和军事机构思想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办太学重视人才培养,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学员民族关系: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动唐蕃友好第3课“开元盛世”【动脑筋】1.想一想:这个时期的唐玄宗和他曾祖父唐太宗有哪几点相同的地方?他们都善于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重视农业生产,都注意“戒奢从简”,唐玄宗统治前期和唐太宗统治时期都出现了中国封建时代的“治世”——“开元之治”和“贞观之治”。
七年级下册历史同步练习册答案人教版【四篇】

精心整理 5-8:BDBD 9、(1)文艺、体育等娱乐活动,商品、饮食等买卖交易活动,
还有服务类的活动等。瓦子 的出现是城市繁荣、商业发展、市民阶层扩大的结果。从瓦子的
内容来看,既有物质生活方 面的,也有精神生活方面的,反映了宋代商业活动领域的扩展和
市民生活的充实。 (2)元旦。百姓除饮酒、吃年饭之外,互相拜年是最重要的活
精心整理 9、(1)唐代南方户口增加,数量接近北方;宋代南方户口数大
大超过北方,农业迅速发展, 国家赋税仰仗南方。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
北方移到南方。 (2)南方社会相对安定;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特别是北
方人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 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第 11 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答案 自主学习 1、小袖狭身缠足羊肉鱼 茅屋牛邸店 2、市民瓦子勾栏 3、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元旦 课堂训练 1-3:CCD 4-6:DBC 课后作业 1-4:ADDB
流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岳飞的愤慨。 (2)岳飞反对的不是外来侵略,抗金是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
因此岳飞不是民族英雄。 第 10 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答案 自主学习 1、唐宋技术劳动人手自然 2、占城稻苏州湖州 3、开封杭州 4、北宋交子 5、唐南宋 课堂训练 1-3:ABC 4-6:BDB 课后作业 1-4:DBAC 5-8:BBBB
精心整理 七年级下册历史同步练习册答案人教版【四篇】
第 9 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答案 自主学习 1、割据混战五代十国 2、寇准澶渊之盟 3、岳飞郾城 课堂训练 1-3:DDB 4-6:ADD 课后作业 1-4:CDCB 5-8:AADD
精心整理 9、(1)岳飞。秦桧。表达了人们对岳飞抗金的崇敬,对秦桧之
精心整理 2、黄河棉花大都海运 3、中书省行中书省琉球 4、回族 课堂训练 1-3:CCD 4-6:DBA 课后作业 1-4:DBAC 5-8:ACDA 9、(1)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 (2)元朝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七年级下册历史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练习册答案人教版脑中无忧,多点快乐;仔细做七年级历史练习册的习题,学会洒脱。
小编整理了关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练习册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七年级下册历史练习册答案人教版(一)繁盛一时的隋朝基础梳理·自主预习杨坚 589 制度吏治统一安定人口南北交通隋炀帝 605 洛阳涿郡余杭最长南北经济课时训练·基础达标1C6D2B7C3B8A4A9A5B10A11、(1)① 洛阳② 涿郡③ 余杭(2)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3)加强了南北交通,巩固了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4)条件: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且目前仍在使用的人工运河。
意义:关系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它体现的不仅仅是中国文化遗产事业的水平,更是整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是全民素质、执政能力的体现。
12、(1)胡曾认为,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他对大运河的开凿持否定态度.(2)皮日休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利大于弊,以至数百年后南北往来仍然依赖它,他对大运河的开凿基本持肯定态度。
(3)同意皮日休的观点。
理由是:① 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的交通和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有利于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巩固。
② 大运河的开凿,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在以后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里,它都占据了南北交通大动脉的地位。
它是古代运河之最,在世界历史上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虽然大运河的开凿也有加重人民负担的一面,但它更多的是造福于当时的人民,甚至在今天,仍在发挥它的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讲,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与大禹治水相提并论,也不为过。
③ 隋朝的灭亡是隋炀帝暴政的综合结果,并非只是因为开凿大运河所致。
(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意思相近即可)七年级下册历史练习册答案人教版(二)贞观之治基础梳理·自主预习隋炀帝李渊唐太宗贞观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戒奢从简任用贤才房玄龄女皇帝唐太宗社会经济课时训练·基础达标1B6A2C7A3D8B4B9B5A10、(1)唐太宗。
七年级历史下册练习册

