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查房讲稿

护理查房讲稿
护理查房讲稿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上午好!今天我查房的病种是我们普外三病区最普通、最常见的——静脉曲张。但是今天这个病人有些特殊的地方就是她有静脉曲张伴溃疡。在正式进入查房前,我先带大家简单认识一下,静脉曲张。

首先,我们从它的概述开始讲起。先了解一下下肢静脉的组成,他是由深静脉、浅静脉、肌静脉和交通静脉组成。浅静脉主要包括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两条主干;深静脉主要由胫前、胫后和腓静脉组成,三条汇合成腘静脉;小腿肌静脉包括腓肠肌静脉和比目鱼肌静脉;交通静脉多位于大腿中、下1/3处,以踝交通静脉最重要。

接着我们来看静脉曲张的定义,它是指下肢浅静脉瓣膜关闭不全,使静脉内血流倒流,远端静脉瘀滞,继而病变静脉壁扩张、变性、出现不规则膨出和扭曲。从PPT右上角的图片我们可以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静脉,可以看到正常的静脉瓣是呈倒V形的,静脉瓣膜向心单向开放功能,向心引导血流并防止逆流,反之静脉瓣如果有缺陷,就会导致静脉发生一系列病变。接着我们再来看一幅图,看看为什么此病多发生在久站久坐的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出,站立时血液是向下流的,端坐时人体血液几乎少循环,而奔跑时血液是剧烈向上流的,这是也是符合血流为阻抗重力作用需向上输送这一原则的。所以此病多发生于体力劳动强度大、从事持久站立工作,或久坐少动的人群。

然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它的病因。分为先天和后天因素。先天主要包括静脉瓣膜的缺陷和静脉壁薄弱,它是全身支持组织薄弱的一种表现;后天因素包括下肢静脉瓣膜承受的压力增加和循环血量的增加,

生活中的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便秘都会增加下肢静脉的压力,都可能成为静脉曲张的诱因。

接着我们来看看它的临床表现,它所表现的症状是久站之后小腿会感觉沉重、酸胀、乏力;体征为静脉曲张、隆起和迂曲,继而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足靴区的皮肤营养不良、皮肤色素沉着、湿疹和溃疡。在这里我在网上找了一张图片和拍了一张我们病友的图片,第一张我们可以在小腿上看到很明显的曲张静脉,第二张我们可以看到在胫前区有一块溃疡,这些都是典型的临床症状。

在了解过它的概念、病因和临床表现后,接着我想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有关下肢静脉的专科检查。包括深静脉通畅度试验(Perthes test)、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Trendelenburg test)和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试验(Pratt test),其目的主要是了解下肢深静脉有无梗阻,浅静脉和交通支静脉瓣膜的功能状态,为选择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现在我来简单介绍一下它们的检查方法。①深静脉通畅试验,是下肢静脉曲张是否可以手术的重要体征。用止血带阻断大腿浅静脉主干,嘱病人用力踢腿或作下蹬活动连续10余次。此时,曲于小腿肌泵收缩迫使静脉血液向深静脉回流,使曲张静脉排空。如在活动后浅静脉曲张更为明显,张力增高,甚至有胀痛,则表明深静脉不通畅。②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用来测定大隐静脉瓣膜的功能,方法是患者平卧位,下肢抬高,排空浅静脉内的血液,用止血带绑在大腿根部下方处。随后让病人站立,10s内解开止血带,大隐静脉血柱由上向下立即充盈,则提示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浅静脉如缓慢地(超过30s)而逐渐充盈,属于正常情况,是血液由毛细血管回流入静脉内的缘故。

③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试验,病人平卧,抬高患肢,在大腿根部扎止血带,先从足趾向上至胭窝缚缠第一根弹力绷带,再自止血带处向下,扎上第二根弹力绷带,一边向下解开第一根弹力绷带,一边向下继续缚缠第二根弹力绷带,如果在两根弹力绷带之间的间隙内出现曲张静脉,即意味着该处有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

接着我们来看一下针对此病的临床处理方法。主要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弹力治疗、药物治疗、静脉内注射硬化剂,处理相关并发症。弹力治疗就是弹力袜或是弹力绷带的使用,主要适用于病变局限,症状较轻,但不能耐受手术者,或是女士妊娠期间发生的静脉曲张;药物治疗,可以是使用一些改善末梢血液循环的药物;并发症就主要包括血栓性浅静脉炎、湿疹和溃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可以用热敷、湿敷,抬高患肢等方法。然后手术治疗主要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根本方法,它适用于深静脉通畅、无手术禁忌者。主要的手术方法是大隐或小隐静脉高位结扎和剥脱术。在这里我还要提一下治疗静脉曲张的新技术,有经皮环扎术、旋切刨吸术、腔内激光、射频和电凝等术式。

接着我们正式进入今天的查房,首先我们从病人本身先入手,看看她的一般资料。76床病人,符思莲,女,49岁,初中文化,是个个体经营者,南昌本地人。入院时间是2015-01-08-11:31,步行入院。入院诊断为右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感染,主诉为右下肢青筋显露6年,伴溃疡7月。

