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最新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10:端午粽》 第2套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0课《端午粽》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0课《端午粽》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
生:端午节。
师:端午节都做什么?
生:吃粽子,赛龙舟。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端午粽》这篇新文章。(板书课题:端午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文章讲了什么事情?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午、节、叶、米、真、分、豆”,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
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认字小组。
秦国攻占了楚国的八座城池后,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他知道秦国的议和是假的,是骗人的。秦国要灭掉楚国才是真的。
屈原冒死进谏,叫楚怀王不要去议和。你们看,这是屈原,这是楚怀王。
可是楚怀王不但不听屈原的劝告,反而将屈原赶出了楚国的都城郢都。
楚怀王如期赴会,大家再猜猜会是什么结果呢?对,楚怀王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了。他悔恨交加,忧郁成病,三年后就客死在秦国了。

一年级下册第10课的二类生字组词

一年级下册第10课的二类生字组词

一年级下册第10课的二类生字组词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端午粽》
我会写:
午wǔ(上午)(中午)(下午)(午后)
节jié(春节)(过节)(节日)(节目)
叶yè(红叶)(竹叶)(叶子)(树叶)
米mǐ(大米)(小米)(玉米)
真zhēn(认真)(真正)(天真)(真心)
分fēn(分开)(分手)(春分)
fèn(过分)(本分)
豆dòu(豆子)(红豆)(土豆)(大豆)
我会认:
端duān(端水)(端正)
粽zǒng(粽子)(肉粽)
节jié(节日)(端午节)
总zǒng(总是)(总共)
米mǐ(大米)(米饭)
间jiān(中间)(一间房)
分fēn(分开)(分别)
豆dòu(大豆)(豆子)
肉ròu(猪肉)(牛肉)
带dài(带鱼)(带领)
知zhī(知道)(知己)
据jù(据说)(根据)
念niàn(思念)(想念)
易错的字:
真:里面有三横。

米:点、撇、横、竖、撇、捺
分:是“八”字头,不是“人”字头。

部首:
端——立字旁(站、童、亲、产、章)粽——米字旁(粗、精、粒、粉、粘)多音字:
分:fēn(分别)fèn(分外)
好:hǎo(好人)hào(好学)
近义词:
十分—非常。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3 第10课端午粽 同步练习(II)卷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3 第10课端午粽 同步练习(II)卷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3 第10课端午粽同步练习(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课时测评方案 (共6题;共32分)1. (10分)查字典填空。

(1)“属”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2)“馈”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2. (4分)“着”字有四个读音:①zhāo;②zháo;③zhuó;④zhe。

请给下列词语中的“着”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着火________ B.着手________ C.着数________ D.呻吟着________3. (4分)按拼音写汉字fēn biéméi yǒu hái zi xuǎn shǒ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6分)我会说弯弯的________ 长长的________ 小小的________闪闪的________ 静静的________ 蓝蓝的________5. (1分)按要求写句子。

