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史自考题-41

合集下载

2024年秋10月《中国行政史》全国自考考题含解析

2024年秋10月《中国行政史》全国自考考题含解析

2024年秋10月《中国行政史》全国自考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在行政执行上采取的是()。

A.议行合一制B.委员合议制C.垂直领导制D.首长集权制2、最初职能仅限于军事方面,最后发展成为总揽军政大权的清朝中枢决策机构是()。

A.总理衙门B.军机处C.兵部D.都司3、抗战前,国民政府统一管理地方人事的是()。

A.监察院B.中央党部C.行政院D.考试院4、明朝宫中掌内外章奏及批红大权的机构是()。

A.翰林院B.通政司C.文书房D.司礼监5、抗日民主政权中的晋西北行政公署属于()。

A.边区政府的代表机关B.该地区最高行政机关C.边区政府的派出机关D.该地区最高监察机关6、隋唐时期,州的长官仍称()。

A.节度使B.都督C.刺史D.州牧7、袁世凯为恢复帝制做准备而炮制的一部法律是______。

A.《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C.《国民代表大会组织法》D.《修正大总统选举法》8、北洋政府时期,由保荐官保荐现职中有经验、有学识或有贡献的简任、荐任、委任官以及有特别才识与劳绩的人送交大总统予以特别录用的制度,称为______。

A.保荐B.举荐C.甄别D.甄用9、宋朝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中总管国家财政事务的是______。

A.门下省B.户部C.三司D.枢密院10、1917年12月北京政府开始将首都所在地称为()。

A.市B.署C.府D.道11、明朝宫中掌内外章奏及批红大权的机构是()。

A.翰林院B.通政司C.文书房D.司礼监12、真正解决王位继承顺序问题的是周朝确立的______A.军事民主制B.王子王位继承制C.兄终弟及制D.嫡长子继承制13、解放战争时期,作为新解放城市的军管会和市政府传达政策联系群众的咨询协商机关是______。

A.贫民大会B.各界座谈会C.各界代表会D.临时参议会14、宋朝中央行政体制称为两府三司制,其中两府是指()。

A.御史台和尚书台B.中书门下与枢密院C.吏部和礼部D.少府和相府15、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决定正式设立的“民意机关”是()。

2023年自考专业(行政管理)《中国行政史》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行政管理)《中国行政史》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行政管理)《中国行政史》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单选题】清代汉族士人出仕重要官职的途径几乎都是()。

A.通过进士考试B.拥有庶吉士身份C.通过举贡D.通过荐举2.【问答题】简述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政权解决行政干部严重不足的措施。

3.【单选题】鉴于魏晋南北朝州郡长官权重失控的历史教训,唐代初年在州郡之上设置监察区域是()。

A.道B.台C.路D.方镇4.【单选题】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史称A.钦定变法B.百日维新C.预约立法D.预备立宪5.【问答题】简述元朝官员人仕的主要途径。

6.【单选题】唐代设置的九寺中和刑部职掌相关的是()。

A.宗正寺B.太常C.太仆寺D.大理寺7.【问答题】名词解释:幕僚长制8.【单选题】北洋军阀政府的司法机关分为两个系统,一是普通司法机关,二是专门的行政诉讼机关。

其中普通司法机关设有的最高审判机关是A.总检察厅B.大理院C.平政院D.肃致厅9.【单选题】清朝时期为了避免宦官千政,设立了严格管理宦官、掌管宫廷事务的宫内机构A.宗人府B.内务府C.司礼监D.鸿胪寺10.【问答题】简述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执行对于今天的借鉴意义。