接着我们来看一下符思莲的病情简介。入院查体:T 36.7℃ P 93次/分 R 21次/分BP 153/93mmHg,右下肢可见大量烫伤伤疤,下肢小腿内侧见多处蚯蚓状团块,质软、无压痛、不伴瘙痒,胫前有溃疡,大小约3×5cm,有渗出,周围皮肤发红。现病史:患者于6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侧小腿内侧皮肤下静脉呈蚯蚓状,触之软,不痛,不活动,局部不红肿,不伴瘙痒,站立式明显,休息及平卧时消失,一直未予注意。7个月前右侧胫前皮肤外伤破损后出现溃疡,一直未愈合,给予复方桐叶烧伤油及磺胺嘧啶银换药治疗,溃疡有疼痛,无发热胸闷,无咳嗽咳痰,为求手术治疗就诊我院。既往史:2008年出现右下肢皮肤大面积烫伤,在我院烧伤科植皮治疗。我向病人求证过,她植皮之处也是现在溃疡处,不过植皮后恢复的都挺好,现在发生溃疡应该还是和曲张静脉有关。

入院后,病人完善各项专科及相关检查。专科检查:大隐静脉瓣功能试验阳性,深静脉通畅试验阴性,交通支功能试验阳性。右下肢无明显异常,双下肢活动正常,足背动脉搏动正常。辅助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胸片示:心肺膈未见明显异常;下肢静脉彩超示:右侧大隐静脉瓣功能不全、双侧髂静脉、肝静脉及右侧下肢深静脉血流均通畅;化验结果: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液生化大致正常,血型A+,乙肝丙肝梅毒HIV未见明显异常。明确无手术禁忌后,于1月12日在腰麻下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右)。

对病人有了基本了解后,我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分为术前和术后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分别提了四个主要护理诊断,并且给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首先,在她入院后,我提出的第一个护理诊断是在2015-01-08-2pm 1#P 有感染的危险--与皮肤完整性受损有关。我给出的护理措施是:(1)溃疡处,应该给予彻底清创,每日换药,按医嘱使用抗生素、改善末梢血液循环的药物,使用金因肽(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换药,促进创面愈合,并观察其疗效;(2)嘱病人多卧床休息,抬高患肢30 ~40度,以利静脉回流,坐时双膝勿交叉过久,以免压迫、影响静脉回流,减轻患肢症状;(3)指导患者穿宽松棉质衣裤,保持床单位干净整洁,避免摩擦患侧肢体再次造成皮肤破损;(4)坚持患肢皮肤清洁卫生,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碱性肥皂或沐浴液洗澡,以免加重病情;(5)指导患者修剪指(趾)甲,避免抓破皮肤,告知其局部皮肤如已出现变薄、光亮、汗毛稀疏等,应尤其注意保护。在2015-01-12-10am 我给出护理护理评价患者右下肢创面未发生感染,保持适度湿润以及渗液。

然后在同样的时间2015-01-08-2pm 我下了第二个护理诊断,2#P 知识缺乏--与下肢静脉曲张知识来源不足有关。(1)向病人介绍术前有关检查项目的的目的和注意事项,讲解手术方式、手术作用、术后注意事项和配合要求;(2)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进食低脂、富含纤维素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腹内压升高,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3)指导患者每晚用热水洗脚,能活血化瘀,并告知患者避免用过紧

的腰带和穿紧身衣物,教会患者观察末梢血运的方法;(4)指导患者平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加血管壁弹性,采取良好的坐姿,勿翘二郎腿,以免压迫腘窝,影响静脉回流,休息或卧床时抬高患肢30~40度,以利于静脉回流。2015-01-12-10pm O患者积极配合各项临床检查及治疗,了解疾病相关知识

2015-01-08-2pm 3#P 焦虑与紧张--与患肢溃疡一直未愈合和周围环境改变有关。(1)护士热情接待,向患者介绍本病区的环境,帮助其尽快适应;(2)为患者而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使其保持心情舒畅;

(3)关心并安慰病人,主动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让患者了解真实病情,主动告知疾病相关知识,说明此病预后一般较好,帮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2015-01-12-10pm O 患者的焦虑、紧张程度减轻,并积极配合治疗。2015-01-08-2pm 4#P 潜在并发症:小腿曲张静脉破裂出血。(1)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床头铃和床挡,防止坠床事件发生;(2)指导患者下床活动或外出时,穿防滑拖鞋,防止跌倒事件发生;(3)嘱患者住院期间勿随意走动,避免其他外伤损伤皮肤及血管,引起曲张静脉破裂出血。2015-01-12-10am O 患者术前无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情况。

然后术前的问题和措施都看过了,接着进入第二阶段,术后。

2015-01-12-4pm 5#P 疼痛--与术后创伤有关。(1)早期保持镇痛泵正常给药,缓解患者术后疼痛;(2)早期活动术后继续抬高下肢,促进静脉回流,病人卧床期间指导其作足部伸屈和旋转运动;(3)妥善固定患肢,避免肢体远端移动、牵拉所引起的疼痛。2015-01-15-8pm O 患者自诉疼痛缓解。

