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第1课时优质语文要素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第1课时优质语文要素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第1课时优质语文要素教案教学目标1.会写“政、府”等14个字,会写“政府、外宾”等20个词语。

2.能概括课文描写的几个场面,简要说出开国大典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疏通字词1.播放视频,介绍开国大典的背景。

2.导入:今天就让我们回望历史,去看一看开国大典。

(板书课题)3.学生初读课文,联系课题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4.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1)学生自读词语,读准字音。

宣告宣布汇集旗帜检阅瞻仰高潮爆发排山倒海肃静(2)相机帮助学生理解难懂的词语。

(3)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区分词义。

宣告宣读宣布◆毛××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中央人民政府书长林伯渠()典礼开始。

◆这庄严的(),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瞻仰瞻望◆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这鲜红的国旗。

◆从山脚抬头(),只见四周绿树成荫,一排排房屋掩映在树丛之中。

(4)书写指导:瀑、隆、宣、射重点指导:“爆”的“”部件,提醒与“恭”的区别;“宣”和“隆”不要忘记短横;提醒“射”的“”撇变提。

5.学生联系课题,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相机板书:大典前大典中大典后)二、提取信息,理清脉络1.提炼场面,理清开国大典的过程。

(1)学习活动:填过程图。

①默读课文,想一想,开国大典给你留下了哪些重要而难忘的场面?②概括场面,完成过程图。

(提示:重点关注每个自然段的起始句。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3)总结方法:段落起始句往往提示了每个段落的主要意思,能帮助我们快速提取信息,把握内容。

2.串联场面,概括大典。

(1)明确要求:借助过程图说清楚、有条理。

(2)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

(3)小组代表汇报,教师相机引导。

引导学生按照大典前、大典中、大典后的时间顺序,将各个场面串联起来简要说说大典的过程。

3.小结: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先后顺序,有条理地记叙了群众入场、宣布成立、升旗鸣炮、宣读公告、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这几个重要场面。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受开国大典时,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生字词。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同学们,每个星期一,我们都要在学校的广场上举行升旗仪式,此时,我们的心情是多么激动啊!你们知道时谁在什么地方升起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吗2、对呀!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建立了伟大的新中国。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了开国大典。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诞生了。

3、解题[板书课题,齐读]典大典分别是什么意思(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

)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完成练习,[课件出示]时间:地点:参加成员:参加人数:大典内容:2、交流时间:1949年10月1日地点:北京参加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工人、农民、商人、市民、各校师生、各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外国来宾参加人数:30万人大典内容:会场、大典、阅兵、游行过渡:就让我们来到会场,看看会场的布置吧!三、学习第一段1、读读第二、三自然段,当解说员,介绍一下会场。

[生自由准备rarr;看课件准备rarr;指名学生说rarr;齐读]2、读第四自然段,思考:你有什么感受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生自由准备rarr;交流分析rarr;小节板书][形成如下板书:成员多、来得早、人数多、热情高、秩序好]四、总结延伸天安门广场上人如此之多,气氛如此热烈,我们一起期待大典的到来吧!。

开国大典优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开国大典优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篇一:《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一课时)26 开国大典第1课时学情分析本课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

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

教学目标(一)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及词语。

(二)结合课文,训练提高阅读速度,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三)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并按照这个顺序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提纲。

教学重难点(一)读课文,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

按课文叙述顺序分段,并列出段落提纲。

(二)结合课文,训练提高阅读速度,掌握一句一句读书的方法,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是什么日子吗?这一天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是我们国家的生日。

从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

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

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

今天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当时的盛况。

(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词。

(1)正确读生字。

(提示学生注意区别檐与瞻的读音的不同)(2)查字典,联系字义,记住字形。

(檐指屋顶向旁伸出的边沿部分。

例如:房檐、廊檐等。

课文中指天安门的城楼檐下,均与建筑物是木料有关,所以檐字左半部是木。

瞻往前或往上看的意思。

课文中指三十万人一齐瞻仰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

瞻字左半部是目。

擎上下结构,注意下面是手。

泽注意右半部的下面是,而不是丰。

)2.检查学生读课文。

(三)听配乐朗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有概括的了解。

(四)学生默读课文,边默读,边思考,准备讨论。

学生讨论: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之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这样的顺序安排材料的。