11.【单选题】1938年的国民党临时大会决定改变领导体制,实行()。

A.总统制B.总裁制C.委员合议制D.首长负责制12.【单选题】“行宪国大”后的全国最高权力机关是()。

A.国民政府B.总统府C.国民大会D.军事委员会13.【单选题】唐玄宗时设置翰林学士,其身份和职掌是()。

A.皇帝的文学侍从B.国子学教授C.皇帝的顾问D.皇帝的秘书并拥有草诏权14.【单选题】我国历史上建立辽政权的少数民族是A.满族B.蒙古族C.契丹族D.女真族15.【单选题】唐朝的法规制度中,以敕的形式颁布,涉及的范围较为具体,并因实际情况而常发生变化的具体行政法规形式称为A.格B.令C.律D.式16.【问答题】军机处机构组织的特殊性表现在哪里17.【单选题】以下大解放区政权中,成立最晚的是()。

2024年秋季自考00322中国行政史练习试题含解析

2024年秋季自考00322中国行政史练习试题含解析

2024年秋季自考00322中国行政史练习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宋朝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中总管国家财政事务的是______。

A.门下省B.户部C.三司D.枢密院2、辽朝最高军事机关是______A.大林牙院B.枢密院C.大于越府D.军机处3、工农民主政府的基层政权机关是()。

A.省苏维埃B.县苏维埃C.区苏维埃D.乡(市)苏维埃收4、隋唐时期,州的长官仍称()。

A.节度使B.都督C.刺史D.州牧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选官制度是______。

A.察举制B.官僚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6、原始社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时期,部落酋长议事会是部落联盟的()。

A.常设权力机关B.最高权力机关C.军事指挥机关D.最高执行机关7、宋代科举的主要形式是______。

A.常科B.制科C.武举D.省试8、从总体上讲,传统中国治国之道的核心是()。

A.“以德治国”B.“以法治国”C.“以理治国”D.“以仁治国”9、唐朝依法制定,以诏制形式颁布的行政规则称为______。

A.律B.令C.格D.式10、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

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散骑省11、抗日战争期间,对边区政府进行政策监督和对党员干部进行监督的主要形式是______。

A.参议会的监督B.共产党的监督C.群众民主监督D.行政系统内部监督12、辽朝南面官中最重要的机构是()。

A.翰林院B.汉人枢密院C.尚书省D.中书省13、秦及西汉初年,中央最高监察官员是______。

A.丞相B.尚书仆射C.御史中丞D.御史大夫14、北洋军阀政府于1914年成立的行政弹劾机关是______B.总检察厅C.平政院D.大理院15、最初职能仅限于军事方面,最后发展成为总揽军政大权的清朝中枢决策机构是()。

A.总理衙门B.军机处C.兵部D.都司16、1876年,率兵西出阳关,收复天山南北的是()。

A.左宗棠B.李鸿章C.曾国藩D.张之洞17、从形式上看,“宪政时期”南京政府的中央行政体制为______。

历年自考中国行政史真题

历年自考中国行政史真题

历年自考中国行政史真题一、单选题1.中国奴隶社会发展史上取代禅让制的是()。

A.王位继承制B.中央集权制C.氏族推举制D.等级君主制6.唐髙宗时,为分宰相之权,设豊了-()。

A.北门学士B.翰林待诏C.翰林学士D.中书舍人4・魏晋南北朝时,南方各政权在蛮族地区建立的一种带有很大程度内部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体制称为()oA•侯国B.左郡县C.属国D.侨州郡县9・辽朝时,契丹及其他游牧民族出身的官吏主要入仕门径为()。

A.举荐B.世选C.科举D.军功10•明朝宫中掌内外章奏及批红大权的机构是()0A.翰林院B.通政司C.文书房D.司礼监11 •明朝宦官专权局面的出现就是因为宦官掌握了行政决策的核心环底即()。

A.批红B.票拟C.题请D.改票12•淸朝前期的中枢决策机构是()。

A.通政司B.例行常朝C.议政王大臣会议D.南书房13. 1876年,率兵西出阳关,收复天山南北的是()oA.左宗棠B.李鸿章C.曾国藩D.张之洞2.夏商周时期,诸侯彼此在国都之外的郊野拜会称为()。