2015-01-12-4pm 6#P 自理能力下降--与术后引起的活动不便有关。

(1)满足患者的生活需求,要求有一名家属24小时陪护,直至病人生活自理;(2)加强基础护理,注意病人的生活照料,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防止术后并发症;(3)加强病情观察,以早期发现可能产生的并发症。2015-01-16-10pm O 病人能在他人协助下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动。

2015-01-12-4pm 7#P 潜在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1)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24h,加强病情观察;(2)鼓励并协助早期活动,足部伸屈和旋转运动,促进静脉血回流,术后24~48h可适度下床活动,锻炼患肢,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3)避免膝下垫硬枕、过度屈髋、用过紧的腰带和穿紧身衣物而影响静脉回流;(4)饮食指导指导病人合理健康饮食,低脂高纤维饮食,如黑木耳、西红柿、芹菜、洋葱等;(5)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2015-01-19-8pm O 术后患者恢复好,未发生深静脉血栓

2015-01-12-4pm 8#P 有伤口出血的可能。(1)密切观察患者伤口敷料有无渗出物,及时发现出血倾向,并及时、详细做好记录;(2)休息与活动指导患者正确的活动方式,避免久站和久坐,避免下肢过早负重;(3)避免腹内压增高,指导患者进食低脂、富含纤维素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4)注意防寒感冒,患肢保暖,下床活动时及时添加衣物,以防引起咳嗽,增加出血机会;(5)术后第3,6,9天换药,观察切口愈合情况。2015-01-19-8pm O 伤口敷料清洁干燥,住院期间未发生出血情况。

出院指导:

(1)去除影响下肢静脉回流的因素,如久站久立,穿过紧衣物等;

(2)休息与活动平时应进行适当体育锻炼,增加血管壁弹性;

(3)生活方式多食高维生素高纤维低脂食物,保持大便通畅等,有计划的减轻体重;

(4)弹力治疗:指导患者术后宜继续使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3~6个月,用绷带时,要保持适度的松紧度,包扎前应先抬高,使静脉排空,另外包扎应由远端向上包扎,还要注意观察肢端颜色和有无肿胀情况。选择弹力袜,则要选择合适自己腿的周径和长度的。

最后,我们一起想想出院后,她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里,我提出了两个,一个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和溃疡的换药护理,因为患者49岁,她也并未丧失活动能力,她之前的工作是卖早点,需要长期站,她出院后如果继续卖早点就有可能会影响恢复。还有一个就是她小腿胫前处的溃疡换药。出院后可能没有在医院这么专业这么规范的换药护理,可能也会影响到病情恢复。

谢谢,今天我的护理查房到这里就结束了。还请各位老师批评与指正我的不足之处。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

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中风的中医护理查房

中风患者护理业务查房 一、时间:2019年1月22日17时 二、地点:针灸科医护办公室 三、主持人:高利严丽 四、参加人员:针灸科全体护理人员、其他科室护士长、休息人员等 五、查房内容:中风患者的护理 护士长:欢迎大家来参加针灸科组织的护理业务查房,今天我们查房的内容为:中风患者的康复护理,通过查房提高大家对中风病的护理,现在请责任护士周立霞介绍患者病情,及护理诊断。 患者,刁海均,男性,38岁,因右侧肢体活动不利1+月入院于2018年12月24日10:05分,入院时T:36.7℃ P:90次/分 R:20次/分 BP:140/100mmHg 现病史:1+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头晕头痛、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继而出现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立即被家属送往“高县人民医院”就诊,经行头颅CT检查,提示:脑出血。随即转往“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术后给予降颅内压、营养脑细胞支持对症等治疗,患者病情有所好转,为求继续康复治疗,于2018.12.24转入我科,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差,进食差,睡眠正常,大便干结,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平素体健,否认传染病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否认外伤史,无手术史,预防接种不详,其他疾病及治疗情况:无。

个人史:出生于四川宜宾市,否认外地居住史,否认疫区居住史,无疫水,疫源接触史,否认吸烟史,否认饮酒史,否认精神创伤及冶游史,否认放射物、毒物接触史。 婚育史:适龄结婚,子女健康情况:良好,配偶健康情况:良好,夫妻关系和睦。 家族史:家族中否认与遗传有关疾病及与患者同样疾病。子、女健康状况良好。 一般情况: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正常面容,体型适中,抬入病房,自动体位,表情自然,神志清楚,语音尚清晰,精神尚可,查体合作,反应尚可,应答准确。 皮肤黏膜:皮肤色泽红润,温度适中,无黄染、出血点、蜘蛛痣、水肿及皮疹。 淋巴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头颅:头颅大小正常、无畸形,毛发润泽,无包块,无压痛及隆起、凹陷。眼:无倒睫及眼睑睑内翻,眼睑无浮肿,眼球活动自如,结膜无充血无苍白,巩膜无黄染,双侧角膜无异常。 瞳孔: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为0.3cm,对光反射灵敏。 耳:双耳廓外形正常无畸形,外耳道无分泌物,乳突无压痛。