我把国旗从旗杆上抽下来,系在脖子上。

仿写带动词的句子________6. (7分)读对话,回答问题。

他瘦瘦高高的,站到床前来,瞪着我:“怎么不起来?快起!快起!”“晚了,爸!”我硬着头皮说。

“晚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1)这三句话用了三种不同的语言表述方式,请写出来。

(2)爸爸话中的感叹号表现了他________的语气,我的话中的感叹号表达了________的语气。

参考答案一、课时测评方案 (共6题;共32分)1-1、1-2、2-1、3-1、4-1、5-1、6-1、6-2、。

小学一年级下语文端午粽第二课时PPT课件人教部编版

小学一年级下语文端午粽第二课时PPT课件人教部编版
初步感知
午节


真 分豆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粽第二课时P PT课件 人教部 编版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粽第二课时P PT课件 人教部 编版
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查阅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粽第二课时P PT课件 人教部 编版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粽第二课时P PT课件 人教部 编版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粽第二课时P PT课件 人教部 编版
精读课文
学习第2自然段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 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 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粽第二课时P PT课件 人教部 编版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粽第二课时P PT课件 人教部 编版
精读课文
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粽第二课时P PT课件 人教部 编版
精读课文
外婆为什么要我们带一小篮粽子回去?
外婆让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们吃,让大家分享端午节吃粽子的快乐。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粽第二课时P PT课件 人教部 编版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粽第二课时P PT课件 人教部 编版
精读课文
人们为什么要在端午节吃粽子?
5. 可以通 过对比 、衬托 等手法 来刻画 人物, 写出他 们在争 论时的 不同表 现。
6. 不妨深 入人物 内心, 想象他 的心理 ,尝试 进行心 理描写 。
谈话激趣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 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粽第二课时P PT课件 人教部 编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课文10:端午粽》 第2套 【省一等奖】优质课-优质课件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课文10:端午粽》 第2套 【省一等奖】优质课-优质课件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课堂检测
1、我能读拼音,写词语。
zhōnɡ wǔ dà mǐ zhú yè
中午 大米 竹叶
tiān hēn shí fēn hónɡ dòu
天真 十分 红豆
导入新课
龙华店乡第二中心小学
马婷婷
导入新课
谁来说一说在端午节这 个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人 们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呢?
端午粽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7/282021/7/28Wednesday, July 28,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7/282021/7/282021/7/287/28/2021 4:46:21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7/282021/7/282021/7/28Jul-2128-Jul-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7/282021/7/282021/7/28Wednesday, July 28,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7/282021/7/282021/7/282021/7/287/28/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7月28日星期三2021/7/282021/7/282021/7/28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7月2021/7/282021/7/282021/7/287/28/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7/282021/7/28July 28,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7/282021/7/282021/7/282021/7/28

一年级-统编版-语文-下册-[课件]第10课 端午粽(第2课时)

一年级-统编版-语文-下册-[课件]第10课 端午粽(第2课时)
你们知道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吗?请大家自由 朗读第4自然段,找出答案。
结合自己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说人们为什么要用吃粽 子的方式来纪念屈原。
合作探究
探究三 学习按顺序表达的方法
合作探究
探究四 指导书写,复习巩固
观察“分、样、豆”这3个字,关注字的每一个笔画在田 字格中的位置,明确字的笔顺。
端午粽
第2课时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 Nhomakorabea味道等。
合作探究
探究一 学习第3自然段,读好长句子,体会心情
外婆包的粽子有哪些花样?
“ABB” 式词语
自由朗读第3句,思考下列问题。 ①“美滋滋”一词体现了“我”对端午粽什么样的情感? 喜爱 ②你还知道其他类似“美滋滋”的词语吗?
合作探究
探究二 学习第4自然段,了解端午节吃粽子习俗的由来
给这些字组词并读一读。
这 节 课 , 我 们 学 写 了 “ 分 、 样 、豆”3个字,积累了 “ABB”式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了课文第3、第4自然 段,读好了长句子;还了解了端午节吃粽子习俗的由来。
1.认真书写“午、节”等7个字两遍。 2.了解端午节的其他习俗。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10:端午粽-第2套【省一等奖】优质教案.docx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10:端午粽-第2套【省一等奖】优质教案.docx

10 端午粽教案设计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老师的指导学习让学生会写“午节叶米真分豆”这些生字。

2学习这篇课文让同学们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培养孩子们的爱国精神。

3.利用“学乐云”教学软件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们对知识学习的渴望。

教学重难点:1.会写“午节”等7个生字。

2.能了解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

3.培养孩子们的文明习惯和文化素养。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生字,了解课文内容。

(学生)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认识我吗?(教师)预设:不认识(学生)下面老师先来做一下自我介绍吧!我就是马老师,很高兴和同学们做朋友,今天老师个大家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大家请看——出示(粽子)(教师)2.孩子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和大家说一说,你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教师)预设:水果粽、豆沙粽、红枣粽、肉粽……(表扬)孩子们吃的种类可真多啊!都是一个个的小小美食家了! 3.同学们谁知道在我们中国的什么节日里要吃粽子呢?(教师)预设:中国的端午节(表扬)你的历史知识可真丰富啊!你真棒!4.谁来说一说在端午节我国的传统节日里,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呢?(教师)预设1:我们家人会煮美味香甜的粽子吃。