A•聘B.问C•会D.朝14•淸政府设立的用以制约内阁的皇帝咨询机构是()。

扎枢密院B.弼徳院C.审计院D.资政院15•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左,临时大总统的产生方式是()0A.由各省代表选出B.由全体国民选岀C.由全体国务员选岀D.由临时参议院选出3.秦及西汉初年,中央最髙监察官员是()。

A.丞相B.尚书仆射C.御史中丞D.御史大夫5.魏国建国之初,魏文帝接受陈群建议,实行的选官制度称为()。

A.世卿世禄制B.三公列卿制C.九品中正制D.三省六部制19.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在行政执行上采取的是()。

扎议行合一制B.委员合议制C.垂直领导制D.首长集权制20.抗战前,国民政府统一管理地方人事的是()。

扎监察院B.中央党部C.行政院D.考试院21.根据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的规泄,县实行自治,县长的产生方式是()0扎由省政府任命B.由县议员选举C.由县民选举D.由省长任命22.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

2018年10月中国行政史自考真题及答案 (1)

2018年10月中国行政史自考真题及答案 (1)

2018年10月中国行政史自考真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第1题、从总体上讲,传统中国治国之道的核心是()。

A.“以德治国”B.“以法治国”C.“以理治国”D.“以仁治国”参考答案:A第2题、原始社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时期,部落酋长议事会是部落联盟的()。

A.常设权力机关B.最高权力机关C.军事指挥机关D.最高执行机关参考答案:A第3题、在地方行政体制上,西周王朝实行的是()。

A.井田制B.分封制D.等级制参考答案:B第4题、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是()。

A.任子B.货选C.征辟D.察举参考答案:D第5题、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

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散骑省参考答案:A第6题、唐朝时,首开以宦官充任“内枢密使”从而在制度上赋予其参政权力之先例的皇帝是()。

A.唐玄宗C.唐代宗D.唐中宗参考答案:C第7题、隋唐时期,州的长官仍称()。

A.节度使B.都督C.刺史D.州牧参考答案:C第8题、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干部考核的主要方式是()。

A.民主鉴定B.自我鉴定C.上级鉴定D.群众评议参考答案:A第9题、宋朝中央行政体制称为两府三司制,其中两府是指()。

A.御史台和尚书台B.中书门下与枢密院C.吏部和礼部D.少府和相府参考答案:B第10题、辽朝南面官中最重要的机构是()。

A.翰林院B.汉人枢密院C.尚书省D.中书省参考答案:B第11题、元朝的最高监察机构是()。

A.枢密院B.谏院C.御史台D.都察院参考答案:C第12题、明朝宫中掌内外章奏及批红大权的机构是()。

A.翰林院C.文书房D.司礼监参考答案:D第13题、影响明朝官员升迁的最主要因素是()。

A.出身B.口碑C.资历D.政绩参考答案:C第14题、最初职能仅限于军事方面,最后发展成为总揽军政大权的清朝中枢决策机构是()。

A.总理衙门B.军机处C.兵部D.都司参考答案:B第15题、清政府在蒙古族聚居区实行()。

B.盟旗制度C.伯克制度D.土司制度参考答案:B第16题、1876年,率兵西出阳关,收复天山南北的是()。

2023年自考专业(行政管理)《中国行政史》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行政管理)《中国行政史》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行政管理)《中国行政史》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单选题】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称为A.朝会B.巡视C.朝觐D.巡狩2.【单选题】唐玄宗时设置翰林学士,其身份和职掌是()。

A.皇帝的文学侍从B.国子学教授C.皇帝的顾问D.皇帝的秘书并拥有草诏权3.【单选题】行政管理形式的直接决定性制约因素是()。

A.经济基础B.上层建筑C.生产力水平D.国家的国体、政体4.【单选题】“行宪国大”后的全国最高权力机关是()。

A.国民政府B.总统府C.国民大会D.军事委员会5.【问答题】政事堂6.【单选题】宋代设置在首部、陪都、军政要地及皇帝即位前居住地或任职地的州一级行政机构是()。