七年级历史下册练习册
1. 鲁迅的思想与作品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其思想和作品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鲁迅主张借助文学来批判社会现实,他的作品常涉及中国社会的黑暗面,批判封建传统和奴性思想,表现出强烈的反对压迫和剥削的立场。
2. 秦始皇的统一战争和统一政权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统一战争和建立了统一政权。
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统一政权,包括推广统一的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等制度。
他的统一政权的成立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后传播到欧洲各国。
它是一场反对中世纪封建思想和贵族特权的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强调人文主义,重视人的尊严和人类智慧的发扬。
它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对现代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4. 清朝的封建统治和民族抵抗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其统治员民族压迫和剥削。
同时,历史上也有不少民族英雄和人民群众进行过抵抗,例如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等。
这些斗争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独立奠定了基础。
5. 世界两大战争的背景和影响
20世纪是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年代,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
这
两次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同时也带来巨大的政治和社会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新的政治和经济秩序正在形成。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练习册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练习册答案我们都应该竭尽全力,认真做七年级历史练习册习题。
希望,只有和勤奋作伴,才能如虎添翼。
以下是X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们喜欢。
(一)灿烂的宋元文化(一)基础梳理·自主预习毕昇四百司南北宋航海南宋阿拉伯唐朝唐朝宋元阿拉伯石油授时历课时训练·基础达标1C6C2C7A3C8B4D9C5B10B11、(1)北宋时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特别是在阴晦天时要靠指南针辨别方向,而在晴天仍是观测日月星辰;南宋时则完全靠指南针来定方向。
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主要用来导航。
(2)司南。
(3)北宋。
(4)阿拉伯商人经常搭乘我国的海船往来贸易,也学会了使用指南针;他们又把指南针传人了欧洲。
作用: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12、(1)图一:活字印刷术(或印刷术)图二:指南针图三:火药(2)预兆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和创新;是我国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
(任意答两点即可)(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等等。
(言之成理即可)(二)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基础梳理·自主预习司马光编年体战国五代宋代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辛弃疾关汉卿窦娥冤风俗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赵孟頫行书苏轼赵孟頫课时训练·基础达标1B6C2B7D3D8C4D9D5C10B11、(1)。
为统治者提供治理国家的经验。
(2)编年体通史。
该书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 300多年的历史。
(3)持之以恒、治学严谨的精神。
(4)司马迁。
12、(1)。
苏轼。
扩展了词的内容,着重表达豪放的思想感情。
(2)辛弃疾。
李白(或毛泽东等)。
(3)。
关汉卿。
(4)宋元时期经济繁荣、民旗融合等。
(三)明朝君权的加强基础梳理·自主预习1368 朱元璋南京行中书省三司丞相中书省六部皇帝锦衣卫八股取士皇帝朱棣北京削藩政策东厂君主专制课时训练·基础达标1C5B2B6C3B7B4D8D9、(1)科举制度。
七年级历史练习册下册试卷答案