预设2:我们家人会起早去山上采艾蒿叶、挂香囊。

预设3:还有一些地方举办端午节赛龙舟活动……1.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展示端午节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

(1)师生共同欣赏视频,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氛。

(2)教师追问: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有包粽子的习俗。

那么我们家乡的端午节的粽子就叫做端午粽。

5.现在我们就随着这浓浓的粽香走进景甜的课堂第十课《端午粽》,作者:屠再华让我们来共同品味一下课文中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

(教师)设计意图:端午粽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上课伊始,创设浓厚的节日气氛,引导学生从实际的生活体验中出发,谈一谈自己对端午粽的了解,贴近生活实际的导入法,更能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部编版一年级《端午粽》 第二套_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端午粽》 第二套_教案

第10课《端午粽》(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认读课文中的13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午”、“叶”、“真”、“豆”、“节”、“米”、“分”7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长句子。

2.通过朗读、思考、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3.让学生知道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文中含义。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长句子。

【教学难点】知道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文中含义,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能猜出它是什么食物吗?三角四楞长,珍珠里面藏,想尝珍珠味,解带剥衣裳。

(谜底:粽子)师:对,就是粽子。

师:你们喜欢吃粽子吗?为什么?那你知道怎么包粽子吗?今天咱们就跟着作者到外婆家去看看,怎么包粽子。

2.板书课题:“端午粽”。

3.指导朗读课题。

师:请同学们听一听课文朗读,注意长句子是如何朗读的?二、初读感知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wǔ yè zhēn dòu jiémǐ fēn午叶真豆节米分(2)说一说这些生字偏旁是什么?“端”的偏旁是“立”;“粽”的偏旁是“米”;“节”的偏旁是“艹”。

(3)指导生字笔画。

午:撇、横、横、竖。

真:横、竖、竖、横折、横、横、横、横、撇、点。

米:点、撇、横、竖、撇、捺。

(4)你能读准下面的词语吗?duān zòng zǒng jiān dòu ròu dài zhī jù jì端午粽总会中间红豆吃肉带给知道据说纪念2.学习组词。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A. 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中午端午叶子树叶大豆红豆节气节日分开分离小米大米三、精读领悟师:认识了生字宝宝,再读课文就容易多了,请同学们快速地阅读课文,标好自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L精品教育用书板块10 端午粽教案设计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老师的指导学习让学生会写“午节叶米真分豆”这些生字。

2学习这篇课文让同学们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培养孩子们的爱国精神。

3.利用“学乐云”教学软件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们对知识学习的渴望。

教学重难点:1.会写“午节”等7个生字。

2.能了解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

3.培养孩子们的文明习惯和文化素养。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生字,了解课文内容。

(学生)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认识我吗?(教师)预设:不认识(学生)下面老师先来做一下自我介绍吧!我就是马老师,很高兴和同学们做朋友,今天老师个大家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大家请看——出示(粽子)(教师)2.孩子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和大家说一说,你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教师)预设:水果粽、豆沙粽、红枣粽、肉粽……(表扬)孩子们吃的种类可真多啊!都是一个个的小小美食家了! 3.同学们谁知道在我们中国的什么节日里要吃粽子呢?(教师)预设:中国的端午节(表扬)你的历史知识可真丰富啊!你真棒!4.谁来说一说在端午节我国的传统节日里,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呢?(教师)预设1:我们家人会煮美味香甜的粽子吃。

预设2:我们家人会起早去山上采艾蒿叶、挂香囊。

预设3:还有一些地方举办端午节赛龙舟活动……1.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展示端午节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