A.府B.军C.监D.镇7.【单选题】清代作为府的分防单位,后来逐渐成为固定的行政单位的机构是()。

A.直隶制B.属州C.直隶厅D.厅8.【单选题】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在新收复的大城市中所设置的过渡性政权组织形式是A.军事执行委员会B.军事管制委员会C.临时参议会D.行政公署9.【问答题】名词解释:磨勘制度10.【单选题】中国共产党对苏维埃政权的领导主要表现在A.组织建设上B.决策问题上C.选拔官员上D.法规制定上11.【单选题】清代雍正之后,中央中枢机构中的核心机构是()。

A.内阁B.翰林院C.军机处D.理藩院12.【单选题】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体制中,边区最高行政机关是A.边区行政公署B.边区政府委员会C.边区参议会D.边区人民委员会13.【问答题】比较南京国民政府的五院制与孙中山设想的五院制有哪些区别14.【单选题】以下大解放区政权中,成立最晚的是()。

A.陕甘宁边区政府B.华北人民政府C.东北人民政府D.中原人民政府15.【单选题】中国古代王位的嫡长子继承斛确立于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16.【问答题】试述工农民主政权行政体制的特点。

往年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真题

往年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真题

往年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真题一.单选题1.原始社会末期军事民主制时期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最髙权力机关是()。

A.人民大会B.酋长议事会C.军事首长D.部落长老会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九A.皇帝B.宰相C.诸侯D.中枢官员3•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的会议形式称为()。

A.朝会B.巡视C.朝觐D.巡狩8•隋厲时期,中央政府中主管文教事务的机构是()。

扎国子监B.大理寺C.太常寺D.光禄寺9.唐朝决策文书中对具体行政事务的指令性文件称为()。

A •册书B.制书C.敕D.诰11.五代十国时期,节•度使的辖区是()oA.州B・道C.县D.乡12.宋朝的官员选拔制度中,主要的入仕途径是()oA.科举B.荫补C.军功入仕D.纳资入官13.我国历史上辽的统治者是()。

A.满族B.蒙古族C.契丹族D.女真族14.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的是(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15.淸朝为管理蒙古、回部和藏族事务而设立的中央机构是()。

A.理藩院B.礼部C.太常寺D.鸿胪寺16-淸朝官吏在任用时,以低级官兼任高级职务的形式称为()。

扎护理B.兼职C.加衔D.署职2.商王朝调整王朝管理体系,以强化王权的制度称为()。

A.礼乐制B.内外服制C.井田制D.宗法制:SSS專芻TT地1^立”种‘咧大程度内部自治性质的地方行A•王国B.侨州郡县C.左郡县D.右郡县10•我国历史上正式施行开科取一匕确立科举制度,始于()。

A.唐玄宗时期B.武则天时期C.隋文帝时期D.隋炀帝时期20•根据南京临时政府《关于公文程式咨》的规定,同级公署职员互相行文者曰()A.谕BQC.示D.咨d;:;眾黑司:去机关分为两个系统,一是普通司法机关,二是专广啲行政诉讼机关A.总检察厅B.大理院C.平政院D.肃政厅22.中国共产党对苏维埃政权的领导主要表现在()。

A.组织建设上B.决策问题上C.选拔官员上D.法规制立上23.中央设汁局作为抗战期间行政决策的技术系统其主持设计的机构是(人A.军委会B.中政会C.审议会D.参议会24•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负责干部管理的部门是()oA.司法部门B.教育部门C.民政部门D.财政部门25.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政权建立了统一的干部任免制度。

中国行政史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国行政史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国行政史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开端可以追溯到哪个朝代?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答案:B解析: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开端通常被认为是在周朝,尤其是西周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分封制和宗法制等早期行政组织形式。

2. 下列哪项不是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A. 中书省B. 门下省C. 尚书省D. 礼部答案:D解析: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而礼部是六部之一,不属于三省。