七年级历史练习册下册试卷答案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选择题1.C 2.D 3.C二、填图题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D.江南河 E.涿郡 F.余杭G.洛阳 H.长安三、材料解析题(1)隋文帝统治时期,改革制度,注重吏治,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2)隋文帝励精图治,提倡节俭,轻徭薄赋,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措施,并收到显著的效果。
第2课“贞观之治”一、选择题1.D 2.C 3.C二、辨析题: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第3课“开元盛世”一、选择题1.C 2.A 3.A 4.D二、材料解析题(1)这是唐朝诗人杜甫的《忆昔》。
“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
(2)唐玄宗统治前期,重视吏治,提倡节俭,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安定;借助曲辕犁、筒车等先进农具,唐朝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仓库充实;唐朝手工业发达,陶瓷制造和丝织业均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水平;随着产品的丰富,各种商业贸易往来不断,经济空前繁荣,整个社会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一、选择题1.B 2.B 3.C二、读句子,找答案①②③④⑥⑦⑨第5课“和同为一家”一、选择题1.D 2.B二、多项选择题ABCD三、填图题A.回鹘 B.吐蕃 C.南诏 D.黑水靺鞨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一、选择题1.C 2.A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一、选择题1.D 2.D 3.B二、列举题:建筑方面:(1)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2)唐都长安规划整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城北的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雕版印刷:唐朝印制的《金刚经》(868年),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诗歌: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有两千多位诗人,创作了近五万首诗歌。
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一、选择题1.C 2.B 3.B二、材料解析题(1)描写的是唐朝乐舞的情况。
七年级下册历史练习册答案【五篇】

七年级下册历史练习册答案【五篇】【本节导读】这篇关于七年级下册历史练习册答案【五篇】的文章,是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一单元第一课答案【基础训练】(1)(2)(3)(4)DBDA(5)(6)(7)(8)BBDC(9)(10)(11)(12)CDAB(13)(14)BB15、填表.时间口 人田 垦仓 粮得出结论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体现特征社会经济繁荣导致因素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16、问题一:(1)中心:洛阳;北端:涿郡;南端:余杭。
(2)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问题二:胡曾认为: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他对大运河的开凿持否定态度。
皮日休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利大于弊,因为数百年后南北往来仍然依赖它。
他对大运河的开凿基本持肯定态度。
问题三:同意胡曾的观点。
理由是:大运河的开凿和隋炀帝巡游江都都役使了大量的民力,消耗了大量的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是p13、划线为错误,括号为正确:隋文帝(隋炀帝);李世民(李渊);开元盛世(贞观之治);姚崇(魏征);魏征(杜如晦)14、阅读言论,回答问题.问题一:唐太宗认识到君民关系如同舟水,要维持自己的统治就必须让老百姓能生存下去。
因为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
问题二:材料二反映唐太宗重视民生的思想。
材料三说明唐太宗把魏征作为镜子,通过魏征来了解自己的得失,反映了唐太宗广开言路的开*想。
问题三:反映唐太宗善于以史为鉴,善于用人,虚心纳谏,勇于改过的治国风范。
根本目的在于巩固统治。
【拓展与探究】文物专家是根据铜镜背面的铸字判定铜镜是假文物的,因为贞观时期是627—649年,不会存在“贞观29年”之说。
第一单元第三课答案【基础训练】(1)(2)(3)(4)(5)DDABA(6)(7)(8)(9)(10)DBAAD(11)(12)(13)(14)(15)DCBCB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问题一:唐玄宗前期。
七下历史练习册和答案

七下历史练习册和答案七年级下册历史练习册一、选择题1. 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三国D. 隋唐2. 唐朝时期,哪位皇帝被誉为“贞观之治”的开创者?A. 唐高祖B. 唐太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最远到达了哪里?A. 东南亚B. 南亚C. 非洲东海岸D. 欧洲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发生了哪次著名的农民起义?A. 太平天国运动B. 义和团运动C. 白莲教起义D. 红巾军起义5.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答案:1. B2. B3. C4. C5. D二、填空题6. 我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是_________。
7.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促进了_________。
8.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_________。
9.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_________政策,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10.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_________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
答案:6. 封建土地私有制7. 社会阶层的流动8. 东厂9. 削藩10. 指南针三、简答题11. 简述唐朝的开放政策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答案:唐朝的开放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唐朝时期,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吸引了大量的外国使节、商人和学者。
唐朝的开放政策不仅使中国的文化、科技、艺术等传向世界,同时也吸收了外来文化,如佛教的传入,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此外,唐朝的开放政策还推动了丝绸之路的繁荣,加强了东西方的经济联系。
结束语:通过本练习册的学习和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的知识点,加深对我国封建社会及其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发展的认识。
历史是一面镜子,让我们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同学们,继续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