(1)师生共同欣赏视频,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氛。

(2)教师追问: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有包粽子的习俗。

那么我们家乡的端午节的粽子就叫做端午粽。

5.现在我们就随着这浓浓的粽香走进景甜的课堂第十课《端午粽》,作者:屠再华让我们来共同品味一下课文中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

(教师)设计意图:端午粽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上课伊始,创设浓厚的节日气氛,引导学生从实际的生活体验中出发,谈一谈自己对端午粽的了解,贴近生活实际的导入法,更能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词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教师提出要求:(1)听的时候耳朵认真听老师读课文。

(2)小手指认真指。

真是粽香情深,回味无穷啊!让我们带着这深深的粽情来做一个游戏吧!出示游戏题目《赛龙舟》(小组指导学习)2. 教师指导学生认写生词。

小勇士们做好准备,我们起航喽!(动动脑筋动动手)先来听一个小字谜语:远看像头牛,近看没有头。

这个字的谜底是什么?预设:午播放多媒体生字动画(1)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午,(注意书写笔顺)图文演示法,理解字义。

一次引出午字的偏旁,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和午有关的词语,造句的练习。

(2)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节,(注意书写笔顺)图文演示法,理解字义。

一次引出午字的偏旁,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和叶有关的词语,造句的练习。

再次教师出示词语——节约使其造句,从而启发同学们要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3)再一次出字谜:左边口右边十左右相碰一个字。

预设:叶树叶的叶(学生)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叶,(注意书写笔顺)图文演示法,理解字义。

一次引出叶字的偏旁,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和午有关的词语,造句的练习。

及时奖励学生。

(4)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米,(注意书写笔顺)图文演示法,理解字义。

一次引出米字的偏旁,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和米有关的词语,造句的练习。

小组成员抢答,给奖励。

我们吃的米饭和粮食都是谁的劳动成果换来的啊?(教师)预设:农民伯伯。

启发学生要珍惜粮食,从小养成好习惯。

(5)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真,(注意书写笔顺)图文演示法,理解字义。

一次引出真字的偏旁,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和真有关的词语,造句的练习。

提示同学们词语——真心,启发同学们我们从小要做诚实的好孩子。

(6)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分,(注意书写笔顺)图文演示法,理解字义。

一次引出分字的偏旁,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和真有关的词语,造句的练习。

出示教师带来的词语——分割,造句: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让学生齐读,激发起学生的爱国情怀。

我们经常会说的: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中国。

(7)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豆,(注意书写笔顺) 图文演示法,理解字义。

一次引出分字的偏旁,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和真有关的词语,造句的练习。

我们中国有一句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寓意是:你今年种下的瓜的种子来年会丰收瓜,你今年种下豆的种子来年会丰收豆子。

你们现在种下知识的豆子未来会丰收更多的知识资源,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天天向上!今天同学们的表现都很出彩,也获得了很多奖励。

下面我们来检测下今天你的收获成果。

分发硬笔书法专用纸,让学生们看拼音写汉字。

(书写完)在学乐云软件中展示个别同学的作品。

表扬和奖励。

今天我们的小勇士都获得了很多知识,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在端午节这天吃粽子呢?同学们了解端午节的有来吗?我,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下搜集下屈原的有关资料,事迹和诗集。

五、教学反思: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就是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本环节通过初读课文,感受课文大意。

设计游戏环节,巧妙地将学生带到主动学习的氛围中,培养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利用巧妙的语言激发学生从而提升自我素质修养,从小了解我国文化历史,培养同学们的爱国精神!小学语文教技巧教学是老师一生从事的工作,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成败,也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所以老师要经常学习,不断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力争做到适应各阶段的学生,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同时,教师的讲解既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师讲课的艺术、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吸收。

本人在近十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有得有失,总结出以下教学方法,愿与同仁共同交流。

一、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安排过去的语文教学是生搬硬套的教学方法,只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不管学生在学习中是否了解,也不管学生是否能够接受这繁杂的内容。

我试着在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淡化课文间的严格界限,采用单元整体教学法。

每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因为有着某些方面的共同点才组织到一块的,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些共同点集中训练语言。