3. 明朝时期,负责监察百官的机构是?A. 东厂B. 锦衣卫C. 都察院D. 内阁答案:C解析:明朝时期,都察院是负责监察百官的机构,而东厂和锦衣卫主要负责皇帝的安全和秘密侦查,内阁则是皇帝的顾问机构。

二、多项选择题4. 下列哪些属于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A. 世袭制B. 九品中正制C. 科举制D. 举荐制答案:A, B, C, D解析: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包括世袭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和举荐制。

世袭制是根据家族血统来选拔官员;九品中正制是通过地方中正官评定士人的品级来选拔官员;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举荐制是由地方官员推荐人才。

5. 清朝末期,下列哪些因素导致了行政体制的变革?A. 外敌入侵B. 内乱频发C. 经济困难D. 思想启蒙答案:A, B, C, D解析:清朝末期,外敌入侵、内乱频发、经济困难和思想启蒙等因素共同作用,推动了行政体制的变革。

三、简答题6. 简述宋朝的“二府三司”制。

答案:宋朝的“二府三司”制是指中央政府的行政机构设置。

其中,“二府”指的是中书省和门下省,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三司”则是指盐铁司、度支司和户部司,分别负责国家的财政、盐铁专营和户籍管理等事务。

四、论述题7. 论述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及其对现代行政区划的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经历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再到行省制等多个阶段。

分封制下,国家被分割成诸侯的封地;郡县制则是将国家划分为郡和县,由中央直接管理;行省制则是在元朝时期出现,将国家划分为行省,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行政史自考题-41(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44,分数:44.00)1.清朝前期的中枢决策机构是______∙ A.内三院∙ B.军机处∙ C.议政王大臣会议∙ D.枢密院(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议政王大臣会议又被称作“国议”,作为清朝前期的中枢决策机构。

答案为C。

2.清朝的议政制度作为完备的政治体制出现于______∙ A.努尔哈赤时期∙ B.皇太极时期∙ C.顺治时期∙ D.康熙时期(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议政制度可追溯到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由议政五大臣及八旗旗主组成,参与议政。

在清太宗皇太极时期成为完备的政治体制。

答案为B。

3.议政王大臣会议被取消是在______∙ A.康熙在位时期∙ B.雍正在位时期∙ C.乾隆在位时期∙ D.皇太极在位时期(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清军入关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由于统治内部政治力量的消长变得不稳定,在康熙时权力达到顶峰。

康熙为了加强皇权设立南书房,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开始丧失,雍正时设立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更加衰落,在乾隆年间被取消。

答案为C。

4.康熙帝设______,从此“国议”的决策功能逐渐丧失。

∙ A.文馆∙ B.内三院∙ C.军机处∙ D.南书房(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康熙帝为解除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加强皇权,于1677年设立南书房,议政王大臣会议决策功能逐渐丧失。

答案为D。

5.清朝内阁最早的组织形式是______∙ A.内三院∙ B.翰林院∙ C.军机处∙ D.文馆(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天聪三年(1629年)皇太极命儒臣翻译汉文典籍,并记录本朝历史,设立“文馆”。

文馆是清朝内阁最早的组织形式,皇太极任命了一些文学侍从为文馆大学士,他们即是清朝最早的大学士。

答案为D。

6.顺治十五年,清朝参照明朝制度改______为内阁。

∙ A.文馆∙ B.内三院∙ C.议政王大臣会议∙ D.南书房(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顺治十五年,清朝参照明朝制度改内三院为内阁。

答案为B。

7.在清朝内三院中,负责讲经注史、颁布制度的是______∙ A.内国史院∙ B.内秘书院∙ C.内弘文院∙ D.内养心院(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皇太极将文馆改为内三院,其中内国史院负责撰拟诏令、编纂史书;内弘文院负责讲经注史、颁布制度;内秘书院负责掌管起草敕谕和收录各政府机构的奏疏。