护理查房演示文稿模板

护理查房演示文稿模板 篇一:护理业务查房模板 护理部护理业务查房 查房科室:外科一片区外四病房 查房日期: 15 查房内容:急性肠梗阻 主查人:z 主持人: a b c 主要参加人员: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本科室护理人员 主要内容: 1、患者的一般资料:外四-16床,郑渝,男,29岁,住院号xxx,诊断急性 肠梗阻。 2、患者的简要病情介绍:患者因“腹痛,呕吐2天加重1天”,于XX年 5月2日十点急诊入院,平车送入。查体:意识清楚,腹部平软,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正常。测T:, P:80次/分,R:18次/分, BP:102/58mmHg。入院后给予临床护理指导,完善相关检查,给予相应的病情观察、护理,遵医嘱禁饮食补液抗炎治疗。于XX年5月18日出院。 3、患者的主要护理问题:

(1)特定的知识缺乏:与病区环境有关,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2)焦虑:与担心疾病恢复情况有关。 (3)舒适度的改变:与卧床,长时间安置胃管有关。 (4)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呕吐,禁食禁饮有关。 (5)疼痛、腹胀:与疾病本身有关 (6)营养失调:与低于机体需要量,禁食禁饮,机体消耗大有关 (7)潜在并发症:感染 (8)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 4、针对护理问题主要护理措施: (1)特定的知识缺乏:1.向病人做好入院宣教,介绍病室环境及其主治 医师与责任护士,使其消除陌生感。2.向病人讲解有关疾病的治疗 方法及预后,以消除病人的疑虑。 3.经常与病人进行交流,了解 病人恐惧的原因,鼓励其表达心中感受,并有针对性的采取疏导 措施,给予安慰与支持。 (2)焦虑:1. 心理护理,观察病人情(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护理查房演示文稿模板)绪反应,了解其对本病

中风的中医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 中风得护理 一、时间:2013年6月21日16时 二、地点:六楼会议室 三、主持人:李萨科护士长 四、参加人员:李萨(护理部科护士长)张季(护理部干事)各科护士长及1-2名护理骨干 五、查房内容:中风得护理 主讲人:内二科主管护师余微 李萨科护士长:今天就是护理部组织护理查房,查房内容为:中风得护理,通过查房提高大家对中风认识得同时,对本病得护理有一个整体得了解,现在请内二科主管护师余微介绍病人病情,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等。 (一)概述 脑梗塞就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得一种脑血管病。脑血管疾病就是目前人类三大死因之一,全球每年有460万人死于脑中风(又称脑卒中),中国每年死于脑中风者有160万之众,脑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与出血性中风,二者得比例为6:1。缺血性中风又包括短暂脑缺血发作(TIA)、脑血栓与脑栓塞,后两者在临床上有时不易区分,故统称为脑梗塞。 脑梗塞得主要因素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体重超重、高脂血症、喜食肥肉,许多病人有家族史。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 1、非栓塞性脑梗塞得病因有: (1)动脉硬化症在动脉血管壁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得基础上形成血栓。 (2)动脉炎脑动脉炎症性改变多可使血管壁发生改变,管腔狭窄而形成血栓。 (3)高血压可引起动脉壁得透明变性,动脉内膜破裂,使血小板易于附着与集聚而形成血栓。 (4)血液病红细胞增多症等易发生血栓。 (5)机械压迫脑血管得外面受附近肿瘤等因素得压迫,可以出现血管闭塞得

中风的中医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 中风的护理 一、时间:2013年6月21日16时 二、地点:六楼会议室 三、主持人:李萨科护士长 四、参加人员:李萨(护理部科护士长)张季(护理部干事)各科护士长及1-2名护理骨干 五、查房内容:中风的护理 主讲人:内二科主管护师余微 李萨科护士长:今天就是护理部组织护理查房,查房内容为:中风的护理,通过查房提高大家对中风认识的同时,对本病的护理有一个整体的了解,现在请内二科主管护师余微介绍病人病情,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等。 (一)概述 脑梗塞就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脑血管疾病就是目前人类三大死因之一,全球每年有460万人死于脑中风(又称脑卒中),中国每年死于脑中风者有160万之众,脑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与出血性中风,二者的比例为6:1。缺血性中风又包括短暂脑缺血发作(TIA)、脑血栓与脑栓塞,后两者在临床上有时不易区分,故统称为脑梗塞。 脑梗塞的主要因素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体重超重、高脂血症、喜食肥肉,许多病人有家族史。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 1、非栓塞性脑梗塞的病因有: (1)动脉硬化症在动脉血管壁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基础上形成血栓。 (2)动脉炎脑动脉炎症性改变多可使血管壁发生改变,管腔狭窄而形成血栓。 (3)高血压可引起动脉壁的透明变性,动脉内膜破裂,使血小板易于附着与集聚而形成血栓。 (4)血液病红细胞增多症等易发生血栓。 (5)机械压迫脑血管的外面受附近肿瘤等因素的压迫,可以出现血管闭塞的