大典进行中是全文的重点部分。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开国盛典的重要意义和历史背景;2.掌握开国盛典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参与方;3.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历史意识。

二、教学重点1.开国大典的重要意义;2.开国大典的内容概述;3.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利用黑板或幻灯片展示一些与开国大典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2.引发学生对于开国大典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于开国大典的问题和猜测。

第二步:讲解开国大典的重要意义与历史背景(20分钟)1.讲解开国大典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开国大典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2.简要介绍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包括时间、地点和参与方等。

第三步:分组合作学习(3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参与开国大典的重要人物进行深入研究;2.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查找并整理有关该人物的资料,包括其在开国大典中的角色、贡献等;3.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形成小组展示。

第四步:小组展示与总结(20分钟)1.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小组展示,介绍所研究的人物的重要性和贡献;2.学生进行合理的辩论和提问,展示批判思维和历史意识;3.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引导。

四、教学方式与方法1.导入环节采用图片展示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对于开国大典的兴趣;2.讲解环节采用讲解与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开国大典的重要意义和历史背景;3.学习环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总结环节采用展示与辩论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分析。

五、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展示环节中的表现,包括批判思维、历史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等;2.根据小组展示和学生提问的质量来评估学生对于开国大典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学生通过个人总结和心得的书写,评估自己在这堂课中的收获和不足。

六、板书设计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开国盛典的重要意义和历史背景2. 掌握开国盛典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参与方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历史意识教学重点:1. 开国大典的重要意义2. 开国大典的内容概述3. 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开国大典为主题,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使学生全面了解开国大典的重要意义、内容概述和历史背景。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1篇】《开国大典》这篇课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

教学时,我们依据课文的叙述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乐曲激趣1、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激发学习兴趣。

2、启发渲染:这是一首战斗的乐曲,它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那么,新中国诞生时是怎样的盛况呢?大家想知道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开国大典》这篇课文。

3、如果把“开国大典”改成“开国典礼”可以吗?为什么?(学生一时答不上来,教师旨在制造悬念,吸引学生读文。

)二、自主学习,提出问题1、用你喜欢的读书习惯快速阅读课文。

如可以大声读,可以小声读,可以默读等等。

2、运用工具书学习生字。

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记忆字形。

3、联系语境或查阅资料理解新词。

4、这篇课文记叙了哪几个场景?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5、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意。

6、你最喜欢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为什么?7、找出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你能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吗?如果不能,在书上做上记号。

8、学生自主学习后,教师激励学生提出疑难问题。

三、合作讨论,释疑解难1、以疑难问题为类别,让学生自由组合若干小组。

2、推荐各讨论小组讨论问题:如,第一小组:学习6个生字的音、形、义,结合语境理解新词;第二小组:理清段落结构,归纳段意;第三小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第四小组:讨论记叙的顺序。

3、各个讨论小组在主持人的主持下,展开讨论:学生先汇报学习成果,然后就疑难问题展开讨论。

讨论时,可以自由发言,相互提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最后,主持人记下已解决的问题和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咨询的准备。

4、各个小组在全班交流讨论成果。

5、问题咨询与小结。

四、探究领悟,升华情感1、出示句子: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07《开国大典》课堂教学教学设计1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07《开国大典》课堂教学教学设计1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07《开国大典》课堂教学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开国大典》是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重点课文。

本文是一篇记叙文,详细描述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开国大典的盛况。

课文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本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文本解读、情感体验和语言表达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新中国成立的喜悦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尊敬领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提高朗读水平和语文素养。

2.教学难点:文本解读,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感受作者的喜悦之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视频等手段,营造氛围,激发学生情感。

2.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朗读感悟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美妙和作者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2.课文录音:准备课文朗读录音,以便学生跟读和欣赏。

3.学习材料: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学习材料,以便学生拓展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盛况,让学生对新中国成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历史知识,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2.呈现(10分钟)学生跟读课文录音,感受课文语言的美妙。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电钮、瞻仰、漂浮”等词语。

2、结合课文,训练提高阅读速度,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3、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读课文,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

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

教学难点: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及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

媒体导入(播放开国大典纪录片):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视频中播放的是什么?从中你看到了什么?看完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庄重。