答案为C。

8.清朝总理全国政务的职能部门是______∙ A.理藩院∙ B.大理寺∙ C.军机处∙ D.六部(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清朝的中央政务职能机构的设置。

清承明制,仍设六部总理全国政务。

但是,清朝六部机构规模较明朝庞大得多。

答案为D。

9.清朝名义上的中枢机构是______∙ A.军机处∙ B.枢密院∙ C.议政王大臣会议∙ D.内阁(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清朝内阁制度基本因袭明朝,但内阁实权已远较明朝为小,只是名义上的中枢机构。

答案为D。

10.清朝军机处职官设置上俗称小军机的是______∙ A.军机大臣∙ B.大军机∙ C.军机章京∙ D.枢臣(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军机处在机构组成上与其他衙门不同,军机处职官包括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军机大臣又称大军机或枢臣,军机章京称作小军机或枢曹,军机章京之下无书吏人员。

答案为C。

11.清朝六部直属于______∙ A.皇帝∙ B.内阁∙ C.军机处∙ D.议政王大臣会议(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清朝六部的法定职责和明朝大致相同,直属皇帝,其上没有法定上级机构。

答案为A。

12.清朝掌马政的中央机构是______∙ A.大理寺∙ B.光禄寺∙ C.鸿胪寺∙ D.太仆寺(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清朝太常寺主管祭祀事务,设置管理寺事大臣一名,由满族礼部侍郎兼任;光禄寺掌祭品、膳食和酒宴事宜,设置管理寺务大臣一名,由皇帝特简;鸿胪寺掌朝会礼仪之赞导,设置管理寺事大臣一名,由满族礼部侍郎兼任;太仆寺掌马政,设卿、少卿满、汉各一人。

答案为D。

13.雍正元年(1723年)后,清朝以______掌管理藩院事务。

∙ A.王公∙ B.大学士∙ C.皇帝∙ D.王公或大学士(分数:1.00)B.C.D. √解析:[解析] 理藩院官职由满族官员或蒙古贵族担任,汉人不得担任。

雍正元年以后,清朝以王公或大学士掌管理藩院事务。

答案为D。

14.清朝全国最高审判机关是______∙ A.大理寺∙ B.太常寺∙ C.太仆寺∙ D.鸿胪寺(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清朝太常寺主管祭祀事务,设置管理寺事大臣一名,由满族礼部侍郎兼任;太仆寺掌马政;鸿胪寺掌朝会礼仪之赞导,设置管理寺事大臣一名,由满族礼部侍郎兼任;全国最高审判机关是大理寺,设置大理寺卿满、汉各一名。

答案为A。

15.清朝为管理蒙古、回部和藏族事务而新增设的中央机构是______∙ A.理藩院∙ B.光禄寺∙ C.宗人府∙ D.太常寺(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理藩院是清朝为管理蒙古、回部和藏族事务而新增设的中央机构;宗人府是清朝管理皇族事务的机构,其具体职责是掌管皇族属籍、纂修“玉牒”、议叙或议处皇族官员、审理皇族内部的诉讼案件;光禄寺、太常寺和鸿胪寺所掌职事均与礼部有密切关系,他们名义上是独立的卿寺,实际上已沦为礼部的下属机构。

答案为A。

16.清朝对宦官进行严格管理并有效避免了宦官干政的机构是______∙ A.宗人府∙ B.军机处∙ C.大理寺∙ D.内务府(分数:1.00)A.C.D. √解析:[解析] 内务府虽属为皇帝服务的宫内机构,但其设置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它使得宦官处于严格管理之下,不能像明朝宦官那样形成自己的权力系统,避免了明朝宦官干政的历史在清朝重演。

答案为D。

17.清朝掌管皇族事务的机构是______∙ A.军机处∙ B.宗人府∙ C.都察院∙ D.大理寺(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清朝中央机构的相关知识。