中风的护理查房

针灸康复科护理查房 病历介绍:张兴旺,男性,69岁,汉族,退休,主因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头晕伴恶心3天于2012年8月17日由门诊以中风收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恶心,偶有视物旋转,无耳鸣,无呕吐,左侧肢体活动不利。自服“脑心通胶囊、盐酸氟桂利嗪”等药物,上述症状未见明显好转,遂于今日来我院就诊。既往脑梗塞病史8月余,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已婚,配偶及子女均体健。体格检查:T:36℃,P:60次/分,R:16 次/分,BP:120/60mmHg。形体适中,营养良好,意识清楚,面色少华,言语流利,清晰,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左肘关节及肩关节被动活动时稍有疼痛,可独立起坐,保持坐位平衡,可独立站起,并在辅助下行走,不能独立入厕;无吞咽困难,无饮水呛咳,无胸闷憋气及心前区疼痛,寐安,纳差,小便可,大便1-2日一行,质较干,需肛注开塞露。患者舌质暗淡,苔薄白,脉眩细。入科后即遵医嘱给予中医内科护理常规,一级护理,病重,进食低盐低脂饮食,氧气吸入2升/分,并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银杏达莫20ml,静脉点滴,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甲氯酚酯0.2g,静脉点滴,以改善脑供血,营养脑细胞等药物对症治疗 辅助检查:1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 2随机血糖:7.1mmol/L 3头CT示:右侧颞頂区、右侧基底区脑软化灶,脑干密度不均 4经颅多普勒: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不足;右侧椎动脉供血不足;基 底动脉供血不足。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中风(气虚血瘀) 中医给予:“益气活血为治疗原则,并给予补阳还五汤日一剂口服 西医诊断:脑梗塞,眩晕 入院后给予氧气吸入,甲氯酚酯静滴,银杏达莫静滴改善脑供血,营养脑细胞等对症药物治疗。 护理评估: 1)病史:患者男性69岁汉族退休大专文化发病季节立秋主因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头晕伴恶心3天,由门诊以中风收入院,平车入病室既 往脑梗塞病史8月余,无烟酒嗜好,纳可,寐安,二便调 2)生命体征:T:36℃,P:69次/分,R:18次/分,BP:135/80mmHg。 3)四诊内容:患者少神,面色少华,左侧肢体活动不利,皮肤完整,舌暗淡,苔薄白,脉眩细,周身无异味,无特殊嗜好。 4)心理社会评估:患者焦虑,对疾病部分了解,生活起居有规律,本人有城职医疗保险。 护理诊断: 1)自理缺陷:与肢体活动不利有关 2)焦虑:与环境生活方式改变及担心预后有关 3)头晕目眩:与气血不足、脑髓失养有关 4)知识缺乏:与缺乏自我调护知识有关 5)有外伤的危险:与肢体协调能力降低有关 6)有皮肤受损的危险:与久病卧床,气血运行不畅有关

青光眼护理查房

青光眼护理查房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下青光眼的护理,先由我汇报下病历: 患者李书子,女,76岁,,主因右眼胀痛伴视物不见约2月于2012-12-24 11:40入院。根据:1、老年女性2、既往癫痫病史20年;脑梗塞1年;咳嗽病史40年。3、病例特点:缘于约2月前无明诱因觉右眼虹视、视力下降。曾来我院以右眼青光眼收入院,给予静点甘露醇等药物降眼压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出院。为进一步治疗患者来我院门诊以右眼青光眼绝对期,双白内障收入院。4、自患病以来,患者意识清楚,二便正常。5、查体:T:36.6℃,R 20次/分,P 80次/分,Bp180/100mmHg。神清,颈无抵抗,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坦,肝脾未触及。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腱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专科情况:视力右眼无光感,左眼0.12,右眼结膜轻度充血,角膜雾状水肿,前房浅,瞳孔6毫米,圆,对光反射消失,晶体混浊。眼底窥不清;左眼结膜无充血,角膜清,房水清,前房浅,瞳孔2毫米,对光反射存在,小瞳孔下查眼底:视乳头边清,色可,动脉稍细,无交叉压迫症,黄斑区光反射消失,未见出血、渗出。眼压:右眼10/1=69.27mmHg左眼 5.5/5=17.30mmHg。6、初步诊断:1双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右眼绝对期左眼临床前期2双眼白内障3癫痫4陈旧性脑梗。7诊断依据:根据病史及查体所见。鉴别诊断:虹睫炎:瞳孔缩小,房水混浊,角膜后壁可见KP。8、诊疗计划:1、静点甘露醇,口服得高宁;局部点噻马心安、毛果芸香碱、妥布霉素、布林佐胺。2、五官科2级护理,测血压日3次。3、完善辅助检查。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眼球的结构谢明说一下眼球的结构包括什么? 谢明:眼球的结构具体包括 角膜、巩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视神经、晶状体和玻璃体。 护士长:那什么是青光眼呢?丁银霞你讲一下 丁银霞:青光眼- 概述 青光眼是以眼压异常增高,视功能减退和眼组织的损害,引起视神经凹陷性萎缩、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眼病。青光眼是主要的致盲病之一。其急性发作的诱因为情绪激动、精神刺激、过度疲劳、气候突变、饮食不节、在光线过暗处停留过久等。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昏、眼球胀痛、雾视、虹视、视力下降,严重病例可出现视力急剧下降,常伴有恶心、呕吐,甚至寒战、发热等症状。正常人眼压为10--21mmHg,24小时眼压波动范围3-5mmHg。主要治疗措施是应用药物降低眼压,以达到保护视功能的目的。对于药物不能控制眼压和病情发展迅速者,则应采取手术治疗。 护士长:青光眼的概念你知道,那青光眼的病因呢,你接着说 丁银霞:青光眼- 病因 青光眼发病多见于情绪波动,过分的忧虑、抑郁、惊恐、暴怒等都有可能造成青光眼急性发作,失眠也是青光眼的诱发因素之一。这些精神因素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过度紧张,使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失去平衡而诱发眼内压升高。 1、遗传因素: 青光眼属多基因遗传性病变,有家族史者,发病率高于无家族史的6倍,占整个发病人数的13%—47%,患者亲属发病率为3.5%—16%。 2、屈光因素: 屈光不正患者(近视、远视、老花)发病率较高、近视有1/3伴有或发展为开角型青光眼,远视多伴闭角型青光眼。 3、不良生活习惯: 吸烟嗜酒、起居无常、饮食不规律、喜怒无常、习惯性便秘、顽固性失眠。 4、眼部以全身病变。