)那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一起来学习本课,看一看课文中是怎么描写开国大典这一盛况的吧!(板书课题)师:谁能说说“典”在这儿的意思?学生:典礼。

师:“典”前面加上了一个“大”,这会是怎样的典礼?学生:隆重学生:盛大师:让我们再来看看“开国”,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这是新中国成立的典礼。

师: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了,这是多么重大的事件呀!这隆重、盛大的典礼也正是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举行的。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理解,齐读课题。

2、整体感知师:昨天老师让你们回家预习这篇课文,你们预习了没有?学生:预习了师:那我就来检查检查你们预习的成果(课件出示字词,请一位同学带读)典礼委员协商外宾电钮瞻仰漂浮汇集庄严宣告欢呼肃立擎着共产党奏国歌毛泽东城楼檐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些词组中有两个词长得很像呢?(出示瞻与檐)那你们怎么区分并记住它们呢?“檐”指屋顶向旁伸出的边沿部分。

例如:房檐、廊檐等。

课文中指天安门的“城楼檐下”,均与建筑物是木料有关,所以“檐”字左半部是“木”。

“瞻”往前或往上看的意思。

课文中指三十万人一齐瞻仰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

“瞻”字左半部是“目”。

学生:“擎”上下结构,下面是“手”。

师:同学们,解决了这些生字词的问题?下面给你们五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之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这样的顺序安排材料的。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1】篇〗《开国大典》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擎”、“诞”等8个生字,会写“盏”、“栏”等13个生字,会读“协商、汇集、预定”等25个词语。

2.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课文的脉络,体会课文场面描写的方法。

3. 感受新中国诞生的激动、自豪之情,并培养学生热爱党、珍惜新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及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2.难点:关注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1.关于开国大典的一段视频。

2.阅兵过程中的影像资料。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开国大典”的一段视频。

2.导入题目,板书:7.开国大典3. 解释题意。

“开国”就是一个新的国家诞生,“开国大典”指为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举行的隆重、盛大的典礼。

4.这开国大典究竟写了哪些内容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通顺。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政委( zhèng )宾客(bīn )擎着(qíng)诞生(dàn) 电钮(niǔ) 瞻仰(zhān) 聂(nie)荣臻(zhēn)(2)指导易混淆的字。

“爆”与“暴”不同,与“火”密切关联。

“帜”是左右结构,左面是“巾”,与布有关,右面是“只”表示读音。

“距”是左右结构,左面是“足”,右面是“巨”,不是“臣”,要注意比较。

(3)检查字或词语的理解情况。

擎:举。

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钟。

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肃立:恭敬、庄严地立着。

瞻仰:恭敬地看。

排山倒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3.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学生朗读课文,并概括出主要意思。

(1)朗读要大声、不添字、不少字、不停顿、要流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he Teaching Design of the First Class of "Founding Ceremony"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之一
作者:樊萍萍
教学目标:
1、感受开国大典时,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每个星期一,我们都要在学校的广场上举行升旗仪式,此时,我们的心情是多么激动啊!你们知道时谁在什么地方升起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吗?
2、对呀!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建立了伟大的新中国。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了开国大典。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诞生了。

3、解题[板书课题,齐读]
典?大典?分别是什么意思?(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完成练习,[课件出示]
时间:
地点:
参加成员:
参加人数:
大典内容:
2、交流
时间:1949年10月1日
地点:北京
参加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工人、农民、商人、市民、各校师生、各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外国来宾
参加人数:30万人
大典内容:会场、大典、阅兵、游行
过渡:就让我们来到会场,看看会场的布置吧!
三、学习第一段
1、读读第二、三自然段,当解说员,介绍一下会场。

[生自由准备→看课件准备→指名学生说→齐读]
2、读第四自然段,思考:你有什么感受?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生自由准备→交流分析→小节板书][形成如下板书:成员多、来得早、人数多、热情高、秩序好]
四、总结延伸
天安门广场上人如此之多,气氛如此热烈,我们一起期待大典的到来吧!
板书设计:
7 开国大典
会场成员多、来得早、人数多、热情高、秩序好
大典
阅兵
游行
FoonShion教育研究中心编制
Prepared by foonshion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