宗人府是清朝管理皇族事务的机构,其长官为宗人令,由亲王或郡王充任。

答案为B。

18.清朝在1840年以前共设______省。

∙ A.十八∙ B.十九∙ C.二十∙ D.二十一(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清朝最高一级地方行政组织是省,(1840年之前)共设十八省,还有两个特殊行政区域即北京所在的顺天府和沈阳所在的奉天府。

答案为A。

19.清朝的地方区划分______∙ A.道、州、县三级∙ B.省、道、县三级∙ C.省、府、县三级∙ D.省、道、府、县四级(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清军入关后,清地方行政体制大体因袭明朝,地方区划分为省、道、府(直隶州)、县(属州)四级。

答案为D。

20.清朝排在政府机关首位、高居内阁、六部之上的是______∙ A.都察院∙ B.军机处∙ C.内务府∙ D.宗人府(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军机处是清朝后期的中枢决策机构;内务府掌管宫廷事务;宗人府掌管皇族事务,高居六部、内阁之上,排在政府机关首位。

答案为D。

21.清朝掌管一省行政和财政事务的长官是______∙ A.按察使∙ B.守道使∙ C.布政使∙ D.督察使(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清朝巡抚之下设置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布政使司长官为布政使,称作“藩司”或“方伯”,掌管一省行政和财政事务;按察使司长官为按察使,地位略逊于布政使,掌管一省监察、司法事务,重大案件要和布政使商议。

答案为C。

22.从乾隆十八年(1753年)起,各道道员不论其原职衔品级如何,一律定为______,道员从此由临时性差遣变为固定的一级地方长官。

∙ A.正三品∙ B.从三品∙ C.正四品∙ D.从四品(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道是省下属的地方政府,俗称“道台”,主要职责是协助督抚及布、按二司管理地方事务。

从乾隆十八年起,各道道员不论原职衔品级,一律为正四品,从此道员由临时性差遣变为固定的一级地方长官了。

答案为C。

23.明清时期中级地方行政区划的基干是______∙ A.州∙ B.府∙ C.道∙ D.厅(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府是宣布国家政令的重要机构,长官为知府。

又称“黄堂”,知府掌一府政令,是承上启下的地方行政长官,清沿明制,府在地方行政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中级地方行政区域之基干。

答案为B。

24.清朝最基层的地方政府是______∙ A.州∙ B.厅∙ C.府∙ D.县(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清朝的县隶属于府或直隶州,长官称知县,掌一县之政令,被称为“亲民之官”其规定皆依明制。

县是最基层的地方政府。

答案为D。

25.清朝地方机构的一大特点为______∙ A.乡为最基层的地方政府∙ B.实行乡遂制与里社制的合一∙ C.地方官员设置灵活,不求编制上的整齐划一∙ D.省为中央派出机构,巡抚管理一省监察事务(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清朝为了防止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和提高行政效率,在府、县两级政府人员无定员定制,视地方政务繁简而定。

由此可见地方官员设置的灵活性,不强求编制上的整齐划一是清朝地方机构一大特点。

答案为C。

26.清初政府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间接统治,沿袭了______∙ A.盟旗制度∙ B.伯克制度∙ C.旗民分治∙ D.土司制度(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清政府在管理少数民族事务上比前代有显著发展,在蒙古族聚居区实行盟旗制度;在今新疆地区实行伯克制度;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沿袭了土司制度,实行间接统治。

答案为D。

27.清朝在西藏地区实行的制度是______∙ A.政教合一制度∙ B.军事管制制度∙ C.土司制度∙ D.政教分离制度(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清政府在今新疆地区实行伯克制度;在蒙古族聚居区实行盟旗制度;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沿袭了土司制度;在西藏地区实行政教合一制度。

答案为A。

28.雍正年间以后,清初在蒙古族聚居区实行______∙ A.伯克制度∙ B.盟旗制度∙ C.土司制度∙ D.政教合一制度(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清朝特殊行政区域的行政体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