护理查房记录(脑梗塞)

护理查房记录 时间2011年12月5日 主持人:武建 参加人员:胡建英刘廷欢刘彦刘燕宋满袁敏杨莎 黎倩 主讲人:杨莎 查房题目:中风病人的护理查房 护士杨莎汇报病情:患者,蒙淑绪,女,70岁。因突发言语不清,左侧肢体无力3天,于昨日抬送入院,入院时嗜睡状,两侧瞳孔对称,光反射灵敏,左上肢肌力0级。病来大便秘结,无褥疮。测体温37℃、脉搏87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60/100mmHg,入院后给予Ⅰ级护理,低流量持续吸氧,鼻饲流质饮食,遵医嘱用药。留置尿管及鼻饲管,均通畅。今日病情趋于平稳,已改为Ⅱ级护理。 中医诊断:中风 西医诊断:脑梗塞 健康型态:平时无吸烟、饮酒、吸毒史,现神志渐转清。 代谢型态:平时纳呆,主食为米,现以鼻饲流质为主,量300—500ml/日。主要护理诊断: 1、调节颅内压能力下降; 2、低效型呼吸型态 3、营养失调

4、身体活动障碍 护士(刘燕)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的变化; 2、取舒适体位,保持病房安静; 3、遵医嘱用药并观察用药后反应; 4、呕吐时头偏向一侧; 5、有颅高压征时报告医师并作好抢救准备。 护士(胡建英)补充 1、保持病室通风,温湿度适宜; 2、翻身防褥疮,2小时/次并做好口腔护理; 3、低流量持续吸氧,2—3升/分; 4、必要时作雾化吸入。 护士(王懿)补充 定时进食,定时排便,补充适当的水。 护士刘彦补充 1、取舒适体位; 2、病情允许下行肢体功能锻炼。 黎秋兰总结:我们本次护理查房,让大家能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观察这类疾病的重点和护理措施。更好地服务患者。 记录:武建 2011年12月5日