教学时,把一个单元看成一篇课文,从整体入手,先由学生自由读通每篇课文,然后由学生初步读懂自己所喜爱的课文内容,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疑义,再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组织教学,进行词语的组块、句子的组块、段落的组块及写法的组块,让学生在各种组块中求同存异,得到内化与积累。

这样,就提高了教学速度和效率。

二、教学要联系现实生活当我上到《钓鱼的启示》一课时,我要求他们谈谈捐款的“启示”。

因为学校有位学生家里失火,大家刚刚向他捐过款。

学生积极举手,畅谈自己的想法。

通过讨论,大家理解了“爱”的含义。

活动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如课本剧表演、辩论会、对抗赛等。

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折腾”,一定会碰撞出许多“求新”的火花。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求真、求新”,需要每位教师实实在在地去学习、实践、提高,才能为大家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表演、游戏等活动,入情入景地感悟、识记和品味语言,使情景的设置与语言的训练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在教学过程中随意捕捉或有意设置一些情景让学生在无意中学会运用语言。

一次春游活动中,我和五年级的全班学生在河边玩,无意中看到一条蛇正在吃一只青蛙。

学生们都惊叫起来,都跑出几十米开外。

当我们都镇定下来后,才稳下心来。

当蛇跑后,我向学生讲有关物尽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

通过这件事,学生懂得不少的知识。

经过实践证明,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情感参与紧密相连。

当学生的情绪处于一个积极振奋的状态时,学生的思维才不会压抑,一个个奇思妙想才会如泉喷涌。

在课堂上,学生有时会再现一些奇特甚至有点荒诞的想法或回答,此时,教师应保护、鼓励学生这种创新意识,切不可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从而培养学生有大胆能说的习惯,在自由言论中进行语言实践。

四、注重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上课中发现,自主、合作学习的形式多,实效少。

不少教师僵化地理解合作学习,片面地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

有的教师把问题提出后没有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就直接进行合作讨论;有的问题则只需要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就可以解决也去让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有的合作讨论的目标方向不明确或范围太空太大,学生不知道该去合作什么,讨论什么;有的小组学习,几个学生各自将答案一对便完事了,根本没有了合作,没有了讨论,结果你还是你,我还是我;有的小组学习中,有发言权的依然是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习成绩差的则只是旁听;有的小组合作因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而变成了学生说笑或玩耍的机会。

组织小组式的合作学习要遵循合作学习的原则。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要点一、创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心理学认为,只有课堂上师生心理相容,学生的学习='..' ='_'兴趣才会高涨。

我的做法是:首先,课前了解&;学情&;,接纳学生='..' ='_'自学后的建议。

如讲&;瀑布&;一课开始时,我对陌生的学生主动推销自我,让学生在答问中认识我,熟悉我,接纳我,这本身就是为融洽课堂气氛,在&;预备感情&;中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其次,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悉心呵护学生的问或答的积极性。

如提问后的热情期待,给予相应的思考时间、必要的提示和宽慰与信心,进行目光交流,回答后点头示意,并作感情化的简短评价等等。

这种由&;言情&;到&;传情&;的情感交流过程,='..' ='_'自然拉近了学生和教材、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

教学的过程是作者、作品、读者三个环节的动态过程,不是单纯的被动接受过程,而是主动参与的过程。

语文教学有两个层面:一是字词句段篇的感性教学,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基本技能和基本技巧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知识,达到听说读写的一定能力,这是语文教学最起码的要求。

这是浅层次的,还不能说是一种境界,它只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入门,是语文教学中&;情&;的贯穿,&;悟&;的培养。

&;情&;与&;悟&;交相辉映,互为因果,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升华,一种有意为之的拔高,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

这是深层次的。

语文教师一定要有这种&;情&;结,有这种&;悟&;性。

这也是为了更好地在美育上培养学生的能力。

而形象化的美育在教学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小学语文学科兼具实用性和审美性两重特点,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良好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