中风的护理查房

针灸康复科护理查房 病历介绍:兴旺,男性,69岁,汉族,退休,主因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头晕伴恶心3天于2012年8月17日由门诊以中风收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恶心,偶有视物旋转,无耳鸣,无呕吐,左侧肢体活动不利。自服“脑心通胶囊、盐酸氟桂利嗪”等药物,上述症状未见明显好转,遂于今日来我院就诊。既往脑梗塞病史8月余,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已婚,配偶及子女均体健。体格检查:T:36 C, P:60次/分,R:16次/分, BP:120/60mmHg。形体适中,营养良好,意识清楚,面色少华,言语流利,清晰,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左肘关节及肩关节被动活动时稍有疼痛,可独立起坐,保持坐位平衡,可独立站起,并在辅助下行走,不能独立入厕;无吞咽困难,无饮水呛咳,无胸闷憋气及心前区疼痛,寐安,纳差,小便可,大便1-2日一行,质较干,需肛注开塞露。患者舌质暗淡,苔薄白,脉眩细。入科后即遵医嘱给予中医科护理常规,一级护理,病重,进食低盐低脂饮食,氧气吸入 2 升/分,并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银杏达莫20ml,静脉点滴,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甲氯酚酯 0.2g,静脉点滴,以改善脑供血,营养脑细胞等药物对症治疗 辅助检查:1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 2随机血糖:7.1mmol/L 3头CT示:右侧颞頂区、右侧基底区脑软化灶,脑干密度不均 4经颅多普勒: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不足;右侧椎动脉供血不足;基底动脉供血 不足。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中风(气虚血瘀) 中医给予:“益气活血为治疗原则,并给予补阳还五汤日一剂口服 西医诊断:脑梗塞,眩晕 入院后给予氧气吸入,甲氯酚酯静滴,银杏达莫静滴改善脑供血,营养脑细胞等对症药物治疗。 护理评估: 1)病史:患者男性69岁汉族退休大专文化发病季节立秋主因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头晕伴恶心3天,由门诊以中风收入院,平车入病室既往脑梗塞病史8月余,无烟 酒嗜好,纳可,寐安,二便调 2)生命体征:T:36C , P:69次/分,R:18次/分,BP: 135/80mmHg 3)四诊容:患者少神,面色少华,左侧肢体活动不利,皮肤完整,舌暗 淡,苔薄白,脉眩细,周身无异味,无特殊嗜好。 4)心理社会评估:患者焦虑,对疾病部分了解,生活起居有规律,本人有城职医疗保险。 护理诊断: 1)自理缺陷:与肢体活动不利有关 2)焦虑:与环境生活方式改变及担心预后有关 3)头晕目眩:与气血不足、脑髓失养有关 4)知识缺乏:与缺乏自我调护知识有关 5)有外伤的危险:与肢体协调能力降低有关 6)有皮肤受损的危险:与久病卧床,气血运行不畅有关

脑梗死患者护理查房

1 例脑梗死患者护理查房 护士长(护师):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IS),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 脑梗死又可分为脑栓塞和脑血栓形成。脑栓塞是各种栓子(血流中的固体、液体、气体)随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脑血栓是颅内外供应脑组织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病理改变,官腔狭窄形成血栓。为了指导检查责任护士整体护理落实情况,提升护理专业知识和护理质量,现对24床郭成熙脑梗死患者进行护理查房,下面请责任护士杨琴汇报病史。。 张曦(护师):患者郭成,男性,87岁,系“(代)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失语30年, 加重伴饮水呛咳1周”入院,患者30年前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出现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失语,外院行头颅CT佥查明确诊“脑梗死”予以活血化瘀、营养脑细胞治疗,仍遗留右侧肢体偏瘫、失语。平时口服“拜阿司匹林、辛伐他汀、左旋氨氯地平”,多次症状再发加重入住我科。1周前患者上述症状加重,同时出现进食呛咳,饮水时症状更明显,急来我院,门诊查头颅CT 提示:多灶性脑梗死。患者近2周时有咳嗽、咳痰,痰难咳出,无畏寒、发热,时有气喘。近1周无呕吐、意识障碍,一直卧床,大小便不能自理,能进食糊状食物,睡眠尚可。既往史:平素健康状况一般,高血压病30年,口服“左旋氨氯地平、替米沙坦”,血压控制尚可。慢性支气管炎40年,每年冬春季均有发作。否认 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T:36.3 °C,P:68次/分,R:20次/分,BP:156/72mmHg神志清 楚,表情淡漠,运动性失语,呼吸尚平稳,营养中等,轮椅推入病房,骶尾部可见1cmx 1cn大小□期压疮,其上无渗出。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诊断:1.脑梗死2.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3.高血压病(很高危)4.褥疮(H期压疮)5.食管肿瘤?患者高齡,既往有高血压和脑卒中病史多年,长期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目前脑梗死再发, 同时存在气管感染和吞咽困难,住院期间随时可能病情进一步加重,有发生痰窒息、恶性心律失常、呼吸衰竭,甚至猝死等潜在风险,患者不能正常进食,也可能营养不良导致全身衰竭,压疮恶化,预后较差。生化(一)示:ALB 33.1g/L,A/G 1,PA 72mg/L,CRP2 13.96mg/L,HCY 18.16umol/L。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乙肝五项、凝血四项各项指标均正常。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口、V4-V6导联T波变化肿瘤十二项示:CA125:80.18U/ml,CA199:128.42U/ml,CA242:90.42RU/L。CT示: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食管壁增厚。

脑梗塞护理查房

脑梗塞护理查房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二零一一年七月查房记录 查房内容:16床,xxx,男,80岁,诊断:1.脑梗塞。 2.高血压病III级极高危。3.骨质疏松症。 入院时间:2011年5月9日10:00 护士罗燕介绍病情及治疗护理 患者因“突发昏倒1天,左侧肢体活动障碍10小时”在内一科住院后于2011年5月28日11:00转入我科继续治疗,患者来时神清,轮椅推入病房,左侧角膜浑浊,右侧瞳孔对光反射灵敏,直径约2.5mm,左侧肢体活动受限,肌力0级,感觉减退,右侧肢体肌力ⅴ级。测T:36.3 P:66次/分 R:20次/分 BP:140/70mmHg。处理:电针、灸法、口服药、抗血小板聚集、降血压等对症治疗。 患者入院后查肝、肾、血糖、血脂、肝炎标志物、凝血功能一切正常。2011年6月26日中午患者家属未经医务人员允许自行将患者带离医院于次日08:00查房时,患者家属自诉昨晚在家不慎将患者左小腿烫伤,查体见:患者左小腿外后方、外踝部有一处14×10cm大小之Ⅱ度烫伤,局部出现大量水泡,立即通知医师对症处理后,再次告之患者家属及病人勿擅自离开病房,加强安全管理。 护理问题:1、疼痛:与烫伤致机体疼痛有关。 2、焦虑:与担心疾病的预后有关。 3、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肢体偏瘫活动障碍有关。 4、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烫伤有关。 5、躯体运动障碍:与偏瘫肌力下降有关。 6、有感染的危险:与皮肤烫伤,长期卧床有关。 7、知识缺乏:与缺少疾病的相关知识有关。 8、有受伤的危险:与缺乏安全防护知识有关。 9、潜在并发症:压疮、高血压急症、肺部感染。 护理目标:1、疼痛减轻,病人感觉较舒适。 2、焦虑程度减轻,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患者肢体活动能力逐渐恢复。 4、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无褥疮发生。 5、患者能完成一些简单生活自理活动。 6、无感染的危险,受伤的危险。 7、病人及家属能了解疾病有关的知识和功能锻炼的训练方法。 8、无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脑梗塞多发于中老年人,起病多突然,往往产生恐惧、悲观的情绪。医务人员应给予理解,主动关心帮助患者给予较多的心理支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脑梗塞的病人应安装床档,悬挂警示牌。长期卧床的病人末梢循环不好,应告知家属在跟病人使用热水袋等取暖时,温度不可改过50度,热水瓶应放在床头柜里,以防病人烫伤,发现病人烫伤后应立即通知医师对症处理,抬

中风的护理查房

针灸康复科护理查房 病历介绍:张兴旺,男性,69岁,汉族,退休,主因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头晕伴恶心3天于2012年8月17日由门诊以中风收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恶心,偶有视物旋转,无耳鸣,无呕吐,左侧肢体活动不利、自服“脑心通胶囊、盐酸氟桂利嗪”等药物,上述症状未见明显好转,遂于今日来我院就诊。既往脑梗塞病史8月余,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已婚,配偶及子女均体健。体格检查:T:36℃, P:60次/分, R:16 次/分,BP:120/60mmHg。形体适中,营养良好,意识清楚,面色少华,言语流利,清晰,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左肘关节及肩关节被动活动时稍有疼痛,可独立起坐,保持坐位平衡,可独立站起,并在辅助下行走,不能独立入厕;无吞咽困难,无饮水呛咳,无胸闷憋气及心前区疼痛,寐安,纳差,小便可,大便1—2日一行,质较干,需肛注开塞露、患者舌质暗淡,苔薄白,脉眩细。入科后即遵医嘱给予中医内科护理常规,一级护理,病重,进食低盐低脂饮食,氧气吸入2升/分,并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银杏达莫20ml,静脉点滴,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甲氯酚酯0、2g,静脉点滴,以改善脑供血,营养脑细胞等药物对症治疗 辅助检查:1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 2随机血糖:7。1mmol/L 3头CT示:右侧颞頂区、右侧基底区脑软化灶,脑干密度不均 4经颅多普勒: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不足;右侧椎动脉供血不足;基底 动脉供血不足。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中风(气虚血瘀)

中医给予:“益气活血为治疗原则,并给予补阳还五汤日一剂口服 西医诊断:脑梗塞,眩晕 入院后给予氧气吸入,甲氯酚酯静滴,银杏达莫静滴改善脑供血,营养脑细胞等对症药物治疗、 护理评估: 1)病史:患者男性69岁汉族退休大专文化发病季节立秋主因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头晕伴恶心3天,由门诊以中风收入院,平车入病室既往 脑梗塞病史8月余,无烟酒嗜好,纳可,寐安,二便调 2)生命体征:T:36℃,P:69次/分,R:18次/分,BP:135/80mmHg。 3)四诊内容:患者少神,面色少华,左侧肢体活动不利,皮肤完整,舌暗淡,苔薄白,脉眩细,周身无异味,无特殊嗜好。 4)心理社会评估:患者焦虑,对疾病部分了解,生活起居有规律,本人有城职医疗保险。 护理诊断: 1)自理缺陷:与肢体活动不利有关 2)焦虑:与环境生活方式改变及担心预后有关 3)头晕目眩:与气血不足、脑髓失养有关 4)知识缺乏:与缺乏自我调护知识有关 5)有外伤得危险:与肢体协调能力降低有关 6)有皮肤受损得危险:与久病卧床,气血运行不畅有关 7)有便秘得可能:与血虚津亏,肠道失养有关 8)有废用综合症得危险:与筋脉失养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